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A和DS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
DSA、CTA、MRA、TCD评价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
DSA、CTA、MRA、TCD评价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摘要]:脑梗死的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的增加而不断上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如果能在梗塞发生前发现脑血管狭窄并采取预防性的治疗措施,对于降低脑血管病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被公认为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金指标”,但由于其具有创伤性且检查费用昂贵等原因而无法作为脑血管病治疗前的常规检查。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CTA(CT血管造影)和MRA(核磁共振血管造影)、TCD(经颅多普勒)等无创性检查对脑血管疾病的检出率也明显提高。
本文就DSA、CTA、MRA、TCD对诊断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DSA、CTA、MRA、TCD、颅内血管狭窄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是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在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70%与颅内血管狭窄有关[1]。
而且颅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存在着国家和种族差异,发达国家和白种人中,颅外段血管狭窄多于颅内段,而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和亚洲人种以颅内血管狭窄更为多见[2、3]。
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1、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影像增强技术、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建立在图像相减的基础之上,将造影剂进入血管前的一帧或几帧图像采集存储下来作蒙象,并以造影剂进入血管后的图像一帧、一帧的依次相减。
在减影图像中消除骨骼和软组织结构,使低浓度的造影剂所充盈的血管在减影中显示出来,并可以动态显示出血液流动情况,因而能清晰的显示病灶。
DSA的检测方法是经股动脉seldinger法穿刺插管,直接在靶血管注射对比剂,它对大脑末梢血管的显示较好,除能观察血管解剖结构外,还能了解血流动力学情况,它可以显示从颈部到颅内的所有血管,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血管内通过的全过程,而且经过减影后处理的图像更加清晰可辨,并能够动态观察血流的动脉期、毛细血管期情况。
引起CTA与DSA结果差2
病变的原因
血管无钙化的动脉图像质量最高,随着患 者血管钙化程度的增加,图像变差。血管 钙化对评估动脉疾病有影响,轻、中度的 血管钙化经过后处理后,可对动脉疾病作 出较准确的评估,而严重钙化产生的伪影 对血管的影响,就很难评估。
病变的原因
心肌桥:受心肌的影响,心肌桥处血管病 变观察不如其他部位的血管观察满意。 细小血管病变
患者的原因
患者心率越快,成像质量越差,一般16排 CT检查心率控制在65次以下,64排CT检 查心率控制在75次以下,这样作出的图像 清晰度会相对较高。
患者的原因
患者的配合程度:因为扫描过程中需要患 者憋气,有些病人能够配合,有些病人不 能配合,不能配合的病人就会存在呼吸伪 影,影响观察效果。
两者都是通过向血管内注射造 影剂进行成像,但CTA一般是通 过肘静脉注射造影,属无创检查。 DSA是通过将导丝插到相应血管 处再注射造影剂,属有创检查。 这两种检查方式的不同造成了 二者诊断结果的不同。
CTA可以同时观察管腔及管壁,而DSA只 能观察到管腔的情况,对于关闭的观察不 如CTA敏感。 有文献表明,CTA对冠状动脉轻、中、重 度狭窄的敏感性分别为:76.47%、 77.97%、85.71%。 目前为止,对于血管病变的诊断仍以DSA 为金标准。
扫描技术的原因
造影剂单位剂量越大、注射速度越快的动 脉图像质量越高,反之则图像质量差。造 影剂单位剂量大、注射速度快意味着造影 剂到达动脉时的浓度更高、峰值时间更长, 有利于在血管充盈的高峰期完成扫描;但 过量的造影剂和过快的速度会使血管产生 痉挛、发热,患者不舒适感加重,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配合,因此对造影剂单位剂量 和注射速度有一定限制。
基本概念
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是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成像的血 管造影方法。它是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两次成像 完成的。在注入造影剂之前,首先进行第一次成 像,并用计算机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储存起来。 注入造影剂后,再次成像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两 次数字相减,消除相同的信号,得知一个只有造 影剂的血管图像。这种图像较以往所用的常规血 管造影所显示的图像,更清晰和直观,一些精细 的血管结构亦能显示出来。
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CT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
杨林;梁长虹;黄飚
【期刊名称】《实用老年医学》
【年(卷),期】2010(24)6
【摘要】@@ 脑动脉病变是临床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如何对脑动脉病灶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一直是影像学研究的重点.目前脑血管的检查技术有多种,常见的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过去认为DSA是脑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随着CT设备及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CTA成像结果越来越接近DSA成像结果,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优于DSA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快捷、无创、准确的影像技术,CTA成像在脑动脉病变的诊断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总页数】3页(P449-451)
【作者】杨林;梁长虹;黄飚
【作者单位】51003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51003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51003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
【相关文献】
1.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脑动脉瘤的影像诊断价值 [J], 张洋
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脑动脉瘤
的诊断价值比较分析 [J], 张筱双
3.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价值比较及其意义 [J], 王富军;齐会卿;杨艳辉;杜亚萍;丁海霞;孙寿广;代红沙;楚溪;李梅
4.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J], 梁祝红;杜春华
5.无创性螺旋CT血管造影与MR血管造影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J], 邓水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CTA、DSA及TCD检测效果的比较
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CTA、DSA及TCD检测效果的比较张广玉【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颅多普勒(TCD)、CT血管造影术(CTA)以及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测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准确率.方法对沧州市人民医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经DSA确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44例共76处动脉狭窄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TCD、CTA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三种方法诊断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D诊断M2段狭窄的准确率显著低于CTA与DSA(P<0.05);DSA与CTA 检查准确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与CTA均能准确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TCD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三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6【总页数】2页(P3013-3014)【关键词】大脑中动脉狭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作者】张广玉【作者单位】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河北,沧州,0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4大脑中动脉狭窄是导致脑缺血发生的重要诱因。
据统计,近年来因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造成的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逐年升高[1-3]。
因此,找到一种可以快速且准确地检测狭窄部位以及狭窄程度的方法对于医师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直以来,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在临床上普遍应用[4],CT 血管造影术(CT angiography,CTA)也属于血管狭窄诊断的简单、有效的方法[5],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则被认为是临床检测大脑血管狭窄的金标准[6]。
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CTA、DSA及TCD对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检测效果,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比较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比较摘要目的:观察32例脑动脉瘤患者经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中的比较及临床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2009年3月32例高度怀疑动脉瘤破裂的病人行cta检查,同期行dsa检查及治疗。
比较cta与dsa检出动脉瘤的准确率。
结果:cta检出动脉瘤31个,对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6.8%,dsa检出动脉瘤30个,对动脉瘤的准确性为93.8%,两种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cta能无创有效的诊断颅内动脉瘤,以其诊断结果为依据选择治疗方案效果好,可作为颅内动脉瘤首选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cta dsa 动脉瘤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189 abstractobserve:compare and clinical value of 32 cases of cerebral aneurysm patients subjected to multilayer spiral ct angiography and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iagnosis.method:perform cta check on 32 cases of patients suspicious of aneurysm rupture from march 2006 to march 2009 and dsa check and therapy pare accuracy rating of aneurysm checked with cta and dsa.result:31 aneurysms are checked with cta with 96.8% accuracy on check of aneurysm.30 aneurysms are checked with dsa with 93.8% on check of aneurysm.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two methods.conclusion:cta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intracranial aneurysm without hurt.it has good effect to select the treatment plan with the diagnostic result as the basis.cta can be selected as the preferred examination method of the intracranial aneurysm.keywordscta;dsa;aneurysm;angiography;digital subtraction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ct脑血管造影(cta)技术也日益成熟,其对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也有一定优势[1]。
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
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评价探究比较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在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
方法:从我院中抽选66例来我院接受诊断检查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中心,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诊断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结果。
结果:经手术治疗检查后确证66例患者均为颅内动脉瘤,共检查出74个病灶,经过3D-CTA诊断后66例患者中共发现颅内动脉瘤体数为66个,而3D-DSA检查后共发现68个病灶处,其漏诊率分别是10.81%、8.11%,两组差异无明显区别,研究无统计学价值(P<0.05)。
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检查,选用3D-DSA的检出率略高于3D-CTA,但两种检查方式均可以作为该病的诊断筛查方法,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性参考数据。
【关键词】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3D-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旋转三维成像(3D-DSA);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颅内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各种原因所致动脉瘤发生损毁,进而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最明显的症状是头痛、呕吐以及视力下降等。
诱发此病产生的病因与先天遗传、动脉硬化、感染、外伤等因素先关,其临床死亡率较高,临床需及早诊断、治疗才能改善其预后效果[1]。
针对此病临床所采取的诊断方式有CT血管造影、3D-CTA、3D-DSA等,不同的检查方式产生的检查结果不同,本文将对我院收治的66例患者行3D-CTA与3D-DSA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自的检查效果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阶段为2017年9月~2019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为本研究调查主体,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3D-CTA和3D-DSA进行诊断检查,接收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23~72岁,平均(49.22±3.84)岁,Hunt-Hess分级,I级17例,II级22例,III级12例,IV级10例,V级5例。
SCTA、MRA与DSA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对比研究
SCTA、MRA与DSA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对比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scta、mra和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特点。
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scta、mra、dsa检查,并由该院3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专家组成评估小组,采用双盲法对患者血管成像结果进行评价。
结果 dsa、scta和mra的灵敏度逐渐降低(99%,92%,86%),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a的检查准确度(98%)明显低于scta(100%)和dsa(100%),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应综合考量后选择适当的方法,scta可作为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首选诊断方法,mra可对因动脉狭窄引起缺血类脑病的患者进行诊断和手术的指导,而dsa由于有创伤、费用高、有风险等特点,最好不要作为诊断的主要方法,但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
[关键词] scta;mra;dsa;血管成像,脑血管疾病[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174-02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甚至诱发死亡。
目前对脑血管类疾病主要采用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三种方法[1],可通过不同角度了解脑血管的分布、走向、狭窄程度、动脉瘤等情况,从而尽早做出准确诊断,实现脑血管疾病的早发现早施治,为挽救患者生命创造机会[2]。
该研究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来该院就诊的100例患者,探讨和对比mra、scta和dsa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特点。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患者,均经该院临床诊断疑似脑血管疾病中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复视、失语、偏瘫等;包括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最低36岁,最高52岁,平均(46.8±3.2)岁;脑动脉硬化狭窄32例,脑动脉瘤26例,脑动脉畸形22例,烟雾病5例,脑出血15例。
双源64排CT血管照影对颅脑血管的诊断作用
双源64排CT血管照影对颅脑血管的诊断作用【摘要】目的探讨双源64排ct血管成像对颅脑血管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43例患者先行64排血管照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观察颅内外主要血管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照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获取图像进行比较。
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狭窄,以dsa为标准,按轻、中、重度,分别计算cta与dsa特异性、敏感性。
结果43例患者中2例检出动脉瘤,2例烟雾病,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8例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狭窄,cta与dsa比较,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轻度狭窄96%、96%;中度狭窄95%、97%;重度狭窄97%、96%。
结论cta与dsa比较,无论颅内血管动脉瘤、烟雾病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狭窄,均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创伤小、费用低。
【关键词】64排ct;血管成像;颅脑血管作者单位:455000 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七科(胡俊祥杨东宁),影像科(胡爱民卢磊)脑血管疾病为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表明脑血管病在人口死因顺位中位居第1、2位[1]。
药物、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是脑血管病干预的重要手段。
而64排血管照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脑血管照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又是评价颅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
现将我院住院43例同时行cta、dsa的患者颅内外主要血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a对颅脑血管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43例在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2~88岁,平均56.3岁。
入院诊断为脑梗死3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
化验指标基本正常,身体状况能耐受cta及dsa检查。
颅脑CTA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
完整ppt
26
动脉瘤临床表现
动脉瘤未破裂时,常无症状,部分病例可 有癫痫、头痛、颅神经压迫症状以及由于 血栓形成引起的脑缺血或脑梗死症状。
破裂时则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 肿的相应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偏瘫及神经功能障碍等
完整ppt
27
颅内动脉瘤
CT表现:
21
椎动脉开窗畸形(成窗变异)
完整ppt
22
一、颅内动脉瘤
(intracranial aneurysm)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指脑动脉局限性异常 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状突出。发病率约为0.9%,常 见于30-6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
发生部位:70%位于Willis环,20%颈内动脉虹吸部、大 脑中动脉M2段起始分叉部、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尖 及大脑前动脉额极动脉分叉部
无论是颈内动脉系、椎-基底动脉还是连 接他们的Willis环均位于脑的腹侧面,然后 绕行到脑的背侧面,沿途发出分支。
完整ppt
7
脑动脉两大体系
颈内动脉系 椎-基底动脉系
颈外动脉
完整ppt
8
颈内动脉
颅内段,根据走行位置分为:岩骨段、海绵窦 段、膝段、床突上段和终段五段。
C1 C2
C3
C4
C5
完整ppt
25
动脉瘤分类
从形态学上分类: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圆 柱状动脉瘤、舟状动脉瘤及蜿蜒状动脉瘤。其中 以囊状动脉瘤及梭形动脉瘤最常见。
从大小上分类:巨大动脉瘤(直径>25mm)、 大动脉瘤( 11~25mm )、中型动脉瘤( 5~ 10mm )、小动脉瘤( 3~5mm )及微小动脉瘤 ( <3mm )
在脑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诊断中CTA、MRA及DSA的应用对比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8年 9月第 34卷第 9期 JournalofBaotouMedicalCollege,Sep,瘤及动静脉畸形诊断中 CTA、MRA及 DSA的应用对比
葛 良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1)
[摘 要] 目的:探讨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 CTA、MRA及 DS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200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疑似脑 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依次对所有患者进行 CTA、MRA及 DSA检查。结果:3种方式在脑动脉瘤及动静脉 畸形检出部位上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 CTA、MRA及 DSA的诊断准确率相似,但 MRA诊断 无射线伤害,可以作为首选方式。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CTA检查、MRA检查、DSA检查 DOI:10.16833/j.cnki.jbmc.2018.09.022
1.2 方法 依次对所有患者进行 CTA、MRA及 DSA 检查。 1.2.1 CTA检查 采用 PhilipsBrilliance64层螺旋 CT进行扫描,以患者椎下缘为基准,向肘静脉注入欧 乃派克(370mgI/mL,总量 100mL,速率 4.5mL/s); 螺旋扫描从胸口至头颅顶部,管电压 120kV、管球旋 转 0.348s/r、电流 250mA。 1.2.2 MRA检查 使用 SiemensMagnetom核磁共振 仪,采用时间飞跃法 MRA(TOF-MRA)进行诊断;TOF3D TR为 30ms、TE为 8ms、FA为 20;设置扫描参数为 SE- EPI,其中 TR为 6000ms、FA为 90、TE为 100mm。 1.2.3 DSA检查 采用西门子 Artiszee仪器,选择非 晶硅平板探测器,依次实施 260蒙片采集与 260减影采 集,设置图像矩阵为 1024×1024。经 Seldinger法穿刺, 从右侧股动脉入导管并至椎动脉,以旋转 DSA检查;由 AdvantageWorkstation5.3系统来实施 3D-DSA重建。 1.3 评价指标 观察不同诊断方法对脑动脉瘤、动静 脉畸形的检出部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 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一致性检验采用 Kappa检验,以 Kappa≥0.4为诊断方法间存在一致性。 2 结果 2.1 不同诊断 方 式 对 脑 动 脉 瘤 检 出 部 位 对 比 CTA 检查共查出脑动脉瘤 96例,MRA检查共查出脑动脉 瘤 94例,DSA检查共查出脑动脉瘤 98例,3种诊断方
头颅MRA,头颈部CTA以及头颅DSA对一侧椎动脉优势的评估意义
头颅MRA,头颈部CTA以及头颅DSA对一侧椎动脉优势的评估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一侧椎动脉狭窄诊断中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及头颈部CTA应用的价值。
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及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医院收治的115例疑似单侧椎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MRA与DSA、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
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单侧椎动脉狭窄位置、程度和诊断效能,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结果DSA诊断的灵敏度为86.44%,特异度92.86%,符合率89.57%;MRA诊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DSA诊断和MRA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7281)。
结论DSA在单侧椎动脉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较于MRA和CTA而言诊断准确率较高,DSA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观察血管壁情况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在单侧椎动脉检查中的敏感性较高,可有效保障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MRA;DSA;CTA;单侧椎动脉评估意义引言有研究表明后循环脑梗死与其主要供血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管形态及结构异常密切相关。
椎-基底动脉系统形态及结构异常包括椎动脉单侧优势、椎动脉迂曲、基底动脉迂曲延长、起源变异等。
研究表明椎动脉优势可导致基底动脉易向优势动脉侧弯曲,这种变异易诱发桥脑、延髓及小脑发生梗死。
同时有研究者发现椎动脉优势是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椎动脉优势时患者更易发生后循环PICA供血区梗死及BA供血区梗死。
一侧椎动脉优势可导致其动脉发生弯曲、粥样硬化,可诱发同侧脑部供血区缺血;发病后患者多会出现眩晕、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等症状,目前临床尽早确诊并采取合适的诊断方式,才能尽早帮助此类患者明确血管情况,从而降低致残及死亡风险。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头颈部(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影像学检查技术对单侧椎动脉患者进行检查,本研究就头颈部(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单侧椎动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CTA,DSA;MRA检查区别
你好,CT血管造影即CTA,主要是来观察诊断血管病变的。
MRA就是磁共振血管造影,反映了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比CTA更准确。
指导意见: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
主要是对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和治疗做依据。
动脉瘤的复查当然是DSA最精确,但是,如果自身条件所限,也可以做高分辨率的CTA,这个准确度也近乎97%,当然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因为原始图像采集是一方面,后期处理制作的技术也很关键。
另外对侧动脉瘤没处理是为什么?费用还是手术难度?最好拿片子来我院咨询。
我每周一下午出门诊。
希望能帮到你。
做DSA一般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有治疗的需要可以来我们广州华侨医院,我们开刀夹闭和介入栓塞都可以。
DSA要住院才能做。
CTA门诊当天就可以做出来。
你来我们医院的话,我帮你安排。
DSA要5000左右,CTA要1000左右。
你好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
笑星赵本山二年前在上海郊区拍电影时曾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做了介入栓塞治疗。
中国黄种人是世界上脑动脉瘤发病率最高的人群。
动脉瘤复查以MRA 或CTA 为好。
一般不需要DSA的全脑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治疗有外科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会逐渐扩大,在咳嗽、打喷嚏、用力大小便是易于破裂;脑动脉瘤是脑子的定时炸弹。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成熟,介入是微创伤技术,发现脑动脉瘤主张尽早介入治疗。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单纯栓塞、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内支架腔内封堵等技术。
根据动脉瘤大学、形态、位置不同而科学选择。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CTA,MRA)的比较全网发布:2013-04-25 16:25 发表者:赵沃华2793人已访问诊断脑血管疾病,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
双源64排CT血管照影对颅脑血管的诊断作用
双源64排CT血管照影对颅脑血管的诊断作用作者:胡俊祥杨东宁胡爱民卢磊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双源64排CT血管成像对颅脑血管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43例患者先行64排血管照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观察颅内外主要血管情况,并与数字减影脑血管照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获取图像进行比较。
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狭窄,以DSA为标准,按轻、中、重度,分别计算CTA与DSA特异性、敏感性。
结果43例患者中2例检出动脉瘤,2例烟雾病,1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8例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狭窄,CTA与DSA比较,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轻度狭窄96%、96%;中度狭窄95%、97%;重度狭窄97%、96%。
结论CTA与DSA比较,无论颅内血管动脉瘤、烟雾病还是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血管狭窄,均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创伤小、费用低。
【关键词】64排CT;血管成像;颅脑血管作者单位:455000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内七科(胡俊祥杨东宁),影像科(胡爱民卢磊)脑血管疾病为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表明脑血管病在人口死因顺位中位居第1、2位[1]。
药物、外科手术、介入治疗是脑血管病干预的重要手段。
而64排血管照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脑血管照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又是评价颅脑血管疾病的主要方法。
现将我院住院43例同时行CTA、DSA的患者颅内外主要血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A对颅脑血管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43例在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2~88岁,平均56.3岁。
入院诊断为脑梗死3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
CT灌注成像和CTA,DSA在诊断早期外伤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Mod Diagn Treat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Nov31(21)外伤性脑梗死(PTCI)是重度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脑部受到外伤后,在一周内出现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早期外伤性脑梗死症状不明显,一旦不能及时诊断,则严重影响预后,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因此,早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
本研究旨在探讨采用CTP、CTA、DSA诊断早期外伤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0~70(45.28±6.49)岁;致伤原因包括:交通意外36例、压砸伤5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9例。
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16例<4分、30例(5~7分)、14例>8分。
根据伤后出现症状的时间可分为:超早期(<6h)为15例、急性期(6~24h)为32例、亚急性期(1~7d)为13例。
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的方法、目的均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CTP检查:采用西门子SOMATOM Force超高端双源CT机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先行头颅CT平扫,参数设置:电流150mA、电压120kV、层厚5mm,根据平扫结果明确CTP检查扫描层面,经肘静脉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碘海醇)50ml,输注速度为5ml/s,再以该速度注入生理盐水50ml,注射完成5s后开始灌注扫描,扫描速度0.75s/圈,每次间隔时间为1.5s,覆盖范围40mm,共扫描40s,经工作站处理,得到CT灌注成像图像[2]。
CTA检查:CT灌注成像完成10min后,再追加对比剂行CTA检查,以螺旋扫描方式扫描主动脉弓至颅顶范围,以Smart智能追踪法进行增强扫描,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10ml和生理盐水50ml,输注速度5ml/s,参数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层厚1mm、螺距0.923:1、重建间距0.625mm、球管转速0.6/rot当靶血管对比剂浓度达到高峰时延迟扫描时间,扫描完成后,立即把图像传送到工作站进行处理,重建血管三维立体影像[3]。
头颅CTA造影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1年、月第20卷第、期-81-活检标本可能因为取材部位和肿瘤异质性存在会低估肿瘤的分级。
基于CT放射组学模型可于术前对GIVTs 危险度分级进行有效鉴别,对临床医师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具有很大帮助,也作为一种无创的预测方法能够为术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1]Keupg EZ,Raut CP.Managemen-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J].Surg Clin NoVk Am,2017,97(2):257-452.[2]Lieyl-Atznanger B,Fletcher JA,Fletcher CD.GastoUtesPnai stomaltumors[J].Virchows Aoh,205,450(2):81-127.[3]DeMattec RP,Levis PJ,Leung D,et al.Two yundred gastrointestinalstromal tumors:ocuaence patterus and prognostio factors Ur survival [J].Ann Surg,240,251(1):51-53.[4]Joensuu H.RisU stra/dcatiox of patien-s diagncued with gas W o i ntestinalstromal tumor[J].Hum Pathol:2003,36(10):1411-55.[5]Wang JK.Predictive value and modelUg analysis of MSCT signs in gas-k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to pathodgicai UsP deyoe[J].Ear Rev Med Phaoiacol SR,2017,21(5):992-1005.[7]DaRonch T,Modestc A,Bazzocchi M.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Uaturcs and patkologio correla/ox[J].Radiol Med,247,81(5):601-075.J]冯秋霞,孙娜娜,刘畅,等.MSCT评估胃肠道间质瘤转移风险[]•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4,34(12):1832-1835.[3]Sandrasegaran K,Rfesh A,RusPing DA,e#P GukoRtestRL stromalUmov:CT and MRV fUdRupJ].Eur Radiol,205,15(7):14/7-88.[2]Zhou C,Duan X,Zhang X,et al.Predictive Uaturcs of CT Ur UsPstratkicakoxs in patien-s with primay g a strointestin a l stromal tumour [J].Eur Radiol:205,20(9):3980-3225.[5]Gillies R],Kinaban PE,Hricab H.Radiomicr:i mages are more thanpictures,they are data[J].Radiology,205,273(2):545-577. [8]CoroUer TP,Grossmann P,Hon Y,et al.CT-based radiomic signature podicW distan-metastasis in lung adenocaoRoma[J].Radiother Oncol,205,84(5):345-350.[12]Liang CS,Huang YQ,He L,et al.The deved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CT-based radiomicr signature Ur the poopeoUve dischmUatUx of stage I--I and stage VII-ID colorectal Cancer[J].Oncotayek225, 7(2、):5571-51412.[3]Zhou Y,He L,Huang YQ,et al.CT-based radiomicr signature: apotenUai biomarder Ur yreoperative podicUcx of early ycur o nce in hepaUce/um、caoinoma[J].Abbom Radiol(NY),205,22(0):1025-502.[5]Lu W,Chen W.Positron emission tomoyraphy/comyuterized tomo-gophy Ur tumor respoxso assessment-a review of clinical practices and radiomicr stuPics[].Transl Cancer Res,205,5(4):302-577. [4]Aerts HJ,Velazquez ER,LeijenaarRT,et al.Decoding tumour pPeno-tyyc by ncxinvasive imaging using a quantiUtive radiomicr appoach [J].Nat Commun,2014,5:4700.[5]ChalkiPox A,ODodeVy MJ,MarsPen PK.Fade Discovey Rates inPET and CT StuPics with Texture Features:A Systematic Reviev[J].PRO One,204,10(5):e012/55.[17]Cui Z,Xia Z,Su M,et al.Disrupted white matter ccxnectUdy undeVy-ing devedpmenUi dyslexia:A machine leaving appoach[J].Hum Brain Mapp,205,57(4):1425-1453.[4]Blay JY,LevardA.Adjuvant imatinib treatment in gastoUtesPnai stromal tumor:which UsP stratifUatiox chteria and Ur how long?A case report[J].Anti Cancer Drugs:2017,27(、):71-75.[5]RutkowsPi P,PrzyCyC J,ZdzienichiM.Extenden Adjuvant Therapy withImatinib in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ycommenda-tioxs Ur pa/ent selection,UsP assessment:and molecular response mo-ndoring[J].Mol DiagnTheo204,17(4:9-19.[22]Jones RL.Practical Aspects of RisU Assessment in GastrointesPnal Stromal Tumors[J].J Gastrointes)Cano,2014,45(5):222-207. [21]Joensuu H,Vedtah A,Rihimaki J,et al.RisU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 ocuaence after surgeo:an analysis based ox poodd poau-latiox-based codorts[J].Lancet Oncol,2012,4(5):205-274. [22]张文华,陈韬,张明慧,等.基于放射组学的胃肠道间质瘤分类模型[]•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4,33(1):55-00[25]Kang TW,Kim SH,Jang KM,et al.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urs:Correlation of modided NIH UsP stratkica/oa with diUusioa-weighted MR imaging as an imaging biomarder[J].Eur J Radiol:204,84(、): 35-40.[27]ODeili AC,ShUagao AB,Kurra V,2al.Assessment of metasta/oUsP of gastUe GIST based on treatment-na?ve CT features[J].Eur J Sag Onud205,42(3):1222-1223.[25]Ng F,KozarsUi R,GanesUan B,God V.Assessment of tumor heUoge-neiR by CT texture analysis:Can Uc largest cross-sectional area be used as an alteruative to whole tumor analysis[J].Eur J Radiol:225, 32(2):342-343.[26]Xu Y,van Beed EJ,Hwanje Y,et puter-aided classidcatUx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via MDCT:3D adaptive multiple feature method(3D AMFM)[J].Acad Radiol,247,4(3):922-273.(收稿日期:2929-5-79)DOI:19.3969/pUsn.1071-4695.292090924文章编号:1671-4695(2921)91-0981-95头颅CTA造影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韩春靖曾明彬陈泽胜(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四川资阳021894)【摘要】目的探究头颅CT血管造影(CTA)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应用价值。
颅脑血管病变的SCTA与DSA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合可互 相弥补 , 高诊 断的敏感性 和准 确性 , 提 减低误诊 和漏 诊率 , C A可作 为确诊脑 血 管疾病 的首选 检查方 式 , ST 利 于在l 中使用 。 临床
【 关键词 】 ST ; D A 颅脑血管病变 ; 诊断价值对 比 CA S;
Ce e r l ac lrd sa eS A c mp r d、 t ed a n s cv leo S r b a sua i s CT o a e v l t i g o t au f A Z A 一 h i t e l'H si v e iIh i D H NG1 豇m T e r o e o - 3 F sP p s p
非常有意义的 , 跟腱损伤患者应及 时进行 M R检查 。 参 考 文 献
[ ]张雪哲. 1 跟腱病 变 的 M I R 表现 [ ] 临床放 射学 杂志 ,09 2 : J. 20 ,8
DSA、CTA、TCD检查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本 研究 中所 有数 据均 采 用 S P S S 1 9 . 0软 件 分 析 处 理 。数据 计量 以( ±s ) 形 式 表示 , 比较 采用 t 检
验i 数 据计数 以( 9 / 6 ) 形 式 表示 , 比较 采用 卡方 ( ) 检
验 。以 P <O . 0 5为 有统计 学 差异 。
注: 与 DS A相比 , P <O . 0 5 ; 与C TA 相 比 , P<O . 0 5
3 讨 论
况, 故D S A 可 以给血 管外 科手 术 介入 治 疗 的病理 及
8 ] 。然 而 DS A 属 于 大 量研 究结 果显 示 , 颅 内动脉 狭窄 ( I AS ) 是 引发 病 因解剖 提 供 相 关 的 理 论 指 导_ 缺 血性 脑血 管疾 病 的一 个 重 要 因 素r 4 ] 。 目前 我 国 侵入 性检 查 , 对 操 作者 的技 术 及 能力 等 要求 较 高 , 且
指导 。
多普 勒超 声诊 断仪 ( 德国 E ME公 司) , 经 枕 窗 及 颞 窗以 2 . 0 MHz 探头对 颅 内各血管 进行 检测 , 记 录其
脉动 指数 、 血流速 度 、 血 流方 向及频 谱形态 等各 参数
值。
D S A检 查 : 通过 D S A 数字减影 机 ( P h i l i p s公 司) , 采用 S e l d i n g e r 技 术 穿 刺插 管 并 予 以 正常 主 动
例, 女6 0例 , 平 均年龄 ( 5 7 . 2 +5 . 8 ) 岁, 存 在 高 血 压 病 1 5 9例 , 高脂 血症 9 O例 , 2型糖 尿 病 1 2 0例 , 吸烟 1 0 4例和 高 同型半 胱氨 酸血 症 8 3例 。 2 . 1 T C D、 D S A、 C T A检 查 阳性 率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畸形为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一 般分为四种基本类型:AVM、海绵状血管瘤 、静脉畸形和毛细血管扩张症。其中AVM及 静脉畸形最多见。
精品课件
动静脉畸形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
先天性脑血管发育疾病 AVM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约72%在40岁前起病,男
精品课件
椎动脉瘤
后循环中常见的动脉瘤,好发于椎动脉颅 内段邻近基底动脉汇合前段
多数表现为梭形或夹层动脉瘤,是颅后窝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
精品课件
左侧椎动脉V4段梭形动脉瘤
精品课件
右侧椎动脉V2段动脉瘤 带骨VR像清晰显示与C6横突孔的关系
精品课件
二、脑血管畸形 (cerebral vascular
精品课件
局部图像放大、旋转 更有利于对动脉瘤的显示和观察
精品课件
大脑中动脉瘤
好发于大脑中动脉M2段起始分叉部,多呈 囊状
CTA可清晰显示动脉瘤与载瘤动脉关系 减影像能多方位进行观察,显示动脉瘤破
裂的尖角症或乳头征
精品课件
左侧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瘤 伴右侧大脑中动脉近端闭塞,侧支循环形成
头颈部CTA和DSA 对血管病变的诊断
刘卫东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脑科医院 血管神经外科
精品课件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 (MRA,CTA, DSA)的比较
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 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 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
影(DSA)
精品课件
MRA的优缺点
精品课件
动脉瘤临床表现
动脉瘤未破裂时,常无症状,部分病例可 有癫痫、头痛、颅神经压迫症状以及由于 血栓形成引起的脑缺血或脑梗死症状。
破裂时则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 肿的相应症状。
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及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偏瘫及神经功能障碍等
精品课件
前交通微小动脉瘤伴一侧大脑前动脉缺如
精品课件
DSA的优缺点
优点: 清晰
精品课件
DSA的优缺点
优点: 动态显示动脉-毛细血管-静脉-静脉窦不同
时期。 单支造影可显示前后循环开放情况,全脑血
管造影可显示颈外动脉情况及颅外血管代偿 情况,信息量大,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 脉期。 对动静脉瘘、静脉病变可有发现。
精品课件
脑血管DSA时项(动脉期)
缺点:
需要打造影剂 辐射量较大 后处理时间长
精品课件
DSA的优缺点
DSA是最准确的脑血管造影方法,分辨率最 高,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
精品课件
DSA的优缺点
DSA,即血管造影 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 理,把不需要的组织 影像删除掉,只保留 血管影像,这种技术 叫做数字减影技术, 其特点是图像清晰, 分辨率高,对观察血 管病变,血管狭窄的 定位测量,诊断及介 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 立体图像。
精品课件
动静脉畸形CTA表现
可完整显示AVM三个组成部分 团状、结节状畸形血管巢 增多、增粗的供血动脉 早显、扭曲、扩张的引流静脉 全脑血管成像可显示多支供血动脉和引流
静脉
精品课件
右侧顶部AVM(供血动脉为右侧大脑中动脉分支,右 侧大脑上静脉增粗,为引流静脉)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颈动脉狭窄
70~8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因为脑血管外的栓子 脱落进入颅内血管引起栓塞所致。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有效预防脑梗塞的方法。
约20%的是因为颅内血管狭窄或栓子脱落引起。
精品课件
左侧颈内动脉狭窄
精品课件
右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
精品课件
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左侧大脑后动脉狭窄
精品课件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闭塞 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及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局限性狭窄
精品课件
常见脑血管病的诊断
精品课件
一、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
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指 脑动脉局限性异常扩大造成动脉壁的一种瘤 状突出。发病率约为0.9%,常见于30-60岁 ,女性略多于男性。
精品课件
颅内动脉瘤好发部位
发生部位:70%位于 Willis环,其中95%以上 见于前半部(前交通动脉、 后交通动脉、颈内动脉) 20%颈内动脉虹吸部、大 脑中动脉M2段起始分叉部、 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 尖及大脑前动脉额极动脉 分叉部
异常结构?
精品课件
正常脑血管表现
脑血管应包括 1. 双侧颈内动脉 2. 双侧颈外动脉 3. 双侧椎动脉
角度至少为选择性、正侧位造影
精品课件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右侧)
精品课件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左侧)
精品课件
正常颈外动脉DSA表现
精品课件
正常椎动脉DSA表现(左侧)
精品课件
正常椎动脉DSA表现(右侧)
精品课件
脑血管DSA时项(毛细血管期)
精品课件
脑血管DSA时项(静脉期)
精品课件
脑血管DSA时项(静脉窦期)
精品课件
动态阅片法则(血流动力学法则)
精品课件
DSA的优缺点
缺点: 有创伤 有射线(一般高于CTA) 对比剂(一般多于CTA) 费用较高
精品课件
正常脑动脉系统造影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 Willis环(颅底) 椎-基底动脉系统 脑膜动脉(脑表面)
性略多于女性,约85%发生于幕上,病变多位于脑 组织内。 病理表现为迂曲扩张的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之间 无正常毛细血管床,而通过畸形的血管襻直接相 通,形成异常的血管团,畸形血管易破裂出血致 蛛网膜下腔或颅内出血,由于动静短路,周围脑 组织因缺血而发生萎缩,称为“盗血现象”。 主要临床表现有出血、头痛和癫痫。
精品课件
WILLIS环
组成包括: 1 颈内动脉 ICA 2 大脑前动脉 ACA 3 前交通动脉
ACoA 4 后交通动脉
PCoA 5 基底动脉 BA 6 大脑后动脉 PCA
精品课件
脑血管阅片的内容
哪支血管? 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
什么时项? 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静脉窦
期? 早显:血管时项的提前出现。
精品课件
左侧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成
精品课件
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左侧大脑后动脉狭窄
精品课件
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远端闭塞 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及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局限性狭窄
精品课件
左侧颈内动脉狭窄,斑块形成
精品课件
右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CTA的优缺点
优点:
分辨率比MRA高,介于DSA与 MRA之间,如果是64排或更高 排数的CT可能接近DSA效果
速度相对快。 可与头颅CT 组合一站式检查
。 对血管壁钙化显示较好。
精品课件
左侧颈总动脉发自头臂干
精品课件
左侧椎动脉发 自主动脉弓, 伴左侧椎动脉
明显狭窄
精品课件
CTA的优缺点
精品课件
脑动脉两大体系
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 ,两个系统供应脑部的范围:
以小脑幕为界,幕上部分为颈 内动脉系统供血,幕下部分为 椎动脉供血
以顶枕沟为界,脑前3/5由颈 内动脉供血,脑后2/5由基底 动脉系供应。
无论是颈内动脉系、椎-基底 动脉还是连接他们的Willis环 均位于脑的腹侧面,然后绕行 到脑的背侧面,沿途发出分支 。
精品课件
颅内动脉瘤好发部位
不到5%位于后半部发生于基底动 脉尖、大脑后动脉分支以囊状动 脉瘤多见
精品课件
动脉瘤分类
从形态学上分类: 囊状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圆柱状动脉瘤、
舟状动脉瘤及蜿蜒状动脉瘤。其中以囊状动脉瘤 及梭形动脉瘤最常见。 从大小上分类:
巨大动脉瘤(直径>25mm)、 大动脉瘤( 11~25mm )、 中型动脉瘤( 5~10mm )、 小动脉瘤( 3~5mm ) 微小动脉瘤( <3mm )
时间长,有些不配合 的病人无法做
对血管下载有夸大, 对远端的血管评价欠 佳
精品课件
CTA的优缺点
CTA也是一种无创的方法 ,静脉注入含碘造影剂,经心 脏血液循环到相应部位动脉, 后处理得到的动脉图像,方便 快捷,属于无创检查,检查后 患者即可离开。
在做之前需要了解肾功 能情况(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 ),可以快速完成,病人痛苦 少,分辨率也较MRA有所提高, 可以作为快速诊断的方法。
MRA的特点是无创,甚至可以不需要 注射造影剂就可以完成,可以在行核磁共 振检查时同时进行,但是分辨率是最差的 ,可以作为一种筛查的方法。
精品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MRA的优缺点优点:
方便快捷,与MRI一站式 成像
没有射线 可以不用对比剂,对造
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好 的病人适合
精品课件
MRA的优缺点
缺点:
空间分辨率低一些, 对于小的病灶不容易 识别
精品课件
后交通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最好发部位 位于后交通动脉起始部 后交通动脉可起源于动脉瘤体部,亦可出
现发育不良 常规CTA由于前床突、鞍背等骨结构干扰,
对动脉瘤局部细节难以全面显示 减影像可去除骨结构干扰,多角度、整体
和局部显示动脉瘤形态、动脉瘤与载瘤动 脉的关系等
精品课件
左侧后交通动脉大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自动脉瘤基底部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