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教案(1)
授课班级高一学生授课
时间
45min 课型新授课
授课人杨佳
课题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教学分析教
材
分
析
(1)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属于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科学探究内容。
本节内容既是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的认识。
又为化学2介绍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打下重要的基础。
(2)学生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和科学探究,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通过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学生主要通过实验,讨论获得金属的化学性质,安排探究实验内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
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学生便可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因此,学习好本章非常重要。
学
生
分
析
(1)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知道了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能
正确区分酸碱盐,能正确选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能力方法基础:学生具有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具有使用常见仪器进行实验操作的初步能力,具有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数据的初步能力。
但学生观察能力尚有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
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3)情感态度基础:学生具有开展实验探究的欲望和热情,具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体验。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演示实验比较掌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差异,了解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用途;
(2)提高实验设计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生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碳酸钠、碳酸氢钠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2)通过对侯氏制碱法的学习,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树立努力学习为国争光的志向。
(3)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溶解度、热稳定性、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差异
难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鉴别;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不同的本质原因
教具仪器和材料:相同试管(2支)胶头滴管烧杯气球(2个,大小相
同,颜色不同)
药品:碳酸钠碳酸氢钠盐酸溶液
教学方法探究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归纳法讲授法
多媒体教学辅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环节一】
导入课题生活中碳酸钠与
碳酸氢钠的应用
【导课】
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
苏打,碳酸氢钠俗名小
苏打。
为什么家庭厨房
中常备有这两种物质
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
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有
哪些主要性质
发散思维,大胆联
想,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由生活情境提
出问题来导入
化学内容,直
奔主题,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
趣
【环节二】
在
水
中
溶
解
性
探
究1.碳酸钠和
碳酸氢钠在
水中的溶解
性及其酸碱
性
2.Na
2
CO
3:
白色
粉末
NaHCO
3:
白色
晶体
3.Na
2
CO
3
溶解快而且全
部溶解
NaHCO
3
溶解慢而且
少
【结论】溶解
度
Na
2
CO
3
>NaHCO
3
碱性
Na
2
CO
3
>NaHCO
3
【知识过渡】
1.二者均为碳酸盐,相
对分子质量大的为苏
打,相对分子质量小的
为小苏打,他们就像两
兄弟。
接下来我们先来
看看两兄弟的庐山真
面目(陈列药品、课件
图片展示)
【问1】请大家描述一
下它的颜色状态,并进
行比较
【补充完善学生的回
答】
2.从外观上看固体试
样没多少区别,那它们
的溶液呢?我们一起
来看:(1)取等量的固
体分别装于两支试管;
(2)各加入2~3mL蒸
馏水;(3)观察实验现
象[将同学分为两边,
每边摸一支试管大家]
【评价学生的回答,说
明溶解度大小】
3.【问2】我们在两支
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
有什么现象?(滴入酚
酞)
【讲解】溶液均为碱
性,但碱性
Na2CO3>NaHCO3
耐心听老师讲
解,写出二者的
名称、化学式及
俗名,进行比较
记忆
仔细观察药品的
颜色、状态,回
答问题,完成学
案
【答1】Na2CO3:
白色粉末
NaHCO
3:
白色晶
体
思考差异性
听老师讲解,观
察实验过程及现
象,配合教师完
成实验,记录笔
记
【答2】溶液均
变红,但碳酸钠
颜色更深,而碳
酸氢钠为粉红色
完成学案
循序渐进,
启发学生,
加深记忆,
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
知识讲解完
善,解决问
题
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观
察实验现
象,得出二
者的溶解度
大小
演示实验,
得出酸碱性
差异
【环节三】热
稳
定
性
比碳酸钠与碳
酸氢钠热稳
定性的比较
Na
2
CO
3
无现象
NaHCO
3
澄清石灰水
中有气泡产
生,且溶液变
浑浊。
2NaHCO
3
△
【过渡衔接】
接下来我们继续来探
究苏打与小苏打的热
稳定性
【实验演示】套管试验
【知识梳理】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碳酸钠不分解
想象猜想
积极思考,观察
并记录实验现象
引人入胜
进行实验对
比,得出结
论
较Na2CO3+H2O+C
O
2
↑
【环节四】
碳
酸
钠与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回顾碳酸钠与碳
酸氢钠的颜色状
态
学习碳酸钠与碳
酸氢钠与酸反应
生成气体并且气
体体积不等,反
应的剧烈程度不
同
实验设计:(1)
取两支相同的试
管,加入等量的
盐酸;(2)将事
先各装有0.3g碳
酸钠和碳酸氢钠
的气球套在试管
口;(3)同时立
起气球。
使药品
落入盐酸;(4)
观察实验现象
反应实质,不同
【史料过渡】
在中国的近代的历史
上,“宋氏三姐妹”名扬
中外(宋庆龄、宋美龄、
宋爱龄)。
在化学王国里
也有三姐妹那是“苏氏
三姐妹”——苏打、小
苏打、大苏打。
在前面
我们知道苏氏三姐妹中
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显
碱性,那么当他们遇到
心仪的对象——盐酸
时,他们各自会有什么
样的反应呢?
【实验探究】
提:产物?
猜:产生气体,并且气
体体积不等
设计实验:(学生讨论交
流,教师完善)
实验操作:(按实验设计
完成,教师
与学生共同
完成)
验证分析
得出结论
【辨别药品】
装在气球里的药品混淆
了,【问3】怎么才能辨
别出来?形状不发生改
变(用于实验设计后提
问)
【问4】大家在实验中
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呢?(用于验证分析)
【现象归纳总结】:……
认真听讲,回顾历
史,仔细思考,分
析推理
合作、交流、讨论、
分析、判断,作出
推理猜想
发散思维,大胆尝
试。
勇于创新,合
作,交流,讨论,
根据教师所给实
验器材进行简单
实验的设计
配合教师完成实
验,观察并记录实
验现象,得出实验
结论
【答3】通过触摸
(根据两者性状
不同)……
【答4】
从反应剧烈程度,
产生气体快慢多
少等方面作出回
设置悬念,自
然过渡,激发
学生兴趣,扩
充学生知识
面,引人入胜,
提出问题
增强学生的实
验探究能力,
使学生学会科
学探究
通过教师演
示,引导学生
观察、回答,
吸引学生注意
力,让学生自
主学习,获得
知识,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
析、总结等能
力
开拓学生的思
维,学会知识
的巧妙运用
总分总,首尾
呼应,解除学
反应现象的原因分析【教师总结】
从实验现象,我们得知
相同质量的碳酸钠与碳
酸氢钠和同浓度等体积
盐酸反应,碳酸氢钠反
应较为剧烈,产生气体
较多。
看来妹妹在遇到
心仪的对象时你姐姐更
心动,产生的化学反应
更剧烈。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姐
姐反应迟钝吗?我来向
大家解释其中的缘由: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HCO3+HCl=NaCl+CO2↑+H2O
(分析化学方程式)
【总结】从分析我们看
出姐姐碳酸钠和盐酸反
应是比较坎坷的。
【结论】碳酸氢钠与酸
反应更加剧烈
答
记录笔记,加深实
验印象
对教师所提问题
充满疑惑,寻求证
据……
仔细听讲,记录笔
记
理解反应实质
得出结论,记录理
解
生的疑惑
讲解反应实
质,理解反应
原理,解释现
象差异的原因
加强理解,完
善实验内容
【环节五】
课
堂
小\
结得出结论:组成
决定性质,碳酸
氢钠比碳酸钠多
了一个氢原子,
使它们性质产生
了很大的差异
【小结】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属
于碳酸盐,但他们的性
质有很大的差异。
在生
活中,碳酸钠用于生产
玻璃、造纸、纺织、洗
涤剂;而碳酸氢钠是发
酵粉的主要成分,治疗
胃酸过多的药剂。
它们
在生产生活中占据了举
足轻重的地位。
拓宽知识,学会运
用化学解决实际
问题
灌输化学知
识,从生活中
来,再到生活
中去
板书设计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Na2CO3NaHCO3 1.物理性质俗名-- 纯碱、苏打小苏打
色态实验1 白色粉末白色晶体
溶解性(水)实验2 溶解度Na2CO3>NaHCO3
溶液酸碱性
(PH)
实验3 碱性Na2CO3>NaHCO3
2.化学性质与HCl反应实验6 Na2CO3+2HCl=2NaCl+CO2↑
+H2O NaHCO3+HCl=NaCl+CO2↑+H2O
热稳定性实验7 2NaHCO3△Na2CO3+H2O+CO2
↑
3.用途制皂、玻璃、造纸、纺织等、
热纯碱除油污。
发酵粉、泡沫灭火器、治胃酸。
教学反思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实验探究》这部分内容,其性质并不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知识层面要求不高。
作为科学探究的“区别Na2CO3和NaHCO3的实验”,教材的设计是以列表的形式提供信息,由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且实验都是简单易做,学生可以通过努力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合作完成。
根据以上特点,我淡化了Na2CO3和NaHCO3化学性质的教学,将本节的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且将科学精神、探究精神融入教学当中。
从生活引入,以实验探究、讨论式教学法的形式展开,特别是设计学案,辅助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建构,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又可充分发掘教师的辅导作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本节教学设计的主线是:创设情境—猜想设疑—实验探究—小组讨论--得出结论——总结内容--习题巩固。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引导-实验探究、对比的教学方法进行边讲边实验教学。
这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观察能力、对比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一系列猜想、实验、讨论、归纳等活动中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建构,体验探究实验的无穷乐趣。
说课教案(1)
说教材分析说教学课题:
本节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是金属化学性质的延伸和发展。
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只有既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了解他们的化合物的性质才是比较全面的了解金属。
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是建立在金属单质性质的基础之上,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部分电子转变为金属阳离子生成金属化合物,他们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金属,为以后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钠的化合物属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本章的重点。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上一节的知识,并为下一节碱金属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钠的化合物中,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族,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介绍了铁等金属,以及碳酸钠、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碱金属知识的介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只所以将碱金属编排在卤族、氧族之前,是因为本章较之简单,便于记忆,有利于减轻学生在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
而“钠的化合物”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考试的热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更有利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等知识。
为以后学生学习元素周期率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又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故学好本节内容还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应用意义。
说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①重点让学生把握过氧化钠、小苏打、苏打的性质、用途。
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归纳,使学生系统把握钠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能熟练的运用。
②认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差异,学习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实验原理与鉴别方法。
(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过氧化钠与水、二氧碳的反应;小苏达、苏达与盐酸反应及热稳定性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讲授、分析、归纳、整理、总结,以及学生练习,授以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对比法、探究法。
(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优秀品质和协作精神;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精神;通过化学史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爱国主义等教育。
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及鉴别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又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习(预习),老师讲授,师生互动实验,总结练习,来突破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
重点:
1、通过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的研究,
培养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认识事物和全面的分析事物的逻
辑思维能力;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期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难点:
1、激发学生课前理论探究及实践调查的兴趣;
2、完善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说教学程序设计分析(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生活情景“家庭厨房常备苏打与小苏打”,引出问题“为何要常备这两种物质?”进而由生活过渡到教学内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探究”。
(二)实验探究
探究一: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
探究二:热稳定性比较
探究三: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和盐酸的反应
在此过程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按照探究实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同时,通过多媒体辅助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
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提问、问题讨论、实验猜想、实验设计、交流讨论、方案汇报、分享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学生自学、互学、分析、讨论、发言,利用屏幕和板书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将实验的各个结论提取出来、学生感到清晰、明确。
(三)由表及里,学以致用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说教学程序设计分析板书设计较为精妙,内容合适,排版独特,构局巧妙。
本次板书主要根据对比的便利性设计为表格式,包含碳酸钠与碳酸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学生的强化记忆与形成知识网络,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归纳总结。
说教学媒体使用:
本次教学虽然主要是科学探究为主,但同时也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其中将图片、文字、动画等等巧妙集为一体,使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增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官认识,也使整个教学及实验探究过程直观、精妙、易于理解。
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很好的提升了教学效率,促成了教学的成功。
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教学并重”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简单实验设计能力及灌输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
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
首先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兴趣后,循序渐进,师生共同进行实验探究,由实验现象的强烈对比并进一步分析而的出实验结论,达到了教学目标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说学生学法指导:
现代的教育理论的观点是:现代的教学,应以发现为重点,指导学生应用“发现学习法”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
因此学生在本节课中主要用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方法,在亲自实践中,通过有目的观察和教师的启发诱导,应用贮藏在自己头脑里的知识,来认识对他们来说是未知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见解。
1.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地实验探究,包含作出实验猜想、用已有材料简单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自己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对现象进行分析解释。
2.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目的是强化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增加实验现象的能见度。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化学实验素质,增强合作的精神。
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