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合集下载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鹧鸪天·晏几道》原文与赏析晏几道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遗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题材相同的作品,要篇篇写出新意,是有一定难度的。

晏几道的词,叙相思之情的篇什占了大半,要说无一雷同,当然是过誉之辞;但他在类似的题材中变换表现技巧,发掘新的意境,取得不小的成就,这是值得称道和借鉴的。

读晏几道的词,好象欣赏精美的山水画册,疏密浓淡,奇兀平夷,皆成佳境。

这恐怕不仅仅是借助于艺术技巧,而是源于词人对人生真切细微的感受。

这首《鹧鸪天》所表达的情感,与同一词牌的另外几首就颇有不同。

在这首词中,词人表现出少有的洒脱,同时又表现出少有的执著,看似矛盾,实则是他被相思之情弄得难以安宁的内心写照。

开头二句,就揭示了这种矛盾。

疏狂之人,醉中之态,本该是无牵无挂、放浪形骸的,然而却被离恨所骚扰。

“旧香”指往昔欢会时残留下来的香气。

旧香本该被岁月所淘洗,只有醉中之人才能产生这种违反客观事实的幻觉,也可见词人是“借酒浇愁愁更愁”;天不容疏狂,因此造成离恨,使疏狂的词人感到烦恼,再也潇洒不起来了。

这两句着重表现的,是离愁别恨带来的折磨,使词人欲狂不能,欲醉不得,陷于凄切悲凉的境地。

接着“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二句,再写相思之苦。

草生草灭,几度枯荣;楼中远眺,每到日落。

喻指岁月流逝,欢情难再,而秋草和夕阳两个意象,又象征着词人生命老暮,晚景凄凉,只有孤独和寂寞陪伴余生。

过片“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三句,承上而启下。

飘渺不定的云和茫然无边的水,组成一个广袤而动荡的世界,使人感觉空虚,无所依托,这正是词人内心失落感的形象刻划。

征人指远行之人,也就是词人相思的对象,她的踪迹一如行云流水,飘泊无定,不知在何方。

说“归路许多长”,其实是感到相见无望。

既然无缘相会,那么相思岂不是枉费精神吗?因此结句说:“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1038 - 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晏几道出身贵胄,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所动。

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在北宋变化纷争的政治局势中,幸进者飞黄腾达,识时者缄口避祸,而小晏却“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正是因为其“纵驰不羁”、“尚气磊落”的性格和言行,使其“遂陆沉于下位”。

正如小山自己所言:“我槃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

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虽然遭受猜忌压抑,但是从其生平经历来看,他既不屈从旧派,苏轼想与他结识仍被拒之门外;也不攀附新党,熙宁变法曾被牵连入狱.在起伏多变的政治波涛中,小晏仍然能够超然旁观:“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枝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看透得失浮沉后,他又写道:“仰羡知己避缯缴,俯嗟贪饵失江湖."面对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小晏宁愿退隐于江湖,不问世事。

小晏人品高傲,不趋时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为凄凉。

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经历,则“叔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

不第以绮语称矣。

”由此可见,小晏的一生落拓未能大幅大贵,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北宋自神宗以后,无日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中,而朝中大臣犹不能同舟共济以图富国强兵,市井百姓亦不知祸难将临。

直至金兵铁骑踏破汴梁城,才稍稍从朝野迷梦中惊醒过来。

敏感的词人早知将临大难,但君臣欢狂,醉生梦死,国势衰微,社会倾颓,一切的一切都预示北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济世无路,救国无门,空怀一腔报国之志,徒增满心伤感之情。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赏析导读: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译文] 相思是一种感觉,本来就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你就不要再对着信纸落泪了。

[出自]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注释:惜旧香:惜,怜惜。

旧香,指过去欢乐生活遗留在衣衫上的香泽。

恼疏狂:恼,困扰,折磨;疏指对世事的疏阔,狂即狂放不羁,这是作者对自己个性的自我品定。

无凭语:没有根据的话。

花笺:信纸的美称。

译文: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

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

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

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在哪方。

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赏析:上片于室内的角度写离恨。

起首两句抒写离恨的无法排遣。

“旧香”是往日与伊人欢乐的遗泽,乃勾起“离恨”之根源,其中凝聚着无限往昔的欢乐情事,自觉堪惜,“惜”字饱含着对旧情的深切留念。

而“醉拍春衫”则是产生“惜旧香”情思的活动,因为“旧香”是存留在“春衫”上的。

句首用一“醉”字,可使人想见其纵恣情态,“醉”,更容易触动心怀郁积的情思。

次句乃因“惜旧香”而激起的无可奈何之情。

“疏狂”二字是作者个性及生活情态的自我写照。

“疏”为阔略世事之意。

“狂”为作者生活情态的概括。

他的《阮郎归》曾说“殷勤理旧狂”,可见“狂”在他并非偶然,而是生活中常有的表现。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浣溪沙》),“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俱是其生活狂态的具体写照。

这句意谓以自己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却被离恨所烦恼而无法排遣,而在句首着一“天”字,使人觉得他的无可奈何之情是无由开解的。

“年年”两句选取最常见的秋草、夕阳,烘托思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

路上秋草年年生,实写征人久久不归;日日楼中朝暮独坐,实写为离恨折磨之苦。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此词写词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别恨。

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

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故而使得这首词成为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

作品原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词句注释:(1)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2)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3)玉钟:古时指珍贵的酒杯,是对酒杯的美称。

(4)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

却:语气助词。

(5)“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

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

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

“低”字为使动用法,使······低。

[2](6)同:聚在一起。

.(7)剩把:剩:通“尽(jǐn)”,只管。

把:持,握。

(8)银釭(gā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作品译文:当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是那么地温柔美丽和多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

翩翩起舞从月上柳梢的傍晚时分开始,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的深夜,我们尽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尽累到无力再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锺·赏析_晏几道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锺·赏析_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锺·赏析_晏几道★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锺。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此首为别后相逢之词。

上片,追溯当年之乐。

“彩袖”一句,可见当年之浓情密意。

拚醉一句,可见当年之豪情。

换头,“从别后”三句,言别后相忆之深,常萦魂梦。

“今宵”两句,始归到今日相逢。

老杜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小晏用之,然有“剩把”与“犹恐”四字呼应,则惊喜俨然,变质直为宛转空灵矣。

上言梦似真,今言真似梦,文心曲折微妙。

1 / 1__来源网络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赏析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赏析《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以下是对这首词从历史背景到作者当时境遇方面的赏析:全文如下:彩袖殷勤捧玉钟,红裙低唱挽香肩。

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共同欢聚。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唯恐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此词上片以极通俗的语言,写极欢乐的爱情。

“彩袖”七字,写宴会丽人成群。

“殷勤”二字,写尽女子们对酒兴歌的幽欢佳会和殷勤多礼。

其所以如此欢乐与多礼,暗示着离人久矣,樽俎阑珊,故有“同销万古愁”的“醉魂”,因“醉”而莫辨时序,“日暮”而始“回舟”。

此所谓以酒浇愁,斯为下文张本。

结句“舞低”二句,花间一梦,浪漫奇想,描述了歌女舞低歌罢,“无限意绪”萦怀而不得释展的情态。

一个“花间浩浩愁生”的镜头,至此终以“梦寻”一曲而收笔。

下片以无限的惆怅,写无限的离恨。

“晓镜”承“花间”;“自新梳”承“舞低歌罢”;句中“人易老”三字又与“同销万古愁”相呼应。

“江水连天平远”的“离亭燕”和“暮烟斜日”中的“双飞燕”,那是“人易老”而“燕犹飞”的一种象征。

“晓镜”句写得极为白话,而用意甚深。

是说自与情人分别以后,“妆成独钓”(独处闺房)的云容,时刻都在空对“晓镜”,那么期盼重逢,显然落空了。

因为“明月楼高休独倚”(晏殊《菩提萨埵》句)嘛!歇拍描绘两情人在无限之好、无限之乐中于梦中重逢的欢景。

但只恐好梦须醒,前缘终灭,故有唯恐在梦中相逢也是一场空之叹。

此词以这种担心为悬念,故尔不厌其多、不厌其详地描述重逢之梦境的美好。

这首词表现了对歌女舞女的痴情真情、伤别伤春的真思真情。

这写痴情、写伤别的词之所以写得如此真切动人,在于小晏是以自己一片痴情之真心、伤别之苦心去写痴男怨女的相思痛苦和离恨无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1038 - 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

晏几道出身贵胄,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所动。

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在北宋变化纷争的政治局势中,幸进者飞黄腾达,识时者缄口避祸,而小晏却“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正是因为其“纵驰不羁”、“尚气磊落”的性格和言行,使其“遂陆沉于下位”。

正如小山自己所言:“我槃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

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虽然遭受猜忌压抑,但是从其生平经历来看,他既不屈从旧派,苏轼想与他结识仍被拒之门外;也不攀附新党,熙宁变法曾被牵连入狱。

在起伏多变的政治波涛中,小晏仍然能够超然旁观:“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枝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看透得失浮沉后,他又写道:“仰羡知己避缯缴,俯嗟贪饵失江湖。

”面对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小晏宁愿退隐于江湖,不问世事。

小晏人品高傲,不趋时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为凄凉。

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经历,则“叔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

不第以绮语称矣。

”由此可见,小晏的一生落拓未能大幅大贵,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北宋自神宗以后,无日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中,而朝中大臣犹不能同舟共济以图富国强兵,市井百姓亦不知祸难将临。

直至金兵铁骑踏破汴梁城,才稍稍从朝野迷梦中惊醒过来。

敏感的词人早知将临大难,但君臣欢狂,醉生梦死,国势衰微,社会倾颓,一切的一切都预示北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1。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2。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3。

【注释】1.彩袖:代指歌舞之女。

玉钟:酒杯的美称。

拚(音 pan):不顾惜。

拚却:甘愿。

2.舞低:“低”:使动用法。

桃花扇:歌女手中的小扇。

3.剩把:更把。

银釭(音 gang):银质的灯台,代指灯。

“今宵” 二句语本杜甫《羌村三首》其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译文】当年你那殷勤的彩袖,频频捧来满盛美酒的玉钟。

人生能有几回良辰美景,我也拼得醉面彤红。

舞了一回又一回,舞到杨柳当楼,月照楼中,舞了一回又一回,舞到杨柳低斜,月影无踪。

歌儿唱了一曲又一曲,直唱到手中那桃花扇呵,香汗无力风儿停。

从分别之后,时时忆念相逢,几次魂梦相见,你我应相同。

今日良宵美景,仍把银灯照明,只恐怕,此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赏析】此词写久别重逢。

上片回忆当年初相识之情景,下片写别后的思念与重逢惊喜如梦的感受。

词人以重笔写初相识之美好回忆,当年之景况,正为今日感受之原因。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实为神来之笔,歌舞沉醉,乃不知世上有魏晋矣!沉醉之美,正是爱恋之深的表现。

月本自低,非由舞落;风本自尽,非由歌停,乃说“舞低月”,“歌尽风”,更兼之以“杨柳楼心”、“桃花扇底”之美妙意象,给人以爱意朦胧、陶然深醉之感。

结句出自杜甫“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但也见出词与诗之不同。

晏几道《鹧鸪天》的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的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的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的赏析
鹧鸪天
【宋】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
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钅工]照
犹恐相逢是梦中
【简析】
又是精美玉杯,又是佳人彩袖下的纤手捧来,这份殷勤,公子便是不胜酒力,也无以推却了。

为了佳人的良意柔情,今宵一准拚他个醉颜酡红!佳人自然也有以相报,只见他翩翩起舞于杨柳楼头,只闻她的清歌起于桃花扇底、飘渺于晚风之中。

公子的杯中始终不空,她也直舞到月下楼头、直歌至风儿消歇!若不是佳人这番多情,风流的公子又怎来得这般佳句。

月儿不是自落,倒似是在低窥她的舞姿;风儿不是自散,倒似是在屏息静听她的娇音。

不过毕竟是家道中落后感伤的`晏小山,如此佳人悦公子,公子怜佳人的旖旎情事,他总爱放在漫长的别后去追忆,在一盏孤悄的银灯下,在相对如梦寐的惊疑惝恍之中……。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古人写男女情思题材的诗词并不少见,但是最能打动我的却要说小山的这首《鹧鸪天》。

全词采用了倒叙的手法,上片追忆往事,“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作者回忆往事,脑海里浮现出恋人玉手执杯,温柔劝酒的动人模样,作者溺于这样的柔情中,为了钟情的女子不惜一醉,甘愿就此沉沦不复醒。

一个“彩”字一个“红”字,将往事渲染得明媚鲜妍,既写出了当时绮美的画面,又可见这段记忆在作者心里永远鲜活,不曾褪色。

“舞低”和“歌尽”这两句素来为人多称道,一为它难得一见的工整,二为它难得一见的别致风情。

两句都巧妙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舞低”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入手,表现其舞姿的曼妙,动作的柔媚,而“歌尽”则从听觉的角度入手,表现其歌喉的美妙动人。

从另一方面,作者将恋人的动态和自然现象联系起来,表现这场盛宴的时间之长,宾主的兴致之高,场面之欢。

同时,在上片的叙写中作者也暗中点名了女主角的身份,她并非小家碧玉或者大家闺秀,而是一名舞女,作者在宴会上与她初遇,对其一见钟情,两人暗通情愫。

然后,好景不长,相恋却不能长相厮守,这是许多恋人不忍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在下片中作者叙写了两人的别后以及重逢。

“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行文至此,作者却笔锋一转,从对方着笔,以写对方的思念来表现自己的思念。

最是伤人为相思,恋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以至于常在梦中与自己相会,思之如狂,却是相见又不能见的愁苦,可谓一寸相思一寸灰。

一般来说,诗人借梦说相思并不少见,然而此处作者却不落俗套,别出心裁地借恋人之思抒自己之思,写出了感情的双向交流,表现两人的心灵相依。

然而梦中的温存毕竟虚幻而短暂,午夜梦回的独处悲怆漫长,以至于长期饱受相思之苦的两人久别重逢后竟不敢相信眼前的真实,持灯反复照看,即使恋人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纤毫毕现,却依然害怕自己只是身处梦中。

下片的前后两句形成了独特而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一种把梦当真,把真当梦的奇妙错位,看似违背常规其实却在情理之中,因为对对方的太过重视所以在惊喜的同时又害怕失去,可见情之深,思之苦。

晏几道——《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 十里楼台倚翠微》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赏析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赏析】:此词吟咏词人客中闻杜鹃啼声而触发的感慨,抒写了浪迹外、有家难归的浩叹。

词之结尾两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起首两句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

翠微,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寘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

此处指青山,说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说杜鹃花间不断地叫着,好象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诸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

取次,犹随意,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也是用这个词来写鸟。

“行人”走春色绚烂的优美环境中,心情本来是会愉悦的,但因为离家作客,所以听了杜鹃叫声,不免会引起思念之情、作客之愁。

那么,词中所写的美丽景色,又正好为杜鹃叫声的感人作了反衬。

词的下片由写景转为抒情,写“行人”闻鹃啼的心理变化。

过片后三句写晴明的春日,杜鹃偏又卖弄它的叫声,“行人”从梦中惊醒,听到的还是声声的“不如归去”。

前面路上初闻鹃啼,感到“殷勤”;听得太多,睡床上也被叫得不安,叫的又是一句人所做不到的话,那“行人”心中自然也就变得有点烦躁了。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不是自己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生活不能由自己主宰,有什么办法呢?这是烦躁中的思念,说是自言自语行,说是对杜鹃的回答也行。

这里表面上有埋怨鹃鸟无知、强聒难耐的意思,但归根到底,是对真正“作弄”人的生活遭遇的愤慨。

这片词,话说得比较直致,但内容还有曲折,特别是结句用反跌之笔表曲折之情,深婉感人。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原文、翻译及赏析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原文、翻译及赏析这首词是宋代晏几道所作,他通过咏杜鹃而思归怀人,构思巧妙。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宋代: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译文春天,诗人在偎依着青山的十里楼台边,听见了从盛开的百花深处传来的杜鹃啼叫声。

那声声杜鹃鸣就像和行道中人说话似的,与那随意飞飞停停的流莺不同。

在晴明的春日,杜鹃不断卖弄它那“不如归去”的“殷勤”的叫声,“行人”似从梦中惊醒。

这“行人”岂是不想回家啊,只是回家的日子还不能期望定下啊。

注释翠微:青翠的山气,此指青翠掩映的山间幽深处。

杜鹃:又名杜宇、子规,叫声像“不如归去”;啼:叫。

行人:离别在外的游子。

流莺:指黄莺。

取次:随意、任意。

惊梦觉:从睡梦中惊醒;弄晴时:弄指卖弄,杜鹃在晴明的春日卖弄自己的叫声。

不如归:杜鹃的叫声像“不如归去”。

争奈:怎奈。

惊梦”两句:在晴朗温和的春日,杜鹃似乎在卖弄叫声,将客人砂梦中惊醒。

未可期:未可肯定的意思。

“期“,必韵意思。

赏析这首词通过咏杜鹃而思归怀人,构思巧妙。

上片写羁旅行人梦中得到杜鹃“殷勤”劝慰:山色青翠、春深花繁之时,流莺漫不经心地随意飞鸣,唯有杜鹃善解人意,于百花深处向行人殷勤劝慰。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写鹃啼的环境和季节。

青翠的山色,如何逊“《仰赠从兄兴宁真南》:“高山郁翠微”;也用以指代青山,如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与客携壶上翠微”。

此处指青山,说在靠着青山的十里楼台的旁边,在春天百花盛开的深处,听见了杜鹃啼叫。

“殷勤白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说杜鹃在花间不断地叫着,好像对“行人”很有情感,不惜“殷勤”相告,比起黄莺的随意飞动,对人漠不关心,大不相同。

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鹧鸪天》诗词鉴赏

《鹧鸪天》诗词鉴赏

《鹧鸪天》诗词鉴赏《鹧鸪天》诗词鉴赏1古诗原文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译文翻译我年轻的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

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

我看都把那长达几万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的人家换换种树的书吧。

注释解释鹧鸪天:词牌名。

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少年时事:年轻时期的事情。

壮岁旌旗拥万夫:指作者领导起义军抗金事,当时正二十岁出头。

他在《进美芹十论子》里说:“臣尝鸠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与图恢复,共藉兵二十五万,纳款于朝。

”壮岁:少壮之时。

锦襜(chān)突骑渡江初:指作者南归前统帅部队和敌人战斗之事。

锦襜突骑:穿锦绣短衣的快速骑兵。

襜:战袍。

衣蔽前曰“襜”。

“燕兵”句:意谓金兵在夜晚枕着箭袋小心防备。

燕兵:此处指金兵。

娖(chuò):整理的意思。

银胡觮(原字为“革”旁加“录”,音lù):银色或镶银的箭袋。

一说娖为谨慎貌,胡觮是一种用皮制成的测听器,军士枕着它,可以测听三十里内外的人马声响,见《通典》。

“汉箭”句:意谓清晨宋军便万箭齐发,向金兵发起进攻。

汉:代指宋。

金仆姑:箭名,见《左传·庄公十一年》。

髭(zī)须:胡子。

唇上曰髭,唇下为须。

平戎策:平定当时入侵者的策略。

此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

东家:东邻。

种树书:表示退休归耕农田。

创作背景辛弃疾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因进行练兵筹饷的活动,常被弹劾,罢官家居江西的上饶、铅山,也接近二十年。

他处处受到投降派的掣肘,报效国家的壮志难酬。

这首词是他晚年家居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晏几道鹧鸪天全词翻译及赏析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译文] 年复一年,眼看着荒郊野路又长满了秋草;日复一日,每天在楼中等待,一直等到夕阳西落。

[出自]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天将离恨恼疏狂。

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

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许多长。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注释:惜旧香:惜,怜惜。

旧香,指过去欢乐生活遗留在衣衫上的香泽。

恼疏狂:恼,困扰,折磨;疏指对世事的疏阔,狂即狂放不羁,这是作者对自己个性的自我品定。

无凭语:没有根据的话。

花笺:信纸的美称。

译文1:借着醉意拍春衫,回想着,旧日春衫上的香。

天将离愁与别恨,折磨我这疏狂人。

路上年年生秋草,楼中日日进夕阳。

登楼望;云渺渺,水茫茫。

征人归路在哪方。

相思话语无诉处,又何必,写在信纸上,费了泪千行。

译文2:酒醉时我轻轻地拍打着这件十分珍惜的春衫,有情人昔日留在衣衫上的余香,引起我无限的思念。

老天啊,你总是无情地让我这个性情疏狂的人,倍受离情别恨的困扰。

年复一年,等到路上长满了秋草;日复一日,天天盼望落日斜照在楼上。

行云渺渺,烟水茫茫。

远征的人那能不想早点儿回去啊,无奈回家的路是那么的遥远,归程也十分的迷茫。

似这般刻骨铭心的相思,岂能简单地用言语来表达?还是不要依靠信笺来书写自己的离愁别恨了,书未成行,早已泪水涟涟了!【评点】本篇写词人与一位歌女的别后重逢,以相逢抒别恨,语言清新婉丽,感情细腻有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晏几道脍炙人口的代表作之一。

词的上片以浓彩重笔描绘当年和女子一起狂醉歌舞的情景。

歌女“彩袖殷勤捧玉钟”殷勤劝酒,而自己则是“拼却醉颜红”,拼命痛饮,喝得酒醉脸红。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晏几道)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晏几道)赏析-全诗-原文翻译

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晏几道)赏析|全诗|原文翻译一醉醒来春又残(晏几道)《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是北人晏几道的作品。

此词写离愁别恨,哀婉动人。

起二句,写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

一醉,写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怀:春又残,本与醉醒之事全无干涉,词中把它们勾合一起,一谓酒醒之后,雨飘落的情,触眼生悲,词人蓦地感到,真的过去了;再谓往日的欢娱,如昨梦前尘,一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

原文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

野棠梨雨泪阑干。

玉笙声里鸾空怨,罗幕香中燕未还。

终易散,且长闲。

莫教离恨损朱颜。

谁堪共展鸳鸯锦,同过西楼此夜寒。

鉴赏此词写离愁别恨,哀婉动人。

起二句,写的是昨夜里一番沉醉,今朝酒醒,又是春残时候,只见野棠梨上的宿雨,恰似离人的悲泪一样纵横。

一醉,写昨夜借酒以遣寂寞之怀:春又残,本与醉醒之事全无干涉,词中把它们勾合一起,一谓酒醒之后,雨飘花落的情景,触眼生悲,词人蓦地感到,春天真的过去了;再谓往日的欢娱,如昨梦前尘,一切美好的情事全都消失了。

如小晏词集自序云:感光阴之易迁,叹境缘之无实。

春残,以野棠梨雨表之,而带雨的棠梨又暗喻流泪的人。

次句从《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化出,然情景交融,自有一番摇人心魄之独特魅力。

三、四句写与情人别后的情景:悠扬的玉笙声里,孤鸾空自哀怨;罗幕中余馥郁,去燕犹未归来。

鸾,谓孤鸾,失偶的鸾鸟,这里当为词人自喻。

又古乐曲有《孤鸾》之曲,其声哀怨,故鸾空怨三字,语意相关。

罗幕,指房中的帷幕。

燕子穿过高楼的重重帘幕,回到旧日巢中,常用来喻游子回归,而此词谓燕未还,则指离别了的情人还未回来。

这两句写的是帘下百无聊赖地吹笙,想念着远别的情人,心中充满了哀怨。

过片三句,拓开一笔,强自解慰,尤言:既已知道欢聚易散,不如暂且悠闲中度日吧,莫让离愁别恨损害了青春美好的容颜。

这里故作退让,用表面豁达的语言来表现怨极而无可奈何的心境。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译文及注释鉴赏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译文及注释鉴赏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译文及注释鉴赏《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译文及注释鉴赏《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朝:晏几道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古诗简介《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

此词写词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别恨。

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浓彩重笔渲染,足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足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

艺术手法是上片以彩色文字描述当年欢聚盛况,似实而却虚;下片写以白描手法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似梦却真。

全词不过五十余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虚实交错,空灵深婉,意象清丽,声韵谐美,足见作者词艺之高妙。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翻译/译文当年你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

翩翩起舞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尽兴唱歌累得无力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注释⑴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⑵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玉钟:珍贵的酒杯。

⑶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

却:语气助词。

⑷“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

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

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

⑸同:聚在一起。

⑹“今宵”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化出。

剩:通“尽(jǐn)”,只管。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诗词译文和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诗词译文和赏析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诗词译文和赏析《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描写了诗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别恨。

今天小编分享一些有关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诗词译文和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诗词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诗词译文当年你殷勤劝酒频举玉盅,我开怀畅饮喝得酒醉脸通红。

翩翩起舞直到楼顶月坠楼外树梢,尽兴唱歌累得无力把桃花扇摇动。

自从那次离别后,我总是怀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梦里与你相拥。

今夜里我举起银灯把你细看,还怕这次相逢又是在梦中。

注释⑴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⑵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玉钟:珍贵的酒杯。

⑶拚(pàn)却:甘愿,不顾惜。

却:语气助词。

⑷“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在杨柳树梢照到楼心的一轮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转,直唱到扇底儿风消歇(累了停下来),极言歌舞时间之久。

桃花扇,歌舞时用作道具的扇子,绘有桃花。

歌扇风尽,形容不停地挥舞歌扇。

这两句是《小山词》中的名句。

⑸同:聚在一起。

.⑹“今宵”二句:从杜甫《羌村》诗“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化出。

剩:通“尽(jǐn)”,只管。

把:持,握。

釭(gāng):灯。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诗词赏析这首词是作者脍炙人口的名作,写词人与一个女子的久别重逢。

上片回忆当年佳会,用重笔渲染,见初会时情重;过片写别后思念,忆相逢实则盼重逢,相逢难再,结想成梦,见离别后情深;结尾写久别重逢,竟然将真疑梦,足见重逢时情厚。

通篇词情婉丽,读来沁人心脾。

上片叙写当年欢聚之时,歌女殷勤劝酒,自己拚命痛饮,歌女在杨柳围绕的高楼中翩翩起舞,在摇动绘有桃花的团扇时缓缓而歌,直到月落风定,真是豪情欢畅,逸兴遄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晏几道《鹧鸪天》赏析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晏几道(1038 - 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第七子,世称小晏,有《小山词》存世。

晏几道出身贵胄,虽身为故相之子,却不愿依仗父兄余荫和故旧援引,谋求个人仕途的升迁,而是耿介自守,独持清节,不为时流所动。

黄庭坚曾把晏几道的性格戏言为“四痴”:“仕宦逆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在北宋变化纷争的政治局势中,幸进者飞黄腾达,识时者缄口避祸,而小晏却“常欲轩轾人,而不受世之轻重”,正是因为其“纵驰不羁”、“尚气磊落”的性格和言行,使其“遂陆沉于下位”。

正如小山自己所言:“我槃跚勃窣,犹获罪于诸公。

愤而吐之,是唾人面也!”虽然遭受猜忌压抑,但是从其生平经历来看,他既不屈从旧派,苏轼想与他结识仍被拒之门外;也不攀附新党,熙宁变法曾被牵连入狱。

在起伏多变的政治波涛中,小晏仍然能够超然旁观:“小白长红又满枝,筑球场外独枝颐。

春风自是人间客,主张繁华得几时。

”看透得失浮沉后,他又写道:“仰羡知己避缯缴,俯嗟贪饵失江湖。

”面对王安石变法和新旧党争,小晏宁愿退隐于江湖,不问世事。

小晏人品高傲,不趋时趣,一生仕途蹇仄,生活流徙不定,晚景甚为凄凉。

但是全面考察其生平经历,则“叔原之为人,正自异于流俗。

不第以绮语称矣。


由此可见,小晏的一生落拓未能大幅大贵,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北宋自神宗以后,无日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中,而朝中大臣犹不能同舟共济以图富国强兵,市井百姓亦不知祸难将临。

直至金兵铁骑踏破汴梁城,才稍稍从朝野迷梦中惊醒过来。

敏感的词人早知将临大难,但君臣欢狂,醉生梦死,国势衰微,社会倾颓,一切的一切都预示北宋大势已去,无可挽回。

济世无路,救国无门,空怀一腔报国之志,徒增满心伤感之情。

于是纵酒放恣,沉浮声色舞乐之中,不过是寻求变态的刺激,内心的怨悱自不待言。

可是国家岌岌可危而人人不觉亡国之恨,其愁怨心声又有谁知?小晏暮年遭遇,大似李后主亡国前的状况。

歌儿星散,恍同隔世,国是日非,情怀渐老,伤感之情不觉由来。

遍观《小山词》,情
调低徊,缠绵悱恻,沉郁悲凉,绝不似大晏的娴雅旷达,这是晏几道词的主基调,这首鹧鸪天也同样属于这类作品。

言为心声,有至情之人,才能有至情之文。

一首《鹧鸪天》,写悲感,写欢情,都是那样真挚深沉,撼人肺腑,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虽然这首词的题材比较窄,不外乎伤离怨别,感悟怀旧,遣情遗恨之作,并没有超出晚唐五代词人的题材范围。

小晏写情之作的动人处,在于它的委婉细腻,情深意浓而又风流妩媚,清新俊逸。

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古往今来,脍炙人口的诗词,大抵不仅有情,而且情真。

所谓“真字是词骨。

情真、景真,所作必佳,且易脱稿。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新月,歌尽桃花扇低风。

一个是殷勤地劝酒,一个是拼命地喝,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年一夕初逢的倾心难忘,别后梦中的飘忽难寻,今宵突然重逢的恍惚难信,景境几转,人事剧变,一切都“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而重逢时的惊疑和惊喜之状也就自然而然,毫无忸怩作态。

多情似小晏,天下能有几何?小晏词工于言情而能真,故陈廷焯虽嫌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然又不能不称其措辞婉妙,一时独步。

又言小晏词“浅处皆深”、“情词并胜”、“曲折深婉,自有艳词,更不得让伊独步。

”小晏善写风流之情,欢娱之境,尽极沉郁之致,荡气回肠之胜,又能表现出纯真无邪的品性,使人不觉其卑俗,不感其淫亵,虽百读之而不厌。

这一点,小晏受五代词尤其是后主词的相当影响。

冯煦《宋六十家词选例言》曰:“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把小晏、李后主、秦少游并称“词中三位美少年”,可见其三人之风格的确比较接近。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则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

情不深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王国维先生也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小晏之作,已然近之。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回忆相会时的欢乐肆意,酣畅淋漓,正是为了反衬钟情至深,相思至极,魂牵梦萦,不免寤寐求之。

而梦中的相会终归是空,清醒后的相思却越更深邃,越彻骨。

以至于当真正相会之时,分不清眼前是梦是真,害怕再次醒来之后更加痛彻心肺的相思。

小晏词不仅词语运用情味十足,而且由于出身书香门第,不少婉雅佳言也化用了前人诗句。

虽然前人言在,但是为己所用,和谐融贯,读来仍是自然生辉,更自有别一番情趣含蕴其中。

梦的意境在小晏笔下,采用递进的方式,前一句的相思之情已是极限,后一句则递进一步,产生了循环往复的艺术效果,意象更为丰满。

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晏几道以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的清丽词风冠盖一时。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云:“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
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然不免思涉于邪,有失风人之旨。

而措辞婉妙,则一时独步。

”陈振孙则赞曰:“其(叔原)词在诸明勝中,独可追逼花间,高处或过之。

气磊落,未可贬也。

”毛晋在《跋小山词》中称小晏词“字字娉娉,如揽嫱、施之袂,恨不能起莲、鸿、蘋、云,按红牙板,唱和一过”。

可谓倾倒之至。

而其“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的佳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传唱,至今仍有凫凫不息的声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