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_文档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范文3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范文3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范文3篇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教案范文一一、教材分析《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

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

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

学以致用。

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

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

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

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

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国画的意境》,我将围绕教什幺,怎幺教和为什幺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第八册第2 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二、学情分析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的范画欣赏以及教师的现场笔墨示范,这种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案例设计)设计理念:东方绘画的主导是中国绘画,而中国绘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而中国传统艺术又递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范畴。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由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民俗习惯及表达方式等组成。

加之这种文化为“复合型”的,集文字学、古(现代)汉语、诗词格律、书法、中国画等等学科为一体,并且朦胧含蓄、藏而不露;蓄势待发、张而不发;婉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令人遐思无限。

水太清则无鱼,画太明(清晰而无隐藏)则无韵(韵味);一揽无余,就缺少美的回味……。

传统的中国画是讲求共性的。

所谓“求大同、存小异”、“平常心是道”等都可以看作是针对共性而言的。

这就是说画家要有“大同的心界(境界)”──能包容万千、博大宽广的艺术境界;而“平常心”是指在绘画上我们要追求一种“大风格”,而不是狭隘的个性。

宋代评论家邓椿曾说:“画者,文之极也”(《画继》),认为画品的高下,直接取决于画家素养的丰、寡。

因此,想在中国画上有所造就者,不能单纯地为学画而学画,一定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学养,要通过日积月累、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进行深刻的体验,提高自己的认识及审美能力。

一音多字(音、韵加上格律)造就中国文化──文学上的诗、词、歌、赋的存在与成就。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

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

由于其感情体验是受理性支配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

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想。

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

一般来讲,描绘性、情节性的音乐所引起的联想,可以使人得到“情景交融”的综合感受;从注意力上说,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注意力会随着起伏变化的乐曲,始终稳定在几分钟或稍长的音响中,这对稳定自己的注意力是非常有效的。

要想让学生能真正“领略”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师就必须“全方位”设计教案:即体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山川画的意境》说课稿列位评委先生,大家好,我是号参赛选手.今天,我所说的课题是《山川画的意境》,是人美版教材16册第 2单元的教授教养内容,本课属于“观赏评述”进修范畴,《美术课程尺度》指出:感触感染天然美,懂得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情势.作风与派别,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涯.汗青.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断定才能.2.学会从多角度观赏与熟悉美术作品,慢慢进步视觉感触感染.懂得与评述才能,初步控制美术观赏的根本办法,可以或许在文化情境中熟悉美术.3.进步对天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致,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器重优良的平易近族.平易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加强平易近族骄傲感,养成尊敬世界多元文化的立场.本课重视引诱学生经由过程观赏山川画中的笔墨情趣.构图经营和诗书画印来懂得山川画情思俊永.耐人寻味.情景融会的意境.并经由过程完成一幅山川小品画来抒发本身的情绪.根据课程尺度的要乞降学生的认知程度,本节课的教授教养目的如下:㈠常识目的:感悟山川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控制山川画的创作办法.㈡才能目的:进步对山川画的观赏才能.构想创作才能.㈢情绪目的:激发学生对国画的浓重兴致 , 以及对传统艺术的器重和酷爱.环绕教授教养目的,我所确立的教授教养重难点如下:㈠教授教养重点:感悟山川画的意境美,进修山川画创作的根本办法.㈡教授教养难点:若何灵巧应用学过的笔墨技法创作一幅有意境的山川小品画.初中生对于中国画的常识懂得不久不多,更不知道中国画有许多的表示办法,以及中国山川画所表达的意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温和思维特色,在教授教养进程中,我将经由过程采取传统教授教养与现代媒体相联合的教授教养手腕.这里既有教室讲解和演示,又应用多媒体课件将声音.文字.图像集于一体,使学生的各类感到器官都充分地调动起来.将讲述式.提问式.评论辩论式等教授教养办法相联合,促进学生自立不雅察.自立商量来懂得山川画意境的寄义.使学生在观赏.交换.实践等一系列体验中,感悟山川画的意境美.具体的教授教养办法还有观赏.评论辩论.讲解.示范.实践等.学生的进修办法重要有不雅察法.商量法.对于本课的教授教养我以导入新课-观赏作品-演示讲解-实践创作-比较商量-拓展延长六个环节来完成.导入新课:1.我采取情境导入,应用多媒体轮回展现中国山川画,播放《高山流水》,播放精选的中国绘图片并为图片配以诗朗诵,从而引诱学生进入一个优雅.安静的国画教室意境.今天,我就和同窗们一路感悟.商量山川画的意境美.大屏幕出示课题——中国山川画的意境板书讲解新课:1.意境的寄义.提问: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主不雅情绪和客不雅事物的高度统一,即心与物.情与景的融会.简言之:意境是有情绪的画境.2.咀嚼山川感悟意境,小游戏:听音乐,联想画面,看看《西陵峡》《万山红遍》《平沙落雁》这三幅画分离对应哪首乐曲?解释来由.3.意境的由来,提问:意境由何而来?1)师法天然——艺术创作的灵感源于天然(出示比较图片);2)经营地位(出示图片)罕有的构图情势有“c”型.“y”型.“s”型.举例:马远《寒江独钓》,让学生说说它的画面意境.空旷.辽远.这又是若何表现得呢.重要经由过程经营地位.马远人称马一角,此图经由过程山之一涯.水之一角.孤舟独钓的描绘,使画面空旷辽远.给人带爱了无穷的联想.那画面中白色的空间异常重要—是天?是水?是雾?是云?任凭我们的想象自由的驰骋.充分表现了经营地位的魅力地点.3)笔墨情趣(出示张大千泼彩画.齐白石山川小品图片)让学生观赏他们的妙处地点.这两幅图虽不像《寒江独钓》一样让人遐思,但是其笔墨在画家手中如同魔术一般,千变万化,一会是云蒸霞蔚.一马平川,一会是平庸无邪.小桥流水……笔墨勾勒出大天然的万千情态,同时也依靠了画家的无穷情思.4)诗情画意(出示马远《踏歌图》图片);诗是能言画,画是无言诗.诗画联合进一步增加了山川画的情趣.意蕴和沾染力.5)融情入景(出示齐白石《桃园》图片)晋太元中,武陵人打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壮丽.…….4.小游戏:看画猜诗(出示图片和诗)实践创作:观赏吴冠中作品《大漠》,写一首小诗或几行散文,归纳综合地表示一幅你爱好的山川画的意境.任选一首小诗创作一幅山川画小品.比较商量:中国山川画与西方景致画在思惟.技能和情势上有什么不合?5.经由过程以上进修,我们对中国画的意境美有了进一步的懂得.我想问一下同窗们,有没有哪一幅画,可以起万千美景于一身呢?对,中国画.展现傅抱石的山川画《山河如斯多娇》并提问:1.作品中有什么景物?一副图若何能看到这麽多的景物?画家采取了身摸样的透视技能?小组评论辩论,自学释疑.学生答复.引出散点透视.且行且不雅,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浪漫主义手段.差别于以往进修的核心透视法.1.西方绘画采取固定一点的核心透视法;中国画采取远近不雅察均可的散点透视法.2.西方绘画遵守天然真实,讲求光色变更;中国画投入天然寻求笔墨情趣,画面中大面积空白,代表水波,有含蓄的韵味.崇尚气韵活泼.3.西方绘画物我两分忠诚再现;中国画投入天然,情绪与天然融为一体.经由过程观赏,同窗们不难感触感染到这幅画给我们呈现出壮美广阔的意境,表示出画家满怀豪情和喜悦,对故国河山的赞扬和赞扬.充分表现了中国山川画的意境美.拓展延长:安插功课:任选以下诗句创作一幅有意境的山川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云深处有人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功课展评:给学生施展的余地.让学生自评互评,师点评.小结:同窗们,今天我们一路感悟咀嚼了中国山川画的意境美,中国山川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有着渊博精湛的意蕴.愿望大家经由过程这节课加倍酷爱它.器重它.。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第页
1.老师结合学生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1)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2)怎样理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八、课堂小结
本文亮点:观点明确,语言精练。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旁征博引,印证有利。
九、赏名画与名诗,品意境
师生欣赏李可染画与王维诗,老师适当点拨。
(4)怎样表现意境?
2.老师出示答案,师生明确。
3.老师结合文章帮助学生理清本文思路。
4.老师点拨“意匠”。
六、精读课文,探究品味
1.出示问题,学生思考:结合中心句理解,三四段,为何列举李白和毛泽东的诗?
2.学生读第六、八段,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老师结合这两段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七、疑义相与析
2.朗读欣赏,要求:拿出笔,认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主要信息。
3.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结合学习目标和读书要求,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4.我用心,我收获:(1)积累新词(2)积累佳句
五、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1)什么是“山水画的意境”?
(2)为什么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第页
(3)怎样才能获得意境?
教学方法
启发点拨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
教学环节及内容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江山如此多娇》。
2.老师结合山水画,简介内容,引出课题。
二、作者简介
1.学生快速阅读,掌握主要信息。
2.老师强调常识要点。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了解。
三、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了解。
四、朗读美文,学习收获
1.好习惯助力读书:(1)标出段落序号(2)积累字词佳句(3)标画“中心句”“过渡句”等

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语文说课稿

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语文说课稿

初中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山水画的意境》语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山水画的意境》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山水画的历史、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欣赏山水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观念,对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欣赏和分析山水画时,可能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深入的审美体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从理论入手,深入欣赏和分析山水画,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山水画的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水画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山水画的历史、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2.难点:欣赏和分析山水画,提高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山水画的美。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作品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展示多幅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3.分析:讲解山水画的历史、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山水画。

4.实践:分组进行山水画创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山水画的魅力。

5.总结:对学生的创作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山水画的意境历史艺术特点创作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品欣赏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

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从理论入手,深入欣赏和分析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材分析:中国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历朝各代绘制的宏篇巨幅的山水画,还是充满了文人气息的隽秀小品——山水册页、手卷、扇面等。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充满了诗情画意,显现出或空灵、隽永、含蓄、蕴藉,或迷远飘渺、奇妙幻境,或雄浑幽深、气势如宏的意境之美。

中国山水画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山水画奇崛神秀,气象万千,纳自然造化于尺幅之中。

其次,山水画情景交融,气韵生动,寓画家情怀于纸墨之间。

再者,山水画虚实相生,有无相应,显传统哲学于画面之上。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

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技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

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教学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山水画的灵魂。

尝试选用(或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

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课件展示祖国各地风光,从名山大川的雄伟到小桥流水的秀美,从滚滚江水的磅礴到江平如镜的娴静,从枫叶如火的热情到枝叶凋零的萧条。

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给画家无穷的创作灵感。

2、讨论分析课件展示多种以风景为题材的绘画作品,(速写、中国画、水彩、水粉、油画、摄影等)。

教师抓住时机展示西方的风景画、中国的山水画,并提出问题:中国的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西方的风景画成熟阶段,以英国的康斯太勃尔为杰出代表。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教案

初中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教案

《中国山水画》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我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

造型是表现的基础,通过欣赏名家山水画,激发学生感性认识,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

体会造型语言的魅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二、说学情分析深入分析教材后,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所以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画的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中国画所表达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在体验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四、说教学重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

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

五、说教学方法《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方法是美术课程最为重要的改革,要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情境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指导法,而学法则为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课程标准实验版美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学案设计例

课程标准实验版美术《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学案设计例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课题:《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美术第十六课第二课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学生分析: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

对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技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

使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位意境、享受意境,到大胆用笔自由的表现意境。

五、教材分析: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蜿蜒;楼台耸立,船帆点.....让我们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眷恋、那份痴情,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美的感受。

教材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几幅中国山水画作品,这些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

中古代山水画的成就与相隔数千年的青铜礼器交相辉映,是艺术史上罕见的艺术珍宝。

中国现代山水画面对时代的发展,中西融合,表现出崭新的动人意境。

教材所选学生的作品,以诗入画,也表达了对山水画意境的感受。

六、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

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的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2、过程与方法:尝试选用(或创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或散文。

通过查找,收集有关山水画家及作品资料,使自己对我国古今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有所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山水画的意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山水画的意境》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4课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通过分析山水画的起源、发展以及艺术特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山水画的意境,并培养他们对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画作分析,旨在让学生在感受山水画美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山水画意境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山水画的意境,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绘画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2.难点:分析山水画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画作图片等,直观展示山水画的特点和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幅中国山水画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及其艺术特点。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山水画的意境。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深入剖析山水画的意境美。

5.实践环节: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幅山水画,体会山水画的意境。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山水画的意境美及其价值。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一、教材分析《山水画的意境》是人美版教材15册第2单元的教学内容,课业类型为造型·表现课,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山水画中的笔墨情趣、构图经营和诗书画印来了解山水画情思俊永、耐人寻味、情景交融的意境。

并通过完成一幅山水小品画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本单元共分三课时。

第一、第二课时:山水画的笔墨常识,临摹树石的画法,为山水画创作作铺垫。

第三课时:感悟山水画的意境美,尝试创作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

本教案是第三课时。

二、教学目标㈠识目标:感悟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水画的创作方法。

㈡力目标:提高对山水画的欣赏能力、构思创作能力。

㈢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国画的浓厚兴趣,以及对传统艺术的珍视和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㈠教学重点:感悟山水画的意境美,学习山水画创作的基本方法。

㈡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学过的笔墨技法创作一幅有意境的山水小品画。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㈠教学手段:本课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这里既有课堂讲授和演示,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声音、文字、图像集于一体,使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都充分地调动起来。

将讲述式、提问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促进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探究来理解山水画意境的含义。

使学生在欣赏、交流、实践等一系列体验中,感悟山水画的意境美。

㈡教学方法:欣赏、讨论、讲授、示范、实践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课题:山水画的意境㈠意境的含义:有情感的画境。

㈡品味山水,感悟意境。

㈢意境的由来:师法自然,经营位置笔墨情趣,诗情画意融情入境。

㈣创作步骤:⒈确定主题⒉铅笔构图⒊墨笔刻画⒋点染色彩⒌题字压章㈤课堂实践:根据你喜爱的一句诗,创作一幅山水画。

范画(步骤图)。

第8课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第8课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3.文化理解与传承: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4.情感与审美表达:引导学生通过山水画创作,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观点,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点:包括构图、笔墨、设色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并掌握;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构图、笔墨和意境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构图技巧和笔墨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中国山水画意境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山水画创作实践。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意境。
4.进行山水画创作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表现自己的意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美术鉴赏能力: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名作,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对中国山水画艺术特点的理解;
2.艺术创新能力:在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山水画创作;
-构图:如“三远法”(平远、高远、深远)的运用;
-笔墨:运用不同的笔触、墨色表现山石的质感;
-设色:了解山水画的色彩运用规律,如“浅绛山水”、“青绿山水”等。
(2)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表达:通过名作分析,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画面布局、景物描绘和色彩运用来表达情感;
-画面布局:如“留白”技巧的运用,使画面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中国山水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构图、笔墨等基本技法掌握得还不错,但在意境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画作中。

14、部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精品教案

14、部编九下《山水画的意境》精品教案

14、部编九下《⼭⽔画的意境》精品教案14 ⼭⽔画的意境教学⽬标知识与能⼒1.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能够感受⼭⽔画的意境之美,初步理解⼭⽔画的意境营造;2.初步掌握⼭⽯树⽊的画法,学习画⼭⽔画的⽅法步骤,学⽣能创作或临摹⼀幅⼭⽔画作品,来表达⾃⼰的情感。

过程与⽅法1.通过听课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如何借⼭川之情,抒发感情描写意境。

2.通过⽰范教学法,让学⽣领会⼭⽔画的基础知识和⼭⽔画的表现⽅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感受传统绘画的魅⼒,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更加热爱中国传统⽂化。

2.体会艺术与⾃然的关系,学习⽤艺术和⾃然愉悦⼼灵丰富情感,陶冶⾼尚的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1.通过对⼭⽔画构图、留⽩、墨⾊的分析,使学⽣了解中国⼭⽔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美。

2.对笔墨和勾、皴、擦、染、点等技法的学习。

难点:让学⽣在⼭⽔画的树⽯绘画中体会笔情墨趣。

课时安排 2第⼀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李可染说:画⼭⽔,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画的灵魂。

那到底什么是意境?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他所写的《⼭⽔画的意境》⼀⽂将给你提供满意的答案。

预习展⽰1.⾛近作者⑴提问:有谁能把预习中搜集到本课作者的信息介绍下?⑵学⽣回答后多媒体展⽰: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画家齐⽩⽯的弟⼦。

李可染⾃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

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画,⾏程数万⾥旅⾏写⽣。

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擅长画⼭⽔、⼈物,尤其擅长画⽜。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红遍》《井冈⼭》等。

代表画集有《李可染⽔墨写⽣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等。

2.字词识记(多媒体展⽰)⑴正⾳灵魂.(hún)熟.悉(shú)黄鹤.(hè)遥.望(yáo)真挚.(zhì)赋.予(fù)暮霭.(ǎi)礼拜.(bài)渲.染(xuàn)惆怅.(chàng)情趣.(qù)夔.门(kuí)⑵补充注释。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部编版

《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部编版

14 山水画的意境1.把握文章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论证方法,体会本文说理语言的艺术。

3.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美情趣,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第14课课前预习卡第1课时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2.把握文章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

一、图画导入师:课件中是我国北宋的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局部。

“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

”这是乾隆皇帝在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上题的诗句。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古代青绿山水画的巅峰之作,长卷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意境雄浑壮阔,气势恢宏,充分表现了自然山水的秀丽壮美。

我们常说“诗情画意”,那么山水画的意境如何表现呢?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和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又有什么关联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可染的《山水画的意境》一文吧。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文题出发,展示著名的山水画,使学生对本文的写作对象——中国山水画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将本文探讨的抽象的内容,先具体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参见《》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什么?预设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什么是意境?为什么山水画要讲究意境?预设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然感动不了人。

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掌握字音、字形,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圈点勾画,找出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了解议论文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体现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或者称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

《山水画的意境》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名师教案教学设计

山水画的意境【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

2.理清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论证方法,体会本文说理语言的艺术。

3.能够体会“意境”的本质,提升传统审美情趣,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作者的观点。

2.教学难点:明确什么是意境和获得意境的方法,提升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知识。

2.把握文章核心概念,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议论文写作的基本结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请同学们观看下面三幅画同学们,你们从这三幅画感受到这三幅画的意境吗?下面请你们跟随我一起走进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的意境》去体会。

教师板书课题:14 山水画的意境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教师以课件形式展示作者的相关资料,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画家,齐白石的弟子。

以山水画艺术成就最高,开创中国山水画黑、满、重、亮的新画风。

历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代表画作:《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

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1954年,已成为美院教授的李可染,为求创新,镌“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两方印章。

长途写生,历时三月余。

1956年,他再次长途写生,历时八个月,行程数万里,作画近二百幅,探索以西方的观察方法,运用中国传统工具创作山水画。

历尽艰辛,终有所成,本文就是他对自己的探索之路所做的总结。

意境山水说课稿人教版

意境山水说课稿人教版

意境山水说课稿人教版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一篇来自人教版教材的课文——《意境山水》。

这篇课文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的学习,更是一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探索。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意境山水》,达到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并能够复述课文的主旨大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意境山水》这篇课文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文字描绘山水画的意境。

2. 词汇学习: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和成语,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

3. 文化背景:介绍中国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艺术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4. 意境体验: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感受山水画与实景之间的差异,理解“意境”这一概念。

三、教学方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自主探究课文内容。

2.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对课文的深入分析和理解。

3. 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学生对山水画意境的直观感受。

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通过师生互动,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山水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简要介绍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和意境的概念。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关键信息。

3. 词汇讲解针对课文中的生僻字和成语进行讲解,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

山水画的意境说课讲解

山水画的意境说课讲解

精读细研
第9段:举例论证,举齐白石老人的画讲究意匠,具 体有力地论证了“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 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的道理,使论证具体, 有说服力。
第10段:道理论证,通过引用杜甫的两句话,论证了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这一观点,使论证 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精读细研
5、“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 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精读细研
1、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意境”比作“灵魂”,形象生
动地写出了意境对山水画的重要性。 点明中心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总领全文。
2、读课文第②段,说说山水画和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 解有什么区别。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要求包括 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 悟,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
辛,终有所成,本文就是他对自
己的探索之路所做的总结。
字词检查
惆怅 chóu chàng 气概 gài
真挚 zhì
暮霭 ǎi
渲染 xuàn
赋予 yǔ
颐和园 yí
惨淡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
夔门 kuí
意境 jìng
身临其境 lín
浮光掠影 lüè
词语释义
①惆怅: 伤感、失意。 ②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手抄报:/shouchaobao/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w w w .1ppt .com/k ejian/huax 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刘文龙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课文中选择了不同时
代、不同风格的六幅中国山水画作品。

配以一段精美的说明文字,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与创作中体会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

本课内容既是对从前中国画欣赏的升华与小结,又是学生继续学习中国绘画的准备和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
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能力,概括的表达出所细化的山水画的意镜。

情感目标: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绘画的艺术情感。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对中国山水画的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还有构图、留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的。

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
什么。

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这学期教材中都初步接触过一些国画知识,对于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并不陌生,但对中国山水画的了解却甚少。

中国绘画作为我国文化象征的一个方面,而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作为中国绘画的灵魂,学生很有必要了解。

在上这类课时,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这儿还是体现的不错。

所以让学生参与其中,发挥学生主动性尤为重要。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多媒体、通过教师讲解、提问,引导学生体会作品。

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思考讨论,理解作品并根据要求创作作品,开展对作业的自评与互评,达到学习目
标。

教具:多媒体、课件、山水画作品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环节:
1.导入
1.请大家静下心来欣赏几张山水画图片,中国的自然山水十分美好,大河山川这些都我国山水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

(提问:你了解中国山水画吗?对山水画有什么感受?
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

同时也表达了画家的主观感受。

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中国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导出课题---《中国山水画》
2.讲授新课
(1).欣赏感受画家是如何表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的
(2).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区别:
(3).形制章法之美
3.课堂内容拓展
(1)教师作品欣赏:《千壑竟秀》,《依山傍水》
(2)中国山水的雅俗
4.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小结: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

游山玩水的中国文化意识,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错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

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

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向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

若说与他人谈经辩道,山水画便是民族的底蕴、古典的底气、我的图像、人的性情。

“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这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