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违规操作现象

合集下载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城乡居民的养老生活。

在养老保险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参保覆盖率不高、缴费意愿不强等。

本文将围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参保覆盖率不高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自愿参保的原则,但在实际情况中,参保覆盖率并不高。

一方面,部分城乡居民因为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而不愿意参保;一些城乡居民可能存在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知误区,认为自己不需要参保,或者参保后的受益不高。

2. 缴费意愿不强在已经参保的城乡居民中,一些人可能存在着缴费意愿不强的问题。

由于工资水平低、生活成本高等原因,一些城乡居民可能会觉得缴纳养老保险费用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在实际行动中并不积极主动地缴纳养老保险费用。

3. 管理运营成本高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政府需要对资金进行管理,并承担一定的管理运营成本。

但是在一些地方,管理运营成本可能存在偏高的现象,这可能会导致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参保意识针对参保覆盖率不高的问题,可以加强对城乡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参保意识和认知水平。

可以利用媒体、社区等渠道,向城乡居民介绍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优惠和受益。

也可以组织一些宣传活动,向城乡居民普及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参保意愿。

2. 完善政策,提高待遇水平为了提高缴费意愿,政府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满足城乡居民的实际需求。

同时也可以推出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城乡居民积极参保缴费。

政府也可以对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的城乡居民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返还,增强他们的缴费意愿。

为了降低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运营成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运营效率。

比如推行信息化管理系统,简化报销流程,减少行政成本开支;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严格控制资金使用范围,防止浪费和挪用等问题的发生;建立合理的投资运营机制,提高资金的收益率,从而降低管理运营成本。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方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全国人民群众的福祉,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提高。

本文就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覆盖范围不够广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还不够广,尤其是农村地区。

有数据显示,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仍然较低,很多农村老年人依然面临养老保险缺失的问题。

这使得一些老年人在退休后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障,导致其生活陷入困境。

对策:政府应优化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养老保险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村居民参与养老保险。

可以通过提高政府补贴力度,降低参保门槛,完善保险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养老保险,扩大覆盖范围,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保障。

问题二:养老金待遇不足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也存在着养老金待遇不足的问题。

许多城乡居民在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难以满足他们的实际生活需求,尤其是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养老金的购买力会进一步减弱,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困难。

对策: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

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统筹层次,改进投资运营等手段,逐步提高养老金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问题三:缴费制度不够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制度也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一些城乡居民对于养老保险的缴费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一些人在退休后并没有建立充分的养老金保障。

一些社会保障部门也存在管理不善、缴费记录混乱等问题,影响了缴费制度的规范运行。

对策:应加强对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缴费制度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意识和参与度,鼓励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到养老保险的缴费中来。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养老保险缴费的管理,确保缴费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保障城乡居民的合法权益。

问题四:监管不到位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监管不到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养老保险是国家为解决城乡居民老年生活保障问题而实施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

在实施过程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保障水平不高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和政策限制,导致参保人员在退休后领取到的养老金总体偏低,难以满足他们的实际生活需要。

2. 职工和农民参保率不高在城镇,虽然职工的养老保险参保率相对较高,但依然存在一些职工未参保的情况,导致他们在退休后无法领取到应得的养老金。

而在农村,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率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农民依然处于无养老保险保障的状态。

3. 养老金调整不及时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金的调整步伐并不及时。

导致退休人员的生活负担逐渐加重,无法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4. 养老保险基金安全隐患由于管理不善或者其他原因,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这种隐患可能会影响到养老保险的稳定运行,从而影响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二、对策建议1. 提高保障水平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养老金的发放标准。

也可以通过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从而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的总量,提高保障水平。

2. 加强宣传和普及工作为了提高职工和农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率,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和普及工作来提高大家对养老保险的了解和认识。

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大家普及养老保险的政策和优惠内容,从而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参与其中。

4. 完善基金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可以通过完善基金管理制度来规范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和管理。

也可以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和审计工作,确保基金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从而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

社会保险基金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社会保险基金反面典型案例剖析材料

社会保险基金是国家在职工和居民中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职工和居民的基本生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一些地方和单位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违规、贪污、挪用等违法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现将一些社会保险基金反面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如下:一、某省某市养老保险基金违规管理案1.简要案情:某省某市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违规设立了数个投资公司,将养老保险基金以高息债券、股票等形式投资,导致大量养老保险基金遭受损失。

2.分析:该市养老保险基金管理部门违规设立投资公司,违反了《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将养老保险基金进行高风险投资,违背了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性、稳健性和保值增值原则。

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养老保险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二、某国有企业社会保险基金挪用案1.简要案情:某国有企业存在将社会保险基金挪用作为企业发展资金的情况,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缺口较大,无法按时足额发放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待遇。

2.分析:该国有企业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规,损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社会稳定和和谐。

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严重威胁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三、某地方医疗保险基金贪污案1.简要案情:某地方医疗保险基金管理部门存在贪污行为,将医疗保险基金用于个人私人消费和挪用。

2.分析:医疗保险基金的贪污行为严重损害了参保人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整个医疗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医疗保险基金的健康发展,也给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以上反面典型案例表明,在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严重的违规、贪污、挪用等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要保障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稳健运行,防范和惩治各种违法行为,需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的审计和评估,严厉打击各种违规行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合法权益和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现象及对策浅析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现象及对策浅析

经济管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现象及对策浅析王粉华 扬州市江都区社保中心摘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是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死亡后仍然领取养老金及人虽然健在但领取双份(重复)养老金的现象,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目前我国对这项工作的管理不严格,而且相关部门在工作开展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人员受到利益的驱使而产生的一种行为,这也是国家社保资金的流失,不利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发放工作的进行。

本文针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现象进行分析,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之后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现象中图分类号:F842.6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25-0049-02前言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现象,并且冒领养老金比较严重,如不及时追回,造成了国家社保资金的流失,为了保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合理发放,避免冒领问题的出现,需要加强对享受待遇人员的管理,对享受待遇人员资格进行认证,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发放机制。

针对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的问题提出措施,完善相关工作。

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冒领现象的形成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冒领主要就是有两种,一种就是在享受待遇人死亡后,户口没有销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不知道其已死亡,仍然发放养老金,养老金是受益人或是继承人在领取,也就是死亡冒领。

还有一种就是重复享受待遇(领双份养老金)的现象,主要就是:(1)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人员领取在本地与外地重复;(2)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人员与企业或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领取养老保险的重复,这其中包括本地重复和外地重复;(3)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人员与前两种以外的退休干部退休金之间的重复,这些都是属于重复领取的现象,这一现象严重导致国家社保资金的流失。

浅谈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防控措施

浅谈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防控措施

浅谈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防控措施1. 引言1.1 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重要性养老保险经办风险是指在养老保险业务办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和隐患,一旦不加以有效防控和处理,就有可能给养老保险制度和参保人员带来不良影响甚至损失。

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参保人员的权益和社会稳定,因此保障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防控至关重要。

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养老保险资金规模庞大,一旦发生风险,可能对整个社会保障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冲击;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众多,一旦风险发生,可能导致大量参保人员的权益受损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养老保险是涉及国家和个人利益的重要领域,风险的防控关乎国家社会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加强对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重视,提高防控意识,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机制,强化信息安全保护,是保障养老保险制度健康运行和参保人员权益的重要保障。

只有不断加强风险防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才能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运行。

2. 正文2.1 风险防控意识的培养风险防控意识的培养是保障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关键步骤。

只有让所有相关人员都意识到风险的存在和严重性,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应对风险。

要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于风险的认识和理解。

定期组织风险管理知识培训,让员工了解不同类型的风险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从而激发他们的风险意识。

要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主动参与风险管理工作。

通过设立风险管理绩效考核指标,将风险防控的表现纳入员工的绩效评估体系,提升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还可以借鉴其他行业成功的案例,制定具体实施风险管理的方案和措施,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让员工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形成一种全员参与、共同防范的风险防控意识。

风险防控意识的培养是保障养老保险经办风险防范工作的基础,只有使全体员工都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才能有效预防和降低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发生率,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

城乡养老金冒领及防范对策

城乡养老金冒领及防范对策

城乡养老金冒领及防范对策在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养老金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城乡养老金冒领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也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

为了保障养老金制度的正常运行,维护广大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城乡养老金冒领的问题,并寻找有效的防范对策。

一、城乡养老金冒领的现状城乡养老金冒领的情况在一些地区较为突出。

部分人员通过虚报年龄、伪造身份、隐瞒死亡等手段,非法领取养老金。

有些家庭在老人去世后,故意不报,继续领取养老金。

还有一些人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冒领养老金。

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养老金的发放秩序,造成了公共资金的大量流失。

二、城乡养老金冒领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城乡之间的信息流通相对不畅,社保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导致社保部门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参保人员的生存状况、身份信息等变动情况。

2、监管漏洞在养老金的发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

一些基层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审核把关不严,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3、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人员对冒领养老金的行为性质认识不足,缺乏法律意识,认为这是“占便宜”的小事情,没有意识到其严重性。

4、利益驱动养老金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不惜冒险违法冒领。

三、城乡养老金冒领的危害1、损害公共利益冒领的养老金本应用于真正需要的老年人身上,却被非法占用,导致公共资源的浪费和分配不公。

2、破坏社保制度的公信力这种行为破坏了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降低了公众对社保制度的信任度,影响了制度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3、加重财政负担大量的养老金被冒领,增加了财政支出,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压力。

四、防范城乡养老金冒领的对策1、加强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保信息平台,实现社保部门与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参保人员的动态信息,如生存状况、户籍变动等。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为此,本文将分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1.覆盖面窄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口分布的特点,农村居民散居较为普遍,传统的规划和组织方式难以实现全覆盖。

许多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相应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也没有其他的退休金来源。

2.经济基础薄弱很多城乡居民居住在偏远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生活水平不高,很难负担高额的养老保险费用。

这也是导致农村老年人退休后无保障的主要原因。

3.资金缺口大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已经开展多年,但是,由于参保率低、缴费规模小等原因,基金资金缺口问题严重。

同时,政府资金也无法承担全部的养老金支出。

二、对策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政府和宣传媒体应该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政策的内容以及参保的重要性。

同时,政府也需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政策扶持,提高其生活水平。

2.推动产业升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产业升级密切相关。

政府可以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适度降低企业养老保险负担,同时鼓励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这样,既可以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可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退休保障。

3.发挥市场作用政府可以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加入到城乡居民养老领域,根据市场原则投入养老基金,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养老保险中去。

同时,政府也需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养老保险方式,通过市场化手段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决。

政府、社会机构和个人应该携手合作,倡导共建共享的理念,积极探索更好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机制,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有保障和尊严的晚年生活。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

在工作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的政策规划和统筹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对接机制、缺乏全民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养老金支付能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政府的规划和统筹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管和对接机制、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只有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才能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的养老权益,促进全社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政策规划, 统筹机制, 监管机制,参与意识, 养老金支付能力, 政府, 规划, 全民参与, 结构化对接机制,监管机制, 政策, 提高意识, 政府规划, 统筹, 全民参与意识, 养老保险制度1. 引言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保障城乡居民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制度。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变得尤为迫切。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旨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的养老金保障,让他们在老年生活中不至于陷入贫困。

保障居民养老权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所在。

通过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不可忽视,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倾斜,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1.2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重要社会保障制度,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缺乏统一的政策规划和统筹机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由于不同地区的制度设计和执行方式不一致,导致了城乡之间的保险待遇不平等,使得一些农村居民无法享受到应有的养老保障。

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对接机制也是制度运行中的难题。

一些地方存在着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的情况,使得养老保险基金被挪用或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下面主要从参保人数、资金缺口和信息化建设三方面谈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参保人数问题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较少,参保率不高,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缺乏宣传、参保程序复杂、缺乏信任等。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大力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比如在社区、村委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通过举办参保知识讲座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政策及福利。

2、简化参保流程,减少居民参保的手续。

政府可以制定一些减少居民参保手续的措施,提高参保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比如,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参保流程,还可以开展一些网上参保活动,方便居民在线上完成参保过程。

3、加强信任建设,让居民愿意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可以加强政策的透明度,让居民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有明确的认知。

同时可以鼓励社会监督,并开设投诉热线,让居民有一个可信赖的参保渠道。

二、资金缺口问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单位和职工的缴纳,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统筹。

在现实中,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不足,缴费基数较低等问题,资金缺口很大。

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参保人数,提高缴费率。

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鼓励居民参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高城乡居民的缴费意识。

例如,在参加工作流程中,对企业和个人缴费分别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贴,鼓励他们积极做出缴费贡献。

2、调整缴费标准,增加缴费基数。

政府可以根据居民财产和收入状态来调整缴费标准,并制定每年的缴费基数,提高居民和单位缴费水平,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3、加强投资,扩大资金规模。

政府可以通过国债、基金等途径,增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提高基金规模,确保基金平稳运作。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摘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主要包括:参保面临的问题有户口不清、居民不了解政策等,对策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加强宣传政策。

保障水平不足的问题在于待遇较低,对策是提高保障水平,增加参保动力。

资金来源不足主要体现在财政拨款不及时,应增加财政拨款支持。

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有基金运用不合理等,对策是建立完善的基金监管制度。

政策落实和监督问题在于政策执行不到位,对策是加强政策执行监督。

结论提出了加强宣传、提高参保率、完善制度和增加基金筹集力度等对策,以更好地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保障水平、资金来源、管理运行、政策落实、监督、政策宣传、参保率、制度完善、基金筹集1. 引言1.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问题带来的经济压力,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和幸福感。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上,更体现在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上。

一个健全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可以有效缓解贫困现象,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提高保障水平,解决存在的问题,是当前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保障水平,才能更好地实现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目标。

2. 正文2.1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包括缺乏参保意识、参保门槛高、参保程序繁琐等方面。

由于一些城乡居民缺乏充分的保险意识,往往对养老保险存在认知误区,导致不愿意参保或者忽视参保的重要性。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城乡居民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覆盖面不足、缴费不规范、资金池不足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和隐患。

有必要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乡居民的养老生活。

一、覆盖面不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初衷是为了覆盖更多的城乡居民,但是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覆盖面并不够广泛。

一方面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导致了制度的碎片化,另一方面是由于一些特殊群体的养老保险参保难度大。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城乡居民无法享受到养老保险的保障,加剧了其养老风险。

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扩大覆盖面。

在行政管理上要加强合作和统筹,打破区域界限,实现养老保险的整合。

要采取差别化的政策来解决特殊群体的保障问题,比如对于农民工、城市低收入居民等采取差别化的政策。

二、缴费不规范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中,缴费是保障制度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但是目前存在着一些缴费不规范的问题,比如一些企业和个体经营者不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这就导致了养老保险基金的不足,影响了保障水平。

需要加强缴费管理,完善缴费监管制度,加大对违规缴费的处罚力度,增强缴费的约束力。

三、资金池不足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资金池不足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效率不高,导致了资金紧张;另一方面是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有限,导致了资金缺口。

为了解决资金池不足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比如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监管,提高投资运营效率;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养老保险基金来源,比如通过增加税收、扩大社会化筹资等方式。

四、保障水平不够养老保险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但是目前存在着保障水平不够的问题。

在城市方面,由于部分地区的养老金标准偏低,无法满足城乡居民的养老需求;在农村方面,由于养老金的来源有限,导致了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不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制度设计不完善、资金缺口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险的实施效果。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探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不完善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例如参保人员覆盖率低、待遇水平不高、缺乏灵活的个人账户制度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缺乏信心,影响了其参与积极性。

完善制度设计是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加大政府投入,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水平,增加养老金发放金额,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其次要建立健全的个人账户制度,让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金能够更加灵活地进行投资和账户管理。

问题二:养老保险资金缺口严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缺口日益严重。

一方面是老年人口增加导致养老金支出增加,另一方面是劳动力人口减少,缴费人数不足,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缺口问题。

对策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为了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补贴,保障养老金的正常发放。

其次要严格监管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养老金的安全与稳定。

问题三: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滞后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滞后的现象,例如办理养老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手续繁琐,缴费信息不及时更新等问题。

为了解决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首先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设更加便捷高效的养老保险管理系统,实现养老保险业务的在线办理和信息的实时更新。

其次要加强对养老保险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信息化操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问题四:养老保险参保意识不强目前,一部分城乡居民对养老保险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导致其对养老保险的参与意识不强,甚至存在参保缴费漏缴的现象。

社保违法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社保违法案例心得体会范文

社保违法案例心得体会范文社保违法案例心得体会近年来,社会保险违法案件频发,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作为一名从事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深入研究了一些社保违法案例,不仅从中汲取了教训,更深刻认识到了社保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我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研究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社保违法行为不仅是对社会秩序的严重破坏,更是对个人利益的侵害。

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参保人员在退休、医疗、生育等方面的权益,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然而,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追求利益,故意虚报参保人员或者不按规定缴纳社保费,不仅违法了相关制度,更侵害了参保人员的权益,导致他们在退休、医疗等方面无法享受应有的待遇,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其次,社保违法案例的发生离不开我们社保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社保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和个人共同努力完成。

然而,在一些社保违法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对参保人员的资料核实不够严格,对单位缴费的监督不够到位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一些单位和个人有机可乘,从而进行社保违法行为。

因此,我们社保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管理意识,加强对参保人员和单位的审核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社保违法行为。

再次,加强社保违法行为的惩治,是保证社会秩序和参保人员权益的有效手段。

社保违法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侵害了参保人员的权益,必须依法进行惩治。

而在对社保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不仅要有标本兼治的思路,也要遵循法律程序和规定,确保公平公正。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重预防工作,提高参保人员和单位对社保法律法规的知晓程度,加强对社保违法行为的警示教育,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保管理体系。

最后,社保违法案例的频发提醒我们,我们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仍有很大的完善空间。

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保障各个社会成员利益的重要体系。

然而,一些现实问题的存在,如制度缺陷、管理腐败等,都影响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效果。

违规领取养老保险整改措施

违规领取养老保险整改措施

违规领取养老保险整改措施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逐渐完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行为。

其中,个别单位和个人违规领取养老保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规范养老保险领取流程,加强监管,各地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问题分析违规领取养老保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超龄参保:按照国家规定,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为正常退休年龄。

但仍有部分人员视图“挣得多玩得多”,超龄参保,造成了保障资金的浪费。

2.假参保:一些企事业单位为了追求福利待遇,在没有实际工作或以假工作名义参保。

这些人员只有缴纳了少量保费,却可以享受正常参保人员同等的养老保障。

3.虚报工资:为了获取更高的养老保险待遇,一些人会虚报工资,提高自己的缴纳金额。

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社会,也造成了保障资金的浪费。

二、整改措施为了规范养老保险的领取流程,加强监管,各地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1.强化监管:各地养老保险机构应该加强领取流程的监管工作,对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和保障资金流向进行定期检查。

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处理。

2.严格审核:对于新参保人员,应该严格审核其年龄、工作、社保缴费等情况,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对于已有的参保人员,需要对其工资水平和缴纳金额进行定期审查,确保其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真实性、公正性和有效性。

3.加强宣传:养老保险机构应该加大对参保人员的宣传力度,普及养老保险的基本知识,强调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参加养老保险。

同时,要加强社区宣传,引起公众的重视。

4.完善制度:养老保险机构应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领取流程,明确责任,将违规行为纳入监管范围,对涉及人员和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预期效果通过强化监管、严格审核、加强宣传和完善制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1.明确责任:养老保险机构应该明确各项规章制度和领取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从而降低违规风险。

2.规范流程:养老保险机构应该规范领取流程,加强领取审核审批工作,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老年人生活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福利水平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参保率低、待遇不足、管理混乱等,需要加以解决。

首先,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参保率低。

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分散、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意愿不足,参保率偏低。

这就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规模不足,无法满足养老保险金的发放。

其次,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规模有限,农村养老保险待遇往往不高,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这就使得农村老年人普遍面临着养老保险金无法覆盖的问题,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另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管理也存在诸多混乱之处。

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管理的机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存在漏洞,容易导致滥用、挪用等问题,进而影响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

为了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对策。

首先,需要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的意愿和率,增加养老保险的基金规模。

同时,应该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

此外,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防止出现滥用、挪用等问题,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健运行。

总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只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就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率和待遇水平,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积极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和帮助。

浅谈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防控措施

浅谈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防控措施

浅谈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防控措施养老保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社会保险制度,其经办风险的防控措施十分关键。

养老保险经办风险主要包括保险金发放风险、基金管理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等方面,对于这些风险的防控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养老保险经办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保险金发放风险保险金发放风险是指在养老保险金发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个人身份验证不严密、虚假资料冒领等情况。

为了降低保险金发放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强化身份验证在进行保险金发放时,要求参保者提供有效身份证明,并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确保领取人的身份是合法有效的。

2. 实行动态口令验证采用动态口令验证方式,要求参保者在领取保险金时,通过手机短信或者动态密码设备进行验证,增加领取保险金的难度,减少虚假领取的可能性。

3. 加强审核力度对于保险金发放审核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审核力度,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事件。

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保险金发放风险,并确保参保者的合法权益。

二、基金管理风险1. 分散投资风险在养老基金的投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分散投资,规避单一投资风险,降低基金管理风险。

要在投资策略上注重风险控制,避免过度投机等行为。

2. 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基金管理部门的风险防范和监控措施,提高对各类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进行投资操作。

3. 提高透明度提高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向社会公布基金的投资组合、业绩等信息,增加基金管理的公开透明度,减少不当投资行为。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基金管理风险,确保基金安全稳健经营。

三、数据安全风险1. 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采取技术手段加密存储和传输敏感信息,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2. 加强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对数据安全意识的培训,教育员工严格遵守相关保密制度和规定,确保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3. 防范网络攻击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建立网络安全监控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网络攻击,保障数据的安全。

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违规操作现象

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违规操作现象

文 试 图 就 当 前 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 中 的违 规 操 作 表 现 及
其 成 因 作 以分 析 。

就 我 们 所 随 机 调 查 的 A、 C 三个 村 而论 , 们 分 B、 它
属 于 两 个 市 的三 个 不 同 乡 ( ) 调 查 发 现 , 保 者 的年 镇 。 投
金额 18 . 2亿 元 ( 晓 春 , 9 9 。这 表 明 , 国农 村 社 会 乔 19 ) 我
A ‘ B C 1 9 2 人 9 6 1 l9 人 96 1 l9 96

敷 数
7 4 8 6
4 8 5 9 27 3

l 4



比 %) l 6 重( 0 0 49
维普资讯

浅 农 社 养 保 中 违 操 现 谈 村 会 老 险 的 规 作 象
万 克 德
( 山东教 育 学 院 人 口教 育 研 究所 , 山东 济 南 2 0 1 ) 5 0 3
’ 、 : ‘ ; 一 / i / ;
关 键词 : 村 : 会 养 老 保 险 ; 规 现 象 农 社 违 摘 中 出现 了许 多 违 规 操 作 现 象 ;认 识 并 强 化 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
l. 8 9
2 3 31 9
l 41
l8 0 .

54 .



养 老 保 险 制 度 的 发 展 方 向是 正 确 的 , 绩 也 是 明 显的 。 成 但由于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 , 之观念和管理滞后 , 加 使 农 村 社 会 养 老 保 险 工 作 在 实 际 执 行 中 出 现 了诸 多违 规 操 作 现 象 , 重 阻 碍 了 这 项 工 作 的 不 断 深 入 和完 善 。本 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违规操作现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造福于8亿农民的伟大工程。

自1992年民政部关于《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下称《基本方案》)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已有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80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这项工作,8200多万农民参加了保险,积累农保基金达120多亿元,已有40多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支付金额亿元(乔晓春,1999)。

这表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成绩也是明显的。

但由于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加之观念和管理滞后,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诸多违规操作现象,严重阻碍了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

本文试图就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违规操作表现及其成因作以分析。

一、违规操作现象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同其他社会保险或社会保障一样,保险对象的界定、保险资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是三个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

正是在这几个问题上,出现了诸多违规操作现象。

所谓“违规操作”,是指突破了民政部关于《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的规定或与《基本方案》的规定明显不同乃至完全相反的情况。

1.保险对象中的违规操作《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象为具有农村常住户口,年龄在20~60周岁的农村居民”。

但通过我们对山东省的胶南、聊城、莱洲、平阴等6县(市)15个乡镇、村的调查发现,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基本方案》不尽相符的违规操作现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保险对象的适用年龄出现较大偏差。

《基本方案》规定:缴纳保险金的年龄为20~60岁,这一年龄规定无疑是正确的。

该年龄段的人口基本处于劳动年龄中,正在从事社会劳动,把其收入的一部分用于未来的老年生活,是为社会倡导并为世界所通行的。

然而,在有些地方的实际执行中却出现了较大偏差,一方面,存在着年龄越大参加保险越少的倾向;另一方面,大批在《基本方案》所规定的年龄段以下的人口成为主要的保险对象,出现了“保小”不“保老”的倾向。

这从下表所反映的调查统计情况可见一斑。

表1 部分村投保对象年龄构成状况附图注:(1)本文仅从研究的角度提出问题,隐去具体的村名是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2)全为11岁就我们所随机调查的A、B、C三个村而论,它们分属于两个市的三个不同乡(镇)。

调查发现,投保者的年龄在19岁及以下者,占全部投保人口的90%以上,少数村、镇达到100%;其中又以0~10岁年龄组更为突出,平均占所在村、镇全部投保人口的70%以上,而36岁及以上的法定投保对象的参投率几近为零。

保险对象年龄的前一种偏差,使中年和快要进入老年的投保者减少;而后一种偏差,显然是与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和养老保险的本意相悖的,属于违规操作之列。

其二,保险对象“名实”不符,集体或家庭投保帐户大量存在。

《基本方案》规定;“个人的交费和集体的补助(含国家让利)应分别记在个人名下,”“按人立户记帐建档”。

这是落实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投保对象届时足额领取养老保险金的基本措施之一,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和法制性要求。

然而,在执行中,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违规操作现象。

一方面,一些村、镇领导为了避开挨家逐户,按人记帐立档的繁琐和工作难度,又不致于在上级考核中使此项指标失分,便采取了“快速、便捷”的方法,以村或乡镇集体名义垫支了保费,从而出现了保险对象的“集体化”形式。

如胶南市的王台镇,1997年1~7月份,全镇参加投保的34个村中即有15个村集体交纳保费254752元,均不在个人名下;该市隐珠镇北高家庄,1996年集体投入保费7000元,3年过去了,至今也未研究如何落实到个人;临清市尚店乡,1995年以乡的名义交纳保费万元,至今同样没有落实到人。

对此,该市民政局领导说:“也不知道从哪里弄的这些钱,但具体到投保人,作难了”。

另一方面,在一些村、镇采取了收取保费与夏征提留同时进行,以家庭为单位,以工代险、以粮代险的办法,至于投保对象是家庭中的哪位成员却未落实,从而出现了大量的“家庭帐户”。

表2即是我们调查情况的统计反映。

表2 6县(市)投保帐户分布情况统计帐户形式集体乡镇村家庭个人调查点数12 86 108 546实有帐户数 2 37 42 232比重大量集体和家庭帐户的出现,固然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难度大且上级一度把此列为考核指标而强制推行有关,但其反映的问题是十分明显的,不仅造成了投保对象的“名实混乱”,增加了涉老部门的工作难度;而且为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挪用乃至侵占开一面。

2.保险基金筹集与管理使用中的违规操作农保是为保障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而筹集的专款专用的社会养老基金,包括个人交纳、集体补助以及投入运营后的增值三部分。

《基本方案》规定;“基金筹集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保值增殖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

然而,在一些地区的实际执行中,同样存在着与上述原则不尽相符,甚至相悖的违规操作现象。

其一,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和原则被打破,出现了“个人全部交纳”和“集体补助为主”两种不规范的做法。

我们调查的6市(县),投保人口约有40万人,占应投保人口的40%,累计收取保费达2亿元,其中95%以上的村、镇实行的是由农民个人全部承担的办法。

如胶南市,自开展养老保险以来的近7年里,只有10个村(居)给762位农民给予过集体补助,累计补助金额约10838元;莱州是6市(县)中经济条件最好、集体补助最多的,但其受助对象也仅占其投保总人数的1/5左右。

这种“全部个人交纳、集体不予补助”的现象,本方案》的原则相比,看起来仅是”字面”差异,但其执行结果,却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集体补助”在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诱导和催化作用。

其二,保险基金的管理混乱,违规投资和违规使用现象在一些地区大量存在。

据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杜夏、1999)对江苏省7个市(地)25个县(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与使用情况的调查认为,当前农保基金违规投资和违规使用现象,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挤占、挪用、基金进入地方财政、存入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和基金管理部门自身挤占挪用四种情况。

1998年江苏25个县(区)历年累计保费总额为亿元,当年违规投资和违规使用总额却达亿元,占保费总额的%。

其中,因受地方政府行政干预而违规挪用、放贷的基金(即地方政府挤占挪用)占全部违规基金总额的30%以上,是所有违规操作行为中最为严重的一种;被地方财政直接调用或以预算外资金名义划转财政帐户,专项储存的约占%;存入非银行性金融机构的基金占全部违规基金总额的28%;被基金管理部门(民政系统)自身挤占挪用的占基金总额达亿元,占全部违规基金总额的29%,主要被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入股或炒房地产。

上述表明,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大量存在的违规操作现象,已成为困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进一步深入、完善的严重障碍,对整个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表3 江苏省25个县、区保险基金违规操作情况单位:万元附图资料来源:杜夏,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违规操作行为分析,首界全国青年学者老龄问题研讨会论文,北京,二、违规操作现象存在的原因分析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大量存在的违规操作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概括来说,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注意:1.观念滞后、认识模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为保障农民年老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的基本生活,而实行的一项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主要目标人群应是农村20~60周岁,具有劳动能力,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

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加之长期形成的通过“养儿”以“防老”的传统观念根深缔固。

在此情况下,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求农民在较短的时间内抛弃“养儿防老”的旧观念,改为通过“投保”而“养老”,势必会产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使农民的投保观念与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行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造成认识上的混乱。

从而出现了成年父母为儿女投保、爷爷奶奶为孙子女投保,宁愿“保小”而不“保老”的倾向。

与此同时,一部分部门和领导仍然没有把这项工作真正当作造福于八亿农民的长远工程来抓,总认为政府部门搞养老保险费力不讨好,临时观念、应付思想时有发生,至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执行中存在着诸多违规操作现象。

2.制度缺陷、立法滞后从某种程度上说,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制度安排上仍有一些缺陷,正是这些缺陷的存在,为大量违规操作活动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比如:①《基本方案》规定的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是;“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扶持的原则”“集体补助主要从乡镇利润和集体积累中支付;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主要是通过对乡镇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

”这里且不论“个人交纳要占一定比例”规定的现实条件,仅就集体补助和国家予以政策扶持而言,就决定了只有部分乃至少数有集体的村、镇,才有条件按照《基本方案》的要求开展这项工作。

然而,事实是,农保工作曾一度被各级地方政府列为考核指标强制推行,故存在“投保帐户”名不符实,出现大量“家庭和集体帐户”等违规操作行为便不足为奇。

②《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

保值增殖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

”这种制度上的规定,一方面,对各种主观随意行为(如违规操作、平调、挪用和截留基金)的约束力和震慑力缺乏强度。

另一方面,“以县为单位”作为基金运营单位,存在着基金运营范围小、出路少、难以保值增值等缺陷。

这也会使大量违规行为的出现成为可能。

③《基本方案》规定:“多挡次,月交费标准设2、4、6…20元十个挡次。

”但从执行情况看,绝大多数投保者投的是最低挡次。

如果我们将150元作为“平均人”的购买水平,根据《基本方案》按12%的复利计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次性交费与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关系,可以推算到:若某人今年40岁,一次性交了150元保险金,到他60岁(2020年)时可以领取养老金,此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为15元。

15元钱对于现在的农村人口来说,已不足挂齿,试想到2020年以后,又能解决什么养老问题呢?由此可见,由于投保挡次低,中、老年投保者届时领取的养老金数额难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所以,年龄越大,买保险的人越少,也就在所必然了。

3.政事不分、监管不力目前,无论就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运行机制,还是农保基金的管理运营方式来说,都存在着一个“政事不分、监管不力”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行政管理与基金运用不分,农保管理部门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不分。

一方面,县级农保机构几乎包揽了从政策制定、实施到农保基金的收、发、管、放以及行政监管等全方位的工作。

这种“负全责”的管理方式,既没有部门间的横向监督,又没有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制约,其结果很容易导致地方政府和经办机构失控;另一方面,由于法规制度不健全,再加上农保管理体系中业已存在的“条块分割”、上下“短路”的管理模式,不仅使有限的监管手段弱化,而且很容易造成地方行政干预,使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根本无法对违规操作行为加以制止甚至实行制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