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标准版)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煤炭是我们常用的一种化石能源,然而,煤炭在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自燃现象,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煤炭自燃的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机理煤炭分为有机质和无机质两部分,其中有机质主要是碳元素和其他元素,如水素、氧气、氮等,这些元素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热量,同时还会放出气体,因此会导致自燃。
而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煤炭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还会吸收环境中的水分,容易发生自燃。
此外,煤炭的自燃还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温度一般来说,煤炭自燃的温度范围在60℃~90℃之间。
当煤堆堆积过高时,会形成小隙缝,空气可以在其中流动,并感受到局部的温度升高,加上环境的高温作用,便会导致自燃。
湿度煤炭的吸湿性很强,当湿度达到35%以上时便会极易发生自燃。
当发生自燃时,煤炭的温度会急剧升高,煤内部的水分也会迅速蒸发,进一步加剧自燃程度。
空气流动性煤堆堆积时容易形成小隙缝,这会让空气在其中形成局部的流动,同时,氧气也会流入其中,加速煤炭的自燃。
可燃性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煤炭还可能会受到接触火源的影响,从而加速自燃,造成事故。
煤炭自燃的防治措施煤炭自燃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事故,对于煤炭企业而言,为了生产安全,预防煤炭自燃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加强煤堆管理在煤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如测温、测湿、通风、密闭、切断氧气供应等,及时发现和处理自燃隐患。
此外,对于不同热值的煤炭,应该根据其自燃特性所采用的管理措施进行区分。
增加生产过程的安全措施煤炭自燃与煤炭的物理性质和环境有关,生产过程中也要注意防范自燃风险。
应加强煤炭的质量控制,减少窝洞掘进和人工堆垛等工艺的使用,减少人员的操作和煤尘污染等,从而降低煤炭自燃的风险。
消防设施的安装和维护煤炭自燃后,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火势逐渐扩大,严重影响生产和人员安全。
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煤炭自燃事故。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1. 煤炭自燃机理煤炭在长期堆放或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发生自燃。
煤炭自燃是指煤炭在空气中氧化产热,炭渣在热的作用下又反过来氧化,从而释放出更多的热,不断形成自蒸自燃的链式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煤堆自燃。
1.1 自燃的原因自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煤本身所含的杂质会使氧化反应更加迅速; 2. 煤的结构特性,例如表面积、孔隙率、含水率等都对煤的自燃性质有影响; 3. 煤的存储和运输中遇到的气候和环境变化会产生影响; 4. 存储堆放方式不合理,破坏了煤堆的组织结构、增加了煤堆的密度和湿度等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5. 存放时间过长,不适当的处理方式等也会导致自燃。
1.2 自燃的过程煤的自燃过程发生在空气中。
煤堆中的空气和煤堆表面的空气形成煤堆空气层。
在运动的空气的作用下,煤堆表面的水分开始蒸发,导致煤堆表面温度升高。
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的水分挥发,煤内部局部升温。
当局部温度达到煤的自燃点时,就会引起自燃。
同时,煤中还可能存在化学反应,例如氧化、聚合等反应,加速了自燃的过程。
1.3 自燃的类型自燃可分为三类:微观自燃(微小的火花、电火花等导致)、局部自燃(局部温度升高、氧化反应开始时产生)、全面自燃(煤堆内多处同时发生火灾,煤炭质量严重下降)。
2. 煤炭自燃防治措施为了预防煤堆自燃,要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包括: 1. 煤堆的布放和运输要注意放置、通风和排水,保证煤质的稳定。
2. 在堆放和运输中,要注意煤堆的密度和高度,堆放时间不宜过长,防止煤的自然风化和氧化。
3. 堆放地的基础要坚实,同时要注意煤堆的密实度和排水,确保煤堆安全。
4. 监测煤堆的温度,及时检测异常情况,采取相应防止措施,避免煤的自燃。
5. 对煤堆的管理要循环利用,减少浪费,以便提高效益,节约资源。
6. 加强对科研和技术的投资,提高煤堆的安全性,有选择地适当地提高煤的自燃点,减轻煤的自然风化和氧化过程。
煤炭自燃及其预防措施
煤炭自燃及其预防措施破裂的煤炭及采空区中的遗煤接触空气后,氧化生热,当热量积聚、煤温上升超过临界温度时,最终导致着火,此种现象称为煤的自燃。
煤的这种性质称为煤的自燃倾向性,由此引起的火灾即是自然发火。
依据《煤矿平安规程》规定,将煤的自燃倾向性分为简单自燃、自燃和不易自燃3种。
(一)煤炭自燃的条件煤的自燃过程是一个相当简单的现象,它必需具备肯定的条件才能发生。
讨论表明,煤炭自燃必需具备以下4个条件:(1)具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呈破裂积累状态(即在常温下有较高的氧化活性)。
(2)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能维持煤炭氧化过程的进展。
(3)积聚氧化生成热量,使煤的温度上升。
(4)上述3个条件同时具备,且大于煤的自然发火期。
(二)煤炭自燃的过程煤炭自燃大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预备期、自热期、燃烧期。
(1)预备期。
又称埋伏期,是指有自燃倾向性的煤炭与空气接触后,吸附空气中的氧而形成不稳定的氧化物,初始看不出其温度上升和四周环境温度上升的现象。
此过程的氧化比较平缓,煤的质量略有增加,着火温度降低,化学活性增加。
(2)自热期。
在预备期之后,煤氧化的速度加快,不稳定的氧化物开头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这时若产生的热量未散发或传导出去,则积聚起来的热量便会使煤体渐渐升温,此阶段通常称为煤的自热期。
(3)燃烧期。
当煤温达到着火温度(无烟煤大于400℃、烟煤320~380℃、褐煤小于300℃)后就燃烧起来。
煤进入燃烧期就消失了一般的着火现象。
(三)煤炭自燃的征兆人们凭自身阅历观看煤炭自燃初期征兆如下:(1)煤炭氧化自燃初期生成水分,往往使巷道湿度增加,消失雾气和水珠。
(2)煤炭在从自热到自燃过程中,氧化产物内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并产生煤油味、汽油味、松节油或煤焦油味。
(3)煤炭氧化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因此该处的煤壁和空气的温度较正常时高。
(4)煤炭氧化自燃过程要放出有害气体一氧化碳,因此人们会感觉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适、有疲惫感等。
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3篇
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3篇煤堆自燃原因及预防措施篇一煤大体上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主要可燃元素是碳(约占65%~95%),其次是氢(约占1%~2%),并含少量氧(约占3%~5%,有时高达25%)、硫(约占10%),上述元素一起构成可燃化合物,称为煤的可燃质。
除此之外,煤中还含有一些不可燃的矿物质灰分(5%~15%,也有高达50%)和水分(一般在2%~20%之间变化),这些物质称为煤的惰性质。
煤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
煤中的碳、氢等元素在常温下就会发生反应,生成可燃物co、ch4及其他烷烃物质。
煤的氧化又是放热反应,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掉,将使煤的堆积温度升高,反过来又加速煤的氧化,放出更多的可燃质和热量。
当热量聚集,温度上升到一定值时,即会引起可燃物质燃烧而自燃。
煤堆发生自燃要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1)具有自燃倾向性。
煤的自燃倾向性是煤的一种自然属性,反映了煤的变质程度,水分、灰分、含硫量、粒度、孔隙度、导热性,是煤自燃的基本条件。
煤在常温下的氧化能力主要取决于挥发分的含量,挥发分含量越高,自燃倾向性越强,而且自燃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根据煤的氧化程度与着火点之间的关系,利用原煤样的着火点和氧化煤样的着火点的差值Δt 来推测煤的自燃倾向。
一般,原煤样着火点低,而且Δt大的煤容易自燃;Δt40℃的煤为易自燃煤;Δt20℃的煤(褐煤和长焰煤除外)是不易自燃煤。
从表1可看出,从褐煤到无烟煤,其着火点越来越高,自燃倾向性越来越弱。
(2)供氧条件。
煤堆暴露于空气中,表面与空气充分接触,而且空气通过煤块之间的间隙渗透到煤堆内部,给煤堆内部氧化创造了条件。
煤的块度越大,煤块之间的间隙越大,其供氧条件越好。
(3)氧化时间。
煤从氧化发展到自燃有一个过程,氧化时间达到自燃发火期才能自燃。
如长焰煤的自然发火期为1~3个月,气煤为4~6个月。
(4)储热条件。
煤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只有当放出的热量大于散发掉的热量时,才能使热量聚集,温度上升,达到煤的着火点就会自燃。
煤炭自燃火灾分析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加强员工培训
对煤炭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防 范意识和技能。
提高防范意识
定期检查
对煤炭堆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火源管理
严格控制火源,禁止在煤炭堆场吸烟、动火等行 为。
警惕异常现象
关注煤堆温度变化、气味等异常现象,及时采取 措施处理。
煤炭自燃的外因
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环境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煤的氧化和自燃;而湿度过大则会使煤的表面形成水膜,阻碍了氧气的扩散和吸附,从 而延缓了煤的自燃过程。
通风条件
通风条件对煤的自燃也有很大的影响。当通风条件较好时,氧气能够充分接触煤的表面,加速了煤的氧化过程; 而当通风条件较差时,煤的氧化过程会减缓。
煤炭自燃火灾分析及采取 的安全措施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煤炭自燃火灾概述 • 煤炭自燃火灾原因分析 • 煤炭自燃火灾预防措施 • 煤炭自燃火灾应急措施 • 煤炭自燃火灾的教训与启示 • 相关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煤炭自燃火灾概述
煤炭自燃的定义
煤炭自燃是指煤在无外界明火点燃条件下,由煤自身氧化产生的热量使煤缓慢氧 化,并逐渐积聚热量,使温度升高到煤的着火点而引起自燃。
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其自燃倾向性越强。例如,褐煤和长焰煤等低变质程度的 煤,自燃倾向性较低;而烟煤和无烟煤等高变质程度的煤,自燃倾向性较高。
煤的含水量
煤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有利于煤的自燃。因为水分可以促进煤中有机质的分解 和氧化,同时水分还能吸附和溶解一些易燃气体,如甲烷和一氧化碳等,这些 气体在煤的氧化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从而加剧煤的自燃。
自燃的机理及其预防措施
关于煤炭自燃的机理及其预防措施目录一、煤炭自燃的机理 (1)1、概述 (1)2、煤炭自燃的不同阶段 (2)(1)水吸附阶段。
(2)(2)化学吸附阶段。
(3)(3)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
(3)(4)燃烧初始阶段。
(3)二、煤炭的自热影响因素 (4)1、煤质煤质本身对煤自热敏感性有显著的影响。
(4)(1)煤的品级。
(4)(2)煤的水分含量。
(4)三、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煤层自燃的预测预报.....................................................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预防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煤炭自燃的机理1、概述关于煤炭的自燃机理,长期以来科技界一般认识为,由于煤炭中存在黄铁矿是其自燃的主要原因。
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并因此加速煤炭的氧化,促进煤炭的自燃。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含有相当数量黄铁矿的煤炭,虽然经过长斯放置,却并不一定发生自热燃,而不含或少含黄铁矿的煤也有自燃现象。
因此,煤的自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放出更多的湿润热,加速煤炭的自燃。
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
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
煤的自燃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煤炭的氧化过程。
2、煤炭自燃的不同阶段(1)水吸附阶段。
与其他阶段不同,这个阶段只是个物理过程,煤与氧不会发生反应,煤吸附水虽不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但他对煤自热,特别是低品级的煤自热具有重要影响。
预防煤炭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
2023-11-12•防止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防止煤炭自燃的灌浆技术•防止煤炭自燃的气体灭火技术•防止煤炭自燃的监测预警技术•防止煤炭自燃的应急处置措施目录01防止煤炭自燃的预防措施采煤机采煤时预防自燃的措施在采煤机割煤过程中,应保持顶板完整,避免产生漏风通道。
及时清理采煤机道和支架后浮煤,避免堆积产生自燃。
采煤机采煤时,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控制好采高和煤壁暴露时间,减少煤柱损失,避免产生大量遗煤。
炮采时预防自燃的措施综采放顶煤开采预防自燃的措施在综采工作面两端头应设置防火门,以防止风流短路和综采放顶煤开采时,要合理控制采高和放煤高度,减少02防止煤炭自燃的灌浆技术总结词详细描述灌浆防灭火技术总结词惰性气体防灭火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防止煤炭自燃的措施,通过将惰性气体注入煤炭表面,降低氧气浓度和煤炭温度,从而防止煤炭自燃。
详细描述惰性气体防灭火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煤炭,特别是对于深度降温的煤炭和易自燃的煤炭。
惰性气体防灭火技术的优点是效果好、速度快、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惰性气体防灭火技术总结词详细描述阻化剂防灭火技术03防止煤炭自燃的气体灭火技术氮气防灭火技术总结词详细描述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总结词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是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的窒息作用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实现预防煤炭自燃的灭火技术。
详细描述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主要是通过将液态或气态的二氧化碳注入火区或采空区,使其覆盖在煤炭表面,利用二氧化碳的窒息作用来降低氧气浓度,抑制煤炭氧化自燃,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灭火速度快、对环境和人员影响小等优点。
烟气防灭火技术是一种利用烟气的稀释作用来降低氧气浓度,从而实现预防煤炭自燃的灭火技术。
详细描述烟气防灭火技术主要是通过将烟气(如水蒸气、氮气等)注入火区或采空区,使其覆盖在煤炭表面,利用烟气的稀释作用来降低氧气浓度,抑制煤炭氧化自燃,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该技术具有灭火速度快、对环境和人员影响小等优点。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正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7642-97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煤的自燃机理1.1 概述关于煤的自燃问题,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煤中黄铁矿的存在是自燃的原因,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更加速煤的氧化,促进煤的自燃。
需要指出,有的含有黄铁矿的煤,虽然经过长斯放置,并不一定发生燃,而不含或少含黄铁矿的煤也有自燃现象。
因此,煤的自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速煤的自燃。
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
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
煤的自燃从本质上来说是煤的氧化过程。
1.2 煤自燃的不同阶段(1)水吸附阶段。
与其他阶段不同,这个阶段只是个物理过程,煤与氧不会发生反应,煤吸附水虽不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但他对煤自热,特别是低品级的煤自热有重要影响。
安全技术之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
安全技术之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措施汇报人:日期:•煤炭自燃概述•煤炭自燃机理•煤炭自燃的防治措施目录•安全技术措施•案例分析•研究展望01煤炭自燃概述•煤炭自燃是指煤在无外界氧气和热源的条件下,因自身内部的氧化作用而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及时散发,导致热量不断积累,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时,煤就会自燃的现象。
煤炭自燃通常发生在地下较深的位置,不易被发现。
隐蔽性煤炭自燃往往突然发生,给矿工和设备带来很大的危险。
突发性煤炭自燃不仅会烧毁煤炭资源,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对矿工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危害严重人员伤亡煤炭自燃产生的大量有害气体和高温烟尘,会危及矿工的生命安全。
环境破坏煤炭自燃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会污染环境,对周边生态造成破坏。
经济损失煤炭自燃会导致大量的煤炭资源被烧毁,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02煤炭自燃机理煤炭自燃的化学反应过程氧化反应01煤炭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释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
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逐渐升高,加速了氧化反应速率,最终导致煤炭自燃。
热解反应02在高温下,煤炭中的大分子结构发生裂解,产生挥发分和自由基。
这些自由基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和二氧化碳,导致煤炭温度进一步升高。
燃烧反应03当煤炭温度达到着火点时,煤粉颗粒与氧气发生剧烈的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燃烧反应释放的热量促使煤炭温度持续上升,最终导致煤炭自燃。
煤炭自燃的物理过程水分蒸发煤炭中的水分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不断蒸发,形成水蒸气。
水蒸气的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降低煤炭的温度,但同时也会使煤炭暴露出更多的表面面积,加速了氧化的过程。
裂缝扩展随着煤炭内部温度的升高,不均匀的温度分布会导致煤炭产生裂缝。
这些裂缝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扩展,使得氧气更容易进入煤炭内部,加速了氧化反应速率。
热传导煤炭在自燃过程中,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从外部向内部传递。
热传导的发生会导致煤炭温度分布不均匀,容易在局部区域形成高温,加速煤炭自燃的过程。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煤炭自燃机理煤炭自燃是指煤在没有明显的外部火源的情况下自身产生的高温反应,并伴随着火焰、烟雾、有害气体等表现为自燃现象。
其主要原理是自燃点(又称为点火点)的存在。
煤炭自燃的机理复杂,主要与煤炭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
经研究,煤炭自燃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1.煤炭的含水量。
煤炭的含水量过高会降低其自燃能力,但在一定范围内,适当的含水量可以起到防止自燃的作用。
2.煤的挥发分含量。
挥发分含量高的煤易于自燃。
3.煤的密度。
密度大的煤自燃性较差,而密度小的煤自燃性较好。
4.煤中的氧化物含量。
煤中含有的氧化物越多,其自燃性越强。
5.煤的氧化程度。
煤在存放过程中,由于空气、水分等因素的作用,会逐渐发生氧化,而煤的氧化程度越高,就越易于自燃。
煤炭自燃的危害煤炭自燃对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
首先,自燃一般伴随着火焰、烟雾、有害气体等,这些物质会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
其次,自燃会大量释放热量,导致煤堆温度升高,煤质质量下降,煤块裂解、粉化等。
最严重的后果是,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自燃现象,将导致火灾事故,对人员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有效防控煤炭自燃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下面就具体介绍:1. 定期巡视对于煤场和煤仓,要加强巡视,定期查看堆场情况。
一旦发现自燃迹象,要立即进行处理。
2. 通风降温煤场和煤仓应保持良好通风状态,降低温度,减少自燃可能。
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的方式,以保持空气流通,降低煤堆表面温度。
此外,可以采用喷雾降温的方法,将降温剂喷洒在煤堆表面。
3. 加强湿度控制煤场和煤仓内部湿度控制在40%~70%之间,有利于降低煤的自燃性。
可以增加雾状水雾、雾化水喷淋等方法来保持一定的湿度。
4. 煤堆覆盖对于密闭式库房,可以采用覆盖帆布或绝缘材料覆盖方式,隔绝外界气氛,限制氧气进入,降低自燃危险。
5. 防火面带在关键部位、易燃部位周围设置防火面带,以有效降低火势的蔓延。
煤炭自燃火灾分析及采取的安全措施
煤炭自燃火灾分析及采取的安全措施煤炭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自燃的危险性。
煤炭自燃火灾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煤炭质量、储存环境、温度、湿度、气流、微生物、发热自燃物等因素。
下面我们将对煤炭自燃火灾进行分析,并介绍采取的安全措施。
一、煤炭自燃火灾的成因1.煤炭自身属性煤炭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体,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挥发分、水分和氧化物。
这些物质在空气的存在下,通过氧化反应会产生热量,若处理不当会导致煤炭质量下降和引发自燃。
2.储存环境煤炭在储存时将收到一系列的环境影响,如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湿度、温度等。
湿煤的水分与煤的内在热能反应相结合,造成了进一步的热量释放。
若存放环境通风不良,氧气供应不足,煤炭内的氧气也会过度消耗,因此难以维持内部平衡。
当煤堆内温度升高时,煤炭内的水分将开始蒸发,进一步加剧煤体内温度升高,从而导致自燃火灾的产生。
3.微生物煤堆中会存在大量微生物,它们对煤炭的分解产物活跃和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和茁壮的煤。
微生物分解的成分包括仍未分解的有机分子、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的生物物质。
当煤堆处于适温和适湿度的情境下,会给微生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这将产生进一步热能,造成煤的自燃。
二、采取的安全措施1.定期检查煤堆的评价和检查将有助于预防煤炭自燃火灾的产生。
为了避免自燃火灾,需要通过视察、观察、有针对性的检测,进行煤堆的检查。
如发现发热的煤,应及时清理和处理。
2.加强通风通过对煤堆进行通风,有助于煤堆内外环境空气的交换,促进水分和紫外线的清除,平衡煤堆内部环境。
应适当调节通风风量,控制通风时间,保证煤堆内部空气流动,消除堆内吸附的湿气和挥发物。
3.储存温湿度控制煤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都将影响煤的自燃。
应保持储存地点通风,环境干燥,温度控制在20℃以下。
在储存煤炭过程中,必须将煤质分界、保持检定数据、记录储存时间等信息。
4.消防设施煤炭自燃火灾的应急处理必须是消防和安全管理的责任所在。
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范本(2篇)
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范本煤炭自然发火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防治,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为了有效预防煤炭自然发火,下面将介绍一些防治措施。
1. 定期检测煤炭堆放区域应定期进行检测,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火源和火灾隐患。
检测仪器可以使用热像仪、气体检测仪等设备,对煤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
2. 加强通风通风是预防煤炭自然发火的重要手段。
通过增加通风设备和通风孔,保持煤炭堆放区域空气流通,有效降低煤堆的温度和湿度,减少火源的积累。
3. 控制湿度湿度是影响煤炭自然发火的重要因素。
采取科学调节措施,控制煤堆的湿度,可以有效降低煤炭的自燃性。
可以喷水降温或使用防护覆盖物防止煤堆过度干燥。
4. 隔离火源在煤炭堆放区域周围设置防火隔离带,远离可能存在的火源。
将电线、电缆等易燃材料与煤炭相隔离,减少火灾扩散的风险。
5. 合理堆放煤炭堆放应遵循合理的堆放原则,保证堆放稳定和通风。
要尽量避免单一大堆煤炭的堆放,以免堆放过密导致内部积聚热量难于散发。
6. 定期清理定期清理煤炭堆放区域,及时清理堆放区域积聚的煤尘和煤渣。
煤尘和煤渣是易燃物质的积累,清理可以减少火源积累,降低发火风险。
7. 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煤炭自然发火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培养员工的火灾防范意识,让他们了解煤炭自然发火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并且能够熟练操作相关设备。
8. 建立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煤炭自然发火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流程。
预案中应包括煤炭堆放区域的疏散路线、紧急通讯设备、灭火器材等,以便在发生煤炭自然发火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9. 定期演练定期组织煤炭自然发火的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演练过程中要模拟真实情况,并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改进,并向员工提供培训和指导。
10. 引进高科技防治手段引进高科技防治手段,如红外线监测、智能温湿度监控等设备,提升煤炭自然发火的监测和防控水平。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煤堆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火灾。
综合防止煤炭自燃管理措施
综合防⽌煤炭⾃燃管理措施综合防治煤炭⾃燃管理措施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产⽅针,坚持不懈的抓好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矿井防灭⽕⼯作机制,搞好⽕灾的预警⼯作,杜绝⾃燃发⽕事故,根据防灭⽕规范要求,结合我矿现场实际,特作如下规定:⼀、⼀般规定第1条:新采区开拓、新⽔平延伸时必须对煤层进⾏⾃燃倾向鉴定,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在新采区、新⽔平设计中采⽤综合(包括开拓⽅式、巷道布置、开采⽅法、回采⼯艺、通风⽅式和通风系统)和专项(包括喷浆堵漏、监测、均压技术等)治理煤层⾃燃发⽕的措施。
编制相应的防灭⽕设计,防⽌⾃然发⽕。
第2条:集中运输⼤巷和总回风巷应布置在岩层中,如果布置在煤层内,必须砌碹或锚喷;空隙和冒落处,必须⽤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或⽤⽆腐蚀性⽆毒性的材料进⾏处理。
第3条:开采容易⾃燃和⾃燃的煤层时,在采区开采设计中,必须明确选定⾃然发⽕观测站或观测点的位置并建⽴监测系统(优先选⽤束管监测系统)、确定煤层⾃然发⽕的标志⽓体和建⽴⾃然发⽕预测预报制度。
所有检测分析结果都必须记录在专⽤的防⽕记录簿内,并定1期检查、分析整理,发现有⾃然发⽕指标超过或达到临界值等异常变化时,⽴即发出⾃然发⽕预报,采取措施进⾏处理。
⾃燃发⽕预测预报的⽅法、内容、监测周期及监测制度等由矿总⼯程师制定,由通防处负责实施。
监测点的布置:监测点⼀般布置在可能⾃燃区(或需要监测区)的回风流侧定期采集⽓样进⾏分析。
回采⼯作⾯应布置在后⽅采空区、⼯作⾯回风上隅⾓、⼯作⾯回风巷的回风流以及与采区其它回风流的汇合点,在采煤⼯作⾯的进风巷的进风流中也应设置⼀个监测点作为⽓体成分的对⽐。
第4条:每⼀⽣产⽔平和每⼀采区,都必须布置回风道,实⾏分区通风。
第5条:采煤⼯作⾯应该尽可能选⽤简单⼀进⼀回的通风⽅式。
⼯作⾯风量必须满⾜⼭东省煤矿《“⼀通三防”⼯作实施细则》的规定要求。
第6条:采煤⼯作⾯必须采⽤后退式回采,回采过程中不得任意留设煤柱和顶煤、俘煤。
2024年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3篇)
2024年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引言: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全球的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煤炭的自然发火现象一直以来都是煤矿安全管理的一大难题。
煤炭自然发火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还会引发严重的矿井火灾,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成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2024年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一、煤炭自然发火的原因分析:煤炭自然发火是指煤炭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由于煤体内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自燃现象。
其主要原因如下:1. 煤炭中的黏土矿物的影响:煤炭中的黏土矿物容易吸湿,造成煤体水分过高,进而导致煤炭自然发火。
2. 煤炭中的有机质和氧化剂的作用:煤炭中的有机质在一定条件下会与氧化剂反应,产生热量,从而引发煤炭自燃。
3. 煤炭储存条件的问题:不合理的煤炭储存条件,如通风不畅、温度过高等,也容易造成煤炭自然发火。
二、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治煤炭的自然发火现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加强煤炭质量的检测和筛查:通过对煤炭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筛查,尽可能排除质量不合格的煤炭,减少煤炭自然发火的风险。
2. 优化煤炭储存条件:确保煤炭的储存环境符合安全要求,包括通风良好、温度适中、湿度控制等,以减少煤炭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3. 定期开展煤炭的透气性检测:通过定期检测煤炭的透气性,及时发现煤炭自然发火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煤炭自然发火的发展。
4. 加强煤炭的湿降处理:对于容易自燃的煤炭,可以采取湿降处理的方法,将煤炭的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煤炭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5. 提高煤炭消防设备的配备和使用率:加大对煤矿消防设备的投入,提高消防设备的配备和使用率,增强煤炭自然发火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煤炭自然发火防治的建议: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治2024年煤炭自然发火现象,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煤炭质量监管:加大对煤炭质量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提高煤炭的质量,减少煤炭自然发火的风险。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
防止煤堆自燃的措施在煤炭生产或运输的过程中,由于煤的自身特性,常常会出现自燃的情况。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梅雨多雨和偏僻山区等环境条件下,更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煤的自燃。
本文将从煤的自燃机理、检测方法和防范措施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煤的自燃机理煤的自燃是指煤在储备、堆放和使用过程中,在无明显外界火源的情况下,由于自身物化性质变化而发生的自发氧化反应,温度逐渐升高,最终导致煤的燃烧。
该反应的发生与煤的质量、氧化剂、水分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煤的质量越差、水分越高、氧化剂越充分,越容易自燃。
煤自燃的机理如下:1.煤中的硫、铁、铝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2.内部水分蒸发,生成水蒸气。
3.水蒸气与氧化气体发生氧化反应放热,并激发有机点火点。
4.有机物质逐渐氧化分解,并产生大量热量。
5.煤堆内部温度逐渐上升,引起大量有机物质氧化分解,将局部堆体温度升高,产生火源,发生自燃。
检测方法为了避免煤堆自燃的发生,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采取防范措施。
以下是常用的检测方法:1.温度检测:通过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的温度传感器来检测煤堆内部和外部的温度。
当局部温度升高时,一旦达到自燃的危险温度,就能及时发现煤堆内部的自燃状况,及早进行处置。
2.气体检测:通过挥发物的颜色、气味和渗出物等来检测煤堆内部和外部的气体情况。
当出现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异常气体时,就说明煤堆中可能出现自燃情况。
3.煤质检测:通过对煤的进行化验,监测煤中含硫量、灰分含量以及水分含量等一系列指标。
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判断出是否会引起自燃,并及时进行处理。
防范措施为避免煤堆自燃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1.降低煤的含水率:煤的含水率越高,自燃的几率就越大。
因此,在堆放前应对煤进行浸水处理,将水分降低到合理范围内,在储堆过程中,要对煤进行覆盖和加湿处理,保持其含水率。
2.留有合理通风空隙:在堆煤时,应使煤堆内部的通风状况良好,不能让煤体中的水蒸气和氧气聚集在一起,应随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煤炭自燃是煤炭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其会给矿山企业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要防范和控制煤炭自燃,需要煤炭生产企业和有关部门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本篇文档将提出几点关于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科学规划储运场地布局首先,要合理规划和布局煤炭的储存和运输场地。
储存场地应该选择地势开阔、排水良好、通风条件优越的地带,并且要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合理的区划,每个区域的储存、输送等环节都要规划合理。
地下储存区也应注意通风和温度控制,防止煤炭自燃。
2.严格进行煤炭质量管理其次,要进行严格的煤炭质量管理。
煤炭在采掘、选矿和运输过程中,因为水分过高、颗粒过细、松散度不佳以及掺杂其它物质,都容易引起煤炭自燃,而这些问题,大都可通过管理解决。
对于不同的煤种,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例如对于高挥发分的煤,就要适当降低其水分,以提高其抗自燃的能力;对于细粉煤,在储存时可以通过物理方式进行卸煤,使其变得均匀松散,并避免存放在潮湿、潮气重的环境中。
3.合理选择煤堆覆盖材料第三,要根据不同的煤种和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储存材料。
煤堆覆盖材料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煤炭的质量和自燃风险。
常用的覆盖材料有水泥、石子、沙子、土壤等,其目的是增加储存场地的密闭性和绝缘性,避免外界氧气的进入造成自燃。
4.建立完善的煤堆监控系统除了上述措施,我们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煤堆监控系统。
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们了解到,提早预警和迅速响应,是防止煤炭自燃的关键之一。
因此,企业要采用各种现代化的自动监测设备,对堆场进行实时监测,及早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5.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最后,要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基础,企业要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其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能力,减少煤炭自燃的发生。
总之,煤炭自燃虽然难以完全杜绝,但我们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方案综合管理和防范,使其发生几率降至最低,并尽可能地减少自燃对企业经济、安全的影响。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背景介绍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其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着自燃的风险。
煤炭自燃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已成为当前煤炭行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燃原因分析煤炭自燃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煤炭运输、储存过程中未能有效地降低或消除煤炭中的自燃因子,如氧气、湿度、微生物等。
此外,由于煤炭自身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通风条件不良、容易吸湿、易自燃等也会导致煤炭自燃。
综合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治煤炭自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1. 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防治煤炭自燃的基础,主要包括煤炭质量检测、煤炭储存时间监控等。
通过对煤炭信息管理的全面、准确监控,可以有效地预防煤炭自燃。
2. 预防措施(1)降低储存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控制储存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是有效预防煤炭自燃的关键。
通过加氮、排风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煤堆内部的氧气浓度。
(2)控制储存环境的湿度湿度是导致煤炭自燃的另一重要因素。
通过控制煤堆周围的湿度,可以有效地预防煤炭自燃。
3. 监测与预警(1)温度监测对存储煤堆进行有效的温度监测可以及早发现自燃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煤炭自燃的发生几率。
(2)火焰监测火焰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煤炭自燃事故,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火灾扩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 处置措施(1)吸氧处置一旦发生煤炭自燃事故,及时采取吸氧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火势扩大,保护人员安全。
(2)降温处置及时、科学合理地采取降温措施可以促进煤炭自燃的消除,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总结综上所述,防治煤炭自燃需要从信息管理、预防措施、监测与预警、处置措施四个方面入手,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使煤炭自燃的发生几率达到最低,从而实现煤炭行业的安全稳定运行。
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361(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煤层自燃的预测预报(1)鉴于煤在低温氧化阶段产生CO,因此,CO是早期揭露火灾的敏感指标。
在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回风道、综掘煤巷等有自然发火的地点设置CO传感器,若发现CO浓度超限,便可采用便携式CO检测仪追踪监测确定高温点。
(2)采用红外探测法判断高温点的位置,红外探测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红外辐射场的理论,建立火源与火源温度场的对应关系,从而推断出火源点的位置。
(3)用钻孔测温辅助监测。
对顶煤破碎或有自燃危险的地点,埋设测温探头,定期监测温度变化情况。
(4)加强漏风检测。
定期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查顺槽漏风量。
对漏风集中的区域加强观测。
2、预防措施(1)均压通风控制漏风供氧。
均压通风是控制煤层开采中采空区等漏风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在保证冲淡CH4,风速,气温和人均风量的要求下,全面施行区域性均压通风,其调压措施包括单项调压和多项措施联合调压,具体实施中的形成的工作面均压逐步扩大到邻近工作面采空区的区域性均压。
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
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煤炭自然发火指的是煤炭在储运过程中由于自身化学反应或外界条件的影响导致自发燃烧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对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煤炭自然发火的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引发自然发火的原因、自然发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以及应对自然发火事故的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引发自然发火的原因1. 煤炭品质问题:煤炭中的硫、磷等元素以及挥发分含量高的煤炭容易引发自然发火。
2. 氧气供应:长期储存会使堆放煤堆中的空隙得到足够的给氧,从而满足自燃反应的需求。
3. 湿度问题:湿度过高会使煤炭中的氧气被水分占据,不利于自燃。
但是,一旦湿度降低,水分会逐渐蒸发,释放的水蒸气又会使煤炭中的氧气重新得到补充,从而引发自然发火。
4. 温度问题:高温是自燃反应的前提条件,当煤炭堆放在高温环境中时,温度越高,自然发火的风险就越高。
5. 机械损伤:煤炭堆放时受到机械损伤会导致煤炭的形态发生变化,增加了堆内空隙,使得氧气供应充分。
二、自然发火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优化煤炭品质:采购时优选低硫、低磷等优质煤炭,减少自燃的可能性。
2. 控制堆内空气流动:采用科学的堆放方式和理论堆高,减少堆内空隙,限制空气的流动,减少氧气供应。
3. 控制湿度:通过喷水、降低环境温度等控制湿度,减少煤炭中的水分蒸发,降低自然发火的风险。
4. 控制温度:采用降温措施,如隔热、通风和增加水分等方式来降低煤炭的温度,减少自然发火的可能性。
5. 机械损伤的预防:在运输、堆放过程中避免使用过于粗糙的操作方式,减少对煤炭的机械损伤。
三、应对自然发火事故的措施1. 发现自然发火迹象要及时报警,并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及时疏散附近人员,防止人员伤亡。
3. 封堵发火区域,阻断火势蔓延的可能。
4. 推进降温和灭火工作,可采取喷雾降温、二氧化碳灭火等措施进行扑救。
5. 搬迁易燃易爆危险品,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检测与监控1. 定期对储煤场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
(标准版)
煤炭自燃机理及综合防治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煤的自燃机理
1.1概述
关于煤的自燃问题,长期以来,一般都认为煤中黄铁矿的存在是自燃的原因,由于黄铁矿氧化成为三氧化二铁及三氧化硫时能放出热量,在有水分参加的情况下,可以形成硫酸,它是很强的氧化剂,更加速煤的氧化,促进煤的自燃。
需要指出,有的含有黄铁矿的煤,虽然经过长斯放置,并不一定发生燃,而不含或少含黄铁矿的煤也有自燃现象。
因此,煤的自燃并非完全因含有黄铁矿而引起。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煤的组成物质氧化产生热量,再被水湿润,就放出更多的湿润热,也会加速煤的自燃。
此外,煤的自燃还与煤本身的性质有关。
如煤的品级;煤的显微组分、水分、矿物质、节理和裂隙;煤层埋藏深度和煤层厚度;开采方法和通风方式等。
煤的自燃从本质上来说是煤的氧化过程。
1.2煤自燃的不同阶段
(1)水吸附阶段。
与其他阶段不同,这个阶段只是个物理过程,煤与氧不会发生反应,煤吸附水虽不是煤自燃的根本原因,但他对煤自热,特别是低品级的煤自热有重要影响。
当水被煤吸附时会放出大量热,即润湿热。
所以,多数情况下该阶段对煤的自燃都起着关键作用。
(2)化学吸附阶段。
煤自燃过程首先在这个阶段发生化学反应。
该阶段的反应温度为环境温度至70℃。
这伸过程中煤吸附氧气会产生过氧化物,因而叫做化学吸附阶段。
化学吸附阶段煤重略有增加,并产生气体,其中的CO可作为标准气体,通过监测CO浓度可对煤的自燃进行早期预报,化学吸附阶段需要少量水参加反应。
根据煤的品级和类型不同,化学吸附的放热量在5.04~6.72J/g之间变化。
若煤温达到70℃时会分解,煤重随之在幅度下降,甚至比原始煤重还要轻。
煤中水汾的蒸发可带走一些热量,该过程产热量晨16.8~75.6J/g间变化。
若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想使其不自燃是非常困难的。
(3)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
该阶段生成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即煤氧复合物。
其反应温度范围为150~230℃。
产生的热量25.2~003.4J/g。
这个阶段煤重又有所增加,煤氧化进行到这个阶段必然发生自燃。
(4)燃烧初始阶段。
这是煤氧复合物生成阶段到煤快速燃烧阶段的
过渡时期,煤温达230℃时,煤氧化可进行到个阶段。
此时煤的反应热为42~243.6J/g。
这些热量使煤迅速上升促进了煤的快速燃烧。
(5)快速燃烧阶段。
这是煤自热的最后阶段,它描述了煤的实际燃烧过程。
依氧气供应充足与否,这个阶段可能发生干馏、不完全燃烧或安全燃烧。
如果燃烧充分,其反应热等于煤的发热值。
2煤的自热影响因素
2.1煤质
煤质本身对煤自热敏感性有显著的影响。
(1)煤的品级。
煤的品级表明了煤的变质程度,常用挥发分含量和含煤量表示。
品级低的纯煤自热热敏感性高,而且,随着煤的品能升高其自热敏感性下降。
因而,干燥褐煤最易自热而无烟煤几乎不自热。
但含有大最水分的褐煤较纯褐煤不易自燃。
(2)煤的水分含量。
煤中水分的含量对煤的自燃性有很大影响。
水分含量达饱和的煤,特别是在水分含量高的褐煤和次烟煤被开采和干燥前,煤体不再吸附水分,因而不能放出润湿热。
煤氧化放出的热量通常使内在水分温度升高。
另一方面,自热时的化学反应需要有少量的水分参加。
低口级煤水分含量远远大于化学反应的需要量。
因而,对低品级煤来说,水分实际上是煤自热的阻化剂。
(3)矿物质。
煤中的
矿物成分也叫灰分。
它可与氧反应放热增加煤温,而且使煤分解以增加煤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如黄铁矿,它可以吸收氧化反应放出的部分热量降低煤的氧化反应进程;煤的高灰分使单位质量的氧化热降低。
2.2开采和贮运的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煤自热的影响为:可使煤的水分含量发生变化;改变煤氧接触条件:使生产成的热量扩散。
可分为:
(1)地质因素。
断层和裂隙有利于空气和水分与煤接触。
因而散热没有明显增加,却增加了煤发生氧化的机会和水的吸附。
也就是说断层和裂隙增加了煤自燃的危险性。
埋藏深的煤层地面漏风较少。
采空区遗煤(特别对于厚煤层)因不能完全回采而增中了煤的自燃危险性。
(2)开采因素。
开采因素对煤自燃的影响主要有2个方面,即通风和煤破碎,没有通风或通风充分的地方,煤自燃的可能性较低。
而通风不充分地方煤自燃的可能性较大。
裂隙漏风是不充分漏分,它创造了煤进一步氧化的条件,而散热条件并未被改善。
所以,任何漏风对煤炭自燃来说都是很危险的。
(3)贮运因素。
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影响煤自燃的因素要为通风不充分和干燥的低品级煤因雨淋和喷洒水产生润湿热。
3煤炭自燃的综合防治措施
3.1煤层自燃的预测预报
(1)鉴于煤在低温氧化阶段产生CO,因此,CO是早期揭露火灾的敏感指标。
在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回风道、综掘煤巷等有自然发火的地点设置CO传感器,若发现CO浓度超限,便可采用便携式CO检测仪追踪监测确定高温点。
(2)采用红外探测法判断高温点的位置,红外探测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红外辐射场的理论,建立火源与火源温度场的对应关系,从而推断出火源点的位置。
(3)用钻孔测温辅助监测。
对顶煤破碎或有自燃危险的地点,埋设测温探头,定期监测温度变化情况。
(4)加强漏风检测。
定期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查顺槽漏风量。
对漏风集中的区域加强观测。
3.2预防措施
(1)均压通风控制漏风供氧。
均压通风是控制煤层开采中采空区等漏风的有效措施。
首先,要在保证冲淡CH4,风速,气温和人均风量的要求下,全面施行区域性均压通风,其调压措施包括单项调压和多项措施联合调压,具体实施中的形成的工作面均压逐步扩大到邻近工作面采空区的区域性均压。
(2)喷浆堵漏钻孔灌浆。
对煤层开采中的可疑地点或已出现隐患地点进行全封闭喷浆和打浅密集钻孔注浆,是防止自然发火的2个有效措施。
(3)注凝胶防灭火。
采用注凝胶技术处理高温点或自然发火是煤层开采中防灭火的重点措施,其方法是将凝胶注入高温点或火点的周围煤体中,其作用是既可以封堵漏风通道,又可以吸热降温。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