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答案]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一、现代文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统手工艺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众的重要物质与精神诉求,在社会历史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当代的日常生活中,大机器的广泛应用压缩了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空间,民众生活方式的快速变革也使传统手工艺难以满足民众的生活实用性需求,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由于传统手工艺根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其他文化要素唇齿相依,在此背景下,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应运而生。

传统手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以传统手工艺为保护对象,以文化整体观为视野,寻求保护方式的革新,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的整体性保护。

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理念源于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这一研究领域注重文化的整体性、系统性。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化生态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开始广泛应用于人类学、生态学的研究,它着重研究文化与环境的共生关系。

之后,相关学者逐渐展开这一领域的研究活动,如张士闪在对张泥玩具的研究虫指出,民间工艺是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创造、传承和演变都是在特定语境中发生的,与特定社会语境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

张建世也在对苗族银饰的调查中指出,由佩饰佩戴习俗及其他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要素所构成的文化生态是导致黔东南苗族银饰变迁的动因。

可以说,基于文化生态整体观的视角,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得到了新的解读,这对其保护实践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与文化整体观视角不同,有的学者对文化生态保护理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认为文化生态最终应该满足于人类的文化实践。

具体到手工艺领域,重视人的主体性,回归人的生产实践对于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所长邱春林曾指出,手工艺的文化变迁是人在变迁,没有人的记忆和心理作用,.一切外力作用下的变迁都不可能实现。

22018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教师用卷

22018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教师用卷

22018年江西省上饶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副标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祖屋被荒置多年,已是椿萱并茂....,今年他打算趁着暑期长假,好好地修葺一番。

②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③澳门不仅以博彩业闻名遐迩,还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共存、风貌独特的城市,在灯.红酒绿...中沉淀着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④在2018年女足亚洲杯小组赛中,中国队兵不血刃....,以3:0完胜菲律宾队,轻松晋级本届亚洲杯半决赛并获得了明年法国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的入场券。

⑤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现场,外卖小哥雷海为击败北大文学硕士彭敏摘得总冠军,全场观众无不起立拍手称快....。

⑥虽有摹描的痕迹,但终因自己的才气,李白写出了与崔颢《黄鹤楼》功力悉敌....的《登金陵凤凰台》。

A. ①④⑤B. ①③⑥C. ②③⑤D. ②④⑥【答案】A【解析】①椿萱并茂:比喻父母亲都健在。

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

这里语境是说祖屋长满了野草,荒芜了,成语用于此句望文生义;②海晏河清:晏:平静。

河:指黄河。

大海平静,黄河水清。

比喻国家政治开明,社会安定。

符合语境;③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热闹的景象。

符合语境;④兵不血刃:兵器上没有上血,指未经交锋而取得胜利。

这里是经过了交锋的,进行了比赛的,使用此成语不符合语境;⑤拍手称快:快:痛快。

拍掌叫好。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这里是说雷海为取得冠军后,大家都起立鼓掌,使用此成语不符合语境;⑥功力悉敌:功夫与力量,双方都不相上下,多指文学艺术等方面的造诣。

符合语境。

故选: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成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

主要侧重同义成语的选择、成语使用正误等两种方式。

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

(审核版)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审核版)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饶市2018届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卷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表情包占领世界谢石我最近突发奇想地做了一个实验一一如果不写字,单靠发表情,我们能跟朋友聊多久天?结果,纯表情聊天非但没有卡壳,反而异常顺利。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是没想到它也深深改变了我们的说话方式一一如果没有表情,有些话还真不知道怎么说出口。

成套的表情包里扮成清朝后宫妃嫔的女孩扭着头说“拉下去杖责二十”,要比直白调侃来得更有效;我也不需要特意写出“晚安”两个字,仅靠一轮月亮的画面就能传祝福。

更有趣的是,聊天表情的主要阵地已经不再是熟人之间的调侃寒暄,它也开始占领谈正事儿的工作战场,动态图里莱着握手的画面胜过单薄的一句“合作愉快”。

如果你留心收藏的话,表情包还能让你瞬间掌握数百种“谢谢老板”的方式。

表情包正逐渐占据人们网络交流的话语平台,成为日常交流中曝光量极高的沟通方式。

根据微信提供的官方数据,每个月有超过6. 97亿人活跃在微信及海外版Wechat上,他们每天要发送数以亿次计的表情。

而这里最受欢迎的莫过于情绪激烈的“大哭”和“大笑”,代表喜悦的“呲牙”表情仅在2014年的QQ平台就发送了超过10亿次。

借助社交网络的力量,表情俨然已经成为通用全世界的语言,并成为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就在去年底,牛津词典还将“喜极而泣”表情符号评选为201 5年年度词汇。

根据牛津词典的定义,“喜极而泣”是2015年全球最常用的表情符号,分别在英国和美国的所有表情符号中占到了20%和17%。

这个表情“代表了享乐主义和抑郁症在一代人身上的撕裂、几近饱和的大众娱乐和壮观的杀戮间的撕裂一一一个精神分裂的世纪”。

事实上,这个虚拟世界里也开始建立一种从现实中投射而来的“文化”。

当宫廷剧开始流行的时候,表情包里也更多地出现。

娘娘”“皇上”为主角的表情;当时装周快要开始的时候,服装设计师也开始为Bitmoji表情里的小人儿设计漂亮衣服,让它们穿上Kenzo的毛衣,背着MichaeL Kors的新款包包,替新款服装做流量预测。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期,《寻找手艺》这部纪录片意外走红。

这部片子历时3年,辗转23个省,用接近原始的镜头语言,记录下199位手艺人和144项传统手艺。

该片导演原本是个司机,为了拍这部纪录片自筹经费,卖了房子,历经千辛万苦。

或许正是因为主创们在拍摄作品时,不首先考虑拿它去换取市场、兑现名利,这部纪录片才保持了可贵的“初心”。

材料二:央视的《朗读者》节目利用“朗读亭”将朗读热从线上推延至线下,形成人际传播格局,在社会的非触网人群中也产生了强烈反响。

材料三:央视财经频道的《魅力中国城》将创作视野转向城市文化,采用“文化+旅游”双管齐下的模式,深入挖掘城市的厚重内涵和独特魅力。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莫忘初心人是社会的,但它更是人性的。

马斯洛从人本心理学的角度如是说。

诚然,认识社会中的一元,但他终归是人本的,人性的。

人的初心,本不该在历史的暗角独自流泪。

看那追求自我的葡萄藤,他拘于自己的意志,一心向上攀爬,却在恍惚中忘却了开花结果的本心。

在看那追求子我的狂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风驰电掣,却忘记了他们最本真的初心---享受生活。

人生不过是一场无比真实的梦。

人的本心,便是人性。

王阳明说:为善去恶是格物。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卢梭说:人性本善。

尼采说:上帝已死,我是超人。

弗洛伊德说:我生终结,无怨无悔。

不管是阮籍的登高狂啸,穷途悲哭;还是岱康在洛阳城外的寒风中打铁叮叮。

不管是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壮怀激烈,还是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逍遥浮游。

不管是风动帆动,还是我动心动。

都是光明的本心,光明的人性。

本心是什么?是呐喊,是咆哮;是阳春,是白雪;是烽火狼烟,是万箭齐发;是清霜紫电,是倚天太阿;是飞影大宛,是爪黄的卢;是爽籁发而清风生,是烟光凝而白云遏;是风萧萧兮易水寒,是探虎穴兮入蛟宫。

2018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2018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图片版含答案
18.A(B歧义。“凉山青年”修饰的是“莫天刚”还是“莫天刚和妻子”C主语残缺,“活动”放于句首,“现场访谈”后加“等方式”D刚刚和甫抵重复,删除“刚刚”)
19.D(A“斧正”请求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又叫“指正”B“笑纳”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C“舍”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应用“家”,家严,家尊,家父,家君来称呼。)
16.⑴(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⑵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鸷鸟之不群兮
17.A(①熏陶渐染:给人品格以有益影响。褒义词。②神工鬼斧:雕塑、建筑等技艺的精巧。不能用来形容自然之景③要言不烦:说话或写文章简单扼要,不烦琐。④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⑤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此处望文生义。⑥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
孙权每次去打猎,常常骑着马射杀老虎,老虎也常常突然向前攀住马鞍。张昭变了脸色上前说道:“将军哪里值得这样做呢?作为一个国君,是说能驾驭天下的英雄,任用群贤,哪里是说在原野上驰足,和猛兽一较勇力的呢?如果一旦发生祸患,怎奈得天下人的嘲笑?”孙权向张昭道歉说:“年纪轻,考虑事情不够深远,这件事我对您觉得很惭愧。”魏黄初二年,派遣使者邢贞任命孙权为吴王。邢贞进军门,不下车。张昭对邢贞说:“礼节没有人敢不尊敬,所以法令没有不实行的。而你竟敢妄自尊大,难道是因为(我们)长江以南地区兵少力薄,没有一寸见方的刀的缘故吗?”邢贞立刻就下车了。
上饶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C(将“先秦各国”改为“当下社会”)
2.B(先秦诸子中没有韩非子的名言)
3.D(因果颠倒,“所以”后面的内容与前文互换。)
4.C(“反封建主题”错)
5.①象征小荷这个人物美丽纯洁的形象。“荷”具有清新、美丽、高洁的特点,人物以“荷”为名,所谓“人如其名”,小荷的确兼具外表和内心的美好;②反衬文末小荷退婚后的遭遇。形象好、心灵美的姑娘却难以顺利地迎来如意的婚姻生活,这不能不令人叹息感慨;③暗示小荷这个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美好的小荷不为当地人所容而最终只能远嫁深山,缘于当地人们守旧、狭隘、固执甚至缺乏宽容的思想观念与社会环境。(一点2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饶市2018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命题人:刘素英俞宏赟徐陟鹏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而上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而下的实践概念。

自孟子始,把信与诚结合在一起,这对信概念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诚是信的灵魂,信的行为因诚而立。

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

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

②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原则。

尽管人伦之中不平等关系居多,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平等交往的关系居多数,因而信对于人生更重要,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

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

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强调权利平等;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强调交易平等;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虽然主张整体废除三纲五伦,却强调要保留朋友一伦。

在他看来,“五轮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为朋友乎!”保留朋友一伦的意义在于“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

总括其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

③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常遇到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信是人生立身处世之基,人而无信,则寸步难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辄,其何以行之哉?”儒家运用信的概念于政治领域,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

我国传统政治伦理一直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不仅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而且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

④先秦诸子百家都关心和认同信的观念,儒家关切尤甚。

2018届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语文(B)试题

2018届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语文(B)试题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最新 语 文 (B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兰州一中18届月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

中国历史上一个鲜明的规律就是,历代官员的数量呈不断扩张趋势。

明代刘体健称“历代官数,汉七千八百员,唐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

到了明代,文武官员共十二万余人。

官僚系统的不断扩张,是皇权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结果。

官权是皇权的延伸,君主专制不断完善,注定官僚系统也不断延伸膨胀。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不断发生强化,官员的权力被不断分割,以期官员相互制衡,弱化他们对皇权的挑战。

由此造成一官多职的现象,官僚队伍进一步扩大。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非常单一,传统赋税又主要只有农业税一途,官员数量的不断膨胀,使得俸禄成为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

比如西汉末年,国家赋税收入“一岁为四十余万石,吏俸用其半”,官员俸禄支出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

所以支付官俸成为财政第一大难题,为了节省开支,薄俸制就成为大多数时候不得已的选择。

特别是在皇权专制达于极致的明清两朝,官员薪俸之低也达到惊人的程度。

低俸制的另一个原因是皇权专制的自私短视本性。

皇权专制本身是一项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它的设计原理是千方百计保证君主的利益,损害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这其中就包括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僚阶层的利益。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附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附解析)

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附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早期儒家思想中,诚、信确实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联系在于,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两者内容基本相同,可以通用;区别在于,诚是一个形而上的本体范畴,信仅仅是形而下的实践概念。

自孟子始,把信与诚结合在一起,这对信概念的发展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诚是信的灵魂,信的行为因诚而立。

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

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

②信是平等主体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道德原则。

尽管人伦之中不平等关系居多,但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无论是熟人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平等交往的关系居多数,因而信对于人生更重要,具有广泛而现实的意义。

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而言,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

现代社会是民主政治,强调权利平等;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强调交易平等;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强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无怪乎,近代革命先驱谭嗣同虽然主张整体废除三纲五伦,却强调要保留朋友一伦。

在他看来,“五轮中于人生最无弊而有益,无纤毫之苦,有淡水之乐,其为朋友乎!”保留朋友一伦的意义在于“一曰‘平等’,二曰‘自由’,三曰‘节宣惟意’。

总括其意,曰不失自主之权而已矣”。

③每个人的人生都会经常遇到如何立身处世的问题,信是人生立身处世之基,人而无信,则寸步难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仿真考试试题201809200221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仿真考试试题201809200221

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江西省上饶县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含解析)

江西省上饶县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含解析)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语文(A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

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语文】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扫描版

【语文】江西省上饶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语文试题扫描版

2018年上饶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1.D(A.强加因果,诚与信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原文“诚反映客观世界的本真状态,是自然法则;信反映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是做人的准则”是对“诚与信,是天道与人性的关系”的诠释。

B.“民主法治,权利人人平等”是现代社会强调的,并非“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的实质”。

C.“并没有考虑百姓的利益”说法绝对,原文“主要是为统治者获得民心提供警示”“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2.B(用谭嗣同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儒家之信所蕴含的平等价值对于现代社会仍然有着借鉴指导意义)3.C(说法绝对。

原文“诚信是治国安邦的基本要求”,把“诚信与礼义合治国家”,才“可以赢得本国百姓的民心,可以使其他国家的老百姓慕名而归”)4.B(“这就是济水今不如昔的深层原因”错,今不如昔的深层原因不在于年轻人,不在于地图上没有标识济水和济渎庙,而在于人们为了发展经济对环境的掠夺性开发)5.①引用古诗,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

(1分)②佐证了济渎在历史上确实存在,再现了济渎泉眼水沸、清流贯通的事实,增强了历史真实感。

(2分)③和下文所描写的济水已经消失的现实构成对比,强化作者对当今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忧虑。

(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来源于文本且合理的答案也可给分)6.文章结构:①呼应文章题目;(1分)②用这句话把文章划分为四部分,层次清晰,条理清楚。

(2分)(写到“作为文章的线索”也可给分)思想感情的表达:①反复咏叹,强化思想感情的表达;(1分)②是作者思想感情逐层推进的标志:从淡淡的哀愁到愤怒的呼吁。

(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来源于文本且合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7.B(“同比增长的比率逐年下降”错误,2009年、2010年的同比增长率比2008年的高)8.B、E(选对一项2分,两项全对5分)(A.“2015年光伏装机量比2011年的约多1500万千瓦”错误,原文是说“2015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约1500万千瓦”;C.“由依赖出口转向拉动内需”材料无此信息;D.出口并非坦途的原因还有“世界经济复苏缓慢”)9.①可以减少煤炭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利于环境治理。

2018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饶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卷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说客(shuō)拱券(xuàn)不啻(chì)乘(chéng)虚而入B.剔(tī)透亲(qìng)家珐(fà)琅一暴(bào)十寒C.颓圮(pǐ)黝(qū)黑渊薮(sǒu)直言贾(gǔ)祸D.毗(pí)邻分泌(mì)掂(diàn)量封妻荫(yìn)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插座惊蜇九重霄计日程功B.城垣发轫唱双簧和衷共济C.文牍囹圄冷不妨放诞无礼D.肄业寥廓增值税白浪涛天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2013年,王立军因涉嫌犯罪被公开审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后,认罪,不上诉。

②你尽可以放心,他这个人不失信,今天他一定会按照约定的内容把你的事情办好。

③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用廉洁的作风、高尚的情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受腐败侵蚀,的战斗堡垒。

A.伏法向来坚不可摧B.服法从来坚不可摧C.伏法从来无坚不摧D.服法向来无坚不摧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专家认为,中国各上市银行2014年利润增长率将不到10%,这将是自2005年以来的首次,原因包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金融改革等多方面。

B.H7N9禽流感病毒于去年3月出现,据世卫组织发言人于20日通报的情况显示,在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已有199人被感染,其中52人死亡。

C.连日来,南昌市东湖区劳动就业部门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走进社区,采取现场互动、排难答疑、SYB创业培训,向人们传授创业成功经验。

D.尽管法国科学家和美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科研机构正在火星上寻找依靠水生存的生命,但其他科学家提供的证据却表明,生命未必需要水。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上饶县二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试题(A)

上饶县二中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试题(A)

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卷语文(A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林州一中18届月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

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县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高考仿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维护和平的综合力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一个开放进取的中国,将自身命运和前途同世界命运和前途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自我定位。

中国倡导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呼吁世界团结起来,共同克服当前面临的困难。

(选自“中国社会科学网”,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要解决华夏文明内部秩序问题,还要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B. 直到今天,以一个假想敌为目标构建共同体的思想还影响着大国之间的外交政策,这值得辨别和警惕。

C.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资源,这些资源在关于世界不平等和国际主义的论述中。

D.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排斥其他文明,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开头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自然地引出了下文对其特色和思想文化本源的分析。

B.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反复提到其他的共同体观念和国际秩序思想,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越性,令人更易理解和接受。

C. 本文重在论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拥有强大的世界基础、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量,并顺势提出了实现这一理念的基本途径。

D. 文末强调当今世界充满矛盾和冲突,意在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任重而道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的政治思想,但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

B. 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有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本源。

C. 今天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但具有新意义。

D.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的共同目标,这一理想终将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朗读与呐喊莫言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

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

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

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

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

”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

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

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

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

那天新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

呱!呱!呱!……”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

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

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

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

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

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

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

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

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

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

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

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

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

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

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

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

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

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

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

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

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高密普通话)。

我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

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

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我: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

我也颇为得意。

三十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

去年秋天,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

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

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

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快。

但我知道,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

(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快执意叫“我”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则是他当年曾凭着朗读而无比辉煌,“我”也曾是他的追随者之一。

B.文中的语文老师很了不起,他不仅有着在乡里人嘲笑中坚持自我的勇气,也有着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

C.方快与“我”,一个因历史原因而寂寂无闻,一个因抓住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文章借此表达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

D.文章善用反复手法来加强语势、传情达意,如连用三个“成了”表现方快出名后的快意,连用三个“全不顾”表现“我”朗读时的忘我。

5.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6.文章题目是“朗读与呐喊”,结尾却写“吟唱”,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知识付费的本质,就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其商业价值。

知识付费有利于人们高效筛选信息,同时也激励优质内容的生产。

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就是财富”这句格言,又有了新的解读,因为在知识付费平台上,实现了知识直接“变现”,成了另一种含义的“知识就是财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