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8567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6.png)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总结本文总结了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词类活用情况。
实词实词是表示实在意义的词语,即具有具体内容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具体的实词活用情况如下:名词名词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人、事、物等具体对象。
名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单数和复数形式:名词的单数形式一般用于表示单个对象,复数形式用于表示多个对象,复数形式常在名词后加"们"表示复数概念。
2. 谓语修饰:名词可以作为主语或宾语,在句子中可以由谓语动词、形容词等修饰。
动词动词在文言文中表示动作、状态等。
动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时态变化:动词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态表达不同的动作或状态,如过去、现在、未来等。
2. 语态变化:动词可以表达不同的语态,如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3. 方式变化:动词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示动作的进行方式,如直接、间接等。
形容词形容词在文言文中用于描写人、事、物的性质、特征等。
形容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级别变化:形容词可以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使用不同级别,如比较级、最高级等。
2. 修饰变化: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也可以通过副词修饰动词。
虚词虚词是表示虚拟意义或具有辅助作用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等。
具体的虚词活用情况如下:介词介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连接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介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位置变化:介词的位置可以在句首、句中或句末,根据句子结构和语境变化。
2. 搭配变化:介词通常与特定的动词、名词搭配使用,表示特定的意义。
连词连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连接词与词、短句与短句之间的关系。
连词的活用形式主要包括:1. 并列关系:连词可以表示两个词、短句之间的并列关系,连接相同语法成分。
2. 转折关系:连词可以表示两个词、短句之间的转折关系,连接相反或对比的语法成分。
助词助词在文言文中用于辅助动词、形容词等进行语法上的变化。
人教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
![人教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df0d2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9.png)
人教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初中课内文言文词类活用提示语:本练习为人教版初中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同学们需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七年级(上)1、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鞭: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十则》)A、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山市》)洞: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5、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山市》)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降低。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咏雪》)内:名词作状语,在家里。
7、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陈太丘与友期》)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8、天雨.墙外。
(《智子疑邻》)雨:名词活用为动词,下雨。
9、其家甚智.其子(《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10、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近: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靠近、接近。
11、家富.良马(《塞翁失马》)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译为“有很多”。
七年级(下)12、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异: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1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宾客: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宾客。
14、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利:名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1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伤仲永》)闻: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16、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策: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7、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善于18、会宾客大宴.。
(《口技》)宴: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9、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20、其一犬.坐于前。
(《狼》)犬: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21、一狼洞.其中。
人教版初中语文汇总:古言词类活用
![人教版初中语文汇总:古言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c70da99958fb770bf68a5505.png)
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
《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满井游记》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全)
![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全)](https://img.taocdn.com/s3/m/4498780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8.png)
文言文常见词类活用(一)主要包括:①名词作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③形容词作动词;④形容词作名词;⑤使动用法;⑥意动用法;⑦数词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1.后有宾语或补语“朝服衣冠”。
服,穿戴。
“沛公军霸上”“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驻军。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二白衣冠,穿白衣,戴白帽。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一觞一咏”。
觞,喝酒。
“映带左右”。
带,环绕“二月草已芽”。
芽,发芽。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
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蹄而杀之”,蹄,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
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
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面山而居”,面,面对着。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风,吹拂。
雨,滋润。
5.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一狼洞其中”。
洞,打洞。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目:用眼睛看。
6.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前为谢曰”“樊於期乃前曰"。
前,走上前。
二、名词作状语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有狼当道,人立而啼”,人,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狗一样地坐。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箕畚:用箕畚。
4 .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
译为“按照“予分当引决二分,按照道理。
“其势必不敢留君”。
势,按照那情势。
5 .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
译为“在、从、向、往“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东西:向东、向西。
“卒廷见相如"。
廷,在朝廷上三、形容词作动词译法是: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1 .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
远,疏远。
“山多石,少土多,有许多。
少,少有。
“素善留侯张良”。
善,善待。
“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
“秦王善为秦声”。
善,擅长,善于。
“商人重利轻别离”。
重,看重;轻,看轻。
2 .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到尽头。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超全)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832d4d3576c66137ef06191d.png)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即这个词本是名词,在语境义中作动词使用。
例如(1)一狼洞其中(《狼》):(2)不能名其一处(《口技》):2、形容词用作动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词形发生改变充当动词使用。
例如(1)香远益清(《爱莲说》):(2)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3、形容词用作名词:原本词性为形容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充当名词使用。
例如(1)此皆良实(《出师表》:(2)《陈涉世家》:4、名词作状语: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但在古汉语中有一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地点、所用的工具。
例如(1)当是时,妇手拍儿声。
(2)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5、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如(1)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2)忿恚尉,令辱之(《陈涉世家》)(3)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两章》6、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含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例如(1)邑人奇之(《伤仲永》)(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例句1、狼不敢前(前:上前名词用作动词)《狼》2、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狼一样名词作状语)《狼》3、一狼洞其中(洞:打洞名词用作动词)4、渔人甚异之。
(异:对此感到诧异意动用法)《桃花源记》5、妇抚儿乳(乳:喂奶名词用做动词)《口技》6、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名词用做动词)《口技》7、邑人奇之(奇:以之为奇意动用法)《伤仲永》8、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其父为宾客意动用法)《伤仲永》9、父利其然也(利: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意动用法)《伤仲永》10、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名词作状语)《愚公移山》11、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飞奔的马名词用做动词)《三峡》1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潭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心乐之(乐以之为乐意动用法)《小石潭记》凄神寒骨(凄:使--- ---凄凉,寒:使--- ---寒冷使动用法)《小石潭记》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名词作状语)《小石潭记》14、流血五步,天下缟素(缟素:穿孝服名词用作动词)《唐雎不辱使命》15、死国可乎?(死:为国事而死为动用法)《陈涉世家》16、陈胜王(王:为王名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17、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名词用作动词)《陈涉世家》18、忿恚尉(忿恚:使尉恼怒使动用法)《陈涉世家》19、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铁甲,锐:武器形容词用作名词)《陈涉世家》20、负势竞上,互相轩邈(轩邈: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作动词)《与朱元思书》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醉翁亭记》。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
![初中语文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46e994be7e21af45b207a880.png)
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两个名词连用,必有一个名词作动词;副词后面直接带名词,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而已。
如“一狼洞其中"(《狼》)中的“洞”,原为名词,洞穴,转化为动词“打洞”之义。
(2)一般名词作状语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狼》)中的“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是“在道路上”的意思。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中的“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中的“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是“用对待兄长的礼节”的意思。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意思是“像狗一样”。
(3)方位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直接作状语,这种语法现象在古汉语中很多,往往用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如“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中的“西南”,是“向西南”的意思,用来修饰“望”,限制其方向。
(4)时间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如“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中的“朝”“暮",就是典型的时间名词作状语.它们往往用“而"或“以”同动词相连接。
(注:以上三项都可视作名词作状语现象。
)(5)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作名词。
如“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中的“射”,本是动词“射箭”,这里转化为名词“射箭的本领".(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句子中,形容词如果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身份的特征和意义,形容词就转化为名词。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4e1d33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e.png)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 初中1—6册文言文词类活用总汇(人教版)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鞭数十(鞭,用鞭子打,4)2、果然鹤也(鹤,变成白鹤,4)3、天雨墙坏(雨,下雨,34)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意动,当作宾客,42)5、其家甚智其子(利,意动,认为……聪明)6、父利其然也(意动,以……为利,42)7、歌以咏志(歌,写诗歌,21)8、愿为市鞍马(市,买,45)9、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57)10、对酒当歌(歌,高歌,唱歌,220)1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是方位名词做动词,表示放在前面、放在后面)12、置所罾鱼腹中(罾用是用罾捕的)13、皆指目陈胜(目是用目示意)1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15、名之者谁(名,给……命名)16、一鼓作气(鼓,击鼓)17、朝服衣冠(服,穿戴)18、惠子相梁(相,作宰相)19、冬雷震震(雷,打雷)20、夏雨雪(雨,降下,落下)21、寻向所志(志,做的记号,标志)22、有仙则名(出名)23、有龙则灵(现灵)24、披发文身(画文彩;刺花纹)25、书帛曰:陈胜王。
(称王)26、不蔓不枝(蔓延;生出枝节)27、皆刑其长吏(刑,惩罚)28、环而攻之(环,包围)29、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30、峨冠而多髯者(峨冠,戴着高帽子)31、皆下之(攻下)32、此中人语云(语,告诉)33、欲穷其林(穷,走到尽头)34、吾义固不杀人(坚持合宜的道义、情理)35、天下缟素(穿孝服)36、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划船)(二)名词作状语1、窗扉洞开(像洞一样,27)2、当窗理云鬓(云,像乌云一样,46)3、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犬一样)4、失期,法当斩(法,依照法律)5、吾义固不杀人(义,按照道义)6、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7、面刺寡人者(面,当面)8、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9、置人所罾鱼腹中(罾,鱼网,用网捕)10、夜篝火(用篝火装着鬼火)11、箪食壶浆(用箪,用壶)12、乃丹书帛(用朱砂)二、动词活用(一)动词作状语1、几处早莺争暖树(争,16)2、忽啼而求之(啼,哭着,42)3、跳往助之(跳,跳着)(二)动词作名词1、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战马,49)2、宜枉驾顾之(驾,指车、马)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4、猛浪若奔(奔,飞奔的马)(三)使动用法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笃、睦、和,形容词)2、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形)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4、乱花渐欲迷人眼((迷,意为使迷乱))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使……扰乱;使……劳累)6、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使……痛苦;使……劳累;使……饥饿;空乏,使……穷困;使……颠倒错乱;使……惊动;使……坚韧)7、固国不以山溪之险(使……巩固)8、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使……震慑)9、忿恚尉(使尉愤怒)10、凄神寒骨()(四)意动用法1、以贤勇知(《大同》,贤,形,认为……为贤)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认为……美)3、闻寡人之耳者(闻)4、父异焉(对此感到诧异)5、邑人奇之(以之为奇)6、父利其然(认为这种情况有利可图)7、渔人甚异之(对此感到诧异)8、余悲之(对此感到悲哀)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
8上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
![8上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444bd36f5335a8102d220be.png)
通假字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如:“便要还家”爱莲说可爱者甚蕃(蕃通繁,繁盛众多.)核舟记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衡——“横”,横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拣”挑选)约八分有奇(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大道之行〔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三峡①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湖心亭看雪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船))一词多义桃花源记出:(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分享。
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1)便舍(shě)船:丢下。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标记或者是标记的符号。
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名词)之:(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说法为代之误入的渔人。
为:(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把······当作。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读wèi,介词,对、向。
遂:(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5c5d3c5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0.png)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归纳如下:
1.名词作动词:名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如“一狼洞其中”中的“洞”,原本是名词,这里表示“打洞”的意思。
2.名词作状语:名词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谓语,如“箕畚运于渤海之
尾”中的“箕畚”,表示“用箕畚”的意思。
3.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
点,如“此皆良实”中的“良实”,表示“善良诚实的人”。
4.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
点,如“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善”,表示“擅长”的意思。
5.动词作名词: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
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中的“出”和“入”,表示“出产的东西”
和“收入的东西”。
6.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如“无案牍之劳
形”中的“劳”,表示“使……劳累”的意思。
7.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怎么样”或“以……为……”的意思,
如“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表示“把……当作宾客对待”的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理解和分析。
(完整)初中文言文_词类活用
![(完整)初中文言文_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9f05b78b4a7302768f99397d.png)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人教版初二语文文言文之人教版初一初二语文文言文虚词,词类活用.doc
![人教版初二语文文言文之人教版初一初二语文文言文虚词,词类活用.doc](https://img.taocdn.com/s3/m/f1882d3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3.png)
人教版初二语文文言文之人教版初一初二语文文言文虚词,词类活用一、为一动词wéi⒈;做; 例:①并自为其名②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③为我为云梯之械④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行拂乱其所为⑥好为《梁父吟》⑦行拂乱其所为⒉;作为、当作、成为; 例:①弃其杖,化为邓林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③以丛草为林④武陵人捕鱼为业⑤以牒为械⒊;认为; 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⒋;是; 例:①知之为知之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③天下为公④中轩敞者为舱⑤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⑥此为何若人⑦若为佣耕二介词wèi⒈;替、给、向;例:①愿为市鞍马②为人谋而不忠乎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为楚造云梯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⑦为天下唱⒉;被;例:①二虫尽为所吞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山峦为晴雪所洗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⑤士卒多为用者⑥贤能为之用二、之一动词;到; 例: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③辍耕之垄上二助词⒈;的; 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虽有千里之能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⒉无义,不译⑪主谓间,取独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大道之行也④甚矣,汝之不惠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⑫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⑬定语后置的标志例:①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②马之千里者⑭凑足音节例: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②鸣之而不通其意③怅恨久之④公将鼓之三代词⒈代人例:①或置酒而招之②借旁近与之⒉代物例:①渔人甚异之②录毕走送之③策之不以其道⒊代事例:①闻之,欣然规往②属予作文记之③弗之怠④吾既已言之王矣⑤肉食者谋之三、以一介词⒈;把、拿、用; 例:①以衾拥覆②徐喷以烟⒉;凭借、按照; 例:①策之不以其道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④何以战⒊;因为; 例:①以中不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④勿以善小而不为⑤不以千里称也⑥徒以有先生矣⑦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⑧先帝不以臣卑鄙二连词⒈表目的;来; 例:①无从致书以观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④河曲智叟亡以应⑤令辱之,以激怒其众⑥杀之以应陈涉⒉表修饰,同;而;的用法例:①俯身倾耳以请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动词;认为; 例:①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为与此同类③皆以美于徐公四、而一表并列;和、又、并且; 例: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起坐而喧哗者③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④国险而民附⑤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失丽⑥生于忧患而无于安乐⑦蔚然而深秀⑧舍鱼而取熊掌二表承接;就、然后;或不译例:①日出而林霏开②既醉而退③强饮三大白而别④夺而杀尉⑤挟天子而令诸侯⑥呼尔而与之⑦长跪而谢之三表修饰不译例:①朝而往,暮而归②杂然而前陈者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执策而临之⑤佣者笑而应曰⑥面山而居⑦玉城雪岭际天而来⑨仰而视之⑩在楚城上而待楚寇四表转折;但是、却、然而; 例: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人不知而不愠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④足肤龟裂而不知⑤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⑦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⑧出淤泥而不染⑨邻有短褐而欲窃之五表因果;因而;例: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②(夸父)道渴而死五、于一表比较:有超过的意思①皆以美于徐公②所欲有甚于生者③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二引出时间、地点、对象;在、到、向、从、对于;⒈引时间:①奉命于危难之间②试用于昔日⒉引地点:①躬耕于南阳②战于长勺③箕畚运于渤海之尾⒊引对象: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过于诸侯②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③胡不见我于王④生于忧患⑤万钟于我何加焉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三表被动;被; ①受制于人②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六、者一指代人、物,;的人、的东西;①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②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③卜者知其指意④或异二者之为⑤得道者多助⑥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⑦往来而不绝者⑧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⑨肉食者谋之⑩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⒒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⒓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二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①陈涉者,阳城人也②诸葛孔明者,卧龙也③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三放在主语后,引出原因①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②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亦抑人谋也⑤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
部编人教版(版)文言文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部编人教版(版)文言文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https://img.taocdn.com/s3/m/f4c0254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c.png)
通假字《世说新语·陈太首与友期行》尊君在不?“不”通“否”《论语》十二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高兴,愉快学而不思则罔。
“罔”通“惘”,迷惘,糊涂《诫子书》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通“冶”,陶冶《狼》止有剩骨。
“止”通“只”《杞人忧天》亡处亡气。
“亡”同“无”,没有《木兰诗》著我旧时裳。
“著”同“着”,穿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贴火伴皆惊忙。
“火”通“伙”《卖油翁》但手熟尔。
“尔”通“耳”,相当于“罢了”《河中石兽》曳铁钯。
“钯”通“耙”。
不亦颠乎?“颠”同“癫”,疯狂《三峡》略无阙处。
“阙”通“缺”,中断《与朱元思书》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回去《孟子·富贵不能淫》安居而天下熄。
“熄”通“息”,停止往之女家。
“女”通“汝”,你《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堵塞,不通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愚公移山》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聪明亡以应。
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没有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放置无陇断焉。
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高地《周亚夫军细柳》《周亚夫军细柳》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被”通“披”,穿着,穿着改容式车改容式车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车前的横木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桃花源记》《桃花源记》便要还家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邀请 《核舟记》《核舟记》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通“又”“有”通“又”为字共三十有四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通“又”“有”通“又”诎右臂支船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弯曲,弯曲左手倚一衡木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与纵相对,与纵相对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称的美称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挑选《庄子·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北冥有鱼 “冥”通“溟”,指海色深黑其翼若垂天之云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通“陲”,边际,边际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疑问语气词语气词《礼记·虽有嘉肴》《礼记·虽有嘉肴》 学学半学学半 “学”通“敩”,教导。
文言文复习 词类活用 人教版
![文言文复习 词类活用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2bc336b90d6c85ec3ac647.png)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四(2)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爱
五、使动用法(比较)
现代汉语中的兼语句式: 主语使宾语 具有了某种 行为 古代汉语的使动用法:
晋侯
饮
使
赵盾
具体动作是 宾语发出的
五、使动用法(例句)
认为
我者
认为我美
七、为动用法(解说)
为了
谓语和宾语 之间有了目 的关系
七、为动用法(例句)
动词
等死,(我们)死 国可乎?
为了
为了国家而死
文言文复习 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的大概类型
活用为动词 活用为状语 名词 活用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 为动用法 使动用法
活用为名词 活用为动词 活用为名词
动词 活用 形容词 活用
意动用法
二(1)名词活用为动词(比较)
现代汉语: 文言文: 宾语
宾语
动词+
名词+
介宾补语 介宾补语
能愿动词 副词
现代汉语: 时间名词、 方 位名词作状语,普 通名词很少作状语。 古代汉语: 时间名词、方位 名词、普通名词等名 词常常作状语。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二(2)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谓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
三(1)动词活用为名词(比较)
名词或代词 名词或代词
活用
(形容词) (形容词)
主语+……+ ……+……+宾语
8上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
![8上人教版文言文,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b7a673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4d.png)
通假字桃花源记要:通“邀”,邀请如:“便要还家”爱莲说可爱者甚蕃(蕃通繁,繁盛众多.)核舟记诎右臂支船(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衡——“横”,横着)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拣”挑选)约八分有奇(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为字共三十有四(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虞山王毅叔远甫刻(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大道之行〔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
三峡① 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② 哀转久绝(“转”通“啭”,婉转)湖心亭看雪余挐一小舟(“挐”通“桡”,撑(船))一词多义桃花源记出:(1)不复出焉:出去。
(2)皆出酒食:拿出,分享。
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2)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1)便舍(shě)船:丢下。
(2)屋舍(shè)俨然:名词,房屋,客舍。
中:(1)中无杂树:“中间”。
(2)晋太元中:“年间”。
(3)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1)处处志之:名词活用为动词,“做标志”。
(2)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标记或者是标记的符号。
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名词)之:(1)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2)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3)处处志之:语气助词,不译。
(4)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
(6)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另有说法为代之误入的渔人。
为:(1)武陵人捕鱼为(wéi)业:动词,把······当作。
(2)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3)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读wèi,介词,对、向。
遂:(1)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2)遂迷:“终于”。
最新初中语文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按课编汇)!!!
![最新初中语文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按课编汇)!!!](https://img.taocdn.com/s3/m/a5d4a9123169a4517723a3c0.png)
人教版七——九年级文言文词类活用(按课编汇)七上《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论语》十二章1、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2、学而时习之(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3、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温故而知新(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5、饭疏食饮水(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吃粗粮,喝冷水。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乐,把……当做快乐。
)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虽有嘉肴》1、不知其旨也(旨: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不知道它味道鲜美。
2、不知其善也(善: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不知道它的好处。
《河中石兽》1、棹数小舟(棹:本义“船桨”,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驾着几只小船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这户人家认为自己儿子非常聪明5、智子疑邻(智: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聪明。
)七下《伤仲永》1、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用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3、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惊异。
)父亲对此感到惊奇,就借邻居的书写工具来给他4、父利其然也(利: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5、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奇特。
)同县的人认为他很奇特6、泯然众人矣(众人:名词用作动词,变成普通人。
)(才能)完全消失 ,成为普通人了6、贤于材人远矣(贤:形容词用作动词,胜过,超过。
)远胜过其他有才能的人。
《口技》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善于。
2、会宾客大宴(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1、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3、众妙毕备(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狼》1、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初中文言文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初中文言文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https://img.taocdn.com/s3/m/d99384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b.png)
初中文言文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这种形容词、动词不表示动作行为,而是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的用法,就是“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一、语法位置判断法。
运用这种方法要懂得一定的语法知识,能熟练地找出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
这样就能迅速判断此类活用情况。
1、动词、形容词兼代中心词直接作主语。
如传不习乎传: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论语〉十则》众妙毕备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口技》2、动词、形容词兼代中心词直接作宾语。
如“惧有伏焉。
”“伏”即“伏兵”。
《曹刿论战》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三峡》将军身被坚执锐坚:形容词用作名词,铁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在翻译这种词类活用的句子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动词、形容词作定语。
二、标志识别法(一)、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介词)+动词:后面的动词作宾语,活用为名词例如:救死扶伤(死伤的人),量入为出(收入、支出的财物),道不拾遗(遗失的财物)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骏马。
《三峡》(二)、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介词)+形容词成语卷:好高骛远(过高过远的目的),见异思迁(新奇的东西),取长补短(长处,短处),披坚执锐(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温故知新(旧知,新知),扶老携幼(老人,小孩)2、其+形容词成语卷:无。
例如: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偏义复词,深度)4、数量词+形容词例如:万紫千红十全十美千奇百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动宾(1)形容词+名词(名词性短语):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例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成语卷:恃才傲物(傲视)(2)形容词+代词例如:如鸣珏环,心乐之乐:形容词用作动词,喜欢。
《小石潭记》(3)副词+形容词副词(状语)+谓语动词例如: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形容词用作动词,显灵。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_词类活用
![(完整版)初中文言文_词类活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e5a6a23169a4517623a341.png)
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天雨墙坏雨:名词用作动词,下雨。
《智子疑邻》2、妇抚儿乳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会:名词用作动词,恰逢,正遇上。
宴:名词用作为动词,举行宴会。
《口技》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名词用作动词,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用作为动词,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狼》10、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从柴草中)打洞。
《狼》11、听妇前致词前:名词用作动词,向前。
《石壕吏》12、每至晴初霜旦霜: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不以及也奔:名词用做动词,飞奔的马《三峡》14、皆披发文身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观潮》1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给…取名。
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别号。
《醉翁亭记》18、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泉:名词用作动词,汲泉水。
《满井游记》茗: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罍:名词用作动词,端酒杯。
红装: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蹇:名词用作动词,骑驴。
19、皆指目陈胜目: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名词用作动词,用竹板打。
《陈涉世家》21、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下:名词用作动词,攻下,攻克。
《陈涉世家》22、陈胜王王:名词用作动词,为君王。
《陈涉世家》23、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名词用作动词,用鱼网。
《陈涉世家》24、功宜为王功:名词用作动词,论功劳。
《陈涉世家》25、皆刑其长吏刑:名词用作动词,惩罚。
《陈涉世家》26、策勋十二转策:名词用作为动词,记下。
《木兰诗》27、愿为市鞍马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七年级(上)1 鞭数十,驱之别院。
(《童趣》)(名词活用为动词):用鞭子打。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指旧的知识,学过的东西。
B指新的知识,新学的东西。
4 楼五架,窗扉皆洞开。
(名词作状语):像洞一样。
七年级(下)5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伤仲永》)(形容词作意动词):感到惊异。
6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同上)(形容词作意动词):认为……奇特、非凡。
7 父利其然也。
(同上)(名词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8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名声。
9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木兰诗》)(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10 会宾客大宴。
(《口技》)(名词用作动词):举行宴会。
11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12 其一犬坐于前。
(《狼》)(名词活用为状语):像狗一样。
13 一狼洞其中。
(同上)(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14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同上)(名词活用为状语):从隧道。
八年级(上)15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桃花源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异或认为……奇怪。
16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陋室铭》)(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著名。
17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同上)(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显出灵异。
18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同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此处指居室的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19 无丝竹之乱耳。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受到扰乱。
20 无案牍之劳形。
(同上)(动词用作使动词):使……感到劳累。
21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名词用作状语):用箬篷。
22 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石青。
23 石青糁之。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即涂染。
24 卧右膝。
(同上)(使动用法):使……卧,平放。
25 诎右臂支船。
(同上)(使动用法):使……屈,弯曲。
26 而竖其左膝。
(同上)(形容词用作使动):使……竖,竖起。
27 居右者椎髻仰面。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28 故人不独亲其亲。
(《大道之行也》)(第一个“亲”意动用法):以……为亲。
29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同上)(第一个“子”意动用法):以……为子。
30 故外户而不闭。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从外面。
31 虽乘奔吁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动词用作名词):善跑的马。
32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33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34 每至晴初霜旦。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35 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观潮》)(形容词用作动词):高过。
36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37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景象。
38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马。
39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
40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湖心亭看雪》)(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41 与余舟一芥。
(同上)(名词作状语):像小草一亲的微小。
八年级(下)42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与朱元思书》)(名词作状语);向东或向西。
43 急湍甚至箭,猛浪若奔。
(同上)(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44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A指(争着往)高外;B指(争着往)远处。
45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五柳先生传》)(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地)知道。
46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47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使……乐。
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形容词用作动词):辱没。
48 一食或尽粟一石。
(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完。
49 策之不以其道。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鞭策(用鞭子打),驱使。
50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51 食之不能尽其材。
(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52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送东阳马生序》)(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腰间挂着)53 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同上)(名词用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54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动手。
55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用笔。
56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名词用作状语):向西。
57 如鸣环,心乐之。
(同上)(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58 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59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
60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61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A使……凄凉;B使……寒泠。
62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形容词用作状语):A在……之前;B在……之后。
63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守”,名词,太守,官名。
这里是动词,即“做……太守”。
64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醉翁亭记》)(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65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6 泉而茗者。
(《满井游记》)(名词用作动词):用泉水。
67 泉而茗者。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煮茶。
而歌者。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端着酒杯。
68 红装而蹇者。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穿着艳装。
69 作则飞砂走砾。
(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
70 作则飞砂走砾。
(同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走。
九年级(上)71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陈涉世家》)(名词作动词):下大雨。
72 置人所罾鱼腹中。
(同上)(名词作动词):用鱼网捕。
73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同上)(名词作动词):(用)笼(罩着)。
74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75 将军身被坚执锐。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A坚固的铁甲。
B锐得的武器。
76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同上)(名词作状语):用丹砂。
77 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同上)(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
78 天下苦秦久矣。
(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79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同上)(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或以……为怪。
80 忿恚尉,令辱之。
(同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81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唐睢不辱使命》)(名词用作动词):白色丝织物,指丧服。
这里是“穿丧服‘的意思。
82 (专诸、聂政、要离)与臣而将四矣。
(同上)(数词用作动词):这里是“成为四个人”的意思。
83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隆中对》)(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地)84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同上)(名词作动词):A用箪盛;B用壶装。
85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同上)(形容词用作状语):A对外;B对内。
86 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A(名词用作动词);发扬光大。
87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同上)(名词用作动词):长庄稼(长草木)88 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发扬。
89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亲近。
90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同上)(形容词用作动词):和……疏远。
91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92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同上)(形容词用作名词):奸邪、凶恶的敌人。
93 肉食者鄙,又何间焉(名词活用作动词,参与)94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95 公将鼓之(鼓,名词做动词,击鼓)96 朝服衣冠(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97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当面)98 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99 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100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101 必先苦其心志(苦: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102 空乏其身(空乏: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痛苦)103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104 劳其筋骨(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105 饿其体肤(饿: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饥饿)106 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动词用作名词,国内)107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108 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109 惩山北之塞(惩: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苦,苦于)110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用在否定副词“不”前,加强否定语气,连)111 面山而居(面:名词用作动词,向着,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