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period中国翻译史第一讲汇总
我国翻译史简介PPT课件
2
2. 佛經的翻譯是從何時開始的?
Ans:佛經的翻譯是在 東__漢__桓___帝__建__和__二_ 年 ( _公__元__一___四__八__年_ )開始的,譯者是____安__世。高
他不但把佛經由 __梵__文__ 譯成漢文,而且把 ____ 老著子作的一部份譯成梵文,成為第一個把漢文著作 向國外介紹的中國人。
他所提出的翻譯標準“ __________________” , 意即既“須_求__真__,__又___須”喻,俗直到今天仍然有指導意義。
忠實、通順
8
2019/9/23
4
4. 誰首先設置譯場?
Ans: 以往的翻譯活動只是民間私人事業,到 了符秦時代,在 __釋___道__安__ 的主持下首先設 置譯場。
註:佛教傳入中國後,雖有 大量佛經譯出,但由於佛經 文體艱深,加上翻譯者程度 不一,有鑑於此,道安大師 廣泛搜求各種譯本,加以篩 選整理後,道安大師建立了 中國佛教史上佛經目錄學的 先河,為整飭佛典,保存佛 教文化,作出開拓性的重大 貢獻。
英漢翻譯教程
第一章 我國翻譯史簡介
林席如 老師 Dr. Lin, Shih-Ru
1
1. 我國翻譯事業的歷史有多久?
Ans: 我國的翻譯事業有約 ___兩__千__年__ 的光輝燦 爛歷史。早在 ____西__漢__哀_ 時帝代 ( __________ ), 有個西名元叫前2__年____ 的人到中國口伊傳存一些簡短的 佛經經句, 但還談不上佛經的翻譯。
譯的經典都是非常正確的。 6
鳩摩羅什漫畫
/comic/j mls.htm
中国文学史课程第一讲英文资料
中国文学史课程第一讲英文资料双语表达:精彩句子与段落Chapter 1 A Brief Introduction1.C hina has a long and rich literary tradition, but to many Westerners, Chinese literature remains an enigma (谜). Many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classics are unavailable in translation, as much of China’s literary heritage (particularly its poetry) has been untranslatable, despite scholarly efforts.2.F or 3,500 years, Chinese literature’s diversified genres (类型)and forms have encompassed mythology (神话),poetry, essay, fiction and drama. It rivals (与……媲美) other great literature of the world.3.B eginning with primitive mythology, Chinese literature developed with The Book of Songs (《诗经》),Poetry of the South (《楚辞》),the prose of the pre-Qin period, hanfu and yuefu folk songs of the Han Dynasty (汉赋),the literary criticisim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Tang poems, ci of the Song Dynasty, yuanqu in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Ming and Qing novels. Each dynasty contributed its own distinctive literary genre.4.C hina’s literary legacy predominantly falls into either classical or modern eras. However, it can be subdivided into four main periods:Classical: pre—late QingModern: 1840—May 4th, 1919Revolutionary: 1919—1949Contemporary: 1949—presentModern literature embraces works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as the decadent (颓废的) reign of the Qing failed to inspire the minds of people, literary forms remained unchanged until the First Opium War of 1840. as foreigners arrived in China and established their colonies, Western thinking began to influence Chinese writing. Novels, poetry, and other works with patriotic (爱国的) and revolutionary themes appeared to expose and attack socialills.●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spanned the period from 1919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and took on a new vigor, despite the fact that China was in the throes (挣扎)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unrest (骚动). This period was distinctive as it brought along a new and revised literary language, form, content, and set of skills, which evolved into an independent and open art form available to all. It focused on people’s lives with strong political overtones, emphasizing opposition to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and advocating the building of a new China.●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tart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C in 1949. there was a holdup of development a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at lasted for nearly 10 years from 1966 to 1976. the era is now long gon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is prospering once again.●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refers to literary works from the days before the Qin Dynasty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is virtually an unbroken strand (思想等的一个组成部分) enduring dynastic changes.●Long before the written language appeared, there was an oral tradition of tales of fables and legends. Some of them are still kept in some ancient books as a precious heritage of Chinese literature. Over 3,000 years, there has emerged a great variety of excellent works in terms of poems, essays, novels, dramas and so on.●Chinese Mythology 中国神话●Pangu the Creator盘古开天At first the universe was in chaos. Shaped like an egg, it was an undifferentiated whole. Pangu, the Creator, was born into it. He was an almighty giant. He kept growing everyday until he separated the universe into the sky and the earth with his sheer muscular strength. In spite of this the sky and the earth were still connected at various parts. So he kept at his work with a chisel and an axe until the great feat was achieved. He liv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working all the time until he died of exhaustion. When he died, his body changed into various things. His breath became winds and clouds. His left eye turned into the sun and hisright eye the moon. His arms and legs were transformed into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 and parts of his body the various mountains. His blood formed the rivers and his veins the roads. His flesh became the soil and his skin and fine body hair the trees and plants. His teeth and bones turned into rocks and metals and his marrow pearls and jade. His hair and mustache changed into stars. His sweat fell as rain, nourishing all things. The insects on his body took the shape of men and women.●Nuwa, the Maker of Man女娲造人After the birth of the world there were only creatures but no humans. It was indeed a lonely world. The Almighty Goddess Nuwa wanted to add life and beauty to the world. She set about making man with clay. She shaped little figures after her image with her hands. She breathed life into them and set them down. As soon as they touched ground, they began to cheer and dance. She went about her work day and night. It was slow work. When she became tired, the number of creatures she made was still very small. She thought out an idea to speed up the work. She got a rattan, dipped it into the mud and flung the rattan about. The mud drops turned into men and women.●Nuwa mended the Sky女娲补天Once a terrible disaster hit the earth. The sky collapsed and cracked, the earth tilted and split. Endless rains caused fierce floods, crevices in the ground sent out raging fires. Nuwa came out to save the world. She melted rocks of colours to mend the sky. She broke off the legs of a giant turtle and used them to suppor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fallen sky. She killed the black dragon to save the people and checked the flood with reed ashes. Thus the sky was mended and lifted, the cracks of the earth were filled, the fires put out, the flood tamed and the people saved.●The Ancestors of Man兄妹始祖Fuxi(fu xi伏羲) and Nuwa(nv wa女娲)are the ancestors of ma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there were only two people, Fuxi and Nuwa. They were brother and sister. They wanted to marry each other, but were ashamed of the idea. They decided to climb up to the holy Mountain named Kunlun, the palace of the God of Heaven on earth. They built two fires and prayed: ”If Heaven sent us down to be husband and wife, may the smoke join; if not, the smoke will go different ways.” In no time the smoke joined, they obeyed the decreeof Heaven. Nuwa went up to Fuxi, who took her sister in his arms. Thus they got married.●Myths about man Very conspicuous in Chinese mythology is a lack of detailed myths regarding the origin of man. As already noted, one that is well-known relates that mankind came from the lice on the decaying body of Pan Gu, but Pan Gu is described in another tradition as fashioning men from clay, some of whom were damaged when storm and rain was pressing on and became deformed as a consequence. Nu Wa, the deity who reconstructed the four pillars supporting heaven, was also said to have created men from clay, with the help of other gods and goddesses, some with care, others by dragging a string through mud because they wanted to produce more and faster. Another tale goes that Nu Wa and her elder brother Fu Xi got married, which marked the beginnings of the human race. Later when they found that the young people lived together irregularly, to the great detriment of morality, they prohibited marriage between members of the same family.●Yu the Great, the Flood Tamer大禹治水Gonggong(gong gong共工), the water god was defeated in the power struggle against Zhuanxu(zhuan xu 颛顼), one of the five celestial emperors. In fury, he knocked down the Buzhou Mountain(buzhou shan不周山), one of the pillars of the sky. The sky collapsed, rains poured down, the earth tilted, floods raged. Gun (gun鲧)the Yellow Dragon stole the Growing Earth (xi rang息壤)from heaven in an attempt to block the floods. This failed and he was killed by heaven. Three years after his death, his body was still in good condition. When it was cut open, out bounded his son, the Great Yu(da yu大禹). Yu carried on the unfinished task of his father. Blocking floods by means of dams and dikes was not enough, that was the lesson he drew from his father’s failure. He also dredged rivers and built canals. Yu drove away Gongong the water god and went at his work thirteen years long. The whole earth was inundated. It was slow work. When he was cutting through the most difficult mountain, the Mountain of the Dragon Gate, he turned himself into a bear. When his wife found him in this form, she turned herself into a rock. He lost his wife, but he was not crushed by thismisery. He kept at his work until the floods were tamed and man was saved. And he was revered as Yu the Great.●The Empty Palace of Gods空寂神殿Compared with Greek mythology, Chinese mythology is not very impressive. There is no comparison between it and Greek mythology in amount, Chinese mythology is fragmented, unsystematic. The family trees of gods are not very clear. Much of Chinese mythology is lost, and what is not lost is scattered and difficult to trace. Various causes have been suggested. First, the extremely complicated written word was not efficient in recording myths and legends. Second, Confucius, the most important Chinese philosopher dismissed anything mysterious or fantastic, and that discouraged the spreading of myths. Third, historians before and after Confucius turned much of mythology into historical events and stories. Fourth, Chinese are probably the most historically conscious; even in ancient times early history and mythology were already entwined. As a result, gods became historical figures, and historical figures became gods. No scholars ever thought of systematically recording myths and legends until this century. However, there occurs a brighter side of the picture. Lots of lost myths are still alive among some minority peoples. Much of it has been recorded in the past decades. It won’t be long before Chinese mythology is reconstructed and systematized. 相对于希腊神话,中国神话给人印象不深。
中国翻译史课件大全
中国翻译史·概论第一讲(2012.9.6)一、学习中国翻译史的目的和意义1.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了解我国文化发展历程2.了解我国与其他文明之间的交往过程3.认识到翻译对文化进步的重要作用4.学习先哲,做一个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二、中国翻译史要学习些什么◆翻译史料:什么时候,什么人,翻译了什么著作,翻译方法以及翻译思想(翻译理论)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分析史料背后的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历史事件呢?三、学习方法:学习历史,必须先有一本“历史账”,对历史上的重要节点比较清楚◆“设身处地”“穿越”到历史情境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看待历史史料四、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一般而言,我们把我国的翻译史分为5个时期,称之为“翻译的五个高潮”。
【对于每个翻译高潮,我们都应该提出并解决如下问题:这个时期的翻译家有哪些?各自有些什么贡献?出现这样的翻译现象的历史机缘是什么】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4.民国时期的翻译【鲁迅、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5.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五、参考资料(略)第二讲(2012.9.13)一、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2)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这是对翻译官的不同称呼。
后翻译之职,又称“象寄”“象胥”“鞮译”。
又因“夷语与中国相反”,古文把夷语称为“反舌”,而译官又叫“舌人”。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第二节 翻译的的定义与分类
1.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通过语言活动将某种语言形式所表达的
全部语义效果运用其他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 的语言形式尽量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际交 流过程,是关于不同语言的交流的理论与实践 的一门学问。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 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翻译是学习好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讨 两种语言对应关系的一门学科。
的相貌 6)对语言的丰富:如“五体投地”、“因
缘”、“一尘不染”、“有缘”、“在劫难 逃”。对文学的其他影响。”
宋代
北宋 有名的僧侣译者主要有天息、法护等 在翻译理论方面颇有贡献赞宁 南宋 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 元代 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
三、明清时代
明代 :智光 明代万历年间直至清朝“新学”时期 徐光启---《几何原理》、《测量法义》
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疑); 3)荃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博览经典,
通达义旨。不存在暗昧疑难的问题);
4)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涉猎 中国经史,兼擅文学,不要过于疏拙);
5)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度量 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
6)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深爱 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
论、苏俄及各国的进步文艺作品 鲁迅和瞿秋白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
其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翻译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
划、有系统的进行工作,逐步取代了抢译、乱译 和重复浪费的现象; (二) 翻译作品质量大大提高,逐渐克服了粗枝 大叶、不负责的风气; (三) 翻译工作者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 务,开展了批评于自我批评,逐渐消除了过去各 种不良现象和无人过问的状况; (四) 翻译工作者不仅肩负者外译汉的任务; (五)对翻译标准的认识日趋统一,有效的推动 了我国的翻译工作。
中外翻译简史 第一章
(1) 公元前11世纪“多重翻译”:古越南越裳国白孔雀与周公,因语言不通,经多次
翻译才得以交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口译记录,最早有记录的转接翻译。 (2) 战国时期的《越人歌》(出于西汉刘向《说苑.善说》)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笔译作
品: 公元前528年楚国鄂君子皙乘船夜游。驾船越女为其唱歌一首,因为唱时用粤语,
六、翻译中的许多理论问题的提出与讨论都是文学翻译引发的,或是以文学 翻译为对象;正是文学翻译加深了翻译家们对翻译的认识,使得他们将自己 的翻译经验提升为理论。 七、二次大战结束后,文学翻译逐渐退出翻译的中心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实 用性文献翻译。
第四节 非文学翻译带来了翻译的职业化时代
一、非文学翻译 或称实用翻译、应用翻译、语用翻译,是指以传达信息为目的的一种不同语言间的转换行为 (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非文学翻译”包括除文学以外的一切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 的各种文本的翻译,涉及政府公文、对外宣传、科技文献、商业经贸、社会文化等有关生活、 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二、二战前非文学翻译的历史发展 1、非文学翻译历史悠久 波斯帝国时期 罗马帝国时期 阿拉伯帝国时期 16世纪到二战结束 中国汉代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 郑和七下西洋
三、二战之后非文学翻译飞速发展 1、原因 (1)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手段; (2)各种促销文献、技术手册及其他各种交际方式,都需要以更快的速度、 更专业的人员翻译为更多的语种; (3)产品的国际化凸显了翻译的重要性。 2、翻译的庞大规模 1999年104亿美元;2003年172亿美元;2005年227亿美元; 3、辅助工具的使用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四、职业翻译形成之前的兼职翻译 中国的“象胥”、“舌人”; 古罗马俘获来的希腊奴隶翻译; 僧侣翻译; 作家翻译;
第一讲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马祖毅(陈福康,2005:v) ):五四运动 (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 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 的西学翻译。 陈福康( 2005:v ):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 以后四个时期。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 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 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 个时期。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 摩罗什、真谛、彦琮。 道安 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记。东晋时被 前秦王符坚(所以又称符秦时代)带到长安, 因主张僧侣以释为姓,又称释道安。 道安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 到了东晋时期,佛经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官办 译场开始出现,佛经译本日多,但译者水平参 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增删无度的现象。 针对此道安提出著名的是“五失本,三不易” 之说。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 佛经从梵文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 文与原文不一致: “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 斯二失本也……”
《诗经· 邶风·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天黑了,天黑了, 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 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 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 何以还在泥浆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 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 奔波劳作。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 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第一讲 翻译理论与实践--翻译史简介
• •
1. 各类文体翻译研究回顾 进入80年代,我国翻译结束了经验式的封闭性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对各种 文体翻译的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文学翻译,大量的国外名著被翻译介绍到国 内,相继出现了法律翻译、新闻翻译、社科翻译、应用文翻译、科技翻译和 经贸翻译等各相关学科的专门翻译的研究。口译翻译研究也得到进一步的发 展。现代文体翻译具有以下特征:1. 题材和体裁丰富;2. 实用性、针对性强; 3. 文体特征研究细致。文学翻译在诗歌方面,英诗汉译以卞之琳为代表,既 译神也译形,提出了格律移植宽严有度,“以顿(汉语中口语的基本节奏单 位)代步(指英诗的音步)”的主张。江枫进一步提出“以形传神,立形存 神”的观点。汉诗英译方面翁显良有独到见解,以意象和节奏为本色,以不 切为切,浅中见深。许渊冲提出用:一(identification)、艺(re-creation)、 异(innovation)、依(imitation)、怡(recreation)、易(rendition)六个 字概述了译诗的目的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常道与变道。高健和刘炳善对散 文翻译颇有研究,提出“意之所到,风格随之”,巧劲来自真功夫。许国璋 主张学术翻译要“切译”,自成一体。程镇球对政论性文稿的翻译以严谨著 称,陈忠诚译法律以精确驰名。刘先刚提出建立企业翻译学的构想,使科技 翻译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另外公文、合同、广告、招标文件等应用性文 体的翻译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口译研究也得到了发展。
• 第五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清末的严复翻译了许多 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的《群学肆言》 (The Study of Sociology)、约翰•穆勒的《群己权界论》(On The Sociology • On Liberty)、甄克思的《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 Liberty A Politics)等。 他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对我们的翻译具有指 导意义。第六个时期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 近代翻译史的先驱鲁迅和瞿秋白等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 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是:“凡是 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文 的丰姿。”第七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至今。
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 安世高年幼时,即以孝行闻名全国,禀性聪敏仁慈, 又勤奋好学,因此,精通各国的典籍,对于天文、地 理、医药、异术,没有不通达,甚至还擅长飞禽走兽 的语言。有一天,安世高走在路上,仰头看见一群飞 翔的燕子,忽然转身告诉同伴说:‘燕子说,等会儿 一定有送食物的人来。’不久,他的话果真应验了, 众人都感到非常奇异,一传十、十传百,安世高俊逸 的美名,遍传整个西域。安息国王逝世后,安世高更 深深地思惟人间苦空无常的道理,更厌恶色身的系缚, 服孝之后,就让王位给叔父,专心致志出家修道。安 世高出家之后,精进不懈,于是博通经藏,并常常讽 诵修行禅经,能穷尽其中的奥妙。不久,便四处云游, 度化有缘,历经许多国家,最后来到我国。他的才华、 悟性高人一筹,凡是听闻过的事物,皆能通达,居住 在我国,很快即通晓华语。于是,他展开翻译佛经的 工作。
• 7、1“五四”以后,我国翻 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 史时期,开始介绍马列主 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 学作品,《共产党宣言》 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 时期。
• 8、1辛亥革命之后, 五四新文化运动, 开创了白话文的新 纪元,也开创了白 话翻译的新纪元。
• 8、2 鲁迅和瞿秋白在1931— 1932年关于翻译的通信对翻 译理论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 义。鲁迅在1935年写的《题 定· 草》里,提出了自己的观 点,“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 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 娄迦谶 • 1、2 三支 支亮 • 支谦 •
• 1、3 竺法护:月支人,译175部佛经
2、1释道安:设置“译场”
2、2 鸠摩罗什:天竺人 (即印度)主张“意 译”,他的译著为我国 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 3、1 真谛:印度佛教 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 到中国,他译了 49 部 经论,对中国佛教思 想有较大影响。
中国翻译史讲义
• 奉诏译:我国古代译经,大多由朝廷保护设置译经 院以完成译业,此类译经称为奉诏译。
• 单译(等):译经中,仅译出一次者,称为单译、 一译。翻译二次以上者,称为重译、异译、同本异 译。译者名称不明的经典,称作失译经。
• 有裨于中国文学:启以新意境,输以新材料,开辟 了唐降格律诗词新体裁,催生六朝志怪小说,激发 浪漫主义文学,使古代文学获得解放。
佛经翻译的四个发展阶段
一、草创时期(东汉桓帝—西晋,公元148—316) 二、发展时期(东晋—隋,公元317—617) 三、极盛时期(唐—北宋,公元618—906) 四、衰微时期(南宋—清,954—1111)
3. 三国时期的译经家支谦(1)
支谦一名越,原为月支人,故姓支。号恭明
代表作:《阿弥陀经》 《月明童子经》《菩萨本原经》
《菩萨本业经》《佛医经》 《法句经》
翻译特点:支谦翻译的风格从古译到旧译这一阶段上起 了不少作用。他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力求经意使人更 易解。
• 受业于支亮,支亮受业于支谶, • 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 • 支谦的翻译风格 • “曲得圣意,辞旨文雅” • “谦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略。故其出经,颇从文丽” • “属辞析理,文而不越,约而又显,真可谓深入者也。”
• 汉献帝(公元190年一220年在位)末年,支谦避乱来到吴 国。当时孙权已统治江左一带,但这里佛教还未传布。孙 权听说支谦很有才智,就召见他,并拜为博士,与韦曜等 人共同辅导太子。
• 东吴佛教虽已传布,但佛经多是梵文,没有翻译。支谦 精通汉语,收集众多佛经版本译为汉语。从黄武元年(公 元222年)到建兴(公元252年一253年)年间,三十多年中, 他翻译了《维摩》、《法句》、《瑞应本起》等49部经书。
我国翻译简史231
还把老
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为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第一 人。
• • • • • • • •
• •
第二时期的翻译家: 徐光启 林纾(琴南) 严复(又陵)提出翻译标准“信、达、雅” 五四以后的翻译家: 鲁迅 洋化的主要倡导者,主张直译。“以信为主,以顺为辅”。 瞿秋白 提出对等(equivalence)标准 钱钟书 “化境”,批评直译,主张“得意忘言”,“本”非失不可,
二、翻译的标准、过程和对译作的要求 (一)翻译的标准 (忠实、通顺)
严 复 林语堂 瞿秋白 朱生豪 傅 雷 钱钟书 刘重德 信、达、雅(忠实于原文,不偏离原意;译文通顺,读 者能看懂;主张译文用文言文才能登大雅之堂) 忠实、通顺、美 信顺统一 神韵 神似 化境 信、达、切
(二)翻译的过程
(理解、表达、校对)
翻译的分类by Roman Jakobson: 语内翻译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语际翻译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符际翻译 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 翻译的策略: 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意译(free translation) 归化(domestication)、异化(foreignization)
• 我们人类,正面临全球性的危机,一个关于我们的人 类文明能否延续的危机;尽管我们聚在一起共商对策, 而灾难却在扩大,形势不容乐观。但也有令人欣喜的 消息:如果行动大胆果断,反应迅速,我们有能力解 决这场危机,尽管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决所有问题,但能避免最坏 的结果。 • 但是,时下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领导人可以用当年温斯 顿· 丘吉尔批评欧洲诸政要忽视阿道夫· 希特勒将带来 的威胁的名言来形容,“他们在奇怪的悖论中前行, 仅仅为一个决定而犹豫不决,有了决心却拖泥带水, 信心犹疑不定,见解随波逐流,掌权者虚弱无力。” • 而如今我们又向这个星球脆弱的大气层倾倒超过七千 万吨温室气体,把其当作天然排污口。明天我们还会 变本加厉,堆积的温室气体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太阳热 度。
中国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
早在公元前六年西汉哀帝时代,伊存到中国口传一些佛教经句,但还谈不上佛教的翻译。
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两年(公元148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他是安息人(即波斯),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过些时候,娄迦谶来中国,因为他是月支人,所以又称支娄迦谶。
他也译了十多部佛经,但文笔生硬,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又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出现了一个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但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释道安设置了“译场”,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他本人不懂梵文,惟恐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在这期间他请来了天竺人(即印度)鸠摩罗什,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到南北朝时,一个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有个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他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自创了“新译”。
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清学”时期,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但却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林纾和他的合伙人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记》、《王子复仇记》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等到八国联军战役以后,他避居上海,搞翻译工作,他“曾查过汉晋六朝翻译佛经的方法”,破天荒第一次在《天演论·译例言》里正面提出了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
中国翻译简史
到了宋代,佛经翻译已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在北 宋的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 僧东来华夏传法。宋太祖也曾在开封的太平兴国寺内兴修 了译经院,专事佛经翻译。虽译场组织极其完备,译经种 数几乎接近唐代,但质量却不如唐代。当时有名的僧侣译 者主要有天息、法护等人。在翻译理论方面颇有贡献的要 数赞宁(俗姓高,今浙江德清人)。他曾归纳了以往译经 的各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翻译过程中各类矛盾的六种办法。 这是对我国唐代翻译理论的继续和发展,是我国翻译论库 中的宝贵财富。到了南宋,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佛经翻 译已是寥寥无几,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在其后的元 代,统治者曾下昭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翻译佛经,但译 作只有十几部,翻译理论方面的探讨更是无从谈起。翻译 事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严复(1954.1.18-1921.10.27)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
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从光绪二十四年到宣统三年(公元 1898-1911)这三十年间翻译了不少西方政治经济学说, 如赫胥黎(T.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Smith)的 《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孟德斯鸠(C.L.S. Montesquieu) 的《法意》(L'esprit des Lois)、斯宾塞尔(H.Spencer) 的《群学肆言》(On Liberty)、甄克思(E.Jenks)的 《社会通诠》(A History of Politics)等。严复每译一
一、汉代-秦符时期
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时的诸侯国家相 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当 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 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 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 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 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后来月支人支娄迦 谶(又叫娄迦谶)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支娄迦谶译 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中 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支娄 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之亮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 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 竺法护。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 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 人称作月之派。不过,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 业。
第一讲翻译原则简介
翻译原则
直译是基础,意译是补充
直译不等于死译(dead translation): 例:街道妇女应动员起来打扫卫生。
Women in the street should be called on to do some cleaning.
“In the street” should be replaced by “in the community”. 例:她一大早起床,进城,见到了她的公爹。
2. 增译法 (amplification)
词量增加(The methods of increasing the words number) 词量增加可称为“增词法”或“补足语意法”,亦可叫作
“增补法”,说的都是由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时增加一些 词。 目的: ①为了使原文的语法概念在译文中表达得明确。 ②为了使译文句子结构更加完整和合乎习惯。 ③为了使词汇概念或范畴更清楚。 ④为了使专业内容表达得更具体。 原则: ①增补语义上、修辞上需要的词。 ②增补原文中的省略成分。 ③增补原文中的内含语义。
直译和意译的区别
1. It’ s a Smoke Free Area. 直译:它是个自由吸烟区。 意译:它是个无烟区。
2. Shakespeare put his hometown on the map. 直译:莎士比亚把他的家乡放在了地图上。 意译:莎土比亚使他的家乡声名远扬。
3. John would not come out of his shell and talk to others at the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4. 归化 (domestication)
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target language culture oriented)。主张恪守目的语文化的语言传统,使用地道的 目的语表达,遵从目的语的文化习惯。归化翻译有着积极 的意义,它使得译文读起来通俗易懂,不存在艰涩拗口的 现象。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译者会最大限度地力求功能 对等(equivalence),在目的语中找出源语的对等语 (equivalent)。 如果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语,就“用目的 语文化替代源语文化”,即把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等语的 外语词汇改头换面,或套用目的语中与之相似的现成的表 达法,把它们变成读者熟悉的目的语文化形象。
中国翻译史1
History of TranslationTeaching PlanTeaching Contents:1. An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2.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countries translation theory and history中国翻译史的大致分期1.由汉代到唐宋的上千年的佛经翻译【支谦、道安、鸠摩罗什、昙无谶、法显、谢灵运、真谛、彦琮、慧远、玄奘、不空】2.明清交替之际的科技翻译【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熊三拔、李之藻等】3.清末民初的文学和科技翻译【李善兰、华蘅芳、傅兰雅、林纾、严复、梁启超等】4. 民国时期的翻译【赵元任、朱生豪、林语堂】5. 新中国成立后的翻译,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翻译【傅雷、钱钟书、杨绛】Lecture 1 佛经翻译I.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
”《礼记·王制》翻译的不同称呼:“象寄”、“象胥”、“鞮译”“舌人”寄send; entrust; rely on象be like; resemble; image译translate; interpret越人歌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是我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首译诗。
秦汉时期对“翻译官”的种种称谓:“行人”、“典客”、“大行令”、“大鸿胪”、“典乐”、“译官令”、“译官丞”等。
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
第一课时 翻译的历史
一、中国翻译史概述 中国翻译史概述
总述: 据文字记载,早在周代就有了翻译活动。 从汉代起, “译”逐渐成为了总称。 从东汉起,“翻”字也开始使用。 在南北朝时期,佛经(sutra)译著中已开始使 用“翻译”二字。
四次翻译的重要时期
1. 东汉至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 2. 明末清初的自然科学翻译 3. 近代的文学翻译(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4. 新中国成立后
翻译事业在“ 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沉寂之后, 翻译事业在 “ 文化大革命 ” 的十年沉寂之后 , 于改 革开放中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革开放中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 大大拓宽了翻译的范 提高了翻译的质量, 规模之大、 围 , 提高了翻译的质量 , 规模之大 、 影响之广不亚 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翻译高潮。 可以说, 没有翻译, 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翻译高潮 。 可以说 , 没有翻译 , 就没有新时期各个文化领域的大发展。 就没有新时期各个文化领域的大发展。
第一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东汉至隋唐时期的佛经翻译
西汉哀帝刘欣时期的《浮屠经》当为我国最早的佛 经译本。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大举兴佛,开启了佛教发展的 新高峰,佛经翻译也走入高峰期。 玄奘以后,佛教活动逐渐走向平淡,以潜在方式成 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一部分,佛经翻译日趋衰落。 北宋译经尚有余响,南宋已将近销声匿迹了。
近代时期( 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近代时期(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近代时期是西方翻译的黄金时期。 英国、法国等均有大量译作涌现。
翻译名家及理论: 翻译名家及理论: 英国 约翰·德莱顿 德莱顿:翻译是一门艺术,译者必须掌握原作的特征,服从原作的意思, 约翰 德莱顿 翻译的作品要考虑读者的因素。同时还将翻译分为三大类,即:逐字译、意译和 拟作。 亚历山大·弗雷泽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1.译作应完全复制出原作的思想; 弗雷泽·泰特勒 1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 2.译作的风格和手法应与原作保持一致,3.译作的语言应具备原作的通顺。 法国:夏尔·巴托 法国 德国: 德国 施莱尔马赫:1.翻译分为笔译和口译;2.翻译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 施莱尔马赫 3.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辨证关系;4.翻译有两条途径,一是尽可能忠实 于作者,另一是尽可能忠实于读者。 施雷格尔 洪堡:语言决定思想和文化,语言差距太大则相互之间不可翻译,可译性与不可 洪堡 译性是一种辩证关系。
第一讲翻译概论
“翻译是一门科学”。其论据是1、翻译是一项有规 律可循的活动,并不完全靠天才或灵感;2、可以 向描写语言一样,对翻译程序和方法进行客观的科 学的描写,并使之公式化、模式化。 持相反意见的人认为,翻译不是科学而是艺术。因 为:1、翻译过程中活的东西太多,不可能公式化; 2、翻译家的再创造才能是天赋的,不是后天习得 的。 翻译不是科学,然而把翻译当作研究对象的那门学 问则应视为科学。因为它是一个由各种理论构成的 “知识体系”,其任务是“揭示”翻译过程的“客 观规律”,“探求”关于翻译问题的“客观真理”, 给翻译工作提供行动指南。这就是“翻译学” (Translatology),即研究翻译的科学。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
2. Trying to reproduce the syntactic clauses of the source languages. 努力再现原文的句式。 3. Trying to match all the syntactic constructions, actives, passives, relative clauses, conditions contrary to fact, etc. 努力与原文的 句子结构、主动与被动语态、关系从句、虚拟语气等对称。 4. Trying to follow a strict concordance of lexical items, that is, always translating one word in the source language by one and the same corresponding word in the target language. 严格与原文 的词汇条目一致,即总是把原文的某个词译为目标语中相应 的另一个词。 5. Matching rhetorical features. 与原文的修辞特点相称。 (Literal translation is also called direct translation or close translation. Using this method, the image, figure of speech, word order, grammatical structure, etc.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re maintained in the target language. As long as the original meaning is not impaired, it is essential to give priority to literal translation.
第一讲翻译原则简介
第一讲翻译原则简介第一讲翻译原则简介一、教学目的:了解基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研究的问题二、教学过程:1.翻译的定义和内涵:(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Translation is an art/ science/craft?2.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严复:信达雅---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The “three character guide”is regarded as a plumb-line of long standing to measur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ranslating.傅雷: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钱钟书: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anslator’s smooth and idiomatic Chinese version for the sake of the Chinese reader.刘重德:信、达、切---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closeness.3.中国翻译史上的论争:鲁迅:宁信而不顺---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目的:引入英文句式的表达法梁实秋、赵景深:宁顺而不信---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 目的:可读性强,便于交流。
4.直译与意译: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意译:free translation直译的例子: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chain reaction连锁反应; gentlemen’s agreement君子协定;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Th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三教九流; paper tiger 纸老虎; Breath one’s last---断气; go to one’s external rest---安息; the long sleep---长眠; see Marx 见马克思;意译的例子:It rains cats and dogs / at sixes and sevens /Adam’s apple句子比较:Little fish does not eat big fish直译:小鱼不吃大鱼意译:胳膊拧不过大腿试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直译: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意译: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5.归化与异化(domestication/adaptation or foreignization / alienation)归化的翻译在理论上是把语言看作交际工具;在实践上,强调通俗易懂,避免多义或歧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 备五也。 (度量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 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其 备六也。 (深爱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
译德、译才,德才兼备,方为合格的译者。 也就是说 既包含人格修养,又包含学识修养 八备把译经活动同译者主体的道德风尚、学 识修养和语言能力结合起来。有学者认为, 八备开创了主体性(subjectivity)研究的先河。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支谦的译文力图适应汉人的口味,译文的忠实性 不能不受一定的影响。 支谦过分追求美巧,而且删削较多,在很多程度 上损害了译本的忠实性。但从三国到西晋,支谦 所开创的译风,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使佛教普及 化,无疑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支谦所作《法句经序》,一般认为是现存最早带 有佛经翻译理论性质的文章。 “……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 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三不易(thre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 ……时俗有易,而删古雅以适今时,一不易也; 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 下末俗,二不易也(佛智悬隔,契合实难)…… 大致为: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使译文失去原来面目,有 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 一方面描述了由于时空距离和受众知识水平所导致的矛盾和 困境,另一方面也阐述了佛经文本的特殊性,译家须心存敬 畏虔诚方能为之。 鉴于此,道安主张,翻译佛经必须谨慎从事,他反对删繁从 简,削胡适秦,饰文灭质,求巧而失旨 。 同时他认为佛经翻译须合乎原文本意,主张“尽从实录,按 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明确提出了“敬顺圣言,了不 加饰”的直译原则,主张严格的直译。
东汉至西晋(பைடு நூலகம்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的古印度。 佛教大肆宣扬人生极苦,涅槃最乐,要人厌世, 忍辱修行,冀求死后进入“极乐世界”。 儒教:三纲五常,仁义忠孝,礼,君子,小人 道教:通过修行各种道术以求长生不死,得到成仙。 符咒,占卜,阴阳五行,神仙方术 安世高,佛经汉译的创始人。安息国(今伊朗)太 子。 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张,不粗俗,恰到 好处。但从总的方面说,还是偏于直译。 安世高通过附会中土文化的名词概念,藉以实现其 翻译目的。
中国翻译简史 A Short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中国翻译简史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不同学者对我国的翻译史有不同的划分。 马祖毅(陈福康,2005:v) ):五四运动 (1919年)前有三次翻译高潮: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 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 的西学翻译。 陈福康( 2005:v ):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 以后四个时期。 我们综合学者的见解,根据历史上出现的翻译高潮和 翻译的不同内容,将中国翻译史分为:东汉到宋的佛 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清末民初的西学翻译; 五四以后的文学与社会科学翻译;建国以后的翻译五 个时期。
中国翻译简史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意义: 1. 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念 2. 有利于我们理解翻译理论,开阔视野。 3. 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4. 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翻译的功能和各种翻译 现象。
中国翻译简史部分主要参考书目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早期译经特点: 佛经翻译初期译者没有原本,全凭外来僧人“口授” 译者多来自中亚和中国新疆的僧人,宗教知识渊博 但中文程度低, 像安世高等那样的人才凤毛麟角。 常集体翻译 ,“译场”,民间活动 初期翻译一般采取直译,“弃文从质 ”,“尚质”。 依附主流意识形态,顺应中土文化,往往从当时流 行的儒家道家著作中寻找哲学名词、概念来比附、 解释佛教的名词。消解文化陌生感,以利于佛教的 传播接受。
第一讲:从东汉到宋的佛经翻译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安世高译经开始,魏 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唐代臻于极盛,北宋 时已经式微,元代以后则是尾声了(马祖毅,2004: 19)。 可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唐代(全盛时期)、北宋 (结束时期) (马祖毅,2004:22)。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我国有规模的佛经翻译是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 元148)开始的。最早的翻译家有两人:安清(即 安世高)和娄迦谶(chèn又名:支娄迦谶,简名: 支谶)。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从东晋到隋朝,是佛经翻译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翻译家有:(释)道安、鸠摩罗什、真谛、 彦琮。 道安 东晋僧人。形貌奇丑,博闻强记。东晋时被前秦王符 坚(所以又称符秦时代)带到长安,因主张僧侣以释为姓, 又称释道安。 道安是中国翻译史上总结翻译经验的第一人。到了东晋时期, 佛经得到统治者的扶持,官办译场开始出现,佛经译本日多, 但译者水平参差不齐,到处可见刻板死译、增删无度的现象。 针对此道安提出著名的是“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五失本(five deviations from the original), 指佛经从梵文 译成汉语时,在五种情况下允许译文与原文不一致: “梵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梵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斯二失本 也……”
玄奘带回佛经650余部,数量之多,品类之 富,空前未有。谢绝官职,献身译经事业。 技巧,达到了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他“是把原文读熟了、嚼烂了,然后用适当 的文字表达出来”。 “三更暂眠,五更复起”,坐在灯下圈点第 二天要译的经论。
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
玄奘译经的质量达到了自有佛经汉译以来的最高水 平。梁启超认为“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 和,斯道之极轨也。” (陈福康,2005:31) 玄奘开创了我国译经史上的新风格、新局面。佛教 史学界将玄奘及以后的翻译称为“新译”。 玄奘针对佛教术语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意义失真情 况,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原则。 “五不翻” (transliteration in five cases): 所谓不翻,就是用音译,音译即不翻之翻。 “五 不翻”:用音译的五种情况。在翻译过程中有五种 情况不宜译为汉语,只可用音译的办法来处理。
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
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是唐代,是我国佛教和 佛经翻译的全盛时期。 我国佛经翻译的四大译家——鸠摩罗什、真 谛、玄奘、不空——有两名都出现在唐代 (四人中最突出的是罗什和玄奘)。
唐代(全盛时期)的佛经翻译
玄奘
在译经的数量和译论贡献方面 皆无人出其左右。 也是我国历史上促进中印友好和 文化交流的首屈一指的人物。 河南人,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 西出敦煌,四年后展转到达印度, 至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 往返十七年,行程五万里, 历尽艰辛,使他成为一个传奇人物。&&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他的译著有“天然西域之语趣”,表达了原作神情, 译文妙趣盎然,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他提倡意译,主张在存真的原则指导下,不妨“依 实出华”,讲究译文的流畅华美,因此他所译的佛 经都富于文学趣味,一直受到中国佛教徒和文学爱 好者的广泛传诵。他虽然倾向意译,但在实践上基 本仍然是折中而非偏激的。 所译经卷典籍,不仅是佛教的宝藏,也是重要的文 学遗产,它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的影响非常巨 大。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钱钟书认为,我国开宗明义论述翻译的首推道安, 支谦的《法句经序》仅发头角而已(陈福康,2005: 10) 道安虽有此主张,他的弟子仍利用儒书和老庄牵强 附会来宣传佛教。 时至鸠摩罗什,佛教传入内地已有400多年,已基 本上为中土文化所接受,佛教不必再依附中土文化 以求肯定认可。在这种境况下,佛学界开始批判此 前的各种宗派,首当其冲便是译本的勘误和审订。 上至统治阶层,下至民间信众,都对旧译本产生了 怀疑。
东汉至西晋(草创时期)的佛教翻译:
支谦
三国时佛经翻译家。东汉末年,避乱入吴,博览
群书,通晓六国语言,才学深澈,内外通备,得到 孙权赏识。 有意识地变通原文,删减原本中繁复的表达,减少 胡音在译本中的比重,改‘胡音’为汉意,减少胡 语即音译在译本中的比重,也就是用意译取代音译。 其译文:文质调和。 (质朴 文丽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 朴’和‘文丽’两派。即直译与意译 ) 从支谦开始,佛教翻译开始兼顾形式与意义,更加 注重译本的文学性和可读性。
东晋到隋(发展时期)的佛经翻译
鸠摩罗什 后秦僧人,生于西域龟兹国
(今新疆库车县)。幼年出家。
我国古代著名的译经 大师。梁启超称之“译界第一流宗匠也”。 修正以往译本,删繁就简,灵活处置,以适应汉语表达。 罗什精通佛学,又晓汉语,再得到众多名僧的协助,因此所 译经论的质量,不论在语言的精美上,还是在内容的确切上, 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翻译文体上一改过去朴拙的古风,更加重视译文的文体和 意蕴,既保留原文的风格,同时又避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文质兼顾,开创了全新的佛经体例。 创设许多佛教的专用词汇,从而引入了新的文体和语法,极 大地增强了汉语的表达力,并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2 王秉钦. 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 天津:南开大 学出版 社,2005 3 马祖毅 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 [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4 谢天振. 中西翻译简史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9 5. 中国译学大辞典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6.中国翻译[J]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