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说唱童谣
第六单元复习说唱童谣.doc
国标本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课题第六单元说唱童谣主备人陶丽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能用认识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4.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 sol、 la 、 mi、 re 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指导学生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童》《牧童谣》,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
1.尝试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探索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能用自制打击乐器奏出以×—、×、×构成的短小节奏型,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之中。
2.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 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电子琴、电脑等。
4课时第一课时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二年级音乐下册第六单元 童谣
第六单元童谣教学内容:1、唱歌:《水牛儿》《小老鼠上灯台》《打花巴掌》2、欣赏:《蜻蜓你来吧》《编花篮》3、活动:《童谣说唱会》单元总目标:挖掘已有的课程资源,学习传统的、流传在民间的歌谣、童谣,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体验蕴涵在童谣里的朴实、善良、纯真情感。
通过演唱、表演童谣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能表达个人的情感并受到美的愉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让其感受、了解演唱童谣的快乐。
难点:在自制打击乐器的活动中让学生找一找,敲一敲,开发想象力,多渠道地创作自制打击乐器。
四、课时分配:五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歌《水牛儿》;了解童谣。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童谣,感受童谣与方言和音乐的紧密结合。
2.通过学习《水牛儿》,进行童谣的读、说、唱、演。
教学重点:通过学唱北京童谣《水牛儿》,了解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童谣的地区性差异,通过学唱北京童谣熟悉北京方言特点。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蜗牛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童谣动画,欣赏动画中的童谣。
二、说“童谣”师:你还知道哪些童谣?能给同学们读出来、唱出来吗?师介绍自己知道的童谣,带学生读《唐僧骑马咚的咚》。
三、介绍“童谣”童谣是流传于儿童中间的歌谣,与儿歌合称“童谣”。
童谣大多与传播知识有关,有嬉戏童谣,有可以增长生活知识的童谣等等。
四、导入歌曲谜语:“从小生在屋檐下,身上背着一个家,平时不见它露面,雨天经常碰到它。
”说出谜底“蜗牛儿”,引出童谣“水牛儿”。
一、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
说一说:歌曲中都唱了什么?2.读童谣师读,生随节奏拍手拍腿。
解释童谣中的方言词语。
师生齐读童谣。
讨论:师以另一种方式读(不带儿化),比较两种读法在意思上的差别。
引导学生读(唱)准儿化音,以突出童谣的地域特点。
3.唱童谣导语:你们觉得这首童谣有意思吗?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充分地表现出这首童谣的趣味呢?师范唱:请学生找出师着重唱出的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 童谣说唱会--虫儿飞》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虫儿飞》一. 教材分析《虫儿飞》是一首二年级下册的音乐童谣,它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描绘了小虫儿飞舞的场景。
这首歌曲富有童趣,节奏欢快,旋律简单,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虫儿飞》这首歌曲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如音高、节奏、唱名等。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歌曲中的个别字词发音不够准确,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纠正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虫儿飞》这首歌曲,并掌握歌曲中的音高、节奏和唱名。
2.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的童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音高:歌曲中的个别音高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进行耐心指导。
2.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节奏感。
3.唱名: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歌曲中的唱名,以便正确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歌曲的演唱,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练习法:教师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3.激励法: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创意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创作相关的歌曲或舞蹈。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的歌词、图片、动画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录音。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用于教学演奏和伴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虫儿飞》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然后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歌词和图片,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重点指导音高和节奏。
一年级音乐上册 第六单元《说唱童谣》单元教案 苏少版ok
配乐朗诵: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白云下面一片绿油油的青草地,远处,一个手提着羊鞭、身背牧笛的小孩儿赶着一群雪白可爱的小羊儿走了过来,小羊儿们看到了鲜嫩的青草,高兴地在草地上打起了滚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小孩儿也高兴的取出牧笛吹起来,听,悠扬的笛声传来了……)
3.指名学生回答:
3.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4.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教学难点
1.尝试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探索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能用自制打击乐器奏出以×—、×、×构成的短小节奏型,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之中。
2.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 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教学准备
电子琴、电脑等。
课时安排
4课时
(5)合作按节奏读一读儿歌。
4.学唱歌词。
(1)听琴哼唱旋律。
学生设计不同的单音哼唱旋律。
(2)听琴学唱。
师:你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名学生解决问题或听范唱后再解决。
(3)学生齐唱。
师:你认为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结束句?当小羊儿吃的饱饱的回家去时,它们的声音会离我们越来越——(生:远),那我们唱的声音就要越来越——(生:弱或小)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6说唱童谣》课件
• • • • • •
反拿看下夹吃 被起见了着汽 砖狗一皮火水 头来个包车, 咬砍人往上喝 一砖咬北皮面 口头狗走包包 。,,,,,
吃童 汽谣 水说 ,唱 喝: 面 包
小接姥拉 童
外闺姥大 孙女家锯
谣
子,,, 说
也请唱扯 要女大大 去婿戏锯
唱 :
。,。, 拉
大
锯
童谣说唱:三岁的娃娃穿红鞋
头着图学起跑背老扭三
童谣说:好行为 早养成
• 惜粮食 不乱倒 节水电 俭朴好 有杂物 不乱抛 室内外 勤打扫 勤换衣 常洗澡 剪指甲 讲仪表 不挑吃 营养好 拒零食 懂环保 好行为 早养成 有教养 益终身
童谣说唱:小珍子,卷袖子
• 小珍子,卷袖子, • 帮助妈妈扫屋子。 • 擦桌子,擦椅子, • 拖得地板像镜子, • 照出一个好孩子。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童谣说唱
童谣说唱:野牵牛
野牵牛,爬高楼; 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 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 躺在地上吹喇叭; 嘀嘀嗒!嘀嘀嗒!
童谣说唱:凤凰山上凤凰台
凤凰山上凤花香, 凤凰台上落凤凰, 红凤凰,粉凤凰, 粉红凤凰黄凤凰。
童谣说唱:小小鸟,要保护
• 小小鸟,要保护。 能吃虫,能治树。 如有虫,庄稼坏。 树没有,氧气没 所以要保护。
头着图学起跑着师扭岁
大火书文不不书讲歪的
奔了馆化来了包课歪娃
头,,,,,往他的娃
。火管画来了家睡去穿
火管画来了跑觉上红
车不图上不。,学鞋
头着画学起
,,
,,。,,
童谣说唱:小脏手
•
小脏手,长指甲
• 指甲长长不剪掉,
• 又像小猫又像豹,
• 小手伸给奶奶瞧,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说唱童谣
说唱童谣
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童谣诵读《拉大锯》、欣赏歌曲《天黑黑》
学唱:《牧童》。
二、教学目标;
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天黑黑》,并能用声势进行简单的即性伴奏。
三、教学重点:
通过音乐游戏,学生能准确的感受音乐中音的长短变化。
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反应能力。
五、教学准备:
道具、配套课件与课本、配套磁带。
说唱童谣
第六单元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听:《捏面人》动:《捏面人》。
二、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中国民间文化“捏面人”,为祖国拥有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感到自豪。
三、教学重点:
能根据曲中的形象自然的融入表演。
四、教学难点;
能根据指定节奏自己创编歌词。
五、教学准备:
配套课件与课本、图片、打击乐器、制乐器的废旧物品。
说唱童谣
第六单元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念童谣《颠倒歌》。
唱:《牧童谣》。
二、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ti ti 、ta和ta—a的用法及念法。
三、教学重点:
感受打击乐器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并对它们产生兴趣。
四、教学难点;
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
配套课件与课本、图片、小黑板。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说唱童谣苏少
主页
关闭
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睛看花,
捏的什么呀?捏的什么呀?
你说是啥就是啥~~~~~ 捏一个唐僧骑白龙马,
捏一个猪八戒吃西瓜,
捏一个沙和尚挑箩筐,
捏一个孙悟空把妖怪打!
你说是啥就是啥~~~~~
活动1 2 3 4 5
返回
主页
关闭
捏 一个 唐 僧 骑 白龙 马,
捏 一个 猪八 戒 吃 西 瓜,
捏 一个 沙和 尚 挑 箩 筐, 捏 一个 孙悟 空把 妖 怪 打。
这两首歌都用了 (ta) (ti ti)和 (ta-a)的节奏 来表现,在演唱前可以先按节奏念念歌词,演唱中要注意唱 准确。在接口唱活动中,注意比较音高的变化,跟着琴声把s l m r这几个音模唱准。
返回
主页
关闭
总听唱 动 奏
童谣诵读《拉大锯》随着“ga zi ga zi ”的节奏
玩“拉大锯”的游戏多么有趣啊!还可以边玩边说《拉大 锯》的童谣。如果你们能分工合作,一个念“ga zi”,一 个说童谣,动作和声音能协调好,那你们就是最棒的了!
6
说童谣,唱童谣, 说说唱唱笑弯了腰。 奶奶的童谣说故事, 爷爷的童谣唱大戏。 我的童谣最好玩, 每次比赛数!
返回主页关闭
(女声独唱)
返回
主页
关闭
台湾童谣
[歌词]
返回
主页
关闭
(女声独唱)
台湾童谣
天黑黑,要落雨,阿公啊举锄(头)要掘芋, 掘呀掘,掘呀掘,掘着一尾旋鳅鼓,(依哟夏嘟)真正趣味。 天黑黑,要落雨,阿公啊举锄(头)要掘芋, 掘呀掘,掘呀掘,掘着一尾旋鳅鼓,(依哟夏嘟)真正趣味。 阿公要煮咸,阿妈要煮淡, 两人相打弄破鼎(依哟夏嘟七当朗当呛)。 阿公(啊)要煮咸,阿妈要煮淡, 阿公(啊)要煮咸,阿妈要煮淡, 啊!两人相打弄破鼎(依哟夏嘟七当朗当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虫儿飞|教案
虫儿飞教学内容:歌唱歌谣《虫儿飞》教学目标: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3、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教学重点:学看图片理解歌词含义,尝试用优美轻巧的声音唱歌。
教学难点:能唱准八分音符,并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教学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4|4拍的节奏型。
2、材料准备:挂图《虫儿飞》、音乐CD、节奏卡。
过程教学:一、预备起势师生讨论,什么时候人会打哈欠?保持打哈欠的状态,练声曲《亲爱的回声》幼儿起立,保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
学习模仿虫儿飞练习发音。
讨论:刚刚你们学习虫儿飞飞去了哪些地方?二、赏析感受1、播放音乐CD,幼儿欣赏。
提问:歌曲中虫儿飞去了那里,你还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2、请幼儿表达感受,教师提炼4|4拍的节奏型优美、舒缓的节奏特点。
三、情境感应1、出示节奏型卡X XX XX|X — X —|,引导幼儿做动作。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在飞的场景。
四、学唱歌曲1、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一边学歌一边划指,规范歌词及节奏。
教师引导幼儿,小手准备,伸出食指划指,第一遍请幼儿看教师指划唱歌;第二遍幼儿与教师一起指划。
2、教师钢琴伴奏,幼儿分句学唱。
五、延伸变式教师请幼儿讨论歌曲共有几部分?引导幼儿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结束1、请幼儿利用课余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中的情景并适当创编。
2、全班幼儿随音乐做小虫飞状结束。
课后作业:请同学们回家把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虫儿飞》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 童谣说唱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谣说唱会”,选自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本节课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材中包含了5首童谣,分别是《小星星》、《小燕子》、《两只老虎》、《拔萝卜》和《捉迷藏》。
这些童谣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民间童谣,也有儿歌,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之前的音乐学习中对歌曲、舞蹈等表现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合作意识以及音乐素养还有待提高。
在童谣说唱会这一主题下,学生可以通过活泼、有趣的音乐活动,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童谣的音乐魅力,体验说唱的乐趣。
2.学会演唱教材中的5首童谣,并能用轻快的节奏进行说唱。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培养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童谣的节奏和旋律。
2.学会说唱技巧,能够流利地演唱童谣。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激励法:通过表扬、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践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5首童谣的图片、歌词和旋律。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童谣和背景音乐。
3.童谣道具:如星星、小燕子等,用于辅助教学。
4.课堂练习册:用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一首欢快的童谣《小星星》导入,引导学生跟随节奏拍手。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向学生介绍童谣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教材中的5首童谣,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每首童谣演唱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内容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童谣,注意节奏和音准。
第六单元说唱童谣
第六单元说唱童谣教学内容:听:《天黑黑》、《捏面人》唱:《牧童》、《牧童谣》、动:gazigazi拉大锯;我的编创奏:用打击乐器伴奏认:ti ti 成长的足迹教学目标: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热情。
2.继续学习用自然地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接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能用理解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能饶有行为的投入到童谣的表演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4.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再送苏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所组成的节奏型,进而理解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实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谣》乐句的演唱,牧场sol、la、mi、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教学重点:1.复习ta ta—a 学习ti ti 的节奏符号及其使用。
2.通过演唱简单、有趣的童谣巩固基本的音高(sol la mi re)。
3.学习用连接或轻快地声音演唱。
4.感受儿歌、童谣的地方特色。
教学难点:1.理解由XX X X—组成的简单节奏谱,并能以模仿自然界声响的形式创作一至两小节简单的节奏。
2.通过二声部诵读练习,初步形成声部感知与表现水平。
3.基本唱准sol\la\mi\re教学准备:本单元每课时的课件、钢琴、打击乐器。
设计意图:聆听和学唱儿歌童谣,是课标对1_2年级学生提出的入门要求。
童谣是流传在儿童中间的歌谣,短小亚运、浅显上口。
童谣有说有唱,寓优秀文化传统与口口相传的诵唱之中,非常贴近孩子的生活与兴趣。
小学音乐苏少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 童谣说唱
第六单元童谣说唱单元内容:唱:《数蛤蟆》《颠倒歌》《滑稽歌》听:《天黑黑》动:我的创造音乐游戏单元目标:1.学生在聆听和演唱歌曲及音乐活动中接收民俗文化的熏陶,初步感悟音乐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各项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学生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童谣歌曲《数蛤蟆》《颠倒歌》等。
了解学生相关的自然知识,拓展丰富的想象力。
3.尝试用歌声、体态语言、声势、打击乐器等表现歌曲的情绪。
4.通过学唱滑稽有趣的童谣,能表现出幽默、开朗、自信的心理特征。
课时安排:3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唱:《颠倒歌》听:《天黑黑》动:我的创造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名,学习正确的自然知识。
3.通过各种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合作精神教材分析:《颠倒歌》歌词将自然现象颠倒过来,生动有趣,歌曲较多运用了八分音符,显得活泼欢快,最后一句旋律下行,形象表现了小朋友感到滑稽哈哈大笑的模样。
《天黑黑》流传与台湾北部及闽南地区,音乐形象淳朴天真,富有生活气息。
每个人的童年时代都有童谣相伴,本节课选用了非常滑稽和极富地方特色的作品,虽然学生未接触过,但也能引起学生美好的回忆,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师: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老师带小朋友到动物王国去走一走,那里可热闹了,都有哪些小动物呢?生:(听赏全曲,老师不做任何暗示性动作)听完回答。
师:动物王国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呢?生:(再听赏全曲)听完回答。
师:你们对这些现象有什么想法呢?是啊,动物之间的现象全反了,所以歌曲的名字就叫《颠倒歌》。
(出示歌名)。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1.随着钢琴声轻声哼唱歌词若干遍。
2.歌曲处理:引导学生唱出强弱,富有表情。
“扛大树”要用怎样的力气?(力度:强“f”) “称大王”的心情怎么样?“害怕”该用怎样的声音唱?“没力气”又该用怎样的声音唱?(力度:弱“p”)3.引导学生除了用歌声唱出来,还可用肢体动作等音乐元素表现出来。
《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
5.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学生的闪光点。他们在课堂上积极互动、勇于表现,为课堂氛围的营造做出了贡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关注这些学生的成长,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指导。
1.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不同童谣的旋律、节奏,提高对音乐的敏感度和辨识力。
2.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通过说唱表演,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培养自信、大方的舞台气质。
3.提高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童谣创编,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让学生在童谣学习过程中,了解我国民间音乐特点,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举例: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旋律、节奏框架,引导学生填入自己的歌词,降低创编难度。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创编任务。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童谣说唱会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是一个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举例:教师可以提前分组,明确每个学生的职责,如演唱、动作设计、道具准备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亮点。首先,学生对童谣的学习掌握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难度。以下是我对教学过程的一些思考:
1.关于教学内容的安排,我觉得可以适当增加童谣的说唱练习,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体验和掌握这一技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将说唱练习与童谣学唱相结合,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逐步提高说唱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活动童谣说唱会》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的内容。
本节课通过童谣说唱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教材中包含了五首童谣,分别是《小星星》、《两只老虎》、《小燕子》、《两只蝴蝶》和《捉泥鳅》。
这些童谣都是学生熟悉且喜爱的,通过说唱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唱歌、跳舞,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在说唱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发音不准确、节奏感不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说唱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说唱五首童谣。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发音准确性。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童谣的说唱技巧。
2.音乐节奏的把握。
3.部分学生发音不准确、节奏感不强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进行示范,然后引导学生模仿。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说唱任务。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说唱练习,相互纠正、相互鼓励。
4.比赛法:设置比赛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五首童谣的曲谱和歌词。
2.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3.准备童谣说唱的相关视频资料。
4.准备奖品和小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首轻松愉快的童谣,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摇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要学习五首童谣的说唱。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五首童谣的曲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
然后教师分别说唱这五首童谣,让学生对说唱技巧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挑选一首童谣,先进行示范,然后引导学生模仿。
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和节奏感不强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标本苏少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
课题第六单元说唱童谣主备人陶丽莉
教学目标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 继续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能用认识的打击乐器演奏固定节奏型(四分节奏、二分节奏);为童谣伴奏,声音的力度和韵律能与歌曲吻合。
3.能饶有兴趣地投入到童谣活动之中,能做出与音乐韵律相符的动作;能围绕主题编创一两句简单的童谣儿歌,并以一定的节奏念出来;在童谣游戏、表演及创作活动中与同学友好合作,共同体会童谣带来的快乐。
4.在念、唱、奏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二分、四分节奏所组成的节奏型;在诵读童谣中感知两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进而认识节奏符号,并继续结合童谣的内容进行巩固认读;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教学重点
1.感受我国不同地区的童谣,在听听唱唱、玩玩念念的过程中,体验乐观积极的情感;对生动活泼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并有表现与表演的热情。
2.指导学生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牧童》《牧童谣》,并能针对歌唱的内容,有意识地采用连贯或轻快的声音歌唱;在听、唱、动的活动中准确感受与表现歌曲的韵律(二拍子、四拍子)。
教学难点
1.尝试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探索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能用自制打击乐器奏出以×—、× 、×构成的短小节奏型,参与到音乐作品的表现之中。
2.结合《牧童遥》乐句的演唱,模唱sol、la 、mi、re组成的简单旋律,培养初步相对音高的概念。
教学准备电子琴、电脑等。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