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床吸附技术研究进展(DOC)

合集下载

扩张床吸附技术研究进展(DOC)

扩张床吸附技术研究进展(DOC)

扩张床吸附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扩张床吸附层析技术兼有流化床和填充床层析的优点 ,不需预先除去料液中的颗粒而可以直接从料液中吸附目标产物。

它是一种具有集成化优势的分离纯化技术 ,在生物工程产品的下游处理过程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开发出性能良好的吸附剂基质 ,是该项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

本文通过文献的查阅及总结,从吸附剂基质及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扩张床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扩张床吸附技术、进展、吸附剂基质、应用一般而言 ,生物工程产品下游处理过程可分为目标产物捕获、中期纯化和精制三个阶段 ,其中产物[1]捕获阶段最为关键 ,一般由细胞富集、产物释放、澄清、浓缩、初步纯化等操作步骤组成。

目前 ,除去原料液中的固体颗粒最常用的方法是离心和微滤。

但当处理含有微细固体颗粒的高粘度料液时 ,离心的效率会大大降低;而细胞和细胞碎片在膜表面的积累又会使微滤过程的膜通量急剧下降,如果对料液进行稀释 ,随后的浓缩过程将增加额外的能耗。

从发展趋势来看, 生化分离技术研究的目的是要缩短整个下游过程的流程和提高单项操作的效率,以前的那种零敲碎打的做法,研究要有一个质的转变, 国内外许多专家和研究者认同了这种转变,并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 继续研究和完善一些适用于生化工程的新型分离技术;其二,进行各种分离技术的高效集成化。

目前出现的一些新型单元分离技术,如亲和法、双水相分配技术、逆胶束法、液膜法、各类高效层析法等,就是方向一的研究结果,作为方向二的高效集成化,最引人注目的是扩张床吸附技术,近10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流化床相比,它返混程度很小,因而分离效果较好;与固定床相比,它能处理含菌体的悬浮液,可省却困难的过滤操作。

扩张床吸附(Expanded Bed Adsorption , EBA)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 ,能直接从发酵液或细胞匀浆中捕获目标产物。

扩张床是吸附剂处于稳定状态的流化床[2]-[4] 。

扩张床吸附基质研究进展

扩张床吸附基质研究进展

评 迷 了近 十 年 来 扩 张 床 吸 附基 质 的 研 究状 况 , 此 基 础 上 重 点 介 绍 了基 质 所 需 的 特 性 、 用 的 扩 张 床 基 质 及 在 常
其制备方 法。
关 键 词 : 扩 张 床 吸 附 ; 质 ; 离 纯化 ; 白 质 基 分 蛋 中图分类号 : 0 3 6 文献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 0 —9 5 ( 0 2 0 - 0 1 - 0 08 3 720)2 29 6
维普资讯
V 0 .1 1 5







NO.2
20 0 2年 6月
J u n lo n to a oy r o r a fFu cin lP lme s
J n 2 0 u. 0 2
扩 张床吸 附基质 研究 进展 ’
雷 引 林 , 姚 善 泾 , 刘 坐 镇 。 朱 自强 一 ,

作 者 简 介 : 引 林 ( 9 4)男 , 北 武 汉 人 , 士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 物 分 离 工 程 。 雷 1 7一 , 湖 博 研 生
yoj te z . d . n a s@ h . j e u c u
” ・ 通 讯 联 系 人 : 善 泾 ( 9 7) 男 , 江 平 湖 人 , 士 , 导 , 究 领 域 : 物 分 离 工 程 、 物 制 药 工 程 、 胞 固 定 化 技 术 。 E i 姚 15一, 浙 博 博 研 生 生 细 mal
( .浙 江 大学化 学工程 与 生 物 工程 系,浙 江杭 州 3 0 2 ; 1 1 0 7 2 .华 东理 工 大 学生物 反 应 器 工程 国家重 点 实验 室 ,上 海 2 0 3 ) 0 2 7

以环糊精为基质的扩张床吸附剂的制备及银杏黄酮的分离

以环糊精为基质的扩张床吸附剂的制备及银杏黄酮的分离
采用孔扩散模型拟合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得到芦丁在吸附剂内的有效孔扩散系数约为3.8×10-11m2·s-1,远小于芦丁在稀溶液中的分子扩散系数,揭示了吸附质在内孔中的扩散是整个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此外,分别在固定床和扩张床中测定了CroCD-TuC 3对芦丁的动态吸附情况,发现其动态吸附效率受流速和料液浓度的影响较大。
在了解吸附剂性质的基础上,本文将CroCD-TuC 3吸附剂进行应用尝试,以扩张床吸附法分离银杏黄酮。采用水提液直接上柱的扩张床操作方式,通过水洗、50%(w/w)乙醇洗脱等一系列步骤,使得产物中黄酮的纯度达到36.5%,纯化倍数为20.8,回收率36.1%,实验证明采用扩张床吸附技术能够实现银杏黄酮的快速、高效纯化,也为扩张床用于活性小分子物质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实例。
结果发现,流体的黏度和流速是影响吸附剂扩张特性和流体混合性质的主要因素,而吸附剂的密度通过流速一扩张率之间的关系,间接影响了其扩张特性和流体混合性质。论文还比较了几种吸附剂/基质的流体力学性质,发现CroCD-TuC 3的表现较出色,是用于扩张床操作的理想吸附剂。
本文改变以往扩张床多用于蛋白质的做法,把目标物定为生物活性小分子物质,作一个新的尝试。以芦丁为模型化合物,考察CroCD-TuC 3吸附剂对芦丁的吸附性质。
通过5个批次重复实验所得微球的物性数据对比,发现工艺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对吸附剂的物性、孔结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等基本性质进行了表征,重点考察碳化钨的用量对吸附剂性质的影响。
实验发现,所有吸附剂的粒径均呈对数正态分布,且受碳化钨用量的影响较小,其平均粒径一般在150μm至170μm之间。此外碳化钨粉的用量对吸附剂的孔度和平均孔径的影响亦较小,表明β-环糊精聚合物骨架的结构未发生明显的改变。
研究表明,CroCD-TuC 3对芦丁的吸附等温线遵循Langmuir吸附模型,且吸附量随温度和溶液pH值的升高而减小,随溶剂极性的增强而增大。以结构相近的SephadexTM G-15葡聚糖凝胶为参照物,比较了等量吸附焓和吸附剂表面不均匀度参数,体现出CroCD-TuC 3吸附剂骨架中β-环糊精/芦丁包结复合物的形成对吸附过程的重要贡献。

扩张床分离 吴慎剑

扩张床分离 吴慎剑

如将含纤维素的黄原胶溶液与含微米级TiO2颗 粒的水溶液共混,升温溶解,然后在甲醇溶液 中再生,即得到混合型的基质,但由于机械强 度不够,需要进行后交联反应增强基质的强度。 由于基质是经过研磨后筛分而得,形状并不一 致,这会影响扩张时的流体力学特性。另外, TiO2微粒随机分散在纤维素骨架的网络结构中, 也会影响蛋白质分子的传质效果。

2)吸附 在吸附前,需先用平衡液将沉积的吸附剂流态化,建 立一个稳定的床层。然后,将平衡液切换成原料液, 由于原料液的黏度、密度和固体颗粒含量与平衡缓冲 液不同,若维持原来的操作条件不变,床的扩张率会 增大。为了保持一定的扩张率,起先需降低流速以保 持床高;而在吸附操作的后期,由于介质吸附的蛋白 质、细胞、核酸等生物物质,密度会有所增加,此时 需要提高流速来维持原来的扩张率。在实际的吸附操 作中,也可以采用维持流体流速,根据扩张高度的变 化,调节扩张床内的高度调节器。
扩散系数——表示气体(或固体)扩散程度的物理量。 扩散系数是指当浓度为一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 单位面积的气体量。
6.扩张床操作

平衡(equilibration)、 吸附(adsorption)、 冲洗(washing)、 洗脱(elution) 在位清洗(cle 步骤多,累积损失 大,操作时间长, 目标产物易失活, 对微米以下的颗粒 难除去,设备成本 高。
相当于一个平衡 级,效率差
返混严重
平推流,空隙率 大,压降小,吸 附剂利用率高
空隙小,易造成堵 塞,床层压降增大
平推流是理想状态下在流动方向上完全没有返混,而在垂直于流动方向的平面 上达到最大程度的混合。

(3)悬浮聚合法 将增重用的亲水性不锈钢、二氧化钛等无机 物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利用悬浮聚合将其包埋 于高分子共聚物中。由于共聚的单体是有机亲 油性的,而增重剂都是无机亲水性的,两者相 溶性较差,聚合过程中易发生相分离,对增重 剂有机化表面改性的效果直接决定了能否较大 地提高颗粒的密度。

扩张床吸附层析技术介质研发与应用进展

扩张床吸附层析技术介质研发与应用进展

离子交换与吸附,2015,31(3):281~288ION EXCHANGE AND ADSORPTION文章编号:1001-5493(2015)03-0281-08doi:10.16026/ki.iea.2015030281扩张床吸附层析技术介质研发与应用进展*邓永平1,2,3辛嘉英1**姜佳雯1刘金文4林凯11哈尔滨商业大学省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762齐齐哈尔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齐齐哈尔1610063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齐齐哈尔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齐齐哈尔161006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大庆163319摘要:扩张床吸附层析是集固液分离、浓缩和初步纯化于一个操作单元之中的集成化生物分离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泛。

本文对扩张床吸附层析介质的研究现状及该技术在生物产品分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能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物分离;扩张床吸附;介质;纯化;进展中图分类号:O658.1+1,R284.2文献标识码:A1前言生物分离是生物产品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分离效率直接决定产品的生产成本,因此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的发展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

如何从混合原料中高效、快速、特异捕获目标物质是下游技术的首要解决问题。

1992年,Chase 等人通过精细设计,得到了返混很小的流化床,采用这套装置处理含固相颗粒的蛋白质和细胞混合液,其层析性能接近填充床层析,从而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单元分离技术——扩张床吸附层析(Expanded Bed Adsorption Chromatograph ,EBAC 或简称EBA)[1]。

通过EBA 技术,能直接从发酵液、细胞培养液或匀浆液中捕获目标产物,集固液分离、浓缩和初步纯化于一个操作单元之中,因此,被誉为近几十年来出现的第一个新的单元操作[2]。

扩张床吸附综合了流化床和固定床的优点,分离效率高,应用范围广泛,已经成为近些年来下游技术的热点研究问题。

吸附与扩张床分离技术

吸附与扩张床分离技术

1.3 吸附的优点与缺点
优点: 优点:
有机溶剂掺入少 操作简便,安全, 操作简便,安全,设备简单 pH变化小,适于稳定性差的物质 pH变化小, 变化小
缺点: 缺点:
选择性差 收率低 无机吸附剂性能不稳定 不能连续操作, 不能连续操作,劳动强度大 碳粉等吸附剂有粉尘污染
二、吸附原理
固体的表面性质——固体表面分子(或原子) 固体的表面性质——固体表面分子(或原子)所处的状态与 ——固体表面分子 固体内部分子(或原子)所处的状态不同。 固体内部分子(或原子)所处的状态不同。
吸附剂在一定的流速下能扩张到所要求的程度,一般扩 张后的床层高为沉降床的2~3倍。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得到 高的产率,纯化时流速达到200~300 cm·h-。 根据Stokes定理,颗粒的终点沉降速度与颗粒直径、颗 粒与液体的密度差成正比。因此为了得到高的沉降速度, 必须增加吸附介质的密度和粒径。通常用于扩张床的吸附 剂粒径在50~400µm之间,粒径过小,为了避免扩张率过 高,只能在低流速下操作;粒径过大,则需要很高的流速 才能使其扩张到一定的程度。前一种情况会降低整个过程 的效率,而后一种情况由于颗粒内的传质阻力的增大会降 低目标蛋白的结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增加密度 的方法,以便达到高效率。
水银的表面张力(0.48N/m2), σ-水银的表面张力 水银的表面张力 , 水银与细孔壁的接触角(=140°) θ-水银与细孔壁的接触角 水银与细孔壁的接触角 ° 通过测定水银体积与压力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孔径的分布 情况。 情况。
四、吸附技术 4.1 吸附类型与特性
吸 附 剂 表 面
分子间力 化学键力 静电引力
多孔型 图3.1 吸附介质微观结构
凝胶型
3.2 吸附介质应具备的特征: 吸附介质应具备的特征:

扩张床吸附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扩张床吸附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

扩张床吸附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工中的应用作者:张宗鹏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9年第01期摘要:扩大对扩张床吸附层的分析是一种综合的生物分离技术,具有高水平的液体、浓度和初级操作单位,广泛应用。

本文概述了分析环境在床上的吸收范围的扩大,并将其应用于生物产品部分,以确保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艾伦的基础。

关键词:生物分离;扩张床吸附;介质;纯化;进展生物多样性是工业化生物产品所需要的道路,效率直接决定产品的生产成本,生物技术的发展在生物技术的低端越来越被研究人员所接受。

河流技术中最重要的解决方案是如何使用使用过的材料,利用它们的效率、速度和特殊的渔具。

chase&co等公司获得了1992年开发的半混合绘画许可证。

该装置处理含有高贵颗粒的蛋白质和细胞混合物,并有能力通过开发一种新的生命分裂技术—eac或eba—来填补楼层。

eba技术可以直接从酵母、细胞介质、菌丝体等地方提取目标产品。

还有高级分层,浓缩,预净化等等。

1 媒体层扩张床垫研究开发一种扩张床吸附层的环境是eba技术的基础。

与普通层变形一樣,eba环境由气体和基质支持的排气组成,这些排气系统吸收目标产品。

通常情况下,一层电介质要求身体的直径是均匀的,而床的直径必须是固定的,密度更高。

因为吸附剂在一些液体中漂浮,它们的分布相对稳定,从下到上,它们类似于固定的,几乎是平的,固体颗粒直接进入目标并有效地捕获目标。

1.1 扩张床目前,gehealthcare streamlinesp、streamlinespl、upronta /s fastlinesp正在成为一种贸易。

这三个介质的列具有相似的特性,但在定义不同应用范围的环境特性上有更大的差异。

斯特鲁林环境的核心是石英,主要是粘土,平均直径200m,平均密度1200公斤/ m3。

streamlinespl环境类似于streamlinesp核心,其糖密度很高,具有动态吸附性,蛋白质吸收速率很高,导致蛋白质吸收。

新型吸附床的研究进展

新型吸附床的研究进展
第3 9卷 第 l 0期
21年 1 01 0月




Vo _ 9 No 0 l 3 .1 0c . 20l t l
C MI AL E HE C NGI NEE NG( RI CHI NA)
新 型 吸 附 床 的 研 究 进 展
何 兆红 ,鲁 涛 ,黄 宏 宇 ,郭华 芳 ,小林 敬 幸 ,陈 勇
HE Zh o h n a - o g ,LU o Ta ,HUANG n - u ,GUO a f n Ho g y Hu -a g ,No i u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a a h ry k b y s i ,CH N n E Yo g
( .G a gh uIstt o n r o vri ,C ieeA a e yo c n e ,G aghu5 0 4 1 u nzo ntue f eg C n es n hn s cd m f i c s u n zo 6 0, i E y o Se 1
Abs r c : he d o b r s h c r pat f d o p in e rg r to t a t T a s r e i t e o e r o a s r to r f e ai n, a d t be a ir a d r cl af c t e i n is h vo c n ie ty fe t h p ro ma c fa s r to erg r t n. Th meho fe ha c n a s r e e tta f r we e pr p s d t r u h e r n e o d o i n r fie a i f p o e t ds o n n i g d o b r h a r nse r o o e h o g h a e itn e n l ss Th meh d o n a c n h a r n fr b t e a s r e t a d h a r n f r wal a d e tr ssa c a a y i. e t o s f e h n i g e t ta se ewe n d o b n n e tta se l n c n ci i f a o be twe e i to u e mp tc ly T tucu e f au e ffle e o du tvt o ds r n r n r d c d e hai al . he sr t r e t r s o l d b d,c ae e n x d y i o td b d a d f e i b d we e d s rb d, a t h r ce si s o e t ta se nd e r e c e i nd he c a a tr tc f h a r n fr a ma s ta se o h e y e f a s r e s i s r n f r fr t r e t p s o d o b r we e r a l z d o a ai ey. Th n w r s a c saus s o o t d e n f e b d i d me tc n a r a we e nay e c mp r t l v e e e e r h t t e f c ae b d a d i d e n o si a d b o d x r i to u e n r d c d.Th d o b rd v lp ntwa s l b r t d. e a s r e e e o me s a o ea o ae l Ke r s: d o to erg r t n;n w y e o d o b r e tta se n s r nse y wo d a s r in r fie ai p o e tp fa s r e ;h a r n f ra d ma sta f r

最新扩张床吸附技术制备激肽释放酶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扩张床吸附技术制备激肽释放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一、选题的必要性 (3)1 项目简述 (3)2 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 (5)3 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5)4 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5)5 项目目前进展情况 (6)二、技术方案论述 (7)1 项目技术关键点或创新点论述,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7)1.1 技术关键点 (7)1.2 创新点 (8)1.3 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9)2 项目技术方案论述: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 (9)2.1 生产技术 (9)2.2 工艺流程 (10)2.3 主要技术参数 (10)3 项目技术质量指标:项目产品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等 (10)4 分阶段描述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阶段目标 (10)5、项目经费预算情况:项目投资总额、项目已完成投资、项目须新增投资及投资构成和投资预算、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表 (11)5.1 经费预算 (11)5.2 新增投资 (12)5.3 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 (15)三、项目实施支撑条件 (16)1、项目技术来源 (16)2、项目实验、检测条件 (16)3、项目申请单位人才资源情况:技术人员总数、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 (16)4、项目组人员专业结构、职称结构 (16)5、项目新增投资筹集情况 (17)四、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17)1 预期市场需求 (17)2 预期盈利水平 (17)3、预期产业化前景 (22)4、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22)4.1 技术风险 (22)4.2 竞争风险 (23)4.3 资金落实分析 (24)五、项目预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24)1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4)2 对资源利用情况 (25)3、对人才培养情况 (25)4 环境影响及效益 (25)六、附件目录 (26)一、选题的必要性1 项目简述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又称激肽原酶(Kininogenase)或血管舒缓素(Kallidinogenase),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个亚类,是内切性蛋白水解酶,广泛存在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腺体组织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以胰脏中含量最丰富。

【尚择优选】优质版扩张床吸附技术制备激肽释放酶可行性研究报告

【尚择优选】优质版扩张床吸附技术制备激肽释放酶可行性研究报告

扩张床吸附技术制备激肽释放酶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选题的必要性 (3)1 项目简述 (3)2 项目所处技术领域产业政策 (4)3 项目所处技术领域技术发展现状 (4)4 项目技术先进性,对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4)5 项目目前进展情况 (5)二、技术方案论述 (5)1 项目技术关键点或创新点论述,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5)1.1 技术关键点 (5)1.2 创新点 (6)1.3 项目完成时达到的技术水平 (6)2 项目技术方案论述:生产技术、工艺流程、主要技术参数 (7)2.1 生产技术 (7)2.2 工艺流程 (7)2.3 主要技术参数 (7)3 项目技术质量指标:项目产品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执行的质量标准、通过的国家相关行业许可认证等 (8)4 分阶段描述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阶段目标 (8)5、项目经费预算情况:项目投资总额、项目已完成投资、项目须新增投资及投资构成和投资预算、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表 (9)5.1 经费预算 (9)5.2 新增投资 (11)5.3 申请科技三项经费的使用预算 (15)三、项目实施支撑条件 (16)1、项目技术来源 (16)2、项目实验、检测条件 (16)3、项目申请单位人才资源情况:技术人员总数、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 (16)4、项目组人员专业结构、职称结构 (16)5、项目新增投资筹集情况 (16)四、项目预期经济效益 (17)1 预期市场需求 (17)2 预期盈利水平 (17)3、预期产业化前景 (21)4、项目实施风险分析 (21)4.1 技术风险 (21)4.2 竞争风险 (21)4.3 资金落实分析 (22)五、项目预计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23)1 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3)2 对资源利用情况 (23)3、对人才培养情况 (23)4 环境影响及效益 (23)六、附件目录 (24)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选题的必要性1 项目简述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又称激肽原酶(Kininogenase)或血管舒缓素(Kallidinogenase),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个亚类,是内切性蛋白水解酶,广泛存在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腺体组织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中,以胰脏中含量最丰富。

膨胀床吸附技术

膨胀床吸附技术

樹脂對酵素之最大吸附量與解離常數值
最大吸附量 Qm(units/ml) 解離常數 Kd (units/ml)
樹脂種類
目標酵素
操作條件
STREAMLINE DEAE
αglucosidase
20 mM, pH 6.0 Phosphate buffer
23.81
2.5x10-1
STREAMLINE Phenyl
膨胀床吸附技术
膨胀床吸附
1.膨胀床与传统固定床的区别
2.膨胀床与流化床的区别
膨胀床与传统固定床的区别在于:
膨胀床的床层上部安装有可调节床层高度的 调节器,当液体(料液或清洗液等)从床底以高 于吸附剂最小流化速度的流速输人时,吸附 剂床层产生膨胀,高度调节器上升,膨胀床 状态下床层高度一般为固定床状态的2—3倍, 床层空隙率高,允许茵体细胞或细胞碎片自 由通过。因此,膨胀床吸附操作可直接处理 菌体发酵液或细胞匀浆液,回收其中的目标 产物,从而可节省离心或过滤竿预处理过程, 提高目标产物收率,降低分离纯化过程成本。 这是膨胀床吸附操作的最大诱人之处。
等溫吸附之探討
依Langmuir 方程式吸附模式,以(C*/q*)對 C*作圖應可得一直線,如圖1所示,其中斜率 為(1/Qm)以及截距為(Kd/Qm),由此可 求得樹脂對酵素之最大吸附量與解離常數。離 子交換樹脂的最大吸附量(23.81units/ml)大 於疏水型樹脂(17.42units/ml),然而疏水型 樹脂對酵素之親和力高於離子交換樹脂,如表 1所示。由於pH 6.0以上,破碎細胞為一帶負 電之固體微粒,對陰離子交換樹脂鍵結量與解 離常數會有不利的影響。對於疏水型樹脂而言, 細胞破碎與否,最大吸附量與解離常數則沒有 明顯的改變。
实验材料及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张床吸附技术研究进展摘要:扩张床吸附层析技术兼有流化床和填充床层析的优点 ,不需预先除去料液中的颗粒而可以直接从料液中吸附目标产物。

它是一种具有集成化优势的分离纯化技术 ,在生物工程产品的下游处理过程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开发出性能良好的吸附剂基质 ,是该项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

本文通过文献的查阅及总结,从吸附剂基质及技术的应用两个方面综述了扩张床吸附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扩张床吸附技术、进展、吸附剂基质、应用一般而言 ,生物工程产品下游处理过程可分为目标产物捕获、中期纯化和精制三个阶段 ,其中产物[1]捕获阶段最为关键 ,一般由细胞富集、产物释放、澄清、浓缩、初步纯化等操作步骤组成。

目前 ,除去原料液中的固体颗粒最常用的方法是离心和微滤。

但当处理含有微细固体颗粒的高粘度料液时 ,离心的效率会大大降低;而细胞和细胞碎片在膜表面的积累又会使微滤过程的膜通量急剧下降,如果对料液进行稀释 ,随后的浓缩过程将增加额外的能耗。

从发展趋势来看, 生化分离技术研究的目的是要缩短整个下游过程的流程和提高单项操作的效率,以前的那种零敲碎打的做法,研究要有一个质的转变, 国内外许多专家和研究者认同了这种转变,并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其一, 继续研究和完善一些适用于生化工程的新型分离技术;其二,进行各种分离技术的高效集成化。

目前出现的一些新型单元分离技术,如亲和法、双水相分配技术、逆胶束法、液膜法、各类高效层析法等,就是方向一的研究结果,作为方向二的高效集成化,最引人注目的是扩张床吸附技术,近10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与流化床相比,它返混程度很小,因而分离效果较好;与固定床相比,它能处理含菌体的悬浮液,可省却困难的过滤操作。

扩张床吸附(Expanded Bed Adsorption , EBA)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 ,能直接从发酵液或细胞匀浆中捕获目标产物。

扩张床是吸附剂处于稳定状态的流化床[2]-[4]。

与串通的填充床层析不同的是在扩张床吸附操作中吸附剂(或层析剂)层在原料液的流动下可产生适当程度的膨胀,其膨胀度取决于吸附剂的密度、流体速度。

当吸附剂的沉降速度流体向上的流速相等时,扩张床达到平衡。

由于吸附剂的扩张,吸附剂之间的空隙率增大,可以使原料液中的细胞、细胞碎片等固体颗粒顺利通过扩张床而被排除, 同时原料液中的目标物质则被吸附在吸附剂上,这样就实现了直接从含菌体、细胞碎片或组织萃取物的发酵液中直接分离目标蛋白质的目标。

扩张床的操作可分为平衡、吸附、冲洗、洗脱和复性清洗等五个步骤,它将料液的澄清、浓缩和初步纯化集成于一个单元操作中,减少了操作步骤 ,降低了分离过程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分离效率和产品的收率,例如:假设下游工艺每步回收率为90%,十步后总回收率只有35%;利用EBA技术将前三步整合为一步,增加了产品的回收率,产率可增加23%,还减少了离心机、过滤等设备的投资。

近年来,EBA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国外有关扩张床吸附基质的研究以及其应用的报道从 1993 年以来层出不穷,国内关于扩张床的报道几乎为空白。

一:吸附剂基质的研究进展吸附剂的基质材料历来是层析过程的关键 ,直接影响着过程的传质和分离效率。

扩张床吸附也属于层析过程 ,其操作特性介于流化床和固定床之间 ,吸附剂依靠流速在床层中悬浮起来 ,但流动接近于平推流 ,与固定床相似[5]。

这其中基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计出一种流动和吸附性能良好的扩张床基质 ,是保证高效地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 ,因此 ,必须对基质进行新的设计。

通过大量文献的查阅,下面就近十年来扩张床吸附剂基质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

1.1 扩张床吸附剂要求[6]Chase和Draegerhs根据大量的实验研究,总结出用于扩张床操作的吸附剂应满足的六项基本要求:(1)吸附剂的尺寸和密度应保证其终端流速与料液中需除去的固形颗粒间有明显的差异;(2)吸附剂必须有一定的粒径和密度分布,在膨胀床内会形成稳定的分级,从而减小固液相间的返混;(3)吸附剂应具有良好的孔道结构,不易被料液中的脂类、核酸和杂蛋白等生物物质污染;(4)吸附剂应具有活性基团,可以修饰具有特异性吸附的配基,使吸附剂对目标产物具有较高的吸附容量:(5)吸附剂应具有高化学稳定性和良好机械强度,其中高的化学稳定性可以保证吸附剂可以承受较苛刻的洗脱条件,而良好的机械强度可延长吸附剂的使用寿命;(6)吸附剂应具有良好的传质性能,在较高的流速下,可以保持较高的吸附量。

1.2 吸附剂基质材料理论上一些用于固定床的传统吸附剂也可以用于扩张床吸附,但是由于其尺寸小和密度低不能保证其在较高流速下操作,因而体现不出扩张床吸附技术在生物分离中集成化的优势[7]。

根据Stoke公式,颗粒的终端流速与颗粒的直径、固相与液相间的密度差成正比,与液相粘度成反比。

膨胀介质的粒径过小,在实际操作时为避免膨胀率过高,所用的流速较低:粒径过大,目标产物的扩散路径较长,造成吸附量的下降,分离效率降低;膨胀介质的密度越高,终端流速也就越高,操作时流速有较宽的选择范围。

研究表明,具有一定粒径和密度分布的膨胀介质,在流体作用下,在床内可以形成稳定的分级,大粒径和高密度介质分布于床层底部附近,而小粒径和低密度介质集中在床层的顶部,从而保证膨胀床内的混合程度较低。

近年来,研究人员己经开发了多种用于膨胀床吸附操作的高效新型膨胀介质[8],如Silica gels, Cellulose matrix, Agarose kiese1guhr, Controlled poreglass fit,氧化错型吸附剂以及亲水性的全氟聚合物等。

这些膨胀床介质的密度在1.1-3.0 g.mL-1,之间,粒径为50-400微米。

但上述的吸附剂或对蛋白质的吸附容量过低,或受清洗条件的限制,用其生产的产品很难满足生物制药的相关规定。

Amersham Pharmacia Biotech公司开发的Streamline系列复合型吸附剂,在交联的琼脂糖凝胶内包埋晶体石英或金属颗粒以提高吸附剂的密度,克服了以上的问题因而受到广泛的应用。

最近人们又开发了薄壳型的吸附剂,这种吸附剂具有较大的吸附面积和较短的传质路径,同时通过选取适当的内核,可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用来满足不同的操作目的,因此这类吸附剂的开发倍受人们的关注。

目前 ,尚没有聚合物高分子微球作为扩张床基质的报导,主要是因为共聚单体的亲油性,与增重无机亲水微粒的相容性较差,聚合过程中会出现相分离,致使得到的微球中增重颗粒含量不一致,或包埋太少,增重效果不明显。

1.3 扩张床基质制备方法关于扩张床基质的制备方法,目前只有很少的文献予以具体的报导 ,商业化扩张床基质的制备细节 ,更是无从得知。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 ,开发具有我们自身知识产权的扩张床基质是很有必要的。

总结已报导的制备方法[6],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种:(1)共混包埋法共混包埋法是将增重微粒均匀分散在天然亲水性高分子溶液中,通过溶解、结晶、再生等手段得到多孔基质。

琼脂糖和纤维素都存在明显的链聚集结晶区域 ,结晶再生时能形成稳定的多孔网络结构 ,并能将增重材料包埋其中。

例如 ,将纤维素的黄原胶溶液与含微米级 TiO 颗粒的水溶液共混 ,升温溶解 ,然后在甲醇溶液中再生 ,即能得到混合型的基质 ,但由于机械强度不够 ,需要进行后交联反应增加基质[9]的强度。

由于基质是经过研磨后筛分而得 ,形状并不一致 ,这会影响扩张时的流体力学特性。

另外 ,TiO 微粒随机分散在纤维素骨架的网络结构中 ,也会影响蛋白质分子的传质效果。

经典的纤维素层析基质的制备采用“反相悬浮再生法”,即将纤维素的黄原胶溶液反相悬浮在油相中 ,然后再生出多孔珠体[10]。

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包埋较大粒径的增重颗粒 ,制备出核壳型的纤维素基质 ,可能会改善上述存在的问题。

(2)反相悬浮交联法大部分扩张床基质采用这种方法制备。

由于增重内核或微粒 ,如不锈钢、二氧化钛、二氧化锆等 ,为亲水性的物质 ,使用反相悬浮法可以将它们包埋在亲水性的天然高分子骨架中。

例如 ,使用石蜡油作分散相、Span85 作乳化剂 ,将不锈钢微珠分散在琼脂糖的水溶液里 ,控制搅拌速度以获得不同的琼脂糖层[11]厚度因而密度不同 ,逐步降温冷却即可获得高密度核壳型基质。

如果在水相中加入交联剂如环氧氯丙烷 ,则可实现反相悬浮交联 ,基质的强度可以进一步提高 ,而孔隙率并不受到明显的影响 ,商业化的 Streamline 基质即是如此。

反相悬浮法能使大多数增重颗粒被包埋 ,粒径分布较广 ,能够满足扩张床基质的要求 ,缺点是基质的密度不易控制。

(3) 表面改性法可以分为化学改性和共聚物改性两种。

氟化二氧化锆(FmZr)系直接在多孔(ZrO)表面化学改性而得 ,由于氟化物为强Lewis 碱 ,而 ZrO 表面具有Lewis 酸位点 ,改性极易完成。

聚丙烯酰胺/ ZrO水凝胶则经共聚物改性而来:将含有功能基化的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溶液直接与多孔 ZrO 接触 ,然后引发共聚而得。

实际上 ,改性并不能使所有的非特异性作用位点得到屏蔽。

此外 ,多孔 ZrO 的获得也有不同的方法。

Voute 使用的多孔 ZrO 系用0.1~2 m的粉末悬浮液 ,经抽干、蒸发、脱水、聚集 ,然后在600~800 ℃高温烧结而得 ,所得到的基质形状不规则。

Griffith 则采用油包水型的乳液方式得到多孔 ZrO :以花生油和油醇作油相 ,以 Triton X2100 作乳化剂 ,加入 ZrO 悬浮液搅拌得到乳化液 ,85 ℃脱水固化 ,收集颗粒 ,高温烧结后得到多孔基质。

所制备的基质颗粒形状较规则 ,但制备工艺复杂 ,步骤繁琐。

扩张床基质的制备 ,可以参照磁性基质的研制方法 ,大量文献报导了磁性微粒亲油化处理之后被高分子共聚微球包埋的情况;另外 ,作为增重剂之一的二氧化钛的亲油化处理工艺 ,在研究上和工业应用中都十分成熟。

可以相信 ,这方面的尝试将是有益的。

二:EBA技术应用进展扩张床现已成功地用于大肠杆菌匀浆、包涵体, 大肠杆菌培养液, 酵母细胞匀浆, 酵母培养液,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以及动物组织产物的提取, 也可将扩张床用作生物反应器。

其规模也正从中试向工业化方向发展。

近些年来,随着新型吸附剂和膨胀装置的开发和设计,扩张床吸附技术在生物加工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12],如蛋白质提纯、抗体纯化、细胞分离、DNA纯化、细胞破碎和ELISA 分析等方面。

尽管目前许多应用还仅限于实验室规模,但已经有一些中试或具有生产规模的应用实例。

例如,美国Genentech公司的单克隆抗体的提取。

扩张床吸附技术实际应用的例子很多,根据文献报道总结了近年来扩张床吸附技术在生物分离领域的几个应用成功的实例:(1)重组人白介素 8 的提纯:Barnfield[13]用 300mL阳离子交换剂STREAML NESP 在 STREAML NE 50 扩张床上, 从16L 大肠杆菌破碎液里直接提取复性后的重组人白介素8,一步得率为97%, 纯化倍数为4. 35 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