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现象的基本概念,如磁体、磁极、磁性等。

2. 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如磁感线、磁力线等。

3. 磁场的基本性质,如磁场对磁体的作用、磁场的方向等。

4. 磁场的基本规律,如磁场强度、磁通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现象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磁体和磁极,理解磁性的含义。

2. 掌握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能够绘制简单的磁感线图。

3. 理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能够解释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4. 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能够计算磁场强度和磁通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的基本规律,如磁场强度、磁通量的计算。

2. 教学重点:磁场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磁现象的基本概念。

2. 讲解:讲解磁体的定义,介绍磁极、磁性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磁性的含义。

3. 演示:用磁铁在黑板上绘制磁感线,引导学生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

4. 讲解:讲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如吸引和排斥现象,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5.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在不同磁场中的行为,巩固对磁场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6. 讲解:讲解磁场强度和磁通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规律。

7. 练习:让学生根据磁场强度和磁通量的公式进行计算,巩固对磁场基本规律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磁现象:磁体、磁极、磁性2. 磁场:磁感线、磁力线3. 磁场对磁体的作用:吸引、排斥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强度、磁通量5. 磁场的基本规律:磁场强度、磁通量的计算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磁铁在磁场中的磁场强度和磁通量。

答案:磁场强度=磁场力/磁极面积;磁通量=磁场力×磁极面积/磁场方向的分量。

2. 题目:解释为什么磁铁会吸引铁屑。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磁现象,如磁铁吸铁、指南针等,引起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新课讲解:讲解磁性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磁场的存在,学习磁场的相关知识。
3.实验演示:演示磁针、磁铁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现象,加深对磁场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本章节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磁现象的好奇心较强,对磁场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程度的兴趣。然而,由于磁现象涉及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磁现象的认识大多停留在直观层面,对磁场方向的判断、磁场强度等概念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四)课堂练习
为巩固所学知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1.填空题:涉及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计算题:磁场强度计算,让学生学会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分析题:给出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磁现象。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尾声,进行以下总结归纳: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复述磁现象和磁场的相关知识。
2.学会使用磁针、磁铁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3.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如磁感线、磁场强度等,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磁场计算。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采用以下策略:
a.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认识磁场,理解磁场的基本特性。
b.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磁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20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磁现象的产生及磁体的基本性质,掌握磁极、磁感线等基本概念。
2.使学生掌握磁场的分布特点,了解磁场对磁体及电流的作用。
3.培养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3.分步骤讲解,突破难点:针对磁场分布、磁感线等抽象概念,教师应采用分步骤、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逐步消化吸收。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抽象概念。
4.合作学习,提高参与度: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磁现象和磁场的相关问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1.注重激发学生兴趣:九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趣味实验等方式,激发他们对磁现象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重视直观教学:针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教师应运用直观教具、实验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磁场分布和磁感线等概念。
3.关注个体差异: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存在个体差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二、探究磁现象
1.实验探究:让学生动手做磁铁吸铁、磁极相互作用等实验,观察磁现象,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磁体的基本性质。
2.知识讲解:介绍磁极、磁感线等基本概念,阐述磁场的分布特点。
三、磁场的作用
1.实验演示:展示磁场对磁体、电流的作用,让学生了解磁场的实际应用。
2.知识讲解:讲解磁场对磁体、电流的作用原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3.制作一个简易的磁铁,要求能够吸引铁钉等磁性物质。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了解磁体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对于如何设计一节富有教育意义且有趣的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设计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活动时,我旨在通过生活化的情境、互动式的活动和启发式的思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磁场的相关知识。

一、设计意图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磁铁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感知磁场的存在,理解磁场的性质,并初步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场的概念,知道磁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2. 能够用磁铁吸引铁磁性物质,并观察到磁铁的指向性。

3. 理解磁场的方向规定,学会使用磁针进行简单的磁方位判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概念,磁铁的吸引和指向性。

难点:磁场方向的理解和磁针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钉、小铁块、磁针、PPT等。

2. 学具:每个孩子一本物理课本,一个小铁块,一块磁铁。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个磁铁,问孩子们:“你们有没有见过这种东西?你们觉得它能吸引什么?”让孩子们自由发表意见,然后我揭示本节课的主题——磁场。

2. 实践一:我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小铁块和一个磁铁,让他们亲自体验磁铁的吸引作用。

孩子们通过实践发现,磁铁能吸引铁块,而不能吸引木块。

在这个过程中,我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磁铁吸引铁块的规律。

3. 实践二:我拿出一个磁针,让孩子们观察磁针的指向性。

然后,我邀请几个孩子上来演示如何使用磁针进行简单的磁方位判断。

通过这个实践,孩子们理解了磁场的方向规定。

4. 讲解:我在PPT上展示磁场的图像,详细讲解磁场的概念、磁铁的吸引和指向性、磁场的方向规定等。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我对他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

5. 实践三:我给每个孩子发一张白纸,让他们在纸上画出自己理解的磁场。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20.1节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人教版)第20.1节磁现象磁场优秀教学案例
4.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树立学生的科学精神。
2.通过磁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运用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养成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
4.引导学生运用磁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2.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索。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场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磁场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2.让学生掌握磁感线的绘制方法,能够运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分布,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了解磁场的产生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磁现象研究的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展示地球的磁场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磁场在自然界中的存在,使学生认识到磁场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磁铁的磁性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1. 磁现象的初步认识: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的定义。

2. 磁场的概念:磁场的定义,磁场线的基本特点。

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和磁性符号。

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铁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现象,理解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磁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概念、磁场线的基本特点,磁场的表示方法。

难点: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磁场的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小铁钉、电流表、导线、电池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讲解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介绍磁极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

3. 磁场线的画法:利用铁屑和小铁钉,演示磁场线的分布情况,讲解磁场线的基本特点。

4. 磁场表示方法:介绍磁感线和磁性符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图形表示磁场。

5. 磁场对磁铁的作用:让学生用实验观察磁场对磁铁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6.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讲解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让学生了解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7. 实际应用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磁场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磁现象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的定义2. 磁场磁场的定义磁场线的基本特点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磁性符号4. 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铁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磁现象的初步认识。

2. 解释磁场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 举例说明磁场对磁铁和电流的作用。

答案:1. 磁现象是指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磁极是磁铁的两个极点,分别是N极和S极。

2. 磁场是存在于磁铁周围的空间区域,磁场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磁场对磁铁有吸引和排斥作用,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二十章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  教学设计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设计理念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开放性的实验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热情和科学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通过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到科学的研究方法对认识问题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建立知识的同时,形成方法及能力,同时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

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和想象等相结合的产物。

本节课通过观察各种磁现象总结得出相关概念;通过用小磁针探究磁场,认识到磁场的存在、分布情况和方向,经历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转换;通过用铁屑探究磁场,到引出磁感线,进一步将看不见的磁场形象化、规律化,从而认识到建立模型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知道利用磁感线可以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状况。

5.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磁场概念的建立和描述,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2.通过观察磁现象的过程,能描述其特征,有初步的观察和信息处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周围的磁场状况。

【教学难点】1.认识磁场的存在。

2.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课前准备】各种形状的磁体(条形磁体、蹄形磁体)、细线、铁架台、小磁针若干、铁钉、硬币、铜片、回形针、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现象的国家,早在战国末年就有磁铁的记载,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就是其中之一,指南针的发明为世界的航海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故事引入:3世纪时智勇双全的马隆在一次战役中,将敌军引至一条狭窄的山谷中,身穿铁甲的敌军个个都被吸住,动弹不得,而马隆的兵将身穿犀甲,行动如常,敌军以为马隆的兵是神兵,故而大败。

在现代,磁现象与日常生活、科技密切相关。

初中物理_第二十章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第二十章 第一节  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磁极,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验认识磁场。

4.知道地磁场。

(二)过程与方法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磁场分布状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我国古代对地磁场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

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三、教学资源准备各种形状的磁体(条形磁体、U形磁体、小磁针)、小磁针若干、铁钉、回形针、铁粉、玻璃板、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实物投影等。

四、教学过程这两个磁极极性相同吗?观察:悬挂条型磁体静止时的指向。

我们规定小磁针静止时指南的一端叫南极(S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N极)。

任何一个磁体,不管形状如何都有两个磁极。

比如一个磁体被摔成若干部分,每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1.用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N极,看到什么现象?2.用条形磁体的N极靠近小磁针的S极,看到什么现象?3.得出什么结论?磁极间有相互作用,那么被磁体吸引的硬币为什么也能吸引正面的硬币呢?(如图)5.磁化一些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这种现象叫磁化。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磁录当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南北方向,而且指南的一端总是指南,学生进行实验得出: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拓展: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

学生讨论:被吸引的硬币也成了一个小磁体,它具有磁性,所以能吸引其他硬币。

如磁带的录音;钢针磁化后,可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会通过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断物体是否有磁性,你有哪些方法?拓展:两根外形完全相同的钢棒,其中的一根有磁性,另一根无磁性。

没有别的器材,你如何把它们区别开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1磁现象磁场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

在本节课中,我将以第一人称,向大家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和设计意图。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直观演示和互动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旨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磁场的存在,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磁场的概念,知道磁场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性质难点:磁场方向的判断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小铁钉、实验桌、白色board学具:每组一份磁铁、铁屑、小铁钉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

(2)邀请孩子们上台演示磁铁吸引铁屑的过程,加深他们对磁场现象的认识。

2. 课堂讲解:(1)简要介绍磁场的概念,让孩子们知道磁场是什么。

(2)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即磁场的方向和强度。

3. 小组讨论:(1)让孩子们分组讨论磁场的方向和强度,分享他们的发现。

4. 课堂练习:(1)发放学具,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观察磁铁、铁屑和小铁钉的相互作用。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活动重难点:(1)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掌握磁场的基本性质。

(2)教会孩子们如何判断磁场方向。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继续探索磁场现象,进行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1.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如何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磁场的存在。

2. 课堂讲解环节中,如何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

3. 小组讨论环节中,如何引导孩子们分享他们的发现。

4. 课堂练习环节中,如何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实践,观察磁铁、铁屑和小铁钉的相互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 磁场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 磁场课程教学设计

磁场第二十章第一节磁现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章第一节,是本章知识学习的预备阶段,主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磁现象,建立起磁场的概念,为“电生磁”“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磁生电”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小学科学中已经接触到了许多的磁现象,对磁体并不陌生; 2、初中生对抽象概念“磁场”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初三学生对新知识有强烈求知欲,老师可以借助有效、 3、学生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通过实验认识磁极及相互作用; 2、认识磁场,会用磁感线来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状况; 3、动手制作,观看影片,感受物理知识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教学难点认识磁场的存在,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教学重点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会用磁感线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状况。

教法学法以及教学手段教法1、观看影片、学生实验、老师演示。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磁现象相关概念和结论。

、2学法学生实验、小组合作、动手制作、类比学习、巩固练习等学习方法,体现从生活中、情境中学习归纳总结知识,从实验探究中得出结论。

教学媒体、教具和实验器材智能手机、无线同屏器、自制风力线演示板、吹风筒、立体磁感线演示器、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铁、铜、铝、泡沫块、水槽、大头针。

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1、教学课时数: 1课时(45分钟)2、教学过程:播放《大内密探零零发》视频:一、新课引入观看与磁既能学习回顾科学知识现象有关又能营造轻的视频松快乐的学习气氛,将学生迅速带入课堂一、磁现象二、新课学习实验探究一:磁体可以吸引哪些物质?同学桌面上的塑料框内,有以下实验器材:铜块、铁块、铝三种金属,请大家用条形磁体去吸用实验事实学生分组引这些物质,观察实验现象。

来纠正学生实验探究所认为磁体并说明实能吸引一切验现象金属的错误观点、磁体并不能吸引所有金属,只能够吸1老师:引铁、钴、镍_等物质。

观看老师用所学知识表演魔术、趣味小魔术2解密魔术、提高学习兴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学案例:20.1磁现象磁场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学案例:20.1磁现象磁场
3.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实验报告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4.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本案例采用实验、动画、模拟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磁场概念。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讲授新知
1.磁铁的基本性质与磁场
-介绍磁铁的磁极、磁化、磁感应强度等概念,结合实物演示,让学生形象地理解。
-讲解磁场的基本特点,如方向、分布等,通过磁场模拟软件展示磁场分布。
2.电流产生磁场
-讲解安培定则,通过动画演示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流产生磁场的例子,如电线周围的磁场、电铃等。
1.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案例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磁现象入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展示磁铁吸附、指南针指向等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问题导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磁现象与磁场的本质。设计递进式问题,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培养他们勇于质疑、善于提问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优秀教学案例:20.1磁现象磁场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的教材中,磁现象与磁场作为20.1章节的内容,是连接电磁学与现代科技的桥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抽象概念,本教学案例将采用生活实例、实验探究和信息技术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探索磁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通过对比分析磁铁与电流产生的磁场,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磁场的存在及其特性,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激发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本案例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主要内容,注重实用性,以符合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深度,采用人性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磁现象与磁场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1磁现象磁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20.1磁现象磁场(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的核心在于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

因此,在设计这节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时,我力求将抽象的磁现象具体化、生动化,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将磁场这一抽象概念具象化,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体验,了解磁场的性质和作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磁场的概念,知道磁场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难点:磁场方向的判断,磁感线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塑料片、铅笔、直尺、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包括磁铁、铁屑、塑料片、铅笔、直尺。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讲述一个磁铁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观察磁铁的性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 探究磁场:让孩子们用磁铁去吸引铁屑,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引导他们发现磁场的存在。

3. 磁场方向的判断:讲解磁场方向的表示方法,让孩子们用铅笔和直尺模拟磁感线,判断磁铁两端的磁场方向。

4. 磁场对磁体的作用:让孩子们观察磁铁和塑料片的相互作用,引导他们发现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5.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用磁铁去寻找隐藏的铁屑,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难点:磁场方向的判断,磁感线的绘制。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情境导入的设置情境导入是我教学活动中的一大重点。

通过讲述一个磁铁的故事,我旨在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磁场产生兴趣。

在导入过程中,我会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引导他们观察磁铁的性质,如磁铁能吸引铁屑等,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作为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磁现象——磁场”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旨在通过有趣的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磁场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幼儿对磁场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辨别磁性和非磁性物质,并了解磁场的方向。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磁场的概念,知道磁场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的方向。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磁场的概念,掌握磁性和非磁性物质的辨别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铁钉、小铁球、指南针、实验板。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包括磁铁、铁钉、小铁球、指南针、实验板。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幼儿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发幼儿对磁场的兴趣。

2. 讲解:简要讲解磁场的基本性质,让幼儿了解磁场是看不见但真实存在的。

3. 实践环节:让幼儿自己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排斥铁钉的现象,让幼儿自己发现磁场的存在和磁场的性质。

5. 巩固环节:通过游戏,让幼儿辨别磁性和非磁性物质,巩固他们对磁场的认识。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幼儿理解磁场的基本性质,掌握磁性和非磁性物质的辨别方法。

2. 活动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理解磁场的概念。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磁场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但在实践中,部分幼儿对磁场的方向把握不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的磁性物质,了解磁性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幼儿自己进行实验,观察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 磁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磁体和磁性:介绍磁体的定义、分类以及磁性的基本概念。

2. 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讲解磁体的两个极——南极和北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磁场的概念:通过磁场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让学生理解磁场的概念。

4. 磁场的性质:介绍磁场的方向和强度,以及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磁性、磁极和磁场的概念,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和磁性的基本概念,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难点:磁场线的绘制和理解,磁场对磁体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体(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用书、笔记本、绘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如磁卡、磁盘等,引发学生对磁性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磁体、磁性、磁极和磁场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现象。

4. 讲解:讲解磁场线的概念,并通过示教板或多媒体动画展示磁场线的分布。

5. 练习:让学生根据磁场线的分布,判断磁体在某一位置的受力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磁体和磁性2. 磁极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3. 磁场和磁场线4. 磁场的性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题(1)磁体有两个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2)同名磁极相互吸引,异名磁极相互排斥。

()(3)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作用。

()(4)磁场线的分布可以直观地表示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2. 题目:选择题(1)下列哪个物体不具有磁性?A. 铁屑B. 磁铁C. 钴D. 铜(2)当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如果它们是同名磁极,那么它们会()A. 相互吸引B. 相互排斥C. 无相互作用D. 无法确定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磁体、磁性、磁极和磁场的基本概念。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教案

教案: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20.1磁现象磁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20.1节磁现象磁场。

本节课主要介绍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包括磁体的性质、磁极的定义、磁场的表示方法以及磁感线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知道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定义。

2.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能够画出简单的磁感线。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定义。

难点: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的画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铁屑、黑板、粉笔、幻灯片。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磁铁吸引铁屑的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和铁屑的互动,引发学生对磁现象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磁体的性质: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2)磁极的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称为磁极,分为北极和南极。

(3)磁场的表示方法:用磁感线表示磁场,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4)磁感线的概念:磁感线是用来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它的方向表示磁场的方向,密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3. 例题讲解:利用幻灯片展示例题,讲解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况,让学生理解磁感线的画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磁感线的画法,画出不同形状磁体的磁场分布图。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磁现象和磁场的基本概念,磁体的性质和磁极的定义,以及磁场的表示方法和磁感线的画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磁现象磁场板书内容:1. 磁体的性质: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

2. 磁极的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分为北极和南极。

3. 磁场的表示方法:磁感线。

4. 磁感线的概念:表示磁场分布的线条,方向表示磁场方向,密度表示磁场强弱。

七、作业设计磁体形状:条形、蹄形、球形。

2. 答案:(1)条形磁体:磁场分布图呈直线,从北极到南极。

人教版九年级 第二十章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 第二十章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教案设计

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见过各种各样的磁体,对磁现象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对于磁现象的认识有了很好的课前基础。

但是,对于磁场的概念,很多同学都是初次接触,加上概念本身就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小。

因此,把对磁场概念的理解作为本堂课的难点进行突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认识磁极间的作用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描述磁场3、知道地磁场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会用磁感线的理想模型来描述磁体周围磁场的分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磁场,知道磁场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2、利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磁场难点:磁场的认识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直观演示法、自主学习法教学过程课前活动(一)知识点一:磁性、磁体教师发布探究活动①:学生利用磁体找一些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被吸引,做好归纳课前活动(二)知识点二:磁极教师发布探究活动②:利用手中的磁体自行探究,磁体上不同位置的磁性是否相同?并查看书本,了解磁极的概念。

课前活动(三)知识点三: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教师发布探究活动③:让学生将条形磁体的同名磁极和异名磁极分别相互靠近,感受并记录磁极间相互作用的情况课前活动(四)知识点四:磁化教师发布探究活动④:让学生用磁体靠近一根钢钉,发现钢钉获得了磁性,可以吸引铁粉教师发布微视频:解释什么叫做磁化课堂活动——引入表演一个小魔术,用一块藏于手中的磁体推动小车前进,让学生猜想其中的原因,引出课题《磁现象磁场》课堂活动——学生展示课前学习成果1、学生总结预习中所收获的关于磁现象的知识2、展示部分较优秀的学生的作业3、收集学生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组研讨,师生互动,解答疑惑课堂活动——知识点五:磁场的探究引入:对磁现象的内容进行总结,向学生演示将条形磁铁靠近小磁针后,小磁针会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了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二十章第1节磁现象磁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简单的磁现象
2.认识磁极及磁极间相互作用
3.认识磁场
4.知道用磁感线形象的描述磁场
5.知道地磁场过程方法:小组合作实验探究自主探究
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精神,感悟物理与生活的和谐关系;
学习重点:磁性、磁化的概念,磁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学习难点:用磁感线描述磁场
教学方式: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究学习,合作探究学习,
讲授法教具与媒体: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铁屑、大头针、多媒体,铁块,铜块,铝块
教学程序
一、整1.让同学看一段极光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问:美丽又神秘的极光是如何产生的呢,学习了今天这一课,我们也许就会明白中的原因了。

(板书课题)
二、分一(一)磁现象公元1世纪初,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

中国人很早就利用罗盘(指南针)在航海中指示方向。

探究实验1:
1.让同学们拿起桌上的条形磁体实验,看看能吸引起桌上的哪些物品。

2.磁体上的磁性强弱一样吗?引出概念:
1.磁性:有一种物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品的性质,我们把种性质叫做磁性。

师生讨论、回答学生听讲、思考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找出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利用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合作探究,总结归纳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展示常见的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

在同学实验的过程中,这一小组用磁体吸引大头针,请他们为我们描述一下出现的现象
3.磁极:在磁体上,不同部位吸铁能力是不同的,我们把吸铁能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

磁体上一般有两个磁极。

下面呢,请同学们观察一个现象:【演示】把一个条形磁体放在桌面上,发现它的一端总是指南,另一端总是指北。

3.磁体的指向性:于是人们根据这个现象,将磁体的两极进行命名:学生回答全班思考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结合现象引发思考指向性为定义两极打基础南极:磁体静止时指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S极)
北极:磁体静止时指北的那一端叫做南极(N极)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演示】用条形磁体靠近小磁针,观察它的转动情况。

【结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应用】检验物体是否是磁体的又一方法。

5. 磁化演示实验:原本没有磁性的小铁块经过磁铁的吸引产生了磁性引出概念:使原本不带电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演示】铁块不能吸引大头针说明没有磁性,用磁体吸引体块之后再吸引大头针发现大头针被吸引,说明铁块有了磁性,再将磁体取下后,铁块就不再能吸
引大头针了,就明此时它又失去了磁性。

【结论】能够被磁化的材料叫做磁性材料。

如钢、铁等。

有的磁化后能长时间保持磁性,我们称之为硬磁性材料;而有的磁化后不能长时间保持其磁性,我们将其称之为软磁性材料。

本节课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已经掌握了,接下来让我们将理论联系实际,检验一下同学应用知识的能力,请快速将这两个题的答案写在练习本上,做完的同学举手示意。

1.我国是对磁现象认识最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4世纪左右成书的《管子》中就有“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铜金”的记载,你认为“铜金”是指( )
A. 金属铜
B. 黄金
C. 铜和黄金
D. 钢铁类物质
2.一学生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以下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 条形磁体能够吸引小铁钉
C. 将条形磁体摔成两段后,就失去了磁性
D. 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厚玻璃后就没有相互作用了,
师生讨论学生观察学生观察思考学生讨论、回答师生讨论为讲硬磁性材料和软磁性材料打基础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意识
看来这点小问题是难不倒大家了,那就让我们趁热打铁继续学习第二部分。

三、分二观察思考:桌面上放一小磁针,用条形磁体绕小磁针转一圈,你观察到了什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彼此不接触的两个磁体,通过什么发生作用?引出磁场:定义:在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注:磁场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作用。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通过磁场进行的
转换法我们发现小磁针不但能把磁场展现出来,小磁针在不同位置的指向是不一样的,我们能不能试着用小磁针将磁场的方向和分布反映出来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将条形磁铁放在准备好的白纸上,将一个小磁针放在它的四周不同位置,记录下小磁针的方向。

磁场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用铁屑进一步展现磁场分布,引导学生划线,为磁感线做准备观察现象思考讨论学生感知磁场通过小磁针展现磁场学生实验展示学生实验结果,汇报实验情况,总结磁场方向有对事物科学分类的意识,培养分析问题的好习惯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培养观察、思考能力
磁感线: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一根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形象地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通过小磁针北极的指向,找出磁感线的方向外部:N→S回顾电流的方向,外部:正极→负极;内部:负极→正极如果磁感线也是闭合的曲线,磁体内部磁感线方向是什么?内部:S→N磁感线的特点:
1.磁场中某一点的磁感线方向与该点小磁针N极的指向一致
2.磁感线是闭合的曲线
3.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依然展现出了极佳的学习状态,接下来就让我们对这
一部分做一个检验。

1.在研究物质结构时,引入了“原子”的概念,在研究磁现象时,引入了“磁感线”的概念;在研究机械运动时,引入了“参照物”的概念;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能时,引入了“绝缘体”的概念,其中属于假想,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是()A原子 B. 磁感线 C. 参照物 D. 绝缘体
2.如图是条形磁体周围铁屑的分布情况及小磁针的指向,图中各点小磁针有固定指向,说明磁体周围的磁场具有 _____ ,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 _____ ,从而在磁场中有序排列。

补思考1.磁感线是平面分布还是空间分布?
2.磁感线能否相交?
实验演示磁场空间分布
1.磁感线是分布在磁体四周空间的
2.磁感线永不相交合在小磁针的图像上画出线类比电流,找出磁体内外部内外部磁感线方向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学生讨论、回答师生讨论思考讨论总结本课所学类比学习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合作能力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作业
1.自学地磁场相关知识,完成课本123页第4题,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极光与地磁场的关系,下节课交流。

2.整理本节内容思维导图学生独立完成将地磁场内容自学,锻炼自学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板书设计
第一节磁现象
一、磁现象1. 磁性2.磁体;3.磁极4.磁化
二、磁体 1.方向 2.磁感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