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人教版数学初一下学期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下册_第9章教材知识梳理_新课标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_第9章教材知识梳理_新课标人教版


(三)通过课题学习,加强综合性与探究性 本章专门安排了9.4节“课题学习 利用不等关系分析比赛”,这 样设计的目的主要在于加强问题的综合性,提倡学习的探究性. 虽然课题学习选择的体育比赛是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但是这 些问题不象一般教科书中的例题或习题,而是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实际 问题,对其建立数学模型有一定难度.对问题中的一些具体背景材料 (如某些体育知识),学生可能尚不熟悉,这也会影响对问题的分 析.为此,教科书作了适当的注释.为引导学生正确讨论不等关系, 培养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实践与综合运用的意识,教科书对于 课题学习中的三个问题(射击、足球和篮球比赛),在难度上是由浅 入深地安排的,在每个问题的展开上,也设计了逐步深入的问题串, 体现了为探究式学习方式服务的设计意图.
(五)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章内容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 解法和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基本的代数不 等式,对它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后续学习(其他的 不等式以及函数等)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 教学和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对本章中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等进行及时的归纳整理, 安排必要的、适量的练习,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 留下较深刻的印象,对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掌握 程度,发展基本能力.
5.通过课题学习,以体育比赛问题为载体,探究实际
问题中的不等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不等式解决问题的基 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本章的编写特点
(一)突出建摸思想,实际问题作为大背景贯穿全章 同前面的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样,在本章中, 安排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实际问题作为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背景材料,实际问题始终贯 穿于全章,对不等式(组)等概念的引入和对它们的解法的讨论,都是在建立和运用 不等式(组)这种数学模型的过程之中进行的. 9.1节中,首先通过一个具体行程问题引入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教科书引导学生 从时间和路程两个不同角度考虑这个问题,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式 子表示有关的量,并进一步依据不等关系列出含未知数的不等式.在这个问题中,按 照题意,汽车到达A地的行驶时间要小于小时;或者说,汽车行驶小时所走路程要大于 50千米.这两个不等关系实际上是一致的,是从两个不同角度看同一个问题,选取其 中任何一个不等关系都可以列不等式解决本题.这里多举一个不等式的例子可以体现 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不等式的形式也有多种,而我们现在要重点讨论其中的一元 一次不等式. 9.2节仍然结合一些实际问题展开,重点讨论两方面的问题: (1)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这是贯穿全章的中心问题. (2)如何解不等式? 本节首先从生活中常见的购物问题说起.由于市场上存在不同的促销方式,所以购 物时可以货比三家,进行选择购物.本节开始的问题正是这样的问题,应该说在市场 经济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这个问题与学生距离较近.本节中其他几个问题也是与现 实生活关系密切的问题. 9.3节从制作三角形木框谈起,引入不等式组的概念,并进一步结合实际问题讨论 如何列、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总之,实际问题在本章教材中既是线索、素材,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尺度.

人教版2020年初中(7-9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人教版2020年初中(7-9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

人教版2020年初中(7-9年级)数学知识点全总结(打印版)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第一章 有理数一、知识框架二.知识概念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a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含答案)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篇)一、单选题1.把一些笔记本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3本,那么余8本;如果前面的每个学生分5本,那么最后一人能分到笔记本但数量不足3本,则共有学生( )A .4人B .5人C .6人D .5人或6人 2.如图,天平右盘中的每个砝码的质量都是1g ,则物体A 的质量m(g)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可表示为( )A .B .C .D .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 ,(2P m m +)在第二象限,且m 为负整数,则点P 坐标为( ) A .()1,3- B .()1,1- C .()1,1- D .()2,0- 4.生物小组要在温箱里培养A 、B 两种菌苗,A 种菌苗的生长温度()x C ︒的范围是3538x ≤≤,B 种菌苗的生长温度()y C ︒的范围是3436x ≤≤,那么温箱里的温度()T C ︒应该设定的范围是( )A .3538T ≤≤B .3536T ≤≤C .3436T ≤≤D .3638T ≤≤ 5.用若干量载重量为6吨的火车运一批货物,若每辆货车只装4吨,则剩下18吨货物;若每辆货车装6吨,则最后一辆车装的货物不足5吨,若设有x 辆货车,则x 应满足的不等式组是( )A .()()6418064185x x x x ⎧-+⎪⎨-+≤⎪⎩>B .()()()()418610418615x x x x >⎧+--⎪⎨+--≤⎪⎩C .()()()()614180614185x x x x ⎧--+⎪⎨--+⎪⎩><D .()()()()418610418615x x x x ⎧+--⎪⎨+--⎪⎩>< 6.2015年4月份的尼泊尔强震曾经导致珠峰雪崩,在珠峰抢险时,需8组登山队员步行运送物资,要求每组分配的人数相同,若按每组人数比预定人数多分配1人,则总数会超过100人;若按每组人数比预定人数少分配1人,则总数不够90人,那么预定每组分配的人数是()A.10B.11C.12D.137.如图是某月的月历表,从表的竖列任取三个数相加,不可能得到的是()A.33B.42C.55D.548.某储运站现有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安排用一列货车将这批货物运往青岛,这列货车可挂,A 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厢50节.已知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型货厢,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可装满一节B型货厢,按此要求安排,A B两种货厢的节数,有几种运输方案()A.1种B.2种C.3种D.4种9.某种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收7元车费),超过3千米以后,超过部分每增加1千米,加收2.4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支付19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是x千米,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A.1<x≤11B.7<x≤8C.8<x≤9D.7<x<810.如图,这是王彬同学设计的一个计算机程序,规定从“输入一个值x”到判断“结果是否≥13”为一次运行过程.如果程序运行两次就停止,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A.x≥4B.4≤x<7C.4<x≤7D.x≤7二、填空题11.某校计划组织七年级师生外出研学,若学校租用30座的客车x辆,则有15人无法乘坐;若租用45座的客车则可少租用2辆,且最后一辆车还没坐满.那么乘坐最后一辆45座客车的师生人数是_______人(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师生总人数可能为_________.12.某宾馆一楼房间比二楼房间少5间,一旅游团有48人,若全部安排在一楼,每间住4人,房间不够,每间住5人,有房间没住满.若全部安排在二楼,每间住3人,房间不够,每间住4人,则有房间没住满.问宾馆一楼的房间有_______间.13.我校为组织八年级的234名同学去看电影,租用了某公交公司的几辆公共汽车.如果每辆车坐30人,则最后一辆车不空也不满.他们共租了___辆公共汽车.14.如图,用如图①中的a 张长方形和b 张正方形纸板作侧面和底面,做成如图①的竖式和横式两种无盖纸盒.若295305a b <+<,用完这些纸板做竖式纸盒比横式纸盒多30个,则a =_____,b =_____.15.在“新冠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了一批“最美逆行者”,其中抗疫最前沿的就是护士.某医院护安排护士若干名负责护理新冠病人,每名护士护理4名新冠病人,有20名新冠病人没人护理,如果每名护士护理8名新冠病人,有一名护士护理的新冠病人多于1人不足8人,这个医院安排了________名护士护理新冠病人.三、解答题16.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明妈妈手工制作了一些抗疫英雄的人偶,待小明开学后送给同班同学.如果每组分10个,那么余5个;如果前面的组每个组分13个,那么最后一个组虽然分有人偶,但不足4个.小明所在班级有多少个组?小明妈妈一共做了多少个人偶?17.安庆外国语为创建书香校园,去年购进一批图书,经了解,科普书的单价比文学书的单价多4元,用12000元购进的科普书与用8000元购进的文学书本数相等.(1)文学书和科普书的单价各多少钱?(2)今年文学书和科普书的单价和去年相比保持不变,该校打算用10000元再购进一批文学书和科普书,问购进文学书550本后至多还能购进多少本科普书?18.列方程组或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某汽车专卖店销售A ,B 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上周和本周的销售情况如下表:(1)每辆A型车和B型车的售价各为多少万元?(2)甲公司拟向该店购买A,B两种型号的新能源汽车共7辆,且A型号车不少于2辆,购车费不少于154万元,则有哪几种购车方案?参考答案1.C2.A3.B4.B5.D6.C7.C8.C9.B10.B11.-15x+150 255人或285人12.1013.814.225,75.15.616.小明所在班级有5个组,小明妈妈一共做了人偶55个.17.(1)文学书的单价为8元,科普书的单价为12元;(2)至多还能购进466本科普书18.(1)每辆A型车的售价为18万元,B型车的售价为26万元;(2)有两种购车方案:购进A 型车2辆,则购进B型车5辆;购进A型车3辆,则购进B型车4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2020年整理).pdf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目录及知识点汇总(2020年整理).pdf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目录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4.1 几何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与负数①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②负数: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负数。

与正数具有相反意义。

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是唯一的中性数。

注意:搞清相反意义的量:南北;东西;上下;左右;上升下降;高低;增长减少等1.2 有理数1、有理数(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3)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2、数轴(1)定义: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数轴;(2)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原点: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4)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是表示有理数。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例:2的相反数是-2;0的相反数是0)4、绝对值:(1)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从几何意义上讲,数的绝对值是两点间的距离。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①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初一下学期数学第九章知识点汇总

初一下学期数学第九章知识点汇总

初一下学期数学第九章知识点汇总读书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一下学期数学第九章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9.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阳泉市义井中学高铁牛学好几何标志是会“证明”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初一数学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知识点9.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的邻角互补,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知识点9.3 菱形菱形的判定定理: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rhombus)。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初一数学知识点:菱形知识点9.4 矩形正方形矩形的性质:①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③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八年级数学知识点:矩形正方形知识点9.5 梯形一、梯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1.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初一数学知识点:梯形知识点9.6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n 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内角和等于 (n-2)×180°.【n 边形外角和定理】n 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八年级数学知识点: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知识点9.7 平面图形的密铺1.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密铺.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所以,用6个这样的三角形就可以组合起来镶嵌成一个平面.>>>>初一数学知识点:平面图形的密铺知识点9.8 中心对称的图形5.1圆1、定义: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如果⊙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d,那么点P在圆内,则dr;点P在圆上,则dr;点P在圆外,则dr;反之亦成立。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尺规作图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尺规作图

2020年中考数学人教版专题复习:尺规作图基本作图1.最基本、最常用的尺规作图,通常称为基本作图.2.基本作图有五种:(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一个角的平分线;(4)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5)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典例精析典例1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连接CD,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D=BD B.BD=CDC.∠A=∠BED D.∠ECD=∠EDC【答案】D【解析】∵MN为AB的垂直平分线,∴AD=BD,∠BDE=90°,∵∠ACB=90°,∴CD=BD,∵∠A+∠B=∠B+∠BED=90°,∴∠A=∠BED,∵∠A≠60°,AC≠AD,∴EC≠ED,∴∠ECD≠∠EDC.故选D.典例2如图,已知∠MAN,点B在射线AM上.(1)尺规作图:①在AN上取一点C,使BC=BA;②作∠MBC的平分线BD,(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求证:BD∥AN.1 2【解析】(1)①以B点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弧交AN于C点;如图,点C即为所求作;②利用基本作图作BD平分∠MBC;如图,BD即为所求作;(2)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BCA,再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MBD=∠CBD,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MBD=∠A,最后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得到结论.∵AB=AC,∴∠A=∠BCA,∵BD平分∠MBC,∴∠MBD=∠CBD,∵∠MBC=∠A+∠BCA,即∠MBD+∠CBD=∠A+∠BCA,∴∠MBD=∠A,∴BD∥AN.拓展1.根据下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可判断AD一定为三角形的A.角平分线B.中线C.高线D.都有可能2.(1)请你用尺规作图,作AD平分∠BAC,交BC于点D(要求:保留作图痕迹);(2)∠ADC的度数.复杂作图利用五种基本作图作较复杂图形.典例精析典例2如图,在同一平面内四个点A,B,C,D.(1)利用尺规,按下面的要求作图.要求:不写画法,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结论.①作射线AC;②连接AB,BC,BD,线段BD与射线AC相交于点O;③在线段AC上作一条线段CF,使CF=AC–BD.(2)观察(1)题得到的图形,我们发现线段AB+BC>AC,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____.【答案】见解析.【解析】(1)①如图所示,射线AC即为所求;②如图所示,线段AB,BC,BD即为所求;③如图所示,线段CF即为所求;(2)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B+BC>AC.故答案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拓展3.作图题:学过用尺规作线段与角后,就可以用尺规画出一个与已知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比如给定一个△ABC,可以这样来画:先作一条与AB相等的线段A′B′,然后作∠B′A′C′=∠BAC,再作线段A′C′=AC,最后连接B′C′,这样△A′B′C′就和已知的△ABC一模一样了.请你根据上面的作法画一个与给定的三角形一模一样的三角形来.(请保留作图痕迹)同步测试1.根据已知条件作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在作图过程中主要依据是A.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B.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C.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D.不能确定2.下列作图属于尺规作图的是A.画线段MN=3 cmB.用量角器画出∠AOB的平分线C.用三角尺作过点A垂直于直线l的直线D.已知∠α,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AOB,使∠AOB=2∠α3.如图,已知钝角△ABC,依下列步骤尺规作图,并保留作图痕迹.步骤1:以C为圆心,CA为半径画弧①;步骤2:以B为圆心,BA为半径画弧②,交弧①于点D;步骤3:连接AD,交BC延长线于点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BH 垂直平分线段ADB .AC 平分∠BAD C .S △ABC =BC ·AHD .AB =AD4.如图,点C 在∠AOB 的OB 边上,用尺规作出了∠AOB =∠NCB ,作图痕迹中,弧FG 是A .以点C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 B .以点C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 C .以点E 为圆心,OD 为半径的弧 D .以点E 为圆心,DM 为半径的弧5.如图,△ABC 中,∠C =90°,∠CAB =50°.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点A 为圆心,小于AC 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E 、F ; ②分别以点E 、F 为圆心,大于EF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G ; ③作射线AG 交BC 边于点D . 则∠ADC 的度数为A .65°B .60°C .55°D .45°6.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要在△ABC 外部取一点D ,使得△ABC 和△DBC 全等,下面是两名同学做法: 甲:①作∠A 的角平分线l ;②以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交l 于点D ,点D 即为所求;12乙:①过点B作平行于AC的直线l;②过点C作平行于AB的直线m,交l于点D,点D即为所求.A.两人都正确B.两人都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交于两点M,N;②作直线MN交AC于点D,连接BD.若CD=BC,∠A=35°,则∠C=__________.8.如图,在△ABC中,AB=A C.以点C为圆心,以CB长为半径作圆弧,交AC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BD.若∠A=32°,则∠CDB的大小为__________度.9.按要求用尺规作图(要求: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结论)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10.如图,已知△ABC,∠BAC=90°,(1)尺规作图: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D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若∠C=30°,求证:DC=DB.。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因式分解》含答案

2020年初一数学(下)期中复习《因式分解》含答案

初一下数学期中复习因式分解一.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ax﹣ay+az;(2)6a2b﹣15ab2+30a2b2;(3)10a(x﹣y)2﹣5b(y﹣x);(4)x(a﹣x)(a﹣y)﹣y(x﹣a)(y﹣a).2.因式分解:(x+1)(x+3)﹣33.(2019秋•徐汇区校级期中)(x﹣3y)(x﹣y)﹣(﹣x﹣y)24.因式分解:2m(a﹣b)﹣3n(b﹣a)6.(2018秋•如皋市期中)因式分解:(1)x2﹣10x (2)﹣8ax2+16axy﹣8ay2 6.(2017春•天宁区校级月考)因式分解:2x2﹣4x.8.(2017春•滨海县期末)因式分解:(1)3a(x﹣y)﹣5b(y﹣x)(2)x6﹣x2y4.9.(2015春•新沂市期中)分解因式:3x(a﹣b)﹣6y(b﹣a)10.(2013春•常州期中)因式分解:3a2﹣6a2b+2ab.二.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12.分解因式:(1)16x2﹣8xy+y2;(2)a2(x﹣y)﹣b2(x﹣y).13.(2019春•泰兴市期中)因式分解.(1)4x2﹣9y2 (2)x2+2xy+2y214.分解因式:(a2+1)2﹣4a2.15.(2018春•江宁区校级月考)分解因式.(1)(m+1)(m﹣9)+8m (2)(x2﹣x)2﹣(x﹣1)2 15.(2018春•工业园区期末)分解因式:x4﹣2x2+1.17.(2020春•灌云县期中)因式分解:(1)2m(a﹣b)﹣3n(b﹣a)(2)8a2﹣2b2 (3)4+12(x﹣y)+9(x﹣y)218.(2019秋•崇川区校级期末)分解因式:(1)4x2y﹣9y (2)(a2+4)2﹣16a219.因式分解(1)4a2﹣9;(2)3ax2+6axy+3ay2.20.分解因式:(1)9ax2﹣ay2;(2)2x3y+4x2y2+2xy3.21.(2020春•东台市期中)因式分解①2x2﹣8 ②x3﹣2x2y+xy2 ③(x2+4)2﹣16x2.四.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23.分解因式:x2+y2+2xy﹣1.24.(2018春•玄武区校级期中)因式分解(1)m2(x﹣2)+m(2﹣x)(2)(x+y)2﹣4(x+y﹣1);(3)(x2+y2)2﹣4x2y2;(4)x3+x2y﹣xy2﹣y3.25.(2018秋•启东市期中)分解因式(1)16﹣a4 (2)y3﹣6xy2+9x2y(3)(m+n)2﹣4m(m+n)+4m2 (4)9﹣a2+4ab﹣4b2(1)a4﹣16 (2)x2﹣2xy+y2﹣9 (3)n2(m﹣2 )+(2﹣m)27.(2017春•苏州期中)分解因式:(1)2a3﹣8a(2)4a(x﹣y)﹣2b(y﹣x)(4)(x2+4)2﹣16x2(4)2xy﹣x2+1﹣y2.28.(2017春•江阴市校级月考)因式分解(1)x3﹣4x (2)﹣2a2+4a﹣2(3)x2﹣5x﹣6 (4)x2﹣4y2+x+2y.29.(2016春•鼓楼区校级期中)分解因式(1)4x2﹣36;(2)﹣4m3+8m2+32m;(4)(y2﹣1)2﹣6(y2﹣1)+9;(4)a2+ac﹣bc﹣b2.(1)3x﹣12x3 (2)a3﹣4ab2(3)(2x+y)2﹣(x+2y)2 (4)a2﹣4a+4﹣c2.31.(2016秋•张家港市校级月考)因式分解:(1)3ax﹣3ay2(2)(a+b)2﹣a2 (3)3a(x﹣y)+9(y﹣x)(4)x4﹣18x2+81 (5)x2﹣5x+6 (6)a2+2a+1﹣b2.32.(2016春•江阴市校级月考)因式分解:(1)3a5﹣12a4+9a3(2)3a2﹣6ab+3b2﹣12c2.五.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33.(2019春•常熟市期末)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x2﹣5x﹣6;(2)8x2﹣8x+2;(3)a2(x﹣y)+b2(y﹣x).(1)9x2﹣25 (2)x4y4﹣8x2y2+16(3)a2(x﹣y)﹣b2(x﹣y)(4)x2﹣xy﹣6y235.(2019春•吴江区期中)分解因式:(1)ax2﹣6ax+9a (2)(m+1)(m﹣9)+8m (3)a4+3a2﹣436.(2019春•丹阳市期中)分解因式(1)6xz﹣9xy (2)8a3﹣8a2+2a(3)2ax2﹣18a3 (4)x2﹣4x﹣1237.(2019春•常熟市期中)分解因式:(1)3a2﹣6a+3;(2)a2﹣ab﹣6b2;(3)9a2(2x﹣y)+(y﹣2x)(1)x4﹣81 (2)x2﹣x﹣2 (3)2x2y﹣8xy+8y 39.分解因式:(a2+a)2﹣8(a2+a)+12.40.(2018春•玄武区校级月考)分解下列因式(1)a2(x﹣y)+b2(y﹣x)(2)16x4﹣8x2y2+y4 (3)(x2+4)2﹣16x2 (4)36(a+b)2﹣4(a﹣b)2 (5)x2﹣6x﹣1641.(2018春•常熟市期末)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3x(a﹣b)﹣9y(b﹣a);(2)a2﹣4a﹣12;(3)81x4﹣72x2y2+16y442.(2018春•相城区期中)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2ax2﹣8a (2)x2﹣6xy+5y2(3)(2m﹣n)2﹣6n(2m﹣n)+9n2 (4)a2﹣b2+2b﹣1一.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1.(1)ax﹣ay+az=a(x﹣y+z);(2)6a2b﹣15ab2+30a2b2=3ab(2a﹣5b+10ab);(3)10a(x﹣y)2﹣5b(y﹣x)=10a(x﹣y)2+5b(x﹣y)=5(x﹣y)[2a(x﹣y)+b] =5(x﹣y)(2ax﹣2ay+b);(4)x(a﹣x)(a﹣y)﹣y(x﹣a)(y﹣a)=x(a﹣x)(a﹣y)﹣y(a﹣x)(a﹣y)=(a﹣x)(a﹣y)(x﹣y).2.(x+1)(x+3)﹣3=x2+4x+3﹣3=x2+4x=x(x+4),3.(x﹣3y)(x﹣y)﹣(﹣x﹣y)2=x2﹣xy﹣3xy+y2﹣(x2+xy+y2),=x2﹣xy﹣3xy+y2﹣x2﹣xy﹣y2,=﹣xy+y2,=﹣y(x﹣y).4.2m(a﹣b)﹣3n(b﹣a)=2m(a﹣b)+3n(a﹣b)=(a﹣b)(2m+3n).5.3x2(x﹣2y)﹣18x(x﹣2y)﹣27(2y﹣x)=3x2(x﹣2y)﹣18x(x﹣2y)+27(x﹣2y)=3(x﹣2y)(x2﹣6x+9)=3(x﹣2y)(x﹣3)2.6.(1)x2﹣10x=x(x﹣10);(2)﹣8ax2+16axy﹣8ay2=﹣8a(x2﹣2xy+y2)=﹣8a(x﹣y)2.7.2x2﹣4x=2x(x﹣2).8.(1)3a(x﹣y)﹣5b(y﹣x)=(x﹣y)(3a+5b)(2)x6﹣x2y4=x2(x4﹣y4)=x2(x2﹣y2)(x2+y2)=x2(x﹣y)(x+y)(x2+y2)9.3x(a﹣b)﹣6y(b﹣a)=3x(a﹣b)+6y(a﹣b)=3(a﹣b)(x+2y).10.3a2﹣6a2b+2ab=a(3a﹣6ab+2b).11.6a(b﹣1)2﹣2(1﹣b)2=2(b﹣1)2(3a﹣1).二.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12.(1)16x2﹣8xy+y2=(4x﹣y)2(2)a2(x﹣y)﹣b2(x﹣y)=(x﹣y)(a2﹣b2)=(x﹣y)(a+b)(a﹣b).13.(1)4x2﹣9y2=(2x+3y)(2x﹣3y)(2)x2+2xy+2y2=(x2+4xy+4y2)=(x+2y)2.14.(a2+1)2﹣4a2.=(a2+1+2a)(a2+1﹣2a)=(a+1)2(a﹣1)2.15.(1)(m+1)(m﹣9)+8m=m2﹣8m﹣9+8m=m2﹣9=(m+3)(m﹣3);=(x+1)(x﹣1)3.16.x4﹣2x2+1=(x2﹣1)2=(x+1)2(x﹣1)2.三.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17.(1)2m(a﹣b)﹣3n(b﹣a)=2m(a﹣b)+3n(a﹣b)=(a﹣b)(2m+3n)(2)8a2﹣2b2=2(4a2﹣b2)=2(2a+b)(2a﹣b)(3)4+12(x﹣y)+9(x﹣y)2=[2+3(x﹣y)]2=(2+3x﹣3y)218.(1)4x2y﹣9y=y(4x2﹣9)=y(2x+3)(2x﹣3)(2)(a2+4)2﹣16a2=(a2+4﹣4a)(a2+4+4a)=(a+2)2(a﹣2)219.(1)4a2﹣9=(2a+3)(2a﹣3)(2)3ax2+6axy+3ay2=3a(x2+2xy+y2)=3a(x+y)220.(1)9ax2﹣ay2=a(9x2﹣y2)=a(3x+y)(3x﹣y)(2)2x3y+4x2y2+2xy3=2xy(x2+2xy+y2)=2xy(x+y)221.①2x2﹣8=2(x2﹣4)=2(x﹣2)(x+2)②x3﹣2x2y+xy2═x(x2﹣2xy+y2)=x(x﹣y)2③(x2+4)2﹣16x2=(x2+4x+4)(x2﹣4x+4)=(x+2)2(x﹣2)222.(1)x2﹣4=(x+2)(x﹣2);(2)x3﹣2x2+x=x(x2﹣2x+1)=x(x﹣1)2.四.因式分解-分组分解法23.x2+y2+2xy﹣1=(x+y)2﹣1=(x+y﹣1)(x+y+1).24.(1)m2(x﹣2)+m(2﹣x)=m2(x﹣2)﹣m(x﹣2)=(x﹣2)(m2﹣m)=m(x﹣2)(m﹣1);(2)(x+y)2﹣4(x+y﹣1)=(x+y)2﹣4(x+y)+4=(x+y﹣2)2;(3)(x2+y2)2﹣4x2y2=(x2+y2+2xy)(x2+y2﹣2xy)=(x+y)2(x﹣y)2;(4)x3+x2y﹣xy2﹣y3=x2(x+y)﹣y2(x+y)=(x+y)(x2﹣y2)=(x+y)2(x﹣y).25.(1)16﹣a4=(4+a2)(4﹣a2)=(4+a2)(2+a)(2﹣a)(2)y3﹣6xy2+9x2y=y(y2﹣6xy+9x2)=y(y﹣3x)2(3)(m+n)2﹣4m(m+n)+4m2=(m+n﹣2m)2=(n﹣m)2(4)9﹣a2+4ab﹣4b2=9﹣(a﹣2b)2=(3﹣a+2b)(3+a﹣2b)26.(1)a4﹣16=(a2+4)(a2﹣4)=(a2+4)(a+2)(a﹣2)(2)x2﹣2xy+y2﹣9=(x﹣y)2﹣32=(x﹣y+3)(x﹣y﹣3)(3)n2(m﹣2 )+(2﹣m)=(m﹣2)(n2﹣1)=(m﹣2)(n+1)(n﹣1)27.(1)2a3﹣8a=2a(a2﹣4)=2a(a+2)(a﹣2);(2)4a(x﹣y)﹣2b(y﹣x)=2(x﹣y)(2a+b);(3)(x2+4)2﹣16x2=(x2+4+4x)(x2+4﹣4x)=(x+2)2(x﹣2)2;(4)2xy﹣x2+1﹣y2=1﹣(x﹣y)2=(1+x﹣y)(1﹣x+y).28.(1)x3﹣4x=x(x2﹣4)=x(x+2)(x﹣2)(2)﹣2a2+4a﹣2=﹣2(a2﹣2a+1)=﹣2(a﹣1)2(3)x2﹣5x﹣6=(x﹣6)(x+1)(4)x2﹣4y2+x+2y=(x+2y)(x﹣2y)+(x+2y)=(x+2y)(x﹣2y+1)29.(1)4x2﹣36=4(x2﹣9)=4(x+3)(x﹣3)(2)﹣4m3+8m2+32m=﹣4m(m2﹣2m﹣8)=﹣4m(m+2)(m﹣4)(3)(y2﹣1)2﹣6(y2﹣1)+9=(y2﹣1﹣3)2=[(y+2)(y﹣2)]2=(y+2)2(y﹣2)2(4)a2+ac﹣bc﹣b2=(a+b)(a﹣b)+c(a﹣b)=(a﹣b)(a+b+c)30.(1)3x﹣12x3=3x(1﹣4x2)=3x(1+2x)(1﹣2x)(2)a3﹣4ab2=a(a2﹣4b2)=a(a+2b)(a﹣2b);(3)(2x+y)2﹣(x+2y)2=(2x+y﹣x﹣2y)(2x+y+x+2y)=(x﹣y)(3x+3y)=3(x﹣y)(x+y);(4)a2﹣4a+4﹣c2=(a﹣2)2﹣c2=(a﹣2+c)(a﹣2﹣c).31.(1)3ax﹣3ay2=3a(x﹣y2);(2)(a+b)2﹣a2=(a+b﹣a)(a+b+a)=b(2a+b);(3)3a(x﹣y)+9(y﹣x)=3(x﹣y)(a﹣3);(4)x4﹣18x2+81=(x2﹣9)2=(x+3)2(x﹣3)2;(5)x2﹣5x+6=(x﹣3)(x﹣2);(6)a2+2a+1﹣b2=(a+1)2﹣b2=(a+1+b)(a+1﹣b).32.(1)3a5﹣12a4+9a3=3a3(a2﹣4a+3)=3a3(a﹣3)(a﹣1)(2)3a2﹣6ab+3b2﹣12c2=3(a2﹣2ab+b2﹣4c2)=3[(a﹣b)2﹣4c2]=3(a﹣b+2c)(a﹣b﹣2c)五.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等33.(1)x2﹣5x﹣6=(x﹣6)(x+1)(2)8x2﹣8x+2=2(4x2﹣4x+1)=2(2x﹣1)2(3)a2(x﹣y)+b2(y﹣x)=(x﹣y)(a2﹣b2)=(x﹣y)(a+b)(a﹣b)34.(1)9x2﹣25=(3x+5)(3x﹣5)(2)x4y4﹣8x2y2+16=(x2y2﹣4)2=(xy+2)2(xy﹣2)2(3)a2(x﹣y)﹣b2(x﹣y)=(a2﹣b2)(x﹣y)=(a+b)(a﹣b)(x﹣y)(4)x2﹣xy﹣6y2=(x﹣3y)(x+2y)35.(1)ax2﹣6ax+9a=a(x2﹣6x+9)=a(x﹣3)2;(2)(m+1)(m﹣9)+8m=m2﹣8m﹣9+8m=m2﹣9=(m+3)(m﹣3);(3)a4+3a2﹣4=(a2﹣1)(a2+4)=(a﹣1)(a+1)(a2+4).36.(1)6xz﹣9xy=3x(2z﹣3y)(2)8a3﹣8a2+2a=2a(4a2﹣4a+1)=2a(2a﹣1)2(3)2ax2﹣18a3=2a(x2﹣9a2)=2a(x+3a)(x﹣3a)(4)x2﹣4x﹣12=(x﹣6)(x+2)37.(1)3a2﹣6a+3=3(a2﹣2a+1)=3(a﹣1)2;(2)a2﹣ab﹣6b2=(a﹣3b)(a+2b);(3)9a2(2x﹣y)+(y﹣2x)=9a2(2x﹣y)﹣(2x﹣y)=(2x﹣y)(9a2﹣1)=(2x﹣y)(3a+1)(3a﹣1).38.(1)x4﹣81=(x2+9)(x2﹣9)=(x2+9)(x+3)(x﹣3);(2)x2﹣x﹣2=(x+1)(x﹣2);(3)2x2y﹣8xy+8y=2y(x2﹣4x+4)=2y(x﹣2)2.39.(a2+a)2﹣8(a2+a)+12=(a2+a﹣2)(a2+a﹣6)=(a+2)(a﹣1)(a+3)(a﹣2).40.(1)a2(x﹣y)+b2(y﹣x)=a2(x﹣y)﹣b2(x﹣y)=(a2﹣b2)(x﹣y)=(x﹣y)(a+b)(a﹣b);(2)16x4﹣8x2y2+y4=(4x2﹣y2)2=(2x+y)2(2x﹣y)2;(3)(x2+4)2﹣16x2=(x2+4+4x)(x2+4﹣4x)=(x+2)2(x﹣2)2;(4)36(a+b)2﹣4(a﹣b)2=(6a+6b)2﹣(2a﹣2b)2=(6a+6b+2a﹣2b)(6a+6b﹣2a+2b)=(8a+4b)(4a+8b)=16(2a+b)(a+2b);(5)x2﹣6x﹣16=(x﹣8)(x+2).41.(1)3x(a﹣b)﹣9y(b﹣a)=3x(a﹣b)+9y(a﹣b)=3(a﹣b)(x+3y);(2)a2﹣4a﹣12=(a﹣6)(a+2);(3)81x4﹣72x2y2+16y4=(9x2﹣4y2)2=(3x+2y)2(3x﹣2y)2.42.(1)2ax2﹣8a=2a(x2﹣4)=2a(x+2)(x﹣2);(2)x2﹣6xy+5y2=(x﹣y)(x﹣5y);(3)(2m﹣n)2﹣6n(2m﹣n)+9n2=(2m﹣n﹣3n)2=4(m﹣2n)2;(4)a2﹣b2+2b﹣1=a2﹣(b﹣1)2=(a+b﹣1)(a﹣b+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一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
不无为所穷 求分变则节无,所母不获为。、贱易_志。__去__括__号___、__移__项____、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成1.
褴褛衣内可藏志。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A.13(x+2)>4x-1
B.(1+x)(1-x)>5
C.x+2 1-4≤x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2)2x-74≥94.
解:去分母,得2x-7≥9, 移项,得2x≥9+7, 合并同类项,得2x≥16. 系数化为1,得x≥8,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2所示.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4.解下列各题: (1)解不等式:2(5x+3)≤x-3(1-2x); (2)解不等式:2x+ 3 2-3x+ 2 1<1,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解:(1)去括号,得 10x+6≤x-3+6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3x≤-9, 系数化为 1,得 x≤-3.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x≤-3.
解:移项,得 2x-4x>-3,即-2x>-3. 去括号,得4x+4-9x-3<6,
但方程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方程的解不变. 6.已知3m-5x3+m>4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系数化为1,得x>-1.
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7x≥-14, 系数化为 1,得 x<2,其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1 所示. 去括号,得3x+12+4x+2≥0,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去括号,得3x+12+4x+2≥0,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
(1)2x+3>4x; 解:(1)∵3m-5x3+m>4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2)求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第二关】 建议用时6分钟 ②不等式中,当两边同乘(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2019-2020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北京课改版知识点练习九十一

2019-2020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北京课改版知识点练习九十一
【答案】:
【解析】:
5月1日,小明一家准备在市内作短途旅游.小明征求大家的意见:
爷爷奶奶:如果去玉泉观就一定再去伏羲庙;
爸爸妈妈:如果不去南寺也就不去李广墓;
姑姑:要么去玉泉观,要么去南郭寺.
如果只去一个景点,小明应该选择去( )
A、玉泉观
B、伏羲庙
C、南郭寺
D、李广墓
【答案】:
【解析】:
甲、乙、丙三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规则是:两人比赛,另一人当裁判,输者将在下一局中担任裁判,每一局比赛没有平局.已知甲、乙各比赛了4局,丙当了3次裁判.则第二局的输者是( )
2019-2020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北京课改版知识点练习九十一
一同学在n天假期中观察:(1)下了7次雨,在上午或下午;(2)当下午下雨时,上午是晴天;(3)一共有5个下午是晴天;(4)一共有6个上午是晴天。则n最小为( )
A、7
B、9
C、10
D、11.
【答案】:
【解析】:
某校七(1)班还有10位同学没有办理图书借阅证,班主任先派3位同学去图书馆办理,以后每隔3分钟去1位同学赶到图书馆.若图书馆办理一位同学的图书借阅证只需2分钟,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只使用苹果
B、只使用芭乐
C、使用苹果及芭乐,且使用的苹果颗数比使用的芭乐颗数多
D、使用苹果及芭乐,且使用的芭乐颗数比使用的苹果颗数多
【答案】:
【解析】:
假设: ,那么 等于( )
A、○
B、○○
C、○○○
D、○○○○
【答案】:
【解析】:
如图,汽车在东西向的公路l上行驶,途中A,B,C,D四个十字路口都有红绿灯.AB之间的距离为800米,BC为1000米,CD为1400米,且l上各路口的红绿灯设置为:同时亮红灯或同时亮绿灯,每次红(绿)灯亮的时间相同,红灯亮的时间与绿灯亮的时间也相同.若绿灯刚亮时,甲汽车从A路口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沿l向东行驶,同时乙汽车从D路口以相同的速度沿l向西行驶,这两辆汽车通过四个路口时都没有遇到红灯,则每次绿灯亮的时间可能设置为( )

第九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苏科版)(解析版)

第九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苏科版)(解析版)

第九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提优)一.选择题(共8小题)1.已知a2(b+c)=b2(a+c)=2021,且a、b、c互不相等,则c2(a+b)﹣2020=()A.0B.1C.2020D.2021【分析】先通过已知等式,找到a,b,c的关系再求值.【解答】解:∵a2(b+c)=b2(a+c).∴a2b+a2c﹣ab2﹣b2c=0.∴ab(a﹣b)+c(a+b)(a﹣b)=0.∴(a﹣b)(ab+ac+bc)=0.∵a≠b.∵a2(b+c)=2021.∴a(ab+ac)=2021.∴a(﹣bc)=2021.∴﹣abc=2021.∴abc=﹣2021.∴原式=c(ac+bc)﹣2020=c(﹣ab)﹣2020=﹣abc﹣2020=2021﹣2020=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用因式分解求代数式的值,利用题中等式得到ab+bc+ac=0是求解本题的关键.2.若x2+2m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1)2+2的值是()A.11B.3C.11或27D.3或11【分析】先根据完全平方式特征求m,再求代数式的值.【解答】解:∵x2+2mx+16是完全平方式.∴m2=16.∴m=±4.当m=4时,(m﹣1)2+2=9+2=11.当m=﹣4时(m﹣1)2+2=25+2=27.故答案为: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求代数式的值,根据完全平方式的特征求m的值是求解本题的关键.3.下列各数中,可以写成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的( )A .520B .502C .250D .205【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利用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较小的奇数为m ,则与之相邻的较大的奇数为m +2,这两个奇数的平方差为:(m +2)2﹣m 2=4m +4,因此这两个奇数的平方差能被4整除,而520÷4=130,502÷4=125……2,250÷4=62……2,205÷4=51……1,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是正确应用的前提.4.已知a =2018x +2018,b =2018x +2019,c =2018x +2020,则a 2+b 2+c 2﹣ab ﹣ac ﹣bc 的值是( )A .0B .1C .2D .3【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式子,可以求得a ﹣b 、a ﹣c 、b ﹣c 的值,然后对所求式子变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解答.【解答】解:∵a =2018x +2018,b =2018x +2019,c =2018x +2020,∴a ﹣b =﹣1,a ﹣c =﹣2,b ﹣c =﹣1,∴a 2+b 2+c 2﹣ab ﹣ac ﹣bc=2a 2+2b 2+2c 2−2ab−2ac−2bc 2=(a 2−2ab+b 2)+(a 2−2ac+c 2)+(b 2−2bc+c 2)2=(a−b)2+(a−c)2+(b−c)22=(−1)2+(−2)2+(−1)22 =3,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解答.5.利用因式分解简便计算69×99+32×99﹣99正确的是( )A .99×(69+32)=99×101=9999B .99×(69+32﹣1)=99×100=9900C .99×(69+32+1)=99×102=10096D .99×(69+32﹣99)=99×2=198【分析】利用提公因式分法将99提公因式进行计算即可判断.【解答】解:69×99+32×99﹣99=99(69+32﹣1)=99×100=990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因式分解.6.如果一个正整数可以表示为两个连续奇数的立方差,则称这个正整数为“和谐数”.如:2=13﹣(﹣1)3,26=33﹣13,2和26均为“和谐数”.那么,不超过2016的正整数中,所有的“和谐数”之和为()A.6858B.6860C.9260D.9262【分析】根据“和谐数”的概念找出公式:(2k+1)3﹣(2k﹣1)3=2(12k2+1)(其中k 为非负整数),然后再分析计算即可.【解答】解:(2k+1)3﹣(2k﹣1)3=[(2k+1)﹣(2k﹣1)][(2k+1)2+(2k+1)(2k﹣1)+(2k﹣1)2]=2(12k2+1)(其中k为非负整数),由2(12k2+1)≤2016得,k≤√1007 12∴k=0,1,2,…,8,9,即得所有不超过2016的“和谐数”,它们的和为[13﹣(﹣1)3]+(33﹣13)+(53﹣33)+…+(173﹣153)+(193﹣173)=193+1=6860.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概念型推理题目,有一定难度,重点是理解题意,找出其中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所在.7.如图,4张边长分别为a、b的长方形纸片围成一个正方形,从中可以得到的等式是()A.(a+b)(a﹣b)=a2﹣b2B.(a+b)2=a2+2ab+b2C.(a﹣b)2=a2﹣2ab+b2D.(a+b)2﹣(a﹣b)2=4ab【分析】假设大正方形的面积S1,小正方形的面积S2,则S1﹣S2=4个长方形面积.【解答】解:设大正方形的面积S1,小正方形的面积S2,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则大正方形面积S1=(a+b)2,小正方形的边长为a﹣b,则小正方形面积S2=(a﹣b)2,四个长方形的面积为4ab,∵S1﹣S2=4ab,∴(a+b)2﹣(a﹣b)2=4ab,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通过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列出代数式,得出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相减等于4ab的正确性.难点在于小正方形边长的求解:用一个长方形的长a,减去另一个长方形的宽b,即a﹣b.8.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放入一个边长为8的大正方形ALMN和两个边长为6的小正方形(正方形DEFG和正方形HIJK).3个阴影部分的面积满足2S3+S1﹣S2=2,则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A.100B.96C.90D.86【分析】设长方形ABCD的长为a,宽为b,则由已知及图形可得S1,S2,S3的长、宽及面积如何表示,根据2S3+S1﹣S2=2,可整体求得ab的值,即长方形ABCD的面积.【解答】解:设长方形ABCD的长为a,宽为b,则由已知及图形可得:S1的长为:8﹣6=2,宽为:b﹣8,故S1=2(b﹣8),S2的长为:,8+6﹣a=14﹣a,宽为:6+6﹣b=12﹣b,故S2=(14﹣a)(12﹣b),S3的长为:a﹣8,宽为:b﹣6,故S3=(a﹣8)(b﹣6),∵2S3+S1﹣S2=2,∴2(a﹣8)(b﹣6)+2(b﹣8)﹣(14﹣a)(12﹣b)=2,∴2(ab﹣6a﹣8b+48)+2b﹣16﹣(168﹣14b﹣12a+ab)=2,∴ab﹣88=2,∴ab=9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借助几何图形,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根据所给图形,数形结合,正确表示出相关图形的长度和面积,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9.若25x2﹣mxy+9y2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为±30.【分析】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把所求式化成该形式就能求出m的值.【解答】解:由25x2﹣mxy+9y2=(5x±3y)2,解得m=±30.【点评】本题是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两数的平方和,再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2倍,就构成了一个完全平方式.此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平方项求乘积项.10.若(x2﹣x+m)(x﹣8)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8.【分析】首先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计算出(x2﹣x+m)(x﹣8),再根据积不含x的一次项,可得含x的一次项的系数等于零,即可求出m的值.【解答】解:(x2﹣x+m)(x﹣8)=x3﹣8x2﹣x2+8x+mx﹣8m=x3﹣9x2+(8+m)x﹣8m,∵不含x的一次项,∴8+m=0,解得:m=﹣8.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注意不含某一项就是说含此项的系数等于0.11.若m2=n+2021,n2=m+2021(m≠n),那么代数式m3﹣2mn+n3的值﹣2021.【分析】将两式m2=n+2021,n2=m+2021相减得出m+n=﹣1,将m2=n+2021两边乘以m,n2=m+2021两边乘以n再相加便可得出.【解答】解:将两式m2=n+2021,n2=m+2021相减,得m2﹣n2=n﹣m,(m+n)(m﹣n)=n﹣m,(因为m≠n,所以m﹣n≠0),m+n=﹣1,解法一:将m2=n+2021两边乘以m,得m³=mn+2021m①,将n2=m+2021两边乘以n,得n³=mn+2021n②,由①+②得:m³+n³=2mn+2021(m+n),m³+n³﹣2mn=2021(m+n),m³+n³﹣2mn=2021×(﹣1)=﹣2021.故答案为﹣2021.解法二:∵m 2=n +2021,n 2=m +2021(m ≠n ),∴m 2﹣n =2021,n 2﹣m =2021(m ≠n ),∴m 3﹣2mn +n 3=m 3﹣mn ﹣mn +n 3=m (m 2﹣n )+n (n 2﹣m )=2021m +2021n=2021(m +n )=﹣2021,故答案为﹣2021.【点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代数式m 3﹣2mn +n 3的降次处理是解题关键.12.已知:x +1x =3,则x 2+1x 2= 7 . 【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x +1x =3,∴(x +1x )2=x 2+2+1x 2=9, ∴x 2+1x 2=7, 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记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3.如图,AB =5,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 <BC ),分别以AC 、BC 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CDE 和正方形BCFG ,S △BEF ﹣S △AEC =52,则S △BEC = 3 .【分析】设正方形AEDC 的边长是a ,正方形BCFG 的边长是b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E =DE =DC =AC =a ,CF =FG =BG =BC =b ,根据S △BEF ﹣S △AEC =52得出S 正方形ACDE +S 正方形BCFG +S △DFE ﹣S △ABE ﹣S △BGF ﹣S △AEC =52,求出b ﹣a =1,再根据a +b =AB =5求出a 、b 的值,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答案即可.【解答】解:设正方形AEDC 的边长是a ,正方形BCFG 的边长是b ,则AE =DE =DC =AC =a ,CF =FG =BG =BC =b ,∵S △BEF =S 正方形ACDE +S 正方形BCFG +S △DFE ﹣S △ABE ﹣S △BGF ,∵S △BEF ﹣S △AEC =52,∴S 正方形ACDE +S 正方形BCFG +S △DFE ﹣S △ABE ﹣S △BGF ﹣S △AEC =52,∴12a 2+12b 2+12(b ﹣a )a −12×5×a −12b 2=52, 即52b −52a =52, ∴b ﹣a =1,∵AC +BC =AB =5,∴a +b =5,解得:a =2,b =3,即BC =3,AE =2,∴S △BEC =12×BC ×AE =12×3×2=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点,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14.如图是A 型卡片(边长为a 的正方形)、B 型卡片(长为a 、宽为b 的长方形)、C 型卡片(边长为b 的正方形).现有4张A 卡片,11张B 卡片,7张C 卡片,选用它们无缝隙、无重叠地拼正方形或长方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③④ .(只填序号)①可拼成边长为a +2b 的正方形;②可拼成边长为2a +3b 的正方形;③可拼成长、宽分别为2a +4b 、2a +b 的长方形;④用所有卡片可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分析】①②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求出要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各项系数即为各型号卡片的个数.④所有卡片面积和为4a 2+11ab +7b 2,将此多项式因式分解即可.【解答】①(a +2b )2=a 2+4ab +4b 2,要用A 型卡片1张,B 型卡片4张,C 型卡片4张, 所以可拼成边长为a +2b 的正方形.②(2a +3b )2=4a 2+12ab +9b 2,要用A 型卡片4张,B 型卡片12张,C 型卡片9张, 因为B 型卡片只有11张,C 型卡片只有7张,所以不能拼成边长为2a+3b的正方形.③(2a+4b)(2a+b)=4a2+2ab+8ab+4b2=4a2+10ab+4b2,可得A型卡片4张,B型卡片10张,C型卡片4张,所以可拼成长、宽分别为2a+4b、2a+b的长方形.④所有卡片面积和为4a2+11ab+7b2=(4a+7b)(a+b).所以所有卡片可拼长长为(4a+7b),宽为(a+b)的长方形.故答案为:①③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整式乘法、分解因式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解题时注意利用数形结合和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5.三种不同类型的地砖的长、宽如图所示,若现有A型地砖4块,B型地砖4块,C型地砖2块,要拼成一个正方形,则应去掉1块地砖;这样的地砖拼法可以得到一个关于m,n的恒等式为(2m+n)2=4m2+4mn+n2.【分析】分别计算出4块A的面积和4块B的面积、2块C的面积,再计算这三种类型的砖的总面积,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后,即可得出多了哪种类型的地砖.【解答】解:4块A的面积为:4×m×m=4m2;4块B的面积为:4×m×n=4mn;2块C的面积为2×n×n=2n2;那么这三种类型的砖的总面积应该是:4m2+4mn+2n2=4m2+4mn+n2+n2=(2m+n)2+n2,因此,多出了一块C型地砖,去掉一块C型地砖,这两个数的平方为(2m+n)2.这样的地砖拼法可以得到一个关于m,n的恒等式为:4m2+4mn+n2=(2m+n)2故答案为:4m2+4mn+n2=(2m+n)2.【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立意较新颖,注意面积的不同求解是解题的关键,对此类问题要深入理解.16.已知a,b,c是△ABC的三边,b2+2ab=c2+2ac,则△ABC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分析】把给出的式子重新组合,分解因式,分析得出b=c,才能说明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解答】解:b2+2ab=c2+2ac,a2+b2+2ab=a2+c2+2ac,(a+b)2=(a+c)2,a+b=a+c,b=c,所以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共9小题)17.(1)(﹣3a3)2•a3+6a12÷(﹣a3);(2)(﹣0.125)2019×22020×42018.【分析】(1)根据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可以解答本题;(2)先将原式变形,然后根据积的乘方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1)(﹣3a3)2•a3+6a12÷(﹣a3)=9a6•a3+6a12÷(﹣a3)=9a9+(﹣6a9)=3a9;(2)(﹣0.125)2019×22020×42018=(−18)2019×(22018×42018×22)=(−18)2019×(22018×42018×4)=(−18)2019×82018×4=(−18×8)2018×(−18)×4=(﹣1)2018×(−18)×4=1×(−18)×4=−12.【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先化简,再求值:(2m+1)(2m﹣1)﹣(m﹣1)2+(2m)3÷(﹣8m),其中m2+m﹣2=0.【分析】先算乘方,再算乘法和除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原式=4m2﹣1﹣(m2﹣2m+1)+8m3÷(﹣8m)=4m2﹣1﹣m2+2m﹣1﹣m2=2m2+2m﹣2=2(m2+m)﹣2,∵m2+m﹣2=0,∴m2+m=2,当m2+m=2时,原式=2×2﹣2=2.【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和求值,能正确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是解此题的关键.19.如果一个正整数能表示为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正整数为“神秘数”.如:4=22﹣02,12=42﹣22,20=62﹣42,因此4,12,20都是“神秘数”.(1)判断28,50是否为“神秘数”?如果是,请写成两个连续偶数平方差的形式;(2)观察上式,猜想“神秘数”是4的倍数吗?并说明理由.【分析】(1)结合新定义,直接可以判断28是“神秘数”,可以设50是“神秘数”,根据新定义,列出方程,无整数解,即可否定;(2)利用新定义,列出“神秘数”的表达式,因式分解,即可解决.【解答】解:(1)∵28=82﹣62,∴28是“神秘数”,设50=(2k+2)2﹣(2k)2,∴8k+4=50,∴k=23 4,∴2k不是整数,故50不是“神秘数”,即28是“神秘数”,且28=82﹣62,50不是“神秘数”;(2)“神秘数”是4的倍数,理由如下:∵(2k+2)2﹣(2k)2=8k+4=4(2k+1),∵2k+1是奇数,∴4(2k+1)是4的倍数,故“神秘数”是4的倍数.【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理解新定义的原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观察下列各式:(x﹣1)÷(x﹣1)=1;(x2﹣1)÷(x﹣1)=x+1;(x3﹣1)÷(x﹣1)=x2+x+1;(x4﹣1)÷(x﹣1)=x3+x2+x+1.根据上面各式的规律可得(x n+1﹣1)÷(x﹣1)=x n+x n﹣1+…+x+1;利用规律完成下列问题:(1)52021+52020+52019+…+51+1=52022−14;(2)求(﹣3)20+(﹣3)19+(﹣3)18+…+(﹣3)的值.【分析】根据各式规律即可确定出所求;(1)仿照题目中规律,将x=5,n=2021代入后再等式变形即可;(2)将x=﹣3,n=20代入题目中发现的规律,再等式变形计算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x n+1﹣1;(1)将x=5,n=2021代入得:(52022﹣1)÷(5﹣1)=52021+52020+52019+…+51+1,∴52021+52020+52019+…+51+1=52022−15−1=52022−14.(2)将x=﹣3,n=20代入得:[(﹣3)21﹣1]÷(﹣3﹣1)=(﹣3)20+(﹣3)19+(﹣3)18+…+(﹣3)+1,∴(﹣3)20+(﹣3)19+(﹣3)18+…+(﹣3)=(−3)21−1−3−1=321+14−1=321−3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索规律,体现了由一般到特殊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探索出规律,根据规律答题.21.阅读下列文字,我们知道对于一个图形,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数学等式,例如由图1可以得到(a+2b)(a+b)=a2+3ab+2b2.请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2中所表示的数学等式(a+b+c)2=a2+b2+c2+2ab+2ac+2bc;(2)利用(1)中所得到的结论,解决下面的问题:已知a+b+c=11,ab+bc+ac=38,求a2+b2+c2的值;(3)图3中给出了若干个边长为a和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纸片.若干个长为a和宽为b 的长方形纸片,利用所给的纸片拼出一个几何图形,使得计算它的面积能得到数学公式:2a2+5ab+2b2=(2a+b)(a+2b).【分析】(1)根据数据表示出矩形的长与宽,再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写出等式的左边,再表示出每一小部分的矩形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相等即可写出等式.(2)根据利用(1)中所得到的结论,将a+b+c=11,ab+bc+ac=38作为整式代入即可求出.(3)找规律,根据公式画出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使它满足所给的条件.【解答】解:(1)根据题意,大矩形的面积为:(a+b+c)(a+b+c)=(a+b+c)2,各小矩形部分的面积之和=a2+2ab+b2+2bc+2ac+c2,∴等式为(a+b+c)2=a2+b2+c2+2ab+2ac+2bc.(2)a2+b2+c2 =(a+b+c)2﹣2ab﹣2ac﹣2bc=112﹣2×38=45.(3)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分整体与部分两种思路表示出面积,然后再根据同一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即可解答.22.如图所示,现有边长分别为b、a的正方形、邻边长为b和a(b>a)的长方形硬纸板若干.(1)请选择适当形状和数量的硬纸板,拼出面积为2b2+3ab+a2的长方形,画出拼法的示意图;(2)从这三种硬纸板中选择一些拼出面积为8ab的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则这些长方形的周长共有4种不同情况;(3)现有①类纸板1张,②类纸板4张,则应至少取③类纸板4张才能用它们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4)已知长方形②的周长为20,面积为12,求小正方形①与大正方形③的面积之和.【分析】(1)将多项式2b2+3ab+a2进行因式分解,结合边长即可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2)利用8ab可以分解为:a,8b;8a,b;2a,4b;4a,2b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图形直接得出答案;(4)利用长方形②的周长为20,面积为12,得出a,b的关系,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得出小正方形①与大正方形③的面积之和a2+b2的值.【解答】解:(1)如图所示:S=2b2+3ab+a2=(a+b)(a+2b);(2)从这三种硬纸板中选择一些拼出面积为8ab的不同形状的长方形,∵8ab可以分解为:a,8b;8a,b;2a,4b;4a,2b.∴这些长方形的周长共有4种不同情况.故答案为:4.(3)设还需要③类纸片x张才能用它们拼成一个新的正方形;则新正方形面积为:a2+4ab+xb2,且它是完全平方式.∴x=4.故答案为:4.(4)由已知得:a+b=10,ab=12,∴a2+b2=(a+b)2﹣2ab=100﹣24=76.【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运算和因式分解与几何图形设计,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23.图1,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平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1)图2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m﹣n)2;(2)观察图2,三个代数式(m+n)2,(m﹣n)2,mn之间的等量关系是(m+n)2﹣4mn=(m﹣n)2;(3)若x+y=﹣6,xy=2.75,求x﹣y;(4)观察图3,你能得到怎样的代数恒等式呢?【分析】(1)表示出阴影部分的边长,即可得出其面积;(2)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矩形的面积即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可得出三个代数式(m+n)2、(m﹣n)2、mn之间的等量关系.(3)根据(2)所得出的关系式,可求出(x﹣y)2,继而可得出x﹣y的值.(4)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大矩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等式.【解答】解:(1)图②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m﹣n)2,故答案为:(m﹣n)2;(2)(m+n)2﹣4mn=(m﹣n)2,故答案为:(m+n)2﹣4mn=(m﹣n)2;(3)(x﹣y)2=(x+y)2﹣4xy=25,则x﹣y=±5;(4)(2m+n)(m+n)=2m(m+n)+n(m+n)=2m2+3mn+n2.【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属于基础题,注意仔细观察图形,表示出各图形的面积是关键.24.小刚同学动手剪了如图①所示的正方形与长方形纸片若干张.(1)他用1张1号、1张2号和2张3号卡片拼出一个新的图形(如图②).根据这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写出一个你所熟悉的乘法公式,这个乘法公式是(a+b)2=a2+2ab+b2;(2)如果要拼成一个长为(a+2b),宽为(a+b)的大长方形,则需要2号卡片2张,3号卡片3张;(3)当他拼成如图③所示的长方形,根据6张小纸片的面积和等于大纸片(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把多项式a2+3ab+2b2分解因式,其结果是(a+2b)•(a+b);(4)动手操作,请你依照小刚的方法,利用拼图分解因式a2+5ab+6b2=(a+2b)(a+3b)画出拼图.【分析】(1)利用图②的面积可得出这个乘法公式是(a+b)2=a2+2ab+b2,(2)由如图③可得要拼成一个长为(a+2b),宽为(a+b)的大长方形,即可得出答案,(3)由图③可知矩形面积为(a+2b)•(a+b),利用面积得出a2+3ab+2b2=(a+2b)•(a+b),(4)先分解因式,再根据边长画图即可.【解答】解:(1)这个乘法公式是(a+b)2=a2+2ab+b2,故答案为:(a+b)2=a2+2ab+b2.(2)由如图③可得要拼成一个长为(a+2b),宽为(a+b)的大长方形,则需要2号卡片2张,3号卡片3张;故答案为:2,3.(3)由图③可知矩形面积为(a+2b)•(a+b),所以a2+3ab+2b2=(a+2b)•(a+b),故答案为:(a+2b)•(a+b).(4)a2+5ab+6b2=(a+2b)(a+3b),如图,故答案为:(a+2b)(a+3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能运用图形的面积计算的不同方法得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25.阅读理解:若x满足(30﹣x)(x﹣10)=160,求(30﹣x)2+(x﹣10)2的值.解:设30﹣x=a,x﹣10=b,则(30﹣x)(x﹣10)=ab=160,a+b=(30﹣x)+(x﹣10)=20,(30﹣x)2+(x﹣10)2=a2+b2=(a+b)2﹣2ab=202﹣2×160=80解决问题:(1)若x满足(2020﹣x)(x﹣2016)=2.则(2020﹣x)2+(x﹣2016)2=12;(2)若x满足(2021﹣x)2+(x﹣2018)2=2020,求(2021﹣x)(x﹣2018)的值;(3)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0,BC=12,点E.F是BC、CD上的点,且BE =DF=x,分别以FC、CE为边在长方形ABCD外侧作正方形CFGH和CEMN,若长方形CEPF的面积为160平方单位,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和为384平方单位.【分析】(1)根据题目提供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可得,a2+b2=2020,a+b=(2021﹣x)+(x﹣2018)=3,将ab化成=12[(a+b)2﹣(a2+b2)]的形式,代入求值即可;(3)根据题意可得,(20﹣x)(12﹣x)=160,即(20﹣x)(x﹣12)=﹣160,根据(1)中提供的方法,求出(20﹣x)2+(12﹣x)2的结果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1)设2020﹣x=a,x﹣2016=b,则(2020﹣x)(x﹣2016)=ab=2,a+b =(2020﹣x)+(x﹣2016)=4,所以(2020﹣x)2+(x﹣2016)2=a2+b2=(a+b)2﹣2ab=42﹣2×2=12;故答案为:12;(2)设2021﹣x=a,x﹣2018=b,则(2021﹣x)2+(x﹣2018)2=a2+b2=2020,a+b =(2021﹣x)+(x﹣2018)=3,所以(2021﹣x)(x﹣2018)=ab=12[(a+b)2﹣(a2+b2)]=12×(32﹣2020)=−20112;答:(2021﹣x)(x﹣2018)的值为−2011 2;(3)由题意得,FC=(20﹣x),EC=(12﹣x),∵长方形CEPF的面积为160,∴(20﹣x)(12﹣x)=160,∴(20﹣x)(x﹣12)=﹣160,∴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0﹣x)2+(12﹣x)2,设20﹣x=a,x﹣12=b,则(20﹣x)(x﹣12)=ab=﹣160,a+b=(20﹣x)+(x﹣12)=8,所以(20﹣x)2+(x﹣12)2=(20﹣x)2+(12﹣x)2=a2+b2=(a+b)2﹣2ab=82﹣2×(﹣160)=384;故答案为:384.【点评】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阅读理解题目中提供的方法,是类比、推广的前提和关键.。

2021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典中点习题课件(付,253)

2021春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典中点习题课件(付,253)
(1)通过计算(可用计算器)比较①~⑦组两数的 大小.(在横线上填上“>”“=”或“<”) ①12 21;②23 32;③34 43;④45 54; ⑤56 65;⑥67 76;⑦78 87.
(2)归纳第(1)问的结果,猜想出nn+1和(n+1)n的 大小关系.
探究培优
(3)根据以上结论,请判断2 0222 023和2 0232 022的大 小关系.
【点拨】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不等式,只需看式子是否用 “>”“<”“≥”“≤”或“≠”连接,若是,则是不等式,否则不是.
夯实基础
2.下列各项中,蕴含不等关系的是( D ) A.老师的年龄是你的年龄的 2 倍 B.小军和小红一样高 C.小明比爸爸小 26 岁 D.x2 是非负数
夯实基础
3.下列数量关系用不等式表示错误的是( D ) A.若 a 是负数,则 a<0 B.若 m 的值小于 1,则 m<1 C.若 x 与-1 的和大于 0,则 x-1>0 D.若 a 的23大于 b,则23a≠b
夯实基础
3.关于x的不等式-2x+a≥2的解集如图所示, 则a的值是( A) A.0 B.2 C.-2 D.4
夯实基础
4.【2020·沈阳】不等式2x≤6的解集是( A) A.x≤3 B.x≥3 C.x<3 D.x>3
夯实基础
*5.若实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ac>bc B.ab>cb C.a+c>b+c D.a+b>c+b
探究培优
15.阅读下列材料,并完成后面各题. 你能比较2 0222 023和2 0232 022的大小吗?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先把问题一般化,比较nn+1和(n+ 1)n(n≥1,且n为整数)的大小.然后从分析n=1,n= 2,n=3,…的简单情形入手,从中发现规律,经过归纳、 猜想得出结论.

专练09(几何题)-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点必杀2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练09(几何题)-2019~2020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考点必杀200题(人教版)(解析版)

专练09(几何题)(20道)1.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30PAB ∠=,120PCD ∠=.求 APC ∠ 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 P 作 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 5060110APC ∠=+=.问题迁移:(1)如图3,AD BC ,点 P 在射线 OM 上运动,当点 P 在 A 、 B 两点之间运动时,ADP α∠=∠,BCP β∠=∠.CPD ∠ 、 α∠ 、 β∠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 P 在 A 、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 P 与点 A 、 B 、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 CPD ∠ 、 α∠ 、 β∠ 间的数量关系.【来源】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阶段性测试数学试题【答案】(1)∠CPD=∠α+∠β,理由见解析;(2)①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②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解析】(1)∠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DPE ,β∠=∠CPE ,∴∠CPD=∠DPE +∠CPE=αβ∠+∠;(2)①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理由如下:如图4,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EPD ,β∠=∠CPE ,∴∠CPD=∠CPE −∠EPD=βα∠-∠;②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5,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DPE ,β∠=∠CPE ,∴∠CPD=∠DPE −∠CPE=αβ∠-∠,综上所述,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1)如图1,AB ∥CD ,点M 为直线AB ,CD 所确定的平面内的一点,若∠A =105︒+α,∠M =108︒-α,请直接写出∠C 的度数 ;(2)如图2,AB ∥CD ,点P 为直线AB ,CD 所确定的平面内的一点,点E 在直线CD 上,AN 平分∠PAB ,射线AN 的反向延长线交∠PCE 的平分线于M ,若∠P =30︒,求∠AMC 的度数;(3)如图3,点P 与直线AB ,CD 在同一平面内,AN 平分∠PAB ,射线AN 的反向延长线交∠PCD 的平分线于M ,若∠AMC =180︒-12∠P ,求证:AB ∥CD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答案】(1)147C ∠=︒;(2)105AMC ∠=︒;(3)证明过程见解析【解析】解:(1)如图,连接AC ,在AMC 中,180MAC MAC MCA ∠+∠+∠=︒,∵AB ∥CD ,180BAC ACD ∴∠+∠=︒,180180360BAM M MCD ∴∠+∠+∠=︒+︒=︒,∵∠A =105︒+α,∠M =108︒-α,∴105(108367)014a a MCD ︒++︒⎡⎤∠=︒-=︒⎣⎦-;(2)如图,延长BA 与CP 交于Q ,记CQ 和AM 交于点H ,∵AN 平分∠PAB ,BAN PAN ∴∠=∠,1802QAP BAN ∴∠=︒-∠,∵∠P =30︒,∴3018022102CQA P QAP BAN BAN ∠=∠+∠=︒+︒-∠=︒-∠,30MHC NHP NAP P BAN ∠=∠=∠-∠=∠-︒,∵AB ∥CD ,2102ECQ CQA BAN ∴∠=∠=︒-∠,∵CM 平分∠PCE ,()11210210522MCH ECP BAN BAN ∴∠=∠=⨯︒-∠=︒-∠,180AMC MHC MCH ∠=︒-∠-∠,()18030(105)105AMC BAN BAN ∴∠=︒-∠-︒-︒-∠=︒; (3)如图,连接AC ,则180PAC PCA P ∠+∠=︒-∠,180MAC MCA M ∠+∠=︒-∠,∵∠AMC =180︒-12∠P , 12MAC MCA P ∴∠+∠=∠, 11802MAC MCA PAC PCA P ∴∠+∠+∠+∠=︒-∠, 即11802PAM PCM P ∠+∠=︒-∠, ∵AN 平分∠PAB ,MC 平分∠PCD ,,BAM PAM DCM PCM ∴∠=∠∠=∠,11802BAM DCM P ∴∠+=︒-∠, 1118018022BCA DCA P P ∴∠+∠=︒-∠+∠=︒, ∴AB ∥CD .【点睛】本题考查的平行线及三角形的综合知识,在这里要注意添加根据题意添加合适的辅助线,这里需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对顶角等综合性质,难度稍大.3.如图,已知:点A C 、、B 不在同一条直线,AD BE .(1)求证:180B C A ∠+∠-∠=︒. (2)如图②,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试探究C ∠与AQB ∠的数量关系; (3)如图③,在(2)的前提下,且有AC QB ,直线AQ BC 、交于点P ,QP PB ⊥,请直接写出::DAC ACB CBE ∠∠∠=______________.【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武钢实验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答案】(1)见详解;(2)2180C AQB ∠+∠=︒;(3)1:2:2【解析】解:(1)过点C 作CF AD ,则//BE CF ,∵//CF AD BE∴,180,ACF A BCF B ACF BCF C ∠=∠∠=︒-∠∠+∠=∠∴180180180B C A BCF C ACF C C ∠+∠-∠=︒-∠+∠-∠=-∠+∠=︒(2)过点Q 作QM AD ,则//BE QM ,∵QM AD ,//BE QM∴,AQM NAD BQM EBQ ∠=∠∠=∠∵AQ BQ 、分别为DAC EBC ∠∠、的平分线所在直线 ∴11,22NAD CAD EBQ CBE ∠=∠∠=∠ ∴1()2ABQ BQM AQM CBE CAD ∠=∠-∠=∠-∠ ∵180()1802C CBE AD AQB ∠=︒-∠-∠=︒-∠∴2180C AQB ∠+∠=︒(3)∵//AC QB ∴11,22AQB CAP CAD ACP PBQ CBE ∠=∠=∠∠=∠=∠ ∴11801802ACB ACP CBE ∠=︒-∠=︒-∠ ∵2180C AQB ∠+∠=︒ ∴12CAD CBE ∠=∠ ∵QP PB ⊥∴180CBE CAD ∠+∠=︒∴60,120CAD CBE ∠=︒∠=︒ ∴11801202ACB CBE ∠=︒-∠=︒ ∴::60:120:1201:2:2DAC ACB CBE ∠∠∠=︒︒︒=.故答案为:1:2:2.【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此题的关键是作出合适的辅助线,找准角与角之间的关系.4.如图1,//,AB CD 直线MN 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BEF ∠、与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EP ,与CD 交于点G GH EG ⊥,交MN 于H .(1)求证:// ;PF GH (2)如图2,连接PH K ,为GH 上一动点,PHK HPK PO ∠=∠,平分EPK ∠交MN 于,Q 则HPQ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改变,请说明理由.【来源】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答案】(1)详见解析;(2)HPQ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一直是45︒.【解析】解:(1)证明:如图1,//AB CD ,180BEF EFD ∴∠+∠=︒.又BEF ∠与EF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 ,1()902FEP EFP BEF EFD ∴∠+∠=∠+∠=︒, 90EPF ∴∠=︒,即EG PF ⊥.GH EG ⊥,//PF GH ∴;(2)HPQ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如图2,12∠=∠,322∠=∠∴.又GH EG ⊥,49039022∠=︒-∠=︒-∠∴.18049022EPK ∠=︒-∠=︒+∠∴.PQ ∵平分EPK ∠,14522QPK EPK ∴∠=∠=︒+∠. ∴245HPQ QPK ∠=∠-∠=︒,∴HPQ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一直是4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是解题的关键,即①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a b ,////b c a c ⇒. 5.已知//AB CD ,点M 为平面内一点.(1)如图1,ABM ∠和DCM ∠互余,小明说过M 作//MP AB ,很容易说明BM CM ⊥。

2020年春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多边形》单元测试卷 含详解

2020年春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多边形》单元测试卷  含详解

2020年华师大版第9章《多边形》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下面四个图形中,线段BD是△ABC的高的图形是()A.B.C.D.2.如果线段AM和线段AN分别是△ABC边BC上的中线和高,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M>AN B.AM≥AN C.AM<AN D.AM≤AN3.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9.那么第三边的长可能是下列数据中的()A.2B.13C.16D.184.从十二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对角线()条.A.9条B.10条C.11条D.12条5.用一批完全相同的正多边形能镶嵌成一个平面图案的是()A.正五边形B.正六边形C.正七边形D.正八边形6.如图,已知∠ACD=130°,∠B=20°,则∠A的度数是()A.110°B.30°C.150°D.90°7.一个多边形的边数每增加一条,这个多边形的()A.内角和增加360°B.外角和增加360°C.内角和增加180°D.对角线增加一条8.如图,点E在四边形ABCD的CD边的延长线上,若∠ADE=120°,则∠A+∠B+∠C 的度数为()A.240°B.260°C.300°D.320°9.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若∠BAC=76°,∠C=64°,则∠DAE的度数是()A.10°B.12°C.15°D.18°10.如图,多边形ABCDEFG中,∠E=∠F=∠G=108°,∠C=∠D=72°,则∠A+∠B 的值为()A.108°B.72°C.54°D.36°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11.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12.赵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如图中所示的那样在门上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即图中的AB,CD两根木条),这其中的数学原理是.13.如图,点D在线段BC上,AC⊥BC,AB=8cm,AD=6cm,AC=4cm,则在△ABD中,BD边上的高是cm.14.如图,AD、CE、BF是△ABC的高,AB=5,BC=4,AD=3,则CE=.15.如图,小华从A点出发,沿直线前进5m后左转24°,再沿直线前进5m,又向左转24°,……照这样走下去,当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点时,一共走过的路程是.16.已知三角形三边长为整数,其中两边的差为5,且周长为奇数,则第三边长的最小值为.17.如图,已知BD为△ABC中∠ABC的平分线,CD为△ABC的外角∠ACE的平分线,与BD交于点D,若∠D=28°,则∠A=.18.如图是某广场用地板铺设的部分图案,中央是一块正六边形的地板砖,周围是正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地板砖.从里向外的第1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6个正三角形,第2层包括6个正方形和18个正三角形,…,依此递推,则第6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第n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4分)19.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比它的内角和的少90°,求多边形的边数.20.正八边形地板砖,能铺满地面,既不留下一丝空白,又不相互重叠吗?请说明理由.21.如图,五边形ABCDE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已知EF⊥BC,求证:EF平分∠AED.22.我们知道,可以单独用正三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镶嵌平面.如果我们要同时用两种不同的正多边形镶嵌平面,可能设计出几种不同的组合方案?问题解决:猜想1:是否可以同时用正方形、正八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进行平面镶嵌?验证1:在镶嵌平面时,设围绕某一点有x个正方形和y个正八边形的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周角.根据题意,可得方程:90x+y=360,整理得:2x+3y=8,我们可以找到方程的正整数解为.结论1:镶嵌平面时,在一个顶点周围围绕着1个正方形和2个正八边形的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周角,所以同时用正方形和正八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可以进行平面镶嵌.猜想2:是否可以同时用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进行平面镶嵌?若能,请按照上述方法进行验证,并写出所有可能的方案;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3.如图1,AD、BC交于点O,得到的数学基本图形我们称之为‘8’字形ABCD.(1)试说明:∠A+∠B=∠C+∠D;(2)如图2,∠ABC和∠ADC的平分线相交于E,尝试用(1)中的数学基本图形和结论,猜想∠E与∠A、∠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4.“转化”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即把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问题.(1)请你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求出下面星形图(1)中∠A+∠B+∠C+∠D+∠E的度数;(2)若对图(1)中星形截去一个角,如图(2),请你求出∠A+∠B+∠C+∠D+∠E+∠F 的度数;(3)若再对图(2)中的角进一步截去,你能由题(2)中所得的方法或规律,猜想图3中的∠A+∠B+∠C+∠D+∠E+∠F+∠G+∠H+∠M+∠N的度数吗?只要写出结论,不需要写出解题过程)25.∠MON=90°,点A,B分别在OM、ON上运动(不与点O重合).(1)如图①,AE、BE分别是∠BAO和∠ABO的平分线,随着点A、点B的运动,∠AEB=°;(2)如图②,若BC是∠ABN的平分线,BC的反向延长线与∠OAB的平分线交于点D.①若∠BAO=60°,则∠D=°;②随着点A,B的运动,∠D的大小会变吗?如果不会,求∠D的度数;如果会,请说明理由;(3)如图③,延长MO至Q,延长BA至G,已知∠BAO,∠OAG的平分线与∠BOQ 的平分线及其延长线相交于点E、F,在△AEF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求∠ABO的度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解:由三角形的高的定义可知,如果线段BD是△ABC的高,那么BD⊥AC,垂足是点D.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中BD⊥AC.故选:D.2.解:∵线段AN是△ABC边BC上的高,∴AD⊥BC,由垂线段最短可知,AM≥AN,故选:B.3.解:∵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9,∴9﹣7<第三边的长<9+7,即2<第三边的长<16,选项中只有,13符合题意.故选:B.4.解:12﹣3=9,十二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9条对角线.故选:A.5.解:根据密铺的条件可知3个正六边形能密铺,故选:B.6.解:∵∠ACD是△ABC的一个外角,∴∠A=∠ACD﹣∠B=130°﹣20°=110°,故选:A.7.解: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可以表示成(n﹣2)•180°,可以得到增加一条边时,边数变为n+1,则内角和是(n﹣1)•180°,因而内角和增加:(n﹣1)•180°﹣(n﹣2)•180°=180°.故选:C.8.解:因为∠ADE=120°,∠ADE+∠ADC=180°,所以∠ADC=180°﹣∠ADE=180°﹣120°=60°,因为∠ADC+∠A+∠B+∠C=360°,所以∠A+∠B+∠C=360°﹣∠ADC=360°﹣60°=300°,故选:C.9.解:∵AE平分∠BAC,∴∠CAE=∠CAB=×76°=38°,∵AD⊥BC,∴∠ADC=90°,∴∠CAD=90°﹣∠C=90°﹣64°=26°,∴∠DAE=∠EAC﹣∠ACD=38°﹣26°=12°,故选:B.10.解:连接CD,五边形CDEFG的内角和为:(5﹣2)×180°=540°,∴∠CDE+∠DCG=540°﹣(∠E+∠F+∠G)=540°﹣108°×3=216°,∴∠ADC+∠BCD=∠CDE+∠DCG﹣(∠BCG+∠ADE)=216°﹣72°×2=72°,∴∠A+∠B=∠ADC+∠BCD=72°,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11.解: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故答案为:重心.12.解:赵师傅这样做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故答案为:三角形的稳定性.13.解:如图,∵AC⊥BC,∴BD边上的高为线段AC.又∵AC=4cm,∴BD边上的高是4cm.故答案是:4.14.解:∵,∴,故答案为:.15.解:由题意可知,当小华回到出发地A点时,行走的路线是正多边形,∵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而每一个外角为24°,∴多边形的边数为360°÷24°=15,∴小华一共走的路程:15×5=75,故答案为:75m.16.解:∵三角形三边中某两条边长之差为5,∴设其中一边为x,则另一边为x+5,第三边为y,∴此三角形的周长为:x+x+5+y=2x+y+5,∵三角形周长为奇数,∴y是偶数,∵5<y<x+x+5,∴y的最小值为6.故答案为:6.17.解:∵BD为∠ABC的平分线,CD为∠ACE的平分线,∴∠DBC=∠ABC,∠DCE=∠ACE,∵∠DCE=∠DBC+∠D,∠ACE=∠ABC+∠A,∴∠DBC+∠D=(∠ABC+∠A),∴∠D=∠A,∴∠A=2∠D=2×28°=56°.故答案为56°.18.解:第1层包括6个正三角形,第2层包括18个正三角形,…,每一层比上一层多12个,故第6层中含有正三角形的个数是6+12×5=66(个),第n层中含有正三角形个数是6+12(n﹣1)=12n﹣6,故答案为:66,12n﹣6.三.解答题(共7小题)19.解:设这个多边形是n边形,,解得:n=2,答:这个多边形是12边形.20.解:不能.∵正八边形每个内角是=135°,不能整除360°,∴不能密铺.21.证明:∵五边形内角和为(5﹣2)×180°=540°且五边形ABCDE的5个内角都相等,∴.∵EF⊥BC,∴∠3=90°.又∵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在四边形ABFE中,∠1=360°﹣(108°+108°+90°=54°,又∵∠AED=108°,∴∠1=∠2=54,∴EF平分∠AED.22.解:在镶嵌平面时,设围绕某一点有a个正三角形和b个正六边形的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周角,根据题意,可得方程:60a+120b=360.整理得:a+2b=6,方程的正整数解为,.所以可以同时用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两种正多边形组合进行平面镶嵌,在一个顶点周围围绕2个正三角形和2个正六边形或者围绕着4个正三角形和1个正六边形.23.(1)证明:∵∠A+∠B+∠AOB=180°,∠C+∠D+∠COD=180°,又∵∠AOB=∠COD,∴∠A+∠B=∠C+∠D.(2)解:结论:2∠E=∠A+∠C.理由:∵∠ABC和∠ADC的平分线相交于E,∴可以假设∠ABE=∠EBC=x,∠ADE=∠EDC=y,∵∠A+x=∠E+y,∠C+y=∠E+x,∴∠A+∠C=∠E+∠E,∴2∠E=∠A+∠C,24.解:(1)∵∠1=∠2+∠D=∠B+∠E+∠D,∠1+∠A+∠C=180°,∴∠A+∠B+∠C+∠D+∠E=180°;(2)∵∠1=∠2+∠F=∠B+∠E+∠F,∠1+∠A+∠C+∠D=360°,∴∠A+∠B+∠C+∠D+∠E+∠F=360°;(3)根据图中可得出规律∠A+∠B+∠C+∠D+∠E=180°,每截去一个角则会增加180度,所以当截去5个角时增加了180×5度,则∠A+∠B+∠C+∠D+∠E+∠F+∠G+∠H+∠M+∠N=180°×5+180°=1080°.25.解:(1)∵直线MN与直线PQ垂直相交于O,∴∠AOB=90°,∴∠OAB+∠OBA=90°,∵AE、BE分别是∠BAO和∠ABO角的平分线,∴∠BAE=∠OAB,∠ABE=∠ABO,∴∠BAE+∠ABE=(∠OAB+∠ABO)=45°,∴∠AEB=135°;故答案为:135°;(2)①∵∠AOB=90°,∠BAO=60°,∴∠ABO=30°,∴∠ABN=150°,∵BC是∠ABN的平分线,∴∠OBD=∠CBN=150°=75°,∵AD平分∠BAO,∴∠DAB=30°,∴∠D=180°﹣∠ABD﹣∠BAD﹣∠AOB=180°﹣75°﹣30°﹣30°=45°,故答案为:45;②∠D的度数不随A、B的移动而发生变化,设∠BAD=α,∵AD平分∠BAO,∴∠BAO=2α,∵∠AOB=90°,∴∠ABN=180°﹣∠ABO=∠AOB+∠BAO=90+2α,∵BC平分∠ABN,∴∠ABC=45°+α,∵∠ABC=180°﹣∠ABD=∠D+∠BAD,∴∠D=∠ABC﹣∠BAD=45°+α﹣α=45°;(3)∵∠BAO与∠BOQ的平分线交于点E,∴∠AOE=135°,∴,∵AE、AF分别是∠BAO和∠OAG的平分线,∴,在△AEF中,若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3倍,则①当∠EAF=3∠E时,得∠E=30°,此时∠ABO=60°;②当∠EAF=3∠F时,得∠E=60°,此时∠ABO=120°>90°,舍去;③当∠F=3∠E时,得,此时∠ABO=45°;④当∠E=3∠F时,得,此时∠ABO=135°>90°,舍去.综上可知,∠ABO的度数为60°或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复习与总结(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复习与总结(专项练习含答案)

专题8.14 《二元一次方程组》全章复习与巩固(专项练习)一、单选题1.(2020·珠海市文园中学七年级期中)已知21x y =⎧⎨=⎩是方程kx+y =3的一个解,那么k 的值是( )A .2B .﹣2C .1D .﹣12.(2020·河北廊坊市·八年级开学考试)现用190张铁皮做盒子,每张铁皮做8个盒身或做22个盒底,而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个盒子,设用x 张铁皮做盒身,y 张铁皮做盒底,则可列方程组为( )A .1902822x y x y +=⎧⎨⨯=⎩B .1902228x y y x +=⎧⎨⨯=⎩C .2190822y x x y +=⎧⎨=⎩D .21902822y x x y +=⎧⎨⨯=⎩3.(2020·山西忻州市·七年级期末)以方程组21x y x y +=⎧⎨-=⎩的解为坐标的点(x ,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2020·山东东营市·七年级期末)若21x y =⎧⎨=-⎩是下列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则这个方程组为( )A .351x y x y +=⎧⎨+=⎩ B .251x y x y -=⎧⎨+=⎩C .231x y x y =⎧⎨=+⎩ D .325x y y x =-⎧⎨+=⎩5.(2020·贵州安顺市·七年级期末)若方程组01ax y x by +=+=⎧⎨⎩的解是11x y =⎧⎨=-⎩,那么a 、b 的值是( ).A .10a b ==,B .112a b ==, C .10a b =-=,D .00a b ==,6.(2020·湖南株洲市·七年级期末)如图,宽为50cm 的长方形图案由10个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其中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 )A .400cm 2B .500cm 2C .600cm 2D .300cm 27.(2020·广东云浮市·七年级期末)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37,532,x y x y -=⎧⎨-=-⎩①②由①-①可得的方程为( )A .3x =5B .-3x =9C .-3x -6y =9D .3x -6y =58.(2020·山东菏泽市·七年级期末)如图,点O 在直线AB 上,OC 为射线,①1比①2的3倍少10°,设①1,①2的度数分别为x,y,那么下列求出这两个角的度数的方程是( )A .18010x y x y +=⎧⎨=-⎩B .180310x y x y +=⎧⎨=-⎩C .180+10x y x y +=⎧⎨=⎩D .3180310y x y =⎧⎨=-⎩9.(2020·浙江湖州市·七年级期中)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4,5,x m y m +=⎧⎨-=⎩则无论m 取何值,x ,y 恒有的关系式是( )A .1x y +=B .1x y +=-C .9x y +=D .9x y -=-10.(2020·河南洛阳市·七年级期中)如图,周长为34的矩形ABCD 被分成7个全等的矩形,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 )A .280B .140C .70D .19611.(2020·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七年级期末)在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21x y ax y +=⎧⎨-=⎩中,若232x y +=,则a 的值为( ) A .1B .-3C .3D .412.(2020·安徽淮南市·七年级期末)方程组23x y x y +=⎧⎨+=⎩■的解为2x y =⎧⎨=⎩■,则被遮盖的前后两个数分别为( )A .1、2B .1、5C .5、1D .2、4二、填空题13.(2019·湖北省建始金太阳学校七年级月考)二元一次方程x +y =4有______组解,有_______组正整数解. 14.(2020·湖北随州市·八年级月考)若2,-1x y =⎧⎨=⎩是方程组-3,-6mx y x ny =⎧⎨=⎩的解,则m=____,n=____.15.(2018·内蒙古兴安盟·七年级期中)若2x 2a -5b +y a -3b =0是二元一次方程,则a=______,b=______.16.(2020·唐山市第十一中学七年级月考)若载重3吨的卡车有x 辆,载重5吨的卡车比它多4辆,它们一共运货y 吨,用含x 的式子表示y 为______.17.(2019·湖北省建始金太阳学校七年级月考)若11x y =⎧⎨=-⎩,22x y =⎧⎨=⎩和3x y c =⎧⎨=⎩都是方程ax +by +2=0的解,则c=______.18.(2020·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期中)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13x y mx y +=+⎧⎨+=⎩的解满足21x 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19.(2020·长沙市中雅培粹学校七年级月考)对于任意有理数a 、b 、C 、d ,我们规定a b c d=ad ﹣bc .已知x ,y 同时满足14x y - =5,53yx- =1,则x=_____,y=_____. 20.(2018·山西九年级专题练习)已知32x y =⎧⎨=-⎩ 是方程组37ax by bx ay +=⎧⎨+=-⎩的解,则代数式(a+b)(a -b)的值为_________21.(2020·内蒙古通辽市·七年级期末)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2524x y x y +=⎧⎨+=⎩,则x y -的值为___.22.(2020·内蒙古通辽市·七年级期末)某班有30名同学去看演出,购买甲、乙两种票共用去690元,其中甲种票每张25元,乙种票每张20元,设购买了甲种票x 张,乙种票y 张,由此可列出方程组________.23.(2019·山西九年级专题练习)对于实数a ,b ,定义运算“①”:a①b=a b ab a b ≥⎪⎩,<,例如4①3,因为4>3.所以.若x ,y 满足方程组48229x y x y -=⎧⎨+=⎩,则x①y=_____________.24.(2020·湖北襄阳市·七年级期末)若()235230x y x y ,-++-+=则x y +的值为______.25.(2017·河北九年级其他模拟)《九章算术》是我国东汉初年编订的一部数学经典著作.在它的“方程”一章里,一次方程组是由算筹布置而成的.《九章算术》中的算筹图是竖排的,现在我们把它改为横排,如图1、图2,图中各行从左到右列出的算筹数分别表示未知数x 、y 的系数与相应的常数项,把图1所示的算筹图用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方程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3x +2y =19x +4y =23,类似地,图2所示的算筹图我们可以用方程组形式表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6.(2019·全国)(1)解方程组:{3x +4y =19x −y =4(2)解方程组:{3(x +y)−4(x −y)=4x+y 2+x−y 6=1 . 27.(2020·内蒙古兴安盟·七年级期末)在等式y =ax 2+bx +c 中,当x =﹣1时,y =3;当x =0时,y =1,当x =1时,y =1,求这个等式中a 、b 、c 的值.28.(2019·全国七年级单元测试)杭州地铁5号线全长48.18公里,投资315.9亿元,规划建设预期2014-2019年,杭州工程地铁队负责建设,分两个班组分别从杭州南站外香樟路站和余杭科技岛站同时开工掘进.已知甲组比乙组平均每天多掘进2.4米,经过5天施工,两组共掘进了110米. (1)求甲、乙两个班组平均每天各掘进多少米?(2)为加快工程进度,通过改进施工技术,在剩余的工程中,甲组平均每天能比原来多掘进1.7米,乙组平均每天能比原来多掘进1.3米.按此施工进度,能够比原来少用多少天完成任务?29.(2018·辽宁大连市·七年级期末)某工厂接受了20天内生产1200台GH 型电子产品的总任务.已知每台GH 型产品由4个G 型装置和3个H 型装置配套组成.工厂现有80名工人,每个工人每天能加工6个G 型装置或3个H 型装置.工厂将所有工人分成两组同时开始加工,每组分别加工一种装置,并要求每天加工的G 、H 型装置数量正好组成GH 型产品.(1)按照这样的生产方式,工厂每天能配套组成多少套GH 型电子产品?(2)工厂补充10名新工人,这些新工人只能独立进行G 型装置的加工,且每人每天只能加工4个G 型装置,则补充新工人后每天能配套生产多少产品?(3)为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总任务,请问至少需要补充多少名(2)中的新工人才能在规定期内完成总任务?参考答案1.C 【分析】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得到关于k 的一元一次方程,于是可求得k 的值. 【详解】解:将21x y =⎧⎨=⎩代入方程3kx y +=得:213k +=,解得1k =. 故选C .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得到关于k 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A 【分析】此题中的等量关系有:①共有190张铁皮; ①做的盒底数等于盒身数的2倍时才能正好配套.由此可得答案. 【详解】解:根据共有190张铁皮,得方程x+y=190;根据做的盒底数等于盒身数的2倍时才能正好配套,得方程2×8x=22y . 列方程组为1902822x y x y+=⎧⎨⨯=⎩.故选:A .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是解应用题的关键. 3.A 【分析】先求出方程组的解,然后即可判断点的位置. 【详解】 解:解方程组21x y x y +=⎧⎨-=⎩,得 1.50.5x y =⎧⎨=⎩,①点(1.5,0.5)在第一象限. 故选:A . 【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特点,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础知识是解题关键.4.B【分析】运用代入排除法进行选择或分别解每一个方程组求解.【详解】A.x=2,y=﹣1不是方程x+3y=5的解,故该选项错误;B.x=2,y=﹣1适合方程组中的每一个方程,故该选项正确.C.x=2,y=﹣1不是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的解,故该选项错误;D.x=2,y=﹣1不是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的解,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拨】本题考查了方程组的解的定义,即适合方程组的每一个方程的解是方程组的解.5.A【详解】由题意得,解得,故选A.6.A【解析】设一个小长方形的长为x cm,宽为y cm,根据等量关系: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50cm,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宽的4倍=小长方形长的2倍,可列方程组5042x yx y x+=⎧⎨+=⎩,解得4010xy=⎧⎨=⎩,则一个小长方形的面积=40cm×10cm=400cm2.故选A.7.B【分析】利用加减消元法进行计算即可.【详解】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37532x yx y-=⎧⎨-=-⎩①②,由①-①可得的方程为:-3x=9.【点拨】本题考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时,将这两个方程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消元法. 8.B 【分析】设①1,①2的度数分别为x ,y ,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①①1和①2组成了平角,则和是180;①①1比①2的3倍少10度.列出方程组即可. 【详解】设①1,①2的度数分别为x ,y ,根据①1和①2组成了平角,得方程x+y=180;根据①1比①2的3倍少10°,得方程x=3y -10.可列方程组为180310x y x y +=⎧⎨=-⎩.故选B . 【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题关键是能够结合图形进一步发现两个角之间的一种等量关系,即两个角组成了一个平角,和是180度. 9.C 【分析】由方程组消去m ,得到一个关于x ,y 的方程,化简这个方程即可. 【详解】解:将5m y =-代入4x m +=,得54x y +-=,所以9x y +=. 故选C. 【点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基本方法是代入法和加减法,此题实际是消元法的考核. 10.C 【解析】解:设小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x 、y , 依题意得:,解得:,则矩形ABCD 的面积为7×2×5=70.【点评】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此题是一个信息题目,首先会根据图示找到所需要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这些关系列出方程组解决问题.11.C【解析】分析:上面方程减去下面方程得到2x+3y=a﹣1,由2x+3y=2得出a﹣1=2,即a=3.详解:3{21x y ax y+=-=①②,①﹣①,得:2x+3y=a﹣1.①2x+3y=2,①a﹣1=2,解得:a=3.故选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观察到两方程的系数特点和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2.C【分析】把x=2代入x+y=3求出y,再将x,y代入2x+y即可求解.【详解】根据{x2y==,把x=2代入x+y=3.解得y=1.把x=2,y=1代入二元一次方程组中2x+y=5故被遮盖的两个数分别为5和1.故选C.【点拨】主要考查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知识点的掌握.将已知解代入其中x+y=3求出y值为解题关键.13.无数; 3.【分析】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组,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确定出方程的正整数解即可.【详解】解:方程x+y=4的解有无数组,方程变形得:y=4-x,①当x=1时,y=3;当x=2时,y=2; 当x=3时,y=1.则方程的正整数解有3组,【点拨】此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题的关键是将x看做已知数求出y.14.1 4【分析】首先将x,y的值代入方程组,然后解关于m,n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解.【详解】将2,-1xy=⎧⎨=⎩代入方程组-3,-6mx yx ny=⎧⎨=⎩得213 2+6 mn+=⎧⎨=⎩解得m=1,n=4.【点拨】此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方程组解得含义. 15.-2 -1【解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可得x,y的指数都是1,由二元一次方程定义得:2512 311 a b aa b b-==-⎧⎧⎨⎨-==-⎩⎩解得,故答案为:a=-2,b=-1.16.y=3x+5(x+4).【分析】载重3吨的卡车有x辆,则共运货3x吨, 载重5吨的卡车比它多4辆,则共运货5(x+4)吨,所以两种车的总运货量即为3x+5(x+4).【详解】解:依题意得: y=3x+5(x+4).故答案为y=3x+5(x+4).【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7.5.【分析】将已知前两对解代入方程计算求出a与b的值,确定出方程,再将第三对解代入计算即可求出c的值.【详解】解:将11x y =⎧⎨=-⎩与22x y =⎧⎨=⎩代入ax+by+2=0得:2222a b a b --⎧⎨+-⎩==,解得:3212a b ⎧=-⎪⎪⎨⎪=⎪⎩,①方程为-32x+12y+2=0, 将x=3,y=c 代入方程得:-92+12c+2=0,即c=5. 故答案为5. 【点拨】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18.2m <- 【分析】先解关于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13x y mx y +=+⎧⎨+=⎩的解集,其解集由a 表示;然后将其代入21x y +<,再来解关于a 的不等式即可. 【详解】31 3,x y m x y +=+⎧⎨+=⎩①② 由①+①得4x +2y =4+m ,422mx y ++=, ①由21x y +<,得41,2m+<, 解得,2m <-. 故答案为2m <-. 【点拨】考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19.2 ﹣3 【分析】先认真观察式子的特点,根据特点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得:45531x yx y+=⎧⎨+=⎩①②,①×3-①,得7x=14,x=2,①4×2+y=5,y=-3.故答案为2,-3.【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运算法则. 20.−8【分析】把x与y的值代入方程组求出a与b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把32xy=⎧⎨=-⎩代入方程组得:323327a bb a-=⎧⎨-=-⎩①②,①×3+①×2得:5a=−5,即a=−1,把a=−1代入①得:b=−3,则(a+b)(a-b)=a2−b2=1−9=−8,故答案为−8.【点拨】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即为能使方程组中两方程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21.1【分析】首先根据方程组的解的定义正确求出方程组的解,然后计算出x-y或直接让两个方程相减求解.【详解】方法一:解方程组2524x yx y+=⎧⎨+=⎩,解得:21 xy=⎧⎨=⎩,方法二:两个方程相减,得.x-y=1,故答案为1.【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注意此题中的整体思想.22.30 2520690x yx y+=⎧⎨+=⎩【分析】设购买了甲种票x张,乙种票y张,根据等量关系“甲种票张数+乙种票张数=学生人数”和“甲种票花费的钱数+乙种票花费的钱数=购票共花去的费用”,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求解.【详解】设购买了甲种票x张,乙种票y张,根据等量关系“甲种票张数+乙种票张数=学生人数”和“甲种票花费的钱数+乙种票花费的钱数=购票共花去的费用”,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得30 2520690x yx y+=⎧⎨+=⎩.故答案是:30 2520690x yx y+=⎧⎨+=⎩.【点拨】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找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该种题型时,把握住不变的量,再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或方程组).23.60【解析】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新定义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可知:48229x yx y-=⎧⎨+=⎩,解得:512 xy=⎧⎨=⎩.①x<y,①原式=5×12=60.故答案为60.点拨: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以及正确理解新定义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分析】根据已知等式,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列出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x 与y 的值,即可确定出x+y 的值.【详解】①(3x -y+5)2+|2x -y+3|=0,①3x -y+5=0,2x -y+3=0,①x= -2,y= -1.①x+y= -3.【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某个数的平方与另一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0,那么平方数的底数为0,绝对值里面的代数式的值为0.25.{2x +y =114x +3y =27【解析】【分析】由图1可得1个竖直的算筹数算1,一个横的算筹数算10,每一横行是一个方程,第一个数是x 的系数,第二个数是y 的系数,第三个数是相加的结果:前面的表示十位,后面的表示个位,由此可得图2的表达式.【详解】解:第一个方程x 的系数为2,y 的系数为1,相加的结果为11;第二个方程x 的系数为4,y 的系数为3,相加的结果为27,所以可列方程组为{2x +y =114x +3y =27, 故答案为{2x +y =114x +3y =27. 【点拨】本题考查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关键是读懂图意,得到所给未知数的系数及相加结果.26.(1){x =5y =1 ;(2){x =1715y =1115 . 【解析】【分析】(1)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求出解;(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即可求出解;【详解】解:(1){3x +4y =19①x −y =4②, ①+①×4得:7x =35,即x =5,把x =5代入①得:y =1,则方程组的解为{x =5y =1; (2)方程组整理得:{−x +7y =4①2x +y =3②, ①×2+①得:15y =11,即y =1115,把y =1115代入①得:x =1715,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 =1715y =1115. 【点拨】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消元法与加减消元法,根据题目选用适当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7.a =1,b =﹣1,c =1.【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详解】 由题意得,311a b c c a b c -+=⎧⎪=⎨⎪++=⎩,解得,a =1,b =﹣1,c =1.【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首先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与另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两组中的同一个未知数,得到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①然后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这两个未知数的值.①再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得到一个关于第三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①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得到方程组的解.28.(1)甲班组平均每天掘进12.2米,乙班组平均每天掘进9.8米.(2)少用262.2天完成任务.【解析】【分析】(1)设甲、乙班组平均每天掘进x 米,y 米,根据“甲组比乙组平均每天多掘进2.4米,经过5天施工,两组共掘进了110米,”列出方程组解答即可;(2)设按原来的施工进度和改进施工技术后的进度分别还需a 天,b 填完成任务,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得出答案,再进一步相减即可.【详解】解:(1)设甲、乙班组平均每天掘进x 米,y 米,由题意,得()2.4,5110,x y x y -=⎧⎨+=⎩解得12.2,9.8.x y =⎧⎨=⎩ 答:甲班组平均每天掘进12.2米,乙班组平均每天掘进9.8米.(2)设按原来的施工进度和改进施工技术后的进度分别还需a 天,b 天完成任务,则a =(48 180-110)÷(12.2+9.8)=2 185(天),b =(48 180-110)÷(12.2+1.7+9.8+1.3)=1 922.8(天),因此a -b =2 185-1 922.8=262.2(天).答:少用262.2天完成任务.【点拨】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运用,找出题目蕴含的数量关系,理清工程问题的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9.(1)48套;(2)52套;(3)30名.【解析】【分析】(1)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G 型装置,则安排(80−x )名工人生产H 型装置,根据生产的装置总数=每人每天生产的数量×人数结合每台GH 型产品由4个G 型装置和3个H 型装置配套组成,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x 的值,再将其代入64x 中即可求出结论; (2)设安排y 名工人生产H 型装置,则安排(80−y )名工人及10名新工人生产G 型装置,同(1)可得出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x 的值,再将其代入33y 中即可求出结论; (3)设至少需要补充m 名(2)中的新工人才能在规定期内完成总任务,安排n 名工人生产H 型装置,则安排(80−n )名工人及m 名新工人生产G 型装置,由每天需要生产1200÷20套设备,可得出关于m ,n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设安排x 名工人生产G 型装置,则安排(80﹣x)名工人生产H 型装置, 根据题意得:()380643x x -=, 解得:x =32, ①66324844x ⨯==. 答:按照这样的生产方式,工厂每天能配套组成48套GH 型电子产品.(2)设安排y 名工人生产H 型装置,则安排(80﹣y)名工人及10名新工人生产G 型装置,根据题意得:()680410343y y-+⨯=,解得:y=52,①33y=y=52.答:补充新工人后每天能配套生产52套产品.(3)设至少需要补充m名(2)中的新工人才能在规定期内完成总任务,安排n名工人生产H型装置,则安排(80﹣n)名工人及m名新工人生产G型装置,根据题意得:()68041200420 31200320n mn⎧-+=⎪⎪⎨⎪=⎪⎩,解得:3060mn=⎧⎨=⎩.答:至少需要补充30名(2)中的新工人才能在规定期内完成总任务.【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2)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3)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2020-2021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一.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简单数量关系3.3x与9的差是非负数,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4.若代数式4x+13的值不小于代数式2x-1的值,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二.逆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求字母的值1.关于x的不等式x+m>2的解集为x>1,则m的值为()2.如果不等式x−a≤0的解集是x≤2,则a的值是()3.若关于x的不等式2a−x>1的解集是x<1,则()6.如图,是关于x的不等式2x﹣a≤﹣1的解集,则a=______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同解问题1.若不等式2x<4+a与不等式3x﹣2<2x+3的解集相同,则a的值是()2.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x<a+5和2x<4的解集相同,则a的值为______3.如果关于x的不等式(a−1)x<2和2x−1<3的解集相同,则a的值为______四.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化简绝对值1.已知5x−6≤2(x+3),化简|x−7|−|10−2x|=______2.已知2(x−1)≥x−5,化简|−x−5|−|4+x|=______3.已知2(x+1)>3x−4,化简|x−8|−|2x−12|=______5.已知10−3(x+6)≤2(x−1),化简|x+2|+|−3−x|=______7.已知|2x−24|+(3x−y−k)2=0且y<0化简|12−k|−|2k−8|=______五.解一元一次方程--限定解的范围1.关于x的方程3x−2m=1的解为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2.关于x 的方程5x+3=2m+1的解为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4.关于x 的方程2x-m+1=x+8(m-1)的解不小于18,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5.关于x 的方程6x+5=2(x-3)+2m 的解小于3,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限定解的简单范围1.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1232y x k y x 的解满足y≥2,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12-3733y x k y x 的解满足y≥5,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12-2562y x k y x 的解满足x≤4,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4.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64a 2y x y x 的解满足x>y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为______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简单实际问题1.亮亮准备用自己今年的零花钱买一台价值300元的英语学习机.现在他已存有45元,如果从现在起每月节省30元,设x个月后他存够了所需钱数,则x应满足的关系式是()2.小明拿40元钱购买雪糕和矿泉水,已知每瓶矿泉水2元,每支雪糕1.5元,他买了5瓶矿泉水,x支雪糕,则所列关于x的不等式正确的是()3.现用甲、乙两种汽车将46吨防洪物资运往灾区,甲种汽车载重5吨,乙种汽车载重4吨.若一共安排10辆汽车运送这些物资,则甲种汽车至少应安排______辆.4.为了举行班级晚会,小王准备去商店购买20个乒乓球做道具,并买一些乒乓球拍做奖品,已知乒乓球每个1.5元,球拍每副22元.如果购买金额不超过200元,且买的球拍尽可能多,那么小王应该买______副球拍5.某班计划购买篮球和排球若干个,买4个篮球和3个排球需要410元;买2个篮球和1个排球需要190元.(1)篮球单价______元和排球单价______元。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8、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9、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Hale Waihona Puke 10、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11、单项式的系数是 1 或― 1 时,通常省略数字“ 1”。 12、单项式的次数仅与字母有关,与单项式的系数无关。
二、多项式
1、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2、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4、运算结果中有同类项的要合并同类项。
5 、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 (x+a)(x+b)=x 2+(a+b)x+ab 。
1 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
十二、平方差公式 1、( a+b) (a-b)=a 2-b 2,即: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之差。
2、平方差公式中的 a、 b 可以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 3、平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 a2-b 2=( a+b) (a-b) 。
5、当计算较大数的平方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以简化数的运算。 6、完全平方公式可以逆用,
即: a 2 2ab b2 (a b) 2, a2 2ab b 2 (a b)2.
十四、整式的除法 (一)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一般地,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 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2、根据法则可知,单项式相除与单项式相乘计算方法类似,也是分成系数、相同字母与不相同字母三部分分别进 行考虑。 (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1、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九章统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九章统计知识点总结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九章统计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某老师为了解某班50名同学在家学习的情况,决定将本班学生依次编号为01,02,⋅⋅⋅,50.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10名学生调查,选取方法是从下面随机数表的第1行第2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读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4名学生的编号为()7 2 5 6 0 8 1 3 0 2 5 8 3 2 4 9 8 7 0 2 4 8 1 2 9 7 2 8 0 19 8 3 1 0 4 9 2 3 1 4 9 3 5 8 2 0 9 3 6 2 4 4 8 6 9 6 9 3 87 4 8 1A.25B.24C.29D.19答案:C分析:利用随机表法从第1行第2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读取两个数字,超过50的跳过,重复的只取一个即可求解.从题中随机数表的第1行第2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读取两个数字,超过50的跳过,重复的只取一个可得:25 ,30 ,24,2 9,19,10 ,49 ,23,14,20,故选出来的第4名学生的编号为29.故选:C.2、从某中学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数据(单位cm)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若要从身高在[150,160),[160,170),[170,180]三组内的学生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6人参加一次活动.则从身高在[170,18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A.3B.4C.5D.7答案:B分析:先求得a 的值,然后结合分层抽样的知识计算出正确答案.依题意(0.005+0.015+a +0.035+0.02)×10=1,解得a =0.025,身高在[150,160),[160,170),[170,180]三组内的学生比例为0.025:0.035:0.02=5:7:4,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6人参加一次活动,则从身高在[170,180]内的学生中选取的人数应为4人故选:B3、某高中学校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针对学生发展要求,开设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泥塑”与“剪纸”两个社团.已知报名参加这两个社团的学生共有800人,按照要求每人只能参加一个社团,各年级参加社团的人数情况如下表:其中x :y :z =5:3:2,且“泥塑”社团的人数占两个社团总人数的35.为了了解学生对两个社团活动的满意程度,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进行调查,则从“剪纸”社团的高二年级学生中应抽取的人数为( )A .4B .6C .9D .10答案:B 分析:先按分层抽样求出高二年级人数,再按样本占总体的比例得解.因为“泥塑”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5,所以“剪纸”社团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5,人数为800×25=320. 因为“剪纸”社团中高二年级人数比例为y x+y+z =35+3+2=310,所以“剪纸”社团中高二年级人数为320×310=96.以从“剪纸”社团的高二年级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96×50800=96×116=6.故选:B.4、某书店新进了一批书籍,下表是某月中连续6天的销售情况记录:本B.1110本C.1340本D.1278本答案:A分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每天的销售数量在一个数值附近波动,故用平均数估计总体即可.(30+40+28+44+38+42)=37(本),该月共31由表中6天的销售情况可得,一天的平均销售量为16天,故该月的销售总量约为37×31=1147(本).故选: A5、某地教育局为了解“双减”政策的落实情况,在辖区内高三年级在校学生中抽取100名学生,调查他们课后完成作业的时间,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如下频率直方图.根据此频率直方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所抽取的学生中有25人在2小时至2.5小时之间完成作业B.该地高三年级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超过3小时的概率估计为35%C.估计该地高三年级学生的平均做作业的时间超过2.7小时D.估计该地高三年级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答案:D分析:对A,利用直方图中2小时至2.5小时之间的频率判断A;对B,计算超过3小时的频率可判断B;对C,根据直方图中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可判断C;对D,计算做作业的时间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的频率,可判断D.对A,直方图中2小时至2.5小时之间的频率为(2.5−2)×0.5=0.25,故所抽取的学生中有100×0.25=25人在2小时至2.5小时之间完成作业,故A正确;对B,由直方图得超过3小时的频率为0.5×(0.3+0.2+0.1+0.1)=0.35,所以B正确;对C,直方图可计算学生做作业的时间的平均数为:1.25×0.05+1.75×0.15+2.25×0.25+2.75×0.20+3.25×0.15+3.75×0.10+4.25×0.05+4.75×0.05=2.75>2.7,所以C正确;对D,做作业的时间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的频率为0.5×(0.5+0.4)=0.45<0.5,所以D错误.故选:D.6、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根据人口普查的基本情况,可以科学的研究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截止2020年10月10日,我国共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图是这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数和增幅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数逐次增加,第二次增幅最大B.第六次普查人数最多,第四次增幅最小C.第六次普查人数最多,第三次增幅最大D.人口数逐次增加,从第二次开始增幅减小答案:C分析:人口数由柱状图判断,增幅由折线图判断.A.人口数逐次增加,第三次增幅最大,故错误;B.第六次普查人数最多,第六次增幅最小,故错误;C.第六次普查人数最多,第三次增幅最大,故正确;D.人口数逐次增加,从第三次开始增幅减小,故错误;故选:C7、某工厂利用随机数表对生产的50个零件进行抽样测试,先将50个零件进行编号,编号分别为01,02,…,50,从中抽取5个样本,下面提供随机数表的第1行到第2行:66674037146405711105650995866876832037905716031163149084452175738805905223594310若从表中第1行第9列开始向右依次读取数据,则得到的第4个样本编号是()A.10B.09C.71D.20答案:B分析:按照题意依次读出前4个数即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9列数字开始由左向右每次连续读取2个数字,删除超出范围及重复的编号,符合条件的编号有14,05,11,09,所以选出来的第4个个体的编号为09,故选:B8、某大学工程学院共有本科生1200人、硕士生400人、博士生200人,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80的样本,则应抽取博士生的人数为()A.20B.25C.40D.50答案:A分析:直接利用分层抽样,即可计算.因为学院共有本科生1200人、硕士生400人、博士生200人,×180=20.所以应抽取博士生的人数为2001200+400+200故选:A多选题9、2021年11月10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同意建立“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推动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和多边进程.为响应《宣言》要求,某地区统计了2020年该地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并规划了203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如下图所示:经测算,预估该地区2030年一次能源消费量将增长为2020年的2.5倍,预计该地区()A.2030年煤的消费量相对2020年减少了B.2030年天然气的消费量是2020年的5倍C.2030年石油的消费量相对2020年不变D.2030年水、核、风能的消费量是2020年的7.5倍答案:BD分析:设2020年该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a,计算出2030年该地区煤、石油、天然气以及水、核、风能的消费量,逐项判断可得出合适的选项.设2020年该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a,2020年煤的消费量为0.6a,规划2030年煤的消费量为a×2.5×0.3=0.75a>0.6a,故A错误;2020年天然气的消费量为0.1a,规划2030年天然气的消费量为a×2.5×0.2=0.5a=5×0.1a,故B正确;2020年石油的消费量为0.2a,规划2030年石油的消费量为a×2.5×0.2=0.5a>0.2a,故C错误;2020年水、核、风能的消费量为0.1a,规划2030年水、核、风能的消费量为a×2.5×0.3=0.75a=7.5×0.1a,故D正确.故选:BD.10、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人们容易感冒发热.若发生群体性发热,则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干扰正常工作生产.某大型公司规定:若任意连续7天,每天不超过5人体温高于37.3℃,则称没有发生群体性发热.下列连续7天体温高于37.3℃人数的统计特征数中,能判定该公司没有发生群体性发热的为()A.中位数为3,众数为2B.均值小于1,中位数为1C.均值为2,标准差为√2D.均值为3,众数为4答案:BC分析:根据题意,设连续7天,每天体温高于37.3℃的人数分别为a,b,c,d,e,f,g,可得0≤a≤b≤c≤d≤e≤f≤g,然后根据选项,结合反例依次判定,即可求解.由题意,连续7天,每天体温高于37.3℃的人数分别为a,b,c,d,e,f,g,可得0≤a≤b≤c≤d≤e≤f≤g,对于A中,取2,2,2,2,3,4,6,则满足中位数为3,众数为2,但第7天的人数6>5,所以A不正确;对于B中,若g≥6,由中位数为1,可知均值为1(a+b+c+d+e+f+g)≥1,与均值小于1矛盾,所以7B正确;对于C中,当均值为2,标准差为√2时,a+b+⋯+g=14,且(a−2)2+⋯+(g−2)2=14,若g≥6,则(a−2)2+(b−2)2+⋯+(g−2)2>14,例如:1,1,1,1,2,3,5,符合题意,所以C正确;对于D中,取0,1,2,4,4,4,6,则满足均值为3,众数为4,但第7天人数6>5,所以D不正确.故选:BC.11、小明用某款手机性能测试APP对10部不同品牌的手机的某项性能进行测试,所得的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相等数据相邻排列)排列为:81,84,84,87,x,y,93,96,96,99,已知总体的中位数为90,则()A.x+y=180B.该组数据的均值一定为90C.该组数据的众数一定为84和96D.若要使该总体的标准差最小,则x=y=90答案:ABD分析:依题意可得x+y=180,即可求出平均数,即可判断A、B,再利用特殊值判断C,利用基本不等式判断D;(81+84+84+87+x+y+93+解:因为总体的中位数为90,所以x+y=180,所以该组数据的均值为11096+96+99)=90,故A正确,B正确,当x=y=90时,众数为84,90,96,当x=87,y=93时,众数为84,87,93,96,故C错误;要使该总体的标准差最小,即方差最小,即(x−90)2+(y−90)2最小,又(x−90)2+(y−90)2≥(x+y−180)2=0,当且仅当x−90=y−90时,即x=y=90时等号成立,故D正确.2故选:ABD填空题12、某工厂为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随机抽取了50个样本,若样本数据x1,x2,⋯,x50的方差为8,则数据3x1−1,3x2−1,⋯,3x50−1的方差为___________.答案:72分析:根据方差的性质可得答案.样本数据x1,x2,⋯,x50的方差为8,所以数据3x1−1,3x2−1,⋯,3x50−1的方差为32×8=72.所以答案是:72.13、某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数学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数据的分组依次是[20,40),[40,60),[60,80),[80,100],则可估计这次数学测试成绩的第40百分位数是_________.答案:65分析:利用百分位数的定义求解.解:成绩在[20,60)的频率是(0.005+0.01)×20=0.3,成绩在[20,80)的频率为0.3+0.02×20=0.7,所以第40百分位数一定在[60,80)内,×20=65,所以这次数学测试成绩的第40百分位数是60+0.4−0.30.4所以答案是:65。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三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课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三课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课件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答:加工乙种零件的同学至少为13人.
知识点 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A.12
B.13
1.请你谈谈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哪些.
另据估计,从2020年初起,该市此后每年报废的汽车数量是上年底汽车拥有量的10%.
根据题意,得(6 000-x)90%+95%x≥93%×6 000,
胸无大志,枉活一世。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根据题意,得24×4x+16×5×(20-x)≥1 800,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对没志气的人,路程显得远;对没有银钱的人,城镇显得远。
雄鹰必须比鸟飞得高,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
解这个不等式,得x≥12.5. 雄鹰必须比鸟飞得高,因为它的猎物就是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不低于1 志正则众邪不生。
心志要坚,意趣要乐。
800元,加工乙种零件的同学至少为几人?
男儿不展同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少年心事当拿云。
解:设加工乙种零件的同学为x 以天下为己任。
远大的希望造就伟大的人物。












4x个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甲种零件有5(20-x)个. 人之所以异于禽者,唯志而已矣!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第3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2) 8若天人14少天另根雄1若另解 因若6另根因根 4千.....要才生千才据据鹰小据:为要据据为据米 请 小 某 某 小保 是 不 米 是 估 题 必 区 估 设x使 估 题 x题.你明次林明是是证由得才由计意须的计加 这计意意已谈家数场家正正绿于行能于,,比总,工 批,,,知谈离学计离整整色对胸不对从得鸟占从乙 树从得得他解火竞划火数数草事怀误事2(飞地2种 苗2((222步一车0赛0购0车,,111地业,当业2得面2零 的2666行元站0共0买0站所所×××面的虽次的高积件 成年年年的一有甲11以以999积热寿火热,为的 活0初初初0000速次、2xxkk%%%不爱百车爱因同率起01起起最最mm度不乙道4+++低感岁?感为学 不,,,小小,,0为等两选xxx0于而犹而它为 低该该该值值某某)))0式种9×择××规发为发的于0市m市x市是是天天的树米9题99人2定展无展猎此0此9此001111,一苗/%,3%%,3300分要起也起物后后%后..点点小+++般共评则,,求来。来就每每每11区xxx方分6这00跑且≤≤≤,的的是年年年分分0内222法办天0步购333则,,鸟报报报小小0每111和法可棵的买...最简简。废废废明明幢步:加,速树多直直的 的 的离 离楼骤答工甲度苗只可可汽汽汽家家房是对乙种为的能以以车车车赶赶的哪一种树2总建说说数数数111建11些题零苗0费点点造天天量量量米筑.得件每用整整多才才是是是面/54分棵最的的少。。上上上分x积个,5低火火幢年年年,元为,若,车车住底底底答,5甲他6应去去宅汽汽汽错乙0种要最某某楼车车车或m种零在2多地地?拥拥拥不树;件1选,,有有有答5苗有分购他他量量量一每5钟乙先先的的的题(棵2内种0以以1扣118-000到元树33%2%%x分达kk,苗...)个mm.乙相多//.hh参地关的的少赛,资速速棵学至料度度?生少表走走至需明了了少要:55 答跑mm甲ii对步nn、到到多乙达达少两汽汽道种车车题树站站成苗,,绩的然然才成后后能活乘乘不率公公低分共共于别汽汽(6为0车车分9去去0)%火火和车车95站站%... 请请问问::公公共共汽汽车车每每( 小小时时)至至少少走走多多

第九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苏科版)(解析版)

第九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2021-2022学年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苏科版)(解析版)

第九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基础)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面计算正确的是()A.x3•x3=x9B.a4÷2a3=2aC.2x2•3x2=6x2D.(x5)2=x10【分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以及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单项式乘单项式分别计算,进而判断得出答案.【解答】解:A.x3•x3=x6,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a4÷2a3=12a,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2x2•3x2=6x4,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x5)2=x10,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以及幂的乘方运算、单项式乘单项式,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2.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a2﹣b2=(a+b)(a﹣b)B.a(x﹣y)=ax﹣ayC.x2+2x+1=x(x+2)+1D.(x+1)(x+3)=x2+4x+3【分析】根据因式分解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a2﹣b2=(a+b)(a﹣b),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a(x﹣y)=ax﹣ay,是整式的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x2+2x+1=x(x+2)+1,没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x+1)(x+3)=x2+4x+3,是整式的乘法,不是因式分解,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是解题关键.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a2•a3=a5B.(a3)2=a5C.(2ab2)3=6a3b6D.3a2÷4a2=3 4a【分析】直接利用整式的除法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以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A、a2•a3=a5,故此选项正确;B 、(a 3)2=a 6,故此选项错误;C 、(2ab 2)3=8a 3b 6,故此选项错误;D 、3a 2÷4a 2=34,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以及积的乘方运算、幂的乘方运算、整式的除法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4.如果x 2+(m ﹣2)x +9是个完全平方式,那么m 的值是( ) A .8B .﹣4C .±8D .8或﹣4【分析】先根据两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乘积二倍项即可确定m 的值.【解答】解:∵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x 2+(m ﹣2)x +9是完全平方式, ∴x 2+(m ﹣2)x +9=(x ±3)2, 而(x ±3)2=x 2±6x +9, ∴m ﹣2=±6, ∴m =8或﹣4.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根据平方项确定出这两个数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难点,熟记完全平方公式对解题非常重要.5.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 .(2a +3b )(3a ﹣2b ) B .(a +b )(﹣a ﹣b )C .(﹣m +n )(m ﹣n )D .(12a +b )(b −12a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判断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A 、(2a +3b )(3a ﹣2b ),不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故错误; B 、(a +b )(﹣a ﹣b ),不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故错误; C 、(﹣m +n )(m ﹣n ),不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故错误; D 、(12a +b)(b −12a),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6.若(x +m )(x ﹣8)中不含x 的一次项,则m 的值为( ) A .8B .﹣8C .0D .8或﹣8【分析】先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展开式子,并合并,不含x 的一次项就是含x 项的系数等于0,求解即可.【解答】解:∵(x +m )(x ﹣8)=x 2﹣8x +mx ﹣8m =x 2+(m ﹣8)x ﹣8m ,又结果中不含x 的一次项, ∴m ﹣8=0, ∴m =8.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根据不含某一项就是说这一项的系数等于0得出是解题关键.7.如图,大正方形与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是30,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15B .10C .30D .20【分析】设大正方形边长为x ,小正方形边长为y ,则AE =x ﹣y ,然后表示阴影部分面积,再计算整式的乘法和加减,进而可得答案.【解答】解:设大正方形边长为x ,小正方形边长为y ,则AE =x ﹣y ,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2AE •BC +12AE •DB ,=12(x ﹣y )•x +12(x ﹣y )•y , =12(x ﹣y )(x +y ), =12(x 2﹣y 2), =12×30 =15.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正确运用算式表示出阴影部分面积. 8.如图甲,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 的小正方形(a >b ),把余下的部分剪拼成一个矩形如图乙,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 )A.(a+2b)(a﹣b)=a2+ab﹣2b2B.(a+b)2=a2+2ab+b2C.(a﹣b)2=a2﹣2ab+b2D.a2﹣b2=(a+b)(a﹣b)【分析】分别求得两幅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然后依据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图甲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空白处正方形的面积=a2﹣b2;图乙中矩形的长=a+b,宽=a﹣b,图乙的面积=(a+b)(a﹣b).所以a2﹣b2=(a+b)(a﹣b).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依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求解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8小题)9.计算:(2×103)×(8×105)= 1.6×109.【分析】根据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解答】解:原式=2×8×108=1.6×109.故答案为:1.6×109.【点评】本题考查了单项式乘单项式,科学记数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进行单项式乘单项式运算.10.若多项式4x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20.【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完全平方式是(2x±5)2=4x2±20x+25,依据对应相等可得﹣kx =±20x,解得k=±20.【解答】解:∵4x2﹣kx+25是一个完全平方式,∴4x2﹣kx+25=(2x)2﹣kx+52=(2x±5)2,∵(2x±5)2=4x2±20x+25,∴﹣kx=±20x,解得k=±20.故答案为:±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式,完全平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完全平方和公式,就是两个整式的和括号外的平方.另一种是完全平方差公式,就是两个整式的差括号外的平方.算时有一个口诀“首末两项算平方,首末项乘积的2倍中间放,符号随中央.(就是把两项的乘方分别算出来,再算出两项的乘积,再乘以2,然后把这个数放在两数的乘方的中间,这个数以前一个数间的符号随原式中间的符号,完全平方和公式就用+,完全平方差公式就用﹣,后边的符号都用+)”11.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a2﹣3b2=(a+√3b)(a−√3b).【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a2﹣3b2=a2﹣(√3b)2=(a+√3b)(a−√3b).【点评】本题考查了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一定要注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12.若a﹣b=8,ab=﹣15,那么a2+b2的值为34.【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a2+b2化为(a﹣b)2+2ab求解即可.【解答】解:∵a﹣b=8,ab=﹣15,∴a2+b2=(a﹣b)2+2ab=64﹣30=34.故答案为:3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记完全平方公式.13.若x2+x﹣2=0,则x3+2x2﹣x+2020=2022.【分析】根据条件得x2=2﹣x,x2+x=2,然后整体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x2+x﹣2=0,∴x2=2﹣x,x2+x=2,∴原式=x2(x+2)﹣x+2020=(2﹣x)(2+x)﹣x+2020=4﹣x2﹣x+2020=2024﹣(x2+x)=2024﹣2=2022,故答案为:2022.【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体现了整体思想,将x2=2﹣x代入,可以起到降次的目的,这是解题的关键.14.边长分别为a和2a的两个正方形按如图的样式摆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a2.【分析】结合图形,发现: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解答】解:阴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2a)2+a2−12•2a•3a=4a2+a2﹣3a2=2a2.故填:2a2.【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列出求阴影部分面积的式子.15.有两个正方形A、B,现将B放在A的内部得图甲,将A、B并列放置后构造新的正方形得图乙.若图甲和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1和10,则正方形A,B的面积之和为11.【分析】设正方形A的边长为a,正方形B的边长为b,由图形得出关系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正方形A的边长为a,正方形B的边长为b,由图甲得a2﹣b2﹣2(a﹣b)b=1即a2+b2﹣2ab=1,由图乙得(a+b)2﹣a2﹣b2=10,2ab=10,所以a2+b2=11,故答案为:1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出数量关系.16.甲乙两人完成因式分解x2+ax+b时,甲看错了a的值,分解的结果是(x+6)(x﹣2),乙看错了b的值,分解的结果为(x﹣8)(x+4),那么x2+ax+b分解因式正确的结果为(x ﹣6)(x+2).【分析】根据甲、乙看错的情况下得出a、b的值,进而再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因式分解x2+ax+b时,∵甲看错了a的值,分解的结果是(x+6)(x﹣2),∴b=6×(﹣2)=﹣12,又∵乙看错了b的值,分解的结果为(x﹣8)(x+4),∴a=﹣8+4=﹣4,∴原二次三项式为x2﹣4x﹣12,因此,x2﹣4x﹣12=(x﹣6)(x+2),故答案为:(x﹣6)(x+2).【点评】本题考查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掌握十字相乘法的使用方法是得出答案的关键.三.解答题(共9小题)17.因式分解:(1)4m2﹣36;(2)2a2b﹣8ab2+8b3.【分析】(1)直接提取公因式4,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2)直接提取公因式2b,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1)原式=4(m2﹣9)=4(m+3)(m﹣3);(2)原式=2b(a2﹣4ab+4b2)=2b(a﹣2b)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运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18.先化简,再求值:(2x+3)(2x﹣3)﹣x(5x+4)﹣(x﹣1)2,其中x2+x﹣3=0.【分析】直接利用乘法公式以及单项式乘多项式分别化简,再合并同类项,进而把已知变形代入得出答案.【解答】解:(2x+3)(2x﹣3)﹣x(5x+4)﹣(x﹣1)2=4x2﹣9﹣5x2﹣4x﹣x2+2x﹣1=﹣2x2﹣2x﹣10,∵x2+x﹣3=0,∴x2+x=3,∴原式=﹣2(x2+x)﹣10=﹣2×3﹣10=﹣1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正确运用乘法公式计算是解题关键.19.已知多项式A=x2+2x+n2,多项式B=2x2+4x+3n2+3.(1)若多项式x2+2x+n2是完全平方式,则n=1或﹣1;(2)已知x=m时,多项式x2+2x+n2的值为﹣1,则x=﹣m时,该多项式的值为多少?(3)判断多项式A与B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式的定义计算即可;(2)根据题意可得(m+1)2+n2=0,再根据实数的非负性解答即可;(3)可得B﹣A=(x﹣1)2+2n2+2,再根据实数的非负性解答即可.【解答】解:(1)∵x2+2x+n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n2=1,∴n=±1.故答案为:1或﹣1;(2)当x=m时m2+2m+n2=﹣1,∴m2+2m+1+n2=0,∴(m+1)2+n2=0,∵(m+1)2≥0,n2≥0,∴x=m=﹣1,n=0,∴x=﹣m时,多项式x2+2x+n2的值为m2﹣2m+n2=3;(3)B>A.理由如下:B﹣A=2x2+4x+3n2+3﹣(x2+2x+n2)=x2+2x+2n2+3=(x+1)2+2n2+2,∵(x+1)2≥0,2n2≥0,∴(x+1)2+2n2+2>0,∴B>A.【点评】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式,记住完全平方式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形如a2±2ab+b2这样的式子是完全平方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0.图(1)是一个长为2a,宽为2b(a>b)的长方形,用剪刀沿图中虚线(对称轴)剪开,把它分成四块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小长方形,然后按图(2)那样拼成一个正方形.(1)图2中间空白的部分的面积是(a﹣b)2;(2)观察图2,请你写出代数式(a+b)2、(a﹣b)2、ab之间的等量关系式(a﹣b)2=(a+b)2﹣4ab;(3)根据你得到的关系式解答下列问题:若x+y=﹣4,xy=3,求x﹣y的值.【分析】(1)由图形面积间和差关系可得此题结果为(a﹣b)2;(2)由图形面积间关系可得:(a﹣b)2=(a+b)2﹣4ab;(3)由(2)题关系式可得,(x﹣y)2=(x+y)2﹣4xy,就能求得最后结果.【解答】解:(1)由题意得,图2中间空白的部分的面积是(a﹣b)2,故答案为:(a﹣b)2;(2)由图2中间空白的部分的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可得:(a﹣b)2=(a+b)2﹣4ab,故答案为:(a﹣b)2=(a+b)2﹣4ab;(3)由(2)题关系式可得,(x﹣y)2=(x+y)2﹣4xy=(﹣4)2﹣4×3=4∴x﹣y=±2,即x﹣y的值是±2.【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能根据图形得到整式间关系式,并能运用关系式解决新问题.21.(1)如图,用四块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成正方形,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用含有x、y的等式表示)4xy=(x+y)2﹣(x﹣y)2.(2)若(3x﹣2y)2=5,(3x+2y)2=9,求xy的值;(3)若2x+y=5,xy=2,求2x﹣y的值.【分析】(1)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由边长为x+y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边长为x﹣y的小正方形面积求出,也可以由4个长为x,宽为y的矩形面积之和求出,表示出即可;(2)将(3x﹣2y)2=5,(3x+2y)2=9,代入(1)中的等式可求解;(3)将2x+y=5,xy=2,代入(1)中的等式可求解;【解答】解:(1)4xy=(x+y)2﹣(x﹣y)2;(2)∵(3x+2y)2﹣(3x﹣2y)2=24xy=9﹣5,∴xy=1 6;(3)∵(2x+y)2﹣(2x﹣y)2=8xy,∴25﹣16=(2x﹣y)2,∴2x﹣y=±3.【点评】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22.对任意一个三位数n,如果n满足各数位上的数字互不相同,且都不为零,那么称这个数为“相异数”.将一个“相异数”任意两个数位上的数字对调后可以得到三个不同的新三位数,把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与111的商记为F(n).例如n=123,对调百位与十位上的数字得到213,对调百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321,对调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字得到132,这三个新三位数的和为213+321+132=666,666÷111=6,所以,F(123)=6.(1)计算:F(243),F(761)的值;(2)已知一个相异数p,且p=100a+10b+c,(其中a,b,c均为小于10的正整数),则F(p)=a+b+c,(3)若m,n都是“相异数”,其中m=100x+23,n=150+y(1≤x≤9,1≤y≤9且x,y都是正整数),若k=F(m)F(n),当F(m)+F(n)=16时,求k的值.【分析】(1)利用已知条件及方法代数求解(2)百位数的表示方法(3)利用前两问的方法表示F(m),F(n).利用F(m)+F(n)=16,求解不定等式中x与y的值.进而求出F(m),F(n)的值.【解答】解:(1)F(243)=(423+342+234)÷111=9,F(761)=(671+167+716)÷111=14.(2)∵相异数p=100a+10b+c,(其中a,b,c均为小于10的正整数),∴F(p)=[100(a+b+c)+10(a+b+c)+(a+b+c)]÷111=a+b+c故答案为:a+b+c(3)∵m,n都是“相异数”,且m=100x+23,n=150+y(1≤x≤9,1≤y≤9且x,y都是正整数),∴F(m)=[00(x+2+3)+10(x+2+3)+(x+2+3)]÷111=x+5,F(n)=(51y+y51+1y5)=[100(1+5+y)+10(1+5+y)+(1+5+y)]÷111=6+y又∵F(m)+F(n)=16∴x+y=5.又∵1≤x≤9,1≤y≤9∴当x=1,y=4当x=2,y=3当x=3,y=2当x=4,y=1.又∵m,n都是“相异数”,∴x≠2,x≠3,y≠1∴x=1,y=4∴F(m)=6,F(n)=10∴k=6÷10=0.6故k=0.6【点评】本题考查了数的表示及数的运算,解决不定等式的方法是本题的难点,最后根的取舍考查了同学对相异数定义的理解23.将7张相同的小长方形纸片(如图1所示)按图2所示的方式不重叠的放在长方形ABCD 内,未被覆盖的部分恰好被分割为两个长方形,面积分别为S1,S2,已知小长方形纸片的长为a=9,宽为b=2,且a>b,AD=30.请求:(1)长方形ABCD的面积;(2)S1﹣S2的值.【分析】(1)根据图形和题目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长方形ABCD的面积;(2)根据图形和题目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S1﹣S2的值.【解答】解:(1)由图可知,AB=4b+a=4×2+9=8+9=17,又∵AD=30,∴S长方形ABCD=AB•AD=17×30=510;(2)由图可得,S1﹣S2=(4b•AD﹣4ab)﹣(a•AD﹣3ab)=(4×2×30﹣4×9×2)﹣(9×30﹣3×9×2)=(240﹣72)﹣(270﹣54)=168﹣216=﹣48.【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混合运算,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适当的变形,可以解决很多的数学问题.例如:若a+b=3,ab=1,求a2+b2的值.解:因为a+b=3,ab=1所以(a+b)2=9,2ab=2所以a2+b2+2ab=9,2ab=2得a2+b2=7根据上面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若x+y=8,x2+y2=40,求xy的值;(2)①若(4﹣x)x=5,则(4﹣x)2+x2=6;②若(4﹣x)(5﹣x)=8,则(4﹣x)2+(5﹣x)2=17;(3)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以AC、BC为边向两边作正方形,设AB=6,两正方形的面积和S1+S2=18,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分析】理解题目给出得例题,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应用,解决问题.【解答】解:(1)∵x+y=8;∴(x+y)2=82;x2+2xy+y2=64;又∵x2+y2=40;∴2xy=64﹣(x2+y2),∴2xy=64﹣40=24,xy=12.(2)①∵(4﹣x)+x=4,∴[(4﹣x)+x]2=42[(4﹣x)+x]2=(4﹣x)2+2(4﹣x)x+x2=16;又∵(4﹣x)x=5,∴(4﹣x)2+x2=16﹣2(4﹣x)x=16﹣2×5=6.②由(4﹣x)﹣(5﹣x)=﹣1,∴[(4﹣x)﹣(5﹣x)]2=(4﹣x)2﹣2(4﹣x)(5﹣x)+(5﹣x)2=(﹣1)2;又∵(4﹣x)(5﹣x)=8,∴(4﹣x)2+(5﹣x)2=1+2(4﹣x)(5﹣x)=1+2×8=17.(3)由题意可得,AC+BC=6,AC2+BC2=18;∵(AC+BC)2=62,AC2+2AC•BC+BC2=36;∴2AC•BC=36﹣(AC2+BC2)=36﹣18=18,AC•BC=9;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直角三角形面积,∵BC=CF∴S△ACF=12AC⋅CF=9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适当变形灵活应用,(1)可直接应用公式变形解决问题.(2)①②小题都需要根据题意得出两个因式和或者差的结果,合并同类项得①(4﹣x)+x=4,②(4﹣x)﹣(5﹣x)=﹣1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再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应用得出答案.(3)根据几何图形可知选段AB+BC=6,再根据两个正方形面积和为18,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应用得到AC•BC=9,再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答案.25.【知识回顾】七年级学习代数式求值时,遇到这样一类题“代数式ax﹣y+6+3x﹣5y﹣1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求a的值”,通常的解题方法是:把x、y看作字母,a看作系数合并同类项,因为代数式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所以含x项的系数为0,即原式=(a+3)x﹣6y+5,所以a+3=0,则a=﹣3.【理解应用】(1)若关于x的多项式(2x﹣3)m+2m2﹣3x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求m值;(2)已知A=(2x+1)(x﹣1)﹣x(1﹣3y),B=﹣x2+xy﹣1,且3A+6B的值与x无关,求y的值;【能力提升】(3)7张如图1的小长方形,长为a,宽为b,按照图2方式不重叠地放在大长方形ABCD 内,大长方形中未被覆盖的两个部分(图中阴影部分),设右上角的面积为S1,左下角的面积为S2,当AB的长变化时,S1﹣S2的值始终保持不变,求a与b的等量关系.【分析】(1)由题可知代数式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所以含x项的系数为0,故将多项式整理为(2m﹣3)x﹣3m+2m2,令x系数为0,即可求出m;(2)根据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化简3A+6B可得3x(5y﹣2)﹣9,根据其值与x 无关得出5y﹣2=0,即可得出答案;(3)设AB=x,由图可知S1=a(x﹣3b),S2=2b(x﹣2a),即可得到S1﹣S2关于x的代数式,根据取值与x可得a=2b.【解答】解:(1)(2x﹣3)m+2m2﹣3x=2mx﹣3m+2m2﹣3x=(2m﹣3)x+2m2﹣3m,∵其值与x的取值无关,∴2m﹣3=0,解得,m=3 2,答:当m=32时,多项式(2x﹣3)m+2m2﹣3x的值与x的取值无关;(2)∵A=(2x+1)(x﹣1)﹣x(1﹣3y),B=﹣x2+xy﹣1,∴3A+6B=3[(2x+1)(x﹣1)﹣x(1﹣3y)]+6(﹣x2+xy﹣1)=3(2x2﹣2x+x﹣1﹣x+3xy]﹣6x2+6xy﹣6=6x2﹣6x+3x﹣3﹣3x+9xy﹣6x2+6xy﹣6=15xy﹣6x﹣9=3x(5y﹣2)﹣9,∵3A+6B的值与x无关,∴5y﹣2=0,即y=2 5;(3)设AB=x,由图可知S1=a(x﹣3b),S2=2b(x﹣2a),∴S1﹣S2=a(x﹣3b)﹣2b(x﹣2a)=(a﹣2b)x+ab,∵当AB的长变化时,S1﹣S2的值始终保持不变.∴S1﹣S2取值与x无关,∴a﹣2b=0∴a=2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及由题意得出关于y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人教版数学初一下学期第九章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用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
6.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7.定理与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
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经历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样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不等式(组)的特点和作用,掌握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