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含答案)
【2021高考化学】溶液配制和溶解度曲线含答案
2021届高考化学:溶液配制和溶解度曲线专题:溶液配制和溶解度曲线1、某实验室需要 1.0 mol·L-1的碳酸钠溶液450 mL,利用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来配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称取该碳酸钠晶体128.7 gB.取100 mL该溶液,向其中加入100 mL水,所得溶液浓度为0.5 mol·L-1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引起配制溶液的浓度偏高D.定容、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应再补加少量水至刻度线【答案】 C2、配制250 mL 0.1 mol·L-1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答案】C3、现有100 mL 1 mol·L-1稀盐酸,变为2 mol·L-1,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A.向其中通入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B.加热蒸发使溶液体积变为50 mLC.加热蒸发掉50 mL水D.加入5 mol·L-1盐酸100 mL,再将溶液体积稀释到300 mL【答案】 D4、下列所配溶液浓度为1 mol·L-1的是()A.将31 g Na2O溶于1 L水中B.常温下,将22.4 L HCl溶于水中,配成1 L溶液C.将100 mL 5 mol·L-1的KNO3溶液加水稀释至500 mLD.将10 mL 10 mol·L-1的H2SO4溶液与90 mL水混合【答案】 C5、200 mL Fe2(SO4)3溶液中含Fe3+56 g,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考虑Fe3+的水解)()A.5 mol/L B.7.5 mol/LC.10 mol/L D.2.5 mol/L【答案】 B6、下列实验操作过程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①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②用量筒量取5.0 mL溶液时,俯视读数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④质量分数为10%和9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配制50%的硫酸溶液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含答案)和溶液,将它们混合并搅拌均匀,会发生下列哪种情况()A.溶液变成淡黄色B.溶液变成白色浑浊C.溶液变成淡红色D.没有任何变化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浓度与溶剂的质量无关B.溶解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溶解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沸点与溶质的种类有关,与溶液浓度无关B.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溶质的种类无关C.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有关D.溶液的沸点与溶液浓度和溶质的种类都无关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降低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降低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相等B.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液浓度无关C.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升高D.在相同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低B.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低C.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浓度越高D.溶质在溶液中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的浓度越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解固体时,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B.溶解气体时,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温度升高而升高C.固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D.气体的溶解度随溶剂压力升高而升高1.下列选项中,对于“10%的食盐溶液”的解释错误的是()。
A。
在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B。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解答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中考化学复习---溶解度解答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2022•湖北)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1)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丙(填“>”“<”或“=”)。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丙。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C (填序号)。
A.甲溶液仍是饱和溶液,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答案】(1)=;(2)丙;(3)C。
【解答】解:(1)t1℃时,甲、丙两种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甲、丙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是丙。
(3)A、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甲、乙溶液均仍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但选项说法无法确定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确定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的关系,故选项说法错误。
C、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晶体析出,甲、乙溶液是t1℃时的饱和溶液,t1℃,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2)丙;(3)C。
2.(2020•朝阳)如图,请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C 。
(4)在t3℃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 g。
【答案】(1)A=B>C;(2)降温结晶;(3)C;(4)70。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中的溶剂最少,C中的溶剂最多,降温到t1℃,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4)在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0g的晶体,所以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人教版2023中考化学备考精讲题型: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图1
图2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考查点3 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和大小比较(省卷5年3考,兰州5年2考) (4)50 ℃时,KNO3的溶解度为_8_5_._5_g_;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 NaCl的质量为_3_6__g。 (5)温度小于t ℃时,NaCl的溶解度_>__(填“>”或“<”)KNO3。
考查点5 溶液相关量的计算与比较(省卷5年2考,兰
州5年3考)
(13)20 ℃时,将35 g KNO3固体加入到100 g水中, 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1_3_1_.6_g,溶质质量分 数约为_2_4_._0_%__(结果保留至0.1%),溶质和溶剂的 质量比为_7_9_∶__2_5_0_(填最简整数比);50 ℃时,137g 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3_7_g。 (14)10 ℃时,图示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大小关系为_N_a_C__l>__K__N_O__3_>__C_a_(_O_H__)2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 典例串讲 2 跟踪训练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典例串讲
考向1 溶解度曲线(省卷仅2022年未考查,兰州近5年连续考查)
例1
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考查点1 交含义(省卷、兰州均5年3考)
(1)图1中P点表示_t_℃__时__,__硝__酸__钾__和__氯__化__钠__
微专题8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返回目录
3.
(2021省卷)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
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溶解度曲线的运用 解答题专练(解析版)
溶解度曲线的运用中考真题专练1.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曲线上M点表示t2℃时,________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将10gA物质放人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4)现有30℃时A的不饱和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30℃时A 的溶解度;③溶液的质量;④溶液中A的质量。
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A至饱和,不变的量有________(填序号)。
(5)t3℃时A、B、C三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三者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___。
(6)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________(填“蒸发”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7)气体的溶解度常用体积来表示。
如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其含义是________。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问题:(1)P点表示。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填“甲”或“乙”或“丙”)。
(3)8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分别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t2℃时,把20g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质量是 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2℃时甲的溶解度为________;t1℃时将30g丙加入到50g水中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2)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
2023中考化学专题训练: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甲 > (选填“>”“=”或“<”)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3)t2 ℃时分别把15 g甲、乙、丙固体加入50 g水中,能形成饱和溶液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2.(2022•四川内江)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演示“冰雪”实验时用到 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下图是醋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B ) A.常温下,醋酸钠属于微溶物质 B.图中P点所表示的醋酸钠溶液是 不饱和的 C.40 ℃时,饱和醋酸钠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是65.6% D.将A点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 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12.(2022•四川达州)t1 ℃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盛有100 g
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Ⅰ所示,图Ⅱ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D 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 ) A.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 B.将温度升高到t2 ℃时,乙烧杯中 仍然有固体剩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专题训练一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4.(2022•江苏宿迁)“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 NaCl+NH4HCO3 NaHCO3↓+NH4Cl。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知识点丨附选择题专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知识点丨附选择题专练(超全解析)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
近年来,以溶解度曲线为切入点的题目已成为中考、竞赛命题的一个热点。
下面,我们从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入手,对溶解度作进一步的理解。
1、点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如:下图中a表示A物质在t1℃时溶解度为m1g。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
如:图中b表示在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有(m2-m1)g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图中C表示在t1℃时,A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1-m3)gA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如图中d表示在t2℃,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4g。
2、线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 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3.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
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法。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专题五溶解度曲线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丙>甲=乙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溶解度曲线在物质分离提纯中的应用
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蒸发、结晶 (4)硫酸铝和硫酸铵的混合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晶体时即停
止加热,然后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晶体[NH4Al(SO4)2·12H2O]。溶液不能 蒸干的原因是___防__止___晶__体__失__去__结___晶__水__,__也___防__止__可__溶___物__杂__质__析__出______。
返回
微课集训
题目 1
2 34 5
(2)根据图2所示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实验室中提纯过硫酸钾粗产品
的实验具体操作依次为将过硫酸钾粗产品溶于适量水中: _在__不__超__过___8_0__℃__的__条___件__下__加__热___浓__缩__,__冷__却___结__晶__,__过___滤__,__用__冷___水__洗__涤__,干燥。
(3)根据图1中红矾钠(Na2Cr2O7·2H2O)和Na2SO4的溶解度曲线。从 Na2Cr2O7和Na2SO4的混合溶液中提取红矾钠的操作为先将混合溶液蒸发 浓缩,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___有__利__于___N_a__2S__O__4结___晶__析__出__,___又__能__防__止___N_a__2C__r_2_O_7_·_2_H__2_O__结__晶__析__出____;然后将 滤液_冷__却__结__晶_______,从而析出红矾钠。
微课集训
题目 1
2 34 5
1.实验室提纯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C )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两次过滤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有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缓升型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③下降型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面(或线外的点):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 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Q(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初中化学溶解度图像题含答案
中学化学溶解度图像问题
1. 1
溶解度曲线的定义
由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随温度一定而一定,这种变
化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我们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
度,绘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
线。
溶解度曲线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少部分物质会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降低。
2. 2
曲线是一个一个坐标点连接而成,因此,利用坐标点,就能读出该固体
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并通过曲线变化读出固体物质溶解度随
温度变化的趋势和快慢
3. 3
例题
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
(2)M点表示
(3)当℃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当℃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物质的溶解度。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80℃时40g a物质溶于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4. 4
(1)通过图像趋势,能看出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M点是曲线a和曲线b的交点,说明在该温度下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通过曲线比较溶解度大小时,只需看曲线的上下位置,60℃以后,a曲线高于b曲线,因此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b的溶解度,同理可得另外的结论
(4)读图,37℃时物质a对应的纵坐标是30,则物质a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30g(溶解度的单位是g 切忌不能遗忘)
而80℃时a物质溶解度为85g,通过溶解度定义可知,100g水中最多溶解85g物质a就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50g水中只能溶解42.5g 物质a,因此,4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
2023中考化学最后冲刺压轴题专练02 溶解度及其应用(解析版)
压轴题02 溶解度及其应用溶解度曲线是中考必考内容,出题概率几乎100%,考查方式有“一线型”、“二线型”、“三线型”、实验与曲线融合型等。
出题方式主要有一下几种:1.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及比较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3.改变温度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情况4.一定温度下配制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时,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的比较5.溶液的稀释6.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升降情况判断提纯方法7.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比较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点——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相等。
线——曲线的走向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的趋势,曲线的陡缓表示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
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解固体 命题角度 1.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及比较 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越高溶解度越大。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 若g100m m 溶解度溶剂溶质<,为不饱和溶液; 若g100m m 溶解度溶剂溶质=,恰好为饱和溶液; 若g 100m m 溶解度溶剂溶质>,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解的溶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温度不变时,改变溶质或溶剂质量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增加溶剂℃改变温度时,升温或降温取决于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3.改变温度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情况改变温度若有溶质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若无溶质析出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4.一定温度下配制不同物质的饱和溶液时,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的比较℃溶质的质量与一定时,溶解度越大,配制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越小。
℃溶剂的质量一定时,溶解度越大,配制饱和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越大℃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时,溶解度越大,所含溶质质量越大,所含溶剂质量越小。
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 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
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
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
(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
(同温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
(质量分数最大的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100g+S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等效法)×100%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S纵+100g技巧引入: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
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分析。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 (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 (3)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例题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右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别将X、Y、Z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 ℃降低到t1 ℃,只有Z无晶体析出(B) t1℃时,用l00克水配制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X、Y、Z的溶液,所需溶质质量最多不超过Sy(C)当X中含有少量Y时,可用结晶法提纯X(D) 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Y>Z1. 判断或比较溶解度的大小例1 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中考化学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含答案
溶解度曲线习题汇总1、图1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1(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 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 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 ___;(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 ____;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有__ ______;(3)A物质在3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_,B物质在0℃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
2、右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三种方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的是()A.X溶液B.Y溶液C.Z溶液 D.X、Y溶液3、右图是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表示不饱和溶液的点是()A.a点 B.b点C.c点 D.无4、现有a、b两种物质在t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晶体。
则能表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5、图5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 ____℃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在2t℃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____ ____(填“大”或“小”);(2)当A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__ __、__ ___、__ __三种方法均可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____ ____.(2)t2℃时,溶解度相等的是__ _____.(3)t2℃时,100 g水中加入20 g a物质,溶液不饱和,为使其饱和,可再加入a物质________g,或使其温度降到__ _____℃.7、右图是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当温度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t3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微专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微专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_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m溶质m溶剂×100 g。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2)外因:①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
如NH3、HCl、SO2、CO2等气体常温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曲线法4.利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选择不同的物质分离方法(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若NaCl溶液中含有KNO3,应采取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或带有结晶水)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若KNO3溶液中含有NaCl,应采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
专题训练题组一对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1.将80 ℃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10 ℃,有KNO3固体析出。
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C.KNO3的溶解度D.溶液中K+的数目答案 A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KNO3晶体不带结晶水,当降低温度晶体析出时,溶液只会减少溶质的质量而溶剂的质量不会改变。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溶解度曲线上每一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3.不同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处,表示不同物质在相对应的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4.溶解度曲线上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已超过该物质的溶解度,溶液是过饱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质量还没有达到溶解度的量,溶液是不饱和的。
5.溶解度曲线的特征是:(1)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如食盐;(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左高右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
6.溶解度曲线的应用:(l)由已知温度查某物质对应的溶解度;(2)由物质的溶解度查该物质所处的温度;(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4)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例如提纯NaCl可用蒸发溶剂法,分离NaCl 和NaNO可用降温结晶法。
3下面举一例来说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1℃时,a、b、c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______。
(2)m点表示在t3℃下,a溶液是______溶液,b溶液是______溶液,c溶液是______溶液。
(3)n点表示在t2℃时,______和______物质的______相同。
(4)在t3℃时,a、b、c分别在50g水里达到饱和,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5)从a的热饱和溶液中提取a最好的方法是______;要从c溶液中提取c最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6)为了从混有少量的c物质的a物质的溶液中提取纯净的a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分析】本题就是应用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解答。
(1)在溶解度曲线上分别找到a、b、c在t1℃时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的数值大小判断其溶解性的大小。
溶解度曲线题例析
溶解度曲线题例析例1. 下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时,A的溶解度___________(填“>”、“<”或“=”)B的溶解度。
(1)t1(2)A、B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温度是___________℃。
(3)当A、B两种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可达到饱和的是___________物质的溶液。
(2004年山西中考试题)解析:(1)t℃时,比较A、B纵坐标大小可知,A<B。
1(2)由图中曲线可看出,t℃时A、B两者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2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3)A、B均可通过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变为饱和溶液,但随温度的降低A的溶解度减小,B的溶解度增大,故A物质可通过降低温度变为饱和溶液。
℃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例2.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现有t1℃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A. 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B. a、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C.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2004年广东汕头中考试题)℃时a、b、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 解析:由图可看出,t1>a;a、b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升温到t℃时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仍2℃时有晶体析出,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是b>a;c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升高到t2小,但仍为饱和溶液。
答案为D。
例3.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的试管浸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然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则对相应变化判断正确的是()A.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 乙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质量减小C. 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2004年山东烟台中考试题)解析:向烧杯中加入浓H SO24,浓H SO24遇水放出大量热使烧杯中水温度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一、单选题(共7道,每道14分)1.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t1℃时,30 g甲加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C.t2℃时,N点表示乙的不饱和溶液D.M点和N点的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C解题思路:A.由图可知,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两物质在该温度下溶解度相等,A正确。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25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25 g甲,所以30 g甲加入100 g水中,有固体剩余,所形成溶液为饱和溶液,B正确。
C.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的溶液是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是该温度下有溶质剩余的饱和溶液。
根据分析,t2℃时,N点表示的是乙的饱和溶液,C错误。
D.M点的甲溶液表示的是甲在t1℃下的饱和溶液,其溶剂质量为100 g,溶质质量为25 g;N点的甲溶液表示的是甲在t2℃下的不饱和溶液,但其溶剂质量仍为100 g,溶质质量仍为25 g,所以两点的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正确。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将12 g的甲加入到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62 g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升高温度的方法D.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分离提纯甲答案:B解题思路:A.t1℃时,甲的溶解度为20 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20 g甲,则50 g水中最多溶解10 g甲,将12 g的甲加入到50 g水中,会有2 g甲剩余,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应该为50 g+10 g=60 g,A错误。
B.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3℃:①对于甲,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是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剂、溶质的量均不变,所以升温至t3℃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同理对于乙,升温至t3℃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t2℃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根据分析,现在只需比较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可,对饱和溶液来说,溶解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
由图可知,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综上,B正确。
C.由图可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以用降低温度的方法,C错误。
D.由图可知,甲相对乙来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要提纯甲,需采用适合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的结晶方法,即降温结晶;蒸发结晶(蒸发溶剂结晶)适合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D错误。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3.如图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均为30%B.t3℃时,A、B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A BC.将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 BD.a、b、c、d处A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a b c d答案:C解题思路:A.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根据饱和溶液中可知,A错误。
B.根据溶解度大小,可以比较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t3℃时,A的溶解度大于B,所以对于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A B,但是若不确定溶液是否饱和,则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B错误。
C.由图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均增大,且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大,所以同时对二者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的能力是A B,由于给出的是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也应该是A B,C正确。
D.a、b、d均为A的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的是A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因为a、b、d对应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 b d,所以a、b、d处A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a b d;c为A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的是对应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其溶质的质量和b点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溶剂均为100 g,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c;综上,a、b、c、d处A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a b=c d,D错误。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P点表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50 gB.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甲乙C.升高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乙=甲丙答案:D解题思路:A.由图可知,P点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所以P点处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50 g,A正确。
B.要比较所得溶液的的质量,需比较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①溶质质量:甲=乙。
②因为要配成饱和溶液,溶剂的质量可根据溶解度关系判断,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即乙的溶解能力更强,所以溶解等质量的甲、乙需要水的质量:甲乙。
根据分析,所得溶液质量:甲乙,B正确。
C.由图可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高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正确。
D.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①对于甲,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是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溶剂、溶质的量均不变,所以升温至t2℃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同理对于乙,升温至t2℃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③而对于丙,由于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升温后会析出固体,依然是饱和溶液,只是溶液的质量分数等于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根据分析,现在只需比较t1℃时甲、t1℃时乙、t2℃时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即可,对饱和溶液来说,溶解度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由图可知,t1℃时甲、t1℃时乙、t2℃时丙的溶解度关系:乙甲丙,所以较t1℃时甲、t1℃时乙、t2℃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乙甲丙。
综上,D错误。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取等质量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a b=cB.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C.将恢复至t2℃时的三种溶液继续升温,都有可能成为不饱和溶液D.恢复至t2℃时,析出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a b=c答案:C解题思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a b=c,则原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a b=c,A正确。
B.对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由于溶剂的减少,即使恢复到原温度,还是均有固体析出,即三种溶液一定还是饱和溶液,B正确。
C.根据B的分析可知,恢复至t2℃时,三种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将恢复至t2℃时的三种溶液继续升温:①对于a,由于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继续升温,有可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②同理对于b,继续升温,也有可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③而对于c,由于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继续升温,会继续有固体析出,一定还是饱和溶液,不可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综上,C错误。
D.根据题意,是对三种饱和溶液蒸发了等量的水后恢复至t2℃,所以要比较析出溶质的质量,只需比较t2℃时等量的水中最多能溶解的三种溶质质量即可。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a b=c,所以等量的水中最多能溶解的三种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a b=c,D正确。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6.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中两试管分别盛有某温度下甲、乙两物质的溶液。
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甲乙B.图2两支试管中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C.若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aOH固体,试管①中固体减少,则试管①中盛的是乙物质的溶液D.若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试管①中固体减少,则试管②中固体一定增多答案:C解题思路:A.要比较溶剂的质量,需比较溶液和溶质的质量。
①溶液质量:甲=乙。
②溶质质量等于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根据溶液质量相等,只需比较两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即可,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甲乙,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甲乙,即溶质质量:甲乙。
根据上述分析,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A正确。
B.图2两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所以两支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正确。
C.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aOH固体,NaOH溶解放热导致温度升高,此时试管①中固体减少,说明固体继续溶解,即随着温度的升高,该试管中溶质的溶解度增大,结合图1,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试管①中盛的是甲物质的溶液,C错误。
D.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NH4NO3固体,NH4NO3溶解吸热导致温度降低。
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温度的变化,必然会造成两支试管中固体变化不同,若①中固体减少,则试管②中固体一定增多,D正确。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溶解度曲线的应用7.如图1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3℃时,向等质量的两种固体中各加100g 水,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①中加入的是甲固体B.烧杯②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若使烧杯①中固体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若将烧杯①、②中的溶液均降温至t2℃,一定都有固体析出答案:D解题思路:t3℃时,向等质量两种固体中各加100g水,①中固体未完全溶解,②中固体全部溶解,说明①中所加固体的溶解度小于②中所加固体的溶解度。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则①中所加固体为乙,②中所加固体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