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目录

1. 序言

工程概况

我公司受海南省万宁市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的委托,承担了海南省万宁市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食堂拟建场地的详细勘察任务。建筑物的规模和特征见表:

勘察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

本次勘察目的是为拟建工程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要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任务如下:

①查明拟建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场地内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②查明各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地层构成、分布规律及其工程特性;

③提供场地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对地基土的工程性能作出评价;

④查明有无暗河、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⑤查明地下水的分布情况、类型及埋藏条件。分析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⑥划分场地土的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评价场地的地震效应;

⑦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地基与基础的建议方案。

勘察依据和执行标准

执行的技术标准如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7、《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9、《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10、《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勘察工作方法及工作量

依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拟建工程抗震设防类别属重点设防类(乙类)。

本次勘察勘探点布置是依据建筑物特征及分布特点,沿建筑物边角线布置,共布置施工4个勘探孔,其中3个为控制性孔,1个为一般性孔,孔深~。本次勘察采用泥浆护壁、回转钻进、全孔取芯的钻探工艺,并配合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及采取岩土试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以求取设计所须的各项岩土参数。

我公司于2014年8月6日组织1台XY-1型工程钻机进场施工,于2014年8月6日结束外业。具体完成的工作量详见表。

工作量统计表表

注:勘探点坐标采用海南平面坐标系,高程采用国家85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万城镇海南省万宁市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内东北角,拟建学生食堂东面为已建6层宿舍楼;南面为已建4层宿舍楼,西、北面均为围墙。该场地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平原,四周地势

平缓。实测各个钻孔绝对标高~,绝对高差。(具体详见附图1《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区域地质与构造背景

根据《海南省构造地质图》,本场地地处尖峰——吊罗构造带范围,沿该构造带的展布范围,各种压性和压扭性构造带十分发育,该构造带在燕山期有强烈活动,并表现为压性或扭压性特征。新生代以来的活动趋于稳定,对场地未有影响。

2.3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分为4个工程地质单元层,其各层岩性特征描述如下:

①层素填土(Q ml):灰黄色,为新近堆填,以砂土为主,含少量建筑垃圾,松散。全场分布,层底标高为~,揭露层厚~,平均层厚。

②层砾砂(Q al+pl):上部棕红色,下部灰白色,石英质,次棱角状,细粒土含量为~,松散~稍密,湿~饱和。全场分布,层顶埋深~,层顶标高~,层顶标高~,层厚~,平均层厚。

③层粘性土(Q el):褐灰色,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原岩结构已全部破坏,可见残留石英,长石已风化成高岭土,硬塑~坚硬。全场揭露,仅ZK4号钻孔揭穿,层顶埋深~,层顶标高~,层厚~,平均层厚。

④层强风化花岗岩(γ52b):杂色,矿物成份主要为石英、长石、角闪石等,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质较软。仅ZK4号钻孔揭露,未揭穿,层顶标高~,揭露层厚~。

以上地层埋藏分布特征及层位接触关系,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附录2-1~2-4)及钻孔柱状图(附录3-1~3-4)。

地下水

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②层砾砂中,属孔隙潜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层间渗透,排泄途径为自南向北由水沟排泄和人工开采。

勘察期间,在各个钻孔中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地下水标高为~。场地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其水位年变幅约为左右。

3. 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抗震设防烈度

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得,按《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

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拟建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

重点设防类(乙类)。

3.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见表和表。

料反映,场区地层结构横向分布较连续,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Ⅱ类场地土类别。

3.3地震效应

砂土液化:本场地虽存在饱和砂土,但

软土震陷:本场地不存在软土,故不需考虑软土震陷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