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基础说课

合集下载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
预测因变量的值。
应用场景
市场调研、医学研究、经济预测 等领域。
06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方法
时间序列构成因素及模型建立
1 2
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
包括趋势因素、季节因素、循环因素和不规则因 素。
时间序列模型的建立
通过识别时间序列的构成因素,选择合适的模型 进行拟合,如移动平均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等。
3
模型参数的估计与检验
数据整理与展示技巧
• 绘制统计图表,如直方图、折线图等。
数据整理与展示技巧
数据展示
对图表进行合理布局和美化,提高可读性 。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根据数据特征选择 柱状图、饼图、散点图等。
添加必要的标题、标签和说明文字,帮助 读者理解图表内容。
03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集中趋势度量指标
01 算术平均数
《统计学基础》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数据收集与整理 • 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 • 概率论基础知识回顾 • 推断性统计分析方法 •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方法 • 指数编制与应用实例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统计学定义及作用
统计学的定义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呈现 数据的科学。
通过图形或统计量检验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为后续统计分析提供基础。
04
概率论基础知识回顾
事件、概率及运算规则
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并不总是发生的结果 称为事件,常用大写字母A, B, C等表 示。
运算规则
包括加法公式、乘法公式、条件概率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等。
概率
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为事件A的 概率,记作P(A)。概率的取值范围在 0到1之间,即$0 leq P(A) leq 1$。

最新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说课材料

最新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说课材料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1、搜集原始资料——直接获得、未整理
2、搜集次级资料——间接获得、加工整理
二、统计调查的要求 准三确、性统、计调及查时的性种—对行按量类—全普月衡国查上量的报统人钢计口铁进产工作质量对重全点的国单重钢位要铁调标生查志产 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调查对象范围对2006年大学毕业 2、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调查登记时间生分配情况调查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经济基础知识
总论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统计指标 时间数列 统计指数 抽样调查基础知识 统计分析基础知识
一、总论 重点:基本概念
统计有什么用 平均工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甲甲公公司司 660000
660000
商品 价格 数量
商品 价格 数量
大米 5
20000
食用油 100 8000
大米 4.2 19000
食用油 94.9 7000
鸡蛋 9
8500
鸡蛋 7.4 8000
2010年 鲜菜 3.6 10000
2009年 鲜菜 2 8000
手机 1400
50
手机 1500
40
电视 4200
80
电视 4500
70
一、总论 重点:基本概念
挑还是不挑 菜摊上有一大堆西红柿,摊住告诉你:许挑,一块五一 斤;不许挑,一块一斤。挑还是不挑?
抽样判断
假设:一斤十个,选取某个局部。 ①10个西红柿中只有一到两个是你不能接受的。
挑: 一斤西红柿中每个西红柿 1.5 0.15 10

统计基础教案

统计基础教案

统计基础教案教案标题:统计基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术语和符号;3. 理解和运用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4. 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统计学中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3. 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统计学中的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2. 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统计学教材;2. 工具:计算器、电脑、投影仪等;3. 资源:统计学相关的案例、实例和数据。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介绍统计学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统计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Step 2:概念讲解(15分钟)a. 介绍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等;b. 解释统计学中的常用符号和术语;c. 举例说明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Step 3:数据收集和整理(20分钟)a. 讲解数据收集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b. 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整理的基本步骤:数据的分类、整理和编码;c. 给学生提供实际数据,让他们进行整理和编码的实践操作。

Step 4:数据分析(30分钟)a. 介绍统计学中的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b. 讲解常用的描述统计方法:频数分布、频率分布、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等;c.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的实践操作,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Step 5:问题解决和讨论(15分钟)a. 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b. 分组讨论,分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c. 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Step 6:总结和拓展(10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统计学在其他学科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统计学实验或调查,培养他们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2. 引导学生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3. 鼓励学生参与统计学竞赛或项目,提升他们的统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最新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备课讲稿

最新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备课讲稿

第一章统计概述【教学目的】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重点】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难点】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时数】教学学时为4课时【教学内容参考】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一、统计的含义【引言】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

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

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

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统计学简介1.1 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解释统计学的概念和重要性讨论统计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2 统计数据的类型区分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统计数据1.3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介绍总体、样本、变量和分布等基本概念解释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第二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1 数据的收集方法讨论调查问卷、观察法、实验法等数据收集方法强调数据收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2 数据的整理和展示介绍数据清洗和数据整理的重要性学习使用图表、表格和图形等工具展示数据2.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频数、频率、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描述数据特征分析数据的分布形态和离散程度第三章:概率论基础3.1 概率的基本概念解释概率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讨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3.2 概率的计算方法学习排列组合和概率公式举例计算事件的概率3.3 条件概率和独立性解释条件概率和独立性的概念运用条件概率公式和独立性原理解决问题第四章:统计推断基础4.1 参数估计的概念和方法介绍参数估计的定义和重要性学习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方法4.2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解释假设检验的目的和原理学习建立假设、计算检验统计量和做出结论的过程4.3 常见的概率分布学习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常见的概率分布掌握概率分布的性质和应用第五章:线性回归分析5.1 线性回归的基本概念解释线性回归模型的定义和作用学习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解读5.2 线性回归的拟合度评估介绍决定系数和调整决定系数的概念学习评估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5.3 线性回归的参数估计和检验学习线性回归方程的参数估计方法讨论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和检验方法第六章:方差分析6.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方差分析的目的和原理学习方差分析的应用场景6.2 单因素方差分析学习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Mauchly's test of sphericity和事后多重比较6.3 多因素方差分析介绍多因素方差分析的类型和原理学习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步骤和注意问题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7.1 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解释时间序列数据的定义和类型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预处理方法7.2 平稳性检验和时间序列模型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检验方法介绍自回归模型(AR)、移动平均模型(MA)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 7.3 预测和控制学习时间序列数据的预测方法讨论时间序列分析在实际应用中的控制策略第八章:非参数统计8.1 非参数统计的基本概念解释非参数统计的原理和适用场景学习非参数统计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8.2 非参数检验方法学习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等非参数检验方法掌握非参数检验的应用和结果解读8.3 非参数回归和分类介绍非参数回归模型和分类方法学习非参数方法的实现和应用第九章:生存分析和风险评估9.1 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解释生存分析的定义和作用学习生存数据的特点和处理方法9.2 生存曲线和生存函数学习生存曲线的绘制和解读掌握生存函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9.3 风险评估和决策分析讨论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应用学习基于生存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决策策略第十章:统计软件与应用10.1 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介绍常用统计软件(如SPSS、R、Python等)的基本操作学习数据导入、数据清洗和数据可视化等基本技能解释统计分析报告的重要性10.3 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统计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讨论统计学在解决问题和决策中的作用和限制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第一章中统计学的定义和作用补充和说明:本环节需要重点关注统计学的定义和它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

《统计学基础》教案《统计学基础》教案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考核方式:考试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统计学基础》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也是未来进行社会实践的重要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熟悉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了解重要的统计指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素质:1.熟悉并系统的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2.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联系现实,能正确认识和解读我国的重要统计数据;3.将统计学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以下非专业素质方面得到提高:1.树立好做统计工作的信心;3.提高实事求是、用数据说话的能力;2.提高运用理论,观察了解、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统计概述一、教学要求1.了解统计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及中国统计学科的发展;2.理解统计数据的类型、统计学的特点、统计学的分科;3.掌握统计学的四种研究方法;4.掌握统计学总体、总体单位、样本等基本概念。

二、教学重点1.统计数据及类型;2.统计学研究的四种方法;3.统计学总体、总体单位、样本等基本概念。

三、教学难点1.对不同类型统计数据性质的理解;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四、课时安排本章安排课时。

五、教学内容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课时)一、统计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一)政治算术学派1.创始人2.主张(二)国势学派1.创始人2.观点(三)数理统计学派1.创始人2.贡献(四)社会统计学派1.代表人物2.观点二、中国统计学的发展简史第二节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课时)一、统计数据及其类型(一)定类数据(二)定序数据(三)定距数据(四)定比数据二、统计学的特点三、统计学的分类(一)描述统计学(二)推断统计学四、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统计学与哲学的关系(二)统计学与数学的关系第三节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课时)一、大量观察法二、统计描述法三、统计推断法四、统计模型法第四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课时)一、总体、总体单位和样本(一)形成总体必须具备的四个特性二、标志和变量三、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一)统计指标的特点(二)统计指标的分类1.按内容分2.按作用和表现形式分3.按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分(三)统计指标体系六、主要概念1.统计学2.统计数据3.总体、总体单位、样本4.标志、变量5.统计指标6.指标体系第二章数据搜集一、教学要求1.了解统计数据的来源;2.理解桌面调查的特点;3.掌握原始数据搜集的方式、特点;4.掌握调查的三种方法;5.掌握调查方案的内容、调查问卷的结构;6.掌握调查问卷的设计程序;7.掌握调查问卷的提问方式、问题的排列顺序。

统计基础说课稿

统计基础说课稿

统计基础说课稿课题:统计整理教学目标:了解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教学重点:统计分组和汇总教学难点: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变量分布数列课时:4课时教学方式: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三章统计整理第一节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和意义1、概念:将零散的,不系统的不能反应总体特征的统计数据标准化,系统化,使其能够达到反应总体特征。

2、意义:是个别现象的理解上升到对总体现象理解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统计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是统计调查的继续和深化,又是统计分析和预测的前提。

二、统计整理的内容(一)审核(准确,即时,全面)包括汇总前审校和汇总后审核(二)分组和汇总统计汇总是统计整理的中心内容。

(三)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统计表成为统计整理的有效表现形式。

(四)对统计资料实行系统积累以上是统计资料整理的各基本步骤之间是紧密相关的,统计资料的汇总是统计资料整理的中心内容,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的关键和基础,统计表则是统计资料整理成果的表现形式。

⏹三、统计整理的基本方法⏹分组⏹汇总⏹编制统计图表。

⏹第二节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跟据统计目的选择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注意三点:(1)统计分组的对象是总体;(2)统计分组应有分组标志;(3)统计分组对总体来说是“分”,对总体单位来说是“合”。

⏹『习题』统计分组是()A 在统计总体内实行的一种定性分类B 在统计总体内实行的一种定量分类C 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D 将总体划分为不同性质的组E 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二、统计分组的作用⏹发现社会经济现象的特点与规律;⏹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各种类型;⏹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三、统计分组方法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一) 选择分组标志的原则⏹应根据研究目的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要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要根据现象所处的历史条件及经济条件来选择标志(二)分组方法⏹按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分组。

统计学说课PPT

统计学说课PPT



中 去
● 案例驱动
从 ● 模块构架
专 业 中
来 ● 专业需求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专 实
业实际问题


应 用专业案例来驱动职业能 用
力模块的内容

将案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
加工整理成若干功能互补 的职业能力模块
职 业 发
由物业专业课程精选出与
展 需
统计学相关联的案例

(二)课程设计思路
1、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课程。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它是论述 在社会经济范围内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

析数据和解释数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方法的科学,这就决定了本课程的地位—
—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核心课,是最重
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一)课程定位
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作用:通过《统计学》课程学习,目
性质 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
四、变量
• 变量是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的具体取 值叫变量值。
• (1)例如在全国人口总体中,年龄是变 量,年龄的具体取值0岁、1岁、2岁…… 是变量值。
• (2)例如在某企业职工总体中,工资是 变量,工资的具体取值200元、300 元……是变量值。
变量的分类
• (1)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 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
学习的中心
内容
由教师
对学习效
向学生提供 果的评价包括
解决该问题 对所学知识的
的有关线索, 意义建构的评
强调发展学 价和对学生自
生的 "自主 主学习及协作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评

六、教学条件

《统计学》说课稿

《统计学》说课稿

《统计学》说课稿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标回答“这是一门怎样的课程、为什么要设置这门课程”的问题。

(一)说明该课程的性质,即该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在专业发展与学生自身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该课程在本专业中的地位:统计学是经济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也是为了社会实践的重要应用工具。

主要是培养学生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的能力。

2、在专业发展与学生自身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2010级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统计学基础》对学生能力的基本规定:(1)要求学生能够应用基本统计原理制作简单的调查问卷;(2)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分解为各个实训项目):●设计问卷调查方案及问卷调查表●数据分析●数据图表描述●数据特征描述●数据参数估计《统计学基础》在会计中应运的领域有哪些?●纳税筹划●筹资投资管理●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数据的处理●审计等。

(二)说明该课程的任务,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具备什么技能等。

1、知识目标:(1)了解问卷设计的基本知识;(2)掌握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了解其他四种抽样方法;(3)掌握数据审核、筛选、排序、透视的知识;(4)掌握数据的直方图、线图、茎叶图、条形图、柱形图、饼图、圆环图、气泡图、雷达图等规范图表表达;(5)掌握数据的度量方法,如: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偏态和峰态等指标进行数据描述;(6)掌握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的计算机求解,熟悉二项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知识;(7)掌握参数估计的知识;(8)掌握t检验的知识;(9)掌握数据的单因素分析方法;(10)掌握数据线性回归方法;(11)掌握编写报告和汇报的知识。

2、能力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较强的市场信息收集、统计分析能力。

现将总体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如下:(1)能够用实际调查项目,做出问题描述,编写问题陈述文本;(2)能够编写调查问卷;(3)能够设计科学抽样方法,进行有效抽样,做出抽样调查方案;(4)能够完成问卷调查;(5)能够用电脑的数据审核、筛选、排序、透视功能,完成调查问卷数据分类分析;(6)能够将数据用电脑的直方图、线图、茎叶图、条形图、柱形图、饼图、圆环图、气泡图、雷达图等工具,做出数据图表描述;(7)能够用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偏态和峰态等指标,做数据定量描述;(8)能够用电脑对数据做参数估计和t检验;(9)能够用电脑对问卷进行线性回归分析;(10)能够编写市场研究报告和报告陈述。

统计说课稿15篇

统计说课稿15篇

统计说课稿15篇统计说课稿1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统计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统计说课稿1教学目标: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2、在统计活动中,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2张习题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据我了解,()咱班有不少同学是从外地搬迁过来的,对吧?都有谁?我采访一下这些同学,来到威海后,你觉得威海这座海滨小城怎么样?学生自主交流2、师:听得出来,同学们很喜欢威海,其实,世界也给予威海很高的评价,20xx年,威海荣获全球改善人居环境最高奖-联合国人居奖。

在我国获得这个奖项的城市并不多,生活在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感觉怎么样?想知道威海为什么会获得这个奖项吗?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威海。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表格)二、出示统计表,引导学生交流整理(一)观察表格,提出问题1、师:仔细观察一下,从这张统计表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生1:我能知道垃圾处理能力每一年是多少吨生2:我还能看出排水管道每一年的数量是不一样的。

(再比较一下,有什么发现?)师:听出来了,大家的意思是既能看出各项指标在每一年当中的数量是多少,而且还能看出各项指标每一年的数量不一样,有变化,是吗?那各项环保指示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下面咱们就以"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这项指标为例一起来研究研究,从98年到02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变化情况怎么样?2、课件显示:(关于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的统计表)师:请看屏幕,对照数据,谁来说说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是怎么变化的?生交流。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全面。

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统计方法基础知识说课稿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优点:样本的代表性比较好,抽样误差比较小。 缺点:抽样手续较简朴随机抽样还要繁杂。 合用场合:惯用于产品质量验收。
四、整群抽样法
——又叫集团抽样法。是将总体分成许多群,每个群由个体按一定方式结 合而成,然后随机抽取若干群,并由这些群中的全部个体构成样本。
优点:抽样实施方便。 缺点:代表性差,抽样误差大。 合用场合:惯用在工序控制中。
R = X max - X min
第七节 两类错误和风险
第一类错误(弃真错误):把质量好的一批成品当作质量坏的一批 成品去看待、解决的错误;
α :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值,也叫第一类错误的风险率。
第二类错误(取伪错误):把质量坏的一批成品当作质量好的一批 成品去看待、解决的错误;
β :第二类错误的概率值,也叫第二类错误的风险率。 返回目录
第四节 总体与样本
总体(母体):是指在某一次统计分析中研究对象的全体。 有限总体:被研究对象是有限的,如一批产品的总数; 无限总体:被研究对象是无限的,如某个公司、某个生产过程从
前、现在、将来生产的全部产品。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产品)叫做个体。 总体含量(总体大小):总体中所含的个体数,惯用N表达。
分层抽样:20箱零件,每箱都随机抽取5个零件,共100个构成样本。
整群抽样:先从20箱零件随机抽出2箱,该2箱零件构成样本。
第六节 统计特性数
一、样本平均值 二、样本中位数 三、样本方差 四、样本原则偏差 五、样本极差
表达数据的集中位置 表达数据的离散程度
一、样本平均值
如果从总体中抽取一种样本,得到一批数据X 1,X 2,X 3….X n, 则样本的平均值 :
3. 风险性 ——统计办法既然要推断用部分整体,那么这种由推断而得出的结论 就不会是百分之百对的,即可能有错误。出错误就要担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 程 作 用
在生活领域 帮助人们做出科学决策 宏观的国民经济管理
在管理领域 微观的基层单位管理
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应用了统计学知识
课程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
作用1
作用 2
作用3
l 有助于分 析研究社 会经济现 象总体的 数量特征 和数量关 系。
l 有助于分析研 究社会经济现 象发展变化的 趋势,为预测 未来和科学决 策提供依据。
指标与标志的关系是什么?指标 体系如何分类?
16
七、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
对对教教师师的的要要求求 ◆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 ◆一定的统计实践经验
对对教教学学设设备备的的要要求求 多媒体教学设备
对对教教材材的的要要求求 引入真实的统计资料
汇报结束
谢谢大家! 请各位批评指正
统计学基础说课
《统计学基础》说课提纲
1
课程简介及作用
2
课程教学目标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4
学生分析
5
教学方法与手段
6
教学内容
7
课程对教学条件的要求
一、课 程 简 介
课程性质 开设学期
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基 础课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学时学分 教材
48个学时 每周4学 时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统计学基础》
l 为学习相关的 专业课程奠定 基本的数量分 析基础
本节课内容是第一个项目的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
了第一节统计概述,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 容是在整个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好本节的概念会为 以后项目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总体和个体的概念、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
12
六、教 学 内 容
2、导入讲授课(35分钟) 本节是基础性的内容,熟练掌握本节的各种概念是学好第四个
项目统计指标与第六个项目统计指数的最基本要求。 (1)总体的概念:凡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 别实务组成的整体就是总体。 总体的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 总体的类型:有限总体、无限总体 (2)个体的概念:个体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3)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总体和个体均具有多样性;总体和个体 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总体和个体可相互转化 (4)样本与样本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作为这一总体 的代表的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体。而构成样本的每个个体被称为 样本单位。 (5)标志与指标的定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6)变异与变量的定义及分类 其中(1)(2)(4)为教学的重点,需要展开来讲解
知识积累不多,办公软件特别是Excel的 应用水平不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差,需 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9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统计理论和方法
应用能力
坚持 “实用.适用”
原则
兼顾 实用性.针对性
要求
以 通俗.精练.
可操作 为目标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一、课 程 简 介
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基础实务,共包括物流管理基础模块、 统计模块、会计模块。而我所讲的是其中的第二模块,也就 是统计模块。内容共分为9个项目,具体包括统计概述、统计 调查、统计整理、综合指标静态分析、综合指标动态分析、 统计指数分析、抽样推断与参数估计、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和实践应用及实务。整个课程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着眼于统计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统计工作基本技能的掌握, 力求做到阐述规范、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希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其了解统计基础的相关知识, 同时增强学生对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
13
六、教 学 内 容
3、课堂练习、学生操作(20分钟) 课堂讨论
某大学共有学生20000名,其中男生 12000名,女生8000名;入学平均年龄为 18岁;毕业时四级通过率为80%。 问题:区分其中的总体、个体、标志和指 标。 分小组进行讨论
14
六、教 学 内 容
4、学生互评(5分钟) 找2-3名同学进行互评
5、教师点评(5分钟) 总体:该大学的所有学生; 个体:该大学的每一位学生; 品质标志:性别; 数量标志:年龄、体重、身高 数量指标:学生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质量指标:入学平均年龄、毕业时四级通过率
15
六、教 学 内 容
6、本节小结(5分钟) 7、布置作业(2分钟) 选择判断课后练习题 简答题:
二者之间的关系。
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
2、掌握样本和样本单位、 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
变异和变量的概念。
的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
3、掌握标志和指标的概念、 际的能力,能结合现实中
二者之间的关系。
的具体案例分析统计学的
基本概念,以便解决物流
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
题。
素质目标
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 与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 神和协作能力,分析问题 的能力以及认真细致、精 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导”的原则,采用“做中学,学中做,小 组讨论,案例教学法”。
2、教学手段 本节主要采用课件、多媒体的教学手

11
六、教 学 内 容
1、复习提问(8分钟) 复习上一节统计概述的基本内容,提问统计概念的含义,了解学
生对统计概念的掌握程度。 课堂讨论:
你去买菜的时候,发现买菜小贩的西红柿分成两堆:要是自己挑, 三块钱一斤;不许随意捡的话,两块钱一斤。那么你是挑还是不挑呢? 假设西红柿一斤10个,选取某个局部 (1)10个西红柿里只有一两个不能接受 挑:一斤西红柿中每个西红柿的价格=3÷10=0.3元 不挑:一斤西红柿中每个西红柿的价格=2÷8=0.25元 (2)10个西红柿里有5个以上不能接受 挑:一斤西红柿中每个西红柿的价格=3÷10=0.3元 不挑:一斤西红柿中每个西红柿的价格=2÷5=0.4元 可见应用统计学的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总体和个体的概念 样本和样本单位、变异和变量的概念 标志和指标的概念
(2)难点:总体和个体二者之间的关系 标志和指标二者之间的关系
8
四、学生分析
1、有利于教学的方面 学生高中时期有一定的数学基础,
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不利于教学的方面 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经济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