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外军如何推进非战争军事行动建设(20201119072136)

合集下载

军队遂行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几点思考

军队遂行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几点思考


左运 贤
姚成瑞

要: 军队遂行非战争 军事行动任务 已成为我军的重要 历史使命 。结
合 以往 实践 经验 ,军队在遂行重 大非战争军事行 动过程 中,要加 强舆 论 宣 传, 强化教 育导向 , 增强政 治引导能力 ; 要建 立应急机 制 , 完善行 动预 案 , 增
jl 虽} 夹速反应 能力; 要施行 军地联合 指挥 , 开展 军地 交流协 作 , 增强联合 行动 能力 ; 要筹 组 专业队伍 , 编配专 业装备 , 强专 业救 援 能力 ; 深化理论研 增 要
随着我 国面临的非传 统安全 因素 日益增多 , 军
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越来越频繁 ,内容 越来越丰富 , 样式也越来越多 , 原有的法律规范 已不能适应出现的新情况 、 新变化 , 需要在现有 的法律法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军 队在非战争军
各层次紧密衔接 、 各系统相互协调的预案体系 , 确保一有情况军 队能够迅速启动 , 快速反应 。 具 体来说 , 要建立及时顺畅的情报预警互通机制 ,
国 防 科 技 21 年 01 第5 第3 卷 期 期 2 第5
军 队遂 行重大非 战争 军事行动 的几点思考
Ad ie r t e PL S m p r n No -Co a la y Op r t n vc s o 1 h A。 I o t t a n mb t Mit r e a i s i o
指挥 : 建立融合集成的联供联保机制 , 实现军地 保障资源融合 , 能综合利用 的不另起炉灶 , 努力 提高保障效益 ; 建立军地一体的联动管理机制 ,
明确军地各 级各部 门的具体职能和协调方法 , 落实必要的联席会议 、 联合演练等制度 , 形成统

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思考

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思考

而有 重点 地 制 定应对 多 种安 全威 胁 的行 动 预 案 。二是 训练 ,使 民兵 预备 役部队具备过硬 的专业素质和技

精 确性 。针对 不 同任 务 、不 同 程度 的威 胁 ,将 人 员定 能 。 一是 立足 岗位专 攻 精练 。在 系 统规 范训 练 内容 和
位 ,行 动定案 ,装备定人 ,多案准备 ,做到精确用 标 准的基础上 ,采 取岗位练兵 、比武竞赛 、专业考
点和遂行任务需要 ,在应急力量布势时 ,应做到 “四 防火 、抗震救灾等专业应急队伍。二是立足行业系统
个突出”:即突出大中城市 ,重点组建医疗 、通信、 建制编。主要在 电力 、通信 、卫生 、燃气 、矿业等行
防化 、工程等 各类抢 救抢修分 队 ;突 出交 通沿线地 业系统 ,成建制成系统编建电力抢修 、通信抢险 、卫
此 ,要 着 眼各 地域 实 际 ,通 过整 合 、改 建 、撤 并 等手 整 合 。一是 依 托 职 能部 门对 口编 。 主要 是发 挥 地方 交
段 ,进 一 步优 化应 急 力量 布局 ,使 各种 应 急分 队组 建 通 、水利 、林业 、气象 、地震等职能部门的统管 、协
地 域与 执行 任 务需 求相 吻合 。针 对 各 区域 地理 环境 特 调 、指导作用 ,对 口编建交通运输 、渡河抢险 、森林
(三 )围绕任 务 需 求配备 专业装 备 器材 。 目前 ,
高 ,对参与力量 、装备器材 、技术保障等方面提出了 民兵预备役部队现有装备是按照三分之一编制人员训
区 ,重点组建道路抢 修 、车辆运输 、交通调 整等分 生防疫、矿难救援等专业队伍 ,相对独立编组 ,就地
队;突 出沿江沿河地区,重点组建水上救援 、人员输 就近使用。三是打破 区域协作编。对核生化救援 、生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营房保障构建策略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营房保障构建策略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营房保障构建策略摘要: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军民融合式营房保障作为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军队后勤保障能力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将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营房保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解决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营房;保障;构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对国家发展与社会安定团结产生威胁的问题和情况日益多元化,对军队的武装力量需求与应用也逐渐增多,使得我国军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不断增加,其中包括救灾、维稳以及反恐、维和、护权、突发事件处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突发性、随机性以及保障方位不确定性特点,导致非战争军事行动下的后勤保障建设体系要求也更高,为满足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需求,就需要建立与非战争军事行动相适应的各项后勤保障体系。

其中,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营房保障建设作为其后勤保障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营房保障构建的问题,对其有关对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作用和意义。

1、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式营房保障及其建设问题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与常规的军事行动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在指挥协调以及实施方式、随行保障、行动任务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征,在政治上具有大局性、指挥上具有复杂性、行动上具有突发性,而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处置上则具有相应的专业性特征。

对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来讲,坚实、完善的后勤保障是其行动开展与行动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其中,营房保障是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后勤保障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营房保障与建设情况,其保障建设的目的在于为非战争军事行动参与各方进行宿营、供水、供电以及制冷、供暖等需求提供,从而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完成提供相应的物质保障。

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什么论文-论文是什么

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什么论文-论文是什么

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什么论文|论文是什么准确定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努力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是我国的重要战略。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篇一:《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思考》摘要:准确定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努力拓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渠道是“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是对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提出的新要求。

人才是建军之本,如何加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的培养,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将成为我军建设面临的一项最严峻、最紧迫、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准确定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目标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政治性、突发性、多样性、技术性等特点,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应是: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和强烈的使命感;具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局意识;具有扎实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较强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指挥能力和专业技能,并能胜任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发展需要的军事人才。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人才培养的类型可分为四种层次:技能型技能型人才是指掌握某项非战争军事行动基本技能,把技术人员或决策者的技术措施、计划、方案转变成具体的军事行动,主要从事如装备操作、排爆、安检审查等具体实践活动的军事行动人员。

操作手、消毒员、均属于技能型人才。

技能型人才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直接实践者,直接关系行动的执行效果。

主要通过院校、部队或军地联合短期培训进行培养。

指挥型指挥型人才是指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处于决策指挥地位的领导人才,包括科技管理人才在内,如总指挥、行动队队长、技术部主任等。

军校如何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

军校如何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

军校如何开展抢险救灾训练新世纪新阶段,随着国家利益的拓展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加剧,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我军担负的重要任务。

作为军事院校,我们不可避免的要参与某些非战争军事行动,由于之前在这一方面准备的不足,所以军事院校如何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的问题。

汶川抗震救灾这场非战争军事行动,给军事院校教育训练在各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国防科大以及某些武警院校也参与了这次重大的抗震救灾行动,所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思考。

面对多样化军事任务,军队院校的任职教育必须加强教育训练改革。

我就针对抢险救灾这一方面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介绍一下抢险救灾行动的特点和行动的一些要求,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有针对性的安排军校的日常训练。

1.突击性强。

《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明确指出,军队是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执行国家赋予的抢险救灾任务是军队的重要使命。

灾情、险情、疫情、重大事故一旦发生,就会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军队临危受命,情势紧急,必须争分夺秒。

军队遂行这些急难险重任务大都是在地方政府难以控制局面的情况下参加的,需要连续突击、协力抗灾,军队的作用是其他武装力量所不能替代的。

军校作为军队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当然责无旁贷。

2.指挥复杂。

抢险救灾行动通常是军地各种抢险救灾力量协同行动,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指挥对象分散作业,点多、线长、面广,指挥控制困难;灾情突发、且变化无序,突击性任务多,部署调整频繁。

3.专业性强。

有些抢险救灾行动专业性强,要求指战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时甚至需要动用特种专业部队,根据灾害和险情的性质、特点、规模,因情组织,科学指导,提高救援效率。

4.环境险恶。

灾情和险情现场既对人身安全构成直接威胁,又给处置行动带来极大的阻碍和困难。

比如,核、生、化泄露事故会产生辐射沾染、有毒化学物质,火灾、洪灾和地震次生灾害都将对参与处置行动的人员构成直接的生命威胁,类似事故、灾害的处置行动极为繁重和困难。

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本文针对非战争军事训练存在的问题,从训练内容的选择、训练层的区分、训练资源的拓展以及非战争军事训练与军事训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以促进非战争军事训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问题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全军的重视,随着新一代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的颁布,为规范部队非战争军事训练奠定了法规基础。

但在训练组织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促进训练的健康发展。

一、合理选择训练内容,增强训练的针对性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多,行动不同,训练内容和要求也不同,如果不加选择全面训练,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军事训练。

因此,要按照非战争军事行动需要,合理选择训练内容,增强训练的针对性。

首先,要针对部队专业特点,选择训练内容。

非战争军事行动有较强的专业性,因此应紧密结合部队专业特点选择训练内容。

比如,舟桥部队进行抗洪抢险训练、工程兵部队进行抗震救灾训练、防化部队进行核生化救援训练、特种大队进行反恐怖训练等。

这些训练内容与分队专业紧密相联,只要对传统训练内容稍加调整,就能够完成好非战争军事训练的相关内容。

不仅能达到好的训练效果,还能有效的促进部队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提高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并且,专业分队较高的训练质量,能保证在关键时刻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提升部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

其次,针对部队驻地情况,选择训练内容。

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周边形势复杂,部队驻地分散。

部队所处的地区不同,可能担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也不相同。

因此,在设置训练内容时,要根据部队所处的周边环境、编制装备以及可能担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选择训练内容,突出训练的应用性。

比如,部队地处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可重点设置应对自然灾害的训练内容;部队地处民族矛盾突出地区,以制乱平暴训练内容为重点。

此外,对于一些具有可预测性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比如,连绵阴雨所造成的水灾、干旱可能造成的森林火灾、社会秩序持续混乱引发的骚乱等,可就近确定参训部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

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

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论文摘要:学习借鉴外军经验教训是加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虽然有许多体制内容不能照抄照搬,但符合现代军队建设规律的科学的组织模式、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是可以借鉴的。

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军地合作,是关乎行动成败、扩大政治影响和军队能否融入国际环境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检验和释放国家综合实力的现实选择。

一、国外对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地合作的研究进展(一)外军普遍强调军地合作是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2010年美国国防部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在第6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各种关系”的重要性。

报告认为,为了消除危机、提高应对能力和保持全球防务态势,美国国防部须加强与盟友及伙伴之间的关系,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国务院等美国政府部门及本国私营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密切合作。

同年发布的英国《国家安全战略》提出,强化与盟友和各类伙伴的关系,在应对国内外危机中形成跨机构的努力,建立“一体化政府”的实施体制。

(二)国外着重研究了维持稳定、国家重建、人道救援、国际维和等行动类型中的军地合作问题2006年美国陆军军事历史研究中心出版的论文集《跨国行动、联盟和国际军事合作:历史与前瞻》,在第4部分收录4篇文章,专门研究了俄罗斯、加拿大和欧盟在维和行动中的国际合作。

2008年荷兰国防大学瑞金斯和勃兰两位副教授主编的《管理军政合作》一书,以国际视野和案例方式,研究了人道主义救援、维持稳定和国家重建行动中的军地合作,以及评估合作效果的指标。

美国海军研究生院沃兹教授等人2009年主编的《海军维和与人道行动》一书,回顾了英美等国海军执行维和、国家重建、人道救援和维持稳定等行动的历史、国际法依据、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且提供了5个案例分析。

2011年美国国防大学教授若沃伦主编的《安全庇护:国际介入、安全合作与美军的形象变化》一书,主张美军在各类行动中与国内外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私营部门合作,特别强调美军与伙伴的能力要互补,合作成果要互惠,合作中要互信。

军校如何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

军校如何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

军校如何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军队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命不仅仅是战争,还包括维护国家安全和平与稳定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军校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军校如何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以提升军官和士兵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一、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教育非战争军事行动包括联合国维和行动、反恐怖行动、人道主义援助等,要求军队人员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为此,军校应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研讨会等形式,使学员全面了解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背景、原则、任务和操作规范,为其后续实战训练提供理论基础。

二、开展实践训练实践训练是学员提升实战能力的关键环节。

军校可以模拟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场景,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员进行实地考察、实际操作等训练。

比如,组织学员在非战争冲突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民情、地理环境和国际形势,培养学员的跨文化交流和谈判技巧;模拟联合国维和行动,进行多国联合军事演习,加强学员的联合作战能力和协同作战意识。

三、提高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非战争军事行动往往处于高压和危险的环境中,要求参与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因此,军校应通过心理教育和文化教育,提高学员的心理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和文化修养。

心理教育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心理疏导等方式来实施,帮助学员正确对待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可能面对的压力和困难;文化教育可以通过文化讲座、文化交流等方式来实施,提高学员的文化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加强合作联络非战争军事行动通常是多国或多军种联合行动,要求各国军队保持密切合作和有效联络。

军校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联训联演等活动,促进各国军队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培养学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视野。

五、实行评估与总结机制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后,军校应建立评估与总结机制,及时总结训练成果和经验教训,并对训练进行科学评估。

通过评估与总结,不断完善训练方案和方法,提高训练效果,为今后的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

着眼“急时应急” 推进民兵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着眼“急时应急”  推进民兵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适度 、专业齐 全 ,努力 打造一专 多能的专业力 量队
伍。
加 强专 家队伍 建设 。随着我 国社会发展逐 步实 现工业 化并 向信息化迈进 ,非 战争 军事行动 面临的 环境更 加复杂 化 、行动 指导思想更加 科学化 、完成 任 务手段更加 科技化 ,这就迫切需要 吸收越来 越多 的专 家人才到 民兵 中来 。在编组过程 中 ,要根 据任
法 规 ,确保 民兵 非战争军 事行动有法 可依 、依 法行
动。
着眼 高效顺 畅 ,组 建军地联合指 挥机构 。 以各 级 地 方 党 委政 府 为 指挥 核 心 ,以省 军 区各 级 指 挥
求 ,加速 推进 民兵 非战争 军事行 动能力建 设 ,使其 真 正成为 “ 急时应 急 ”的坚强基 础支撑力 量 ,确保 有效维 护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和社会稳定 。
务需求 逐步把 编组 向技术 密集型企事 业单位延 伸 ,
下衔接 、配 套完善的方案体系 , 确保 一旦有事能够
有效应对 。 着眼 长远 实效 ,制订 完善 配套政 策法规 。非 战
争军 事行动涉 及领域广泛 、情况复杂 、性质特殊 ,
向新 兴商服行 业延伸 ,向地方高科技 园 区和高 等学

后 备 力 1 I 《 啊
着 眼 “ 急 时应 急”
推 进 民 兵 非 战 争 军 事 行 动 能 力 建 设
画 苗 雨 丰
内容提要 : 非战 争军事行动是 军事力量运 用的重要 方 式 ,民兵担 负繁 重多样 的非战争 军事任务 ,与之相适应 ,
必须着眼 “ 急 时应 急” 需要 ,构 建 军 地联 合指 挥 体 系、编
校延伸 ,注重把思想作 风过硬 、技 术专业精通 、年

对加强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动员能力建设的思考

对加强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后勤装备动员能力建设的思考

MILITARY AFFAIRS LOGISTICS军事物流养,到各类后勤装备物资和生产能力的储备,周密计划各项后勤装备动员准备工作,在紧急征用状态下,要在平时准备的基础上,根据所执行的任务对后勤装备保障的实际需求,迅速修订和完善后勤装备动员方案,快速实施后勤装备动员,以确保后勤装备保障任务的完成。

2.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特殊性,后勤装备必须加大储备,动员工作必须严密组织、搞好训练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多种多样,从而对后勤装备动员的要求标准不断提高。

军队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执行一般任务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在斗争对象既特殊又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不同的对象,要求组织不同的后勤装备保障,尤其对特种后勤装备需求较大。

因此,必须在平时有重点地加大后勤装备物资储备,并进行相应的针对性训练。

在后勤装备物资储备方面,后勤装备动员单位要充分调查研究和论证,调整用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装备物资储备布局,根据可能投入兵力、装备和军兵种数量需求,做出合理的消耗预计,并对重点方向和地区的后勤装备物资储备进行适时调整,特别是在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地区,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后勤装备物资的储备。

在针对性训练方面,为提高后勤装备动员效率,后勤装备动员还应结合平时的国防动员调查、民兵预备役军事训练等时机,抓好编入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装备动员任务的装备和人员的训练演练,积极开展通用后勤装备动员保障研究,从中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规律,为后勤装备动员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指导。

3.非战争军事行动危害性大、影响面广,后勤装备动员必须快速反应、争取主动近年来国内外部队参与的抢险救灾、国际维和和联合反恐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危害性大、影响面广。

例如“汶川地震”、“日本大海啸”等抢险中紧急需要的船只、沙包等物资,参与“911”反恐中所需的盾牌、警棍等装备都需要临时动员取得援助。

这些都要求后勤装备动员快速主动,一要快速动员所需的后勤装备物资。

后勤装备动员单位应根据具体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和方法,迅速调运所需各种后勤装备物资,分发给参加任务的部队。

浅谈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浅谈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化 能力 建设 ,确 保 能有 效遂 行任 何 类型 的非 战 争军 事
行 动任 务 。

质 ,联合制定行动预案 ,把维稳 、救援 、抢 险 、支 援 、保通等任务要求分解到各任务分 队。在赋予各分
队 主要 任务 的 同时 ,还 应赋 予与 之相 关 的3 5 不 同 ~种 类型 的任 务 ,确保 遇 有 任何情 况 ,都 能够 迅速 展 开行
险救灾 ,对遂行任务 队伍 的专业技能都有很高 的要 求 。为此 ,必须突 出搞好 国防动员专业救援 队伍建 设 ,确保其既可独立战斗,又能作为骨干指导其他分
队完成 任务 。

重加强国防动员队伍的常态化建设 ,保证遇有情况能
够快 速 动员集 结 。

是选好 编 组 载体 ,确保 人 员常 态。一 方 面 ,遇
量 的重 要组成 部 分 ,加强 其非 战争 军事 行动 能力建 设具 有 非常重 大 的意义 。


非 战争 军事行 动 种类 繁 多、平 时准 备千
够用”的原则 ,由本级军事机关商地方党委 、政府确
定 。应急队伍布局应靠近 自然灾害多发区域、重点 目 标周围和交通沿线附近,通过缩小兵员分布范围提高 动员集结速度 ,通过交通线快速机动展开 ,合可形成
有灾 害 时地方 政府 必然 启 动应 急机 制 ,组织 相关 行业 部 门的人 员展 开救 援 工作 ,由此将 导致依 托 各行 业组 建 的应急 分 队难 以成建 制 动员集 结 ;另 一方 面 , 民兵 预备 役人 员特 别是 农村 民兵 预备 役 人员外 出 比例 高 ,
企 业单 位 内部人 员 流动性 也较 大 。 因此 ,应尽 量选 择
GUOF ANG DONGYUAN ANJ U Y I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若干探讨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若干探讨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若干探讨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是新时期军队履行职责使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践行我军根本宗旨、维护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

专业研讨课是高校开设的一种拓展性专业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具有重要价值。

专业研讨课实施以教师为“导演”、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经实践证明能确实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深刻理解。

笔者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开设了一门专业研讨课——《爆破技术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应用研究》,经过五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教学体会,提高了对人才培养的认识。

一、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提升途径在专业研讨课中得到有效拓展军队院校要认真研究新军事变革中军队院校人才培養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要求、新举措,这是适应新军事变革的客观要求,是推进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加强军校学员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培养,是军队院校的职责使命要求,是人才培养的必要举措,是军队能更好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必然要求。

专业研讨课的教学目的,是在学生修完专业主干课后,通过专业研讨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是学生拓展和提升专业认同的有效补充,更是针对性地提高某种专业能力素质的有效举措。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在军队院校课程设置中,基本没有主干课程和必修课,在学习完一些主干专业课后,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开设专业研讨课,可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相关理论与专业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通过课堂研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进行思维的激烈碰撞,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内涵,学会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方法,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

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在专业研讨课中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使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获得了有效拓展。

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形式在专业研讨课中有了灵活体现非战争军事行动,其主要样式包括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处置边(海、空)防突发事件、维护国家权益、参与国际维和等。

世界各国军队都非常重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美军在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后,陆、海、空军陆续颁发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各有关条令条例,大力提供应急性救援活动。

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

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摘要: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指导我军遂行任务的重要指导方向,对我军的发展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将该项政治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政治工作指导的科学性、,建立完善的政治工作内容体系给出了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求真务实;工作内容在国际上,政治格局以及战略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非战争军事行动已经在军事斗争的舞台上开启。

在《政工条例》中,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利用借鉴以往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各项经验,明确了我军的各项行动任务目标以及方向,将全面履行新时代环境下的军事使命,推进我国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发展。

一、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特征。

必须将该项政治工作作为重大任务(一)增强使命意识,切实加强官兵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责任感与主动性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军事理论也有了新的创新与突破,军事力量在非战争应用方面应用的更加广泛。

我军将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任务作为一项重点内容来执行,将对行动能力方面的建设归入到现代化军事建设以及斗争的全面?时腹ぷ髦校?纳入到军事能力全面建设的全局规划工作中,更是我军党委领导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是部队的日常工作重点任务,指导官兵们将该项行动的本质认清,明确其特殊要求,明确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军的一项责任,增强主动完成任务的使命感,提升在面对不同的安全威胁时,能够利用多灵活、多样化的角度将任务完成,使自身的能力得以提升。

(二)增强组织领导,完善健全的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工作的快速反应机制在一些军事行动中,维和反恐、抢险救灾等为目标的行动通常会非常紧急,我军面临的问题一般是一项行动中,有多中任务,一项任务中,有非常多的情况。

为了更好的执行该项行动,各级党委以及政治机关要将应急反应机制完善健全,以便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做出反应,迅速行动,进行高效的、有效的指挥,对需要支援的地区能够有序的进行心理疏导、宣传等各项政治工作。

着眼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培养短训参谋学员的信息素质

着眼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培养短训参谋学员的信息素质

着眼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培养短训参谋学员的信息素质摘要:司令机关参谋的信息素质,对组织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一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司令机关参谋在院校的短期培训时间较短,如何利用院校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培养参谋学员的信息素质,是院校培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信息素质;院校培训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司令机关参谋更好地组织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了便捷手段。

因此,培训院校应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努力提高参谋学员掌控信息技术的能力,着重培养其信息素质,为其组织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其组织指挥作战行动做好准备。

一、组织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机关参谋的信息素质至关重要为满足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信息需求,需要从以下两方面做准备:一是要加强平时的信息准备。

在对各类非战争军事行动信息需求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以备战时需要。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平时显现不出重要性,战时却无法突击完成,因此必须扎扎实实地去完成;二是完善各种信息获取手段。

特别是在危急时刻、危险地区,当常规信息获取手段无法使用时,要有替代手段。

这两方面都对机关参谋的信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需要机关参谋有丰富的信息素质储备。

“兵马未动,信息先行”。

比如,在抢险救灾任务中,及时有效地获取灾情信息,就能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救援计划、定好行动预案,给救灾行动争取宝贵的救援时间,最大程度降低人员财产损失。

因此,组织完成信息化条件下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机关参谋的信息素质起到关键作用。

二、着眼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培养参谋学员信息素质的四个方面要完成好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不仅取决于指挥员的谋略艺术,更取决于机关参谋的信息素质以及掌控信息技术的能力。

因此,参谋学员在校学习期间,要强化信息主导意识,即树立信息技术在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一理念。

培训院校应利用参谋学员在校学习的有限时间,培养其信息素质,提高其掌控信息技术的能力。

我军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战略义浅谈

我军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战略义浅谈

MILITARY AFFAIRS LOGISTICS军事物流我军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战略意义浅谈文/徐 鹏 王维俊 邱 林摘 要: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为维护和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利益而展开的涉及外国、外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确保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政治利益稳定和拓展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检验国家军事力量建设能力水平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战略经济的全球化、利益的交织化、威胁的多样化,使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国家战略安全、政治外交互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军事威胁与震慑等诸多问题。

这些交织复杂的矛盾,要求中国必须积极主动迎接全球化经济、政治、文化的挑战,增强经济的融合与依存、政治的互信与互动、文化的争鸣与包容。

确保国家在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互动与合作中赢得主动选择权,确保战略利益的实现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国防军事实力并要积极全面参与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

一、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确保国家战略安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是指为维护和确保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利益而展开的涉及外国、外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开展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战略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是积极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的需要,是新的历史阶段军队职能任务拓展的重要体现。

我国通过广泛参与涉外非战争军事行动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推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和谐共同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我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战略安全地带不可避免地延伸、扩展到全新的区域和领域。

国家战略安全从局部“战略生命线”安全向全球利益分布面拓展;国家战略空间安全从陆地表面向地下、海底、太空、电磁等多维空间辐射。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各强国为了维护全球战略利益安全,在海上力图控制更多的战略咽喉要道,以确保平时维护本国的航运安全,战时封锁他国海上航运和海军力量;在陆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强国依靠其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及不断完善的快速战略投送能力,以确保平时对潜在对手形成战略威慑,战时形成军事力量的合围和战斗力的快速到达及军事打击能力的集中释放;在空间遍布的各类、各式卫星及空天飞行器已为其争夺制天权提供了强大的信息支持和保障,以确保平时遂行全球战略侦查、构建空天一体化信息平台,战时可引导非接触远程精确打击及垄断制天权;在电磁领域试图具备控制全频谱及战略信息资源,以实现平时信息“无所不知”,战时对手信息网络断裂,形成信息孤岛和信号盲区。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应急物流建设的思考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应急物流建设的思考

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应急物流建设的思考摘要:加强军事应急物流建设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

加强军事应急物流建设,要以制定预案为突破口,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要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增加物流容量;要建立高效运作机制,保障物资顺畅流动。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事应急物流;保障军事应急物流是指提供重大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安全事利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日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

军事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

应急物流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在危机发生时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

与一般物流相比,军事应急物流更凸显了如下主要特征。

一、军事应急物流的主要特点(1)突发性。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强度和影响范围具有不可预测性,这就决定了其产生的物流需求是突然的、不可预知的。

(2)时效性。

应急物流在时间上具有很强的约束性和紧迫性,物流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的发展态势。

(3)多样性。

应急物资的种类繁多,并由于灾情和突发事件的不断变化,物资的需求量和供需地都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4)非常规性。

应急物流应遵循特事特办原则,尽量压缩一般物流的中间环节,使整个流程更为紧凑,物流机构更加精干,物流行为表现出浓厚的非常规色彩。

(5)公益性。

应急物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非盈利性活动,平时的物流经济效益将不再是物流活动的核心目标。

物流企业参与应急物流运作更多考虑的是社会效益与企业形象,属弱经济性活动。

二、军事应急物流建设存在的不足军事应急物流在5.12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一是缺乏统一的军事应急物流保障组织机构;二是军事应急物流保障预案不完善,预案体系及支持系统不合理;三是军事应急物流保障专业队伍和救援装备缺乏,派遣程序相对复杂;四是信息系统不完善,信息滞后,沟通不畅。

提高军校学员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学习能力探析

提高军校学员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学习能力探析

Total.255September 2013(C)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总第255期2013年9月(下)提高军校学员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学习能力探析王亚杰(空军航空大学吉林·长春130022)中图分类号:E25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3)27-0039-02摘要反恐、抢险救灾、平息骚(动)乱、参加军演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是军队在新形势下需要应对的任务,为了适应新的任务需要,必须积极探索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规律,拓展军校学员学习能力的培养渠道。

关键词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校学员学习能力An Inquiry into the Improvement of Cadets 'Learning A 鄄bility of Accomplishing Non -war Military Operations //Wang Yajie Abstract Counter-terrorism,disaster relief,quelling unrests,participating in military exercises and humanitarian relief and other non-war military operations are the tasks for the army to deal with in the new situation.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tasks,we must actively explore the non-war military action rules,ex-pand channels of training cadets'learning ability.Key words non-war military operations;cadet;learning ability 非战争军事行动最突出的特点是涉及领域广、突发性强,准备时间短,这就要求军队院校在复杂、多样和不确定的军事行动中寻找共性,探寻规律。

扎实推进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扎实推进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扎实推进国防动员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杨光跃
【期刊名称】《国防》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合理构建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力量布局.—要基于任务需要调整数量规模.结合各地所处战略地位和经济社会实力,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灾害威胁、不安定因素及遂行非战争军事任务需求,突出重要政治和经济区域、重要交通沿线、重大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和恐怖势力活跃地区,统筹规划国防动员力量的建设规模.根据“双应”需要,适当减少直接参战型力量、普通专业力量,增加支援保障型力量、技术型力量和应急处突、抢险救灾等专业力量,使国防动员力量建设规模与安全发展需要及可能担负的应急任务相适应.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杨光跃
【作者单位】云南省军区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思想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2.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思考
3.浅谈加强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4.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5.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动员系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外军如何推进非战争军事行动建设
近期以来,非战争军事行动在世界范围内日趋频繁,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各国军界目前都在投入较大精力积极研究和探索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常态化建设这一重大课题,认为
对加强国际合作、开展军民协同、实施平战转换功能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制一一规范化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和平时期,许多国家开始将军事力量投入到应对恐
怖活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行动之中,并在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中逐渐建构起
较为规范的应急机制。

美军在这方面首当其冲地走在了世界前列,特别是震惊世界的“9 • 11
事件后,布什政府迅速着手机制改革,全面应对。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陆、海、空
军陆续颁发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各有关条令条例,认为战争行动的核心是摧毁敌人的战争能力,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核心则在于慑止战争、提供应急性救援活动等。

这标志其非战争军
事行动理论、机制、体系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已日趋成熟和完善。

近年来,俄军等根据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不同特点,则全力推进常态一体化建设,积极构
建起应对各类灾害与危机的有效机制,不断加强实施紧急救援、联合军演、国际维和、反恐
维稳等协同演练。

而在伊朗,由于其全境基本都处于欧亚地震带上,所以地震频发,其紧急事务委员会在组织军民联合救援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来西亚针对其水患、风灾和山体
滑坡现象严重等情况,建立起国家安全理事会为最高救援指挥和决策机构体系,在应对各种
危机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各国的实践表明,规范化的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对于顺利实施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寅练一一常态化
目前,世界一些国家为了有效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每年都定期或不定期地组
织由各军兵种,包括地方人员参与的联合应急演练。

据悉,北约每年都要举行常态化的紧急
救援联合军事演习;尤其美军,自“9・1事件后常常组织实施大规模的联合应急演练,内容
设置主要有模拟地震救援、生化危机、空中和海上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应对。

另据报道,英军近来不断加强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反恐维稳、海上拦截等为重点内容的演练,并
将其正式纳入军队条令和正规训练项目,同时进行严格的考核;英军特别空勤部队经常采取
所谓的死亡房”演练,即在死亡房”内设置有若干假想恐怖活动,并展开应急对抗救援。

法军在军队体系内专门设置有救灾专业部队,其技术装备完整,训练体系规范,除积极组织针
对性的联合军演外,还广泛地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研讨。

印军适应本国国情在应对突发
事件中,高度重视应急机动部队建设。

目前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立足本国国情和把握世界局
势全面加强多手段、多形式、多内容的常态化建设,从而使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同——高效化
非战争军事行动环境复杂、情况多变,尤其是涉外活动越来越多,除了联合军演、维和
行动外,不少救援活动也越来越具有国际背景,为此,许多国家高度关注协作与协同问题。

美军认为,非战争军事行动经常有多国联合组织实施,这就需要多国力量的协调与配合。

因此,在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组织计划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国家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宗教
信仰、语言交流、军事实力、装备水平、后勤保障以及信息情报通信等现实问题。

为了加大协调力度,目前外军增加了联合部队指挥官的联络官”数量,以便在多元文化
背景与复杂环境等因素情况下能够有效实施沟通与协同。

2004年底,印度洋地区发生特大
海啸后,在联合国统一协调下,积极组织实施了紧急救援行动。

美军迅速启动了危机反应机
制,建立了上至国防部、下至联合特遣部队司令部的三级指挥体制。

同时,一些国家还迅速
建立起国与国之间、军地之间协同的联合预警机制,这种大协同在应急救援中始终发挥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重建一一有序化
除参与紧急救援行动外,参与灾后重建如今也愈来愈成为许多国家军队的常态性做法。

据外电报道,在卡特里娜”飓风灾后重建中,美军现役和后备役部队从事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主要有:部分基础设施重建、通信与交通恢复、水陆河堤清理、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各类犯罪等。

日本自卫队在灾后重建中主要任务则是向灾民提供饮食保障、运送救灾物资、协
助维护治安、抢修基础设施、参与次生灾害预防等。

1985年9月,墨西哥西部海域相继发
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后,墨西哥军队除实施紧急救援行动外,还直接参与了恢复社会秩序、安置大量灾民和灾后重建工作,对能源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大型危险建筑实行突击除险抢
修作业,为灾后重建铺平了道路。

可见,非战争军事化行动在灾后与危机重建中,同样发挥
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法规一一配套化
外军近来研究表明,健全科学配套的法规制度是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法理基础和有力保障。

“9 • 1恐怖事件后,美国会通过了《反恐怖主义法》修正案,美军据此在2001年参谋长联席会议上颁发了《联合作战纲要》,将非战争军事行动与战争行动并列为美军的
主要行动类型,并以同样的方式在战略、战役和战术层次上组织实施。

法军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是源于2002年制订的《2003-2008年军事规划法》,以确保军队反恐有法可依,并于2005年在国民议会中通过新的反恐怖法案,以更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

印度是世界上飓风、旱灾、洪灾、地震、雪崩和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因此,印度宪法把军事化救援作为一项重要职能之一,其陆、海、空三军的相关条令中均将抢险救灾列入军队多
样化行动的重要任务。

(高东广刘武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