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体而言,夏朝时期的王权仍是以自然崇拜作为精 神支柱,以家族与宗族制为纽带,依靠“忠孝”等人们 自觉遵守的基本伦理道德来维系社会关系,而与后来周 公所鼓吹的“德治”是有区别的。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期( 公元前 2027年 ~ 公元前 770 年 )
(2) 商朝时期的管理思想。随着商朝社会规模的 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朝的“国治” 思想比夏朝时期更为发展和完备。其中尤以《洪范》 最为系统地阐述了当时的国家宏观管理思想,所谓 “洪范八政,食货为先”,说明当时商王朝已经把 解决民食和货物流通放在国家宏观管理的首位。其 提出的“洪范九畴”受到后来周王朝统治者的推崇, 成为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上与《易经》、儒法道 兵等具有同等地位的管理思想。商朝相较夏朝有所 不同的是,创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废除 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 的治国政策,并辅以更加明确的法制指导思想。在 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 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
秦汉时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战国末期百 家争鸣的思想在秦时得以统一。自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之后,“以法治国”的法家 管理思想在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下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 展。而后在经过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后建立起来 的汉王朝,所继承的天下实际已是破败不堪,如何维护 政治稳定和恢复经济,对当时的政府而言最为重要。
自夏王朝开始被建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初步形成,原有的氏族会议的民主议事制转向了独 裁集权制, 作为统治者如何巩固和延续王朝, 对这 些问题的思索催生了夏商周时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如果说远古时期的管理活动更多的是针对“人治” 的管理,那么此时从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立开始, 管理活动便从原始人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发展到了 国家管理,开始走向以“国治”为目的的管理。
在这“六家”学说中,阴阳家强调“四时之序” 与“天人感应”,保留了太多的神权政治色彩; 名家 强调“刑名之数”和“名实之别”的逻辑分析。这 两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但它 们对中国管理思想发展的实际影响,却是有限的。 只有儒、法、道、墨四家,在中国古代社会管理实 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 体部分。
北宋中期王安石实行变法改革,提出了改革时 弊的各种管理思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叶适为代 表的反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思想。元朝是蒙古族建 立的政权,耶律楚材的“以儒治国”思想有利于缓 和民族矛盾、巩固统一的封建政权。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衰落时期, 封建制度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这一时期有贡献的管理 思想都是以揭露旧管理制度的腐朽或改革旧传统而表现 出来的。明朝后期张居正提出了一批具有进步意义的有 关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军事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 纲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以 及清朝皇帝康熙、雍正都提出了不少独到而深刻的管理 主张。
上的权力; 三是制礼作乐以协调统治秩序。周初出现
的内外叛乱使周公意识到,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是
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也有悖于“明德
慎罚”的原则,提出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典章礼仪制
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周礼》,它为周朝确定 了一套完备的官僚组织与政治制度。西周还形成了 较之夏商时期更为完善的军事管理思想,编定了具 有成文法性质的《刑书》,这与夏商时期依靠习惯 法来定罪是不同的。《左传·昭公六年》就有“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的记载。
儒家经学的发展开始成为两汉管理思想的主流, 直至东汉时期更是将经学以法典的形式确立下来, 将儒家的礼治思想同王朝政治相结合,形成了儒家 正统管理思想体系。但是,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期,由于中国处于长期分裂状态,战争频繁,社会 混乱,儒学一度衰退,使得继而兴起的玄学、佛学、 道家思想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又重新形成了社会文 化管理思想多元化的蓬勃发展。随着隋唐的重新统 一,唐朝的统治者重构管理思想体系,利用宗教的 社会影响力,服务于王朝的政治巩固,形成了儒、 道、释三家杂糅的管理思想体系。
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时, 由于经历了三次社会大 分工,形成了农、牧、手工业并存的自然经济, 孕 育了自然的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文献典籍大部分具有教诲格调, 专注于 人们的管理行为伦理和人类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周围客 体世界的契合等, 而对管理意识、管理行为的关注, 则较为模糊。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期( 公元前 2027年 ~ 公元前 770 年 )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期( 公元前 221年 ~ 960 年 )
因此,汉初时期,道家黄老的“无为而治”应 势而生,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得以改变。之后到了 汉武帝时期,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形成了以《公羊》学为主,糅合阴阳家、 法家、道家等杂家的新式儒学,逐步确立了“霸王 道杂之”的管理思想,成为了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固 定管理模式。
中国古代(国家)管理思想 脉络梳理
汇报人:于先生
目录CONTENT
01
02
/ 关键词点击
/ 大致脉络梳理
03 儒家管理思想简述 /
04 当代中国传统管理 思想的现状与发展 /
第
一
讲 关键词点击
这些词语你熟悉吗?
道法自然 以民为本 强根固本 集分适当 以德治国
济世兴邦 为政以德 居安思危 无为而治
脉 络 梳 理
除以上四家之外,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各诸 侯国为了在战争中取胜,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管理思想 应时而生,它的管理价值主要体现在包含有丰富的战略 管理、信息管理、人才管理、权变管理等方面的思想, 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其战略管理思想,其“不战而屈 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是孙武军事思想的核心,在中 国乃至世界上均具有独创性。《孙子》继而论述: 上兵 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由此可观之,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 变革时代的产物,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管理思想。
(1) 夏朝时期的管理思想。据史料记载,禹自成 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后,不仅注重以道德、教化、 礼仪使诸侯和百姓臣服的文治思想,更不乏有用军 队、监狱、刑罚对不服从者镇压的武治思想。文武 并治的思想是在夏朝时期得以萌芽。
《大禹赋》中写道“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乃奉执征,降民鉴德。乃自作配飨,民成父母。” 揭示了人文初祖大禹奉行德治这一非常重要的政治 理念。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承接期( 960 年 ~1912 年)
宋元明清时期,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封建王朝 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这一时期管理思想没有跳出 秦汉到隋唐时期的旧有框架和体系,只是对管理制 度进行了部分的调整和变革,其内容没有实质性的 变化,属于管理思想的承接时期。
宋元时期,封建社会开始逐步走向衰落,为挽 救封建统治的危机,统治者主张在不触动封建制度 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地作某些调整变革。北宋初期 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其提出的 “荒政管理思 想”对后世影响较大,即通过向富人提供服务,使 饥民获得就业机会,度过荒年。这与 20 世纪 30 年代后西方经济学中出现的“有目的地扩大消费以 刺激生产并大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的理论如出 一辙。
治”管理思想较之夏商两朝更为全面和深入。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期( 公元前 771年 ~ 公元前 221 年 )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社 会进入一个大动荡时代,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其间,君王争霸,能臣辅佐,学派争鸣,人们的思 想不受框框的约束,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 理”( 《荀子·非十二子篇》) ,任何人都可以发表 自己的看法。社会的大动荡和大分裂,催化了百家 诸子思想的形成和各家学说的传播,出现了百家争 鸣的局面。但无论是哪种学派的管理理论,其最终 的目的都是为了治理国家和社会,都是以“国治” 为主的管理思想。
据《尚书·禹贡》记载: “导河自积石,至龙门, 入于沧海”,是指大禹治水,导九河使之入海。大禹因 势疏导洪水的治水方法与我们今天理顺经济的方法相同, 即管制手段要“严密”,理顺方法在“疏导”,显示出 了他早期经济管理思想的萌芽。大禹将治水与治国养民 相结合,在其治水的全过程中始终渗透着敬民、养民、 教民的民本思想。
礼法并举 人治与法相合 保民而王 唯法为治第二 大致脉梳理讲时间角度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孕育期( 300 万年前 ~公元前 21世纪)
远古时期的管理活动有史记载的有巢氏“构木 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钻燧取火, 以化腥 臊”、伏羲氏“结绳而为罔罟, 以佃以渔”等, 在这些管理活动中,许多管理思想得以孕育。在早 期原始部族时期,人们从事狩猎经济, 进行自然的 劳动分工, 孕育了朴素的劳动协作思想; 到原始部 族转化为氏族公社组织时期, 则出现了自然的劳动 分工的管理方式。到部落集团形成时期, 氏族长依 靠的是风俗习惯和自身威望来进行管理而非强制手 段,孕育了最原始的组织管理思想。同时, 由于生 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之间依靠原始的民主精神 和传统习惯协调彼此关系, 孕育了早期民主的社会 管理思想。
虽然商朝的很多管理思想比之夏朝有所发展,但是, 由于夏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仍十分低下,人们认识自 然的能力也极其有限,因此,夏商两朝都普遍盛行朴素 的“天命”、“鬼神”等宗教迷信思想,使得夏商社会 的管理思想具有鲜明的“天罚”、“审判”特色。其社 会管理以习惯法为主,主要包括礼与刑两部分内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期( 公元前 2027年 ~ 公元前 770 年 )
(3) 西周时期的管理思想。西周著名政治家周公
的治国方略对以后的社会影响很大,尤其对春秋战
国时期出现的各家管理思想具有启示作用。周公提
出: 一是“保民”、“明德”为上。为政者必须“迪
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才能统治长久; 二是加强和
完善管理机构。周天子时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拥有比以往朝代更至高无
作为古代宗族国家的重建和延续,西周继承了夏商
时期的天命鬼神思想与宗教神权观念,但夏商的灭亡也 使西周统治者深刻认识到,“天命”的保佑并非万世不 移,不可盲目迷信。要想“祈天永命”,不仅需要“敬 事上帝”,更重要的是“不可不敬德”。要想“享天之 命”,就必须以德治民,慎用刑罚。这主要表现为以礼、
刑为主体的各种礼仪法律形式。可见,西周时期的“国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期( 公元前 221年 ~ 960 年 )
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从上升逐渐 发展到鼎盛的时期,中国出现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第 一次高峰。管理思想随着经济的崛起和政治的成熟 化得到空前发展,并不断制度化。先秦时期所奠定 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框架,得以充实、确立和定 型。
在中国历史上,秦汉与隋唐及其相似。秦与隋 唐都是完成统一的王朝,但又都是短命的。更巧的 是,两个朝代都只有两代帝王,完成统一的国君( 秦 始皇和隋文帝) 都是有才干和政绩的,继位的( 秦二 世和隋炀帝) 都是昏庸无道之辈,短短几年就断送了 江山。虽然这两个王朝存在时间短,但在典章制度 方面贡献颇丰,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推动甚大。汉承 秦制、唐承隋制,使得它们都发展成为及其强盛的 帝国,都延续了四百余年的辉煌历史。
纵观这一段时期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可以看 到,秦汉至隋唐时期建立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为目 标的行政管理思想,实行了封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控制的 经济管理思想,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战略管理思想和集权式 的文化管理思想,实践了选贤任能的用人思想和礼法相济 的管理原则,严情结合的管理手段等,对先秦时期形成的 管理思想实行制度化,进一步发展了专制的集权管理制度, 通过官制、吏制、科举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使之成 为定式,并不断发展完善。这一阶段管理思想理论相当丰 富,包括秦始皇的集权管理思想、汉高祖无为而治的管理 思想、汉武帝有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桑弘羊的经济管理思 想、贾思勰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以及隋文帝的政治管理思 想等,随着唐朝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传统管理 思想的发展开始走向又一个高潮,出现了以唐太宗和武则 天等为代表的治国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期( 公元前 2027年 ~ 公元前 770 年 )
(2) 商朝时期的管理思想。随着商朝社会规模的 不断扩大、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朝的“国治” 思想比夏朝时期更为发展和完备。其中尤以《洪范》 最为系统地阐述了当时的国家宏观管理思想,所谓 “洪范八政,食货为先”,说明当时商王朝已经把 解决民食和货物流通放在国家宏观管理的首位。其 提出的“洪范九畴”受到后来周王朝统治者的推崇, 成为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史上与《易经》、儒法道 兵等具有同等地位的管理思想。商朝相较夏朝有所 不同的是,创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废除 了夏桀时残酷压迫人民的暴政,采用了“宽以治民” 的治国政策,并辅以更加明确的法制指导思想。在 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 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
秦汉时期是管理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战国末期百 家争鸣的思想在秦时得以统一。自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之后,“以法治国”的法家 管理思想在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下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和发 展。而后在经过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后建立起来 的汉王朝,所继承的天下实际已是破败不堪,如何维护 政治稳定和恢复经济,对当时的政府而言最为重要。
自夏王朝开始被建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初步形成,原有的氏族会议的民主议事制转向了独 裁集权制, 作为统治者如何巩固和延续王朝, 对这 些问题的思索催生了夏商周时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如果说远古时期的管理活动更多的是针对“人治” 的管理,那么此时从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立开始, 管理活动便从原始人的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发展到了 国家管理,开始走向以“国治”为目的的管理。
在这“六家”学说中,阴阳家强调“四时之序” 与“天人感应”,保留了太多的神权政治色彩; 名家 强调“刑名之数”和“名实之别”的逻辑分析。这 两家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但它 们对中国管理思想发展的实际影响,却是有限的。 只有儒、法、道、墨四家,在中国古代社会管理实 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 体部分。
北宋中期王安石实行变法改革,提出了改革时 弊的各种管理思想。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叶适为代 表的反传统的国民经济管理思想。元朝是蒙古族建 立的政权,耶律楚材的“以儒治国”思想有利于缓 和民族矛盾、巩固统一的封建政权。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衰落时期, 封建制度的各种矛盾充分暴露。这一时期有贡献的管理 思想都是以揭露旧管理制度的腐朽或改革旧传统而表现 出来的。明朝后期张居正提出了一批具有进步意义的有 关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和军事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 纲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以 及清朝皇帝康熙、雍正都提出了不少独到而深刻的管理 主张。
上的权力; 三是制礼作乐以协调统治秩序。周初出现
的内外叛乱使周公意识到,单靠武力征服或刑罚是
不能实现社会安定和国家大治的,也有悖于“明德
慎罚”的原则,提出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典章礼仪制
度和宗法等级秩序———《周礼》,它为周朝确定 了一套完备的官僚组织与政治制度。西周还形成了 较之夏商时期更为完善的军事管理思想,编定了具 有成文法性质的《刑书》,这与夏商时期依靠习惯 法来定罪是不同的。《左传·昭公六年》就有“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的记载。
儒家经学的发展开始成为两汉管理思想的主流, 直至东汉时期更是将经学以法典的形式确立下来, 将儒家的礼治思想同王朝政治相结合,形成了儒家 正统管理思想体系。但是,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期,由于中国处于长期分裂状态,战争频繁,社会 混乱,儒学一度衰退,使得继而兴起的玄学、佛学、 道家思想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又重新形成了社会文 化管理思想多元化的蓬勃发展。随着隋唐的重新统 一,唐朝的统治者重构管理思想体系,利用宗教的 社会影响力,服务于王朝的政治巩固,形成了儒、 道、释三家杂糅的管理思想体系。
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时, 由于经历了三次社会大 分工,形成了农、牧、手工业并存的自然经济, 孕 育了自然的经济管理思想。
中国早期文献典籍大部分具有教诲格调, 专注于 人们的管理行为伦理和人类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周围客 体世界的契合等, 而对管理意识、管理行为的关注, 则较为模糊。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期( 公元前 2027年 ~ 公元前 770 年 )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期( 公元前 221年 ~ 960 年 )
因此,汉初时期,道家黄老的“无为而治”应 势而生,社会关系和社会经济得以改变。之后到了 汉武帝时期,采取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形成了以《公羊》学为主,糅合阴阳家、 法家、道家等杂家的新式儒学,逐步确立了“霸王 道杂之”的管理思想,成为了历代统治者治国的固 定管理模式。
中国古代(国家)管理思想 脉络梳理
汇报人:于先生
目录CONTENT
01
02
/ 关键词点击
/ 大致脉络梳理
03 儒家管理思想简述 /
04 当代中国传统管理 思想的现状与发展 /
第
一
讲 关键词点击
这些词语你熟悉吗?
道法自然 以民为本 强根固本 集分适当 以德治国
济世兴邦 为政以德 居安思危 无为而治
脉 络 梳 理
除以上四家之外,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各诸 侯国为了在战争中取胜,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管理思想 应时而生,它的管理价值主要体现在包含有丰富的战略 管理、信息管理、人才管理、权变管理等方面的思想, 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其战略管理思想,其“不战而屈 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是孙武军事思想的核心,在中 国乃至世界上均具有独创性。《孙子》继而论述: 上兵 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由此可观之,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 变革时代的产物,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管理思想。
(1) 夏朝时期的管理思想。据史料记载,禹自成 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后,不仅注重以道德、教化、 礼仪使诸侯和百姓臣服的文治思想,更不乏有用军 队、监狱、刑罚对不服从者镇压的武治思想。文武 并治的思想是在夏朝时期得以萌芽。
《大禹赋》中写道“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 乃奉执征,降民鉴德。乃自作配飨,民成父母。” 揭示了人文初祖大禹奉行德治这一非常重要的政治 理念。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承接期( 960 年 ~1912 年)
宋元明清时期,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封建王朝 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这一时期管理思想没有跳出 秦汉到隋唐时期的旧有框架和体系,只是对管理制 度进行了部分的调整和变革,其内容没有实质性的 变化,属于管理思想的承接时期。
宋元时期,封建社会开始逐步走向衰落,为挽 救封建统治的危机,统治者主张在不触动封建制度 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地作某些调整变革。北宋初期 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其提出的 “荒政管理思 想”对后世影响较大,即通过向富人提供服务,使 饥民获得就业机会,度过荒年。这与 20 世纪 30 年代后西方经济学中出现的“有目的地扩大消费以 刺激生产并大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的理论如出 一辙。
治”管理思想较之夏商两朝更为全面和深入。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形成期( 公元前 771年 ~ 公元前 221 年 )
西周灭亡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社 会进入一个大动荡时代,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其间,君王争霸,能臣辅佐,学派争鸣,人们的思 想不受框框的约束,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 理”( 《荀子·非十二子篇》) ,任何人都可以发表 自己的看法。社会的大动荡和大分裂,催化了百家 诸子思想的形成和各家学说的传播,出现了百家争 鸣的局面。但无论是哪种学派的管理理论,其最终 的目的都是为了治理国家和社会,都是以“国治” 为主的管理思想。
据《尚书·禹贡》记载: “导河自积石,至龙门, 入于沧海”,是指大禹治水,导九河使之入海。大禹因 势疏导洪水的治水方法与我们今天理顺经济的方法相同, 即管制手段要“严密”,理顺方法在“疏导”,显示出 了他早期经济管理思想的萌芽。大禹将治水与治国养民 相结合,在其治水的全过程中始终渗透着敬民、养民、 教民的民本思想。
礼法并举 人治与法相合 保民而王 唯法为治第二 大致脉梳理讲时间角度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孕育期( 300 万年前 ~公元前 21世纪)
远古时期的管理活动有史记载的有巢氏“构木 为巢,以避群害”、燧人氏“钻燧取火, 以化腥 臊”、伏羲氏“结绳而为罔罟, 以佃以渔”等, 在这些管理活动中,许多管理思想得以孕育。在早 期原始部族时期,人们从事狩猎经济, 进行自然的 劳动分工, 孕育了朴素的劳动协作思想; 到原始部 族转化为氏族公社组织时期, 则出现了自然的劳动 分工的管理方式。到部落集团形成时期, 氏族长依 靠的是风俗习惯和自身威望来进行管理而非强制手 段,孕育了最原始的组织管理思想。同时, 由于生 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之间依靠原始的民主精神 和传统习惯协调彼此关系, 孕育了早期民主的社会 管理思想。
虽然商朝的很多管理思想比之夏朝有所发展,但是, 由于夏商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仍十分低下,人们认识自 然的能力也极其有限,因此,夏商两朝都普遍盛行朴素 的“天命”、“鬼神”等宗教迷信思想,使得夏商社会 的管理思想具有鲜明的“天罚”、“审判”特色。其社 会管理以习惯法为主,主要包括礼与刑两部分内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萌芽期( 公元前 2027年 ~ 公元前 770 年 )
(3) 西周时期的管理思想。西周著名政治家周公
的治国方略对以后的社会影响很大,尤其对春秋战
国时期出现的各家管理思想具有启示作用。周公提
出: 一是“保民”、“明德”为上。为政者必须“迪
畏天显小民,经德秉哲”才能统治长久; 二是加强和
完善管理机构。周天子时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拥有比以往朝代更至高无
作为古代宗族国家的重建和延续,西周继承了夏商
时期的天命鬼神思想与宗教神权观念,但夏商的灭亡也 使西周统治者深刻认识到,“天命”的保佑并非万世不 移,不可盲目迷信。要想“祈天永命”,不仅需要“敬 事上帝”,更重要的是“不可不敬德”。要想“享天之 命”,就必须以德治民,慎用刑罚。这主要表现为以礼、
刑为主体的各种礼仪法律形式。可见,西周时期的“国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期( 公元前 221年 ~ 960 年 )
秦汉至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从上升逐渐 发展到鼎盛的时期,中国出现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第 一次高峰。管理思想随着经济的崛起和政治的成熟 化得到空前发展,并不断制度化。先秦时期所奠定 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框架,得以充实、确立和定 型。
在中国历史上,秦汉与隋唐及其相似。秦与隋 唐都是完成统一的王朝,但又都是短命的。更巧的 是,两个朝代都只有两代帝王,完成统一的国君( 秦 始皇和隋文帝) 都是有才干和政绩的,继位的( 秦二 世和隋炀帝) 都是昏庸无道之辈,短短几年就断送了 江山。虽然这两个王朝存在时间短,但在典章制度 方面贡献颇丰,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推动甚大。汉承 秦制、唐承隋制,使得它们都发展成为及其强盛的 帝国,都延续了四百余年的辉煌历史。
纵观这一段时期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我们可以看 到,秦汉至隋唐时期建立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为目 标的行政管理思想,实行了封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控制的 经济管理思想,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战略管理思想和集权式 的文化管理思想,实践了选贤任能的用人思想和礼法相济 的管理原则,严情结合的管理手段等,对先秦时期形成的 管理思想实行制度化,进一步发展了专制的集权管理制度, 通过官制、吏制、科举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等使之成 为定式,并不断发展完善。这一阶段管理思想理论相当丰 富,包括秦始皇的集权管理思想、汉高祖无为而治的管理 思想、汉武帝有为而治的管理思想、桑弘羊的经济管理思 想、贾思勰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以及隋文帝的政治管理思 想等,随着唐朝达到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传统管理 思想的发展开始走向又一个高潮,出现了以唐太宗和武则 天等为代表的治国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