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小新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题型:一、填空题(20个)二、名词解释(4个,名词解释不超过5句话)三、简答题(3个)四、分析题(1个)重点:一、视觉暂留原理二、似动现象三、心理补偿机制四、影像的特点:记录性和幻觉性五、镜头:包括三方面含义:1、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2、拍摄时候谈到的“镜头”:指一次开机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
3、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六、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曾吧电影艺术譬喻为一种语言,与戏剧相区别。
这种“新语言”的特征(构成要素)是:1、在同一场面中,电影能够任意改变观者与银幕表现对象的距离,从而产生不同的画面景别。
2、能够吧完整的场景分割成不同的部分。
3、在同一场面中,能够改变拍摄角度、纵深镜头的焦点。
4、蒙太奇:按照一定顺序把镜头连结起来,构成完整的画面时间序列。
七、形成影像的元素:1、机位:任何镜头开始时,摄影机的位置。
2、画框:最终观看到的影像的边缘。
3、构图:画面的结构、布局。
4、景别:画面范围的大小不同、距离远近。
5、角度: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水平与垂直夹角。
6、焦距:从镜头之镜片中心点到光线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7、摄影机的运动:摄影机在拍摄时的位置或角度改变。
8、照明:拍摄场景中的光效。
9、色彩:画面的色彩表现。
10、场面调度:对于拍摄现场各个元素的综合调度。
八、构图:概括的来说,就是指画面的结构、布局,即画面中各形象元素的联结关系、组合结构。
对于构图的分析包括方方面面,总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1、线条。
2、几何形状。
3、水平与垂直关系。
4、位置、重心、平衡。
5、各元素的长短、大小、面积的对比。
6、光影、颜色的变化。
构图的重要原则:1、平衡原则2、变化原则3、动态构图原则九、景别镜头由于与被拍摄物体的具体不同或焦距不同,所摄取的不同范围的画面。
1、远景:广阔的场面。
2、全景:人物的全身。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语⾔复习重点视听语⾔复习重点⼀、蒙太奇的功能及作⽤:蒙太奇是指影视制作中把不同的画⾯及其他相关素材有机地、艺术地组接在⼀起,使之符合创作者的构思与意图,从⽽产⽣新的表达意义的艺术创作⼿段。
(⼀)叙事电影的画⾯是分别拍摄的,运⽤蒙太奇⼿法把众多的镜头剪辑来,可以表现完整的思想内容,叙述故事,构成⼀部为⼴⼤观众所理解的影⽚(或某⼀⽚段)。
镜头,当他们是孤零零的时候,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但⼀旦将它们按蒙太奇规律连接,便成了动⼈的饶有风趣的影⽚。
这就是夏衍所说的“所谓蒙太奇,就是依照着情节的发展和观众注意⼒和关⼼的程序,把⼀个个镜头合乎逻辑地有节奏地连接起来,使观众得到⼀个明确,⽣动的印象或感觉,从⽽使他们正确地了解⼀件事情的发展”。
(⼆)表意蒙太奇的作⽤是多⽅⾯的,分散的镜头,利⽤蒙太奇⽅法组接在⼀起,不仅能让⼈看懂影⽚叙述的内容,⽽且能赋予画⾯以新的含义。
(⼏乎⽂学中拥有的⼀切修辞⼿段,对⽐、双关、隐喻、借代等等,它都能加以运⽤。
它使抽象的思想,微妙的感情形象化了,视觉化了,使电影产⽣诗情画意,深化影⽚的思想内容,加强影⽚情绪的感染⼒,极⼤地丰富了电影语⾔的宝库。
(三)运⽤声画蒙太奇产⽣特殊的艺术效果电影的声⾳包括对⽩、⾳乐和⾳响三个⽅⾯,处理电影中声⾳和画⾯的关系也叫声⾳蒙太奇。
声画蒙太奇的⽅法有下⾯⼏种:1.声画合⼀声⾳和画⾯紧紧配合,形成“同步”。
如画⾯有⼀只鸟在叫,同时就出现鸟叫声;画⾯有飞机来,同是时就听到飞机声;画⾯上两⼈在交谈,传来的也是他们的谈话声。
2.声画分⽴。
也就是说声⾳和发声物体不在同⼀画⾯,声⾳是以画外⾳的形式出现的。
声画分⽴的⼀个明显的作⽤是能够扩展画⾯的空间容量。
例如在听到关门声和车辆开⾛的同时,银幕上便出现了⼥主⼈公依窗⽽⽴,悲痛欲绝的形象,我们并没有看到对⽅的离去。
从这个例⼦可以看出,“声画分⽴”突破了银幕框的限制,使影⽚增加了空间容量。
因为在这个画⾯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主⼈公伫⽴的空间——房屋靠窗的⼀⾓,可是关门声和汽车民动的声,却暗⽰出这个房间以外的空间的存在,把画⾯伸到画⾯框以外去了。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新的
举例题(以“功夫”为例)一、简答题21、结合作品实例,说明什么是平行式蒙太奇。
答:平行式蒙太奇是叙事蒙太奇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交错叙述,把不同地点而同时发生的事件交错地表现出来,使两处或两处以上的事件起到互相烘托、互相补充的作用。
实例:表述清楚,有理有据如影片《南征北战》中,高营长奉命抢占摩天岭高地,以阻击前来增援的国民党张军长部,并全歼李部,活捉了李军长,导演用平行蒙太奇表现国民党和解放军双方抢占摩天岭的场面,造成了紧张的节奏扣人心弦。
34、什么是积累式蒙太奇?举例说明。
答:积累式蒙太奇是指将若干内容相关或有内在相似性联系的镜头并列组接在一起,造成某种效果的积累,可以达到渲染气氛、强调情节、表达情感的目的。
实例:表述清楚,有理有据韩国爱情篇电视剧37、什么是对比式蒙太奇?举例说明。
答:对比式蒙太奇是叙事蒙太奇的一种。
它的特点是:镜头或场景的组接是以内容上、情绪上、造型上的尖锐对立或强烈的对比作为连接的依据。
对比镜头的连接会产生互相衬托、互相比较、互相强化的作用。
实例:表述清楚,有理有据38、举例说明3种常见的“跳切”的转场方式。
答:常见的“跳切”的转场方式有:(1)利用相似性因素;《辛德勒名单》电影中开篇的那个蒙太奇,彩色场景转换到黑白场景,借用一个特写镜头给出蜡烛的燃烧,然后,熄灭,一缕白烟,推近镜头,继续特写烟,烟自然是白色的,背景被景深弄得暗掉了,是黑色的,这时恰好就转换到了黑白场。
利用了烟和背景颜色的相似性。
(2)利用遮挡元素;(3)利用景物镜头(或称空镜头);(4)利用声音;(5)利用承接因素。
(以上任意写出3种,每种1分)《辛德勒名单》电影中黑白场中开篇处,由蜡烛熄灭的一缕白烟剪到了火车头冒出的烟,通过烟这一元素承接进行转场。
《功夫》电影最后,周星驰扮演角色将暗器的细针抽掉,放飞花瓣式暗器,飘到黄圣依扮演角色身旁,进行从居民房场景到街道场景的转换。
二、论述题结合作品实例,论述全景的特点和作用。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0个小题)二、名词解释(4个小题)简答题(4个小题)第一章影像&1.1景别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大景别远景:情绪性景别,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以表现环境气势,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人物所占比例很小,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全景:基本的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事物发展的整体面貌,又称为“定位性镜头”;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小景别中景:最常用的叙述性景别,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动作的景别。
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动作和姿态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近景:具有较强交流性的景别,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主观性强的景别,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万能镜头”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大景别小景别远景、全景中、近、特表现人物形体关系表现人物神态关系空间环境描写空间环境虚写重在环境景物的表现重在人物的表现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景别的剪辑规则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
(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秒左右)2.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3.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
(例如采访断点)4.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资料导言人类对光波、声波接受的特殊机制的研究成果:(一)视觉暂留原理: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还可以让这个物像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的时间。
(二)似动现象: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者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连续运动的现象。
(三)心理补偿机制: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对影片画面之间的断裂作出心理补偿,从而最终实现对电影、电视的欣赏。
.影像的特点:(一)记录性:强调影像是通过摄影机等机械记录光波和声波的运动,来捕捉客观生活中的真实事物。
(二)幻觉性:(仅供参考)电影银幕上运动着的影像不完全是在银幕上完成的,而是在观众主动的心理参与下,在观众的脑海中完成的。
视听思维:是由视觉、听觉元素在时空中的运动构成,人们在瞬间就能感受到图像、色彩、声音和运动的具体信息,更为直观。
第一章:影像基本概念:(一)镜头:1.物理学中的镜头:指摄影机上的光学透镜组。
2.拍摄时谈到的“镜头”:指一次开始到一次关机之间所摄取的一段画面。
3.剪辑后的“镜头”: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
(二)摄影对于形成影响的重要意义:(P14)1. 摄影机取景框的存在,决定了影像的构图。
2. 摄影机距离被摄物的远近决定了影像的景别。
3. 摄影机的位置、角度,决定了影像的视角。
4. 摄影机的光圈、物距、焦距的变化,决定了影像的景深。
5. 摄影机的运动路线与轨迹,决定了影像的各种丰富运动。
画框与构图(P17):(一)画框的概念:也叫景框,原始美术创作中使用的一个名词。
简单来说,它是指用木条或者线条包围的一个封闭的四边框,用来把绘画的空间与绘画作品以外的空间分隔开,并且相互区别。
影视作品的影像也是在这样一个四边框中呈现,它大致相当于镜头的取景框。
(二)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P18)画内空间是我们在画框以内能够直观看到的,而画外空间则是留给我们去想象的。
(三)画外空间的构成方法:1.拍摄对象出入画。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一.视听思维1.身体媒介以人的身体器官为媒介材料,表现为面对面的实时交流,人类的思维主题处于感性和经验的领域2.再现性媒体运用间接性符号(文词线条色彩)3.记录媒体通过机器和技术将现实复制下来如摄影广播电视以电视,电影为代表的视听媒介是典型的记录媒介二。
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1.视听语言编码原则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和经验2.隐喻和象征是视听语言的本质要求三。
视听语言和文学语言的关系1.文学是静态的影视是动态的2。
文学在作家脑海中进行选择影视用机器完成3.为学需要对时间任务进行描写影视发生在观众眼前观众观察一个过程然后判断4.文学隐喻需要修饰词影视记录精确性和具体性取消了形容词5.文学读者在文学中意识到形象存在与思维意识中,影视观众意识到形象和感知的东西是同等的思维意识能化在感知中6.文学语言需要概括性理解才能到达读者影视语言通过感知直播到达观众7.文学可以表达内心世界影视体象在表象外部8.文学通过文字记忆力影视语言凭借观众生活经验的视听记忆力9.文学空间是浅性的影视空间是主体的10.文学时间是间断的不连贯的影视时间是有实质的11.文学往往要为读者设置一个第三者的观看者而影视中看的效应直接产生在观众身上因此无需另设一个看者来传达者的效应影视制作流程三个阶段预备制作后期前期准备阶段提出节目创意决定媒体元素(人员设备工具)效果—动因制作模式节目基本构思预期传播效果媒体元素包括设备和人员聊天格式实际效果和对实际传播效果的评估原理:从最初构思跳跃到预定传播效果阶段然后在这个阶段来做案头工作判断要达到的预期效果需要哪些媒介过程(四个)1.从基本构思逐渐过渡到预定传播讯息2.判断产生预定传播效果需要哪些要素3.在制作过程中贯彻实际传播讯息4.评估实际传播效果观察预定传播讯息与实际传播讯息的契合过程摄像技巧{构图与景别—画面构图,电视景别拍摄象度镜头运用—固定塑造拍摄场面调度灯光与机位—电视灯光基础场面调度轴线关系特殊技巧运用}实时拍摄流程(拍摄前准备拍摄时注意点拍摄后问题处理)1. 三分规则为了使构图更加匀称将一个画面三等分2. 中景镜头交待被摄主体及其周围情况的镜头缩写ms3. 切入镜头某镜头中人或物是下一个镜头局部元素前者叫后者的切入镜头4. 切出镜头某个镜头中人或物没有在上个镜头中出现前者叫后者的切出镜头常用来交待相关细节或他人反应5. 主镜头交待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6. 主观镜头现实剧中人说看到情景的镜头7. 白天拍夜景镜头在白天拍但视觉效果是夜晚8. 交叉淡入淡出声音(图像)淡入的同时另一声音(图像)淡出9. 淡入/淡出一个清晰地画面逐渐过渡为黑场从有声到无声反之亦然10. 全景镜头强调整体环境极其中人或物的分布状况的镜头11. 低角度镜头从低角度向上拍摄的镜头12. 高角度镜头从高角度向下拍摄的镜头13. 走位决定演员在一个镜头中的位置及运动路线14. 近射镜头的一种设置可以拍摄镜头极近的物体15. 定位镜头引导观众进入一个新地点或时间的镜头16. 长焦镜头能够放大被摄的主体压缩空间距离的镜头17. 衰减时间一个声音从最大音量完全无音量所用的时间18. 过肩镜头在这个镜头中观众的视线可以越过一个人物的局部看到另一个人或物os19. 摇滚一场剧刚开始时使用一系列剧烈摇晃动的全景镜头好像观众在摇动着这场戏20. 据像用一画面逐渐将另一个画面推出从完成二者转换21. 标准镜头拍出的视觉效果与人眼观察大致相同22. 叠化一个画面淡出同时另一个画面淡入23. 叠加将画面逐层重叠各层图像都可以看到画面构图定义结构画片指摄像师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摄对象以及摄像各种造型元素有机地组织安排在画面中,以形成一定画面形式的创造活动1.固定画框2.一次性构图3.动态形构图4.构图的蒙太奇因素镜头概念画面内容的一部分体现了摄像师对画面的设计对形象的描述和对空间的表现三种类型镜头交待镜头叙事镜头(动作镜头)空镜头(举例)按照观众的视觉心理:客观镜头主观镜头电视画面概念由摄像机拍摄下来并经过编辑系列制作后最后由电视屏幕呈现的音视频信号画面构图内容 1.主体在内容上占绝对重要的地位在构图形式上起主导作用2.陪体陪体是和主体密切相关的并构成一定情节对象的画面构成部分,陪体与画面主体有密切联系,在画面中与主体形成某种特殊关系或帮助主体进行主体思想表现的对象3.前景4.后景5.背景静态构图一.特点1.静态构图的画框是静止的在进行时摄像机位或镜头焦距都是固定不变的2.表现的被摄物体保持绝对的静止状态3.静态构图时空缺少有人为加工的痕迹表现封闭的电视空间和静止的时间概念动态构图一.内容;被摄主体运动摄像机运动二.特点;1.电视画面内容和形式动态性2.画面表现多构图和多视点性3.现场拍摄不可重复性两者区别1.运动性事动态构图区别于静态构图的主要特征2.动态构图的缺陷性与静态构图的完整性3.不同时间参照下的两种构图体系4.动态构图的开放型与静态构图的封闭性黄金分割点九宫格构图景别大小1.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公式焦距固定拍摄距离近被摄体面积大景别小(反比)2.摄像机镜头焦距长短公式距离不变镜头焦距越长被摄物体面积大景别小(反比)远景: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广阔空间和开阔场面被摄主体很小但重点是环境大远景:更为极致远景画面壮观而有气势具有较强抒情效果远景跟注重叙事性在远景画面中人与自然形成点与面的关系情景交融高度:平摄仰摄俯射顶摄全景:表现人物全身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与远景相比全景有明显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全景表现重点是被摄物体环境是烘托两者缺一不可问题:1。
视听语言复习纲要
视听语言导言:视听语言的含义一、什么是语言定义: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符号系统。
功能 :思维的工具和交际的工具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二、什么是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又称影视语言,是以影像和声音运动幻觉为基础,用以表达思想,传递感情,完成叙事的创造性的语言体系。
三、视听语言的基础——幻觉1.生理前提——视觉暂留原理1824年英国彼得·马克·罗格特公布“视觉暂留”理论视觉暂留: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入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作用结束时,物像仍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的时间,物理学上称之为“视觉暂留”原理。
2.心理前提——完形心理完形心理: 又称格式塔心理,是指人有一种将他看到、听到、感知到的形象复合成他已知的完整形象的心理倾向。
人类的完形心理还具有心理补偿的功能,即人的知觉可以根据生活的积累和视听感知经验,将缺失的部分补偿完成,从而形成完整的形象。
3.似动现象(phi-phenomenon)似动现象是电影运动的幻觉产生的原理视觉暂留的作用是使那运动更为连贯流畅。
电影是创造运动幻觉的机器,它创造的是现实的幻觉,但不是现实本身。
四、影视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影像、声音、剪辑。
”(波布克)第一章影像第一节基本概念一、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一)镜头的基本含义镜头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作为组成画面的镜头;另一层是指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
1.画面镜头指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由启动到关闭这段时间内所拍摄的内容。
镜头是由画面和音响组成的一个信息单位,是视听语言的最基本的单位。
镜头的职能是提供信息。
单个的镜头并不能表达明确的观念,镜头与镜头连接后形成的逻辑关系才是视听语言用以表达含义和讲故事的重要手段。
2.物理镜头作为硬件方面的镜头,它是指摄像机的光学构件,它是内透镜组合而成的成像系统。
(二)镜头的类别从摄像机装备的镜头规格以及形成影像的效果看,我们一般把镜头划分为三种类别:广角镜头、标准镜头和长焦镜头。
视听语言考试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考试复习资料视听语言考试复习资料1.(文字)的出现,构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大革命。
2.拉斯韦尔所描绘的信息传播体系,构成了所谓的【5W模式】3.只要观察者的感知器官处在正常条件下都能看到或听到的,我们称之为【感官性感知】4.电影电视的空间不同于其他艺术造型的特点在于它掌握了【声音】5.视听媒介的根本属性是其【记录性】6.媒介的社会功能在于传达信息,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
7.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是光波和声波这一特质,决定了视听创作者必须运用(声画)来进行创作。
8.早期的蒙太奇理论是把无声的镜头视作(基本)素材的,这些素材只有按照构想的顺序组接成蒙太奇语句后,才能产生意义。
9.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以(科技创新与科学发明)为主的历史。
其中,文字语言文化占据了主导的地位。
10.公元17世纪,物理学家(牛顿)首次发现人的视网膜上的影像不会立即消失。
11.电影的幻觉不仅与生理有关,更与(心理)有关。
12.艺术的崇高地位常常源于艺术本文中的(象征和隐喻)。
13.以儿童为主体的影片的主观视点必须以(低机位)来设置,因为儿童的身高决定了摄像机的角度。
14.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其成像都必须依靠(光)。
15.电影电视的空间不仅是视觉的,还(听觉的)。
16.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无疑是有史以来在空间设置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成功者,代表作有《红色沙漠》。
17.电影电视的空间是用(声音)拍摄的,它与人用双眼观察世界是不同的。
18.电影从1895年到1927年的32年间,建立了一整套(电影蒙太奇)的美学原则,并逐渐成熟起来。
19.早期电影的声音观念不论是爱森斯坦提出的(声画对位)还是好莱坞戏剧式的电影并没有重视声音的纪录作用。
20.1842年,科学家(多普勒)发现,当声源不发生运动时,人们所感受的声波的音高不会变化。
21.视听语言的模拟结构22.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后像!23.鲁奥沙赫实验,鲁奥沙赫的理论,色彩产生的是情感经验,而与形状相对应的则是理智的控制。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答:正面镜头是指摄影(像)机与被摄对象呈正对的镜头,被摄对象直接面对观众。
它的特点有:1)表现被摄对象的真实形象,直观明了;2)突出被摄对象的个性特征和表情,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和心理活动;3)适合于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理状态,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答:声画对位是指影视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配合关系。
它的特点是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对应、呼应和补充,增强了作品的视听效果和情感表达,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内容和意义。
声画对位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音乐和画面的对位、对话和人物动作的对位、自然音响和场景的对位等。
答:连续式蒙太奇是指通过镜头的连续组接,来表现时间、空间、动作等方面的连续性和连贯性,使观众感受到一种流畅的视觉效果。
实例:电影《鬼子来了》中,主角在战场上奔跑、爬行、挣扎,通过连续式蒙太奇的手法,将这些动作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紧张刺激的战争场面。
答:推镜头是指通过调整镜头焦距,使画面中的被摄对象逐渐放大或缩小的过程。
它的特点有:1)能够突出被摄对象,使其在画面中更加突出;2)可以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使画面更具有戏剧性;3)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使观众更加集中注意力。
实例: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当___从下水道逃脱时,镜头通过推镜头的方式逐渐放大,突出了___的身影,同时也表现出了他的紧张和兴奋,增强了戏剧性。
5) 通过拉镜头,可以表现出被摄主体的孤独、远离、无助等情感状态。
作品实例: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___逐渐走出监狱,摄像机拉开距离,表现出他与监狱的距离越来越远,同时也表现出他获得自由的喜悦与孤独。
拉镜头的效果加强了观众对___获得自由的共鸣和感受。
3)突出画面中的重要元素,加强情感表达;4)表现时间、空间和情感的跨度和变化;5)增强画面的艺术感和美感,提升观赏体验。
例如,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镜头下雨时,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忧郁、沉重的气氛,与主角___内心的挣扎和压抑相呼应。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
题型:1、单选15题(15分)2、填空10题(10分)3、名词解释5题(15分)4、简答5题(30分)5、论述题2题(20分)6、案例分析1题(10分)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第一节1、视听语言定义:(P2)视听语言主要就是电影得艺术手段,同时也就是大众传媒中得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得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得拍摄、镜头得组接与声画关系。
第二节2、视听语言得基本规律:(P2)①视听语言得基本规律就是模仿人得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得传播就是单向得。
③视听语言中得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得元素就是不同得。
④视听语言就是一种创造性得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第三节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得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得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6、动画电影得发展:(P6)⑴1824年。
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就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得乔治·马努斯得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1914年,电影史上著名代表作《恐龙葛蒂》;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得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得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④《白雪公主》——1937年,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世界第一部发行原声音乐得电影(唱片形式);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得动画;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得动画,获得第十一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最佳原著配乐提名。
视听语言复习重点
视听(shìtīng)语言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主观(zhǔguān)镜头:是指从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或动物的视点(shì diǎn)出发来叙述的镜头。
2.空镜头(jìngtóu):是画面(huàmiàn)中没有人物只有景物的镜头。
3. 升格和降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速摄影”,是提高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方法,高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升格;就是降低摄影机运转频率的一种拍摄手法,低于每秒24格的运动频率就是降格。
4. 场面调度:是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调度,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摄影机)调度。
5. 轴线规则:在实际拍摄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影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为保持被摄主体位置关系及运动方向的一致,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叫轴线规则。
6. 外反拍:在轴线一侧两个方向相对的角度进行拍摄的镜头调度方法。
7. 反应镜头:是影视镜头语言的一种形式,就是表现人物对某事件作出相应“反应”的镜头,本质上它归属于“叙事镜头”。
8. 间歇镜头:9. 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声画对位从特定的艺术目的出发,在同一时间让声音与画面作不同侧面的表现,有意让画面与声音形象之间在气氛、情绪、节奏以至内容等方面相互对立,从而深化主题。
10. 同期声:是指拍摄现场与画面空间(包括画内空间与画外空间)共时存在的声音,包括现场同期录下的讲话声和现场背景声。
11. 蒙太奇节奏:是指根据影片内容和表现人物情绪情感的需要,把分散拍摄的若干不同景别、不同角度和不同长度的镜头,按一定的次序组接起来,形成一定的节奏。
即镜头的外部组接所形成的节奏。
12. 前进式蒙太奇:当一组镜头的视距是由远到近,景别由大到小(即远景—全景—中景一近景—特写)过渡,则称为前进式蒙太奇句子。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题一、填空题1、影像的基本单位——镜头。
2、拍摄对象进入画框叫“入画”,离开画框叫“出画”。
3、景深空间是指通过一定焦距的镜头拍摄到的、具有一定景深的空间画面,可分为浅景空间和深度空间。
4、蒙太奇的分类——叙事蒙太奇和表现蒙太奇。
5、影视画面的画幅比是4:3或16:9。
6、色彩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明度、纯度。
7、在画面的构图中,不同的色彩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理反应和联想,根据人们对色彩的认识和感觉,影视画面的颜色又分为冷色和暖色两大类。
8、影调以亮度划分可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
9、影视画面的结构元素一般包括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空白等等。
10、光线的性质取决于光源的性质,生活中的光线一般有三种形态: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
11、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大致有三部分:人声(语言)、音响、音乐。
12、影视作品中的人声有三类:对白、旁白、独白。
13、在影视拍摄过程中,构思和运用场面调度必须以剧本为基础,以剧情和人物性格、人物关系为依据。
二、选择题1、视听思维的形象化表现在两个方面:(1)(2)(1)视听奇观性(2)视听语言的非线性特征(3)似动现象(3)心理补偿机制2、镜头的含义是指:(1)(2)(3)(1)摄影机上的光线镜头组(2)摄影过程中从开机到关机所摄取的未经剪辑的一段画面(3)剪辑时两个剪切点之间的一段画面(4)照相机拍摄的一张照片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1)导演是视听语言(影视符号)的发明创造者(2)观众是视听语言的使用者(3)视听语言(影视符号)主要是从观众的角度而不是从导演的角度看问题(4)视听语言为每一个图像规定固定的含义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运动的幻觉和立体的幻觉是影像两个最为本质的幻觉(2)人们通过电影或电视看到的影像是真实的(3)摄像机镜头的视野范围就是人眼的视野范围(4)画框就像舞台,主角必须置于中央5、决定景深大小的三个要素是:(2)(3)(4)(1)景别(2)光圈(3)焦距(4)物距6、关于深度空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3)(1)焦距较短(2)浅景深(3)前景与背景之间较大范围都在焦距内,诸多对象包含在前、中、背景之中,信息较多(4)表意单一,画面冲击力较强7、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2)(3)(4)(1)通过人物独白等声音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也实现创作者的主观表达。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1
视听语言:试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
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再现性媒介:运用间接性的符号表达意义,依靠既定的编码和成规,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艺术表现为文学、美术、器乐等。
焦距: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到胶片平面的距离,即镜头的中央点到光线聚集的焦点之间的距离。
关系镜头又称场景主镜头,交待镜头或整体镜头。
一般以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为主.动作镜头:又称局部镜头、叙事镜头。
动作镜头的景别往往以中景及近景系列(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为主。
渲染镜头:又称空镜头(大部分是有较少人物的景物镜头和环境镜头)。
完全取决于镜头内容的要求和前后剪接镜头视觉上的变化要求。
景别:景别通常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的范围。
几何中心:即画面对边中线交叉点和画面两条对角线交叉点。
视觉中心:按“黄金分割律”分法和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九宫格”分法,可以构成画面中的四个交叉点。
角度,在理论上被称为摄影机拍摄时的视点。
推镜头:主要是指沿摄影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的接近式的拍摄,画面所包容的范围越来越小。
拉镜头:主要是指沿摄影机光轴方向向后移动的远离式的拍摄,画面所包容的范围越来越大。
摇镜头:主要是指摄影机的机位在拍摄中不作位移运动,而是利用三脚架云台的空间可变功能,是摄影机的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改变拍摄的方向和范围,以求得不同的画面效果。
光照度:即通常所说的勒克司度(lux),表示被摄主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接受的光通量。
剪辑:“剪辑”一词,在英文中是“编辑”的意思,在德语中为裁剪之意。
而在法语中,“剪辑”一词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后来才用于电影,音译成中文,即“蒙太奇”。
在我国电影中,把这个词翻译成“剪辑”,其含义非常准确。
“剪辑”二字即剪而辑之,这既可以像德语那样直接同切断胶片发生联想,同时也保留了英文和法文中“整合”、“编辑”的意思。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以“自来水笔”来标榜自己电影美学观点的电影理论家是__阿斯特吕克___;2、电影具有类似人类语言的形式,但又侧身于先进文明中,具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__柯恩-赛特__的观点。
3、人类最早获得的连续照片由_英国麦布里奇_创作。
4、“诡盘”是_比利时.普拉托和奥地利斯丹普弗尔__发明的?5、日本藤竹晓把广播称为“社会的神经组织”?6、_电传真技术_的发明,实现了远程传递图像语言?7、最早的电话实验是在_1876_年,由__贝尔和沃森______进行的。
8、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啤酒》由法国人___雷诺__创作的。
9、世界开办电视节目的记念日是__1936年11月2日___。
10、思维是人脑能动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与过程;11、“格式塔”属于心理学概念,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这术语的创始者是厄棱费尔。
12、“格式塔”理论提出者是阿恩海姆。
13、电影是以每秒24格画面的速度播放,电影是以每秒25格画面的速度播放。
14、阿恩海姆认为,意象在思维中的作用主要有:作为绘画、符号、记号。
15、把思维和感觉统一起来的桥梁或媒介是意象。
16、形象思维的三个阶段:形象思维的起点,形象思维的深化,形象思维的归结。
17、形象思维的三种态式:形象思维的原始态式,形象思维的发展态式,形象思维的终结态式。
18、阿恩海姆关于形象思维研究的两本主要著作是:《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
19、古希腊著名学者__亚里士多德在《解释篇》中,曾写到“口语是心灵的经验语言,而文字则是口语的符号”;20、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__语言的问题主要是符号学的问题_______。
21、苏珊.朗格提出了艺术是一种符号的思想。
22、影视语言的修辞可分为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两种。
23、影视语言有几种基本的表意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虚构。
24、长镜头理论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
巴赞提出的。
25、图像的四个基本造型要素是:形状、明暗、线条、和纵深。
视听语言复习版
视听语言复习版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一、景别【概念】景别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与程度。
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对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作。
造型元素:1、景别意味着距离2、景别暗示银幕空间叙事功能:1、景别交代特征2、景别强调细节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景别划分主要把握以下两点:1、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是被摄主体2、☆景别主要包括:A、大景别: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人物全景B、小景别: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大远景>严格说来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空间关系功能的景别。
1、大远景适于展示大的空间、环境、交代背景、展示空间的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次的景物2、大远景非常适合表现动作的结束、故事的结果,在很多剧情片结尾处远景镜头很像文章的句号。
即使视觉上的远离,也是一种情绪上的超脱,镜头暗示观众渐渐离开场景,故事已经结束。
3、大远景的另一个功能是由它的造型特点产生,大远景画面,人是非常渺小的,所以人物的细节、状态、表情、不被呈现,而只给观众留下自由的想象空间。
<远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用来交代空间关系的功能性景别。
镜头相对被摄对象来说距离位置最远的景别。
视觉感度:画面的气氛和规模被放大,人物或个体被缩小。
例如:《黄土地》作用:展示大空间,胶带大环境,表现世界的规模和气氛。
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头和结尾。
<全景>被摄物体的形态画面是完全被呈现出来,画幅中人物占据主体,是非常常用的景别。
在实际拍摄中,这类景别又被称为“人物全景”。
这个景别既能展示人物的形状、动作,又能带入人物所处环境,画面的叙事信息比较丰富。
1、全景也可以用来塑造空间环境,但人物形象较突出,人物的形体表现明确。
2、在连贯剪辑结构中,远景和全景都是交代镜头,用来交代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镜头的空间方位明确,人物状态清楚。
视听语言复习
视听语言复习要点1、麦茨:“八大组合段论”非时序性组合段:指不同影像内出现的时间关系顺时序性组合段:指严格按照时间先后关系建构视像片段,呈现出线性发展的结构特点平行组合段:即平行蒙太奇序列的组合插入组合段:通过照明效果串连起回忆等镜头序列描述组合段:即影片能指层面上显示的连续形象,它能体现一种有序的时间关系叙事组合段:与描述组合段对应,它重在叙事(类同叙述),而非描述(类同说明)交替叙事组合段:即非描写性的同时进行的叙事组合,镜头组合也就是交替蒙太奇序列组合线性叙事组合段:是事件按照时间流程排列的叙事结构方式2、单镜头时期特征:全部都是单镜头拍摄手法;出现用镜头表现事件的手法;用电影化的角度来拍摄;把镜头对准运动物体;3、多镜头时期特征:发明了电影特技;乐队指挥式的机位;开始拍摄长故事片,开始戏剧式分场、分镜头;题材渐渐广泛,开始出现科幻和神话类电影;有系统地把绝大部分舞台的东西搬到银幕上来;开始商业操作;电影出现假定性和故事性等特征4、相互结合时期特征:多场景叙事;平行蒙太奇的出现;出现了类型片(西部片)5、完整形成时期特征:大量使用平行剪辑手法,创造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经典模式;灵活交替使用各种景别;在电影中反映社会问题;通过镜头剪辑手法追求隐喻、象征等深层意韵。
6、理论总结时期:1、普多夫金:结构性剪辑(抒情、渲染)把格里菲斯的分镜头理论系统化,并加入抒情蒙太奇,更注重叙事和情节的渲染/ 《母亲》《圣彼得堡的末日》;2、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纯粹技巧方式提出蒙太奇概念7、视听语言的发展依赖于技术和技术密不可分①电影的诞生光学镜头、感光材料、机械革命;②分切的出现停机再拍;③声音的出现同步声音的出现;④色彩的出现和胶片的革新8、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的代名词,又是电影艺术手段的总称。
视听语言的基础是电影的两大基本元素——活动影像和同步声音。
9、电影语言是一种由画面、声音、话语及其有机组织构成的表意系统。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视听语言复习资料(含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视觉滞留性原理?答:视觉滞留性是电影原理基础理论。
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某一事物之后,即使眼前的物体被移走,该物体反映在视网膜上的物象也不会立即消失,还会继续短暂滞留一定的时间(约1/10秒)。
2.简述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答: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是强调从整体结构出发解释人类的现象。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
事物是由许多元素组成的,当许多元素结合在一起时,便会出现具有全新性质的新事物。
3.简述远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远景的特点和作用主要有:(1)交代事件发生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2)用来表现宽广、辽阔的场面,展示雄伟壮观的气势;(3)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和诗意,从而抒发作者或人物的感情。
4.简述中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中景的特点与作用主要有:(1)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形体动作;(2)表现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感情交流。
5.简述近景的特点和作用。
答:近景的特点与作用:(1)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2)易与观众产生交流感。
6.简述特写的特点。
答:特写的特点:(1)突出事物最有意义、价值的局部;(2)表现细节,突出细部特征,揭示事物的本质;(3)表现重点;(4)表现物体的质感。
7.什么是平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摄影(像)机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同一水平线上拍摄而得的镜头称为平拍镜头。
它的视觉效果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被摄对象不易变形,使人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
8.什么是仰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仰拍镜头是摄影(像)机低于被摄主体的视平线、向上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有从下往上、由低向高的仰视效果。
突出、夸大、拨高处于前景的被摄主体,造成令人崇敬或者恐惧的心理。
适合于表达高大的物体、腾空跃起的动作以及人或物向上的力量。
9.什么是俯拍镜头?简述它的特点。
答:俯拍镜头摄影(像)机镜头咼于被摄主体视平线、向下进行拍摄而得的镜头。
《视听语言》复习资料
一,填空,判断1、景景是银幕和屏幕的单个画面图像,是一种空间概念。
2、景别摄影机从各种不同视距对拍摄对象拍摄时,所获得的范围大小和内容不同的画面。
景和景别都是瞬间的空间呈现。
3、镜头镜头是由包含在银幕景框内的主题素材的容量所界定的,一个镜头是摄影机从开拍到停止所记录的全部影像。
镜头主要是时间概念。
4、大远景用广角镜头拍摄,通常高角度拍摄;用以定场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取景范围最大,适宜表现自然景色,渲染气氛创作意境。
可以作为一个主镜头交代时间、空间背景以及拍摄主体的运动态势等,大远景镜头,有时被称为定位镜头(近距离镜头的空间参照框架),大都是外景镜头,这类镜头最有效的运用常见于一些史诗性影片中,如西部片、战争片、武士片、历史片。
5、全景镜头以表现被摄对象全貌和所处位置局部环境为目的,交代事件发生环境和主体物间的关系,全景和远景比较,全景游明确的内容中心视野小些,被摄主体可能占满整个银幕,人物动作和环境比较清晰,是塑造环境中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
全景又叫全身镜头,人物在画面中高度大致等同于画面高度,往往是一场戏的主镜头,6、中景镜头介于全景和特写间的镜头,视觉范围在人物膝盖以上。
人物形体动作和神态表情可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是影视作品中使用最多的景别。
能充分展示拍摄主体富有表现力的局部,角色间关系;手势动作常常是画面主要部分,环境降为其次。
7、大特写是视距最近的一种镜头语言,能突出强调关键性细节,比如:惊愕的眼睛、泪水、抽搐的肌肉等等,造成强烈的情感宣泄和视觉冲击。
8、拍摄角度摄影和镜头与拍摄对象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所形成的夹角,即拍摄角度,角度界定取决于摄影机位置。
9、推镜头被摄主体不动,摄影机由远而近向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摄影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就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表现的部位,是渐进的解释过程。
10、拉镜头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自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小新版)
注:
1此资料不能代替课堂笔记和教学片例,属提纲性质
2深红色部分是课堂划的重点,黑色字体是我的笔记,红色字体为不确定的地方
1、视听语言的内容包括语法(信息传达规则)和修辞(情感传达规则)
表达(电影语言)1、视听语言(语法)2、视听语言(修辞)电影制作
内容(电影叙事)1、故事建构2、人物语言
2、并列镜头
定义:同一主题上,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且没有逻辑上的呈递或关系的镜头。
并列镜头的三个特点(1)主题性(2)镜头间的相似性(3)镜头之间无逻辑因果关系
组合并列镜头:一组镜头与另一组镜头之间构成并列关系
类别讨论:
(a)因果叙事《少林寺》中练功的片段
(b)镜头间的相似性
(c)镜头之间无逻辑因果关系
(d)象征性组合并列:《死亡解剖》中用连续铺上裹尸布的画面表达有很多人死去(e)具有时间因素的并列:《公民凯恩》中用机组夫妻对话的镜头表达,按照时间因素,不能前后互换
组合并列镜头和一般并列镜头的区别
3、匹配原则
概念:在表现某个对象时,两个画面的景别或拍摄角度必须有较大区别(景别要求2档极差以上,比如特写和中景,角度在90度左右)
【课堂笔记——为什么要对片子进行剪辑?】
我们在表现同一对象时,为使其不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让观众睡着(人都喜欢
看运动的事物)所以我们要通过剪辑来处理表现这个对象的画面。
【课堂笔记——动作的连接】
“动接动原则”是指两个不同景别或角度的画面镜头连接在一起,表现同一个动作(原则:1、动作幅度最大原则2、观众期望值最大原则)
4、运动镜头及其连接
(运动镜头是指推、拉、摇、移、升、降、甩等方式,也包括机位的移动和焦距变化)
(1)动接动原则主导性剪辑的原则(a)匹配(b)方向(c)现实
(在动接动的某些情况下,就可以不遵循甚至违背原则)
(2)规矩的做法:“跟随”和“模拟”,即不将自己这个叙述者的身份“暴露”而是隐、蔽起来不被观众发现(当作摄影机不存在),这样才有可能是观众最大限度进入剧
情。
(3)运动镜头的自我表现
《海上钢琴师》中,因为音乐有连贯性,所以本来不连贯的画面被串在了一起,大家可以参照很多MTV的拍摄手法
【小结】任何运动镜头的连接都是有条件、有理由的
5、运动方向的保持
(1)在电影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各种不同镜头中始终保持一致
【做法】同侧机位拍摄
【优点】(待补充)
6运动方向的改变方法(即怎样进行合理的“越轴”)
(1)被摄物体自己的运动
(2)摄影机自己的运动过程展现
(3)插入中性镜头(没有方向感、大部分被空置的镜头)
(4)通过动作改变物体运动的原有方向
7、轴线的概念:(这里应该是指关系轴线)
是连接有交流的双方的一条假想的线(在真实的世界中不存在),在分别表现两方的时候用到
双人轴线:双人形态
双人轴线:多人形态
8、悬念金字塔
紧张+疑问=悬念
悬念的分类
(1)信息悬念:有信息落差,即观众知道的信息多于片中人物
(2)自然悬念:a能对人类造成伤害的危险之物b对生活意义重大之物c怪异神秘之物d 不合常理之事或物
[社会心理基础]自然欲望、人的好恶、人后天的经历和教育
(3)传递悬念:用真实的情绪去感染观影者
9、诗意(由时间的省略和延长产生)
诗意的及其原理
(1)信息的削减
(2)节奏的营造
(3)客观意象和主观情绪的构造
【小新的理解】其实就是要让我们感觉到,电影中表现出的生活和现实生活有距离。
非假定性表现
电影语言的诗意表现假定性表现
双重假定性的表现就是非假定性表现+假定性表现
10、象征
公共符号象征约定俗成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非符号象征
(1)强假定象征(很明显地“借用”)
方法:(a)通过演员表演(b)通过故事情节(c)通过声音(d)通过造型(e)通过“借用”
(2)弱假定性象征(像谜语一样,即使不知道也没关系,不影响对于剧情的理解)方法:(a)通过构图和造型(b)通过演员的表演(c)通过声音
(3)非假定性象征方法(a)通过对公共符号的重构(b)自创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