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搭石》课文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搭石》
尊敬老人
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 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总结全文、展现文章主旨
课后巩固练习
“搭石”课堂作业 一,我会补充词语。 山洪( )( ) 溪水( )( ) ( )( )有序 人影( )( ) ( )( )而行 ( )( )当然 二、句子加工厂。 1、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修改病句) 2、那次春游,同学们高兴快乐地玩了一整天。(修改病句) 3、妈妈经常给我们买哈密瓜、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修改病句) 4、飞机在飞行。(扩句) 5、泪珠滴落在红领巾上。(扩句) 三、我会用下列关联词各写一句话。 如果……就…… 因为……所以…… 每当……就…… 不仅……而且……
你从中发现了怎样的美?
无私助人 细心稳重
看不见的美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 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 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 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 背而行。
你从中发现了怎样的美?
礼貌 热情
看不见的美
假如遇上老人来搭石,年轻人总 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 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搭 石
青石桥小学 谈娇
什么是美?说一说 你认为美的东西。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 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如果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那么即便是几块普通的搭石, 你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丽之处。
初识课文:
听一听
:听朗读,标出自然段,读准正确的
字音,给不认识的字标注读音。
读一读
:初读课文, 圈出文中的生字,以及
看得见的美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在 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 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 感。
《搭石》教案8篇
《搭石》教案8篇《搭石》语文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
本文作者刘章是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他的诗质朴纯真而又简约大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课文选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诗歌相同的特点。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文描写了农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农村生活中的平凡镜头,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学情分析】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师:昨天啊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
(课件出示情境图)同学们看——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
《搭石》说课稿(12篇)
《搭石》说课稿(12篇)《搭石》说课稿1说教材《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令人感到情致淳厚。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以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理解,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认识7个生字。
会写11个生字。
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定为: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说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讲授本课时我尝试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40分钟内高效紧张地学习。
说教学过程:我重点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堂课主要有三个主要环节。
根据教学实际我将第二课时具体安排安排为五个环节:一、板题示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要求我们语文课上导入语要简洁,最好能开门见山的引出新课,可以不再复习提问,不再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再解题,这一切都交给学生在自学中去完成。
但也可以有一两句富有激情的语言。
因此,我将这一节课的导入语设计为:上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刘章爷爷来到认识了搭石作用,今天我们再来细细的品味一下通过搭石展现的人性美。
接着板书课题,“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提出课题的板书也很重要,一定要认真对待,不但要把字体写工整,笔画笔顺也要正确,板书的地点还要醒目。
小学语文课文《搭石》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课文《搭石》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课文《搭石》教学设计1课前谈话:同学们好,我是来自中心小学的罗老师,早上,当我走进我们刘家坊小学,看到学校虽然还在建设之中,但很干净,风景也美!我还看到同学们一张张笑脸,你们非常热情地欢迎我这个陌生的老师,让老师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这也是一种美,一种内在的心灵美!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节语文课,你们高兴吗?真的?有了你们的热情支持和敏而好学,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非常美满!一、画简笔画,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风景画。
(简笔画搭石)知道画是什么吗?没错,是搭石。
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21课,题目是——(板书)二、了解搭石,引出“美”通过前面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是搭石吗?谁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找得真准!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绾”是意思呢?那就是说,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人们收工就必须——人们赶集就必须——人们访友就必须——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生齐:脱鞋绾裤。
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啊,你体会到了什么?不便、麻烦,甚至是辛苦,夏天还好,可到了秋冬,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就必须靠搭石过小溪了。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读读什么是搭石。
(生齐读“进入秋天,,这就是搭石”)搭石,其实就是平平凡凡的石头组成。
但是作者却说它构成了——(生接:家乡的一道风景)板书: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生齐读普通的石头而已,作者为什么说它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指名说)是啊!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和作者刘章爷爷一起,走进小村庄,走近搭石去看看吧!三、自读交流,寻找“美”请大家默读课文2—4自然段,把你觉得美的句子划出来,并在旁边简要地写上你的感受。
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搭石讲解
《搭石》《搭石》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描绘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场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互爱互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课文原文: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进人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搭石不仅方便了乡亲们的出行,还体现了互帮互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在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乡亲们会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确保大家的安全。
上了年纪的人,即使急着赶路,也会停下来修整搭石,确保行人的安全。
这些都体现了乡亲们互帮互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此外,搭石还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在秋天的家乡,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
这样的景象,不仅方便了乡亲们的出行,还给家乡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综上所述,《搭石》这篇课文通过描绘家乡的搭石景象,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互爱互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家乡的美好,以及互帮互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搭石》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搭石》说课稿(精选6篇)《搭石》说课稿1一、说教材《搭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拨动学生爱的心弦”的好课文。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1)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教学重点: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三、说学生情况中年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四、说教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象理解”“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1、从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去想象画面,体会搭石上蕴含的人性美。
2、从重点段入手,联系上下文,加强字词句的理解。
3、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六、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我从精美图片“小山村”创设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随机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1、学贵有疑:什么是搭石?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有目的地朗读课文。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和搭石的作用,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自主寻找美丽的风景。
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搭石课文
五年级上册第五课搭石课文小明是一个非常聪明和灵活的孩子。
有一天,他跟爸爸一起去参加一个特别的活动——搭石比赛。
比赛地点是一个非常大的操场。
当小明和爸爸到达操场时,他们看到了许多人正在忙碌地搭石。
有些人正在摆放大石头,有些人则在一块块地搭石头。
比赛组织者给每个参赛队伍发放了一些规定的石块,小明拿到了一袋子小石头。
小明看着比赛区域,心里想:“这个搭石比赛真有意思。
”他决定认真参加比赛。
小明打开袋子,将小石头倒在地上。
他观察了一下小石头,发现它们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有的石头像方块,有的像三角形,还有的像圆球。
小明沉下心思,开始思考如何搭出一个漂亮的石头塔。
首先,小明选择了一个平整的地方,用手拍平泥土。
然后,他将一个大石头放在地上,作为塔的基石。
接着,小明开始将小石头一个个地搭在基石上。
小明观察每一块小石头,找到它们相互搭配的位置。
有时候,他需要找一个圆球状的石头来填补两块方块状石头之间的空隙,有时候他又需要找一个三角形状的石头来增加塔的高度。
小明一边搭石头,一边不断调整石头的位置和方向,使塔看起来更美观。
小明发现,搭石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有时候,他摆放了几块石头后,塔就不再稳固,会倒塌。
小明不气馁,他重新检查了一下每一块石头的位置,发现了问题所在。
他重新搭建塔时,注意力更加集中,动作更加缓慢,确保每一块石头都放置得非常牢固。
慢慢地,小明的石头塔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美丽。
其他参赛者看见小明的塔后,都赞叹不已。
他们争相围观,纷纷向小明请教搭石的技巧。
小明谦虚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并鼓励每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
比赛结束后,小明的塔被评为最美的石头塔。
小明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
通过这次比赛,小明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耐心,还学会了与别人分享和合作。
他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小明的搭石经历也启发了爸爸。
回到家后,爸爸在花园里搭起了一个小花坛,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石头组合在一起,让花园更加美丽和有趣。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优秀说课稿
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搭石》优秀说课稿《搭石》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以“爱”为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搭石》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赞美家乡人乐于奉献、和睦谦让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四年级学生学习的要求,我对教材的理解,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1.理解脱鞋挽裤、协调有序等词,能正确书写“懒惰、山洪暴发”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初步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感受作者对家乡人乐于奉献、和睦谦让品质的赞美。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确定本节课的重点:理解拖鞋挽裤、协调有序等词,感受作者对家乡人乐于奉献、和睦谦让品质的赞美。
确定本节课的难点:理解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三、说学情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为我们开展有效地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场景里离我们现在城市生活较远,学生很难理解,这需要老师的适当点拨。
四、说教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读、找、画、议”法、“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五、说学法1、学会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的方法相机理解重点词句。
如文中的“清波荡漾”“人影绰绰”“协调有序”就要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的句子“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和下文“前面的抬起脚步,后面的紧跟上去,明白“协调有序”的意思。
2、鼓励学生交流时畅所欲言:在交流时,我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搭石》说课稿(新)]搭石 说课稿
[《搭石》说课稿(新)]搭石说课稿. 《搭石》第二课时说课稿 06教本2班陈白莲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一篇精读课文《搭石》。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搭石》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从而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搭石》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凡的镜头:如一位上了年岁的人“修”搭石,一行人“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赞美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本课分2个课时展开教学,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对于本课教学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利用字典自主查找理解“绾裤、谴责”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理所当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在以上三个目标中,第2、3个教学目标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
难点: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说教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了更好地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课文视频,展示图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入情入境以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
2、读书指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通过自由读、分组读、表演读、想像读等形式的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
小学语文《搭石》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搭石》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搭石》教学反思1《搭石》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第21课课文。
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如“搭石”一般于默默无闻中凸现。
结合本课教材特点,我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验、感悟,在读中积累、内化,在读中欣赏、升华。
倡导个性阅读,珍视独特体验。
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一)以“寻找美”统领全文这篇课文文字并不艰深,但其间传递的情感却是丰富的。
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供给了想象的空间。
“请细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
学生潜心全文,完全能够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
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
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学生每寻到一处美,教师就用不一样颜色的笔在黑板的石头上写上一个“美”字。
(二)、以“欣赏美”感知全文学生在体验诉说这些美的画面时,脑际其实已经生成了丰富的人物形象,此时,教师适时地指导朗读,力求经过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强化这种细腻的情感体验。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在学生对“搭石”有了必须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一样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课本对话的目的。
心灵美、友善美、自然美、团结美、善良美、奉献美......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三)以“发现美”延伸课文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
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哪里也能够找到美?使学生的情感又进一步得到升华。
《搭石》课件(7)
生字生词
• 谴责 • • 间隔 • • 平稳
懒惰 人影绰绰 清波漾漾 联结 溪水猛涨 协调有序 平衡 俗语 汛期 理所当然
• 俩人 伏下 山洪暴发 脱鞋绾裤
格言
•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 睛。
感知课文
• 自主学习下面,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边读边想: A、课文围绕“搭石”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 B、用 画出课文的中心句。
• 中心句
•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
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
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 自主学习
• 请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边画: A、人们为什么要在小溪里摆放搭石?
用—画出有关句子。
B、人们摆放搭石有哪些要求?用…画出有 关词语。
•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1 、 搭 石
• 制作:实验小学 朱 亮
• 绿也无愁,红也无怨, • 无愁无怨的农家院, • 不是不知愁苦, • 是愁苦都能咽! • 甜的是一树雪梨, • 辣的是紫皮大蒜, • 苦的是一畦莴苣, • 一架葡萄酿着酸…… • 人生滋味万千般, • 农家品尝个最全!
• 学生质疑
搭 搭搭为 搭
石 是 什 么 ?
石石什 搭是么 在谁要 哪搭搭 里的?
石 的 作 用 是 什
??
么
?
生字生词
• 谴 ( qiǎn ) 责 懒 惰 ( duò ) 人影绰 ( chuò ) 绰
• 间 隔 联 结 协 ( xié) 调有序 ( sú ) 语
• 说一说
• 摆放搭石,要……….要………要…….. 要……..,乡亲们摆放搭石可真够……..
刘章《搭石》课文
刘章《搭石》课文
5 搭石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
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搭石》说课稿5篇(搭石说课课件)
《搭石》说课稿5篇(搭石说课课件)下面是收集的《搭石》说课稿5篇(搭石说课课件),供大家参阅。
《搭石》说课稿1《搭石》是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知道怎么样准备这节课的说课稿吗?以下是精心准备的四年级上册语文《搭石》说课稿,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一、说教材《搭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精读课文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与技能:(1)以随文识字为主要方式认识本课生字,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人性美2、过程与方法:(1)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等重点词句(2)读中感受美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中流淌着的和谐美、人性美(3)发现“生活之美”:体会作者于小事中发现美的方法找寻生活中的美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人物默默、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教学重、难点](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三、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四、说教法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中采用了“创设情境”“读中感悟”“想象理解”等教学方法重点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去品味语言,什么文章的美五、说学法1、从重点问题入手,联系上下文,加强字词句的理解2、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悟六、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自由地读课文,从问题——什么是搭石?若无搭石,人们又如何过小溪?“绾”字的意思?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的感知(三)再读课文1、根据学生对搭石的初步印象,让学生默读2~4自然段,寻找描写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并进行汇报2、从一行人走搭石、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以及青年人和老人一起走搭石的情景,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去品味语言,体会和谐美、谦让美和尊老美3、小练笔“假如来走搭石,,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四)课堂小结也许有一天,家乡会搭上桥,铺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会永远地消失了但家乡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七、说板书设计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什么文章的主题,我在黑板上写上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文章的中心句,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容。
语文课文《搭石》教案
语文课文《搭石》教案一、教材分析《搭石》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对摆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写表现了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人、家乡事的怀念赞美之情本文作者刘章是以诗歌著称于文坛的他的诗质朴纯真而又简约大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课文选的是他的一篇散文具有同他的诗歌相同的特点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本文描写了农村生活中非常不起眼的事物搭石及农村生活中的平凡镜头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平凡中透出的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的美好思想本课内容的编者设计精心文中配有插图安排了泡泡语文后安排了要求认识和要求书写的汉字及思考练习的四个题目这些内容提示了学习的重点、学习的方式为教师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提示作为学习该教学内容的四年级学生来讲已经有三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山洪暴发、间隔、懒惰、俗语、平衡、清波漾漾、理所当然、联结”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风景、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2.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的能力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探究体验方法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工具书(字典)、文具(钢笔、铅笔)、生字本、练习簿等2.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常规课堂布置3.教具的设计和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投影仪等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⒈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⒉生据题质疑【设计意图:思维从疑问始读题质疑以疑促思】(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⒈讨论商定自学方法2、学生自学3、全班交流自学情况【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学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深入局部探究体验该环节是本课时的中心环节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安排教学有效引导实现与文本的对话本环节将采用朗读、默读、圈划、思考、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读内容预设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学顺序将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安排具体教学内容视学情和课堂生成情况灵活处理【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研读重点一: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朗读、默读、交流感受引导学会抓住“无论”、“只要”、“一定”、“直到”等关联词语感悟家乡老人可亲可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学会朗读的轻重音变化读出感情2.生感情朗读【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和用词的精妙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研读重点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1.学生朗读本段找出最能体现画面美的词语2.指导学生发现“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引导体会画面的美3.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协调有序”的意思体会和谐相处互相照顾的纯朴乡情4.生朗读体会【设计意图:通过朗读、理解词语等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中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研读重点三: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1.引导探究怎样才能读好本段2.生通过默读思考同伴交流所得学会抓住“总会、总要”、“理所当然”等词语想象画面体会互相礼让敬重老人的传统美德3.生朗读体会【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感受“搭石”从而走进淳朴的民情感受美好的民风】(四)总结升华提高认识1.师指导联系课题研读课文最后一段所表达的情感提升对“搭石”的更深层次理解2.朗读升华【设计意图:深入体会升华情感感悟普通“搭石”中所蕴含着的崇高的人性美感悟文本的表达方法】(五)布置作业练习巩固1.视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安排课内或课外完成2.抄写生字、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通过恰当的练习积累语言文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二课时(一)导入师生共同第一课时学习内容(二)复习检查1.听写生字词2.交流抄写的妙词佳句【设计意图:检查复习梳理巩固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实现温故知新】(三)朗读课文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继续朗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四)拓展阅读1.出示作者刘章写的《写作的前前后后》(文章附后)引导学生自读印证自己的感悟理解2.交流读后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与作者对话【设计意图:积极利用课外阅读资源引导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积极的对话】(五)课内小练笔根据课后小练笔的要求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1.生交流所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2.生审题读懂题目要求3.生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尝试写作【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练习表达完成课后小练笔作业作者简介:王文妮女1981年3月出生小学一级教师现任教于青岛永宁路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多次在市、区执教公开课、示范课执教的语文课分别获省、市语文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在组织好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反思勤于笔耕撰写了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奖项;先后参与了多项省、市科研课题研究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致力于构建轻松、和谐、自主的课堂氛围形成了朴实、大气的教学特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的意思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等方法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仿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一、提出学习目标(一)谈话导入引出美师:说到风景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那些环境优美的地方在这样的风景中我们的眼睛能真切地看到其中的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搭石》给我们展示的却是一道特殊的风景不仅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更多的是需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二)提出目标.(1)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遇到不懂的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2)学习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懒惰、山洪暴发、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3)自由读课文说说文中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美(4)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二、展示学习成果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1)我会读生字(小组成员轮流读相互纠正)(2)我会正确读写“懒惰、山洪暴发、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有的读有的到小黑板上书写展示)(3)我理解理解“脱鞋绾裤、协调有序、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的意思(二)学文悟情展示1、我会读(读重点句或段)生1:“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我体会到这是一位负责任的老人我感受到了他的善良生2:“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段话中我体会到家乡的人们走搭石十分默契动作十分协调看着很整齐很美生3:这几句话我知道了一行人走搭石的情景作者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如同身临其境现在让我们走到那一行人当中去吧生4:这样协调有序的画面真是让我们久久沉醉请大家闭上眼睛(范读)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体会两个比喻:“像轻快的音乐”、“画一般的美感”)生5:“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我感到人们很谦让他们总是让对方先走2、我知道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作用3、我知道课文几自然段写出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道风景4、我知道:正是因为有了人们的“搭”两岸普通的石头才能构成家乡的一道风景——搭石它们构成一条“路”架起了一座“桥”联结了两岸的小村庄也联结了乡亲们的生活美读佳句背诵积累师:作者深情地写道——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布满和谐的风景三、激发知识冲突(适时进行)搭石是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是家乡一道风景。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课文原文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进人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刘章,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搭石》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汛、谴”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挽”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部编版小学语文《搭石》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搭石》课文原文及赏析
《搭石》课文原文:
山村里,有一条小溪。
溪水潺潺,清澈见底。
每年秋天,村子里的男人们就要去溪边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搬来放在小溪中,这就是搭石。
搭石,不过是一块块普通的石头,但是它们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每当过溪的人们踏上这些石头,就会感到一种和谐与默契。
如果哪一块石头不稳,或者高度不合适,大家就会主动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每当看到这一幕,我总会想起那个老汉。
他年岁已大,但每次都会早早地来到溪边,精心摆放每一块搭石。
他的动作那么熟练,那么专注,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
每当有人走过,他总是微笑着点头,那份满足和自豪溢于言表。
搭石,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深深的人情味和乡愁。
它们连接着两岸,也连接着人们的心。
每一脚踏在搭石上,都像是在诉说着村庄的故事,传递着人们的善良与互助。
赏析:
《搭石》这篇课文以山村的小溪和搭石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淳朴而温暖的乡村生活画面。
课文通过描述村民们每年秋天挑选、摆放搭石的过程,展现了乡村人民勤劳、朴实、互助的精神风貌。
课文中的搭石不仅是人们过溪的工具,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乡村人民之间的和谐、默契和互助精神。
老汉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他的细心、专注和满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区的责任感。
此外,课文通过对搭石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人情味的赞美。
每一脚踏在搭石上,都是对村庄故事的回忆和对人们善良互助的颂扬。
总的来说,《搭石》这篇课文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情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和人性的光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课文《搭石》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文名称:《搭石》2. 学科领域:小学语文3. 年级:四年级4. 课时:2课时5.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搭石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互相谦让、合作的道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搭石的意义;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描绘的搭石场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搭石的相关知识;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搭石的相关知识,谁能来说说搭石是什么?2.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词义;教师辅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答疑问;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搭石的场景和情感。
3. 理解课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搭石有什么意义?作者为什么要写搭石?教师引导总结:搭石是一种团结协作的表现,通过搭石可以体会到互相谦让、合作的道理。
4. 拓展练习: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如:“我们村里的人们,总是齐心协力地搭石,让过路人轻松地走过小溪。
”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强调搭石的意义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写一篇关于搭石的小作文;3.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团结协作的场景,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总结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2. 针对不足之处,思考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3. 强调搭石的意义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堂评价1. 学生自评: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态度和表达能力;3. 教师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小学语文课文《搭石》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课文《搭石》知识点汇总一、词语解释1理所当然: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2汛期:指江河水位定时性的上涨时期。
3绾裤:绾指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
绾裤就是把裤子挽起来的意思。
二、句子理解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含义: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
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三、多音字处:chǔ(处理、处置)背:bēi(背着、背枪)chù(到处、四处)bèi(后背、背面)涨:zhǎng(涨价、涨水)当:dāng(当心、理所当然)zhàng(头昏脑涨)dàng(上当、当作)四、俗语1得饶人处且饶人。
2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搭石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shān hónɡ bào fā měnɡ zhǎnɡ kù zi lǎn duò()()()()pínɡ wěn súyǔ pínɡ hénɡ shùn xù fù xià()()()()二、给汉字组词。
塔()据()沟()唯()搭()居()构()堆()稳()张()遣()协()隐()涨()遗()胁()三、为加点的字选择读音。
横:hènɡ hénɡ1、把石头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
2、他对这件事的态度蛮横()不讲理。
间:jiàn jiān3、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摆上石头。
4、他的房间()号是301。
句子理解1、《搭石》表现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第2自然段重点描写了调整搭石的老人,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表现了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第3自然段对一行人走搭石的描摹,实实在在地体现了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石》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我的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五六个小村庄分布在小溪的两岸。
小溪的流水常年不断。
每年汛(xùn)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wǎn)裤。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qiǎn)责这里的人懒惰
(duò)。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语。
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é)调有序
(x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
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
(fú)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