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成形技术教程文件
粉末冶金原理第二版 第1部分 粉末成形
![粉末冶金原理第二版 第1部分 粉末成形](https://img.taocdn.com/s3/m/240de4a6168884868762d6f1.png)
• 在滚动与离心状态,颗粒之间很少发生相对 运动,混合效果最差
• 而对于组元之间比重差异大的混合物体系 • 剧烈的抛落容易造成组元间的成分偏析 • 应予避免
处于滚动状态时颗粒的微观运动状态
• 零速度区很容易在装料大于50%时出现
混合机理
• 严格意义上的扩散过程并不存在 • 实际上为微区内的颗粒对流 • 粉末颗粒混合通过对流与剪切作用实现
• §1 压制前粉末料准备 • 1 还原退火 reducing and annealing • 作用 • 降低氧碳含量,提高纯度 • 消除加工硬化,改善粉末压制性能
• 粉末钝化 • 使细粉末适度变粗,或形成氧化薄膜,防止
粉末自燃 • 退火温度 • 高于回复-再结晶温度,(0.5-0.6)Tm • 退火气氛 • 还原性气氛(CO,H2),惰性气氛,真空
• 2)粉末冶金
• 铁精矿粉末(总铁大于71.5%,SiO2小于0.3%)→ 隧道窑高温还原(1050-1100℃ ) →破碎→ 磁选→精还原(750-800℃) →破碎 →磁选 →合批→铁粉→混合(添加合金元素) →压 制→烧结→(热处理)→P/M齿轮
• 传统工艺比粉末冶金工艺
• ①主要工序:前者15个以上,后者8个
• 1)经济性:低成本
• 将材料冶金与零件制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直接制造零部件
• 加工流程少,能耗低,材料利用率高
• 生产效率高
• 制造过程高度自动化
• 齿轮
• 1)传统工艺:铸锭冶金+机加工
• 铁精矿→ 高炉炼铁→铁水 →炼钢 →铸锭 →开坯(多道次) →热挤压(多道次) →钢锭 (棒料) → 下料→机加工(车外圆 → 平端 面→铣轴向孔 →滚齿) →(热处理)→齿轮
第3章成形
![第3章成形](https://img.taocdn.com/s3/m/d1f826d8524de518964b7d59.png)
压制过程中的力分析—侧压力
• 侧压力与压制压力关系
由广义虎克定律
x
1 E
[ x
v(
y
z )]
0
P侧
v 1 v
P
P
--侧压系数
P侧 0 f () P
• 侧压系数与压坯密度的关系?
压制过程中的力分析—侧压力
压制过程中的力分析—外摩擦力
成形前原料准备—造粒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 模压成形3个工步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 4种送粉方式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 粉末颗粒变形与位移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 压模压制是将置于压模内的松散粉末施加一定的压力后,成 为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一定密度、强度的压坯。
P摩擦 P
• 外摩擦力(摩擦压力损失)与压制压力的关系
8 H
P模底 Pe D
实验证明 常数
• 摩擦压力损失与压坯尺寸的关系
压制过程中的力分析—外摩擦力
• 摩擦力对压制过程及压坯质量的影响 1、压制压力损失 2、压制压力不均匀 3、阻碍粉体的运动
压制过程中的力分析—脱模压力
粉末冶金原理
主讲教师:施钢 班级:09材料 2011年9月19日 厦门理工学院
第3章011.09.19
3.2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3.3 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
3.4 压制过程中力的分析
2011.09.21
3.5 压坯密度及其分布
3.6 成形剂
3.7 压制废品分析
粉末压制和常用复合材料成形过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讲课稿
![粉末压制和常用复合材料成形过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f82307d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0.png)
3—高压容器; 4—高压泵
Page 25
3)三向压制
这种方法得到的
压坯密度和强度超过
用其他成形方法得到 的压坯。但它适用于 成形形状规则的零件, 如圆柱形、正方形、 长方形、套筒等。
综合了单 向钢模压 制与等静 压制的特 点
1—侧向压力;2—轴向冲头;3—放气孔
Page 26
在现今汽车工业中广泛采用粉末压制制造零件。烧 结结构件总产量的60%~70%用于汽车工业,如发动 机、变速箱、转向器、启动马达、刮雨器、减震 器、车门锁中都使用有烧结零件。
Page 40
汽车变速箱中粉末压制件
零件名称 材料及处理 零件名称 材料及处理
离合器导向轴 Fe-C-Pb, Fe-
承
Cu-C
B 烧结分类
① 固相烧结 :烧结过程中各组元均不形成液相。
② 液相烧结:烧结时部分组元形成液相。在液相表面张力的作用 下,粉粒相互靠紧,故烧结速度快,制品强度高。
Page 32
4.1.4 压坯烧结
粉末压坯一般因孔隙度大,表面积大,在烧结 中高温长时间加热下,粉粒表面容易发生氧化,造 成废品。因此,烧结必须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中进行, 若采用还原性气体作保护气氛则更为有利。
(2)颗粒形状和大小
颗粒形状是影响粉末技术特征(如松装密度、流动 性等)的因素之一。通常,粉粒以球状或粒状为好。
颗粒大小常用粒度表示。粉末粒度通常在0.1~50 0μm,150μm以上的定为粗粉,40~150μm定为中等 粉,10~40μm的定为细粉,0.5~10μm为极细粉,0.5 μm以下的为超细粉。粉末颗粒大小通常用筛号表示 其范围,各种筛号表示每平方英寸(1 in2=6.45×104 m2)筛网上的网孔数。
粉末冶金原理-粉末成形-第一讲
![粉末冶金原理-粉末成形-第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05951800453610661ed9f4e0.png)
脆性断裂:单位压制压力超过强度极限后,粉末颗
粒发生粉碎性的破坏。难熔金属(W、Mo)或其他
化合物(WC、Mo2C等脆性粉末)。
23
4.2粉体压制成形原理与技术
粉体压制成形-位移和变形
粉末的变形 压力增大,颗粒发生变形; 点接触逐渐变为面接触,球形变为扁球形,压力
继续增大粉末可能破碎。
5
4.1成形前粉末的预处理
预处理包括分级、合批、粉末退火、筛分、混合、 制粒、加润滑剂、加成形剂。
合批和混合
混合: 将不同成分的粉末混合均匀的过程。
合批: 成分相同而粒度不同的粉末或不同生产批次的粉末进 行均匀混合。
意义: 大小颗粒的适度搭配,可改善粉末的填充性质,提 高了粉末的压缩性; 可形成新的合金(Fe-C-Cu-Ni,Al-Si-Mn-Cu)。6
压坯抗弯强度 bb压坯
bb压坯
=
3PL 2bh2
P:破坏负荷;L:试样支点距离(ASTM:25.4mm;GB:25mm)
b:试样宽度;h:试样厚度
32
4.2粉体压制成形原理与技术
金属粉末的压坯强度
压坯抗弯强度试验法:
33
4.2粉体压制成形原理与技术
金属粉末的压坯强度
压溃强度实验法: 径向压溃强度K
7
4.1成形前粉末的预处理
混合方式
机械法混合均匀程度和效率取决于: 粉末颗粒的大小和形状; 组元的相对密度; 混合时所用的介质特性; 混合设备的种类; 混合工艺:装料量、球料比、时间和转速。
8
4.1成形前粉末的预处理
混合方式
化学法: 与机械法相比,能使物料中各组元分布更为均匀,
可以实现原子级混合; W-Cu-Ni包覆粉末的制造工艺: W粉+Ni(NO3)2溶液→混合→热解还原(700-750℃) →W-Ni包覆粉 +CuCl2 溶 液 → 混 合 → 热 解 还 原 ( 400-450℃ ) →W-Cu-Ni包覆粉末
粉末冶金技术 第五讲 压制成形原理与工艺过程
![粉末冶金技术 第五讲 压制成形原理与工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c959fb6049649b6649d74789.png)
层裂
弹性后效的影响因素
➢ 为什么瘠性陶瓷粉末 成型时压制压力不宜 过大?
➢ 压制压力、粉末粒度、 压模材质和结构、压 坯孔隙率、润滑剂对 弹性后效有何影响?
粉末压制理论
➢ 巴尔申理论(1938) ➢ 川北公夫理论(1956) ➢ 黄培云理论(1964~1980)
巴尔申压制方程(1938)
d d
影响压制成形的因素
➢ 粉末性能的影响 ➢ 润滑剂和塑化剂的影响 ➢ 工艺参数的影响 ➢ 加压方式的影响
粉末性能的影响
➢硬度 ➢流动性 ➢堆积密度 ➢粒度
润滑剂和塑化剂的影响
工艺参数的影响
加压速度 ➢ 冲击成形 ➢ 冲压成形 ➢ 静压成形 保压时间和卸压速度 ➢ 延长保压时间有利于压坯强度提高 ➢ 对卸压速度适当控制防止弹性变形反弹层裂
p外 p
p1
p
DHp D2 p
4H D
4
dp外 4 dH
p
D
p'
4H
pe D
p' p exp 4 H
D
p" p exp 8 H
D
压制过程力的分析
➢ 脱模压力pt
pt C p
与压制压力、粉末性能、压坯密度、压坯形状 尺寸、润滑剂等有关。
压制过程力的分析
➢ 弹性后效
l l0 100%
加压方式的影响
➢振动压制 ➢磁场压制
压制成形工艺
工艺过程
原料准备 称料 装料 压制 脱模
压制成形工艺
原料准备 ➢ 退火 ➢ 混合 ➢ 筛分 ➢ 制粒 ➢ 加润滑剂
压制成形工艺
称料
➢ 容积法
Q Vd松
➢ 重量法 Q Vd松 1 K
第五章 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方法.概要
![第五章 粉末冶金成形及其他新型成形方法.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dc3f971ea32d7375a4178043.png)
2.超差
一端密度过低
密度高或低
薄壁处密度低
3.裂纹
拐角处裂纹
侧面龟裂 对角裂纹
4.皱纹(即轻度重皮)
内台拐角皱纹
过压皱纹 外球面皱纹
5.缺角掉边
掉棱角
侧面局部剥落
6.表面划伤
模腔表面粗糙度大或硬度低;模壁产 生模瘤;模腔表面局部被啃或划伤。
改进措施:提高模壁的硬度、减小 粗糙度;消除模瘤,加强润滑。
• 离心雾化
利用离心力 破碎液流。
离心雾化示意图
• 真空雾化
在真空中雾化。
真空(溶气)雾化示意图
• 超声波雾化
利用超声波 能量来实现液 流的破碎。
超声雾化示意图
3.还原法:
用还原剂还原金属氧化物及盐类来制取 金属粉末,是一种广泛采用的制粉方法。
最简单的反应以下式表示:
MeO+X→Me+XO
式中: Me-生成氧化物MeO的金属; X-还原剂。
将金属粉末及各种添加剂均匀混合后
制成所需形状的坯块;
坯块烧结,使制品具有最终的物理、
化学和力学性能。
粉末冶金工艺过程:
原料粉末
混合
添加剂
压制成形
烧结
零件成品
粉末冶金工艺过程示意图
近代粉末冶金技术发展的三个重要标志: 克服了难熔金属熔铸过程中的困难;
多孔含油轴承的研制成功及粉末冶金 机械零件的发展,发挥了粉末冶金少、 无切削的特点; 向新材料、新工艺发展。
• 30年代先后采用低成本的涡流研磨法及还原法 制取铁粉,还出现了熔融金属雾化法,用于制 取锡、铅、铝等低熔点金属粉末; • 40年代初发展成为用高压空气雾化制取铁粉; • 50年代开始用高压水雾化制取合金钢和多种合 金粉末; • 60年代研究出多种雾化方式生产高合金粉末, 促进了高性能粉末冶金制品的发展; • 70年代出现了多种气相和液相物理化学反应方 法,制取重要用途的包覆粉末和超细粉末。
粉末冶金原理第三部分 粉末成形技术
![粉末冶金原理第三部分 粉末成形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1fcc51c6bd97f192279e9f8.png)
2 研究对象
材料设计的概念
工程应用(服役情况)→性能要求→材料 性能(经济性)设计→微观结构设计→材 质类型、加工工艺设计
研究粉末类型、加工工艺参数与材料 微观结构及部件几何性能间的关系
研究粉末冶金加工过程中 的相关工程科学问题 即研究粉末成形与烧结过 程中的工程科学问题
第一部分
4) 制粒 pelletizing or granulating 细小颗粒或硬质粉末 为了成形添加成形剂 改善流动性添加粘结剂 进行自动压制或压制形状较复杂的大 型P/M制品 粉末结块 原理 借助于聚合物的粘结作用将若干细小 颗粒形成团粒
减小团粒间的摩擦力 大幅度降低颗粒运动时的摩 擦面积 制粒方法 擦筛制粒 旋转盘制粒 挤压制粒 喷雾干燥
非模压成形 冷、热等静压,注射成形,粉 末挤压, 粉末轧制,粉浆浇注,无模成 型,喷射成 形,爆炸成形等
第一章 粉末压制 Powder Pressing or Compaction
§1 压制前粉末料准备 1) 还原退火 reducing and annealing 作用: 降低氧碳含量,提高纯度 消除加工硬化,改善粉末压制 性能(前者亦然)
2.2 弹性后效 Springback 反致密化现象 压坯脱出模腔后尺寸胀大 的现象 残留内应力释放的结果 弹性后效与残留应力相关 压制压力 粉末颗粒的弹性模量
粉末粒度组成(同一密度) 颗粒形状 颗粒表面氧化膜 粉末混合物的成份 石墨含量
3 压坯强度 Green strength
2.2 大程度应变的处理 自然应变 ε =∫LLodL/L=ln(L/Lo) 若压坯的受压面积固定不变, 则 ε =-ln[(V-Vm)/(Vo-Vm)] =ln{[(ρ mρ o)ρ ]/[(ρ m-ρ )ρ o]}
粉末成形第四章
![粉末成形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74681dbb65ce050876321318.png)
1
P
ξ—侧压力与正压力之比,即侧压系数;ν—泊松比
侧压系数ξ公式的假定
假定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有横向变形 没有考虑粉体的塑性变形 没有考虑到粉末特性及模壁及模壁变形 因此侧压力只能是一种估计数值
2)侧压力系数与压坯密度的关系
研究得出,粉末的侧压系数与密度的关系 有
P侧 P
最大
b 0.164 0.079 0.171 0.096 0.153 0.124 0.228 0.252
川北对十种粉末进行 压制得到的粉末体 积减少率与压力的 关系
3)黄培云压制理论方程
(d m d 0 )d m lg ln lg P lg M (d m d )d 0
dm—致密金属密度;d0—压坯原始密度;d—压坯 密度;P—压制压强;M—相当于压制模数;m—相 当于硬化指数 上述方程的适用方面: 黄培云方程:对软粉末或硬粉末适用效果较好 巴尔申方程:对硬粉末适用效果较好 川北公夫方程:在压制压力不太大时优越性显著
4、压制过程中力的分析
压制压力作用 在粉体后 P1—净压力;
P1使粉末产生位移,变形,克服粉末的 内摩擦力 P2克服粉末颗粒与模壁之间外摩擦力
P2 —压力损失
总 压
力
P = P1+ P2
4.1侧压力
侧压力—粉末体在压模内受压时,压坯会向周围膨 胀,模壁就会给压坯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 用力。 或者压制过程中由垂直压力所引起的模壁施加于压 坯的侧面压力
0.03 0.03
0.02
0.23 0.3
0.1
0.3
0.25
退火气氛对粉末压制性能的影响
压力/MPa 200 400 压坯的孔隙度% H2 34.4 23.8 HCl 32.0 21.0 真空/Pa 4 2.5
粉末冶金成形技术基础10
![粉末冶金成形技术基础10](https://img.taocdn.com/s3/m/ee0e52e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e.png)
单轴向钢模压制压坯密度的不均匀分布
仅通过上模冲的单向压制
由于压制压力沿压坯高度自上而下地降低,以及 由于模冲 模壁与压坯表面的摩擦而造成的应力分 布不均匀,导致压坯密度的不均匀分布。
非对称几何形状截面采用: ⑴解析法:
x0
S1x1 S2 x2 S1 S2
Sn xn Sn
y0
S1y1 S2 y2 Sn S1 S2 Sn
yn
式中 x0为重心的横坐标; y0为重心纵坐标;xi (i 1 ~ n) 为
分截面的横坐标;yi (i 1 ~ n) 为分截面纵坐标;Si为分截面 面积。
怎么样降低外摩擦力?
F摩与粉末与模壁的摩擦系 数有关。
脱模压力
● 定义:压制压力卸除后,使压坯由模中脱出所需的压力 称为脱模压力。
● 脱模压力与压制压力、粉末性能、压坯密度和尺寸、压 模和润滑剂等有关。
P脱 f ' p侧余S侧
式中 f ' 为粉末对阴模壁的静摩擦系数,铁基压坯单位压制 力在400~700MPa的范围内时, f ' 值为0.18~0.29
②
节点数 支路数 1
2
①
1 有向支路 k 背离 j 节点。
3
③
ajk = -1 有向支路 k指向 j 节点。
4
5
0 有向支路 k 与 j 节点无关。
④6
节支 1 2 3 4 5 6
1 1 0 0 -1 0 1
Aa=
2 3
-1 -1 01
1 0
000 0 -1 -1
粉末冶金成型教程
![粉末冶金成型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e434ac7f705cc17552709cf.png)
烧结时的影响因素: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大气环境, 粉末材料、颗粒尺寸及形状、表面特性以及压制压力等。
常用粉末冶金制品的烧结温度与烧结气氛见表5-1。烧 结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都会使压坯歪曲和变形,其晶粒 亦大,产生所谓“过烧”的废品;如烧结温度过低或时间 过短,则产品的结合强度等性能达不到要求,产生所谓 “欠烧”的废品。
一般用于压制较长的薄壁套 类零件的压坯。
图5-9 摩擦芯杆浮动压模
5.2.4 组合压模
组合压模是几种压制方式(如单向压制、双向压 制和摩擦芯杆压制等)及其压模结构的综合运用。即在 设计压制模具时,综合各种压模的结构特点,设计成多 种形状的组合模冲来完成复杂零件的压制成形工序,并 采取几种压制方式综合运用来保证压坯质量;所以,组 合压模是形式最多且应用最广泛的压模结构。
第2节 粉末冶金模具
粉末冶金模具主要是指在粉末压制成形、烧结、后处 理等工序中所用到的模具。
根据用途可分为:压模、精整模、复压模、锻模、挤压 模、热压模、等静压模、粉浆浇铸模、松装烧结模等。
按制作材料又可分为:钢模、硬质合金模、石墨模、塑 料橡皮模和石膏模等。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压制、精整、复压和锻造 用的钢模及硬质合金模。本节重点介绍压模的几种常见类 型。
5.1.2 粉末的成形
5.1.2.1 成形方法
成形是粉末冶金工艺的重要步骤。成形的目的是制得 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密度和强度的压坯。粉末冶金常用 的成形方法如下所示。模压成形是最基本方法。
成形
无压成形
加压成形
松
粉末冶金成形
![粉末冶金成形](https://img.taocdn.com/s3/m/3119d6bf65ce05087632136c.png)
• 则得:
ln P l ( 1) C
• 在压力达最大值Pmax即压制终点时相对体积 β=1,所以(β-1)=0,则 • C=lnPmax 所以有: ln P l ( 1) ln P
max
•
•
lnPmax lnP lnP
• • •
β=1 β β
• 巴尔申方程示意图
代人上式得: 两边取对数,则上式变为:
ln P ln S 截 m ln
当压制到最大压力时,ρ 等于1, 所以得:
ln Pmax ln S 截 , 则S 截 Pmax
则可得:
ln P ln Pmax
P m ln , 或 m Pmax
m
或
P Pmax
铁-硫0.3%-石墨2.2%-硬脂酸 锌
青铜6-6-3-石墨0.75%-硬脂酸 锌
530 860
380 460 490 530
1.137 0.12-0.14
1. 085 0.088-0.100 1. 08 2. 0.09
1.09 0.08
•05 0.05-0.06 1.05 0.06
纯铁
纯铜
390
235 490
v sh h v k s k hk hk
dp dm
g / v v k hk 1 g / vk v h
1 , 1
由
代入上式则得:
dh d hk
dP dh k " k " d S hK P S
由虎克定律
代入上式得:
几种粉末与模壁之间的摩擦系数
粉末成分 铁-铜2.5-3%-石墨0.8-0.85%硬脂酸锌0.8% 铁-硫0.3%-石墨1.2%-硬脂酸 锌 860 单位压制压力 MPa 380 530 860 静摩擦系数 μ 静 1.140 2.175 0.17-0.19 0.15 动摩擦系数 μ 动 1.084 •105 0.110 0.10
粉末冶金原理-粉末成形-第二讲
![粉末冶金原理-粉末成形-第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094fb5e0f121dd36a32d82ce.png)
16
4.2粉体压制成形原理与技术
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关系的解析
• 黄培云压制理论:考虑粉末的非线性弹滞体的特征和压形 时大幅度变化
lg ln
m m
0 0
n lg
p lg M
:压坯密度;0:压坯原始密度 m:致密金属的密度;
n:硬化指数的倒数; M:压制模量。
不规则粉末在压制过程中的接触面积比规则形状粉末大,压 坯强度高,成形性好。 粉末松装密度的影响
松装密度小,模具的高度及模冲的长度必须大,压制高密度 压坯时,密度分布容易不均匀。
26
4.2粉体压制成形原理与技术
压坯密度的分布分析 影响压制过程的因素
• 粉末的性能 材料及粉末组成的影响
粉末的强度越高,压制成 形越难。
面,边缘的应力比中心 部位的大; 远离模冲的底部,中心 部位的应力比边缘应力 大。
3
4.2粉体压制成形原理与技术
侧压力和模壁摩擦力
侧压力与正压力关系:
P侧
=
P=
1
P
测压系数 :单位侧压力与单位压制压力的比值
测压系数
=
P侧 P压
=最大
最大 为达到理论密度的测压系数;
• 常用的压坯强度与压坯相对密度的关系
C 0 m
C为常数;m 6
18
4.2粉体压制成形原理与技术
压制压力对压坯强度的影响
• 压坯强度的提高依赖于压坯密度的提高,压坯密度的提高又 需要高的压制压力。如何建立压坯强度与压制压力的关系?
• 途径一:通过压坯强度与压坯密度的关系、压坯密度与压制 压力的关系建立模型(解析的)。
• 第Ⅲ阶段:压力继续增大超过某一 定值后,随着压力的升高,压坯的 相对密度继续增加。(粉末颗粒开 始变形,位移和变形都起作用)
05-粉末冶金成形
![05-粉末冶金成形](https://img.taocdn.com/s3/m/6bd08252aef8941ea66e0584.png)
第5章粉末冶金成形概述5.1 粉末冶金基础5.2 粉末冶金工艺5.3 粉末冶金零件结构的工艺性5.4 粉末冶金材料概述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并通过成形和烧结等工艺将金属粉末或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制成制品的加工方法。
1.粉末冶金工艺可获得熔点、密度相差悬殊的多种金属、金属与陶瓷、金属与塑料等多相不均质的特殊功能复合材料和制品。
2.提高材料性能。
用特殊方法制取的细小金属或合金粉末,凝固速度极快、晶粒细小均匀,保证了材料的组织均匀,性能稳定,以及良好的冷、热加工性能,且粉末颗粒不受合金元素和含量的限制,可提高强化相含量,从而发展新的材料体系。
3.利用各种成形工艺,可以将粉末原料直接成形为少余量、无余量的毛坯或净形零件,大量减少机加工量。
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5.1 粉末冶金技术5.1.1 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性能5.1.2 粉末冶金的机理5.1.1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性能常用的金属粉末有铁、铜、铝等及其合金的粉末,要求其杂质和气体含量不超过1%~2%,否则会影响制品的质量。
粉末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
1.粉末的物理性能⑴粒度及粒度分布粉料中能分开并独立存在的最小实体为单颗粒。
实际的粉末往往是团聚了的颗粒,即二次颗粒。
如图5.1.1所示⑵颗粒形状即粉末颗粒的外观几何形状。
常见的有球状、柱状、针状、板状和片状等,可以通过显微镜的观察确定。
⑶比表面积即单位质量粉末的总表面积,可通过实际测定。
cc c图5.1.1 聚集颗粒示意图a)一次颗粒;b)二次颗粒;c)晶粒2.粉末的工艺性能填充特性指在没有外界条件下,粉末自由堆积时的松紧程度。
常以松装密度或堆积密度表示。
流动性指粉末的流动能力,常用50克粉末从标准漏斗流出所需的时间表示。
压缩性表示粉末在压制过程中被压紧的能力,用规定的单位压力下所达到的压坯密度表示,在标准模具中,规定的润滑条件下测定。
成形性指粉末压制后,压坯保持既定形状的能力,用粉末能够成形的最小单位压制压力表示,或用压坯的强度来衡量。
机械制造基础第七讲粉末冶金成形
![机械制造基础第七讲粉末冶金成形](https://img.taocdn.com/s3/m/b2469190852458fb760b5675.png)
化学还原法
碳还原法:
F3O e44C O 3F e 4C2O
氢还原法:
W3 O 3H 2W 3H 2O
还原化合法
2 A 2 O 3 l 3 C 2 N 2 4 A l3 C N 2O W 3 C O 3 H 2 W 3 C H 2 O
质合金,表面碳化钛涂层的厚度不过几微米,使切削速度提 高20~70%,寿命提高3~5倍。
硬质合金是如何制造的?
硬质合金是把难熔金属(钨、钽、钛、钼、铌等)的 碳化物硬质颗粒,跟钴或镍的粉末混合后压制成型, 再经烧结制成。
表1 几种成形、加工方法经济性比较
方法 铸造 粉末冶金 冷锻 热锻 机械加工
返回文档
a)单向压制
b) 双向压制
图5-5 压坯密度沿高度分布图
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匀的产生原因
● 外摩擦力(压力损失) ● 内摩擦力 ● 侧压力
直接影响压制压力的 传递和局部压力的大小
● 压制方式 ● 压坯形状与尺寸 ● 压模结构与设计 ● 润滑
间接影响压制压力的 传递和局部压力的大小
二、改善压坯密度分布不均匀性的措施
碳的熔点:3550℃ 钨的熔点 :3410℃
钨灯丝是如何制造的?
拉拔
钨棒 钨的熔点 为3410℃,钨棒材如何制造?
钨丝
1909年美国的库利吉发明粉末冶金方法制造钨丝,其生产工艺 过程:
①将仲钨酸铵在 500℃左右的空气中焙烧成三氧化钨
②在630℃左右用氢气还原成二氧化钨
③在820℃左右还原成金属钨粉
旋转杯法
气态
粉末
1、金属蒸汽→金属粉末:蒸汽冷凝法
第3章成形
![第3章成形](https://img.taocdn.com/s3/m/927ca4e2d4d8d15abe234ee5.png)
图5-2 模压示意图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LgP lg Pmax L(-1)
Pmax 最大压紧程度时的最大 压紧力
相对体积,即
=
压坯体积 V 致密金属体积
VK
LgP lg Pmax m lg
LgP lg Pmax m lg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教学的重点 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 压制过程中力的分析。
成形前原料准备
• 预处理包括:粉末退火,筛分,混合,制粒,加润滑剂等。
• 粉末退火可使氧化物还原,降低碳和其他杂质的含量,提 高粉末的纯度;同时,还能消除粉末的加工硬化、稳定粉末的晶 体结构 。
• 筛分的目的在于把颗粒大小不同的原始粉末进行分级。
粉末冶金原理
主讲教师:施钢 班级:09材料 2011年9月19日 厦门理工学院
第3章 成形(6学时)
3.1 成形前原料准备
2011.09.19
3.2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3.3 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
3.4 压制过程中力的分析
2011.09.21
3.5 压坯密度及其分布
3.6 成形剂
3.7 压制废品分析
3.8 影响压制过程和压坯质量的因素
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
教学要求: 1、了解成形前原料准备 2、理解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3、压制压力与压坯密度的关系 4、掌握压制过程中力的分析 5、掌握压坯密度及其分布 6、了解成形剂 7、了解压制废品分析方法 8、理解影响压制过程和压坯质量的因素 9、了解特殊成形方法
成形前原料准备—造粒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 模压成形3个工步
金属粉末的压制过程
粉末冶金成形技术样本
![粉末冶金成形技术样本](https://img.taocdn.com/s3/m/fedb59c2bcd126fff6050b31.png)
第四章粉末冶金成形技术一、粉末冶金成形定义:用金属粉末或金属与非金属粉末混合物作原料,釆用圧制、烧结及后解决等工序来制造某些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或制品工艺技术。
粉末冶金生产工艺与陶瓷制品生产工艺相似,因而粉末冶金成型技术乂经常叫金属陶瓷法。
办法:将均匀混合粉末材料压制成形,借助粉末原子间吸引力和机械啮合伙用,使制品结合成为具备一定强度整体,然后再高温烧结,进一步提高制品强度,获得与普通合金相似组织。
二、粉末冶金材料或制品1.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如餌、鹄一一钮合金);2.组元彼此不相溶,熔点十分悬殊特殊性能材料,如鹄一一铜合金;3.难溶化合物或金属构成复合材料(如硬质合金、金属陶瓷)三、粉末冶金成型技术特点:1.某些特殊性能材料唯一成型办法;2.可直接制出尺寸精确,表面光洁零件,是少其至无切削生产工艺;3.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4.制品强度较低;5.流动性较差,形状受限;6.压制成型压强较高,制品尺寸较小;7.压模成本较高。
四、粉末冶金成形过程原始粉末+添加剂"混合一压制成型”烧结一零件成品五、粉末冶金工艺理论基本一)、金属粉末性能金属粉末性能对其成型和烧结过程及制品质量有重要影响,分为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
固态物质按分散限度不同分为致密体、粉末和胶体。
致密体:普通所说固体,粒径在1mm以上;胶体微粒:粒径在如下;粉末体或简称粉末:粒径介于两者之间。
1.粉末化学成分重要金属或组元含量,杂质或夹杂物含量,气体含量。
金属含量普通不低于98-99%o2.粉末物理性能1)颗粒形状:球状、粒状、片状和针状。
影响粉末流动性、松装密度等。
2)粒度:粉末颗粒线性尺寸,用来表达,用筛分法等测量。
对压制时比压、烧结时收缩及烧结制品力学性能有影响。
3)粒度分布:按粒度不同分为若干级,每一级粉末(按质量、数量或体积)所占比例。
对粉末压制和烧结有影响。
4)颗粒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粉末总表面积,可算出颗粒平均尺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粉末冶金成形技术第四章粉末冶金成形技术一、粉末冶金成形定义:用金属粉末或金属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原料,采用压制、烧结及后处理等工序来制造某些金属材料、复合材料或制品的工艺技术。
粉末冶金生产工艺与陶瓷制品的生产工艺相似,因此粉末冶金成型技术又常常叫金属陶瓷法。
方法:将均匀混合的粉末材料压制成形,借助粉末原子间的吸引力和机械啮合作用,使制品结合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然后再高温烧结,进一步提高制品的强度,获得与一般合金相似的组织。
二、粉末冶金材料或制品1. 难熔金属及其合金(如钨、钨——钼合金);2. 组元彼此不相溶,熔点十分悬殊的特殊性能材料,如钨——铜合金;3. 难溶的化合物或金属组成的复合材料(如硬质合金、金属陶瓷)三、粉末冶金成型技术特点:1. 某些特殊性能材料的唯一成型方法;2. 可直接制出尺寸准确,表面光洁的零件,是少甚至无切削的生产工艺;3. 节约材料和加工工时;4. 制品强度较低;5. 流动性较差,形状受限;6. 压制成型的压强较高,制品尺寸较小;7. 压模成本较高。
四、粉末冶金成形过程原始粉末+添加剂→混合→压制成型→烧结→零件成品五、粉末冶金工艺理论基础一)、金属粉末的性能金属粉末的性能对其成型和烧结过程及制品质量有重要影响,分为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工艺性能。
固态物质按分散程度不同分为致密体、粉末和胶体。
致密体:通常所说的固体,粒径在1mm以上;胶体微粒:粒径在0.1μm以下;粉末体或简称粉末:粒径介于二者之间。
1. 粉末的化学成分主要金属或组元的含量,杂质或夹杂物的含量,气体的含量。
金属的含量一般不低于98-99%。
2. 粉末的物理性能1)颗粒形状:球状、粒状、片状和针状。
影响粉末的流动性、松装密度等。
2)粒度:粉末颗粒的线性尺寸,用“目”来表示,用筛分法等测量。
对压制时的比压、烧结时的收缩及烧结制品的力学性能有影响。
3)粒度分布:按粒度不同分为若干级,每一级粉末(按质量、数量或体积)所占的百分比。
对粉末的压制和烧结有影响。
4)颗粒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粉末的总表面积,可算出颗粒的平均尺寸。
对粉末的压制和烧结有影响。
3. 粉末的工艺性能1)流动性:粉末的流动能力,用50g粉末在规定条件下从标准漏斗中流出所需的时间来表示,单位为s/50g。
等轴状或粗颗粒的粉末流动性好,但受颗粒粘附作用的影响。
流动性直接影响压制操作时的自动装粉和最终得到的压件密度的均匀性。
2)松装密度在规定条件下粉末自由填充单位容积的重量,单位为g/cm3.颗粒较粗、密度较大的粉末,松装密度大。
松装密度不同,压制成形坯料的高度或孔隙率不同。
3)压缩性在加压条件下粉末被压缩的程度,用规定压力下粉末所能达到的压坯密度表示。
提高压制力或松装密度、减小压坯速度或粉末的强度,压缩性增大,压坯密度增加。
4)成形性粉末被压缩成一定形状并在后续加工中保持这种形状的能力。
一定压力下获得的压坯强度越高,成形性越好。
二、粉末压制原理1.压制的机理:在模具或其他容器中,在外力作用下,将粉末紧实成具有预定形状和尺寸的工艺过程。
松散粉末加压→(1空隙被填满2.氧化膜被破碎3.接触面积增大4.原子产生吸引力 5颗粒间机械咬合作用增强)→具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压坯三、粉末烧结原理烧结定义:粉末或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加热并保温一定时间,使粉末颗粒间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原子扩散、固溶和化合),从而获得一定的物理及力学性能的材料或制品的工序。
烧结目的:通过颗粒间的冶金结合以提高其强度。
烧结原理:(1.表面能大 2.结构缺陷多 3.活性状态原子多)→加热→(1.粉末物质迁移2.再结晶3.晶粒长大)→颗粒接触面积增大→压坯空隙减少,密度增大,强度增加烧结分类1. 固相烧结:烧结发生在低于其组成成分熔点的温度,成分不发生熔化。
2. 液相烧结:烧结发生在两种组成成分熔点之间,烧结过程中液体、固体同时存在。
如硬质合金和金属陶瓷制品的烧结。
液相烧结时,在液相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颗粒相互靠紧,故烧结速度快,制品强度高。
烧结时的影响因素: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大气环境、粉末材料、颗粒尺寸及形状、表面特性以及压制压力等。
烧结温度的影响:1)烧结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使压坯歪曲或变形,其晶粒亦大,产生所谓的“过烧”的废品;2)烧结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则产品的结合强度等性能达不到要求,产生所谓的“欠烧”的废品。
常用材料的烧结温度和烧结气氛如课本表4.2所示四、粉末冶金工艺流程粉末制备、粉末预处理、成形、烧结和烧结后处理一)、粉末的制备主要取决于该材料的性能及制取方法的成本。
按转变的作用原理将粉末制取方法分为:☆机械法☆物理化学法机械法:将原材料进行机械粉碎,而其化学成分基本不发生变化;物理、化学法:借助物理或化学作用改变材料的聚集状态或化学成分来获得粉末。
1. 机械法:靠压碎、击碎和磨削等作用,将块状金属或合金粉碎成粉末的制粉方法。
1)粉碎法:球磨法,适用脆性材料或通过脆化处理的金属粉末,是粉碎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但对于软态金属粉,可采用漩涡研磨法,即通过螺旋桨的作用产生漩涡高速气流,使金属颗粒自行相互撞击而磨碎。
2)雾化法:采用高速的气流或水流,使液态金属雾化、冷凝成细小粒状金属粉末。
工艺简单,可连续、大量生产而被广泛应用。
2. 物理、化学方法1)物理法:蒸气冷凝法,将金属蒸气冷凝而制取金属粉末。
制取蒸气压较大的金属,如Zn等,要求金属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高的挥发性。
2)化学法:还原法、电解法☆电解法金属盐水溶液中电解沉积金属粉末。
制粉工艺简单,粉末纯度高,颗粒呈树枝状,其成形性和烧结性好,但生产成本比还原法和雾化法要高,因此只是特殊性能要求时采用。
二)、粉末预处理1.退火2.筛分 3混合 4制粒(p244)三)、粉末的成形1.粉末成形过程将松散的粉末置于压模中受一定的压力后,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密度、强度的压坯。
1)粉末颗粒产生相对移动并重新排布,孔隙被填充,随着压力增大,使压坯密度急剧增大,达到最大松装密度。
2)粉末颗粒相互压紧,再继续增大压力时,压坯密度无变化;3)随着压力继续增加,粉末颗粒发生弹、塑性变形或脆断,压坯密度进一步增大。
2. 粉末成形方法封闭钢模压制成形:常温下将金属粉末装入钢模型腔中,通过模冲对粉末加压使之成型为压坯。
1)单向压制:阴模和下模冲不动,上模冲单向对粉末施加压力。
模具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但由于上模冲和阴模间摩擦阻力作用,使制品上下两端密度不均匀。
压坯直径越小,高度越大,密度越不均匀。
适用于压制高度或厚度较小的制品。
2)双向压制:阴模固定不动,上、下模冲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压力同时对粉末施加压力,使得制品中间密度低、两端密度高。
压坯密度较单向压制均匀,适用于压制高度或厚度较大的制品。
3)浮动模压制:阴模由弹簧支撑。
开始下模冲固定不动,由上模冲对粉末施压,当施压一定程度时,模壁与粉末间的摩擦力增大,超过弹簧的支撑力时,阴模将与上模冲一起运动,相当于下模冲上升,实现双向压制。
压坯密度较单向压制均匀,适用于压制高度或厚度较大的制品。
4)引下法:阴模不断被加压,与上模冲一起下将,当压制结束后,上模冲回升,阴模继续下降,直到下模冲上的压坯呈静止状态脱出。
压制形状复杂的零件和因摩擦力小而不能浮动压制的制品。
3. 粉末成型中的基本问题1)摩擦措施:压坯从阴模中脱出时,与阴模壁的摩擦阻碍脱模。
措施:采取一定的润滑剂混合金属粉末中,但会对压坯的性能产生影响,另一个方法是模壁润滑法。
2)压坯沿高度密度不均:压制过程中会产生垂直压模壁的侧压力,侧压力的作用使靠近模壁的外层粉末与模壁之间产生摩擦,使接近模冲断面处压力大,远离模冲端面处压力减小,压力分布不均使压坯各个部分密度分布的不均匀。
措施:①减小摩擦力,在模具内壁上涂抹润滑油,或提高模具内壁的表面光洁度;②采用双向压制可改善;③设计模具时,尽量减小高径比。
四)、烧结工艺将成型的坯体在低于其主要成分熔点的温度下加热,粉体相互结合并发生收缩与致密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性能的固体材料的过程。
烧结是一个自发的不可逆的过程,系统表面能降低是推动烧结进行的基本动力。
1)、烧结过程:a . 烧结初期:坯料中颗粒重排,接触处产生键合,空隙变形、缩小(大气孔消失),固—气总表面积没有变化。
b. 烧结中期:传质开始,粒界增大,空隙进一步变形,变小,但仍然连通,形如隧道。
c. 烧结后期:传质继续进行,粒径增大,气孔变成孤立闭气孔,密度达到95%以上,制品强度高。
2)烧结方法a.连续烧结:待烧结材料连续地、平稳地通过烧结炉进行烧结。
生产率高,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b. 间歇烧结:在炉内分批烧结零件的方式。
生产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c. 固相烧结:烧结速度较慢,制品强度较低。
d. 液相烧结:烧结速度较快,制品强度较高,用于具有特殊性能的制品。
3),影响粉末制品烧结质量的因素粉末制品的烧结质量取决于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和烧结气氛。
a. 烧结温度和时间:烧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使产品性能下降。
通常烧结温度高,保温时间短。
b. 烧结气氛:烧结时通常采用还原性气氛,以防压坯烧损并可使表面氧化物还原。
4).烧结后处理a. 复压:提高烧结体的精度和性能而进行的施加压力的处理方法。
b. 浸渗: 利用烧结件空隙,在烧结件中浸入各种液态的过程。
浸油和塑料可改善烧结体的润滑性;浸熔融金属可改善烧结体的强度和耐磨性。
c. 切削加工:在制品上加工横槽、横孔等.d. 热处理:进一步提高制品的强度和硬度。
e. 表面保护处理提高制品的耐蚀性等性能。
五、粉末制品的结构工艺性(参照课本表4.3)1. 尽量采用形状简单、对称的形状,避免截面变化过大以及窄槽、球面等。
2. 避免局部薄壁,壁厚一般不小于2mm,壁厚尽量均匀,以利于装粉压实和防止出现裂纹。
3.避免侧壁上的径向孔和径向槽出现,这个一般是不能压制的,需要在烧结后用切削加工来完成。
4.沿压制方向的截面有变化时,只能沿压制方向逐渐缩小,而不能逐渐增大,以利压实。
5.各壁的交接处应避免尖角,采用圆角或倒角过渡。
圆角半径不小于0.5mm,球面部分应留出小块平面。
6.锥面和斜面需要一段平直带,避免模具出现易损现象。
7.与压制方向一致的内孔、外凸台等,要有一定的锥度,可以简化模冲结构,利于脱模。
8. 阶梯圆柱体每级直径之差不宜大于3mm,每级长度与直径之比应在3以下。
表4.3的4.9. 粉末冶金制品上无法压制出网状花纹。
表4.3的510. 粉末冶金制品上应避免小而薄的凸台,不利于制出工件,如表中的11.11. 壁厚应均匀,尽量采用对称结构,以利于压坯密度均匀,表中的13.六、粉末冶金材料粉末冶金常用制作减摩材料、结构材料、摩擦材料、硬质合金、难溶金属材料、过滤材料、金属陶瓷、无偏析高速工具钢、磁性材料、耐热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