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线路)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2019年第四季度)

合集下载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业 主、 监理、 施工 应建 立相应 的管理 机构 , 以适 应环境保 护与水土保持 专项管理。 业主项 目经理 为工程 环境 保护与水 土保 持第一责任人 , 负 责环境保护与水土保 持的组织实施及 目标 实现 , 并指定环境保
护 与水 土保 持 管 理 人 员和 监 督人 员 。
的符合 性和相容性 , 运行中电磁环境 影响甚至 景观影响等 。目
作者简介 : 廖建红 ( 1 9 7 5 - ) , 男, 湖南岳 阳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 司岳阳供 电分公司. 工程师。( 湖南 岳阳 4 1 4 0 0 0 )
中 图分 类 号 : F 2 7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7 — 0 0 7 9( 2 0 1 3 ) 2 7 — 0 2 3 6 — 0 2
输 电线 路对水 土流失 的影 响主要是 工程建 设过 程中铁塔
基础 、 施工 地锚坑开挖 、 铁塔基 面平 整、 施 工道路 修建及牵张
场地 的平整 扰动地表 , 一定程度 破坏原状 植被所造 成。 输 电线
路 除各塔基 永久 占用土地外 , 施工 过程仍需 临时占用部分土 地 ( 如施 工便道、 材料堆场) , 使部分农作物 、 果树林木遭 到短期
监理项 目部负责编制 《 环境保护水土保 持监理策 划》 , 并审
查施工项 目部编制的 《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实施细则 》 。
施工项 目部负责编制 《 环境保护水土保 持实施细则 》 , 并负
责按细则进行实施。 l 2 四、 制定 工程各阶段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重点控制措施
1 . 设 计 阶段 环 境保 护、 水 土保 持 重点控 制 措 施

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阶段,对主体工程设计中的 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分析评价,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工 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形成较为完善的水土流 失防治体系。 在水土保持后续设计中,国家电网公司 组织中南电力设计院等 27 家设计单位对工程水保设 施进行了水土保持专项设计( 施工图设计),根据水利 部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结合工程现场情况,重点对换 流站的斜坡防护工程进行了详细的施工图设计,输电 线路斜坡防护工程中的挡墙、护坡、排水等分部工程也 按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塔一设计,对水土保持方案中的 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进一步优化调整,为建设过程中水 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到实处奠定基础。 2.3 发挥技术服务单位支撑作用,目的重在实施
1 工程概况及其水土保持特点
1.1 工程概况 酒泉—湖南±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酒泉
换流站、送端接地极及接地极线路、 ± 800 kV 直流线 路、湖南换流站、受端接地极及接地极线路组成。 酒泉 换流站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河东乡,湖南换流站 位于湖南省湘潭县射埠镇,全线共计经过甘肃、陕西、 重庆、湖 北、 湖 南 5 省 ( 直 辖 市) 的 18 市 56 县 ( 市、 区) ,主线 路 长 2 360. 58 km, 两 端 接 地 极 线 路 总 长 224.76 km。 工程于 2015 年 8 月开工建设,2017 年 6
本工程共分为 39 个标段,参建单位近百家,仅施 工单位就有 25 家。 除换流站和接地极外,输电线路共 设置塔基施工场地 5 312 处、牵张场地 409 处、跨越施 工场地 340 处,新修施工简易道路 177.01 km、人抬道 路 168.26 km。 由于参建单位多,对水土保持的认识参 差不齐,施工点非常分散,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差别很 大,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搞好水土保 持管理工作难度很大。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

在分析梳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危害,总结流失防治措施,提出开展该类工程水土保持各环节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为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送电线路”目标奠定基础,为后期同类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标签: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引言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作为一项绿色环保工程,可实现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

为落实水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投运的“三同时”制度,统一水保设施技术标准,实现“环境友好”的建设目标,使工程建成后取得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国家电网公司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控制及治理工作极为重视,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

期望为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水土保持设计精细化水平,规范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图水土保持专项设计工作,确保勘测过程控制及设计成果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措施设计原则1.1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1)自然因素:建设区的气候、地形地貌和植被等客观存在的因素,对工程设计过程的线路选择方面具有潜在的影响。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新增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铁塔基础开挖、施工道路的铺设、铁塔基面平整等扰动作用下,改变了原有的地貌特征且破坏原状植被构成,形成了大量裸露且疏松的堆置体,在暴雨作用下,易发生水土流失。

1.2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原则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应全面考虑三大效益的利益最大化,而在实际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往往会轻视生态效益,使得水土保持措施未发挥出最大的效益水平。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研工作大纲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研工作大纲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研工作大纲1. 引言1.1 概述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一项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工程,旨在满足两省区之间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该工程涉及建设一条直流输电线路,连接陕西省和河南省,并采用特高压直流技术进行电力传输。

本文将对该工程进行可研工作,并提出具体的方案建议。

1.2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陕西省和河南省的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传统的交流输电存在较大损耗和限制,在满足长距离大容量输电需求上存在困难。

因此,引入特高压直流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建设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可以实现两地之间快速、稳定、低损耗的大容量输电。

1.3 目的与意义本篇可研报告旨在对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从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工程的后续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该工程的实施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效益,可以促进两省区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电力传输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此外,该工程还能够推动特高压技术在我国电网发展中的应用和推广,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

2. 工程概况:2.1 项目范围: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一项跨越陕西省和河南省的电力输送项目。

该工程将建设一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起点位于陕西省某地,终点位于河南省另一地。

预计全长约XXX公里。

2.2 技术参数:该工程采用±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以下技术参数:- 电压等级:±800kv- 频率:50Hz- 输送容量:YYY兆瓦- 输电距离:XXX公里- 转换站数量:ZZ个- 直流线路型式:单回线2.3 技术特点:(1) 高电压等级:采用±800kv的特高压直流技术,相较于传统交流输电系统,具有更低的传输损耗和更大的传送功率。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析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析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探析摘要:水土保持监测是水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的依据。

本文重点分析了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方法及频次,土壤流失情况等,以期通过对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解读,为今后同类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直流输电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特高压引言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变电站和塔基基础开挖、施工道路和牵张场等临时占地的平整,对原地貌、植被与地表组成物造成损坏,若不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会产生水土流失。

由于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常常会跨省、跨流域、跨不同的地貌类型区和水土流失区,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管理难度很大。

本文分析了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及其水土流失情况,总结了水土保持管理经验。

1水土流失情况水土流失情况监测主要包括水土流失因子、水土流失面积、土壤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等。

通过全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掌握项目区地形地貌、地面组成物质、植被、水文气象、土地利用现状、水土流失状况等因子的基本情况,重点是调查土壤侵蚀背景值。

水土流失面积的监测主要采用实地测量和无人机航拍相结合的方法。

土壤流失量主要采用典型调查、小区观测法、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法,以及简易坡面量测法等方法进行监测。

水土流失危害主要通过调查监测。

水土流失情况监测频次为每季度1次;土壤流失量,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加测1次。

2应用特高压技术的优势特高压输电技术主要是指在电能输送过程中,提升输电电压,最终在特高压的状态下进行电能输送,应用特高压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电力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

特高压输电技术应用的优势主要有三方面。

提高经济性能:应用特高压输电技术进行电能输送可以有效的提高经济性能,这种经济性能表现为,第一与原始输电网络对比高电压输电网络的电力输送效率更高,例如5条500kV线路输送的电量相当于1条1000kV的线路输送电量;第二采用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供电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极大的提升了经济效益。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林洋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林洋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林洋摘要: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项目的增多,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但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出现工程前期对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但随着工程的发展和实施,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降低的问题,最后形成虎头虎尾的局面。

为了有效地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对其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研究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1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在施工过程中因基坑开挖或爆破破坏原有基础结构,破坏临时道路施工期间周围树木或农业环境破坏,破坏占用土地的工程项目;居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施工步骤产生的噪声、输电线路日常运行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现象等。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涉及一系列表面或地下工程,如铁塔的基础开挖、基础表面等,造成水土流失的后果。

为此,电力企业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和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2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的目标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的目标通常是从设计、材料、以及施工和建设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还要明确环境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的方案以及批复意见,还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以及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和谐工程作为目标。

另外,还要落实“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个同时方针,并要施工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发生生态环境污染事故,尽可能的降低对施工场地以及周边环境植被的破坏,从而减少水土流失。

3 电力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的工作分析3.1 水土保持工程的招投标过程在制作工程标书时,必须要明确出有关水土保持的相关要求,并将施工各个阶段的水土保持工程融入标书中。

同时,在招标文件中,还应当详细的表明水体保持的工程内容,明确出施工单位的施工责任,确定出治理水土流失的责任,并且还要以合同的形式明确标注出中标单位所要承当的防止水土保持的责任和义务。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水保环保管控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水保环保管控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水保环保管控摘要:目前,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推动下,特高压电网建设开始逐渐深入,同时,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水保和环保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基于此,本文将根据水保环保工作的流程,深入分析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水保和环保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希望可以使工程能够顺利达到水保与环保目标。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水保环保一、水保环保工作流程分析1.准备阶段第一,工程准备阶段,对环保水保工作提出要求,下发环保水保相关文件。

第二,各参建单位编制环保水保工作计划和措施实施方案。

第三,建设单位组织各参建单位到当地水利环保部门及政府部门备案登记。

第四,委托环保验收调查单位、水保验收评估单位和水保监测单位。

2.施工阶段第一,根据计划和方案进行水保环保工作,有效落实好各项水保、环保措施,并在实施进程中留存相应的照片,记录具体措施实施情况。

第二,各参建部门要积极配合过程中的水保、环保检查与监测工作。

第三,交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第四,展开评估和监测监理工作,并指导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向省级环保部门提出试运行申请,并取得批复。

3.验收阶段第一,开展调查和评估工作并出版报告,提出整改意见。

第二,完成环保拆迁、复耕工作,整改工作,留存照片。

第三,各参建单位完成水土保持施工总结、监理总结、监测总结。

我们要明确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只是要把工程做好,还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工程,这就要对整个工程的环保水保重点工作进行综合分析。

第一,施工过程中实施有效手段防止设备噪声扰民。

第二,减少临时占地和道路,降低工程对土壤扰动和对环境的破坏,防止水土流失。

第三,减少林木砍伐和植被的破坏,防止破坏生态环境。

第四,严格执行对弃土、弃渣和临时堆土临时保护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第五,严格执行生熟土分开堆放、回填的施工工艺。

二、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影响1.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的环境影响输电线路工程的环境影响,一般包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影响,线路走廊的土地占用、选线选址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和相容性,运行中电磁环境影响甚至景观影响等。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验收质量分析

±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验收质量分析
t n miso r b e n t e t n miso i e e n t cu o u l y p o lms t erc mmo al g e e r — r s s in p o l mso h r s s in l o s u t in q ai r b e , i o a a n r t h n f i n s w r e i
s a c e n n lz d, n h ea e o t ci n p o o a swe e p o s d. e r h d a d a ay e a d t e r l td c nsr to r p s l r r po e u
[ yw rs Ke o d ]HV C;t nmi i n ;acpa c u ly D r s s o l e ce t eq a t a sn i n i
线 路投 运前 运行 人员 对线 路工 程施 工 质量 进行
杆 塔缺 件 ; 构件 锌 层 脱 落 锈 蚀 ; 件 变 形 ; 帽 构 双
螺 检未 平 帽 ; 垫块 用 垫片 代替 ; 防盗 螺栓 使用 规格不
对; 杆塔 上 留有异 物等 。
1 3 导 地 线 类 缺 陷 .
了全 面检查 , 括基 础 施 工 、 塔 本 体 施 工 、 线 施 包 铁 架
[ 摘
要 ] 基 于我 国首例 特 高压输 电项 目 ± 0 V 向 家 坝一 上 海 特 高压 直流 输 变电试 验 示  ̄ x 80k E_ -
程 的建 设情 况 , 结合 当前在 输 变 电建设 过 程 中所 出现 的 问题 , 输 电线路 施 工质 量通 病 进 行 研 究 与 分 就
基 础基 面未 平整 ; 水沟施 工 不满 足要求 ; 截 接地 线埋 设 不满 足要 求 ; 护 帽施工 工艺 不美 观等 。 保

特高压输电线路不同施工工艺对环境影响综合效益分析和水土保持评价

特高压输电线路不同施工工艺对环境影响综合效益分析和水土保持评价

特高压输电线路不同施工工艺对环境影响综合效益分析和水土保持评价作者:韩冰吕斌郑树海李莉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08期摘要:开发建设项目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不同施工工艺,对生态环境有不同的影响,本文针对索道、高低腿等施工工艺为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以山西晋北~江苏南京±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索道式跨越架、高低腿铁塔施工工艺综合效益的影响特点和成因,对此施工工艺进行了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并确定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减少扰动土地面积,保护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索道式跨越架;高低腿铁塔;生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特高压输电工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用电量持续增长,高压输变电工程项目持续增多,输变电工程所产生的水土流失日益受到重视,已往研究对项目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来源及特点作了大量的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最先应该考虑、最重要的是“防”,即尽量减少施工对地表的扰动范围及强度,减少水土流失来源。

输变电水土流失主要来源于线路区塔基开挖及牵张场、塔基施工区、施工道路等各类临时场地修建和施工期扰动;同时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扰动及水土流失,但却容易被忽略。

这就要求在进行主体工程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采用低扰动工程技术进行优化,在保证主体工程质量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减少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量,同时也可以节省水土保持投资。

目前我国在建设不同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输变电工程的建设,势必对项目建设区造成扰动破坏,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在索道式跨越送电线路工程中,架线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是十分重要的,其对于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随着国内电力事业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各种电力施工技术的创新发展与应用,其为索道式跨越送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是促进国内高压电力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探讨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探讨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探讨摘要:受到我国的资源分布不均匀特点的影响,能源的输送工程成了有效保障全国各地区能源需求的重要保障。

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问题一直都是企业和工作人员关注的问题。

本文围绕这一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了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的影响,论述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汇总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工作流程,提出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以及施工建设中有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建议和措施,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1引言随着我国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关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当中,往往出现项目前期对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重视,但是随着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对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重视度下降的问题,最终形成虎头蛇尾的局面。

为了有效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对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的。

2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中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因基础开挖或爆破对原有地基结构的破坏、在临时道路修建的过程中对周围树木或农业环境的破坏、工程项目占地对当地居民建筑物的破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机械设备或工艺工序产生的噪音、输电线路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现象等等。

由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涉及到一系列的地表或地下工程,如铁塔的基础开挖、地基表面平整等等,因此对于当地的水土环境造成的极大的干扰和影响,稍有不慎就会破坏当地的水土环境,导致水土流失的后果。

为此,电力企业应该严格做好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和避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3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环保水保工作流程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环保和水保的工作流程主要有的三个阶段:首先是准备阶段。

在确定特高压输电新路工程建设项目后,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环保和水保文件,提出关于环保方面的工作要求;之后根据这些工作要求,各参建单位共同编制一套环保和水保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然后到当地的水利环保部门及政府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在正是施工前要确定环保验收调查单位、验收评估单位以及监测单位,做好各项委托工作。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应用研究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应用研究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应用研究Sichuan Electric Power Design & Consulting Co., Ltd (SEDC),Chengdu 610041, P.R.China摘要:国家电网公司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控制及治理工作极为重视,为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本文基于特高压工程项目进行了水保措施专项设计,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此类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友好和谐共存的目的。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作为一项绿色环保工程,可实现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

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四川第四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工程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四川水能发电“弃水”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为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使工程建成后取得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国家电网公司对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控制及治理工作极为重视。

本文基于特高压工程项目进行了水保措施专项设计,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应用进行研究,对于此类工程的水保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工程概况工程线路经过的德昌县、普格县属金沙江下游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盐源县属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属西南岩溶区(云贵高原区)Ⅶ。

区域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流失强度为轻度,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

本包段线路路径经过优化后已避开了多处生态敏感区,在线路优化的基础上,本包段线路仍穿越螺髻山自然保护区和邛海-螺髻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生态敏感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水土保持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措施体系施工图设计阶段,本包段线路所属一级分区为山丘区,二级分区为线路工程防治区,三级分区包括塔基区、牵张场区、跨越施工场地区、施工道路区4个水土流失防治分区。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送审稿)

±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送审稿)

项目编号:SGKJ2007181±800kV 级直流输电设备检修技术的研究技术的研究项目分报告之一《±800kV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国网运行有限公司二OO九年三月完成单位:湖北省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工作人员:杜勇徐海宁吴向东龙飞沈晓龙石毅王国满李荣超报告编写:徐海宁王国满项目负责人:杜勇目录1、课题来源..................................................... 12、依托工程..................................................... 13、研究内容............................................................................................................ 14、主要结论.................................................... 25、成果应用............................................................................................................ 26、效益分析............................................................................................................ 27、附件±800kV 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 2 Q/GDW XXX—XXXX1、课题来源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的创新工程,是目前已建和在建的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距离最远、容量最大的输电工程。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甘肃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甘肃卷)含解析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甘肃卷)地理(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电入皖工程)和安徽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

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电力资源输送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

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

下图示意陕皖相关工程概况。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陕北地区在陕电入皖工程中的主要优势有()①电能储存技术发达②风能光能资源充足③煤炭资源储量丰富④水能资源分布集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陕皖相关工程中火电和抽水蓄能的相同作用是()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调节电力供应C.提高能源转换效率D.减少换流次数3.陕电入皖工程和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可()①减少陕北温室气体排放②助力陕北经济社会发展③降低安徽能源消耗总量④提高安徽电力保障能力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1.C 2.B 3.D【解析】【1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陕北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较安徽地区落后,因此电能储存技术相对落后,故①错误;图中显示陕北的风电和光伏电属于其输入中的新型电力,且陕北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晴天多,光照充足,风力较大,因此风能和光能资源丰富,故②正确;图中显示火电也是陕北的电力之一,又因为陕北地区有一定丰富的煤炭资源,因此火力发电量大,故③正确;陕北地区气候属于半干旱区域,河流水量较小,且陕北主要地貌是由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梁状低山丘陵区三大类组成,地势落差较小,因此水能资源不丰富,故④错误。

±800kV直流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研究

±800kV直流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环境保护研究

在雨 天 1 8 0 n A/ m, 晴天 1 5 0 n A/ m。 1 . 2 可听噪 声 限值
的 全寿 命过 程 中 , 不存 在 产 生 和排 泄 有 毒 化 学 污物 的 问题 。但 在 建设 期却 存 在土 石 方开 挖引 起 的水土 流失、 植被破坏、 不 可避 免 的拆 迁 改 造 等 问 题 , 还存 在 电磁 环境 污 染 、 噪 声 污 染 的可 能性 等 环 境 和 社会
也 成 为输 电线路 建设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本 文所 指 的环境 保 护 , 是 架 空送 电线路在 建设 过程 中 , 土石 方 开挖 引起 的 水土 流失 、 植被 破坏 、 不 可 避 免 的拆 迁改造 等 问题 , 以及 电磁 环 境 污 染、 噪声 污 染的 可能性 等环 境和 社会 协 调 问题 所采取 的保 护措
正极 性 导 线 对 地 投 影 外 2 0 m 处 由电晕 产 生 的可 听 噪声 ( L 5 0 ) 不超过 4 5 d B( A) ; 海拔高度 大于 1 0 0 0 m
且线 路经 过人 烟 稀少 地 区 时 , 控制 在 5 0 d B( A) 以下 。
1 . 3 无 线 电干 扰 限 值
8 4
内蒙 古 石 油 化 工
2 0 1 3 年第 1 O 期
+8 0 0 k V直流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
_
环境保护研究
杨 博
( 内蒙古 电力 勘测设 计院 ,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2 0 )
摘 要 :随 着社 会 的进 步 , 人 们 对环 境质 量 的要 求越 来越 高 , 环 境保 护 已提 升 到 非 常 突 出的位 置 ,
研 究成 果 , 输 电线 路 下地 面处 电场强 度 、 离子 流密 度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论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逐渐进步以及迅猛发展,我国的煤炭资源、水能资源等等方面主要在北部、西北部地区略有分布,其中大部分都在东中部地区。

但是对于特高压输电线路来说,其面临着路程遥远以及长距离、大容量的问题,并且还要保证其在输电的过程中低损耗,同时其本身也是一项绿色环保工程。

但是对于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环境保护以及水土保持方面还需要进行保持,进而保证进行输电的过程中对于环境方面的影响跨可以降低到最低。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制定具体的措施,并且还需要对于相关的环境方面的法律进行完善,同时还要进行全面的绿色施工通道的建设,进而对于资源以及对于环境方面的压力尽量的降低,进而实现对于环境方面的保护以及水土的保持。

关键词:特高压输电线路;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一、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环境影响以及水土流失影响分析1.1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环境影响输电线路工程对于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就是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其对于土地的占用以及对于相关的电磁环境的影响甚至是景观方面的影响等等方面都需要制定相关的措施来对其进行管理控制,同时还需要注意在运行过程中电磁环境对于空气污染物产生等等方面的影响。

在当前,输电线路不仅仅要保证输电的安全,还需要对于环境方面的影响降低到最低,要保证在整个过程中无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五空气污染物产生、无工业废水产生等等,从而保证在进行输电的过程中对于环境方面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低。

在进行输电的过程中,对于修建简易道路、运算材料等等过程中,需要对于相关设备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并且还要在施工过程中保证施工的噪音以及交通方面的噪音等等都要减低到最低,从而降低其对于周围居民的影响。

1.2特高压输电线路对于水土流失方面的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过程不仅仅需要考虑对于环境方面的影响,还需要注意其对于水土流失的影响。

其主要就是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以及在进行路面的平整处理过程中,容易对于周围的植被进行破坏从而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并且对于相关的农作物、周围道路等等产生的影响都可以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因此在进行管理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其对于附近的农田、道路、植被等等的影响。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雨作用下ꎬ易发生水土流失ꎮ
程线路路径选择原则分为以下 4 个方面:1) 根据水
∗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基于遥感遥测的环水保监控核查体系研究 (5226SX18000J) ꎻ国家电网公司管理咨询项目:新形势下特高压交
流工程环水保全过程管理研究( SGJL0000XXWT1800031) ꎮ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 年第 1 期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浅析特高压输变电线路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49

万昊1ꎬ2 雷磊1ꎬ2 魏金祥3 杨怀伟3 白晓春1ꎬ2 吴健1ꎬ2
(1.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ꎬ西安 710199ꎻ 2. 国网电网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ꎬ西安 710199ꎻ
石、混凝土、抛石和喷浆等几种形式ꎬ设计时应根据
技发展日益完善ꎬ从上世纪 80 年代的直柱平板基础
的等高腿到现在不等高基础和全方位长短腿的广泛
使用ꎬ这有效地避免了建设过程中施工平台的修建ꎬ
不同的条件选择相应的护坡措施ꎮ
2. 3. 2 水土保持植被措施
1) 区域绿化ꎮ 根据建设工程的变电站和开关
做到少开或不开基面ꎬ降低了原地的植被破坏和减
蚀和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各界关注ꎮ 如何设计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ꎬ减少工程建设对水水土保持ꎻ措施设计
建设特高压电网是为了调节我国能源分布不均
1. 2 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原则
低损耗输送能源的需要ꎮ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
全面考虑三大效益的利益最大化ꎬ而在实际的水土
条件和水土流失特征等进行分析评价ꎮ 有针对性地
以及适应需求逆向的分布ꎬ服务于长距离、大范围、
社会关注
[1 - 3]
ꎮ 为了降低特高压输电工程对生态环
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时应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探析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探析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探析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电网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剧增,而输电线路建设将不可避免地扰动原地貌、破坏沿途地表土壤和植被,造成一定的人为水土流失。

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具有线路路径长、扰动区域分散等特点。

其线路施工道路区是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之一,监督管理相对困难。

为了快速准确监测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道路扰动,精细管控水土流失问题,开展智能化的水土保持研究十分必要。

标签: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引言建设特高压电网是为了调节我国能源分布不均以及适应需求逆向的分布,服务于长距离、大范围、低损耗输送能源的需要。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对地表的扰动和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是新增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由此引发的人为水土流失与环境问题也十分突出。

伴随着水土保持工作的迫切需求,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备受社会关注。

为了降低特高压输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将是特高压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探索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输变电工程1.1输变电工程特点输变电工程由变电站和线路组成,变电站占地集中、土石方工程量大,可集中处理;线路工程长、涉及地形地貌较多、铁塔分散、單个塔基占地面积小、土石方工程量小,难以集中处理。

1.2水土流失特点变电站场平、建筑物基础、出线构架基槽、沟管开挖和填筑产生将大量的土石方,易造成水土流失;同时站区内临时堆土的松散堆放遇降水则随水流走;设备安装、调试期,站区内仍有部分地表未固化裸露于外,抗蚀能力较弱,易发生水土流失。

线路工程塔基基础、基面及排水沟、挡墙的土石方开挖、回填工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塔基区的施工将改变占地区微地貌形态;另外,铁塔基础浇筑施工,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塔基周围地表、植被,而增加水土流失量。

2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水土保持设计2.1线路设计在工程线路的选择方面,首先要达到线路选择的相关标准,同时也要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

高压直流输电对陕西地电场观测的影响

高压直流输电对陕西地电场观测的影响

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哈郑线)建
成并投入运行+016年12月,酒泉一湖南士800 kV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酒湖线)投入运行;
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
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昌吉一宣城士 1 100千伏


工程(

) 经于
2018年10月开始试运行*方炜等2010年对陕西 地电场观测受宝德线的影响首次进行研究除此
107°E
108°E 哈郑线
109°E
110°E
111°E
昌宣缘
35°N~
/
■宝鸡换流站
▲凤翔
乾陵
34°N~
▲宝鸡
▲周至
@)西安
宝德线 酒湖线
图例
— 断层
▲ 地电场台站
■ 宝鸡换流站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X.
33°N
图1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走向及地电场台站分布图
地电流对仪器干扰电场的矢量和*
2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电场观测的影响 机理
中图分类号:P315. 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 —1375(2019)03 —0081 —08
doi:10. 3969/j. issn. 1003 — 1375. 2019. 03. 013
0引言
陕西区域乾陵、宝鸡、周至、合阳、凤翔5个地电
场观测台站正常运行的5套地电场观测仪器都受到 高压直流输电(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简写
流输电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同,干扰方式有入地电流干扰和线路合成电场干扰2种;讨论了利用高压直流输电对地 电场干扰特征来检测地电场观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接线正确性的可行性,提出了判定观测系统故障和地下介质电性

基于气象站监测数据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监测

基于气象站监测数据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监测

基于气象站监测数据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监测
雷磊;王良;吴健;段建东;江涛;王辰曦;刘帆
【期刊名称】《技术与市场》
【年(卷),期】2022(29)6
【摘要】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建设过程会影响地表生态结构,对线路沿线植被、地貌等造成明显影响,进一步加重了水土流失。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特高压工程建设越来越需要考虑水土流失监测。

提出一种水土流失监测方法,使用气象站来监测输电线路周围地区的气象变化。

通过对监测数据分析来确定水土流失情况,为输电线路沿线地表环境恢复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撑。

相较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所提出的监测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监测精度和效率,并且节省了财力、物力。

实际应用于陕西—湖北±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水土流失监测,效果显著。

【总页数】6页(P1-6)
【作者】雷磊;王良;吴健;段建东;江涛;王辰曦;刘帆
【作者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
【相关文献】
1.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数据通信仿真研究
2.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湖北段)水土流失监测
3.基于差分主成分分析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
路施工道路水土保持监测研究4.基于差分主成分分析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道路水土保持监测研究5.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区域生态质量动态监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3)1.1监测机构和人员 (3)1.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3)1.3建立固定监测点 (4)1.4监测方法 (4)1.5监测频次 (11)2重点监测内容 (11)2.1扰动土地面积 (11)2.2土壤流失量 (13)2.3水土流失灾害事件 (15)3日常监测项目 (15)3.1主体工程进展 (15)3.2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情况 (15)3.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16)3.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16)3.5相关管理情况 (16)3.6项目区天气状况 (17)4问题及建议 (18)5综合评价 (19)6下步工作计划 (19)7现场照片 (20)7.1部分监测工作照 (20)7.2部分无人机航拍施工塔基 (21)7.3部分问题塔基选 (22)续前表:植物措施分区项目单位方案批复专项设计4季度累计塔基区草籽hm214.6222.34300牵张场区草籽hm2 2.79.26800跨越施工场地草籽hm20.780.3400施工道路区草籽hm212.9717.466900临时措施分区项目单位方案批复专项设计4季度累计塔基区临时堆土苫盖m233178584391500036900填土编织袋拦挡m310565428103970彩条布铺垫m225370424661500031700彩旗绳围栏m23750335631200027600牵张场区彩条布铺垫m25580585000钢板铺垫m23700780000彩旗绳围栏m2580526530003000施工道路区临时排水沟m3213321332001600素土夯实m3213321332001600降雨情况按县级统计:府谷县小雨8次、中雨1次、神木县小雨9次、佳县小雨6次、中雨1次、米脂县小雨5次、绥德县小雨3次、清涧县小雨8次。

风力情况按县级统计:府谷县有风日90天,5级1天;神木县有风日102天,5级3天;佳县有风日86天,5级3天水;米脂县有风日70天,5级1天;绥德县有风日72天,5级以上2天;清涧县有风日75天,没有5级以上风力天气。

土壤流失量四季度监测总量为1761t分月统计:10月份871t、11月和12月各为445t。

分区统计:塔基区981t、牵张场区102t、跨越施工场地区19t、施工道路区660t、拆迁场地区未予计算统计。

按县级行政区:府谷县91t,神木县562t,佳县495t,米脂县89t,绥德县397t,清涧县128t。

水土流失灾害事件无存在问题与建议(1)山丘区个别塔基施工未完全落实临时拦挡措施,存在溜坡隐患。

建议按“一塔一设计”的防护措施落实到位,消除水土流失隐患;(2)临时堆土苫盖有不到位或者是破损没有及时更换的。

秋冬季到来,建议做好苫盖,减少风蚀土壤流失;(3)部分施工场地和施工路彩旗绳维护不全,建议后期加强对施工场地和施工道路彩旗绳的悬挂,减少扰动面积;(4)有部分塔基开挖浇筑占地面积过大,建议对未施工的塔基严格控制作业面,谨防超红线扰动。

加强工地人员在岗前培训是强调环水保重要性,使上岗人员提高意识,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对易造成面积超标的工地补充维护标志,后期不再践踏碾压;对超标范围的余土渣石占用认真清理,恢复草地本来面貌。

1监测工作实施情况1.1监测机构和人员2019年6月,建设单位委托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对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受委托后,2019年6月我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并介绍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和方法,对沿线进行了调查,重点调查了沿线的地形、地貌、河流、土壤植被及沿线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及时成立水土保持监测项目部,编写了《陕北~湖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西段)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监测技术人员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项目部由公司事业部副经理张灿任项目经理,同时设总监测工程师、监测工程师、遥感工程师和监测员各1个岗位。

见表1-1表1-1监测项目部人员表姓名性别职务或职称学历专业在本项目中担任职责张灿男工程部副经理硕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项目经理李伯平男高工大专农学总监测工程师问燕军男工程师本科水利水电工程监测工程师廖月女工程师本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遥感工程师田祥磊男实习生硕士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监测员1.2监测工作开展情况(1)对线路进行了巡查,采用遥感、无人机、GPS、坡度仪、卷尺等工具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调查,抽样记录了各防治分区的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现状;(2)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监测重点区域,项目部组织工作人员对项目现场各分区踏勘,并对重点监测区域进行航拍;(3)通过调阅工程线路走向图,对各施工标段工程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对“穿跨越”工程施工现场及恢复情况进行了检查,对施工现场水土保持临时措施进行核查;(4)收集降雨量等气象资料,收集施工及监理单位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等相关资料,结合现场监测分析项目区扰动土地面积及土石方挖填方数量、流向;(5)按直流公司统一安排,选取现场航拍照片上传到“电网工程管理系统”;同时对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列出清单,上报牵头单位,由直流公司统一发文下达到施工单位,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后反馈效果照片和文字说明。

(6)每月初向水保牵头单位提交上月现场施工情况报告,包括主题工程进度、开工塔基扰动面积、表土剥离、余土处理、土壤流失监测、水土流失事件、现场存在的典型问题和施工单位反馈的整改情况等,由牵头单位向直流公司工作。

(7)向黄河水利委员会、陕西水利厅等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报送《第3季度监测报告》,并协助建设单位在官网进行公示。

1.3建立固定监测点按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其批复要求,全线共设置水土流失重点监测点位4处。

见表1-2。

表1-2监测点布设情况表标段监测点位置设置日期塔基号数量监测方法1标段塔基区2019.6.20N2201测钎、全站仪断面高程测量法施工道路2019.6.20N22012标段塔基区2019.6.23N3441施工道路2019.6.23N3441图1监测点位测量1.4监测方法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试行)》的规定的要求,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采用调查监测、地面实地监测、无人机航拍、遥感监测等方法。

对扰动土地面积、水蚀量监测采用测钎法法和侵蚀沟样法。

对林草覆盖率及林草植被恢复率采用标准样地方法监测,对临时堆土场的坡度、堆高、体积等采用地形测量法。

对堆土场及施工过程中的开挖面的水蚀,采用侵蚀沟体积量测法测定。

对防护措施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采用巡视、观察法确定同时采用影像对比、数据分析、系统评价等方法进行监测。

学习主体工程“一塔一设计”的主导思想,配合“单基策划”,水土保持监测坚持做到遥感影像与无人机航拍“双覆盖”,同时辅之以gps、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现场复核监测。

1.4.1遥感监测利用遥感进行水保监测其实质是利用遥感资料对各种地物(或水保监测对象)进行分类提取,进而确定各种地物的分布范围、变化情况以及面积大小。

则下一步现场监测将超标的塔基做为重点核实,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恢复办法和避免后续同类情况发生。

利用遥感进行水保监测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图1.4.1-1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流程图(1)针对项目要求,采用我国高分2号卫星影像数据,其分辨率为0.8米,满足该工程水保观测对象提取的精度。

图像采集范围,对于变电站采用施工范围各边外扩5公里;对于杆塔施工沿线采用宽5公里数据采集区。

数据采集频率,工程施工前采集一次,采集时间为开工前尽量靠近开工期,以便于反映开工前植被覆盖、地表组成物质、土地利用类型等情况;在施工期间,为每三个月采集影像资料一次;试运行期采集影像资料一次,时间尽量靠近验收时间且在验收之前,以便对水土保持恢复情况进行初步评价。

(2)图像处理高分影像获取后,首先要进行图像预处理。

包括影像辐射校正、影像几何校正、图像配准、图像镶嵌等一系列处理,保证影像完整、准确、统一。

处理后的图像定位精度确保最大不超过1米。

经过图像预处理后图像还要进行图像拉伸增强等处理,选取不同的波段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增加图像的识别率,为图像分类做好数据准备。

(3)建立图像比对库将经过图像处理后的数据,存入图像比对库。

在进行图像分类、图像解译时,不仅仅要用到本次采集的图像,还要使用前几次的的图像进行比对。

图像比对库一是提高监测对象的分类提取精度,二是建立遥感影像比对机制,每次采集完成新的影像后,都要与前面多期的影像比对,分析水土流失变化状况并形成比对分析报告。

(4)典型地物波谱测量,建立波谱库对于各种典型地物土壤、岩石、植被、塔材进行实地波谱测量,建立波谱数据库,为识别各种典型地物提供波谱依据。

(5)建立训练样本集根据经验目视,辨别各种地物,分析各种典型地物图像的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波谱特征等,结合不同时期的影像比对以及典型地物波谱特征,建立训练样本集,作为提取各种典型地物的特征依据。

(6)图像分类识别根据建立的各种地物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技术对图像进行分类。

根据分类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精度未达到目标,修改分类参数,重新分类识别。

最后识别出各种典型地物。

(7)计算各类地物面积分类结果达到精度要求后,计算各类典型地物面积。

作为水保评价的依据。

(8)建立信息推送平台利用监测报告和手机APP 技术,建立遥感信息推送平台。

对于扰动面积超标的杆塔或变电站相关单位及时通知。

对于利用遥感进行间接提取的信息,遵循《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进行计算。

地表植被群落结构(乔、灌、草)可通过对高分遥感卫星数据进行监测、识别,根据乔、灌、草在遥感影像中的光谱、纹理和形状特征,通过人工识别的方式在遥感数据中进行识别。

植被监测信息中的植被覆盖度采用遥感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利用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项目区植被覆盖度。

公式如下:()()soil veg soil NDVI NDVI NDVI NDVI Fc --=式中:NDVI veg ——纯植被指数NDVI soil ——纯土壤的植被指数;NDVI——被求地块或像元点的植被指数。

首先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进行大气校正和地形校正,计算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然后利用土地利用图和土壤图切割,提取每一单元内的NDVI ,针对每个单元计算NDVI 值的频率累积值,根据频率累积表,土种单元的内取频率为5%的NDVI 值为NDVI soil ;土地利用单元的内取频率为95%的NDVI 值为NDVI veg ;最后根据NDVI 、NDVI soil 和NDVI veg 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

1.4.2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航拍包括:(1)在卫星遥感解译普查的基础上,对疑似目标进行现场核实,用以确定遥感解译的定性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