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及主观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
高中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高中历史学科主观题主要要求考生对某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期等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和解释,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较高的历史思维能力。
下面就高中历史主观题解题思路分析进行探讨。
一、特征解析高中历史主观题一般采用开放性题目,考生要根据所学知识和考试方向进行思考和作答。
同时,历史学科又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结合的特点,有时需要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二、解题技巧1、透过历史背景看问题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常常离不开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因此,具备了解历史事件背景的能力是解决历史主观题的基本前提之一。
考生应该尝试从历史发展脉络和大局来考虑问题,考虑某个事件与历史大背景的关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考虑各种因素从各种视角考虑事件的因素,如国际环境、政治经济状况、文化背景、民间思潮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人物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不同人物的立场、思想及行为的解读,来辅助推倒各种假设,并找出最为可信的结论。
3、充分展示历史思维历史学科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能力和逻辑能力。
因此,考生在解答历史主观题时,可以采用各种分析工具,如比较法、因果法、类比法、归纳法、演绎法等,来证明和说明自己的观点并支持其分析结论。
4、要表达清晰准确解答历史主观题,语言表达应该清晰准确,考生应该注意优美的语言表达和准确的词汇搭配,避免模糊、冗长或者解释性过强的表达方式。
同时也要注意条理性和连贯性,让解答的观点有系统的逻辑结构,方便考评者阅读。
三、典型样例解答历史主观题,需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任务而定,不同的题型会要求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式。
这里以几个常见的历史主观题作为例子,简单介绍一下解题思路:1、历史人物评价题历史人物评价题要求考生根据本人的细致阐述和论述,比较其主观的观点,并从不同的视角来分析该历史人物的优点和缺点。
针对此类题目,考生应该:1) 仔细观察题目要求,明确要求的内容和角度;2) 对历史人物的背景、性格、思想、作为进行综合分析;3) 根据问题的定位,分别阐述其优点和缺点,并写明自己的立场和分析结论;4) 举例论证,让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高考历史选择题题型及解题技巧解读
高考历史选择题题型及解题技巧解读A.在选民中的支持度很高B.在政治上存在明显分野C.在经济政策上存在明显分野D.在外交政策上存在明显分野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政治的特点,题干中的“两大政党”是关键词,而史料中提到“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说明两大政党在选民中的支持度很高,因此A项正确。
答案A解题方法】解答一般运用“读、找、联、析”四步法解答。
所谓“读”就是阅读题干文字史料,明确题目立意及考查的角度,解读史料信息及反映的主旨内涵;“找”是确定解答的关键词,即求答项,明确求答的方向;“联”是根据解读史料,确定题目考查的主干考点,关联所学知识,分析思考史料有效信息;“析”是据题干信息,迁移历史知识和结论,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史料和题意要求,最后确定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图表分析型选择题命题特点】图表分析型选择题是以图表、表格、图像等形式呈现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要求考生根据所给图表信息,分析判断历史事件或者现象,并从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举例:(2012·山东文综,16)下列图表中,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对明朝政治制度进行改革的是()。
A.B.C.D.解析本题考查明代中后期对明朝政治制度进行改革的内容,题干中的“明代中后期”是关键词,而图表中的“兵制改革”、“户籍制度”、“科举制度”等都是明代中后期对明朝政治制度进行改革的内容,因此D项正确。
答案D解题方法】解答一般运用“观、想、选”三步法解答。
所谓“观”就是观察图表的内容,了解图表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想”是根据图表信息,分析判断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特点和影响;“选”是从备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确定答案是否符合题意要求。
4.历史人物故事型选择题命题特点】历史人物故事型选择题是以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言行举止、思想感情等为载体,设计的考题。
此类题型一般考查历史人物的思想、品德、作为等方面的问题,既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程度,又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所处历史背景和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历史学科选择题和主观题解题法
历史学科选择题和主观题解题法1、凡是有“反映”、“表明”、“体现”、“说明”、“折射”、“揭示”、“昭示”、“彰显”的表述,一般都是考查问题的“实质”,要考虑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本源,实质性的表述要么是最深层次的知识,要么反映的是最广泛的知识,要么是最根本的,要么是概括性最强的;有些体现目的类选项,不要当成实质来选择;要有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
2、凡是考查“主要目的”、“主要影响”、“主要原因”的,一定考虑统治者的阶级利益和国家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原因类不要因果颠倒。
3、“根本原因”之类的试题,一般从生产力、内因、阶级属性、经济等方面考虑;4、书本上的知识大多都是“结论性”的知识,而现在考试多考“过程性”知识,体现事物的曲折变化与发展,做题时要做到不“唯书本”,只“唯材料”;材料表述什么,反映什么、突显什么、我们就选择什么;5、在材料的表述中,一般有强调、递进、转折等语气表述的,这一定是试题要考查的知识即所谓的“题眼”,审准题眼,就可以直奔答案;6、选择题的“有效信息”即“题眼”有三种呈现方式,(1)观点性的,在材料前部分;(2)结论性的,在材料后部分;(3)论证性的,在材料之中,有两部分以上的材料来证明。
7、选项中的错误表述,一般情况下是与实际情况相反、相悖或者是不同属性的知识,学会辨别与排除;8、一般正确答案的表述都是比较中肯、中性、中庸、不偏不倚的,有一些程度性副词的限定、描述或修饰,既不绝对的肯定,也不绝对的否定,体现了变化性、过程性或过渡性;9、凡是“绝对”的表述,一般情况下都是错误的;10、凡是选项中出现“开始”或“之最”的表述,一般都是错误的,因为“开始”与“之最”的历史事物很难考证或界定;11、有的选择题,涉及两重或多重含义时,做出判断时要考虑整体性,不要被局部性的表述迷惑;12、有具体历史时间的表述,一定要与书本知识相结合,用书本知识来解题;13、对历史事件认识和评价的考查有两类,要么肯定,要么否定,肯定的涉及到历史事件的积极方面或正面评价,要赞同和认可,否定的涉及到历史事件的消极方面或负面评价,要否定与批判。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1、阅读理解题要注重细节,注意关键词。
2、论述题要注意论据的充分性和说服力,尽可能多举例说明。
3、分析题要注意逐步深入,从表面到深层次分析。
4、评价题要注意客观公正,不要带有主观色彩。
5、综合题要注意整体把握,注意各个方面的联系和影响。
6、写作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
7、注意时间分配,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过多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完成其他题目。
8、考试前要做好复和准备工作,熟悉历年真题和考试要求,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历史主观题的答题技巧包括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点多而全,回答直接,使用专业词句。
审题技巧包括审题目类型、审限定条件、审求答内容、审能力要求和审题目分值。
结构严谨是提高答题质量的关键,要注意紧扣题意、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和内容完整。
材料选择题分三步进行,要确定历史背景、读懂材料和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非选择题技巧包括注重细节、注意论据的充分性和说服力、逐步深入分析、客观公正评价、整体把握综合和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考试前要做好复和准备工作,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5、其它能力:在说明时要用史实进行阐述,而在启示方面则是指历史事件中的经验教训对今天的启迪等等。
六、高考历史复方法1、专题复法专题复不是简单的历史知识罗列和分类,而是要揭示专题历史发展的规律。
例如,对于中国古代儒学制度的发展趋势,需要深入分析。
2、问题中心法问题中心法是围绕着特定问题展开复,例如“民主与法制――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步的历程”相关知识,可以涵盖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追求以及下的民主政治建设等内容。
问题中心法最大的特点是灵活,可以深度复,挖掘隐性知识。
3、回归考纲课本法回归考纲课本法是指重点复考纲和课本内容,尤其是重点章节和知识点。
4、查漏补缺法查漏补缺法是指考生要对自己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有清醒的认识,及时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的历史知识并进行补充。
高考历史选择题题型及解答方法
高考历史选择题题型及解答方法高考历史选择题是历史科目中的一个重要题型,历史选择题的命题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考生应按照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行解答。
本文将从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解题方法和技巧三个方面详细介绍高考历史选择题题型及解答方法。
一、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高考历史选择题的命题具有以下特点:1. 多重选择:历史选择题中常常出现多个选项都有可能是正确答案的情况,考生需要通过对每个选项的分析和对题目的理解加以判断。
2. 考点明显:历史选择题中的考点常常很明显,题目所涉及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都是考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3. 条件复杂:历史选择题中的题目条件往往比较复杂,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进行推理和分析,进行正确的判断。
4. 查漏补缺:历史选择题常常需要考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查漏补缺,对考生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
二、解题方法对于历史选择题,考生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题策略,具体方法如下:1. 首先,认真阅读题目和选项,确定所涉及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了解题目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2. 其次,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哪些选项有可能是正确答案。
3. 在确定选项时,需要考虑选项之间的联系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
排除错误选项的方法主要包括:剔除明显错误的选项、以自己的判断为基础排除选项等。
4. 最后,确定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做出选择。
三、解题技巧在解答历史选择题时,考生还需掌握一些解题技巧,以提高解题能力和效率,常见的解题技巧包括:1. 掌握历史知识点:历史学科包括颗粒度很小的知识点,如年代、人名、地名、事件等等。
在考试前,应该复习重点知识,特别是命题热点,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
2. 熟练掌握历史叙述方法:在历史选择题中,正确的句子结构和排序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多解读不同句子,熟练掌握阅读历史题的方法。
3. 善于分析关键字和关键句:对于难题,应先阅读题干和选项,查找关键字和关键句,以便理解题目的关键点并得出正确的答案。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完全版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完全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完全版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在做选择题时,需要审清两个要素:条件限制和题目的主题内容。
条件限制包括时间、地点、领域和人物等限制。
时间限制通常有四种情况,需要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
对于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需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答题主题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需要审清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才能确定。
二、非选择题在做非选择题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把握六种题型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需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掌握论述技巧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行分析和论证。
需要掌握论述技巧,如正确理解题目要求,确定论述的范围和角度,运用历史事实和论据进行分析和论证,注意论述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3.注意材料的分析和运用材料解析题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运用,理解材料的含义和作用,运用历史知识对材料进行解释和评价。
需要注意材料的来源、性质和价值,对材料进行分类和归纳,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
同时,需要注意材料的运用,将材料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
2、综合型题目融合了不同章节、国度和历史时期的历史内容,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解答方法多样,包括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题目要求对事物的本质或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常用的设问词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方式和解题方法【例2】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管理也。
”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开埠通商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否定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即要求选出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选项,也称为逆向选择题。
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不是”“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的”“无关的”“不属于”等。
【例3】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4.材料型选择题(1)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2)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3)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
【例4】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有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最早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是A.美国的1787年宪法B.英国的《权利法案》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5.图表型选择题(1)特点:图表型选择题的主要构成由图表,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图片构成,二是由表格构成,三是图片与表格相结合构成。
(1)解法:解题时,先分析图表信息,将其转化为文字,然后再回归课本,寻求正确答案。
该题型通常采用排除法。
总之,要将教材、图片、选项三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
【例5】下图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的重要机构,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A.决策形式 B.人员构成C.机构性质 D.施政方式6.概念阐释型选择题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实质、含义、目的、标志、特点、表现、反映、性质”等。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
全国卷高考文综历史学科主观题答题技巧与规范高考历史学科的主观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的技巧和规范:1. 仔细审题:在做历史学科主观题之前,先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中的关键词和要求。
明确题目要求是什么,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是解释、分析还是比较?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和回答。
2. 找出问题的核心:在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从问题中找出核心内容。
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是要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是要比较不同历史事件的异同,还是要对某一历史事件进行评价?找出问题的核心,有利于回答问题时有条不紊地展开。
3. 深入思考和分析: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不仅要描述事实,还要分析原因和影响,探索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要进行思考和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运用因果关系、对比分析、类比推理等。
4. 举例和引用:在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可以适当举例和引用史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举例和引用可以使论述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但是要注意选取合适的例子和史料,避免无关的引用。
5. 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保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
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论述的顺序和层次,使整个回答构建合理的逻辑结构。
6. 语言准确、简练明了: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练明了。
用词要恰当,语句要通顺,表达要精确。
不要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等问题。
7. 结论明确、得出自己的见解:在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时,要注意给出明确的结论,并得出自己的见解。
结论要准确、简洁,并且有说服力。
同时也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要注意客观与客观的分界。
8. 检查和修改:在回答历史学科主观题之后,要仔细检查和修改,确保回答的内容准确无误。
检查时可以重点关注语言的准确性、逻辑的连贯性、结论的明确性以及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等方面。
高考历史命题特点
高考历史命题特点高考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历史命题的特点对于备考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高考历史命题的特点,并给出相应的解题建议。
Ⅰ. 考察知识点的全面性高考历史命题注重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全面理解。
命题往往涉及到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要求考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知识点。
因此,备考时应注重对历史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掌握,建立起清晰的知识框架。
解题建议: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点,可以建立思维导图或制作学习笔记,将相关知识点归类整理,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同时,要注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联系与比较,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Ⅱ. 历史事件与当代问题的结合高考历史命题经常将历史事件与当代问题相结合,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对当代问题的思考能力。
这种形式的命题既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具有深入的了解,又要求学生关注并思考与当代社会相关的问题。
解题建议: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分析历史事件与当代问题之间的联系,并进行深入的思考。
可以通过阅读历史文献、关注时事新闻等方式,培养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与思考能力。
同时,要结合历史知识,分析历史事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与启示。
Ⅲ. 考察能力的综合运用高考历史命题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比较和评价能力。
命题往往设置多个相关问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能力,给出全面、准确的回答。
解题建议: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分析、比较和评价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历史事件,并围绕着这些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练习。
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Ⅳ. 题目表达的灵活性高考历史命题要求学生理解并准确回答问题,但给出的题目表达往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这意味着学生需要通过对题目的理解和分析,准确把握命题的要求。
解题建议: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对题目的理解和分析。
可以多阅读历年高考历史试题,并对题目进行分类总结,进行思考和解答。
高中历史考试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
高中历史考试主观题解题技巧总结高中历史考试中的主观题一般包括论述题、分析题和解释题等。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解释,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是高中历史考试主观题解题技巧的总结:一、论述题解题技巧1. 确定题目的要求: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我们讨论的内容和要求我们从哪个角度进行思考。
2. 梳理知识点和思路:根据题目要求,梳理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等知识点,并根据这些知识点构建起逻辑清晰的解题思路。
3. 举例论证:在论述题中,适当举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具体案例的论证,可以使我们的答案更有说服力,也可以更好地展示我们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
4. 多角度分析:在论述题中,不要只从一个角度进行分析,要尽量考虑多个角度和因素。
这样可以使我们的答案更全面,体现出较高的历史思维能力。
5. 注意结构和语言:我们的答案要有较好的文笔和语言组织能力,可以使用较深入的历史术语和专业表述方式。
同时,还要注意答案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使整篇答案连接紧密,衔接自然。
二、分析题解题技巧1. 梳理题目要求:分析题一般要求我们从多个方面对历史事件、历史问题进行分析。
我们要仔细梳理题目要求,明确要求我们讨论的内容和需要考虑的因素。
2. 分类思考:在分析题中,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将问题分成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并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简单的部分。
3. 逻辑清晰:在分析题中,要注重答案的逻辑清晰性。
我们的答案应该有明确的论点,各个部分之间要有紧密的逻辑关系,以及合理的推理引导。
4. 全面考虑:在分析题中,要时刻考虑更多的因素和角度。
我们要努力使我们的答案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体现出我们对历史问题的深刻理解。
5. 选择合适的论证方式:在分析题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合适的论证方式,如对比分析、因果分析、解释分析等。
这些论证方式可以使我们的答案更有说服力,也可以更好地展示我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一、高考历史选做题解析1、新课标高考历史选做题的命题特点:考察范围:《历史上的重要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四个选修模块列入考试范围 ;考察方式: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试题,采纳的是“多量给题,限量答题”的模式,选做的选修模块内容所有以主观题型表现,每选修模块独立命题,模块间波及知识不交错,限制考生从中选定一题作答。
所占分值:基本上选做题每题两个设问,共15 分。
试题命制表现出新资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点,突出新材料、新情境的创建,以丰富的资料为试题情境,转变试题的考察功能,淡化对知识点自己的过于关注,突出考察学生对资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 ) 。
重申“问题从资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 。
资料主假如文字资料 ( 只有 2011 年《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模块的资料是以图的形式出现的 ) 。
考察的能力重心所在:①直接提炼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好正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
②资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嫁接、解决详细问题的能力。
③解析、归纳、归纳、比较问题的能力。
( 主假如归纳资猜中的主要看法和内容,并解析成因及影响,常常比较两件事或两个人的异同。
)④ “论证历史问题、议论历史看法”的能力。
重视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表现了人文学科所独有的教育功能。
( 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目标立意 ) 如:“历史上重要改革回眸”模块设计的试题,表现出让学生经过认识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度,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解析和比较诸多的历史改革现象,从中发现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理解改革的任重道远,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议论改革 ; 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设计的试题,能让学生认识近代这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趋向,历史地对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理解推感人类政治文明进度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停变化的历史过程,并能赐予踊跃、客观的议论 ; 建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确定踊跃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养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高三历史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大全
高三历史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大全高中历史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一、选择题解题技巧“三看三思”的方法。
审题干“三看”: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实;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二、非选择题解题的“五步法”。
①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
②带着每一个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正确、全面理解材料含义,边阅读材料,边把与该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分值都勾画出来。
③分层,材料越长,越要处乱不惊,要一层一层来找层意,就是找段句号的关联句,每个段句号就是一个意思,每个关联词的转折和并列就是另外一层意思或者两个意思的构成,这样就会清楚,有很大的得分效应。
④回忆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分析材料,提炼观点。
⑤归纳整理,以简炼准确的文字去表述。
三、非选择题万能答题模式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⑴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⑵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⑴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⑵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⑶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等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高考历史解题技巧全总结
高考历史解题技巧全总结最重要的:每一道材料题都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往往会告诉特定的时空,结尾往往是对材料的总结性论述。
不管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实在拿不准的,先卡死首末句再说(基础差的学生特别要注意这点,非常有效)。
记住,所有的主观题都是小切口、深分析,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是这样一个逻辑。
今年命题风格会比去年要往全国卷方面靠拢一些,但一切都有套路。
一、选择题做题方法审题:1划(题眼:首末句、时间、因果和转折逻辑词、跟课本联系紧密的词汇、括号内、省略号前后的)2审(中心思想)做题:3代(把选项代入题眼和中心思想)4排(排除与题眼和中心思想矛盾、无关、夸大、错误或者不全面的选项)。
注意:对于实在看不懂的题目,就卡死首末句(代入首末句,按照上述情况进行排除)!除非你有把握,否则一般不能选绝对化的和非主流(超出材料和所学知识)的陌生选项;相互矛盾的互补型选项中可能有正确答案。
选择题要注意正确答案都是往往都是正面的,无法抉择时,尽量选正面的(譬如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中央集权、国家管理、民族交融、经济文化交流、人类命运共同同体、近代化、五育并举、创新意识、责任担当等)。
卡死首末句——也就是说如果材料很长或者看不懂,就把首末句串联起来,想想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基本上就不会跑偏,甚至可以说能解决75%左右的题目。
这是因为试题命制者,要将一个很长的材料变成一则短材料,需要压缩。
因此,材料的开端往往会有严格的时空限制,或者一个环境的限制。
中间句往往会带着干扰信息,有的甚至是两个三个。
末句基本上会往结论上引导。
所以把握住开头和结尾往往是非常重要的。
首末句一般不骗人。
二、解答主观题(将材料概括总结,基本上就可以拿一半分)广东卷的特点就是“小切口深分析”(以小考大),以一个很鲜活的角度,没见过的角度切入某个大事件或大潮流。
要将其视为一篇议论文,材料前面往往有一句导语,那就是文章的题目(往往就是所有答案的指导思想,只要时空没有冲突放哪都能做答案),材料一、二就是论据,设问(其中的关键词就是分析的逻辑,即命题者对材料分析方向的引导,回答问题必须按照此逻辑进行)和你的答案就是对论据的分析与论证。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命题特点与解题技巧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全国高考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新颖的考查方式,更加注重对于考生解题能力的考查,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于题目的命题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才能在解题时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高中历史选择题的命题特点。
一、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新课改虽然注重了对学生解题能力的考查,但其根本的要求是不变的,那就是对于知识的掌握。
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知识量后,才能凭借所掌握的知识而生发出解题的能力。
因此,对于许多同学来说,认真识读课本,背记基础知识依然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必由之路。
二、宏大知识背景背景下的细化考查。
由于选择题题目长度的限制,出题者往往借此而考查学生的知识转化与迁移能力,在一个大时代、较稳定的环境背景下,寻找到一个小开口,甚至非常理的知识点来出题。
若考生对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对出题者的意图把握不准的话,就极有可能被题目所迷惑,选择了错误的答案。
三、文史资料及图像的引用。
纵观历年高考真题或是市面上的任何一种考卷,我们不难发现,引用古代文史资料及图像是十分普遍的。
这是因为从古代文史资料及图像中,可以由小见大,由点及面的了解到引用的作品所处的历史时期的特征,又在此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考查,同时也检验到了学生的文言知识及读图能力。
四、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
所谓文史不分家,在历史中考查文化知识是名正言顺的。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为出题者提供巨大的出题空间,从经史子集,到农历节气,这些知识看似不在同学们的日常学习之列,实则却是出题者的一大法宝,应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五、试题答案更加客观。
与教材相比而言,选择题答案更加符合事实,敢于直面历史,直面人性的缺点,全面客观的来对历史人物、事件进行阐述。
这对于一些习惯于教材式的“形势一片大好”的大和谐的同学来说,是应该加强注意的。
了解选择题的命题特点,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讲解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讲解一、高考历史选择题技巧(一)抓“类型”解历史选择题,首先要明确它的基本类型,主要分为程度型(又称最佳型)、比较型、因果型、材料型(包括文字和图表)、逆向型(又称否定型)、概念型、组合型、条件型、论证型、结论型等10种类型,然后根据各种类型的解题方法“对号入座”。
而把握题目类型的基本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考查题干中的“答题项”,也就是答案所包含的项目(一般置于题干的末尾)来确定的。
【例1】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对这一结论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B.西欧日本开始力求摆脱美国的控制C.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地位D.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欧共体三足鼎立局面【解析】从题干中的“答题项”——“不正确的是”,可以判断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题干中有表示否定或限制的提示词如“错误的、不包括、无关的、不属于”等即可判定该题为逆向型选择题。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
通过仔细审题,很容易发现C 项与题干中的表述是互相矛盾的。
题干中明确表明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动摇”,而C项中是“丧失资本主义世界强国地位”,显然“动摇”与“丧失”互相矛盾。
由于欧、日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在外交上也开始要求独立,这样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虽然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但它仍然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军事力量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所以不能认为它已经丧失了世界强国的地位。
故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项。
(二)抓“题干”抓“题干”,就是要明确“答题项”(答案包含的项目)、“主干语”(选项论述的对象)和“限定语”(限定回答的内容)各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答题项”中把握题目所属的基本类型及命题人考查的目的;从“主干语”中把握题目所考查的内容及要求;从“限定语”中明确题目所限定的时空范围或特点。
【例2】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C.各殖民地之间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市场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解析】题干中的“答题项”是原因(“由于”),“主干语”是“转变”(从分散的抗英斗争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从分散到联合)。
浅析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浅析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高中历史学科在考试中主要以客观题和主观题为主。
客观题侧重于考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主观题则要求考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解释和评价。
在主观题的答题过程中,考生需要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和历史思维,以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问题,并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认真审题首先,考生需要在考试开始时仔细审题,理解并明确题目中所涉及的问题和要求。
特别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说明”、“分析”、“评价”等,这些关键词会指导你在解答过程中的思路和策略。
二、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在解答问题之前,考生需要对相关的历史事件有深入的理解。
这不仅包括对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的了解,还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方面。
只有对事件本身有全面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
三、整理并归纳思路在正式写答案之前,可以先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整理。
可以将所学的历史知识按照问题要求进行分类,列写出对应的观点和论据。
这有助于我们系统地阐述观点和紧密地联系各部分的内容。
四、结构化的写作在写主观题答案时,可以采用常用的结构模式,如“现象描述-问题分析-评析观点-辅助论证-总结观点”。
其中,“现象描述”指对问题所涉及的历史事件进行简要叙述;“问题分析”则是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问题,对事件进行深入探究;“评析观点”是对历史学家或其他人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辅助论证”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引用历史资料、事实或其他可信来源;最后,“总结观点”时即对之前提出的观点进行总结,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
五、展开论述和论证在答题过程中,要避免太过简单的回答和浅薄的论述。
应该多角度、多维度地展开论述和论证,引用历史事实、统计数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等进行支撑。
在论证过程中要注意论证的逻辑性和说服力,使读者信服于你的观点。
六、表达清晰、简洁在写答案时要尽量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和词语。
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观点。
另外,注意文笔的规范性和条理性,要使答案结构清晰,观点明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审题干 1.审出处——明主题 阅读材料时,除了注意材料正文外,也要特别留意材料的出处。材料的出 处一般都反映着材料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注意出处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材料的 中心含义。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 有着很大的作用。 2.审省略——重关联 阅读材料时,我们大多能够注意材料的开头和结尾,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 从省略号前后获取有效信息。有的时候材料原文会很长,但试题只能摘录其中 一小部分。从哪一句开始摘录到哪一句截止,其开头和结尾两句,必然要考虑 为答题服务;而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 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5.审空间——速定位 历史选择题的材料一般会涉及特定的时空,这是历史的学科特色。明确特 定的空间有助于考生快速锁定关联性的所学知识,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有时确定材料涉及的特定空间就是解题的钥匙之一。这就要求考生在平常的学 习过程中要加强读图能力,注重史地学科的相互渗透。古人“左图右史”的历 史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只要考生日常中有意识地加强读图,并注 意历史主干知识的地域分布,高三再强化重要国家的分类整理,就能在这类题 目中得到提升。
2.延展知识的长度 所谓知识的长度延展,是指突破课本上的历史叙述,通过史料对相关历史 事物进行时间进程的延展,形成更加完整的历史线索,突出不同阶段特征的变 化,考查的是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从根本上说,这类试题侧重考查的是通 史。一种是小切口的、微观通史,另一种是大跨度的、宏观通史。 3.转换思维的角度 所谓思维的角度转换,就是采用多元视角,突破师生的传统认知,从新的 角度重新评价和审视课本中的历史事实。近几年来,高考命题一直坚持这一做 法,这对还原历史学科特点、指导中学历史教学、提升考生学科能力,都产生 了积极影响。
3.注重对史学素养的考查 这里的史学素养主要指的是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能力。史 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能够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 构历史过程的各种材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基本依据。由于史料庞杂,“所 在多伪”,因此,史料实证要求的解读史料不仅仅是准确全面,而更是要确定 所提炼信息的真实性。它体现的是一个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的思维 过程,是“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体现,是选择题主观化的典型体现。做这 一类题需谨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的历史原则, 保证科学、清晰的内在推演理路。
(二)命题特点——突出宽度、长度、角度、深度 1.拓展教材的宽度 所谓教材的宽度拓展,主要是指试题选取的材料、创设的情境是新的,不 管是知识的内涵,还是外延,都突破了课本的阐述,即众所周知的“脱离课 本”,所涉及试题即常说的“陌生中考熟悉”“陌生中考陌生”两类。 这里的材料一是直接说明来源的;二是没有标明材料出处,已被命题者二 度转化的;三是“学术研究新成果”,是指超出现行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要求 的、中学师生感到陌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这里的“新”主要不是指学术成果出 现时间的新,而是指中学师生在认识上的新。
1.对历史概念的多角度理解 加强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把握知识结构的需要, 更是培养学生发展历史思维能力的需要。历史概念反映了历史现象、历史事物 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它具有跨度大、容量多、含义深、理性强和高度概括 等特点。在学习掌握历史概念时,要把握住每一历史概念的特定背景和与同一 时期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相互关系,重在多角度理解的基础上掌握。 2.对历史主题的理解与整理 历史主题是历史教学的基础,更是近几年高考选择题的命题导向。选择题 的设计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通过试题来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国家 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人生观等。
高考历史选择题及主观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Ⅰ)高考选择题命题分析及增分策略 ◇考什么/三年考情分析 全国高考新课标文综卷历史选择题基本遵循考纲,按“中国古代史——中 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古代、近代、现代)”的顺序依次考查,三部分的题量 基本稳定,均为4道。中国古代史题目所涉及的内容在时段(朝代)、模块(政 治、经济、文化)的分布上相对均衡,中国近现代史则形成了一些相对集中的 命题密集区,世界史的命题也相对均衡。具体统计如下:
3.审转折——知重点 有时候,题干中往往会出现“但是”“但”“然而”“而”等转折性的词 语,虽然有的时候是要强调转折词之前的内容,但更多时候是强调转折词后面 的情况。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要根据这些转折词准确判断材料所要强调的内容, 以便于抓住材料的重点进行分析。 4.审标点——快分层 有的选择题题干文字量较大,让不少考生望而生畏,其实文字越多意味着 透露的信息就越多,需要考生定下神来,耐着性子阅读分析材料。这类材料往 往使用分号作为段落分层的标志,考生可以根据分号和句号快速提炼分的挖掘,不仅仅指的是知识之间的综合,更是指记忆能力、 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综合。在选择题上的体现就是辨 识、理解、分析、推理和判断等基础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
◇怎么解/找准解题突破口 以材料为依托创设情境命题是历史选择题的最大特点,这也意味着获取材 料有效信息是做好历史题的关键因素。 那么,在阅读材料时,如何较快地获取有效信息呢?现以高考题为例,探 究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巧解选择题的方法。
(一)中国古代史(4题)
(二)中国近现代史(4题)
(三)世界史(4题)
◇怎么考/选择题渐趋主观化 (一)命题趋向——选择题主观化 经过长期的探索,选择题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全功能题型。但这几年选择 题的主观化趋势越来越强,考查深度逐年加强。所谓“选择题主观化”,即选 择题的选项设置体现思维含量,使考生在解答选择题时要根据材料生成必要的 观点。这表明高考历史选择题的主旨是加强考查学生的思维力度及思维过程; 功能由考查客观的史实知识转向考查考生的主观认识。试题通过全新的情境创 设,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摆脱教材程式化的历史叙述,突破考生形 成的固有思维模式,让选择题呈现出新认识、新思想与新观点。由此可以看出 考生发现正确答案的过程,既是对史料解释(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受教育的 过程。选择题主观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