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与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aa0b10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b.png)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一【考点透视】议论文是表明观点、阐明道理的*,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议论文的一般考点有:(1)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寻找论点,弄清论点与论题的区别;(3)辨识理解论证方法;(4)理清议论结构;(5)把握文意、层意、段意;(6)理解论据选择的技巧;(7)品析揣摩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8)体会议论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特点;(9)理解中心句、支撑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10)联系生活体验,理解作者的观点及写作意图;(11)为观点寻找或补充论据;(12)立论与驳论的区别等。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二驳论文的阅读⑴作者要批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⑵作者是怎样进行批驳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论据;⑶由此,作者树立的正确的观点是什么?议论文的语言⑴严密(修饰性、限制性的语言的运用)⑵生动(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⑶词序(从生活逻辑和上下文的照应上判断)⑷句序(关联词语的使用,特别要注意递进关系)。
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三常见考点议论文的论据考点:论据是论点立足的根据,一般全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1、用事实作论据。
事例必须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能揭示事物本质并与论点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议论文中,对所举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突出与论点有直接关系的部分。
明确论据时,不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实论据,还要会概括事实论据。
概括时,要做到准确,必须依据论点将论据本质特点把握住,然后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述。
2、用作论据的言论,应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引用时要原文照录,以真核对,不能断章取义;间接引用时不能曲解愿意。
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
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议论文的论点考点:第一,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22e460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16.png)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一、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要识别中心论点,可以从标题、开头、结尾、判断明晰和论据证明等方面入手。
二、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类型。
在回答问题时,要明确论据类型,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三、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
在回答问题时,要准确描述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四、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时,可以使用一些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
同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以上是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5、议论文题目分析议论文题目的作用是点明文章的论点和议论由头。
一般来说,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是论点,而并列短语则论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题目中出现“谈”、“论”、“说”、“议”等词汇则一般是论题。
同时,文章也可以通过比喻等手法生动形象地提出论点,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6、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的作用可以有多种。
一种是直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另一种是针对某种现象或观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论点,具有针对性。
还有一种是通过引用名言或故事、事例等手法提出论点,同时也是证明论点的论据。
此外,也可以通过摆出错误的论点和论据,为下文的批驳树立靶子,或用生动的比喻或故事引出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议论文结尾的作用议论文结尾的作用可以有多种。
一种是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结论;另一种是强调中心论点;还有一种是发出号召或希望人们去关注或思考某个问题。
此外,也可以通过补充论证来使论证更加严密,或通过总结全文得出中心论点。
8、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可以从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角度进行分析。
此外,还可以从语体特点的角度出发,抓住逻辑严密来做文章。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ppt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技巧ppt](https://img.taocdn.com/s3/m/62ec4e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1.png)
8、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指代什么内容?
解题技巧:首先在原文中找到这个词语,然后联系上下 文寻找所指代的内容,这类题基本都在这个词语的前面 而不远处出现,回答一般可以直接摘抄原文,有时也需 针对题干进行概括、删改等加工。
例子:“霍金是一个神话,残疾人和科学巨人两种 身份特征在他身上合为一体。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 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 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这样的功绩和 一个高度残疾的人联系在一起,确实能给人极大的震 撼。”这段话中加点的“这样的功绩”指代什么?
(3)对比论证:通过X与Y对比,鲜明、有力地证明Z观点, 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例子:如“人生是个大舞台,我们都是表演者,但是, 一位真正优秀的演员,不是仅仅依靠外表的华丽取悦观 众,而是凭借内心世界的真诚、丰富来赢得的掌声。正 如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所说:“一个人只要真诚, 总能打动人。”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 么?
中心论点的识别:一看题目,二看首尾,三 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断,四看是否统帅全文, 五看论据证明的观点
2、指出下列语段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引用论证:通过引用X的话,充分有力地证明Y观点,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举例论证:通过举X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Y观点, 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这样的功绩”指代他的科普巨著《时间简史》 被誉为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惊世之作,他对“黑洞” 的研究使人类对宇宙又有了深层的了解。
先看这两断与前面的段落之间有没有照应的 关系,如果没有,再看这两段之间有没有先后 关系,比如时间上、逻辑上等,分析后即可作 答。
两种答法技巧:
(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段的**几句是一 一对应关系。
【中考满分宝典】中考语文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
![【中考满分宝典】中考语文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57648a6376baf1ffd4fad5c.png)
中考语文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01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常考题型及答题技巧考点一: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句子。
论点一般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的。
1. 中心论点1个(统帅分论点)⑴明确:分论点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⑵方法①从位置上找:Ⅰ标题;Ⅱ开篇;Ⅲ中间;Ⅳ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
(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考点二:补充论据①补充事实论据时,要选择真实而典型的事例,概括叙述,紧扣论点。
所选事实和观点要统一,否则就失去了事实论据的说服力。
②补充道理论据时,要引用具有权威性的名言警句、诗文名句或格言、俗语等。
引用时要完整准确,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断章取义。
③如果有字数要求要遵守,不可超过字数规定。
考点三:辨析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
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考点四:结合生活阅历和自身实际评价作者观点.或谈谈自己个性化的阅读启迪和感悟此类题目形式虽然开放,但是从根本上来看,考题一般紧扣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因此只要我们找到文章的论点并紧扣其解题就能拿到一半分数,再按题目要求结合自身或社会现实展开论述,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言之成理,就能将此类题目的分数全部拿下破议论文九式。
中考语文最新复习 议论文阅读(六大考点六种技巧)中考语文最新复习
![中考语文最新复习 议论文阅读(六大考点六种技巧)中考语文最新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a38da1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f.png)
重难点07 议论阅读(六考点六技巧)议论文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及所占比例比说明文略高。
从选材看,中考议论文命题所选材料基本都是课外材料,给人启发与教益、引人深思与警醒的文章日益成为议论文考查的热点,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是中考议论命题的中心内容,如科技创新、教育改革、环境保护等。
从考查内容看,总体趋势呈现出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强调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多样化的命题方式和注重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等几个特点。
注重对文章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将是议论文阅读考查的主要内容,考査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以及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概括提炼能力;对论证方法的考査将比以前更灵活,重点考査论证的特点及作用;开放性试题将逐步增加,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给选文补充论据,或根据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理解补写相关内容,链接材料题、框图题等新题型相续闪亮登场,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挥空间。
从题型看,主导题占主导地位,客观题的空间在不断缩小。
从试题数量和赋分看,一般在2-4题,8-10分之间。
考点一、辨析、提炼、归纳论点【设题形式】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概括文章第×段论述的观点。
【答题要点】1.看标题、开头(文首两段)、结尾、中间;2.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3.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并列式);4.注意提示语(“总之”“因此”“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综上所述”“由此观之”“总的来说”等)。
【答题格式】1.本文的论点是……2.本段(部分)的分论点是……注意:表述时语言应平实,不得用疑问句和修辞句。
考点二、分析、概括、补充论据【设题形式】1.分析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的作用?2.概括事实论据,或论据能否调换?3.某个事例(链接材料)或道理是否适合做论据。
4.请为××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5.选文某部分的事例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中考复习之议论文阅读常识及答题技巧
![中考复习之议论文阅读常识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45d748201f69e314232944b.png)
4.段落能否互换: 公式:
1段.写了——,2段写了——与上文是一一对应关系,不能换。
1段写了——,2段写了——二者之间是由——到——的关系,( 承接关系、总分关系、递进关系)符合人们认知规律,不能调 换。
5.某段、某句、某词是否可以删除:不能,这个词表示——( 这段写了——内容),充分(生动形象)论证了——观点,去 掉后效果:表达不严谨、语言不严密、论证缺乏说服力。
中考语文复习之
议论文阅读常识及答题技巧
一、论点题
题型: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答题方法:
1.根据位置:题目、开头、中间、结尾 2.根据语句:肯定、陈述句(什么怎么样)。“所
以”“总之”“总而言之”“因此”“归根结底” 等。
3.通过概括:反复强调的意思,利用论据反推,归 纳分论点。
一、论点题
处。事实要真实典型的,突出强调论点的部分。
二、论据题
题型:(论据作用) 这段材料用作本文论据是否恰当?说说理由。 这段材料从原文中截取出来,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方法: 论据的作用:这段运用——论据(引用——名言,举——
例子)具体充分证明了——观点。所以应该放在——(参 照论证方法的作用)
3、讲述故事,生活现象,引出论点。贴近生活实际,议 论更有针对性,充当论据。
4、运用比喻,引出论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例如: “黄金通过烧炼产能成为纯金,同样,人通过困难才能炼 出美德,正所谓:人不炼不成器。”
一、论点题
题型: 3.论点提出方式
(一)开头部分提出方式及作用
(二)文章结尾部分归纳出
(三)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 论述。
二、论据题
题型:(概括论据) (一)3、4段运用了事实来论证,请概括这两个事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c02ea3c2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d.png)
初中语文议论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1、分清论点和论题。
①论点:观点、主张。
如反对自由主义。
②论题:论述的问题。
如论自由主义。
2、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①标题,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②开头,例《谈骨气》、《怀疑与学问》(指示型) :③文中,例《想和做》、《发问的精神》④结尾,例《哨子》、《论求知》(蕴含型) :归纳段意、层意,概括。
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1) 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
(2)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
例: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中心论点)分论点一: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目的)分论点二: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态度)分论点三: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意志)考试中常见题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②归纳和找出文章的论点或是中心论点4、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 。
文章的论点一般是非常精练的语言,明确地表达作者的看法和主张,一般不用比喻句,很少用反问句式,不会用设问、疑问等句式。
5、通过论据反推论点。
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
6、辨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基本方法:摆事实,讲道理。
(1)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 道理论证--用名言/谚语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来证明论点。
常用方法:(3)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考试题型:①判断某段、某句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②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③围绕某个论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
7、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概括事例) 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引用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使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初中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初中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d9b0c1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a.png)
初中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议论文是初中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文体,也是各大中考考试中常出现的题目类型。
阅读理解中的议论文一般是指一篇文章为某个问题或主题作出了明确的观点,并进行了逻辑推理、实例论证等。
本文将从考点和答题技巧两个方面入手,为同学们整理出初中议论文的阅读考点和答题技巧。
一、考点1.观点和论证方式议论文的核心是明确的观点和针对观点的论证方式。
在阅读理解中,需要注意理解作者的观点,看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包括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作者想要说服读者的是什么等。
2.段落结构和连接词议论文一般都有明确的段落结构,不同段落之间通过连接词或其他手段进行衔接,使文章的思路更加连贯。
阅读时需要关注每个段落的主题和出现的连接词等手段,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路。
3.论据和实例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有具体的论证,而论据和实例是用来具体证明论点的手段。
阅读时需要关注文章给出的论据和实例,并且理解这些论据和实例是如何与作者的观点相结合的。
4.文字表达和修辞手法文字的表达和修辞手法是文章生动、形象和精彩的关键,也是考试中常被评分的部分。
在阅读中需要关注文章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写作技巧,以及借助词汇、语言变化等方式来突出文章中的重点。
二、答题技巧1.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明确题目中所询问的内容和关键词汇,同时看清选项中的细节和差异。
例如,有些问题会涉及到文章在某段落的措辞、主旨思想、表达方式等,同时需要注意选项中的差异是否能够反映出这些细节。
2.理解作者观点和思路阅读议论文需要理解作者对于问题的明确观点,结合文章中呈现的论证方式和论据,推断出作者的思路和逻辑结构。
因此,在阅读中需要将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式紧密结合起来,逐步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思考。
5.理解修辞手法和词汇阅读议论文时需要仔细观察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词汇,理解这些技巧如何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力量,并最终推断出作者的意图和目的。
此外,在阅读中需要关注文章中正确使用的词汇,这对于答题和表达思路都有很大帮助。
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2f4371ef18583d0496459d6.png)
中考语文议论文答题技巧一.找文章的中心论点方法(一)依据论点的定义论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主张,那么出现在文章中的中心论点一定是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的一个观点(二)依据表达中心论点的句型特点中心论点是作者的见解与主张,因此表达中心论点的句子一般应该是判断句。
掌握这一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尽快找到中心论点(三)依据论点常见的位置中心论点在文章中有它常见的位置:A、标题:有些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B、文章开头:多数文章在文章开头(第一段)便提出中心论点。
C、文章结尾:有些文章在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D、文章中间:文章中间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就是中心论点。
E、自己归纳: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论点)展开论述。
二.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三.说说文章或某个段落的论证过程A、先举出……事例(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然后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证明……观点)分——总B、首先提出……观点,接着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的道理)总—分—总四.文句、文段结构上的作用:A、总领全(下)文,引出下文;B、总结上(全)文;C、承上启下(过渡)。
1、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2、结尾的内容:(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
(如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五.根据文给文段补写一个恰当的论据。
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和技巧
![中考语文 议论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785cd3f195f312b3069a587.png)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的解题思路和技巧中考时针对议论文的解题,除了在解题顺序上与说明文、记叙文基本相似。
但更要强调从整体上把握。
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之后再动手解题。
以下是解题思路:一、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陈述句。
一般有五种表现形式(1)有些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2)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论点.(3)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篇末。
(4)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
(5)还有些文章对论点的表述不很集中,这就要用明确的语句把它概括出来。
考生要针对不同情况仔细分析。
二、分析论据: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
理清论据有助于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把握解题的要领。
三、明确论证方法:辨别文章使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中的哪些方法。
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
道理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
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
对比论证一般须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
看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个方面分析论证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研究这么安排的道理。
这样一来,文章的结构就很清楚了。
五、分析语言特点: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性和严密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
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是解题的关键。
在实际解题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议论文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 论点:是议论文的作者对所论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1. 分清论题和论点。
2. 注意论点的位置:头尾、自己概括。
3. 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能统摄全文、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式、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三.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
1. 事实论据: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以及统计数据等,明确论据时,要格外注意概括的事实。
2.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及公认的事理等。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议论文阅读的答题要点和答题模板完美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议论文阅读的答题要点和答题模板完美](https://img.taocdn.com/s3/m/4da9852c227916888486d7a3.png)
回答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一些 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 语。做这类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答题模板:作者为了证明……观点,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 点,再使用……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的分析,从而证明 了……观点(或得出……的结论)。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 中间本论部分还应考虑从几个方面及先后次序问题。
分析论据及作用
论据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题型分析论据及作用 答题要点:①先分清是事实论据(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事迹、 史实、科学的数据等,可概括,也可具体写),还是道理论据(名人名 言、警句、格言、俗语、民谚,以及经过了事实证明是正确的道理、 定义、公理等);②确定是哪种论据后,再看该论据是用来证明什么观 点的,继而概括出观点,注意使用判断句或祈使句。
把握中心论点
题型 1 从位置上判断中心论点 答题模板:①研究标题。议论文的标题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论点 型,题目本身就表明了中心论点,如《骄必败》;一类是论题型,标题 只表明论述的对象、范围或问题,如《谈骨气》。作者在文中就所“谈 论”的对象、范围或问题主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才是中心论点。②研 究开头。议论文的开头有四种形式,❶开宗明义、开门见山亮出观点。
分析论证的结构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①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又叫“绪论”,是提 出问题的部分。好的引论应当简明新颖;②本论——主体部分,分析 问题。“本论”又称“正论”,是分析问题,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部 分,是文章的主体。好的本论应做到紧承引论,纵横展开,有理有据, 严密紧凑;③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结论”是解决问题的部 分,通常被放在文章的最后,与引论相呼应。好的“引论”能深化论 点,照应开头。
初中语文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技巧(精品)
![初中语文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技巧(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a72e046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c1.png)
初中语文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技巧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中考议论文常见考点如下:考点1.寻找或提炼论点。
(1)论点特征:论点是作者关于某一问题的观点和态度。
它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2)找论点的方法:一看标题,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
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3)区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中心论点即为全文的论点,是文章论述的中心。
分论点是由中心论点引发出来的。
一篇文章中心论点只有一个,而分论点可以有多个。
考点2. 分析论据的类型及作用。
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
例如: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
事实论据又包括事例和数据。
(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理论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
理论论据又包括名言警句、谚语格言以及作者的说理分析。
(3)使用论据的要求:①确凿性。
我们必须选择那些确凿的、典型的事实。
引用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材料作为论据时,必须注意所引理论本身的精确涵义。
②典型性。
引用的事例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代表这一类事物的普遍特点和一般性质。
③论据与论点的统一。
论据是为了证明论点的,因此,两者联系应该紧密一致。
(4)如何概括事实论据。
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能体现论据的真实性;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叙述,应简明扼要。
(5)如何补写论据。
一、要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
二、事实论据的叙述要简明扼要,要交代清楚何人、何事、结果。
道理论据可选择名人名言、俗语、经典诗文中的名句等。
三、所写论据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
四、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核心考点汇总(共9个)
![初中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核心考点汇总(共9个)](https://img.taocdn.com/s3/m/f67e7840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9.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核心考点一、概括中心论点(一)论点特征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陈述句。
内容上:具有判断性,能够明确地表示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观点、态度,包括肯定和否定。
(二)概括论点的方法【方法指导】中心论点“四看一析”法:①看标题。
有些议论文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②看开头。
开篇点题,开门见山,这是常见的议论文写法,因此,许多文段的中心论点都放在开头部分。
③看结尾。
在前面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最后收篇时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文章中心论点。
④分析论据。
有时论点不在开头,也不在结尾,那就要分析论据,看这些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从而寻找观点。
⑤归纳综合。
有时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分论点,那就要逐个分析,再综合归纳。
【答题模板】题型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模板1:用一个陈述句(肯定句)概括回答论点(观点)是什么。
题型2:第×段通过(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了什么观点?模板2:总结事实论据或分析道理论据,从中提炼出论点。
二、分析、概括和补写论据(一)分析论据还是给文章选择合适的论据,都需紧紧围绕文章的论点。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区分论据证明的是中心论点还是分论点。
(二)概括事实论据议论文的事实论据大都具备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等要素,只要抓住这些要素,再加以组合和完善,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即可。
(三)补写论据首先,要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其次,要紧扣中心论点,注意文章现有论据的语言格式;最后,要注意论据的真实性、典型性和不重复性。
(1)补写事实论据: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2)补写道理论据:一般直接引用即可,最好选择众所周知的名人名言、格言、俗语等。
【答题模板】题型1:第×段运用了什么论据?作用是什么?模板1:运用了事实(道理)论据。
用……事例(名言、格言、原理)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题型2:简要概括文中(第×段)的事实论据。
模板2:人+事+结果。
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
![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bf9e14aa8956bec0975e30c.png)
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满分技巧是什么?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满分技巧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596b93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8.png)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答题满分技巧是什么?中考阅读题包括4部分:记叙文、文言文、议论文和说明文。
总分是45分。
记叙文的阅读(包括小小说)是比较难的。
相对于记叙文阅读,议论文阅读不是很难的,只要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和技巧,是完全可以得满分的。
中考议论文阅读一般是10分,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不会阅读,不会答题,往往丢分。
一道10分的阅读题,也就得6分,这实在是不应该的。
议论文阅读技巧如下:一、怎么读?一是粗读。
所说的粗读,就是学生在阅读议论文时,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
初步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和段落结构,有一个总体印象。
千万不要拿过来就答。
这是最错误的答法,是造成丢分的主要原因。
二是细读。
学生在浏览了一遍原文后,就要认真阅读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文章,而且要仔细阅读,知道答案在哪个段落,是哪句话。
三是反复读。
学生在细读的基础上,要对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反复读,领会其内容。
多次阅读重点段落、重点句子,甚至是重点词语。
有很多答案就是文章里的原话。
— 1 —比如中心论点是一句话,还是几句话,每一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围绕中心论点,是如何论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等,都要读懂。
二、怎么答?答题要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
正确的答题顺序可以节省时间,提高答题效率。
第一,先回答自己会的题,保证会的题不丢分。
第二,回答半会不会的题,争取多得分。
第三,回答自己不会的题。
按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也会的分。
学生要想答题不丢分,必须要注意两个环节。
一是会审题学生要在审题时,明白考的知识点是什么。
例如,问议论文的第三段叙述了古今很多事实,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这就是说,学生要先回答是举例论证,然后,回答举例论证的作用;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这些论点,使读者更加信服。
只要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的清楚,经过分析之后再答题,就不会丢分了。
二是会答题学生在答题时,要学会找采分点,不要盲目地回答,否则,就会丢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二、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
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议论文可由此标准分为立论文与驳论文二大类。
)四、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⑤、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
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所以,规X性答题格式如下: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3、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①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②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③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④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⑤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展开论述。
4、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
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开头的作用有:(1、提出中心论点;(2、引出论题;以上二个方面,要具体回答出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的具体方试,的是通过名人名言、有的是通过名人佚事、有的是通过趣闻笑话等。
结尾的作用:(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
(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5、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
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信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6、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议论文写作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多,如修辞手法、论证方法、写作手法等(1、修辞:如比喻,可结合比喻特点谈,那就是形象生动;如排比,增强了文章论证的气势;如引用古诗文,使文章富文采等。
(2、论证方法:参考论证方法的作用谈。
(3、写作手法比较固定,常见的就是:(1、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相结合(夹叙夹议;(2、以……论证方法为主。
同样,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
7、文段结构作用:(1、引出(全下文;(2、总结前(全文;(3承上启下。
作为议论文段的作用,必须结合文体特征具体加答。
如开头段作用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那么,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二个具体答题规X格式的例子使用或变通使用: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要点概括类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二、感想启迪类1. 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3. 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 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词句品味类1. 词语品味: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2. 句子品味: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B.看句式结构(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稳,不温不火;疑问句能吸引读者好奇心,能制造悬念;反问句能加强语气;感叹句能抒发强烈的感情;排比句层层深入,显得气势磅礴;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X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四、句子仿写类一审修辞,二看句式,三析句间关系,四品语体色彩,五考虑要保留的词语和要替换的词语。
修辞、句式、句间关系、语体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写也就不难了。
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没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
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 …,可以有… …”2.可以考虑用” 大地、高山、海洋” 等来替换蓝天。
五、语言准确类1.“××”词好在哪里?★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1:判断,一般是不能删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X围等方面加以限制.3.比较:即比较删掉这个词语与没有删掉以前的区别,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意思变为“…“,与实际不符,不符合原意等4 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六、修辞手法作用类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2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3设问: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4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5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答题方式:这一句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 …....(作用)论述了… …(内容).(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
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
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X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
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一)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5题。
科学不怕挑战沈致远①挑战是针锋相对的竞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没有竞争,生物不会进化,至今地球上就只有原始生物。
②科学发展史是不断接受挑战的历史。
③量子力学理论刚提出时,由于它的基本概念与传统观念根本不同,有些科学家一时难以接受。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几率解释,说:“我不相信上帝在掷骰(tóu)子。
”他还多次提出“理想实验”进行挑战。
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奋起应战,据理反驳。
爱因斯坦屡败屡战,苦思冥想出一个特别刁钻的“理想实验”。
玻尔彻夜未眠,苦思不得其解,直到清晨才豁然开朗,利用相对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爱因斯坦仍然固执己见,以至另一位科学家厄伦费斯特都忍不住说:“爱因斯坦,你真不像话!你简直在批判你自己的相对论了。
”爱因斯坦挑战量子力学,虽败犹荣,他提出的“理想实验”,促进了量子力学的发展,还对量子密码、量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起到了催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