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典型错题+解析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8ef3da5fbfc77da269b178.png)
三年级数学典型错题分析错例一:一辆吉普车限载4人,运送298名运动员,至少需要()辆车。
错误:74辆分析:学生没有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本题,认为商即是答案,而忽略了余下的2人。
提示:本题是除数是一位数当中的一道练习,学生能写出这个答案说明他们对于除法计算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只是在对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方面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实际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自查或教师质疑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
(1)当学生说至少是74辆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验算一下,74辆吉普车一共载走了多少人,这时学生会发现只能载296人,那还有2人怎么办?也应该要一辆吉普车,从而得出答案是75辆。
(2)教师也可以反问学生,在计算时是否是整除?这时学生肯定会注意余数2,那对于余下的2人怎么办?从而得出还要加一辆车。
错例二: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20厘米,宽10厘米,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错误:周长100厘米或120厘米分析:学生出错有两中情况一是空间观念有限,不知从何下手;二是审题不清,将两个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
提示:对于空间观念有限的学生,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多画简易图,使抽象的图形尽量变得直观。
对于审题不清的小马虎我们在平时练习中教他们读题时,多圈关键字。
比如此题中的“正方形”,这样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应该会有所进步小数减法错题分析一、小测内容:(1)5.9+4.7 (2)5.3+4.7 (3)4.2-3.5(4)9-5.8 (5)4.5-3.7二、错题分析:1、竖式的得数忘记写小数点。
2、减法算成加法。
3、相同数位没对齐。
4、计算方法还没掌握。
本次错题是在学习了小数减法的算法后的第二节练习课学生在计算时所出现的错题类型。
具体情况如下:针对以上情况,我又设计了一节小数加减练习课,教学内容主要有这几步:一、分析小测错题情况。
(5分钟)二、游戏:对手大比拼。
(25分钟)规则:同桌进行,每人各抽两张数卡组成一个小数,并计算它们的和与差(要写横式与竖式),谁算得又对又快就可得一个红星,看谁的红星最多。
小学数学试卷出题错误示范
![小学数学试卷出题错误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0392b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f.png)
一、题目:计算下列各题1. 8 + 5 × 2 = 262. 12 ÷ 4 + 3 = 73. 20 - 5 × 2 = 104. 6 × 7 ÷ 3 = 145. 15 + 8 × 2 = 40二、分析以上五道题目均为小学数学试卷中的计算题,然而,这些题目均存在出题错误。
以下是具体分析:1. 第一题:8 + 5 × 2 = 26分析:按照数学运算顺序,应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因此,正确的计算过程为:5 × 2 = 10,8 + 10 = 18。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18,而非26。
2. 第二题:12 ÷ 4 + 3 = 7分析:按照数学运算顺序,应先进行除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因此,正确的计算过程为:12 ÷ 4 = 3,3 + 3 = 6。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6,而非7。
3. 第三题:20 - 5 × 2 = 10分析:按照数学运算顺序,应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因此,正确的计算过程为:5 × 2 = 10,20 - 10 = 10。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10,而非10。
4. 第四题:6 × 7 ÷ 3 = 14分析:按照数学运算顺序,应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除法运算。
因此,正确的计算过程为:6 × 7 = 42,42 ÷ 3 = 14。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14,而非14。
5. 第五题:15 + 8 × 2 = 40分析:按照数学运算顺序,应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
因此,正确的计算过程为:8 × 2 = 16,15 + 16 = 31。
所以,正确答案应为31,而非40。
三、总结以上五道题目均为小学数学试卷中的计算题,然而,这些题目均存在出题错误。
出题错误可能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产生困惑,甚至产生错误的认知。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e8623b905087632311212ad.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错题集解析【题目描述】一千万零一百美元。
写作:()【错例】写作:1000100【错误分析】读法和写法上有不同,读作的时候一个数中间数位的零不管有多少个都只读一个零,学生对写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没有分级再读【解决方案】让学生对文字也进行分级,找到万字,再写数。
【题目描述】把3米长的绳子剪4次,剪成相等的长度,则()。
A、每段占3米的1/4B、每段是1米的3/5C、每段是全长的3/5D、每段是3/4米【错例】很少同学选择B,【错误分析】剪4次,其实剪了5段,这和锯木头的规律是一样的。
【解决对策】学生之所以会做错,主要与他们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脱节,完全意识不到建四段是得到了五节儿,因此要强调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题目描述】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运完这些煤需要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典型错例】75 20=3(次)……15(吨)答:运完这些煤需要3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错因分析】同学们有余数的除法学的还不错,解题的主要步骤能很快就知道了,但很多同学没有理解“运完”这个概念,还有可能就是把解题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最后一次运的重量上,而忽视了次数。
这里不单单是要计算75吨里面有几个20吨,还要把剩下的那不满20吨的15吨也要消耗一次去运,这样才能“运完”,否则总会剩下15吨没运。
所以,如果有余数,要在除法的商上再加1次。
【解决对策】同学们在做题中要充分理解题意,充分明白问题中的每一个词,否则就可能掉进陷阱。
对于这种求把一整堆分成小部分的份数,一定要看清是不是要考虑不满足条件的剩下部分。
正确解题过程:75 20=3(次)……15(吨)3 + 1=4(次)答:运完这些煤需要4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
【题目描述】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典型错例】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错因分析】平行线的定义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很明显是同学定义没有记清,或者是对定义还不理解,缺少空间想象力,对平面认识不够,只能认识到一个平面。
小学数学考试中错误率较高的几种典型题
![小学数学考试中错误率较高的几种典型题](https://img.taocdn.com/s3/m/c180192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9.png)
小学数学考试中错误率较高的几种典型题在数学考试中,学生题目做错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清楚而做错;有的因为知识负迁移而做错;有的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有的因为基础不扎实而做错;下面就结合小学高段数学里错误率较高的几个典型错题,从概念不清、知识负迁移、粗心大意三方面来进行易错题的分析及解决对策。
一、概念理解不清楚(一)计算题500÷25×4 34-16+14=500÷(25×4) =34—30=500÷100 =4=5错误率:46.43%;35.71%;错题原因分析:学生在学了简便运算定律后但还不太理解的基础上,就乱套用定律,一看到题目,受数字干扰,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方法在这两题中是否可行。
例如第1题学生就先算了25×4等于100;第2题先算16+14等于30;从而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1)明确在乘除混合运算或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不具备简便运算的因素,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强调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a仔细观察题目;b明确计算方法: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简便的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
并会说运算顺序。
(3)在理解运算定律及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题:14.4-4.4÷0.5;7.5÷1.25×8;36.4-7.2+2.8。
(二)判断题1.3/100吨=3%吨⋯⋯⋯⋯⋯⋯⋯⋯⋯⋯⋯⋯⋯⋯⋯⋯⋯⋯⋯⋯(√)错误率:71.43%错题原因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
而学生正是由于对百分数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所以导致这题判断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1)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找一找生活中哪儿见到过用百分数来表示的,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小学数学易错题分析与对策
![小学数学易错题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c37add619e8b8f67c1cb9eb.png)
小学数学易错题分析与对策在数学作业中,学生题目做错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因为对概念理解不清楚而做错;有的因为知识负迁移而做错;有的因为粗心大意而做错;有的因为基础不扎实而做错;下面小编就结合小学高段数学里错误率较高的几个典型错题,从概念不清、知识负迁移、粗心大意三方面来进行易错题的分析及解决对策。
一、概念理解不清楚(一)计算题500÷25×4 34-16+14 =500÷(25×4)=34—30 =500÷100 =4=5错误率:46.43%;35.71%;错题原因分析:学生在学了简便运算定律后但还不太理解的基础上,就乱套用定律,一看到题目,受数字干扰,只想到凑整,而忽略了简便方法在这两题中是否可行。
例如第1题学生就先算了25×4等于100;第2题先算16+14等于30;从而改变了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1)明确在乘除混合运算或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不具备简便运算的因素,就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强调混合运算的计算步骤:a仔细观察题目;b明确计算方法:能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不能简便的按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
并会说运算顺序。
(3)在理解运算定律及四则运算顺序的基础上加强练习以达到目的。
对应练习题:14.4-4.4÷0.5;7.5÷1.25×8;36.4-7.2+2.8;(二)判断题1 、3/100吨=3%吨⋯⋯(√ )错误率:71.43%错题原因分析: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它只能表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不能表示某一具体数量。
而学生正是由于对百分数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所以导致这题判断错误。
错题解决对策:(1)明确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找一找生活中哪儿见到过用百分数来表示的,从而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
⋯⋯⋯⋯⋯⋯⋯⋯⋯⋯(√ )错误率:64.29%错题原因分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必看小学数学常见错误题与解析
![必看小学数学常见错误题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b4dcc0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ba.png)
必看小学数学常见错误题与解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错误题。
这些错误题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困惑,另一方面也提醒了我们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常见的错误题进行分析和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数学运算错误1. 例题:97 - 79 = ?解析:这是一个减法题,正确的运算步骤是首先对十位数进行相减,再对个位数进行相减。
因此,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18。
2. 例题:5 × 3 + 2 = ?解析:这是一个乘法与加法运算结合的题目,按照数学运算的优先级,应先计算乘法,再进行加法运算。
所以,正确的答案应为 17。
二、位值概念错误1. 例题:924 中的百位数是?解析:位值概念是指数的位置所代表的位数,百位数是位于十位数和千位数之间的数。
因此,在924中,百位数是2。
2. 例题:835 中的个位数是?解析:个位数是指数的位置所代表的位数,是最右边的一位。
所以,在835中,个位数是5。
三、数学运算性质错误1. 例题:3 × (5 + 2) = 3 × 5 + 3 × 2解析:这是一个乘法分配律的题目,在乘法分配律中,乘法可以分别作用于加法中的每一个数。
所以,正确的计算结果应为 3 × (5 + 2) = 21,而不是 3 × 5 + 3 × 2 = 21。
2. 例题:75 - 40 + 15 = 50解析:这是一个加减法结合的题目,按照数学运算的优先级,应先计算减法,再进行加法运算。
所以,正确的计算结果应为 75 - 40 + 15 = 50,而不是 75 - 40 + 15 = 50。
四、题意理解错误1. 例题:小明身上有10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5元,还剩下7元,这是对还剩金额的理解错误。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小明身上原本有10元钱,买书花了5元,所以还剩下的应该是5元,而不是7元。
小数除法典型错题
![小数除法典型错题](https://img.taocdn.com/s3/m/f4b9943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a5.png)
小数除法典型错题1. 题目示例- 计算1.26÷0.28。
2. 错误解法及解析- 错误解法:- 有些同学可能会这样计算:将除数0.28变成整数28,被除数变为126,然后计算126÷28 = 4.5,但是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商的小数点可能会点错位置,比如点成45。
- 解析:- 根据小数除法的运算法则,除数是小数时,要先把除数转化为整数。
除数0.28扩大100倍变为28,被除数1.26也要扩大100倍变为126。
在计算126÷28时,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得到商为4.5。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这里被除数126是由1.26扩大100倍得到的,所以商4.5的小数点要与1.26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1. 题目示例- 计算0.56÷0.7。
2. 错误解法及解析- 错误解法:- 部分同学可能会直接用56÷7 = 8,得到商为8,忽略了被除数0.56的整数部分0小于除数0.7,商应该是小于1的数。
- 解析:- 当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小于除数时,商的整数部分应该是0。
把0.56÷0.7转化为5.6÷7(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计算5.6÷7 = 0.8。
1. 题目示例- 计算1.3÷0.03。
2. 错误解法及解析- 错误解法:- 按照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将除数0.03变为3,被除数变为130,计算130÷3 = 43·s·s1,有些同学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 解析:- 在小数除法中,当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要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这里130÷3 = 43·s·s1,余数1后面添0变成10继续除以3,得到1.3÷0.03 =43.33·s(结果是循环小数)。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错题分析
![小学人教四年级数学错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93c4d008a1284ac850435e.png)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典型错题分析这是口算除法练习课后的课堂作业,学生已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这是一道典型的植树问题,但是作为这个内容的教学却在四年级的下册。
◆典型错题题目:198÷40的商最接近( )A、4B、5C、40D、50学生错解:选A◆原因分析1.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竟然有不少学生选A.起先我认为学生可能是乘法口诀出现错误,如他把198看成200后,用商不变性质20÷4,脑子中出现“四五二十”,因为口诀中“四”在前,所以很快选了A。
2.学生真实的想法。
但事后访谈却不是如此,原来学生在“实算”,即198÷40=4……38,商是4余数是38,因为没有学过小数除法,学生把这道题的商就认定是是4,所以最接近的当然选4.◆教学建议1.学生估算意识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如果此题放在估算题中,他肯定会说是约等于5,而在上题中却错了,说明他是为估算而估算的。
所以教师要加强估算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练习,让学生感受的估算的价值与目的所在,2.同时针对上题,教师可有意识引导商的本质,如198÷40,可以想象是把198元钱平均分给40名小朋友,每人得到4元,余38元,余下的38元再分的话,让学生思考你认为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因为学生已学过小数的初步认识,很多人会说是4.8,4.9等。
在说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估算意识的培养,至此让学生沟通题目中的“商”的真正含义和估算的意义所在。
◆典型错题:有一个4米长的舞台,沿着台前的一边每隔50厘米摆1盆花,一共要多少盆花?学生错解:4米=400厘米400÷50 =8(盆)答:一共要8盆花。
◆原因分析:1.学生受以前解题方式的思维定势,简单地用总数去除以每份数就得出了花的盆数。
2.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一般题目都是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
这里就要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抓捕有用的数学信息。
这里从图中已经很明确地可以看出这是两端都种的典型的植树问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错题集锦与解析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错题集锦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42d5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2.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错题集锦与解析一、加减法运算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加减法运算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错题。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错题及解析。
1. 问题:计算12 + 9 = ?解析:很多学生在这样的题目中会忘记将个位数相加并进位。
正确答案是21。
提示学生要注意个位数的相加和进位的操作。
2. 问题:计算45 - 17 = ?解析:在这样的减法题中,学生常常会混淆个位数和十位数的概念,忘记按位相减。
正确答案是28。
提示学生要先减个位数,再减十位数。
二、乘除法运算除了加减法运算,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也涉及到乘除法运算。
下面我将分别对乘法和除法的常见错题进行解析。
1. 问题:计算7 x 8 = ?解析:这是一个乘法运算的题目。
学生容易将两个数相加而不是相乘,导致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是56。
提示学生要注意乘法的特性,将两个数相乘。
2. 问题:计算56 ÷ 8 = ?解析:这是一个除法运算的题目。
学生可能会忘记先将被除数与除数做对齐,导致计算错误。
正确答案是7。
提示学生要按照列竖式的方法,逐位做除法运算。
三、分数的运算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也涉及到了分数的运算,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内容。
接下来我将针对分数的加减乘除进行解析。
1. 问题:计算1/2 + 1/3 = ?解析:学生往往会直接将分子相加,而忽略了分母不同的情况。
正确答案是5/6。
提示学生要先寻找最小公倍数,然后按照通分的原则进行计算。
2. 问题:计算2/5 × 3/4 = ?解析:学生可能会忘记将分数进行约分,直接相乘导致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是3/10。
提示学生要先将分数约分,再进行相乘运算。
三、图形与几何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错题及解析。
1. 问题:判断下图是否有对称轴?解析:学生可能会误判,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图形是否可以平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五年级数学错题整理
![五年级数学错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bd2b5352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06.png)
五年级数学错题整理一、小数乘法部分1. 题目:0.25×0.4 =错误答案:1解析: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0.25×0.4,先算25×4 = 100,0.25有两位小数,0.4有一位小数,共三位小数,从100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0.1。
2. 题目:1.2×3.5 + 6.5×1.2错误答案:只计算了1.2×3.5 = 4.2,后面的6.5×1.2没有计算,答案写为4.2。
解析:这道题考查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根据乘法分配律a×c + b×c=(a + b)×c,在这里a = 3.5,b = 6.5,c = 1.2。
所以原式=(3.5 + 6.5)×1.2 = 10×1.2 = 12。
二、小数除法部分1. 题目:1.5÷0.3 =错误答案:0.5解析:小数除法计算时,将除数0.3变为整数3,被除数1.5变为15,15÷3 = 5,而不是0.5。
2. 题目:2.8÷1.4 - 1.4÷2.8错误答案:直接计算2.8÷1.4 = 2,1.4÷2.8=0.5,然后2 - 0.5 = 1.5,计算过程中没有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而是先做了减法。
解析: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先分别计算除法。
2.8÷1.4 = 2,1.4÷2.8 =0.5,然后再做减法2 - 0.5 = 1.5。
三、简易方程部分1. 题目:3x+5 = 20,求x的值。
错误答案:3x = 20+5,3x = 25,x = 25÷3,x = 8.33(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解方程时,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
3x+5 = 20,应该是3x=20 - 5,3x = 15,x = 15÷3,x = 5。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解析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f806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0.png)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解析一、问题分析:小学数学中经常出现的错题,往往是孩子们对某个概念或解题方法理解不深,导致出现错误答案的情况。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常见错题进行解析,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给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错题解析:1. 问题: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段比第二段长7米,第二段比第三段长5米,这根绳子共有多长?解析:这是一个常见的总长问题。
解法是根据题目给出的关系式,设第三段绳子长度为x,则第一段绳子长度为(x+7),第二段绳子长度为(x+5)。
然后设置方程进行求解,得到(x+7)+(x+5)+x=总长。
最后解方程即可得到总长。
2. 问题:小明买了一本书,价钱是20元。
商场搞促销活动,打8折出售,小明买了几本?解析:这是一个打折问题,关键在于理解打折的运算方式。
打八折就是价格乘以0.8,即20元 * 0.8 = 16元。
所以小明买了一本书花费了16元。
3. 问题:小明和小红有苹果若干个,小明将苹果的一半给了小红,小红又将其中的一半还给了小明,这时两人的苹果数量相等。
他们原来共有几个苹果?解析:这是一个经典的分苹果问题,关键在于理解分割和合并的操作。
假设他们原来共有x个苹果,小明分给小红后,小明剩下的苹果数量为x/2,小红得到的数量也是x/2。
小红又将其中的一半还给小明,那么小红手中就剩下了x/4个苹果。
根据题目中两人苹果数量相等的条件,得到方程x/2 + x/4 = x,解方程可得x=4,所以他们原来共有4个苹果。
4. 问题:有一个长方形的长是4个单位,宽是3个单位,周长是多少?解析:这是一个周长问题,计算周长就是将长和宽相加后乘以2,即(4+3)*2=14。
所以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4个单位。
5. 问题:小明的妈妈给他买了48根铅笔,小明告诉妈妈要分给班上同学,每人2根,正好分完。
那么班上有多少个同学?解析:这是一个分组问题,关键在于理解除法的运算方式。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每人分得2根铅笔,总共有48根铅笔。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题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题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5ac350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2.png)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题案例分析分析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题案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计算”一直是一项重要的思维训练手段。
然而,在六年级总复中,“简便计算”却成为学生在计算类题中最容易出错的部分。
经过一个学期的收集、整理、剖析和总结,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惯差,粗心大意例如,对于题目3/7×1/4+25%×2/7+0.25×1/7,班里15个学生正确使用了“乘法分配率”,但有11个学生在括号中计算出现错误,错误率达到73%。
这道题的错误原因在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影响了判断。
多数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的题,括号中的数相加都是“整数、整十数或是整百数等”,像这题“(3/7+2/7+1/7)”学生原有经验在脑子里的第一反映肯定等于“1”,便使他们懒于去计算,造成错误。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做题目时要“认真、仔细,不可以凭感觉去做”。
二、抄错或漏抄例如,对于题目(13/16-7/10)×1603.6×(7/18+5/12-4/9),总是会有10%——30%的学生出现“题目错抄或漏抄”现象。
分析有这几方面原因:一是书写字迹糊涂,自己都看不清楚自己写的数值而造成的错误;二是审题不仔细,骄傲自负而造成;三是对研究不负责任,任意而为,不认真不仔细而造成。
为了纠正这种错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学生要认真审题,仔细书写,对于出现抄错或漏抄的情况要及时纠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纠正学生在“简便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不仅需要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更需要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研究惯和态度。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我们需要教导他们在做题前仔细阅读题目,抄题时要与原题核对,做到“谨小慎微”,静心、沉心、细心去研究。
在运算中,有近40%的学生存在着简便计算的“凑整”思想,但却不清楚运算道理,不明白如何来“凑整”,导致改变原有数值的大小,从而产生计算错误。
小学生数学试卷错题分析
![小学生数学试卷错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aa7047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04.png)
一、背景介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
通过对错题的分析,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
本文将以某小学五年级数学试卷为例,对学生的错题进行详细分析。
二、错题分析1. 错题类型(1)基础知识错误: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明显的错误,如加减乘除运算错误、单位换算错误等。
(2)解题方法错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未能正确运用所学方法,导致解题错误。
(3)审题不清:学生在解题时,未能仔细阅读题目,导致理解错误。
(4)粗心大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导致计算错误。
2. 错题具体分析(1)基础知识错误例如,在解决加减乘除运算问题时,部分学生出现了以下错误:①加法错误:将加数或被加数写错,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②减法错误:减数或被减数写错,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③乘法错误:乘数或被乘数写错,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④除法错误:除数或被除数写错,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2)解题方法错误例如,在解决应用题时,部分学生未能正确运用所学方法,导致解题错误:①未理解题意:学生在解题时,未能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汇,导致解题方向错误。
②未运用正确公式:学生在解题时,未能运用正确的数学公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③未考虑实际情况:学生在解题时,未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导致解题错误。
(3)审题不清例如,在解决选择题时,部分学生未能仔细阅读题目,导致选择错误:①选项混淆:学生在阅读题目时,未能区分选项之间的差异,导致选择错误。
②题意理解错误:学生在阅读题目时,未能正确理解题意,导致选择错误。
(4)粗心大意例如,在解决填空题时,部分学生由于粗心大意,导致计算错误:①数字抄写错误:学生在抄写数字时,由于疏忽,导致数字错误。
②计算错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由于粗心大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确保学生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单位换算等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3e4ca2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4.png)
题目变式(类似题):从下面6张数字卡片中选择4张组成四位数。
2、5、9、0、8、3
解题思路:(写详细)【思路点拨】当题目中要求找“最接近几千”的数时,我们先要把比这个整千数“大一些”和“小一些”的数都找一找,再进行比较,最后找出“最接近”的那一个。这道题要找“最接近3000”的数,我们可以根据题意,把比3000“大一些”和“小一些”的数都找出来,有2903、2930、3029、3092,再把每个数和3000比一比,发现这四个数与3000分别相差97、70、29、92。所以,最接近3000的是3029。
小学数学错题典型案例
பைடு நூலகம்教师:吴日期:2023.5
题源
第四单元
题目
用0、2、3、9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接近3000的四位数,这个数是()
题目所
属领域
数与代数
错误解答:【错因分析】有同学看到题目中的“最接近3000”,首先想到的就是2930,也有同学想到找比3000大一些的数,但是错误地填了3092。
错误
类型
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
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
错误原因
(对应错误类型写原因,尽量详细些)
【错因分析】有同学看到题目中的“最接近3000”,首先想到的就是2930,也有同学想到找比3000大一些的数,但是错误地填了3092。
知识点
关于"组数"问题,一定要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是比要组成的数大一些,另一种是比要组成的数小一些,然后两者进行比较,选出符合题意"最 近"的数。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
![典型错题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a5e4eaa8114431b80dd89f.png)
错题案例解析〔一〕计算失误的错题:错题解析:以上几题计算都属于计算的严重失误!它出错的原因还是很复杂的。
好多教师都习惯地以为计算出错可是孩子马马虎虎、马虎造成的。
素来都以为孩子马马虎虎才会算错,把计算失误完好归罪于孩子的不认真,马马虎虎。
以为根源是孩子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正直。
学生在发现自己计算错误后,也经常以“马虎〞为由体谅自己,为自己开脱。
他们总是把 " 马虎 "" 马虎 " 作为借口。
“马马虎虎〞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自我宽慰的一个借口,成为学习进步的烟幕弹,它严重地阻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于数学学科特别这样。
我以前对错题的认识也仅限于此。
但是,近来经过求教和学习,我才发现马虎之中大有文章存在。
其实它还有感知错误、注意力睁开不完满、思想负迁移的搅乱以及缺少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习心态。
因此针对这样的错误一方面战胜马虎、马虎的习惯。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谨言慎行的学习心态才是重要的。
错题案例解析〔二〕计算失误的错题:错题解析:关于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口算,积尾端的零的个数,不能够迅速的作出确定!致使口算失误!又因做完后没认真检查,致使于答案错误!其实这属于根本口算不熟练,根本口算技术低下、但是关。
其实我们好多教师都对口算授课认识不够。
口算也满意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想、记忆,只凭思想和语言进行,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
拥有速度快、灵便性强的特点。
小学阶段的计算,分为口算、笔算、估计四类。
口算既是学习笔算、估计、简算和四那么混淆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局部。
笔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笔算技术的形成直接碰到口算正确和熟练程度的影响。
笔算的正确与熟练在必然程度上是受口算限制的。
任何一道整数、分数或小数的四那么运算,最后都要分解成一些根本口算题加以解决。
口算不熟,会致使计算缓慢;全部口算中只要有一个错误,计算结果必然错误。
根本口算技术低下、但是关,必然会影响笔算的正确率。
四年级上册数学10道典型错例
![四年级上册数学10道典型错例](https://img.taocdn.com/s3/m/327ec20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f.png)
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三千万四百零六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
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
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
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2、一百万有10个(1千万)。
分析:学生没有仔细读题,想当然以为是10个一百万是多少。
改正:一百万有10个(十万)。
3、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
写作:(1000100)分析原因:学生对写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没有分级再读,不够仔细。
纠错措施:让学生对文字也进行分级,找到万字,再写数。
改正: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
写作:(10000100)4、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 个十万、8 个千的数是( C )。
A.83688000B.80848400C.800808000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
改正:B5、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50000005000)。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分级写数,导致漏了一个0。
纠错措施:让学生熟记数位表,左起右起都能记住。
再按数位写数。
改正: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 500000005000)。
6、89口0039079~90亿口里可以填的数是(9)。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
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
改正:89口0039079≈90亿口里可以填的数是(5~9)。
7、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
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
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
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
8、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总结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8d0c34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e.png)
小学数学常见错题总结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
然而,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错题,这些错题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困扰,甚至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本文将总结一些小学数学常见错题,并给出解答和解析,希望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 问题:小明有5本书,他把其中的3本书送给了小红,那么小明还剩下几本书?答案:2本书。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
小明原本有5本书,送给小红3本书后,剩下的书就是5-3=2本。
2. 问题:小明的爸爸比他大20岁,小明今年8岁,那么他爸爸多少岁?答案:28岁。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加法问题。
小明的爸爸比他大20岁,而小明今年8岁,所以他爸爸的年龄就是8+20=28岁。
3. 问题:小明有一条绳子,长3米,他把绳子剪成了两段,一段长1米,另一段长多少米?答案:2米。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
小明原本有一条长3米的绳子,剪成一段长1米后,剩下的绳子就是3-1=2米。
4. 问题:小红买了一本书,花了15元,她手上还剩下20元,那么小红原本有多少钱?答案:35元。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加法问题。
小红买书花了15元,剩下的钱是20元,所以她原本有的钱就是15+20=35元。
5. 问题:小明和小红一起做作业,他们两个人共用了1小时完成作业,如果小明用了40分钟,那么小红用了多少分钟?答案:20分钟。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
小明用了40分钟,剩下的时间就是60-40=20分钟。
所以小红用了20分钟。
6. 问题:小明和小红一起去买水果,他们一共买了8个苹果和4个橙子,小明买了几个苹果?答案:4个苹果。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
他们一共买了8个苹果和4个橙子,小红买了4个橙子,所以小明买了8-4=4个苹果。
7. 问题:小明的爸爸比他大10岁,小明的哥哥比他大5岁,小明今年6岁,那么他的哥哥多少岁?答案:11岁。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加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