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化学 第七章 固体质点的扩散 习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G 1 4 0 0℃ (1 6 7 3 K ) 1h , G 1 1 0 % 1 5 0 0 ℃ (1 7 7 3 K ) 1h 4h G2 G1 exp[ 2 1 0 1 0 (1 7 7 3 1 6 7 3 ) 2 8 .3 1 4 1 7 7 3 1 6 7 3
( 1) 2 0 0 0 k 时 A l 在 A l 2 O 3中 的 扩 散 系 数 : D D 0 exp ( -Q / R T ) =2.8 10 9 .7 4 1 0
16 -3
exp[477 10 ( / 8 .3 1 4 2 0 0 0 ) ]
3
m
2
/s
2 0 0 0 k 时 O 在 A l 2 O 3中 的 扩 散 系 数 : D = D 0 exp ( -Q / R T ) = 0 .1 9 e x p [ 6 3 6 1 0 ( / 8 .3 1 4 2 0 0 0 ) ] = 4 .6 5 1 0
3
G2 ? G3 ?
] e
0 .4 2 4
1 .5 2 9
G 2 1 .5 2 9 G 1 1 .5 2 9 1 0 % 1 5 .2 9 %
G3 G2 = G3 = G2
t3 t2 t3 t 2 = 1 5 .2 9 4 1 = 3 0 .5 8 %
同理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湖南工学院
第七章固体中质点的扩散 1、欲使 Ca2+在 CaO 中的扩散直至 CaO 的熔点(2600℃)时都是非本质扩散,要 求三价离子有什么样的浓度?试对你在计算中所做的各种特性值的估计作充分 说明(已知 CaO 肖特基缺陷形成能为 6eV) 解:掺杂 M3+引起 V’’Ca 的缺陷反应如下:
当 CaO 在熔点时,肖特基缺陷的浓度为:
[ V C a ]肖 = e x p (
''
H f 2RT
) exp(
6 1 .6 1 0
19
6 .2 3 1 0
23
2 8 .3 1 4 2 8 7 3
) 3 .6 1 0
6
所以欲使 Ca2+在 CaO 中的扩散直至 CaO 的熔点 (2600℃) 时都是非本质扩散, M3+的浓度为 , 即M [
] 26 3 .1 0
3
2 7 . 1 0
6
6
2、试从扩散介质的结构、性质、晶粒尺寸、扩散物浓度、杂质等方面分析影响 扩散的因素。 解:1)扩散介质结构的影响 扩散介质结构越紧密,扩散越困难,反之亦然:对于形成固溶体系统,则固溶体 结构类型对扩散有着显著影响。例如,间隙型固溶体比置换型容易扩散 2)扩散相与扩散介质的性质差异 一般说来,扩散相与扩散介质性质差异越大,扩散系数也越大。这是因为当扩散 介质原子附近的应力场发生畸变时, 就较易形成空位和降低扩散活化能而有利于 扩散。扩散原子与介质原子间性质差异越大,引起应力场的畸变也愈烈,扩散系 数也就愈大。 3)杂质的影响 掺杂引起缺陷,从而影响扩散。纯化学计量化合物,本征扩散活化能很高,扩散 不易发生。 人为掺杂,引入高价阳离子:造成晶格中出现阳离子空位并产生晶 格畸变, 可使阳离子扩散系数增大较高温度下, 杂质扩散的影响仍超过本征扩散, 即本征与非本征扩散的温度转折点升高
材料物理化学
cm2/s,试计算 1000℃的
,同理可知
湖南工学院
9、 在某种材料中, 某种粒子的晶界扩散系数与体积扩散系数分别为 Dgb=2.00× 10
-10
exp (-19100/RT)cm2/s 和 Dv=1.00× 10-4exp(-38200/RT)cm2/s,试求晶
界扩散系数和体积扩散系数分别在什么温度范围内占优势? 解:当晶界扩散系数占优势时有 Dgb>Dv,即
18 3
m
3
/s
(2)离子晶体一般为阴离子作密堆积,阳离子填充在四面体或八面体空隙中。所 以阳离子较易扩散。故离子晶体中,DAl>D0。 6、 假定从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粉料形成莫来石为扩散控制过程, 如何证明这一点? 又假如激活能为 210kJ/mol,并在 1400℃下 1h(小时)内反应过程完成 10%,问 在 1500℃下 1h 内反应会进行到什么程度?在 1500℃下 4h 又会如何? 解:如果用 Jander 方程描述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莫来石,经计算得 到合理的结果,可以认为此反应是扩散控制的反应过程。
1
[1 (1 G 3 )] K t
1
2
K [1 (1 G 3 )] / t
2
代入题中反应时间 1h,反应程度 20%
1
K [1 (1 0 . 2 ) 3 ] / 1 5 . 1 3 8 1 0
2
3
h
故完全反应所需时间(G=1)
t 1 K 1 5 .3 1 8 1 0
材料物理化学
7、为观察尖晶石的形成,用过量的 MgO 粉包围 1μm 的 Al2O3 球形颗粒,在固 定温度实验中的第 1h 内有 20%的 Al2O3 反应形成尖晶石。试根据(a)无需球形 几何修正时, (b)用 Jander 方程作球形几何修正,计算完全反应的时间? 解: (a)不作球形几何修正用 Jander 方程描述:
dC dx
DAa DA
S
p1
p2
所以要减少氢扩散逸失,可选用溶解度较小的金属,以及尽量增加容器壁厚等。
4、碳在α-Ti 中的扩散系数 D 在以下测量温度被确定:736℃时为 2× 10-13m2/s, 782℃时为 5× 10-13m2/s、835℃时为 1.3× 10-12m2/s。 解:(1)试确定公式 D0 和激活能 Q。 (2)试求出 500℃下的扩散系数。 解: (1)设 =2× 10-13m2/s, =5× 10-13m2/s, =1.3× 10-12m2/s, =1009K, 是否适用;若适用,则计算出扩散常数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3、氢在金属中容易扩散,当温度较高和压强较大时,用金属容器储存氢气极易 渗漏。 试讨论稳定扩散状态下金属容器中氢通过器壁扩散渗漏的情况,并提出减 少氢扩散逸失的措施。 解: 由于氢在金属中的扩散是稳定扩散,所以通过第一定律可以得出单位时 间内氢气泄漏量:
dm dt
JA DA
=1055K, 得
=1108K。将
,
和 , , 和
代入 , 得 =248341 J/mol。 ,
=264086 J/mol,同理代入
可以认为该实验符合
; D0=299.7 (2) 由上步可知
=264086 J/mol;
(3)将 T=773K 代入 D=299.7exp(-264086/RT)得
=4.28*10-16m2/s。
3
h
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用 G=1 代入公式得
[1 t 1 3K 2 3
2
G (1 G ) 3 ] 1
1 3
Kt
3 4 .8 9 3 1 0
3
6 8 .1 2
h
8、已知氢和镍在面心立方铁中的扩散数据为 cm2/s 和 扩散系数,并对其差别进行解释。 解:将 T=1000℃代入上述方程中可得 。 原因:与镍原子相比氢原子小得多,更容易在面心立方的铁中通过空隙扩散。
3
1 9 4 .6 2
h
(b)作球形几何校正时用金斯特林格方程描述:
1 2 3 2 3 2 3
2 3 G (1 G ) Kt
2 3 G (1 G ) ]/t
K [1
2 3 0 .2 ( 1 0 .2) ] /1
[1
4 .8 9 3 1 0
> T>1455.6K 时体积扩散系数占优势。
,所以有 T<1455.6K;当
10、 假定碳在 α-Fe(体心立方)和;γ-Fe(面心立方)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 Dα=0.0079exp[-83600/RT]cm2/s;Dγ=0.21exp[-141284/RT]cm2/s,计算 800℃ 时各自的扩散系数,并解释其差别。 解:将 T=1073K 代入题中两式分别得 Dα1073= cm2/s。 原因: 扩散介质结构对扩散有很大影响。 α-Fe 为体心立方, 而 γ-Fe 为面心立方, 体心立方较面心立方疏松。结构疏松,扩散阻力小而扩散系数大。 cm2/s Dγ1073=
13、试从结构和能量的观点解释为什么 D 表面>D 晶面>D 晶内。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Fra Baidu bibliotek
解:固体表面质点在表面力作用下,导致表面质点的极化、变形、重排并 引起原来的晶格畸变,表面结构不同于内部,并使表面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晶 体的内部质点排列有周期性, 每个质点力场是对称的,质点在表面迁移所需活化 能较晶体内部小, 则相应的扩散系数大。 同理, 晶界上质点排列方式不同于内部, 排列混乱,存在着空位、位错等缺陷,使之处于应力畸变状态,具有较高能量, 质点在晶界迁移所需的活化能较晶内小,扩散系数大。但晶界上质点与晶体内部 相比,由于晶界上质点受两个晶粒作用达到平衡态,处于某种过渡的排列方式, 其能量较晶体表面质点低,质点迁移阻力较大因而 D 晶界<D 表面。
1
Jander 方程 当 G 较小时 式中反应速率常数 当 t 不变时,则有 G
[1 (1 G ) 3 ]
2
Kt
G
Kt
K A · exp( Q RT )
exp( Q 2 RT )
G2 G1 Q (T 2 T 1 ) 2 RT 1 T 2
exp[
]
已知:Q=210kJ/mol
5、已知 Al 在 Al2O3 中的扩散常数 D0=2.8*10-3m-3/s,激活能为 477kJ/mol,而 O 在 Al2O3 中的 D0=0.19m2/s,Q=636 kJ/mol。 (1)分别计算两者在 2000k 温度下的扩散系数 D; (2)说明它们扩散系数不同的原因。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11、 碳、 氮、 氢在体心立方铁中的扩散活化能分别为 84kJ/mol、 75kJ/mol13kJ/mol, 试对此差异进行分析和解释。 解:碳、氮、氢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越小就越更容易在体心立方 的铁中通过空隙扩散,扩散活化能相应也就越低。
12、试分析离子晶体中,阴离子扩散系数-般都小于阳离子扩散系数的原因。 解:离子晶体一般为阴离子作密堆积,阳离子填充在四面体或八面体空隙 中。所以阳离子较易扩散。如果阴离子进行扩散,则要改变晶体堆积方式,拆散 离子晶体的结构骨架,阻力就会较大。故离子晶体中,阴离子扩散系数-般都小 于阳离子扩散系数。
( 1) 2 0 0 0 k 时 A l 在 A l 2 O 3中 的 扩 散 系 数 : D D 0 exp ( -Q / R T ) =2.8 10 9 .7 4 1 0
16 -3
exp[477 10 ( / 8 .3 1 4 2 0 0 0 ) ]
3
m
2
/s
2 0 0 0 k 时 O 在 A l 2 O 3中 的 扩 散 系 数 : D = D 0 exp ( -Q / R T ) = 0 .1 9 e x p [ 6 3 6 1 0 ( / 8 .3 1 4 2 0 0 0 ) ] = 4 .6 5 1 0
3
G2 ? G3 ?
] e
0 .4 2 4
1 .5 2 9
G 2 1 .5 2 9 G 1 1 .5 2 9 1 0 % 1 5 .2 9 %
G3 G2 = G3 = G2
t3 t2 t3 t 2 = 1 5 .2 9 4 1 = 3 0 .5 8 %
同理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湖南工学院
第七章固体中质点的扩散 1、欲使 Ca2+在 CaO 中的扩散直至 CaO 的熔点(2600℃)时都是非本质扩散,要 求三价离子有什么样的浓度?试对你在计算中所做的各种特性值的估计作充分 说明(已知 CaO 肖特基缺陷形成能为 6eV) 解:掺杂 M3+引起 V’’Ca 的缺陷反应如下:
当 CaO 在熔点时,肖特基缺陷的浓度为:
[ V C a ]肖 = e x p (
''
H f 2RT
) exp(
6 1 .6 1 0
19
6 .2 3 1 0
23
2 8 .3 1 4 2 8 7 3
) 3 .6 1 0
6
所以欲使 Ca2+在 CaO 中的扩散直至 CaO 的熔点 (2600℃) 时都是非本质扩散, M3+的浓度为 , 即M [
] 26 3 .1 0
3
2 7 . 1 0
6
6
2、试从扩散介质的结构、性质、晶粒尺寸、扩散物浓度、杂质等方面分析影响 扩散的因素。 解:1)扩散介质结构的影响 扩散介质结构越紧密,扩散越困难,反之亦然:对于形成固溶体系统,则固溶体 结构类型对扩散有着显著影响。例如,间隙型固溶体比置换型容易扩散 2)扩散相与扩散介质的性质差异 一般说来,扩散相与扩散介质性质差异越大,扩散系数也越大。这是因为当扩散 介质原子附近的应力场发生畸变时, 就较易形成空位和降低扩散活化能而有利于 扩散。扩散原子与介质原子间性质差异越大,引起应力场的畸变也愈烈,扩散系 数也就愈大。 3)杂质的影响 掺杂引起缺陷,从而影响扩散。纯化学计量化合物,本征扩散活化能很高,扩散 不易发生。 人为掺杂,引入高价阳离子:造成晶格中出现阳离子空位并产生晶 格畸变, 可使阳离子扩散系数增大较高温度下, 杂质扩散的影响仍超过本征扩散, 即本征与非本征扩散的温度转折点升高
材料物理化学
cm2/s,试计算 1000℃的
,同理可知
湖南工学院
9、 在某种材料中, 某种粒子的晶界扩散系数与体积扩散系数分别为 Dgb=2.00× 10
-10
exp (-19100/RT)cm2/s 和 Dv=1.00× 10-4exp(-38200/RT)cm2/s,试求晶
界扩散系数和体积扩散系数分别在什么温度范围内占优势? 解:当晶界扩散系数占优势时有 Dgb>Dv,即
18 3
m
3
/s
(2)离子晶体一般为阴离子作密堆积,阳离子填充在四面体或八面体空隙中。所 以阳离子较易扩散。故离子晶体中,DAl>D0。 6、 假定从氧化铝和二氧化硅粉料形成莫来石为扩散控制过程, 如何证明这一点? 又假如激活能为 210kJ/mol,并在 1400℃下 1h(小时)内反应过程完成 10%,问 在 1500℃下 1h 内反应会进行到什么程度?在 1500℃下 4h 又会如何? 解:如果用 Jander 方程描述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莫来石,经计算得 到合理的结果,可以认为此反应是扩散控制的反应过程。
1
[1 (1 G 3 )] K t
1
2
K [1 (1 G 3 )] / t
2
代入题中反应时间 1h,反应程度 20%
1
K [1 (1 0 . 2 ) 3 ] / 1 5 . 1 3 8 1 0
2
3
h
故完全反应所需时间(G=1)
t 1 K 1 5 .3 1 8 1 0
材料物理化学
7、为观察尖晶石的形成,用过量的 MgO 粉包围 1μm 的 Al2O3 球形颗粒,在固 定温度实验中的第 1h 内有 20%的 Al2O3 反应形成尖晶石。试根据(a)无需球形 几何修正时, (b)用 Jander 方程作球形几何修正,计算完全反应的时间? 解: (a)不作球形几何修正用 Jander 方程描述:
dC dx
DAa DA
S
p1
p2
所以要减少氢扩散逸失,可选用溶解度较小的金属,以及尽量增加容器壁厚等。
4、碳在α-Ti 中的扩散系数 D 在以下测量温度被确定:736℃时为 2× 10-13m2/s, 782℃时为 5× 10-13m2/s、835℃时为 1.3× 10-12m2/s。 解:(1)试确定公式 D0 和激活能 Q。 (2)试求出 500℃下的扩散系数。 解: (1)设 =2× 10-13m2/s, =5× 10-13m2/s, =1.3× 10-12m2/s, =1009K, 是否适用;若适用,则计算出扩散常数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3、氢在金属中容易扩散,当温度较高和压强较大时,用金属容器储存氢气极易 渗漏。 试讨论稳定扩散状态下金属容器中氢通过器壁扩散渗漏的情况,并提出减 少氢扩散逸失的措施。 解: 由于氢在金属中的扩散是稳定扩散,所以通过第一定律可以得出单位时 间内氢气泄漏量:
dm dt
JA DA
=1055K, 得
=1108K。将
,
和 , , 和
代入 , 得 =248341 J/mol。 ,
=264086 J/mol,同理代入
可以认为该实验符合
; D0=299.7 (2) 由上步可知
=264086 J/mol;
(3)将 T=773K 代入 D=299.7exp(-264086/RT)得
=4.28*10-16m2/s。
3
h
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用 G=1 代入公式得
[1 t 1 3K 2 3
2
G (1 G ) 3 ] 1
1 3
Kt
3 4 .8 9 3 1 0
3
6 8 .1 2
h
8、已知氢和镍在面心立方铁中的扩散数据为 cm2/s 和 扩散系数,并对其差别进行解释。 解:将 T=1000℃代入上述方程中可得 。 原因:与镍原子相比氢原子小得多,更容易在面心立方的铁中通过空隙扩散。
3
1 9 4 .6 2
h
(b)作球形几何校正时用金斯特林格方程描述:
1 2 3 2 3 2 3
2 3 G (1 G ) Kt
2 3 G (1 G ) ]/t
K [1
2 3 0 .2 ( 1 0 .2) ] /1
[1
4 .8 9 3 1 0
> T>1455.6K 时体积扩散系数占优势。
,所以有 T<1455.6K;当
10、 假定碳在 α-Fe(体心立方)和;γ-Fe(面心立方)中的扩散系数分别为: Dα=0.0079exp[-83600/RT]cm2/s;Dγ=0.21exp[-141284/RT]cm2/s,计算 800℃ 时各自的扩散系数,并解释其差别。 解:将 T=1073K 代入题中两式分别得 Dα1073= cm2/s。 原因: 扩散介质结构对扩散有很大影响。 α-Fe 为体心立方, 而 γ-Fe 为面心立方, 体心立方较面心立方疏松。结构疏松,扩散阻力小而扩散系数大。 cm2/s Dγ1073=
13、试从结构和能量的观点解释为什么 D 表面>D 晶面>D 晶内。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Fra Baidu bibliotek
解:固体表面质点在表面力作用下,导致表面质点的极化、变形、重排并 引起原来的晶格畸变,表面结构不同于内部,并使表面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晶 体的内部质点排列有周期性, 每个质点力场是对称的,质点在表面迁移所需活化 能较晶体内部小, 则相应的扩散系数大。 同理, 晶界上质点排列方式不同于内部, 排列混乱,存在着空位、位错等缺陷,使之处于应力畸变状态,具有较高能量, 质点在晶界迁移所需的活化能较晶内小,扩散系数大。但晶界上质点与晶体内部 相比,由于晶界上质点受两个晶粒作用达到平衡态,处于某种过渡的排列方式, 其能量较晶体表面质点低,质点迁移阻力较大因而 D 晶界<D 表面。
1
Jander 方程 当 G 较小时 式中反应速率常数 当 t 不变时,则有 G
[1 (1 G ) 3 ]
2
Kt
G
Kt
K A · exp( Q RT )
exp( Q 2 RT )
G2 G1 Q (T 2 T 1 ) 2 RT 1 T 2
exp[
]
已知:Q=210kJ/mol
5、已知 Al 在 Al2O3 中的扩散常数 D0=2.8*10-3m-3/s,激活能为 477kJ/mol,而 O 在 Al2O3 中的 D0=0.19m2/s,Q=636 kJ/mol。 (1)分别计算两者在 2000k 温度下的扩散系数 D; (2)说明它们扩散系数不同的原因。
材料物理化学
湖南工学院
11、 碳、 氮、 氢在体心立方铁中的扩散活化能分别为 84kJ/mol、 75kJ/mol13kJ/mol, 试对此差异进行分析和解释。 解:碳、氮、氢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半径越小就越更容易在体心立方 的铁中通过空隙扩散,扩散活化能相应也就越低。
12、试分析离子晶体中,阴离子扩散系数-般都小于阳离子扩散系数的原因。 解:离子晶体一般为阴离子作密堆积,阳离子填充在四面体或八面体空隙 中。所以阳离子较易扩散。如果阴离子进行扩散,则要改变晶体堆积方式,拆散 离子晶体的结构骨架,阻力就会较大。故离子晶体中,阴离子扩散系数-般都小 于阳离子扩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