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第2讲 关于译者

合集下载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作者:苏越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2期摘要:直译和意译是两种重要的翻译方法。

中英对译时,虽然在有些情况下可直译,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存在差异,翻译时必须在译文上作些调整或变动,即:采取意译,才可以使翻译作品达到“信”和“达”的标准。

文章在对直译与意译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就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萧红散文《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进行分析,具体探讨直译与意译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直译;意译;散文一、直译与意译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

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

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

”(张培基等 1980:13)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

”(范仲英 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

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

(见 Shut-tleworth&Cowie1997:62-6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英汉翻译教程答案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答案张培基

英汉翻译教程答案张培基【篇一:英汉翻译教程_张培基等】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多年的光辉历史。

早在公元前六年西汉哀帝时代,伊存到中国口传一些佛教经句,但还谈不上佛教的翻译。

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两年(公元148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他是安息人(即波斯),他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过些时候,娄迦谶来中国,因为他是月支人,所以又称支娄迦谶。

他也译了十多部佛经,但文笔生硬,不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意译这个问题了。

他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又有个弟子叫支谦,他们三人号称“三支”,都是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就在那时,月支派里出现了一个叫竺法护的大翻译家,他译了175部佛经,对于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但这些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

到了符秦时代,释道安设置了“译场”,成了有组织的活动,他本人不懂梵文,惟恐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在这期间他请来了天竺人(即印度)鸠摩罗什,他全改以前群家的直古风格,主张“意译”,他的译著为我国翻译文学奠定了基础。

到南北朝时,一个叫真谛的印度佛教学者应梁武帝之聘来到中国,他译了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从隋代(公元590年)起到唐代,是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隋代有个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

在他以后出现了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他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他自创了“新译”。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马建忠在他写的《拟设翻译书院议》中发挥了他所认为的“善译”的见解,可以说是试图说明翻译标准的一个开端。

他的善译标准包括了三大要求:第一、译者首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知彼此的异同;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它传达出来;第三、译文与原文毫无出入。

这些要求是很有道理的,因他本人后来没搞翻译,因此他对“善译”的见解,反被后人忽略了。

“五四”运动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五四”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和文学作品。

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定义1.翻译的定义1980年,我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一书的绪论中,从语言学的角度为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冯庆华先生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则从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双重角度界定了翻译的本质:“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

”2. 翻译的标准我国比较系统全面论述翻译标准的是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

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日:?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这三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一百多年来,中国译界虽然对它的褒贬一直未断,特别是对其中的“雅”字多有异议,因而试图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如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刘重德提出“信达切”的标准,许渊冲提出“信达优”的标准,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够替代“信达雅”,为大家所接受。

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化境”说。

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浅析汉英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关键词:直译;意译;散文一、直译与意译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

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

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

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

”(张培基等1980:13)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

”(范仲英1994:90)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

如果直译也“要求语言流畅易懂”的话,说明译者心目中的直译与意译的界线已经开始模糊,二者不再是对立的两种策略。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

(见Shut-tleworth&Cowie1997;:62-63)。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元对立,因为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最恰当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语篇类型、翻译过程中表达阶段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

正如张培基等学者所说“,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

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

(一)、直译与意译的历史对直译与意译的讨论中国古代就有。

从老子“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孔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到慧远的“以文应质则疑者众,以质应文则悦者寡”,以及从以释道安为代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实践。

从译者主体性看张培基散文集的翻译技巧——以《背影》为例

从译者主体性看张培基散文集的翻译技巧——以《背影》为例

从译者主体性看张培基散文集的翻译技巧——以《背影》为例聂海娅崔琰摘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可以很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选择翻译策略。

本文试图从译者的主体性视角来探索散文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其译著《背影》为例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研究译者主体性对翻译技巧的影响,从而多角度介绍散文英译基本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关键词:张培基;译者主体性;《背影》一、调查背景翻译是接触外国文化成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在传统翻译中,译者长期处于隐匿地位。

传统的翻译理论关注作者和源文本,声称将源文本视为最高的权威,并寻求与源文本的最大相似性。

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出现了“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从语言的角度提升到文化层面,将源文本研究提升到目标文本研究。

译者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译者也经历了从隐形角色到主体的漫长过程,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

文化转向的出现使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译者所代表的文化对译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观点是有根据的。

二、张培基散文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体现关于翻译内容的决定涉及译者的兴趣、文化背景和语言理解。

而译者的这种初步选择或决定将适当地决定最终的翻译产品,也体现了译者的主观性。

张培基教授旨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思想和观念。

他的翻译有自己的特点,即他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翻译。

他的选择坚持以下特点:译文能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思想和观念;材料中的思想和观念对当今中国人有现实意义;如果可能,他希望他的译文能给后人留下一些思考。

译者有自己的翻译目的,作为一种交际活动,这也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

译者的翻译目的可能会对他选择的原文产生影响。

张培基的目的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思想和观念,他们应该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遗产。

张教授认为,译者应努力忠于原文的形象,译文中过多的转述是不恰当的,因为如果这样,译者所做的就不是翻译,而是改写了。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学习辅导书( 我国翻译史简 介)【圣才出品】

第1章我国翻译史简介1.1 复习笔记一、我国翻译的早期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约两千年的历史。

最早开始的是佛经的翻译,翻译家有安世高、号称“三支”的支娄迦谶、支亮、支谦,竺法护。

二、隋唐时期我国翻译事业高度发达的时期是从隋代(公元五九〇年)起到唐代。

这一时期古代翻译界的巨星玄奘(与上述鸠摩罗什、真谛一起号称我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的贡献为:①玄奘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字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

②玄奘在翻译理论方面也是有贡献的,他提出的翻译标准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

三、明清时期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

清林纾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巴黎茶花女遗事》(La Dame aux Camelias)、《黑奴吁天录》(Uncle Tom’s Cabin)、《块肉余生述》(David Copperfield)、《王子复仇记》(Ham1et)等。

严复是我国清末新兴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所译作品多系西方政治经济学说,如赫胥黎(T. H. Huxley)的《天演论》(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亚当·斯密(A. Smith)的《原富》(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等。

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

四、五四时期至今“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后,我国翻译开始介绍马列主义经典著作和无产阶级文学作品。

《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变化。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1. 引言•介绍张培基及其英汉翻译教程的背景和目的。

2. 基本概念•什么是英汉翻译?•英汉翻译的重要性•英汉翻译的难点和挑战•张培基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论3. 翻译准备•翻译前的背景研究•翻译所需的工具和资源•翻译的时间管理和计划4. 翻译步骤•理解原文•确定翻译目标和风格•转换句子结构和语序•翻译技巧和策略•校对和修改翻译稿5. 翻译质量控制•校对和修改的重要性•常见翻译错误及修改建议•翻译评估和反馈6. 结语•总结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的要点和价值。

注:此为模拟回答,实际的详细教程需要根据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的内容进行整理。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1. 引言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是一份由资深创作者张培基撰写的教程,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英汉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本教程整理了张培基关于英汉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提供了详细的翻译步骤和质量控制方法。

2. 基本概念•英汉翻译:解释英语文本,并将其转化为中文的过程。

•英汉翻译的重要性:英汉翻译在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英汉翻译的难点和挑战:涉及文化差异、语言特点以及专业术语等方面的挑战。

•张培基的翻译理论和方法论:介绍张培基对翻译的理解和他独特的翻译方法。

3. 翻译准备•翻译前的背景研究:了解原文的主题、背景信息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翻译所需的工具和资源:介绍常用的翻译工具,如电子词典、翻译记忆软件等。

•翻译的时间管理和计划:合理安排翻译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 翻译步骤•理解原文:通过仔细阅读原文,确保对其含义和表达方式有全面的理解。

•确定翻译目标和风格:根据翻译的用途和目标受众,确定翻译的风格和方向。

•转换句子结构和语序:根据中文的语法和表达习惯,重新组织和调整句子结构和语序。

•翻译技巧和策略:介绍一些翻译中常用的技巧和策略,如同义替换、意译和增译等。

•校对和修改翻译稿:对翻译的稿件进行仔细校对和修改,确保准确无误。

5. 翻译质量控制•校对和修改的重要性:强调对翻译稿的反复校对和修改,以保证翻译质量。

汉英翻译中比喻的翻译研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汉英翻译中比喻的翻译研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38期总第634期汉英翻译中比喻的翻译研究——以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例摘 要:文学体裁包括小说、诗歌、戏剧以及散文。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宝库中,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在这些文学体裁中,散文因其短小精炼、语言朴素而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翻译家张培基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归化是更为常用的翻译策略,占主导地位;异化作为补充的翻译策略,适用于汉语散文英译。

本文将选取《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高频率出现的修辞手法,具体分析张培基在翻译明喻和暗喻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从而验证其采取的翻译策略是否与其翻译的目的相符。

通过比较两对密切联系的翻译策略,作者认为直译的适用范围比异化更广,而归化则比意译更为常用。

关键词: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修辞手法;归化和异化作者简介:盖栩晨,女,山东理工大学,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典籍翻译。

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迅速,翻译成为连接中外的重要桥梁。

纵观中国近现代翻译事件的历史,不难发现,外文尤其是英汉翻译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占据主导地位,而汉译外活动则少之又少且缺乏被学者关注的注意力。

为了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向其他国家的人民解释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

但是我们怎样才能达到目标呢?答案肯定是通过翻译。

众所周知,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化是无形的,它渗透到一种语言中,而语言则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中。

因此,翻译文学作品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

一、张培基和《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张培基(1921-2021)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1945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文学系。

1946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曾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起诉科担任翻译。

他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完成了英国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习,然后回到祖国,投身于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据统计,《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共四辑,收录了179篇通俗精妙的现代汉语散文,均由张培基翻译。

《英汉汉英笔译2》教学大纲

《英汉汉英笔译2》教学大纲

《英汉/汉英笔译2》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性质理论课程属性必修课程名称英汉/汉英笔译2课程英文名称E-C/C-E Translation 2课程编码F11ZB15C适用专业英语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英汉/汉英翻译1总学时32学分2理论学时16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实践学时/上机学时实践学时:16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二、课程简介《英汉/汉英笔译2》是本科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是后续毕业论文写作,以及进一步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

《英汉/汉英笔译2》是笔译课程的汉译英部分,介绍汉英翻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汉英转换能力和技巧,包括词、句、篇章层面的汉英转换。

该课程是笔译的高级阶段,是对学生汉语原文理解及其英语再现能力的全面训练和提升,课程教学关注汉英语言对比,强调汉英翻译是意义表达方式的改变,而非字面形式和意义的简单替换的翻译理念,并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语境、以及修辞因素对翻译过程的影响,从而形成关于对语言交际和翻译本质的更为全面的认识,提高基于汉英语言对比分析能力的汉译英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目标1:学生对翻译的本质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即,翻译是源语意义在目标语中的再表达,是不同语言间的意义表达方式的转换,而非字面意义和结构的简单替换,不仅是语言意义的再表达,更是文化和意识形态意义的再表达。

以汉英两种语言的词汇、语法知识为基础,掌握汉英两种语言在词和句层面的语言对比的知识;基于语言对比的知识,充分认知英语词类及其语法功能,以句子为基本的翻译单位,掌握词和句子汉译英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以词、句的汉英比较和翻译为基础,了解汉英篇章的主要形式差异,掌握汉英篇章的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以语料的掌握、翻译操作、语感、以及语言的敏感性为基础,充分了解语境、文化、文体修辞因素对汉英翻译的影响,汉英语言的知识与汉英翻译知识互为支撑和拓展。

能力目标目标2:掌握10000-12000个英文单词,涉及日常生活、政治、经济、中国国情等方面,以及这些单词组成的常用搭配;正确、熟练使用其中5000-6000个单词及其最常用的搭配,并能运用到汉英翻译中;以扎实的汉英语言、文化知识为基础,熟练掌握词、句层面的汉英翻译方法和技巧,英语译文语言规范,表达准确、达意;以词、句汉译英能力为基础,能借助词典等工具,将中文报刊的一般性描写、论说、应用文译成英语,能较好地运用英语衔接和连贯手段,译文忠实原意,语言通顺,语意连贯,每小时写译250到300单词。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

翻译是不同文化之间交际的桥梁。

我国的翻译事业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当许多的国家还没有自己的文字的时候,我国的翻译事业就产生了。

据有关史书记载,周朝和秦始皇时代,语言中已有了外来语,说明当时已有翻译活动了。

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我国的翻译业始于东汉桓帝建和2年,即公元148年。

根据翻译的内容,可以把翻译史分为四个时期:我国的翻译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打开这一翻译史册,我们可以看到翻译高潮迭起,翻译家难以计数,翻译理论博大精深。

了解这一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继承我们的先人的优秀文化遗产,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加深入认识和发展我们的翻译事业。

简单说来,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汉代-秦符时期;二、隋-唐-宋时期;三、明清时期;四、五四时期;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当时的诸侯国家相互之间交往就出现了翻译,如楚国王子去越国时就求助过翻译。

当然这种翻译还谈不上是语际翻译。

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公元前25年至公元前1年)的佛经翻译。

那时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来口传一些简单的佛经经句。

到了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八四年),佛经翻译就正式开始了。

译者安世高是安息(即波斯)人,他翻译了《安般守意经》等三十多部佛经。

后来月支人支娄迦谶(又叫娄迦谶,谶念chen,趁,指应验的语言或预兆)来到了中国,他翻译了十多部佛经。

支娄迦谶译笔生硬,基本上是字对字、句对句地翻译,中国读者不易看懂。

中国翻译界现在的直译和意译之争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支娄迦谶有个学生叫支亮,支亮有个弟子叫支谦。

他们三人号称"三支",是当时翻译佛经非常有名的译者。

与"三支"同时从事佛经翻译的还有竺法护。

他也是月支人,是当时的佛经翻译名家,总共译了一百七十五部佛经,对佛经在中国的流传贡献不小。

竺法护和"三支"一道被人称作月之派。

张培基英汉互译

张培基英汉互译

第一讲翻译原则简介一、教学目的:了解基本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研究的问题二、教学过程:1.翻译的定义和内涵:(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Translation is an art/ science/craft?2.中国几位翻译家的理论(influential translation principles):严复:信达雅--- 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 The ―three character guide‖ is regarded as a plumb-line of long standing to measur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translating.傅雷:神似---spiritual conformity.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flavor of the original.强调原作神韵再现。

钱钟书:化境---sublimed adaptation. Focus on the tr anslator‘s smooth and idiomatic Chinese version for the sake of the Chinese reader.刘重德:信、达、切---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closeness.3.中国翻译史上的论争:鲁迅:宁信而不顺---rather to be faithful than smooth。

目的:引入英文句式的表达法梁实秋、赵景深:宁顺而不信---rather to be smooth than faithful 目的:可读性强,便于交流。

4.直译与意译: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 意译:free translation直译的例子: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 armed to the teeth武装到牙齿; chain reaction连锁反应; gentlemen‘s agreement君子协定;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一国两制;Th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三教九流; paper tiger 纸老虎; Breath one‘s last---断气; go to one‘s external rest---安息; the long sleep---长眠; see Marx 见马克思;Go west 上西天; go to heaven 上天堂; blow out the candles 吹灯拔蜡kick the bucket 蹬腿: You can kick everything but you can not kick the bucket直译不等于死译(dead translation):街道妇女应动员起来打扫卫生:Women in the street should be called on to do some cleaning.―In the street‖ should be replaced by ―in the community‖.她一大早起床,进城,见到了她的公爹:She got up early, went to the town and saw her public father. Public father should be father in law.意译的例子:It rains cats and dogs / at sixes and sevens /Adam‘s apple句子比较:Little fish does not eat big fish直译:小鱼不吃大鱼意译:胳膊拧不过大腿试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直译: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意译: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有人说,翻译是带着镣铐跳舞(translation is like dancing in fetters);还有人说,翻译像女人,忠实的不漂亮,漂亮的不忠实。

浅谈译者风格

浅谈译者风格

浅谈译者风格摘要:迄今为止,翻译家刘士聪和张培基已将多篇汉语散文译成英文。

作者从中选取了聂绀弩的杂文《我若为王》为例进行分析,旨在将译文折射出的两位翻译家各自的译风撷取一二。

本文将从语言的三个层面即词汇、句法及语篇着手,对《我若为王》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进一步探讨不同译者译作的区别。

文章力求突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所具有的重要性,同时揭示出任意一篇译作都是译者基于自身理解而对原文进行的再创作。

关键词:风格;《我若为王》;三个层面一、对“风格”的理解在Theodore Savory看来,风格是每篇文章具有的本质特征,也是作者个性和某个时刻的感情的表现结果,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映照出其作者的心性。

《文学辞典》将风格定义为:散文或诗节中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或作者的叙事方式。

对风格的分析与界定需要综合考虑作者的措词、运用的修辞手法、句式(松散句或掉尾句)以及段落的构成方式。

每一位作者都有他自己的文学创作风格,这种风格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这一观点是受到普遍认同的。

Theodore Savory主张译作应反映原作的风格,同时也阐明对原作风格进行再创作的可能性。

Alexander Fraser Tytler也坚称对文学原著的风格进行再创作既有必要,又具备一定的可能性。

依作者之见,在创作文学语篇的过程中,创作者必然会形成其特有的风格。

因此,原著的作者和译者都不可避免地拥有其独特的文风。

无论译者的风格与原著中反映出的创作者的风格是否相近,译者都应恪守抑制住自己随心所欲地展示其个人风格的原则,充分贯彻创作者的意图,来尽其所能准确到位地保留和传达原文作者的风格。

毋庸置疑,这是译者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

但是,就同一篇原文而言,不同的译者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而且译者们自身的风格也是各异的。

所以,经过不同译者加工处理后的译本,我们读来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二、两个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作者选取了《我若为王》的两个经典英译本进行比较和剖析。

《英汉翻译教程·重复法》译例误译分析

《英汉翻译教程·重复法》译例误译分析

教程 直到 20 0 7年从 未 修订 过 , 直到 20 08年 6月 , 《 英汉 翻译教 程》 四章 第六 、 第 七节 《 复法 ( ) 重 一 》 与《 复法 ( ) j 重 二 》 7 昭为研 究 对象 , 总结 译例 误 在第 1版发行 2 8年后 ,英汉 翻译教 程 》 2版终 《 第
巧介绍 较系 统 、 面 ; 例 丰 富 , 全 举 与技 巧 介 绍 结 合 cu vrb b ;3 o l ee y e 10页 , o eh w r 白沙 氏 d f m P sa a ( r
紧 ; 习量大 , 练 实践性 强 。该 书也 存 在着 一些 翻 一 瓦 ) 1 1页 , 曾贸 贸然 一 贸 然 ;6 ;3 他 14页 ,t — h e 译 上 的不 当之 处 , : 文 词 汇 的意 思 确 定 不 当 ; hr eat17页 , 如 原 e dfn;7 i 旧译 “ 阿刺 一刺 伯” 妥 , 等。 不 等
于 面世 , 是遗憾 的是尽 管编 者作 了一 些 修正 , 但 不 译 的原 因与类 别 。本 着 与 编 者 商榷 的 目的 , 议 建 在下 一 版 少误 译与 翻译 不 当依 然 存 在 。如新 版本 第 2 2页 编者 对其 中有 争 议 的译 文 再 加 以斟酌 ,
译 例 : ew r dr l ss n hc esy n 中进 行修订 。 H oe akga e ,a dti jr ,ad s k e
V0 . O N0 5 13 . Oc.2 O t 01
《 英汉 翻译 教程 ・ 复法 》 例误 译 分析 重 译
庄 国卫
( 城 师 范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苏 盐 城 24 0 ) 盐 江 2 02
【 摘
要】0 8年 6月 , 20 张培基等编著的《 英汉翻译教程》 第二版终于面世 , 遗憾的是尽管编者作 了一些

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课后练习及答案精编版

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课后练习及答案精编版
本学习辅导材料针对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精心编排了课后练习及答案。练习内容涵盖多个翻译技巧,旨在帮助学习者提升英语翻译能力。具体包括将派生名词如world history、appearance转译为动词的练习,动作名词如breadlines、view的动词转化,还有由动词加后缀构成的名词如smoker、visitor的动词翻译。此外,还涉及将名词与固定动词搭配如made mention of、showed concern for转译为动词,前置词如up、over、through的动词译法,以及形容词的动词转化。每个练习都配备了相应的答案,如将An acqury译为‘读一点世界史’,His very appearance at any affair proclaims it a triumph译为‘无论什么事情,只要他一露面,就算是成功了’等,方便学习者对照检查,巩固翻译技巧。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1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1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 总论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奈达认为更准确地反映出好的翻译的实际过程是:(1)分析: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词层不对等的情况 词层不对等采取的策略 对等译法的实例 第二章 词语翻译 相关链接 family的------------------------2009年11月30日阅读 三、修辞引申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为使译文增色,除了真实地再现原作中包含的内容外We should simplify procedures and take prompt action to import urgently needed technology ( Georges 是他的大臣Cardinal Georges )。

本例背景是美国前国务卿黑格辞职,而由 George Schu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 their love will conquer. 尽管他们之间存在着分歧,他们的恋爱1.运用语境 这种手段主要用于语篇上找不到明显的衔接标记,但从意义上来讲是连贯统一的。

接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 1983) 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

(瞿秋白:1931)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奈方面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2)传译:译者在脑子里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从原语转译成译语;(3)重新组织:把相关链接 family的译法: 原文:Do you have a family? 译文1:你有家庭吗? 译文2:你成家了吗? 辨析:现原作中包含的内容外,还得讲究修辞。

这样,在翻译时,往往因修辞需要而增添一些引申意义。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完整版】

《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总论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等1983)我国早期典籍《周礼·秋官司寇》篇里就有“象胥”(谓通言语之官)这一名目,唐朝贾公彦所作的《义疏》里提到“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这条注疏,关于翻译的定义,足以给人不少启发。

用现代文艺理论和语言理论,也许可以诠释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换易成另一种语言文字,而并不变更所蕴含的意义,——或用近年流行的术语说,并不变更所传递的信息,——以达到彼此沟通,互相了解的目的。

(罗新璋1984)一、关于翻译何谓翻译?关于翻译的定义很多。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根据《剑桥语言百科全书》,“翻译”这个中性术语是指将一种语言(“原语”)里的词句的意思转变为另一种语言(“目的语”)的意思所做的一切,不论其手段是说话、写字还是做手势。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奈达论翻译》,1984)有人把翻译看作是一门科学(science),因为它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有人看作是一门艺术(art),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再创造的过程;也有人看作是一门手艺(craft),因为原语的信息需要用地道恰当的目的语再现。

在自动化数据处理中,翻译又被定义为:“将计算机信息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将字符从一种表示转换成另一种表示。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是,在经济和文化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翻译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

翻译是国际间理解的钥匙,据说西欧的文明归功于翻译者(据L·G·凯里1979)。

季羡林教授也说,翻译是永葆中华文明青春的万应灵药。

前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先生说,从中国来讲,没有翻译工作,就没有中国***和中国近代的革命运动,就没有中国成功的对外开放和四个现代化;从世界范围来讲,没有翻译,就没有世界和平,就没有各种国际交往,就没有一个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第2讲: 关于译者
关于译者
要保证翻译质量,一个好的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自身条件。

首先,对于本民族语的语言文字他必须有扎实的功底。

这一点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原文和表达原文。

译者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汉语,在中译外时就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在外译中时就无法熟练地运用母语来表现原文。

因对自己的母语理解失当而导致错译的例子很多。

例如,有人把“我是和尚打伞。

”译成:“I am a lone monk walking the world with a leaky umbrella.”(Time December 5,1994 p.37)。

这显然是对“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这个歇后语不理解造成的。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I am a monk under an umbrella, defying laws human and divine.”。

必要时,还可以加上注释。

在外译中时,有时原文的意思理解了,却发现无法准确地表达。

请看下面这句话的两种译文:
Subways, sewers and other underground passage-ways must be blocked
to preventunobserved access into inner city.
译文1:地铁、下水道和其他地下通道必须堵死,以防不被发现而进入城市内。

译文2:对地铁、下水道和其他地下道必须严密封锁,以防敌人潜入市内。

不难看出,译文1表达不准确、欠通顺,译文2则比较准确通顺。

由此可见,对母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了翻译质量的好坏。

其次,好的译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外国语言文字水平。

这一点毋庸质疑。

好的译文要求译者不光要掌握全面的外语语法知识,还要有很大的词汇量,否则必将影响翻译质量。

请看下面这句话的两种译文:
Everything seemed to be cut and dry in the minister''s office.
译文1:在部长办公室里,一切似乎都是一刀切齐枯燥无味。

译文2:在部长办公室里,一切似乎都很呆板。

译文1是错误的,“be cut and dry”这一成语指“一切都很少变化”,因此译文2才是准确的。

这说明,如果译者缺乏外语素养,翻译质量也同样得不到基本的保证。

第三,除了对两种语言文字的掌握以外,对两种语言的文化相关背景知识要有足够的了解。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有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科学、风俗习惯等等。

光在语言上下功夫,而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文化差异,容易导致错译、乱译。

随着国际交往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在跨文化交际当中,由于对异国文化的不了解,已经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这一点表现在翻译上尤为明显。

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其文化背景也有差异,译者切不可掉以轻心,不求甚解,胡乱翻译。

一定要联系年代、地域和其他相关背景来理解原文。

如有疑问还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和工具书,甚至发e-mail向native speaker 请教。

例如,five o''clock shadow到底是什么?是“五点钟的阴影”吗?当然不是。

查一下《新英汉美国小百科》就知道是指男子的络腮胡子,早上刮干净后到下午五点有长出的胡子茬。

更可怕的是有些译者自以为是中国人就一定会了解中国文化,于是就想当然,随意翻译。

如有些正规出版物中,把“八大山人”译为“eight famous recluse monks ”,实际上,
“八大山人”是指清僧人画家朱耷。

把“二十五史”译成“the history of twenty-five dynasties ”,其实“二十五史”是二十五部史书,不是“二十五个朝代的历史”。

可见译者的知识面的宽窄,文化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翻译质量的高低。

第四,当然,好的译者还必须掌握一些翻译理论和技巧。

翻译理论和技巧是前人翻译经验的总结,学点翻译理论和技巧,可以少走弯路,事倍功半。

翻译课的练习量毕竟有限,不能奢望每周几学时的学习,翻译水平就能有很大提高。

因此,翻译教学的关键在于传授学生原理和方法,掌握获取信息的手段和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正是翻译教程要介绍翻译原理的目的所在。

第五,要有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

做翻译切不可望文生义,要勤查工具书,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来解决疑难问题。

初学翻译的人,还要区分口译和笔译的区别,口译要求敏捷、达意,而笔译则要求严谨、准确。

要提高口译能力,必须大胆开口,多听勤讲;要提高笔译能力,则必须勤于练笔,善于比较总结。

只有比较、鉴别、字斟句酌才能不断提高。

以上五点,应该是译者的基本素养。

总之,扎实的中英文功底,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度的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是每一位译者必备的素质。

翻译应当把原文的本意,完全正确的介绍给中国读者,使中国读者得到的概念等于英俄日德法等国的读者从原文得来的概念。

(瞿秋白:1931)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是奈达(E.Nida)从交际学方面探索翻译中的对等问题提出来的一个概念。

他给“动态对等”所下的定义是:“最切近原语信息的自然对等。

”并进一步解释说在上述定义中有三个关键术语:1. 对等——对原语信息而言;2. 自然——对目的语而言;3. 最切近——尚属两者的结合,以达到最高度近似。

“动态对等”的理论基础是“效果对等”的原则,即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的反映基本一致。

后来为避免“动态”一词引起概念上的混淆,奈达将“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译学大辞典》p.18)
翻译标准的相对性说明了一个事实,即不论是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人还是从事翻译实践的人,至今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客观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来解决语际话语的翻译等值这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沃尔弗拉姆•威尔斯: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