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卷A(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卷A(2013)
精品文档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试卷(试卷A)共 5 页第 1 页(201 2 ——201 3 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班级: 11测绘、11地信学号:姓名: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
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试卷(试卷A)共 5 页第 2 页考试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班级: 11测绘、11地信学号:姓名: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
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精品文档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试卷(试卷A)共 5 页第 3 页考试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班级: 11测绘、11地信学号:姓名: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
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精品文档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试卷(试卷A)共 5 页第 4 页考试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班级: 11测绘、11地信学号:姓名: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
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精品文档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试卷(试卷A)共 5 页第 5 页考试课程: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班级: 11测绘、11地信学号:姓名:注:1.请命题老师用黑色的墨水工整的书写,作图准确,以保证试卷字迹清晰。
2.请命题老师在试题后面留出答题空间。
3.学生不得在草稿纸上答题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试卷答案武 汉 大 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测量平差 科目代码: 844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答在答题纸上,凡答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可使用计算器。
一、填空题(本题共40分,共8个空格,每个空格5分)1.在图1所示水准路线中,A 、B 为已知点,为求C 点高程,观测了高差1h 、2h ,其观测中误差分别为1σ、2σ。
已知1212σσ=,取单位权中误差02σσ=。
要求平差后P 点高程中误差2C mm σ≤, 则应要求1σ≤ ① 、2σ≤ ② 。
2.已知观测值向量1,13,12,1X Z Y ⎡⎤⎢⎥=⎢⎥⎣⎦的协方差阵310121013ZZD -⎡⎤⎢⎥=-⎢⎥⎢⎥⎣⎦,12,12Y Y Y ⎡⎤=⎢⎥⎣⎦,若设权11Y P =,则权阵XX P = ③ ,YY P = ④ ,协因数阵12Y Y Q = ⑤ ,1Y X Q = ⑥ 。
3.已知平差后某待定点P 的坐标的协因数和互协因数为PX Q ˆ、PY Q ˆ和PP Y X Q ˆˆ,则当PPY X Q Q ˆˆ=,0ˆˆ<PP Y X Q 时,P 点位差的极大方向值=E ϕ ⑦ ,极小方向值=F ϕ ⑧ 。
二、问答题(本题共45分,共3小题,每小题15分)1.在图2所示三角形中,A 、B 为已知点,C 为待定点,同精度观测了1234,,,L L L L测量平差 共3页 第1页共4个方位角,1S 和2S 为边长观测值,若按条件平差法平差:(1)应列多少个条件方程;(2)试列出全部条件方程(不必线性化)。
2.在上题中,若设BAC ∠、ABC ∠和ACB ∠为 参数1X 、2X 、3X ,(1)应采用何种函数模型平差;(2)列出平差所需的全部方程(不必线性化)。
3. 对某控制网进行了两期观测。
由第一期观测值得到的法方程为111111ˆT T B PB X B PL =,由第二期观测值得到的法方程为222222ˆT T B P B X B P L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题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试题平差练习题及题解第一章1.1.04 用钢尺丈量距离,有下列几种情况使量得的结果产生误差,试分别判定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尺长不准确;系统误差。
当尺长大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小,符号为“+”;当尺长小于标准尺长时,观测值大,符号为“-”。
(2)尺不水平;系统误差,符号为“-”。
(3)估读小数不准确;偶然误差,符号为“+”或“-”。
(4)尺垂曲;系统误差,符号为“-”。
(5)尺端偏离直线方向。
系统误差,符号为“-”。
第二章2.6.17 设对某量进行了两组观测,他们的真误差分别为:第一组:3,-3,2,4,-2,-1,0,-4,3,-2第二组:0,-1,-7,2,1,-1,8,0,-3,1试求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1、?2^^^^^和中^?1、?2,并比较两组观测值的精度。
^^解:?1=2.4,?2=2.4,?1=2.7,?2=3.6。
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相同,而中误差不同。
由于中误差对大的误差反应灵敏,故通常采用中误差作为衡量精度的指标。
本题中?1<?2,因此,第一组观测值的精度高。
^^第三章3.2.14 已知观测值向量L1、L2和L3及其协方差阵为n1n2n3D11 D12 D13 D21 D22 D23 D31D32 D ,现组成函数:X=AL1+A0,Y=BL2+B0,Z=CL3+C0,式中A、B、C为系数阵,A0、B0、C0为常数阵。
令W=[X Y Z],试求协方差阵DWW 解答:XX DXY DXZ 11A AD12B AD13CDWW = DYX DYY DYZ = BD21A BD22B BD23CZX DZY D 31A CD32B CD33C3.2.19 由已知点A(无误差)引出支点P,如图3-3所示。
其中误差为?0,?0为起算方位角,观测角β和边长S的中误差分别为??和?S,试求P点坐标X、Y的协方差阵。
TTTTTTTTTT图3-1解答:令P点坐标X、Y的协方差阵为2 ?xyx2xy ?2???XAP2222?02 式中:?x=()?S+?YAP-2+?YAP2 ?S?22???YAP2222?02)?S+?XAP-2+?XAP2 ?y=(?S?2???XAP?YAP?022)?S-?XAP?YAP2-?XAPYAP2 ?xy=(2?S?2?xy=?yx3.5.62 设有函数F=f1x+f2y,其中x??1L1??2L2????nLn,y??1L1??2L2????nLn,?i,?i(i?1,2,?n)为无误差的常数,而L1,L2?Ln的权分别为P1,P2?Pn,试求函数F的权倒数1。
(完整word版)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卷及答案6套 试题+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自测题(1)一、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1.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2.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3.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4.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5.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6.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7.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9.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0.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1.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2.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3.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4.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5.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二、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600.686m±3.5cm。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三、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a) d/D b) D/d c) d 2/D 2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1)1.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2.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3.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4.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5.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6.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7.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8.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9.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10.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1.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2.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3.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4.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5.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6.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17.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600.686m±3.5cm。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18. 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 )。
a) d/D b) D/dc) d 2/D 2 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
误差理论和测量平差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1)一、正误判断。
正确“ T”,错误“ F”。
(30 分)1.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2.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3.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4.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5.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6.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7.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8.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9.对同一量的N 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0.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1.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2.观测值L 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 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 的权()。
13.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4.定权时σ 0 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5.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 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600.686m±3.5cm 。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三、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取一长为 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300.158m ± 3.5cm;)。
25 分)。
1,则长为 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a) d/D c) d 2/D2b) D/dd) D222/d 22. 有一角度测20 测回,得中误差± 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 0.28 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讲述由已知数据、外业测量数据得到地面点的高程或平面坐标等待求结果的理论和方法。
A:对B:错答案:A2.简易测量平差由于数据处理方法简单、实用,可以完成所有测量数据的处理。
A:错B:对答案:A3.测量平差是测量数据的内业处理方法和理论A:对B:错答案:A4.测量平差即测量数据调整的意思,其基本定义是:依据某种最优化准则,由一系列带有观测误差的测量数据,求定未知量的最佳估值及精度的理论和方法。
A:错B:对答案:B5.测量平差的两个任务分别是()A:将最终结果成图,提供给用户使用B:精度评定C:求观测量和待求量的最佳估计值D:获取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答案:BC第一章测试1.下列有关观测误差的说法错误的是()A:依据某种最优化准则,对带有偶然误差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最终得到待求量最佳估计值,是偶然误差的一种处理方式。
B:系统误差在大小、符号上是有规律的,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是可避免的。
C:就单个偶然误差来说,没任何规律可循,但就误差的总体而言,又具有一定的概率统计规律,偶然误差对观测结果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需要在平差过程中才能消除。
D:粗差是一种大量级的观测误差,在观测数据中应尽可能设法避免出现粗差。
行之有效的发现粗差的方法有:进行必要重复现测;采用必要而又严格的检核、验算等方式。
答案:B2.下列有关权及其单位权的说法错误的是()A:B:C:D:答案:C3.A:B:C:D:答案:D4.A:B:C:D:答案:C5.测量数据仅仅是指用测量仪器直接获取的数据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条件平差中不设参数A:对B:错答案:A2.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中所设参数的个数要小于必要观测值个数A:错B:对答案:B3.间接平差中所设的参数要求是t个函数的独立量A:对B:错答案:A4.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中所设的参数要求是u个函数的独立量A:错B:对答案:A5.由于有了多余观测,必然产生条件方程,观测值之间能满足理论上的条件方程A:错B:对答案:A6.函数模型用于求平差值,完成测量平差的第一个任务,随机模型用于精度评定,完成测量平差的第二个任务A:对B:错答案:A第三章测试1.A:错B:对答案:A2.在条件平差中,能根据已列出的法方程计算单位权方差A:对B:错答案:A3.对某一平差问题,其条件方程的个数和所列出的方程的形式都是唯一的A:错B:对答案:A4.A:7和3B:6和4C:5和5D:4和6答案:D5.A:3和3B:3和2C:4和2D:2和4答案:A第四章测试1.间接平差的误差方程线性相关A:对B:错答案:B2.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法的限制条件是s个在参数的平差值或理论的真值之间存在的关系式,是线性无关的。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试题+答案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1)1.正误判断。
正确“T”,错误“F”。
(30分)2.在测角中正倒镜观测是为了消除偶然误差()。
3.在水准测量中估读尾数不准确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4.如果随机变量X和Y服从联合正态分布,且X与Y的协方差为0,则X与Y相互独立()。
5.观测值与最佳估值之差为真误差()。
6.系统误差可用平差的方法进行减弱或消除()。
7.权一定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
8.间接平差与条件平差一定可以相互转换()。
9.在按比例画出的误差曲线上可直接量得相应边的边长中误差()。
10.对同一量的N次不等精度观测值的加权平均值与用条件平差所得的结果一定相同()。
11.无论是用间接平差还是条件平差,对于特定的平差问题法方程阶数一定等于必要观测数()。
12.对于特定的平面控制网,如果按条件平差法解算,则条件式的个数是一定的,形式是多样的()。
13.观测值L的协因数阵Q LL的主对角线元素Q ii不一定表示观测值L i的权()。
14.当观测值个数大于必要观测数时,该模型可被唯一地确定()。
15.定权时σ0可任意给定,它仅起比例常数的作用()。
16.设有两个水平角的测角中误差相等,则角度值大的那个水平角相对精度高()。
17.用“相等”或“相同”或“不等”填空(8分)。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为300.158m±3.5cm;600.686m±3.5cm。
则:1.这两段距离的中误差()。
2.这两段距离的误差的最大限差()。
3.它们的精度()。
4.它们的相对精度()。
18. 选择填空。
只选择一个正确答案(25分)。
1.取一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则长为D 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P D =( )。
a) d/D b) D/dc) d 2/D 2 d) D 2/d 22.有一角度测20测回,得中误差±0.42秒,如果要使其中误差为±0.28秒,则还需增加的测回数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偶然误差——在相同得观测条件系作一系列得观测,如果误差在大小与符号上都表现出偶然性。
即从单个误差瞧,该误差得大小与符号没有规律性,但就大量误差得总体而言,具有一定得统计规律。
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2、函数模型线性化——在各种平差模型中,所列出得条件方程或观测方程,有得就是线性形式,有得就是非线性形式。
在进行平差计算时,必须首先把非线性形式得函数方程按台劳公式展开,取至一次项,转换成线性方程。
这一转换过程,称之为函数模型得线性化。
3、点位误差椭圆——以点位差得极大值方向为横轴X 轴方向,以位差得极值F E 、分别为椭圆得长、短半轴,这样形成得一条椭圆曲线,即为点位误差椭圆。
4、协方差传播律——用来阐述观测值得函数得中误差与观测值得中误差之间得运算规律得数学公式。
如0K KL Z +=,若观测向量得协方差阵为LL D ,则按协方差传播律,应有T LL ZZ K KD D =。
5、权——表示各观测值方差之间比例关系得数字特征,220ii P σσ=。
二、判断正误(只判断)(每题1分,共10分)参考答案:X √X √X X X √√X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参考答案:CCDCC四.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参考答案:1、 6个2、 13个3、1/n4、 0、45、 0)()()()(432200=''+∆+∆+-''+-''-W y SX X x SY Y C ACA C C ACA C ρρ,其中AB AC AC X X Y Y W αββ-++--=''4300arctan五、问答题(每题4分,共12分)1、 几何模型得必要元素与什么有关?必要元素数就就是必要观测数吗?为什么?答:⑴几何模型得必要元素与决定该模型得内在几何规律有关;(1分) ⑵必要元素数就就是必要观测数;(1分)⑶几何模型得内在规律决定了要确定该模型,所必须具备得几何要素,称为必要元素,必要元素得个数,称为必要元素数。
实际工程中为了确定该几何模型,所必须观测得要素个数,称为必要观测数,其类型就是由必要元素所决定得,其数量,必须等于必要元素得个数。
(2分)2、 简述偶然误差得特性答:⑴在一定条件下,误差绝对值有一定限值。
或者说,超出一定限值得误差,其出现概率为零;(1分) ⑵绝对值较小得误差比绝对值较大得误差出现得概率大;(1分)⑶绝对值相等得正负误差出现得概率相同;(1分)⑷偶然误差得数学期望为零,即0)(=∆E 。
(1分)3、 在平差得函数模型中,n ,t ,r ,u ,s ,c 等字母代表什么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n ——总观测数;t ——必要观测数;r ——多余观测数;u ——未知参数个数; s ——未知参数中具有函数约束得条件数;c ——般约束条件个数 (答对3个1分) 函数关系: r=n-t,r+u=c+s (每个1分)六.计算题(30分)1、 解:(1)写成矩阵形式,有:[]AL L L L F =⎥⎥⎥⎦⎤⎢⎢⎢⎣⎡=3213211(1分)由方差得传播律,有:[]3632130002000132121=⎥⎥⎥⎦⎤⎢⎢⎢⎣⎡⎥⎥⎥⎦⎤⎢⎢⎢⎣⎡==T LL FA AD σ(2分)(2)对32123L L L F =两边求全微分,得:⎥⎥⎥⎦⎤⎢⎢⎢⎣⎡⎥⎦⎤⎢⎣⎡-=-+=32123213132323212311322333333dL dL dL L L L L L L L dL L LL dL L L dL L L dF (1分)由方差得传播律,有:43222123222123213132232131322293)2(3333000200013331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σ(2分) 2、 解:由题所给,有:(1)由间接平差法方程公式:pl B X N Tbb =,可得⎥⎦⎤⎢⎣⎡=⎥⎦⎤⎢⎣⎡--=⎥⎦⎤⎢⎣⎡--⎥⎦⎤⎢⎣⎡--==--2112114682210x x pl B N X T bb (2分) 因此未知数得解为:x1=-1,x2=-2(2)在间接平差数学模型中,有:)(221032][0mm t n vv t n PV V m T =-=-=-=(2分)(3)⎥⎦⎤⎢⎣⎡==⇒⎥⎦⎤⎢⎣⎡=⎥⎦⎤⎢⎣⎡--==--5114192Q 511438182210Q ˆˆ20ˆˆ1ˆˆX XX X bbX X m D N (2分) []74.314143434ˆˆ2==⇒=⎥⎦⎤⎢⎣⎡=F X X F D σσ(2分)3、 解:(1)条件平差法由题所给,有:n=6;t=P-1=4-1=3,r=n-t=6-3=3,因此条件方程个数为:3 列出条件方程为:(1分)⎪⎪⎩⎪⎪⎨⎧=+-=++=++0ˆˆˆ0ˆˆˆ0ˆˆˆ642541321h h h h h h h h h ,由i i i v h h +=ˆ,带入观测值,得误差方程为: 1234561110009100110900101016V V V V V V ⎡⎤⎢⎥⎢⎥-⎡⎤⎡⎤⎢⎥⎢⎥⎢⎥+=⎢⎥⎢⎥⎢⎥⎢⎥⎢⎥⎢⎥--⎣⎦⎣⎦⎢⎥⎢⎥⎢⎥⎣⎦(1分)(形式不唯一,只要跟条件方程对应即可)协因数阵为Q=diag(1,1,1,1,1,1) 法方程系数阵311131113T aa N AQA ⎡⎤⎢⎥==-⎢⎥⎢⎥-⎣⎦(1分)法方程为:0699311131113321=⎥⎥⎥⎦⎤⎢⎢⎢⎣⎡-+⎥⎥⎥⎦⎤⎢⎢⎢⎣⎡⎥⎥⎥⎦⎤⎢⎢⎢⎣⎡--k k k (1分) (2)间接平差法设521ˆˆˆh h h 、、为未知数参数321ˆ,ˆ,ˆX X X ,则可列出观测方程如下: (也可假设一个高程点高程为已知,设其她3个未知点高程为未知数,列对观测方程即可)⎪⎪⎪⎪⎩⎪⎪⎪⎪⎨⎧++-==+-=+-===)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ˆ3216353142132211X X X h X h X X h X X h X h X h (1分),对应误差方程为:⎪⎪⎪⎪⎩⎪⎪⎪⎪⎨⎧+---==---=+--==-=3ˆˆˆˆ9ˆˆ9ˆˆˆˆ3216353142132211x x x v x v x x v x x v x v x v (1分)误差方程系数矩阵B 及自由项l 分别为:⎥⎥⎥⎥⎥⎥⎥⎥⎦⎤⎢⎢⎢⎢⎢⎢⎢⎢⎣⎡-------=111100101011010001B ,⎥⎥⎥⎥⎥⎥⎥⎥⎦⎤⎢⎢⎢⎢⎢⎢⎢⎢⎣⎡-=309900l (1分)权阵为P=diag(1,1,1,1,1,1)由此,法方程为:ˆTT B PBx B Pl ==>06123312132224321=⎥⎥⎥⎦⎤⎢⎢⎢⎣⎡-+⎥⎥⎥⎦⎤⎢⎢⎢⎣⎡⎥⎥⎥⎦⎤⎢⎢⎢⎣⎡x x x (1分) 4、 解:⑴S cP =,由于以2km 观测高差得权为单位权则: 221==>=c c(1分)所以每段观测得权为:5.04211===S c P625.02.3222===S c P 12233===S c P 769.06.2244===S c P 588.04.3255===S c P 往返观测高差差值为:5878854321=-==-=-=d d d d d则[]0.185)5(588.0)8(769.0)7(1)8(625.0)8(5.022222233222211=⨯+-⨯+⨯+-⨯+⨯=++=d p d p d p pdd)(3.4101852][0mm n pdd ±=±=±=σ(1分) ⑵由iip 202σσ=(1分)可得:ii p 10σσ=所以:4.5625.0/13.4122=±==p σσ(1分) ⑶各段观测高差平均值得中误差为:2iσ 因此第二段观测高差平均值得中误差为:8.324.522==σ(1分)⑷每公里观测高差中误差为S S ⋅=22,公里公里由σσσ 得:)(0.323.4220mm ±=±=±=σσ公里(1分) 全长观测高差中误差为:)(7.112.150.3S mm ±=±==全公里全σσ(1分) ⑸全长高差平均值得中误差为:)(3.827.112mm ±=±==全全长平均σσ(1分) 七.证明题(8分)1、证明:设未知量得平差值为Xˆ,由题所给,列出观测方程及误差方程分别为:⎪⎪⎩⎪⎪⎨⎧===X L X L X L n ˆˆ......ˆˆˆˆ21, ⎪⎪⎩⎪⎪⎨⎧+-=+-=+-=X L v X L v X L v n nˆ......ˆˆ2211, ⎥⎥⎥⎥⎦⎤⎢⎢⎢⎢⎣⎡=1...11B , ⎥⎥⎥⎥⎦⎤⎢⎢⎢⎢⎣⎡=n L L L l ...21(1分) 由此有法方程系数证及常数项分别为:[]∑==⎥⎥⎥⎥⎦⎤⎢⎢⎢⎢⎣⎡⎥⎥⎥⎥⎦⎤⎢⎢⎢⎢⎣⎡==ni i n TbbP P P P PB B N 1211...11...1......11=>∑=-=ni ibb PN 111(1分)[]∑==⎥⎥⎥⎥⎦⎤⎢⎢⎢⎢⎣⎡⎥⎥⎥⎥⎦⎤⎢⎢⎢⎢⎣⎡=ni i i n n TL P L L L P P P Pl B 12121......1......11(1分) 由此,∑∑==-==ni ini ii T bbpLp Pl B N X 111)(ˆ,得证。
2 证明:设水准点P 位于距A 点距离为1S 得位置,平差后高程为X,列出观测方程如下:⎪⎩⎪⎨⎧+-=-=BAH X h H X h 21ˆˆ,误差方程:⎩⎨⎧+-=-=2211l x v l x v (1分)得:[]TB 11-=,附与线路权阵⎥⎥⎥⎥⎦⎤⎢⎢⎢⎢⎣⎡-=111001S S S P (1分),由此得法方程系数:[]1211111100111SS S S S S SPB B N Tbb+-=⎥⎦⎤⎢⎣⎡-⎥⎥⎥⎥⎦⎤⎢⎢⎢⎢⎣⎡--===>1211S S S N bb +-=-…(1) (1分)而1-=bb xx N Q (1分)xx xx Q 0σσ= ,所以当max σσ=xx 时,要求max Q Q xx =(1)式中对1S 求自由极值,得当21SS =时,xx Q 取得最大值,得证(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