护理质量缺陷的概念及其分类
护理质量缺陷及管理

一、相关概念
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机构 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 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 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 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分成4级
一、相关概念
医疗事故
一级医疗事故 为造成患者死 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 是造成患者中 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 功能障碍的
在护理安全管理中,要本着预 防第一的原则
严格执行和落实差错事故上报 处理制度,不隐报、瞒报,要 认真对待发生的问题,积极改 进。
建立健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 度和流程
(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 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 预案等级各类安全管理制 度是有效预防护理缺陷发 生的重要措施。
三、护理质量缺陷的控制
(六)坚持全面质量管理的 思想,运用品质圈活动,对 工作环境、影响质量的因素 ,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 的基本方法,对护理质量和 安全持续改进。
和终末质量,发现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针对主要原因
定出具体实施计划,贯彻和实施预定的计划和措施,反
馈预定目标执行情况,并总结经验教训,将存在问题转
入下一个管理循环中,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是 C
A.监督指导
B.循环管理 C.持续改进
D.目标管理
E.检查落实
护考模拟
4. 护理质量控制以预防为主,鼓励上报分析的是 D
三、护理质量缺陷的控制
P代表计划,即检查质量状况 ,找出存在问题,查出产生质量 问题的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订 具体实施计划。
D代表实施,即贯彻和实施预 定的计划和措施。
因此,要做行动的巨人!
三、护理质量缺陷的控制
C代表检查,即检查预定目 标执行情况。
。
护理缺陷评价标准

护理缺陷评价标准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出现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
根据护理缺陷对患者形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1. 轻度:虽然存在护理缺陷,但对患者未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或仅增加患者轻微痛苦,但未遗留不良后果者。
2. 中度:护理缺陷增加患者痛苦,浪费国家财产,或遗漏治疗、重要护理措施和护理记录,存在潜在的医疗安全或医疗纠纷隐患,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3. 重度:存在护理缺陷并且造成患者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者。
非护理缺陷的范畴1、由于病情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者。
2、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者。
3、患者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与护理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者。
4、病情所需的药物,在无配伍禁忌,剂量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仍发生副作用者。
5、在做好准备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治疗时,发生意外情况者。
6、疑难重症和罕见病例虽经会诊但限于医疗水平和设备条件难以诊治而发生栓塞、过敏、心跳骤停,内脏自发破裂等情况又无法抢救而猝死者。
7、因其他不可抗拒及难以防范的因素,而造成不良后果者,如患者在有陪护的情况下自杀、坠床、跌倒、烫伤等。
护理缺陷包括:护理管理、语言及行为规范、用药、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缺陷。
护理缺陷的种类及分度判定标准如下:(一)护理管理缺陷包括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力,监控不严,职责不明,业务培训不到位,对病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或未采取措施,护理人员配置及派班不合理等,均属护理管理缺陷。
1、因护理人员派班不合理而造成工作未到位,发生护理缺陷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为重度缺陷,造成一定影响为中度缺陷,无不良后果者为轻度缺陷。
2、护理监管不严,无执业注册护士或实习期护士单独从事技术护理操作或书写护理记录,造成严重后果者为重度缺陷,存在安全隐患,医疗纠纷隐患为中度缺陷。
3、病房环境设施未及时检修,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者为重度护理缺陷,增加患者痛苦为中度缺陷,无明显影响为轻度缺陷(非护理能做到的不属此范围)。
医疗护理缺陷界定标准

附件 1医疗护理缺陷界定标准医疗护理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诊疗护理过失的行为。
根据其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重度缺陷:严重影响疗效或者造成重要组织器官伤害致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残废、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
中度缺陷:影响疗效,延长疗程,造成组织器官的可愈性伤害;或者违反操作规程,增加患者痛苦与医疗费用,但无严重后果。
轻度缺陷:对患者不造成影响或者对患者有轻微影响而无不良后果。
医疗缺陷分五级:Ⅰ级: 3- 10 个轻度缺陷;Ⅱ级: 11- 30 个轻度缺陷或者 1 个中度缺陷;Ⅲ级: 2- 5 个中度缺陷或者 31 个以上轻度缺陷;Ⅳ级: 6- 9 个中度缺陷;Ⅴ级: 1 个重度缺陷或者 10 个以上中度缺陷。
一、病历书写缺陷(一)重度缺陷1、主诉、现病史、体检有重要遗漏,造成诊断错误或者影响治疗、抢救。
2、病危患者 24 小时、病重患者 2 天无尚级医师查房、无病程记录。
3、死亡病历无死亡抢救、死亡讨论等记录。
4、缺病历首页、住院病历、出院记录、病程记录之一项。
5、手术患者无术前谈话签字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术前术中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术后医嘱之一项。
6、残废手术、首次开展的重大手术,无患者家属签字允许的手术未报告医院领导批准者。
7、修改已出院患者的病历。
8、未按规定及时完成病历。
9、核查住院病历,查对辅助检查、处臵等收费与实际不符的。
(二)中度缺陷1、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月经生育史缺一项;对诊断及治疗有影响的普通症状、体征未写入病历或者描写有出入者。
2、住院三天内或者手术前无尚级医师查房意见。
3、住院 30 天以上无阶段小结、无评价记录。
4、新入院患者及手术后三天无连续病程记录。
5、首次病程记录无诊断依据和诊疗计划。
6、专科患者病历无专科情况记录。
7、转科患者无转科及接收记录。
8、会诊单和各种检查单有缺失。
护理质量缺陷

护理质量缺陷主管护师培训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专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临床医疗质量,社会开解和经济效益等。
护理质量缺陷是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寻到令患者对护理不满意的与结果发生或给患者造成的损害,表现为患者对护理的不满意,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如何控制和解决护理质量缺陷,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医院护理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护理质量缺陷的原因1、服务意识淡薄,观念滞后基层医院信息闭塞,护理人员还没有适应改革的新形势,工作缺乏主动和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以前护患关系是需要和给予帮助的关系,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医护人员全方位服务,而且要服务好,如果医护人员不能适应这种比较大的反差,就容易造成病人和家嘱的不理解和误解而诱发纠纷,体现在对病人服务不周到,呼叫回应不及时,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技术不过关,沟通不到位,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和困难不能热心,细心,耐心的进行解答和帮助等。
2、护理人员提出责任心缺乏,技术水平不过硬,由于基层医院服务的对象复杂,多元化,这就要求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要具备急诊科和外科护士的“急”内科护士的“细”儿科护士的“暧”,而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各科的专业技术不够过硬,加之护理工作繁琐细碎,工作量大,易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精力不集中,主观的疏忽大意,有时执行医嘱没有做全“三查七对”,工作中“机械”劳动,对患者的病情估计不足,经验欠佳,致使护理质量的缺陷。
3、护患间的沟通不够,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最多,在与患者的交往中,如果不自己的言行,态度冷淡,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解答不准确,出现问题不主动与患者交流,如术前准备工作不细致,未嘱禁食而使手术推迟,儿科静脉穿刺不成功,各种费用未能及时耐心解释,健康教育不到位,让产妇术后当天不能接受母婴分离的事实,都容易出现护理质量缺陷而引起纠纷。
4、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过高,患者及家嘱都是怀着焦虑期盼的心情来就医,都希望治好病,但由于藏书医院医疗水平局限,尤其产科,正常待产者,由于分娩过程的特殊性,产妇情况变化快,难以预测,待产过程中一旦出现胎心异常,关位不正,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等,产妇及家属就很难接受。
护理缺陷评价标准

护理缺陷评价标准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出现技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失误。
根据护理缺陷对患者形成负面影响的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1. 轻度:虽然存在护理缺陷,但对患者未造成任何负面影响或仅增加患者轻微痛苦,但未遗留不良后果者。
2. 中度:护理缺陷增加患者痛苦,浪费国家财产,或遗漏治疗、重要护理措施和护理记录,存在潜在的医疗安全或医疗纠纷隐患,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3. 重度:存在护理缺陷并且造成患者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者。
非护理缺陷的范畴1、由于病情或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难以预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者。
2、发生难以避免的并发症者。
3、患者及其家属不配合诊治与护理为主要原因而造成不良后果者。
4、病情所需的药物,在无配伍禁忌,剂量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仍发生副作用者。
5、在做好准备并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治疗时,发生意外情况者。
6、疑难重症和罕见病例虽经会诊但限于医疗水平和设备条件难以诊治而发生栓塞、过敏、心跳骤停,内脏自发破裂等情况又无法抢救而猝死者。
7、因其他不可抗拒及难以防范的因素,而造成不良后果者,如患者在有陪护的情况下自杀、坠床、跌倒、烫伤等。
护理缺陷包括:护理管理、语言及行为规范、用药、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的缺陷。
护理缺陷的种类及分度判定标准如下:(一)护理管理缺陷包括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力,监控不严,职责不明,业务培训不到位,对病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或未采取措施,护理人员配置及派班不合理等,均属护理管理缺陷。
1、因护理人员派班不合理而造成工作未到位,发生护理缺陷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为重度缺陷,造成一定影响为中度缺陷,无不良后果者为轻度缺陷。
2、护理监管不严,无执业注册护士或实习期护士单独从事技术护理操作或书写护理记录,造成严重后果者为重度缺陷,存在安全隐患,医疗纠纷隐患为中度缺陷。
3、病房环境设施未及时检修,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者为重度护理缺陷,增加患者痛苦为中度缺陷,无明显影响为轻度缺陷(非护理能做到的不属此范围)。
护理缺陷分级标准

护理缺陷分级标准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因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护理规章与标准造成护理技术、效劳、治理等方面的失误。
护理缺陷包含护理事故及护理缺陷〔含轻、中、重度〕。
1.对急、危重患者住院,予以推诿拖延,未及时收治,失去抢救时机,导致病情恶化、死亡者。
2.擅离职守,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后果者。
3.观察病情不细,未及时发觉病情变化,失去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者。
4.主观臆断,未经医嘱,盲目处理,造成严峻不良后果者。
5.因不遵守制度,违反操作规程,不正确执行医嘱,交接班不清,查对不严等原因而用错药,输错血等,造成严峻不良后果者。
6.因护理不当,造成严峻的烧伤、烫伤、窒息、III度〔深部溃烂〕褥疮及跌伤、坠床等,造成严峻不良后果者。
7.结扎止血带未及时解除,造成组织坏死、肢体残废等不良后果的。
8.助产工作中,未认真观察产程进展,违反技术操作规程,或婴儿娩于厕所、地上、病床上等,造成会阴III°撕裂或损伤主要器官,造成功能障碍或产妇婴儿死亡者。
9.凡不执行隔离消毒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造成严峻感染或交叉感染者。
10.不遵守手术制度,遗留异物于体腔,或错接患者而开错手术,造成严峻不良后果者。
11.护理人员在对急、危、重病员的抢救过程中,抢救药品打算有误,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严峻后果的。
12.《医疗事故分级标准》中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外表积2%,儿童大于体外表积5%。
〔一〕轻度缺陷1. 凡做药物过敏试验结果记录不及时者。
2. 维生素类一般口服药,错给或漏给一次量者。
3. 药物少注射发觉而后补者。
4. 错发、漏发医治饮食者〔包含鼻饲流质〕。
5. 因护理不周而发生I0褥疮,三日内经处理而操纵者。
6. 输入刺激性药物外漏在4厘米以内。
7. 遗漏特特别检查及试验前打算工作失误,及时予以改正者。
8. 配错药液尚未用。
9. 患者出、入院或转床,各种记录、卡片未填写清楚或注销。
10.新入院患者未送齐物品。
护理缺陷管理

护理缺陷管理护理缺陷管理⼀、概念护理缺陷:在护理⼯作中发⽣技术、服务、管理等⽅⾯的不完善或过失。
他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
包括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
(⼀)常见的护理缺陷:1、违反护理规范、常规(1)药物名称、剂量查对失误:如:不认真查对,将治疗单上的⼩数点或零看错,造成病⼈因⽤药剂量过⼤⽽中毒,甚⾄死亡。
(2)病⼈姓名、床号查对失误:如:⾛错病室、服药或进针前不认真查对等。
2、执⾏医嘱不当(1)盲⽬执⾏医嘱:执⾏医嘱前未进⾏查对,或查对后由于专业知识有限未发现错误,盲⽬执⾏有问题或错误的医嘱。
(2)未按要求执⾏医嘱:如:⼼脏病病⼈输液速度过快,造成急性肺⽔肿甚⾄死亡。
3、⼯作不认真,缺乏责任感(1)护⼠责任⼼不强:如:不按时巡视病房,病⼈病情变化时未能及时发现,延误抢救,造成严重后果等。
(2)语⾔不严谨:在病⼈及家属⾯前说话不考虑后果,不注意语⽓与形象,不体谅病⼈感受等。
(3)护理记录缺陷:体现在护理记录缺乏真实性、记录不完整、不规范以及病案管理不善。
4、护理管理不善造成的缺陷(1)抢救设备、药品管理不善,贻误抢救时机:如:抢救设备、药物不齐全,影响抢救,药盒标签与内装药不符合,造成⽤药错误等。
(2)属于对护⼠的业务培训和技术考核:护理⼈员的护理技能⽋缺,技术⽔平不⾼,观察不到位,⼯作不严谨等。
(3)护理⼈员法律知识缺乏,法律责任意识不强:如未履⾏告知、保密等义务造成护患纠纷。
(⼆)护理事故:在护理⼯作中,由于护理⼈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
分为护理责任事故和护理技术事故。
前者是由于玩忽职守、敷衍塞责,违反规章制度及护理常规造成;后者由于技术过失造成的。
(三)护理差错:由于护理⼈员的过失给病⼈造成了精神及⾁体的痛苦,或影响了医疗护理⼯作的正常运⾏在护理⼯作中,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者。
依照程度分为严重护理差错、中度和轻度护理差错。
前者是指造成服务对象⾝⼼痛苦、影响诊疗,,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后者指造成服务对象轻度⾝⼼痛苦或⽆不良反应。
护理缺陷的概念及分级

护理缺陷医疗护理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而发生诊疗护理过失的行为.其发生原因可能是医务人员工作疏忽,也可能由病人引起,如:医护人员询问病史,病人刻意隐瞒等等。
根据其对病人的影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重度缺陷:严重影响疗效或造成重要组织器官损害致功能障碍;甚至造成残废,死亡等严重不良后果. 中度缺陷:影响疗效,延长疗程,造成组织器官的可愈性损害;或违反操作规程,增加病人痛苦与医疗费用,但无严重后果. 轻度缺陷:对病人不造成影响或对病人有轻微影响而无不良后果.1、治疗缺陷重度缺陷:(1)治疗原则和关键性治疗措施错误;(2)处置失误或用药不当造成患者严重痛苦或损害者;(3)重症病人诊断清楚而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导致增加患者痛苦(4)住院过程中患者病情恶化,医生未及时发现,以至错过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中度缺陷(1)用药不当或处置失误而影响疗效,但未造成损害;(2)非重症病人明确诊断后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3)因常规药品或设备准备不足而延长疗程.轻度缺陷(1)用药不合理而增加副作用;(2)辅助治疗不当,未影响疗效;(3)滥用不必要的药物或治疗手段;(4)治疗措施正确,但未按规范程序审批.2、抢救缺陷重度缺陷(1)抢救不及时导致延误抢救时机;(2)错误判断病情或未按抢救常规操作而致失误;(3)需多科协作抢救中科室间配合不力影响抢救效果;(4)抢救药物,设备,能源出现障碍影响抢救效果;(5)抢救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重要脏器损害;中度缺陷(1)抢救不及时或措施不力;(2)设备运转不佳影响抢救;(3)抢救中相关科室配合不力;(4)抢救操作不当造成组织损伤.轻度缺陷(1)抢救病例无上级医师指导;(2)抢救记录及医嘱不规范,不完善;(3)抢救药物设备准备不当,但未直接影响抢救效果.3、院内感染控制缺陷重度缺陷(1)住院期间(非潜伏期)发生法定院内传染病感染及食物中毒; (2);(3)因消毒不当造成同一菌种群体短期内发生三例以上感染.(4)因输血,输液导致爱滋病,乙肝,丙肝等严重传染病感染.中度缺陷(1)法定传染病患者未进行隔离消毒,但尚未交叉感染;(2)无菌伤口发生感染导致延期愈合的病例数超过0.5%;(3)用药不当引起二重感染;(4)因输血,输液导致的血源性感染.轻度缺陷(1)器械,敷料,空气消毒不达标,但尚未引起感染;(2)住院期间发生感染.(3)检验科,手术室等污物,污水排放不符合规范.4、护理缺陷重度缺陷:(1)护理监控失误,查对不严造成错误诊治导致不良后果者;(2)擅离职守而延误诊断治疗护理,造成严重后果;(3)违反无菌技术操作,造成病人严重感染者;(4)输液(静注)外漏造成组织坏死达3x3cm以上;(5)护理不当发生坠床,窒息,昏倒而造成不良后果;(6)因交接班不认真而延误诊治,护理工作,造成不良后果;(7)护理的过程中与病人的交流不多,无心理上的辅导和术后的健康指导中度缺陷:(1)护理不当造成褥疮,烫伤,冻伤,体腔引流不畅,低温烫伤;(2)未按时做好术前准备而延误手术,检查,治疗时间;(3)各种记录有遗漏或不准确,影响诊断治疗者;(4)遗失检查标本影响诊断治疗者.轻度缺陷:(1)违章操作而增加顾客痛苦;(2)各种记录不准确,但未影响诊断治疗者;(3)标本留置或术前准备不及时,尚未影响诊治者;(4)无菌技术操作不熟练,造成病人轻度感染;(5)病危病人无护理计划者.(6)取检标本时没有集中,影响病人的休息,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
护理缺陷的名词解释

护理缺陷的名词解释在医疗领域中,护理缺陷是一个常见的术语。
简单来说,护理缺陷是指医护人员在提供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一种不足或错误。
护理缺陷可能导致医疗服务的质量降低,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产生潜在威胁。
护理缺陷包括各种形式,例如,疏忽、疲劳、沟通不当、医疗设备故障等。
这些缺陷可能由个人因素、组织因素或与护理环境相关的因素引起。
护理缺陷可能会导致错过关键的护理步骤,延误或错误的药物给予,手术失误,感染传播等问题。
个人因素是护理缺陷的重要因素之一。
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知识水平和执业经验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患者护理的质量。
例如,一个没有足够技能和经验的护士可能会在给予患者注射时出现错误,导致不良反应或其他并发症。
此外,护理人员的态度和情绪状态也可能影响他们对工作的专注度和质量。
与个人因素相关的是组织因素。
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能够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资源支持,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
然而,一些组织可能存在带来护理缺陷的挑战。
例如,高工作负荷和长时间的工作小时可能导致护士疲劳,从而增加出现护理缺陷的风险。
此外,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也可能导致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不足,进而增加护理缺陷的发生。
护理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护理环境应该提供适当的设备和设施,以支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而,一些环境因素可能会给护理人员带来挑战,从而增加护理缺陷的风险。
例如,设备故障、不适当的工作空间设计、缺乏必要的清洁和消毒措施等都可能导致护理缺陷的发生。
为了预防和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有几个关键步骤可以采取。
首先,护理机构应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护理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其次,护理机构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机制,以减少信息传递中的错误和误解。
此外,护理机构应该建立和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定期审查和改进护理过程。
护理缺陷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具有潜在的风险。
因此,医疗机构和护理人员都有责任认真对待护理缺陷,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预防。
护理缺陷分类及评定标准

护理缺陷分类及评定标准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及评定标准:根据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而造成的为责任差错、事故。
由于设备条件或技术水平所限而造成的为技术差错事故。
差错和事故的区分主要根据其性质、后果的轻重不同而确定。
(一)事故:凡在护理工作中,由于不负责、不遵守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作风粗暴或业务不熟悉而给病人带来严重痛苦,造成残废或死亡等不良后果者。
1、事故等级分类:一级:直接造成死亡者。
二级:造成残废或严重功能障碍,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或生活不能自理者。
三级:损伤病人组织器官和肢体,造成病人残疾或部分功能障碍,以致部分丧失劳动者。
2、责任事故范围:(1)护理人员工作不负责任,交班不认真,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以致失去抢救机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2)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而打错针、发错药、输错血液、护理不周到,发生严重烫伤或三度褥疮、昏迷躁动病人或无陪伴的小儿坠床,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3)对疑难问题,不请示汇报,主观臆断,擅自盲目处理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4)延误供应抢救物资、药品、或因无菌操作不严而发生感染不良后果者。
(5)不掌握医疗原则,滥用麻醉药品,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6)手术室护士误点纱块、器械、因而遗留在体腔或伤口内,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二)护理差错:凡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护理过失,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给病人造成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等严重不良后果者称差错。
1、护理差错分级:一般差错:指未对病人造成影响,或对病人轻度影响但未造成不良后果的护理过失。
严重差错:指由于护理人员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病人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
护理缺点:2、护理差错的评定标准:严重差错:(1)护理监护失误造成了不良后果者(如:病情观察不周失时抢救,仪器监护违反操作规程者)(2)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灌错肠等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
手术室护理缺陷分类标准

手术室护理缺陷分类标准一、护理文书书写缺陷(一)重度缺陷1、手术病人无手术期护理记录单。
2、因护理记录不准确或漏记而造成不良后果。
(二)中度缺陷1、未按规定完成各项护理记录。
(三)轻度缺陷1、手术护理记录单字迹不清楚,有错字、漏字修改超过3处或有刮、涂、粘贴等现象。
2、护理记录中有漏项,无签名。
二、查对缺陷(一)重度缺陷1、未经核对,出现发错药、打错针、输错血等引起不良后果或导致病人投诉。
2、手术中因器械核对不准确而影响手术进行。
3、手术标本丢失或未及时送检,增加病人痛苦,影响诊断者。
(二)中度缺陷1.未经核对,出现发错药、打错针等未造成不良后果。
2.未认真核对,导致手术器械包、一次性物品准备不足或过期,影响手术进行。
(三)轻度缺陷1、手术器械及一次性物品准备不充足,未造成不良后果。
2、输血核对后,未签名。
三、抢救缺陷(一)重度缺陷1、因管理不当,抢救药品不全、过期,抢救仪器未保持使用状态,造成不良后果。
2、未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或发现而未采取急救措施,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3、抢救病人时,对医生的口头医嘱未复述,用错药,造成严重后果。
4、关键性的药物或特殊药物未按要求速度或途径输入,造成不良后果。
5,抢救病人时,对急救药品不熟悉,影响抢救速度,造成不良后果。
(二)中度缺陷1、急救药品数量缺少或过期失效,没有检查登记。
2、一次性抢救物品数量缺少或过期失效,没有检查登记。
3、急救器材出现故障而未及时修理。
(三)轻度缺陷1、抢救车内物品摆放无序,车身不清洁。
四、安全缺陷(一)重度缺陷1、手术病人在护送途中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发生坠床、坠车,术后病人x片、CT片等遗失。
造成不良后果。
2、高频电刀使用不当,导致皮肤灼伤,体位安置不当导致压疮发生。
3、手术设备保管不当,出现故障、丢失、损坏,影响手术,造成不良后果。
(二)中度缺陷1、手术器械及设备未定时清点、保养,无登记。
(三)轻度缺陷1、手术病人无安全防护措施。
护理质量缺陷的概念及其分类

护理质量缺陷的概念及其分类护理质量缺陷: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质量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统称为护理质量缺陷。
护理质量缺陷表现为:护理纠纷、差错、事故。
护理纠纷:病人或其家属对护理过程、内容、结果、收费、服务态度等不满而发生的争执,或对同一护理事件护患双方对其原因及结果、处理方式或轻重程度产生分歧发生争议,称为护理纠纷。
护理纠纷不一定是护理差错。
护理差错评定标准:护理差错分为一般差错与严重差错。
一般差错所涉及内容:⑴违反各项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增加病人痛苦,但尚未造成不良后果。
⑵各种护理记录不准确,未影响诊断治疗者。
⑶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未发生任何反应(一般性药物),无不良后果。
⑷标本留取不及时或留取方法不正确,但尚未影响诊断治疗。
⑸监护失误、静脉注射外渗外漏,面积未达到3cm×3cm者。
⑹各种检查前准备未达要求,但尚未影响诊断。
⑺病危患者无护理计划。
⑻执行医嘱不及时,但未影响治疗。
⑼无菌技术操作不熟练,造成患者轻度感染。
严重差错所涉及内容:⑴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打错针,发错药,给病人增加痛苦。
⑵护理措施未落实,发生非难免性II度压疮。
⑶实施热敷时造成二度烫伤、面积不超过体表0.2%。
⑷执行医嘱不及时,影响治疗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⑸监护失误、引流不畅、未及时发现影响治疗。
⑹监护失误,静脉注射外渗外漏。
面积达3cm×3cm以上,局部坏死。
⑺术前未做准备或术前准备不合格,而推迟手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⑻违反无菌技术操作,造成患者严重感染。
⑼各种记录有遗漏或不准确影响诊断治疗。
⑽遗失检查标本影响诊断治疗。
⑾护理不当发生坠床、窒息、昏倒造成不良后果。
⑿交接班不认真而延误诊治、护理,造成不良后果。
护理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严重质量缺陷。
护理质量缺陷分析整改措施

护理质量缺陷分析整改措施摘要:护理质量是医疗卫生服务中十分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然而,目前仍存在一些护理质量缺陷,如护理操作不规范、护理记录不完整、沟通不畅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一、护理质量缺陷分析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护理质量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质量缺陷:1. 护理操作不规范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可能会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例如忽略洗手、戴手套等基本操作步骤,或者操作过程中不注意安全措施,容易给患者带来感染等风险。
2. 护理记录不完整护理记录是护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护士在记录时可能存在不完整的情况,例如遗漏或错误填写重要的护理数据,导致后续护理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判断。
3. 沟通不畅在医疗团队中,护士扮演着重要的沟通桥梁角色,但是一些护士在沟通过程中存在不畅的情况,例如沟通信息不及时、不清晰,导致医疗团队成员之间无法有效地合作与配合,影响护理质量。
4. 护理计划不细致护理计划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但是一些护理计划可能存在不细致的情况,例如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导致后续护理工作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5. 隐私保护不足隐私保护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方面,但是一些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隐私保护不足的情况,例如在不合适的场合或时间进行护理操作,没有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护理质量缺陷,如不及时进行整改,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二、整改措施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下面是一些可能的整改措施:1. 加强护理规范培训通过加强护理规范培训,对护士进行操作规范的教育指导,提高护士对护理操作的重视程度和操作规范的遵循度。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正确的洗手方法、穿戴手套的要求、安全操作措施等。
护理缺陷管理课件

案 例5
手术进行中被告陈××曾嫌护士输液速度慢, 指示护士加快输液速度,在陈××的指令下, 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竟输入盐水、葡萄 糖液1700毫升,使患儿在短时间内骤然增大 血容量,加大心脏负何,造成急性肺水肿和 急生心力衰竭,当发现了情况下不好时,被 告仍指令护士继续输液,终因在短时间内患 儿接受液体超量死于手术台上,使一个健康 的儿童为矫正“O”形腿而丧失生命。
护理缺陷管理
案 例6
2008年下半年,李某前往广东东 莞打工。到东莞后,李某感觉到 身体的手术部位更加不适,10月 份,因左侧腰痛和咳嗽,他到东 莞一医院检查,发现左侧胸壁遗 留金属异物。
护理缺陷管理
案 例6
为确认病情,李某赶回安康到多 家医院复诊,最终确认左胸有金 属异物。回想多年不断的疼痛部 位就是当年手术的部位,李某断 定是18年前在汉阴县医院接受治 疗时所遗留。
(12)产后阴道破裂未及时发现 处理,或会阴破裂、缝合不彻底 引起出血,超过1000ml者。
(13)产后纱布或异物遗留阴道 内,发生感染者。
(14)误用为灭菌器械物品给病 人检查或治疗,无不良后果者。
护理缺陷管理
严重护理差错
(15)术前准备不充分,致使手术停 顿时间达30分钟以上者;未寻找辅料、 器械,致延误关腹、关胸、关颅时间 达20分钟以上者(体外找到为护士差 错,体内找到为医师差错);手术时 体位不当,造成轻度压伤或功能障碍, 短期内能恢复者。
护理缺陷管理ຫໍສະໝຸດ 案 例4O型血患者被错输AB型血
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在西安交通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手术时被输错血,
院方目前已向患者致歉并将给予赔偿。
来自甘肃省的梁女士因患癌症于 去年12月7日来到西安交大一附院住 院治疗。12月30日在进行手术时,医 务人员给她输入了200cc血浆。随后 患者出现了血尿迹象,经检查发现本 来是O型血的梁女士,因为医护人员 的疏忽,被错输入了异型AB型血。
护理缺陷的分类及评定标准

护理缺陷的分类及评定标准(一)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等级分类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护理差错:凡在护理工作中发生差错,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医疗事故者。
1、凡是不影响治疗效果的认定为缺点。
2、凡是影响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认定为一般差错。
3、严重差错:凡影响病人治疗并给病人带来痛苦以及延长住院时间者为严重差错。
如:1)错抄、漏抄医嘱,影响病人治疗者。
2)错服、多服、漏服药,按给药时间拖后或提前超过2小时者。
3)漏做药物过敏试验或做过敏试验后,未及时观察结果,又重做者。
错做或漏做滴眼药,滴鼻药,冷、热敷等临床处置后。
4)发生Ⅱ度烫伤,经短期治疗痊愈,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5)误发或漏发各种治疗饮食,对病情有一定影响者。
手术病人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时间者。
6)各种检查,手术因漏作皮肤准备或备皮划破多处,而影响手术及检查者。
7)抢救时执行医嘱不及时、以致影响治疗而未造成不良后果者。
8)供应室发错器械物品或器械清洗,灭菌不彻底,培养有细菌生长,但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护理差错的分类及评定标准差错凡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范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者,称为差错。
如:一、严重护理差错1、错用、漏用毒、麻、限、剧药及特殊治疗用药,未造成严重后果者。
2、易过敏药物,错注入或未按规定作过敏试验即投药,未产生严重后果者。
3、静脉输液或注射刺激性及浓度较大的药品、漏于皮下、引起局部坏死占体表面积的0.25%以下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质量缺陷的概念及其分类
护理质量缺陷:
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质量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人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病人造成损害统称为护理质量缺陷。
护理质量缺陷表现为:
护理纠纷、差错、事故。
护理纠纷:
病人或其家属对护理过程、内容、结果、收费、服务态度等不满而发生的争执,或对同一护理事件护患双方对其原因及结果、处理方式或轻重程度产生分歧发生争议,称为护理纠纷。
护理纠纷不一定是护理差错。
护理差错评定标准:
护理差错分为一般差错与严重差错。
一般差错所涉及内容:
⑴违反各项护理工作的操作规程,质量未达到标准要求,增加病人痛苦,但尚未造成不良后果。
⑵各种护理记录不准确,未影响诊断治疗者。
⑶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打错针、发错药,未发生任何反应(一般性药物),无不良后果。
⑷标本留取不及时或留取方法不正确,但尚未影响诊断治疗。
⑸监护失误、静脉注射外渗外漏,面积未达到3cm×3cm者。
⑹各种检查前准备未达要求,但尚未影响诊断。
⑺病危患者无护理计划。
⑻执行医嘱不及时,但未影响治疗。
⑼无菌技术操作不熟练,造成患者轻度感染。
严重差错所涉及内容:
⑴执行查对制度不认真,打错针,发错药,给病人增加痛苦。
⑵护理措施未落实,发生非难免性II度压疮。
⑶实施热敷时造成二度烫伤、面积不超过体表
0.2%。
⑷执行医嘱不及时,影响治疗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⑸监护失误、引流不畅、未及时发现影响治疗。
⑹监护失误,静脉注射外渗外漏。
面积达3cm×3cm以上,局部坏死。
⑺术前未做准备或术前准备不合格,而推迟手术,尚未造成严重后果。
⑻违反无菌技术操作,造成患者严重感染。
⑼各种记录有遗漏或不准确影响诊断治疗。
⑽遗失检查标本影响诊断治疗。
⑾护理不当发生坠床、窒息、昏倒造成不良后果。
⑿交接班不认真而延误诊治、护理,造成不良后果。
护理事故:
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严重质量缺陷。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理事故分为四级:
一级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