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肿瘤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肿瘤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
![第二章肿瘤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750bba8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7.png)
第二章肿瘤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肿瘤,这个让人们闻之色变的词汇,一直是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在探索肿瘤的奥秘中,肿瘤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细胞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主要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
对于肿瘤细胞而言,其在细胞层面上发生了诸多异常变化。
正常细胞通常遵循着严格的生长、分裂和凋亡程序,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然而,肿瘤细胞却打破了这种平衡。
肿瘤细胞具有不受控制的增殖能力。
它们不再对正常的生长调控信号做出反应,不断地分裂和繁殖,形成肿瘤组织。
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中的一系列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失常。
细胞周期就像是一个精确的时钟,控制着细胞何时生长、何时分裂。
但在肿瘤细胞中,这个时钟被打乱了,细胞不停地运转,永不停歇。
同时,肿瘤细胞还具有逃避凋亡的能力。
凋亡是细胞的一种自我毁灭机制,当细胞受到损伤或者出现异常时,就会启动凋亡程序,以防止异常细胞的积累。
但肿瘤细胞通过改变相关基因的表达或功能,使得凋亡信号无法正常传递,从而得以存活和继续增殖。
接下来,我们看看分子生物学在肿瘤研究中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侧重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如 DNA、RNA 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在肿瘤中,DNA 的突变是导致肿瘤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
原癌基因就像是汽车的油门,正常情况下适度地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
但一旦发生突变,原癌基因就会被过度激活,变成“疯狂的油门”,使细胞失控地生长。
例如,ras 基因的突变在许多肿瘤中都被发现,导致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持续激活,促进细胞增殖。
而抑癌基因则如同汽车的刹车,正常情况下能够抑制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分裂。
当抑癌基因发生突变而失去功能时,就如同刹车失灵,细胞无法被有效抑制,从而引发肿瘤。
p53 基因就是一个著名的抑癌基因,其突变在多种肿瘤中都很常见。
此外,肿瘤细胞的代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肿瘤分子生物学资料
![肿瘤分子生物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e3f981616fc700abb68fc1f.png)
非病毒性生物载体(化学和物理方法)由于病毒载体是一类外源性的核酸结构材料, 且病毒本身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故不少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一些人体本身的生物结构材料来作为人类基因治疗的载体, 如人体细胞某些核酸结构材料.非病毒载体广义上讲就是除了病毒载体外的所有基因治疗载体。
本质:模仿病毒非病毒载体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但需要解决对靶细胞转染的定向性、转染效率低、表达时间短、全身应用及保存不稳定性等问题。
在多学科的共同努力,非病毒基因载体的基因治疗将不断降低不良反应,提高疗效。
1) 裸DNA(naked DNA)(基因枪,水压法)将目的基因连接在表达质粒或噬菌体中直接注射而不依赖其它物质介导,是最简单的非病毒载体系统。
将质粒直接导入动物组织,诱导动物的免疫系统对所表达的蛋白质产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即基因疫苗。
Nakamura等将荧光素酶基因的裸DNA直接接种到小鼠胃浆膜下,发现该基因能在胃部明显高表达,一次接种后的高表达时间可持续12h之久,其他临近器官则无明显基因表达。
肌内注射后可直接诱导相应的免疫反应,也可检测到DNA明显表达。
电穿孔(electroporation)技术和微粒子轰击法(microparticle bombardment,即基因枪)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裸DNA的转染效率,而且可使DNA直接到达细胞核,避免了各种酶对DNA的降解。
Dietrich等采用该方法将白介素12/自介素2基因质粒转染皮下负荷Lewis肺癌的裸鼠,证明能明显减慢肿瘤生长、减少肿瘤转移、延长宿主生存期。
2) 脂质体和脂质复合物(Liposome and lipoplexes)脂质体能够介导极性大分子穿透细胞膜,携带DNA进入细胞。
脂质体可分为中性脂质体、负电性脂质体、正电性脂质体。
它一般都带有一个疏水基团,保证脂质体分散在水介质中时形成脂双层结构,有效保护分子中的疏水部分,将氨基暴露在水介质中,后者通过静电引力与DNA结合并将DNA大分子压缩成可运输的小单元,成三明治状,形成脂质体复合物。
肿瘤分子生物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50e715b069dc5022aaea0018.png)
• Hunter T. Oncoprotein networks[J ] . Cell ,1997 ,88 (3) :333346. • 曾益新主编.肿瘤学[M] . 第 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80-96. • Paulovich AG, Toczyski DP , Hartwell LH. When checkpoints fail[J ] . Cell ,1997 ,88 (3) :315-321. • Lange BM. Integration of the cent ro some in cell cycle control , stress response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J ] . Curr Opin Cell Biol ,2002 , 14 (1) :35243. • Evan GI ,Vousden KH. Proliferation ,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 cancer [J ] . Nature ,2001 , 411 (6835) : 342-348.
曹慧珍
在肿瘤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癌基因、抑癌基因 癌基因、 •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曹慧珍
• 迄今发现的癌基因超过 100 个 ,抑癌基因 20 多个 抑癌基因 有生长因子、 。癌基因中 ,有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 有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受体、 激酶、 蛋白 蛋白、 激酶、G蛋白、 转录因子等 ,而抑癌基因多与细 而抑癌基因多与细 胞周期调控或基因转录调控有关。所以 ,所谓细胞 胞周期调控或基因转录调控有关。 所谓细胞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其实都是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 其实都是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 控制细胞正常增殖、 动最重要的一些基因 ,控制细胞正常增殖、 发育 控制细胞正常增殖 和分化过程。当它们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和(或 和分化过程。当它们的基因结构发生改变和 或) 异常表达(抑癌基因不表达 抑癌基因不表达)时 正常增殖调控紊乱 异常表达 抑癌基因不表达 时 ,正常增殖调控紊乱 ,细胞无限生长 ,使得细胞恶性转化 ,发生癌变。 细胞无限生长 使得细胞恶性转化 发生癌变。 发生癌变
肿瘤细胞生物学1-2
![肿瘤细胞生物学1-2](https://img.taocdn.com/s3/m/89f503ebb8f67c1cfad6b824.png)
(4)细胞周期与抗肿瘤治疗
抑制Cyclin表达,阻止抑癌细胞异常增殖;
限制CDK活性,抑制肿瘤过度生长;
提高CKI表达水平,减轻肿瘤细胞增殖失控;
抑制E2F活性,阻止肿瘤细胞增殖;
增强p53作用,介导肿瘤细胞凋亡;
利用Chk缺陷,加速肿瘤细胞死亡。
3.肿瘤细胞的增殖特点
(1)细胞生长控制反应丧失
移,但转移必定包含一个浸润的过程,它们共
同构成恶性肿瘤的播散。
1.浸润
浸润是指恶性肿瘤在质和量方面异常地 分布于组织间隙的现象,是肿瘤细胞粘连, 酶降解,移动,基质内增殖等一系列过程的 表现。通常,肿瘤浸润发生于恶性肿瘤。
浸润过程
由细胞粘附因子介导的肿瘤 细胞彼此之间的粘附力减少 肿瘤细胞表达 上皮性钙粘素下调
MPF=CDK+ Cyclin
促使间期核膜破裂,细胞核解体;
MPF的 作用
促使染色质凝聚为染色体;
促使核骨架崩解。
MPF活性在细胞分裂中呈周期性改变:当细胞处于间期 时,检测不到MPF活性;处于分裂期时MPF有活性。
(2)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细胞周期得以进行的核心机制是在一系列cyclin
时相起伏的调控下,相应的CDK依次激活,驱使细胞
2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细胞周期得以进行的核心机制是在一系列cyclin时相起伏的调控下相应的cdk依次激活驱使细胞通过g1sg2期达到m期细胞一分为二实现忠于亲代的细胞复制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依次激活驱使细胞通过g1sg2期达到m期细胞一分为二实现忠于亲代的细胞复制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取决于细胞周期是否启动和能否忠于运行取决于细胞周期是否启动和能否忠于运行
(4)细胞生长的密度依赖性抑制作用降低; (5)恶性肿瘤细胞的“永生性”;
肿瘤的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
![肿瘤的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622b086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2.png)
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异常
信号转导异常是肿瘤发生 的重要机制之一
信号转导异常可能导致细 胞增殖、分化、凋亡等过
程的异常
信号转导异常可能与肿瘤 的侵袭性、转移性、耐药
性等特性有关
研究肿瘤细胞的信号转的策略和方法。
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失衡
肿瘤细胞增殖失控:导致肿瘤生长和扩散 肿瘤细胞凋亡受阻:使肿瘤细胞存活时间延长 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的原因:基因突变、表观遗传改变等 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失衡的后果:肿瘤生长和扩散,影响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提高肿瘤预防和筛查的普及率和有效性
提高公众对肿 瘤预防和筛查 的认识和重视
推广有效的 肿瘤预防和
筛查方法
加强肿瘤预防 和筛查的医疗
资源配置
建立肿瘤预防 和筛查的监测
和评估体系
提高肿瘤预防 和筛查的科学
性和准确性
THANKS
汇报人:XX
病理分级和分期的意义:指 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评估治
疗效果
病理分级和分期的方法:病 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实
验室检查等
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病理切片检查:观察肿瘤 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分布
基因检测:检测肿瘤细胞 的基因突变和表达,了解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免疫组化检测:检测肿瘤 细胞表面的标志物,了解
肿瘤的起源和特性
液体活检:通过检测血 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肿瘤 细胞或DNA,实现无
创诊断和实时监测
Part Three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
基因突变与肿瘤发生
基因突变:肿瘤发生的关键因素 基因突变类型:点突变、插入/缺失突变、染色体重排等 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关系: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增殖失控,进而形成肿瘤 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 基因突变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肿瘤分子生物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bc2175e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a3.png)
肿瘤分子生物学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起源与演进、细胞分化与肿瘤、肿瘤生长的细胞生物学、肿瘤的侵袭与转移、血管生成与肿瘤、肿瘤的超微结构、肿瘤标记物、端粒和端粒酶与肿瘤、细胞凋亡与肿瘤、化学致癌因素及其致癌机制、物理性致癌因素及其致癌机制、病毒致癌因素及其致癌机制、免疫与肿瘤、激素与肿瘤、遗传与肿瘤、微卫星DNA与肿瘤、肿瘤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细胞周期与肿瘤、细胞信号转导与肿瘤和转基因动物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等www.ywnk120认为,细胞癌基因是人或动物细胞中固有的正常基因,参与调控细胞正常增殖、分化、凋亡及胚胎发育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是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
病毒癌基因来源于细胞癌基因,是经过拼接、截短和/或重排后形成的融合基因。
(三)原癌基因的激活原癌基因在机体生长发育过程完成之后,多处于封闭状态或仅有低度表达。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发生异常或表达失控时(原癌基因的激活),就会成为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能力的癌基因。
原癌基因可由以下几种方式被激活:1.点突变:RAS基因家族中经常发生点突变;2.基因扩增:MYC、ERBB基因家族在许多肿瘤中显示扩增;3.染色体重排:如85%的Buriktt淋巴瘤中发现有t(8;14)(q24;q32)易位,使c-myc的表达受到IgG重链启动子的调控而过量表达;而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中的t(9;22)(q34;q11)易位(费城染色体),使c-ABL和BCR融合,编码有较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融合蛋白。
4.启动子插入,如病毒ALV插入到MYC的上游,其两端的LTR启动并增强了c-MYC的转录,从而诱导了淋巴瘤的产生。
一对细胞癌基因中只要有一个被激活,就可以以显性的方式发挥作用,使细胞趋于恶性转化。
此外,不同癌基因在癌变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四)癌基因的分类和功能根据癌基因在细胞内相应的正常同源-原癌基因蛋白产物的生物学功能和生化特性可将癌基因分为以下几类:1.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可刺激细胞增殖,如SIS的产物为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链,可促进间质细胞的有丝分裂;INT2的产物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3(FGF3);HST的产物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
肿瘤分子生物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666906a6284ac850ad0242b0.png)
肿瘤分子生物学一、肿瘤细胞的物质代谢肿瘤细胞的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就是恶性增殖、分化不良、浸润和转移等。
这些恶性行为与肿瘤的特殊生化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细胞癌变是从致癌因素引起靶细胞的基因突变开始的,基因突变引起基因表达异常,导致细胞中蛋白质和酶谱及其功能的改变,酶是物质代谢的催化剂,当酶功能和活性发生重大变化时,必然引起物质代谢的改变。
(一)糖代谢的改变肿瘤细胞糖代谢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酵解明显增强。
正常肝组织在有氧条件下由氧化供能约占99%,而酵解供能仅占1%,但肝癌组织中糖酵解供能可高达50%。
(二)核酸代谢的改变肿瘤组织中RNA及DNA合成速率皆比正常组织高,而分解速率则下降。
(三)蛋白质代谢的改变肿瘤相关的标志酶或蛋白,如胚胎性蛋白质合成速率增快。
相反,与细胞分化相关的酶或蛋白合成则会减少或几乎消失。
总之,与肿瘤细胞恶性增殖相关的生物化学代谢特点是:合成细胞结构成分的代谢途径明显增加;细胞成分及合成原料的分解代谢途径明显降低,酵解增加。
二、肿瘤细胞酶学的改变肿瘤组织中某些酶活性增高,可能与生长旺盛有关;有些酶活性降低,可能与分化不良有关。
例如肝癌病人在血中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同功异构酶均可升高;骨肉瘤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强而酸性磷酸酶活性弱;前列腺癌的酸性磷酸酶可升高;肺鳞状细胞癌的脂酶活性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弱。
由于癌细胞的新陈代谢与化学组成都和正常细胞不同,可以出现新的抗原物质。
有些恶性肿瘤组织细胞的抗原组成与胎儿时期相似,如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出现的甲种胎儿球蛋白(AFP),AFP的特异性免疫检查测定方法是肝癌最有诊断价值的指标。
结肠癌的血清癌胚抗原(CEA);胃癌的胃液硫糖蛋白(FSA)、胃癌相关抗原(GCAA)、а2 糖蛋白(а2GP)也可作为诊断参考。
此外,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可检测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蛋白激酶与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密切的关系,如PKA、PKC和TPK 三种蛋白激酶活化后都可通过间接的机理促进蛋白质和DNA的合成,增强某些细胞基因如c-myc/c-fos的转录。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73f26ad328ea81c758f57878.png)
18章肿瘤的分子生物学肿瘤是基因起源的环境因素和肿瘤正常细胞分裂:细胞循环细胞分裂对外部信号的反应影响癌症的基因癌基因和原癌基因通过转化识别癌基因产生癌基因的突变Ras癌基因过表达蛋白Myc癌基因过表达蛋白肿瘤抑制基因或抑癌基因p16, p21, 和p53抑癌基因肿瘤形成肿瘤的遗传敏感性致癌病毒工程杀癌病毒癌症是基因起源的遗传性疾病和癌症是遗传起源的。
遗传性疾病的遗传缺陷通过生殖从一个个体传递到另一个个体。
突变必须发生在形成精子或卵子的生殖细胞,才能传递给一个多细胞生物后代。
与此相反,癌症的发生是仅限于一个单一的多细胞生物,不传给下一代。
如果一个突变发生在组成身体剩下部分的体细胞,就可导致各种可能性(图18.1)。
发生在胚胎发育早期的突变是很有害的,因为胚胎中的每一个细胞都通过发育形成很多细胞。
如果发育成一个主要的器官或组织的单一前体细胞遭受严重的突变,结果可能是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
大多数体细胞突变发生在后来的发展只会影响一个或几个细胞,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发生在机体已达到成熟后的体细胞突变仍然危险的。
癌症是由于体细胞突变,破坏了监管系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系统。
癌症往往始于一个单细胞开始生长并再次分裂,远远超过它应该停止的时间(图18.1)。
癌症的发展有几个阶段,需要多个基因突变。
首先,细胞失去对细胞正常分裂控制。
其次,异常(突变)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微型肿瘤。
许多遍及全身的微型肿瘤形成。
大多数这些被免疫系统破坏,而其保持他静态数月至数年。
图18.1体细胞突变形成肿瘤(A)早起胚胎具有可称为精子和卵细胞的生殖细胞和组成机体其它部分的体细胞。
根据选择的时间,一个体细胞突变通常只影响整个机体的一小部分,比如说脾脏。
(B)当一个体细胞因为DNA复制出现错误或暴露于致癌物发生突变可使肿瘤发生。
突变允许不能分裂的细胞继续分裂,突变细胞持续分裂形成微型肿瘤。
小的微型肿瘤约一百万细胞休眠,因为他们没有办法获得营养。
分子肿瘤学基础
![分子肿瘤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37a044a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aa.png)
05 肿瘤分子诊断与治疗基础
肿瘤分子标志物的检测与应用
01
02
03
肿瘤分子标志物
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中, 能够反映肿瘤存在和特征 的物质。
检测方法
包括基因测序、蛋白质组 学、代谢组学等技术,用 于检测肿瘤分子标志物。
临床应用
肿瘤分子标志物的检测有 助于早期发现肿瘤、评估 病情、监测复发和疗效等。
肿瘤基因治疗
分子肿瘤学基础
contents
目录
• 肿瘤分子生物学概述 • 肿瘤分子遗传学基础 • 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基础 • 肿瘤分子免疫学基础 • 肿瘤分子诊断与治疗基础
01 肿瘤分子生物学概述
肿瘤的定义与特性
肿瘤的定义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 局部组织的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 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 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肿瘤发生
表观遗传学异常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异常类型
常见的表观遗传学异常包括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乙酰化异常等。
异常后果
表观遗传学异常可以导致基因表达异常、细胞生长和增殖异常等,从 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导
信号转导概述
信号转导是细胞内外部信息传递的过程,对细胞生长、分 化、代谢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临床应用
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当前肿瘤治疗 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多种恶性肿瘤 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调控机制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包括转录水平调控 和翻译水平调控等,其中转录水平调 控是最主要的调控方式。
调控因子
常见的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包括转录因 子、miRNA等,其中转录因子是最 主要的调控因子之一。
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讲解培训课件
![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讲解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f4acf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c.png)
胃肠道恶性肿瘤高肿瘤表生化达与分胎子生肝物学G讲解SH-
28
(二)肿瘤细胞生物学特点
1)肿瘤细胞膜性质改变
2)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强
3)肿瘤细胞分化障碍
4)肿瘤细胞周期失控
5) “肿瘤干细胞”假说
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讲解
29
1. 肿瘤细胞膜性质改变
肿瘤细胞膜的通透性明显比正常细胞大营养物通透
组织癌变时: 细胞基质(ECM) , 细胞黏附分子(CAM)异常
结肠癌K-ras癌基因的G→A。
基因扩增、DNA重排、染色体易位、插入激活
(插入启动子、增强子)
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讲解
7
突变及其常见肿瘤:
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讲解
8
突变及其常见肿瘤:
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讲解
9
(3)促癌剂的作用
化学致癌物存在条件下,可加速促癌类化合物的 致癌性,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癌变。
癌基因(oncogene,onc)
是指能引起细胞转化、并长出癌瘤的一类基因。
1966年: Rous荣获诺贝尔奖
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讲解
12
病毒癌基因(viral oncogene, V-onc)
病毒中含有的癌基因,可以引发癌症。
1976年(Bishop,J.M, Varmus,H.E :
正常细胞中也有与v-onc同源的基因,被称为细胞
2)这种突变基因对环境变化很敏感
3)这种突变基因易发生癌变生长
由于上述原因,使这类个体发生癌变的机率增高。
因而同样暴露于相同的致癌物环境下,有的易生癌、有的不生 癌。表明环境与遗传基因相互作用在致癌过程中非常重要。
肿瘤生化与分子生物学讲解
20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7c22e7e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e.png)
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历史与发展
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目前,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单细胞水平,通过高通量测序、质谱分析 等技术,可以更全面地揭示肿瘤细胞的分子特征和变化规律。
未来,肿瘤分子生物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肿瘤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和创新。
肿瘤标志物动态监测
通过连续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和复发风险,为 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病理组织学评估
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评估,了解肿瘤的生长方式、浸润深 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预测患者的预后。
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靶向治疗
通过检测肿瘤细胞中的基因突变和相关蛋白表达,针对特定靶点设 计药物,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发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将不断涌现,如基因测序、蛋白质组 学、代谢组学等,这些技术将有助于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个体化精准医疗
基于分子生物学特征的个体化精准医疗将成为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通过分子生物学 检验,可以深入了解每个患者的肿瘤特征,为其提供定制化的治疗方案。
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02
案例分析
通过分子生物学检验,可以检测肺癌患者是否存在EGFR基因突变、
ALK基因重排等基因异常,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03
案例结论
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有助于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
率和生活质量。
乳腺癌的分子生物学检验案例
案例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对于治 疗和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肿瘤分子生物学》课件
![《肿瘤分子生物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f0d9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f.png)
肿瘤分子生物学探索了肿瘤发展和治疗的关键过程。本课件将为您介绍肿瘤 分子生物学的背景知识以及其在诊断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肿瘤的发生与分子机制
1
癌基因的突变
了解肿瘤的基因突变对于揭示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
肿瘤抑制基因的失活
肿瘤抑制基有 重要意义。
3
肿瘤微环境的影响
了解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 义。
肿瘤标志物与诊断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了解常见的肿瘤标志物能够帮助我们更早地发 现和诊断肿瘤。
诊断肿瘤的方法
掌握不同的肿瘤诊断方法,可以提高肿瘤早期 检测和准确诊断的能力。
肿瘤的预后与治疗
1
肿瘤分期与预后预测
了解肿瘤分期的意义以及预后预测对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2
常用的肿瘤治疗方法
掌握肿瘤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等,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 重要。
肿瘤免疫学与未来展望
探索肿瘤免疫学的最新进展,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和个体化免疫治 疗的前景。
肿瘤细胞生物学
![肿瘤细胞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1978584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4.png)
肿瘤细胞生物学肿瘤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探讨癌症发生、发展、转移的科学研究领域。
肿瘤细胞是具有独立生长能力和大量增殖能力的异常细胞,它们在人体内快速繁殖并不断蔓延,最终导致肿瘤的形成。
在肿瘤细胞生物学中,科学家们通过理论与实验探讨,试图了解肿瘤细胞的分子机制和行为特征,以找到对抗癌症的新药物和治疗方法。
1. 肿瘤细胞的起源在正常情况下,细胞的增殖和死亡是互相平衡的。
但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因环境因素而产生了其他异常状况,就容易形成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可以起源于各种细胞类型,包括成熟的细胞、间充质细胞和干细胞。
其中,干细胞是一类可以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细胞,被认为是肿瘤细胞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干细胞在正常情况下也参与了组织器官的生长和修复,因此在肿瘤细胞生物学中对其的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2. 肿瘤细胞的基本特征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不同,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改变生长方式:肿瘤细胞能够无限制地繁殖和分裂,而且会形成肿瘤组织。
(2) 能够赖氧生存:由于肿瘤细胞死亡率低,且繁殖速度异常快,血液中的氧气供应不足,这时肿瘤细胞会出现“赖氧”现象,也就是在缺氧环境下继续存活和生长。
(3) 丧失细胞凋亡能力:正常细胞在受到某些刺激后,会进入细胞凋亡程序,以避免细胞的过度增殖和恶性转化。
而肿瘤细胞会通过各种机制绕过凋亡程序,而继续繁殖和扩散。
(4) 导致组织血管生成:为了供给肿瘤细胞所需的大量营养、氧气和水分,肿瘤组织会促进周围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生长,从而形成新的血管循环系统。
这被称为“血管生成”现象。
(5) 容易发生突变:由于肿瘤细胞不断增殖,修复过程容易出现失误,从而对基因序列进行改变,也就是“基因突变”,这会引发各种不良后果,例如癌症。
3. 肿瘤细胞的发展过程肿瘤细胞从诞生到形成肿瘤组织,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1) 肿瘤前期:在这个阶段,某些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并逐渐累积多种遗传学的异常,但还未形成明显的肿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遗传性恶性肿瘤 (1)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发生率约1/21000~1/10000,多在4岁以前发病 早期为眼底灰白色肿块,多无自觉症状,肿瘤长入玻璃体,使瞳孔呈黄色光反 射时,称为“猫眼”。 可分遗传型和非遗传型两类 Rb基因
Knudson二次突变学说
(2)Wilm’s瘤(肾母细胞瘤,WT)
• 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mion Specific PCR,MSP)
– 首先用亚硫酸氢钠修饰处理基因组DNA,所有 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都被转化为尿嘧啶,而 甲基化的胞嘧啶则不变。 – 然后设计针对甲基化和非甲基化序列的引物并 进行PCR扩增,最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确定与引物互补的DNA序列的甲基化状态。
(1)点突变 Point mutation
– 是癌基因活化最常见的方式之一, – 常见形式有碱基替换、插入和缺失
• 化学致癌剂诱 发点突变
– 亚硝基甲环 脲(NMU)诱 发的鼠乳腺 癌中,H-ras 基因在NMU 的作用下, 第12 密码子 的GGC突变 为GAC
• 突变活化癌基因的机制
– 突变发生在编码区,
第二章 肿瘤分子生物学与细胞 生物学
李金龙 lijinlong75@
Figure 2.1a The Biology of Cancer (© Garland Science 2007)
Figure 11.7 The Biology of Cancer (© Garland Science 2007)
2. 癌基因的活化
• • • • • • (1)点突变 Point mutation (2)插入诱变 insertional mutagenesis (3)基因易位 translocation (4)基因扩增 amplification (5)癌基因缺失 gene deletion (6)基因甲基化 methylation
Myc基因扩增形成双微体(黄色)的核 型 引自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 2002
Myc基因扩增形成均染区(黄色)的核 型 引自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 2002
(5)基因甲基化
在DNA 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 ,DMT) 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 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的碱 基上的过程。在哺乳动物,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5’-CpG-3’的C上.生成5-甲基胞嘧啶(5mC)
肿瘤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
• 第一节 癌基因与细胞转化 • 第二节 细胞遗传学与肿瘤形成 • 第三节 细胞分化与肿瘤
第二节 细胞遗传学与肿瘤形成
肿瘤是一种体细胞遗传病。 各种环境因素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体细胞的遗传物质, 引起染色体或DNA的改变, 经过促进和进展等过程,才能形成各种恶性肿瘤。
• 1. 遗传性恶性肿瘤 • 2. 遗传性癌前病变
肿瘤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
• 第一节 癌基因与细胞转化 • 第二节 细胞遗传学与肿瘤形成 • 第三节 细胞分化与肿瘤
第一节 癌基因与细胞转化
• 1. 癌基因
– 肿瘤来源于正常细胞 – 肿瘤相关因素--致癌、促癌 – 致癌物主要是作用于DNA而非酶和蛋白质
• 2. 癌基因的活化方式
• 病毒和肿瘤的关系
• 调节细胞的发育和分化 :mos、myc、src、raf和 rel • 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erb B 、p21、raf 、ras
细胞癌基因与病毒癌基因不同
• ①基因组成:细胞癌基因基因组成完整,但病毒 癌基因缺失调节转录的内含子序列,该部位为病 毒序列所取代,能有效地转录病毒mRNA; • ②转录控制:细胞癌基因的转录由正常细胞调节 转录序列控制,以低水平进行;病毒癌基因的转 录由病毒的长末端重复序列(LTR)控制,在高 水平上进行; • ③结构功能:大多数病毒癌基因与同源的细胞癌 基因比较,已发生改变(如点突变)而增强其转 录能力; • ④编码的蛋白:病毒癌蛋白常常缺失原癌蛋白的 羧基端(C端),而具有转录活性。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生殖泌尿道癌、甲状腺癌、肝癌、 黑素瘤
甲状腺癌 胃癌 星形细胞瘤、骨肉瘤、横纹肌肉瘤 肠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状腺癌
点突变
重排 扩增 ? ? 易位 重排
思考题
• • • • 癌基因、病毒癌基因、原癌基因 癌基因的活化方式 基因领域效应 肿瘤细胞中DNA甲基化的特点
劳斯(Rous,Francis Peyton)美国内科医生
病毒癌基因
• viral oncogene, v-onc
– 病毒基因组中存在诱发肿瘤的核酸片段
• 特点
– 病毒癌基因具有诱发细胞转化恶变的能力 – 从进化观点看,病毒癌基因来源于细胞癌基因, 故两者序列十分相似。 – 形成的机制:病毒感染细胞过程中从细胞癌基 因捕获而得的 DNA片段。
常见原癌基因的激活方式和人类肿瘤
原癌基因 abl bcl-2 bcl-3 c-erb B c-erb B2 lym-1 pml 恶性肿瘤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细胞淋巴瘤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激活方式 易位 易位 易位 扩增 扩增 易位 易位
(3)基因易位
• 基因领域效应(gene territorial effect)
– 真核细胞中,当两个位于同一DNA链上的基因 之间的距离小于规定长度时,其中一个基因转 录受抑制。
• 易位后,消除了基因领域效应而增强了转 录活性,造成易位基因的转录性激活。 • 基因易位造成的另一种后果是产生融合基 因,导致异常融合蛋白的表达。
婴幼儿恶性胚胎肿瘤,发病率约为1/10000, 3/4的肿瘤发生在4岁前,90%在20岁内发生 可分为遗传型和非遗传型 Wilms瘤基因(WT)是一种抑癌基因,其基因产物为一种有锌指结构的蛋白质
Role of WT1 during kidney development Formation of the kidneys is induced by the reciprocal interaction of the metanephric mesenchyme and the invading ureteric bud (A). WT1 is upregulated once the mesenchyme begins to form epithelial condensates around the ureteric bud tips (B). In the absence of WT1 the mesenchyme becomes apoptotic and invasion of the ureteric bud does not occur, suggesting that WT1 acts as a survival factor for populations of embryonic kidney cells. During the later stages of renal development, WT1 may inhibit mesenchymal cell proliferation, thereby allowing the formation of S-shaped bodies (C), which will elongate and eventually connect to the branching collecting duct tree to give rise to the mature nephrons (D).
myc
L-myc N-myc K-ras H-ras
Burkitt淋巴瘤、肺癌、乳腺癌、子宫癌
肺癌 神经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 肠癌、肺癌、胰腺癌、卵巢癌、胆囊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 膀胱癌、胃癌、鼻咽癌、宫颈癌、黑素瘤
易位
扩增 扩增 点突变 点突变
N-ras
ret K-sam sis src、fes tal-1 trk
(4)基因扩增
• 是指细胞原癌基因在细胞基因组内拷贝数 的增加及其表达水平的提高,由于基因的 剂量效应,使细胞无控制地生长,并向异 常的方向分化。 • 基因扩增是癌基因活化的主要方式之一 • 多拷贝的DNA以游离形式存在称之为双微 体(double minute,DMs),也可再次整合 入染色体形成均染区(homogeneously staining region,HSRs),
1 Ph
chromosome
Visual Evidence of
1 Ph
chromosome
This micrograph uses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to reveal the ABL DNA (red) and the BCR DNA (green) in the interphase nuclei of the leukemic cells of a patient with CML. The red dot at left center reveals the location of ABL on the normal chromosome 9; the green dot (top center) shows BCR on the normal chromosome 22. The combined dots (red + green = yellow) at the lower right reveal the fused BCRABL gene on the Philadelphia chromosome. [Micrograph courtesy of Douglas C. Tkachuk.]
(6)癌基因缺失
• 肿瘤细胞中常发现有癌基因DNA片断的缺失,这 种既可以是单个碱基对,也可以是一个片断,甚 至为整个基因的丢失。 • 癌基因内小的缺失,在正常情况下为抑癌蛋白活 化的部分。 • 在多形性神经胶质瘤,EGFR基因扩增是常见的 晚期事件,但多数病例不仅有基因扩增,而且在 扩增的基因内也有缺失现象出现,缺失常发生在 2~7密码子,这样就产生了较短的EGFR蛋白, 进一步使该蛋白活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