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二 、 养高职 物 流管 理专 业人 才 培
物 流产业是 国民经济中的一个新兴的产业部 门, 是中国 2 世 纪的重要产业和 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 1 如果不加快 中国 现 代物 流管 理与技术 人才的培养 , 终将成 为中国现代物流产
业 发 展 的瓶 颈 。
苏 州 地 处 中 国经 济最 活跃 地 带— — 长 三 角 的 核 心 地 区 , 借 助这 一区域优势 , 州通过 近些 年 的开 拓 , 苏 经济发展 的水 平 和规模 已位居 全国城市 的前列。物流需求市场庞大 , 近年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6 3 2 1 2 1 )7 0 6 — 2 17 — 9 X(0 0 2 — 2 7 0
一
、
பைடு நூலகம்
高 职教 育 的特点
高 等职业教育不 同于常规本科教育 , 有其 自己的特点 : 1 . 目标的职业定向性。 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 目标 是 : 培养 具 有 必 要 的 理 论 基 础 和 较 强 的技 术 开 发 能 力 , 造 性 地 创 解 决生 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实际技术 问题 , 传播科学技术知识 和指导操作 的应 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为此 , 要求高等职业 教育必须 围绕和针对职业 岗位的需求组织和实施教学 。 2教学 内容的针对性。 .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 , 在教学 要求 上不必追求 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 只掌握本专业必要 的理论基础 知识 即可 ,重点应强调本专业技能 的实用性 、 针 对性和所学理论基础知识在实际中的适 用性 。 3专业设置和知识 结构 的职业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针对 . 地 方 经 济 和 社会 发 展 的 需 要 , 照技 术 领 域 和 职 业 岗位 的实 按 际要 求 设 置 专业 。专 业设 置 应 把 握 市 场 的需 求 性 、 业 的超 专 前性和专业 的可行性 。 其课 程结 构应根据特定职业 的岗位规 范和技 能要 求 , 根据用人单 位对所需 人才的能力和知识结构 的要求来确定 , 突出实用性 、 工艺性 、 实践性 。 4币 资队伍的“ 双师型” 。建设一支高素质 的双师型教师 队伍 , 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水平 和质量的关键 。从事高 等 职业 教 育 的 教 师 , 具 有 更 为 全 面 的 知 识 储 备 , 高 的 专 应 较 业 技 术 应 用 能力 和组 织 管 理 能 力 , 强 的社 会 活 动 能 力 和 知 较 识创新能力 。 教师要定期到企事业单位 的生产 和管理第一线 去, 不断更新 知识 , 丰富实践经验 , 提高教学水平。 5毕业生的“ . 双证型” 。高等职业教育 的学生在获得毕业 证 书的同时还要 求按 照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 、 职 业技能标准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 书。 这样可使学生适应劳 动力市场就业需求 , 拓宽就业 门路 , 提高竞争能力 。
数智化时代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数智化时代物流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杨欣高岩华灵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畅通区域物流大通道,推动区域物流大合作,打造城市物流大平台,促进城乡物流大融合是现代物流业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攻方向。
而打造城市物流大平台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物流”的同城配送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配送作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实施为例,探讨在数智时代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做法,并对如何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索进行介绍。
1 教学整体设计1.1开发学习任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通过对行业企业的深入调研明确了各细分领域的配送作业标准。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根据电商企业配送作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以配送作业组织的难度为依据,由浅入深对课程进行重构,基于C (构思)--D(设计)--I(实现)--O(运作)的模式,以配送作业流程为主线,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开发了商超配送、电商配送、即时配送和个性化定制配送等学习模块,明确了各个工作过程的学习任务。
同时,依据各平台的数据结合调研结果,对学生的学情从知识基础、能力基础、素质基础和个性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顺丰订单班的学生,对顺丰的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动手实践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较强,但自主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在短期的企业项目实践中,养成了一定的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但缺乏职业荣誉感。
1.2确定学习目标按照课程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依据学情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三维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了解配送的基本知识,掌握配送各核心环节的作业方案设计方法和操作规范;能够结合虚拟仿真验证结果和实操现场验证结果优化调整方案,能通过团队分工协作在真岗实境中锤炼技能,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创新思维的能力;在“探中做、学中做、拓中做”的过程中锻炼品格、锤炼技能,强化精细之心、环保之思、统筹之谋、协作之能。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与企业实际操作紧密相联。
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中存在着教材体系多以知识体系为主线、传统课堂教授形式为主导和课程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等现实问题,提出了进行课程改革的思路。
结果表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应加强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课程考核的多元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现代采购人才是企业参与激烈市场竞争不可或缺的紧俏人才,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作为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的现代高职教育,基于工作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路,应不断加强采购管理课程的建设。
《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与企业实际操作紧密相联,课程的学习也就相应地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一、高职院校《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一)传统课堂讲授形式为主导采购活动既是一项古老业务,同时也是一门新兴学问。
对于这门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各方面的软硬件设施的搭配,都与现代企业的要求差距甚远。
限于学校的实际条件,相应的专业师资不足,学校配置的实训条件相对滞后,并且没有现成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也缺乏系统且成熟的采购案例相以辅佐。
因此,课程的分析讨论更多的是围绕教材的内容来展开,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的讲授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教材多以知识体系为主线《采购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核心课程,与企业实际操作紧密相联,课程的学习也就相应地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和要求。
更重要的是,作为指标性、方向性的课程教材,应该紧密跟随市场需求。
在现有的高职教材市场中,突出实践操作性的这方面教材还是凤毛麟角,虽然有的也体现出创新,或以模块形式来重新编排知识结构体系,但是其主要内容仍是知识分析的传统模式,学生反馈仍不太满意。
中专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中专类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物流是一门系统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新的、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
从物流运作的角度看,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企业内部物流和企业外部物流)和社会物流(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两大部分。
对于企业内部物流,包括原材料、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储存保管、半成品或成品库管理、包装、分拣、配装;对于企业外部物流,有分销计划、发送、运输、发布与接受电子商务购销信息等岗位群;对于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有储存、运输、调配、保管、分装、加工、信息发布与接受、集装箱管理、报关、结算、货运代理、物流服务器管理等,这些都带有明显的实践性。
物流管理专业是我校的主要专业,物流企业也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之一,其业务流程相对标准,要求从业人员掌握大量事实性知识,对应到中职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以结合实践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为主。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该类课程而言存在很多局限性,提出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路,即应以职业活动为本设计课程、以学生为主设计课堂,重视过程考核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1.以教材为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往往依照教材体系进行教和学。
例如,《物流仓储管理》和《物流配送管理》这些课程,其内容的组织仍偏重于学科教育的思路,对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鼓励实践有不利的影响。
而且,这样组织教学容易将一项职业活动所需技能和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分割开,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学习迁移能力,否则不易形成对典型职业活动的整体和连续认识。
但中专类学生由于年龄和中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一般形象思维能力要高于逻辑思维能力,自学和迁移能力较弱。
故以现有教材为本,完全按照教材体系组织教学内容是不恰当的。
2.以教师为主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多数课堂80%以上的时间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承担起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点分轻重地讲授清楚的责任。
浅谈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第一层次是预备性实践教学 ,即物流认知实习,可安排在专业技术 课程的开始阶段 ,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作业环 节 、业务流程 、管理方法等 ,主要采用现场调研 、专家访 问、企业参观
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专业和物流行业的现状 , 感知其发展趋势 , 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第二层次是阶段性实践教学 ,属于单项专业技能训练 , 包括课程内 实训和物流项 目 设计等 ,可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学 习阶段 ,目 的是使 实 践教学成为理论教学的延伸 , 加深学生对相应理论 的理解 , 并初步了解 物流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 三层次是综合性实践教学 ,属于综合专业 技能训练 , 包括角色虚拟 、角色实训 、 毕业设计和顶 岗实习等,一般安 排在大部分专业主干课程学完以后 。综合性实践教学建立在阶段性实践 教学的基础上 ,每个综合性实验课程应涵盖若干门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 识点 。经过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训练 ,尤其是通过顶岗实习这种综合实训 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实现零距离上岗,提高其从事物流管理的职业适应能
二、物流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物流是一 门系统性 、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一门新 的、正在快速 发展的学科 。从物流运作的角度看 , 现代物流包括企业物流险 业内部物
流和企业外部物流) 和社会物流( 即专 门从事物流服务 的第三方物流) 两大
部分 。对于企业 内部物流 ,包括原材料 、能源、配件、工具等的采购 、 储存保管 、半成 品或成品库管理 、包装 、分拣 、配装 ; 对于企业外部物
【 关键词 】物流管理专业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1 9 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0 5 — 1 4 6 一 O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 内容 。在 本 门课 程 的教学 过程 中因材施教 ,采 用启 发式 、分 层次教学、项 目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 ,突出学生
项 目学习法是 种通过项 目来进行教与学的教 学 方 法 ,它集 中关 注某 一 学 科 的 中心 概 念 和原 则 , 旨在把学生融人有意义的项 目任务完成的过程 中, 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和能力 训练 。物流项 目学习法要求学生在每次实训 过程 中,完成一个具有一定实际意义的项 目,项 目学习
目标和 内容 ,使课程 切实起 到能力培养 的支撑作 用 ,使学生学到的知识 、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岗位 的 实 际需要 。
()课 程 培养 目标 和 专业 培 养 目标应 当 紧密 2 结合 。如物流专业的培养 目 标是使学生通过本专业
传统的教学 内容 由物流概述和物流业务运作两大部
学 习,掌握从事国内物流理论与实际操作及业务分
高职培养 目标和能力培养特 点作一些探索 。 关键词 高职物流专业 课程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当前乃至将来相 当长一段
专业 的专业课 ,在课程内容上既要突出针对性和实 用性 ,又要注意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对 此 ,本文认为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是 属于物流专业课程内容掌握以够用为度 ,所谓 “ 够 用” ,是指针对讲解物流相关基础理论时够用 ;二 是针对能力培养 目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 、节 标 及前后顺序 ,分解成若干模块 ,使每一模块对应一 个能力培养 目 ;三是注意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 标
高职物 流管 理专业教学改革初 探
李 刚
辽 宁广播 电视 大 学 ( 阳 10 3) 沈 1 16
【 摘 要 】 在高职教学 中, 程教学是教学活动 的基础 , 课 改革传统 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是体 现高 职教学
高职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CHNOl GY Nr i A l[N 0 l OfM l )
学 术 论 坛
高职院物流管理 专业教学改 革初探
王 明玉
( 南京化工职 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江苏南京 2 4 ) 0 8 1 0
摘 要 :高职擞 育改革 正在如 火如荼地 进行 中 ,认 识改革 中存 在哪 些同题 ,才能更有针 对性地 解决 问题 。本文总 结 了我 院在物 漉管 理 专业发展 中的一 些困惑 ,提 出了改革的殷 切希 望和一些切 实可行 的思路 。 关键词 : 高职教 育 物流 管理专业 教 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 6 G 4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6 2 3 9 ( 0 8 1 () 0 3 — 2 1 7 - 7 t 2 0 ) l c一 2 0 0
20 3
作任 务明确,人才规格 明确 ,课程 设置明确 , 老师 也可 以 与物 流 企业 进行 一 些项 目合作 , 教学进程 明确,实训场所 和项 目明确 ,校企合 并 积 累实践 经验 ,聘请物 流从 业人 员进行 对 作 明确 ,师资配 置明确。 学生 的实训指 导 。前者需 要大 量的投 入而 且 物 流 系统包括 的 岗位群很 多 ,物 流技术 设备 3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
到物 流 系统 各环 节 去进 行参 观 和顶 岗实 习 ,
更新很快 , 、 软 硬件 的购置需要大笔资金 ,在 高职院 蓬勃 发展过 程 中资金 问题无疑 是一 个 拦路虎。第二种方法是很好 的出路 , 是在校 但 企合作 方面 ,学校 热企业 冷是 我们普 遍 的感 受 ,学生去实 习涉及企业的数据 和商业机密 ,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研究综述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研究综述【摘要】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在不断发展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从实训教学现状、实训教学体系构建、实训教学效果评价、实训教学体系优化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需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实训教学场景、完善评价体系等。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其不断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教学体系、效果评价、优化、发展趋势、研究意义、存在问题、建议、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加强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实训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一化、实训设备和场地匮乏等,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实训教学体系,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优秀物流管理人才。
开展关于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可以为提升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研究综述,探讨当前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分析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和优化路径,评价实训教学效果,同时展望未来实训教学的发展趋势。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了解目前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2. 探讨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方式和关键要素,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3. 评价不同实训教学模式的效果和影响,为实训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4. 提出实训教学体系的优化思路和建议,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5. 分析实训教学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实训教学的方向和重点。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析
、
高职 物流 管理专 业教 学改革的社会背景
近几年我 国经济 向国际化方 向发展 的步伐越来越快 , 这几使 得现代
物流行业发生 了很大 的变化 , 在运输 的产 品上 , 单位产值 的重量 越变越 轻, 但 是产 品的价值则越来 越大 , 短、 小、 轻 、薄的产品 占据了主流的
( 二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在这个 时期 , 信息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 对于工商企业和电子商务
企业而言,使得它们在经营和管理的方式上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也是产生 重要影响的—个因素 , 不仅可 以更好的加强他们 的核心业务水平能力 , 并 且有助于企业联盟的形成和联系 , 在这个基础之上实行社会化的分工 , 可
在这样一个现代物流发展 的形势下 , 就物流发展 的问题而言 , 我们
的战略 目标与步骤保持一致 , 并且进行适当的结合 , 对于教学计 划的设 置实施等 步骤 ,应该根据社会 的需要和社会 经济发展的变化为指导 方 向 ,从而求得改革和社会 的配合。
( 二 )教育的 目标
国家和发达 国家 的差距还是很大 的, 这不仅体现在技术 、 装 备和资金上 面 的差距 。 加 强理论 教学研究 和实践 教学 , 可以使 现代的物流理论 知识
2 0 1 4年 第 1 期
教 育与电子技术
___ _
同 职物流 管理专业教 学改革探析
Cj
I L _ _ _
一李卫东
在 高职教 学活动中, 教 学活动的基础 正是课程教 学,因此对 于传统 课程体 系和教 学方法的改革 就可 以更好 的将 高职教 学的特点体现 出来 , 同时也 可以更好 的将 深化 高职教 学改革 的基本环 节体现 出来 。 本文正是
新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新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摘要开展实践教学,是旨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教育工作。
但是,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本文通过对新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探讨,试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一些改革思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践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改革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关键环节,其质量也是用来衡量一所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方面。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就从理论上确立了教学实践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二、新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新疆地处教育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除部分普通院校本来就开办高等职业教育外,其它的高职院校都是由中专学校或中专学校合并转制为成的。
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都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加强院校的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但是受制与一些主客观的因素的影响,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
同时,物流专业作为新兴的一个专业,许多高职院校对其课程的实践教学都还处在一个探索的阶段,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是新兴热门专业,故此一些高职院校在专业的发展中,为了抢抓发展机遇,在制订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没有经过充分的社会调研和论证,导致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够具体,专业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课程教育体系也不够不科学,尤其是本应该加强的实践环节明显不足。
结果,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实践教学的条件都落后于专业发展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与市场脱节,适应不了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完善完整的实践教学应该包括认识实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等环节。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钩 本 地 经 济 是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必 然 趋 势 。
( ) 二 需求导 向
高 职 教 育 要 实 现 可 持 续 发 展 , 立 与 时 俱 进 的 树 办学 导 向是 关 键 , 向 明确定 位 , 务社 会 、 场和 导 服 市
才匮 乏 也 随 即 出现 。大 力发 展 高 职教 育 , 培养 实践 能力 强 、 理水 平 高 的一线 物 流人 才 是适 应 现 代 经 管 济 发展 的紧迫 任务 。 现 代 物 流 产业 是 一 个 跨 地 区 、 行 业 、 部 门 跨 跨
( ) 一 挂钩本 地 经济 发展
“ 力 资 本 理 论 之 父 ”美 国经 济 学 家 西 奥 多 ・ 人 、
舒 尔 茨 的 人 力 资本 论 认 为 , 会 对 人 的投 资 , 得 社 使 素 质 技 能 提 高 、 动 周 期 延 长 , 是 资 本 的 一 种 形 劳 这
式 , 人 力 资 本 。 人 力 资 本 是 社 会 生 产 中 最 主 要 的 即 资 源 , 经 济 问 题 的 核 心 。 地 方 高 校 作 为 人 才 培 养 是 机 构 , 有 教 学 、 研 和 服 务 地 方 的 职 能 , 职 专 业 具 科 高 建 设 服 务 区 域 经 济 是 社 会 发 展 的 客 观 要 求 , 自身 是 生 存 和 发 展 的 实 际 需 要 , 业 建 设 和 人 才 培 养 挂 l 】 专
学生 。“ 求导 向” 内涵可 以概括 为 : 职教 育 的 需 的 高 发 展必 须 服 务 于 经 济社 会 , 持 行 业 企 业 , 足 受 支 满
教育 者就 业 和 职业 规 划需 求 。l 求 导 向 既注 重教 2 l 需 育对 社 会经 济 的 贡献 , 尊重 受 教 育者 的权 利 和发 又 展 , 有 一 定 的 前 瞻性 和 动 态 性 , 为 区域 经 济 发 具 是 展规划 提 供人力 支 持 的柔 性体 系 。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郭 晓阳 ( 大学西亚 郑州 斯国际学 院)
摘 要 : 着 我 国 高等 教 育 的 发 展 , 何 提 高 高 校 学 生 的职 业 技 能 水 平 , 随 如 如 2 物 流 教 学 改革 探 讨 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 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 是高等院校迫切需要思考和解 21 教学安排 环节探析 按 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将 四年划 分为 . 决的问题。鉴 于物流学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程 ,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物流高 基本素质 教育、 物流业务技能训练、 岗位综合模拟和顶岗实习四个相 等教育 的现状 , 在此基础上 , 对物流教学方法做 了简单 的探讨 , 以达到培养 学 互 关 联 的 阶段 。 一 阶段 按 照 人 才 规格 要 求 安 排 文化 知 识 、 业 基本 第 专 生学 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满 足物流企业实际人才需求 的发展
思路 的 目的 。
步 晚 , 学体 系尚 不 健 全 , 学 资 源普 遍 匮 乏 , 教 教 师资 力量 十 分 不足 等 第一阶段 一 第二阶段 一 第 三阶段 . 第四阶段 . 一 原 因, 高校物流教育存在很 多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 基本素质教育 、 物流业务技能训练 岗位综台模 拟 企业项岗实习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 习效率, 激发学生独立动手、 独立 政 治 理 论 课 程 。 仓储 配 送 业务 仓储酡送 、 岗前培训 l 思考 以及 创 新 意识 , 重 视 培 养 学 生 分析 问题 和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应 教 公 共 文 化 课 程 、 物流运输 物流运输 : 定尚工作 学 方法 和 教 学 手段 的 改 革 一直 是 物 流 专业 教 学改 革 的 重 点 ,在 经 历 专 业 基 础 课 程 国 际 货代 国际赞运代理 岗位 分析与创新 心 里 拓 展 训 练 课 程 物流信 息处理 物流信息管理 毕业 设计、 能力展示 l 多年 教 学 探讨 和 实践 的 基 础上 ,教 学 中 采用 灵 活 多 样 的 教学 方法 也 不 失为 一 条 捷径 。 1物 流 高等 教 育 现 状 第 12 、 学期 第 3 4学期 、 第 5学期 ; 第 6学期 l 计算机等级证书 专 业实训室、 学训 一体 专业实训室、 学训一体 企 业 顶 岗实 习 l 11 物 流 人 才 的 教 育 和 培 养 不 能 满 足 物 流 发 展 的 需 求 我 国 物 . 英语应用能力证书 助理 物流 师资格证书 物流联合会证书 i 毕业证书 流专业人才的教育、 物流研究等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以这就造成 所 } 了 目前中国的物流人才培养与 中国物流 的发展速度极不相符 ,物流 价值观、 数学应用 、 专业知识、 基本技 能、 岗位应用、 筹划分析、 工作行动、 适应环境 、 从 业 人 员 专 业 性 不 强 , 次 偏 低 , 有 系 统 化 、 业 化物 流 管理 和 技 层 具 专 语言表达 、计算 机 信息处理、 交流沟通 、 圈 队合作 、 职业道德等 { 劳动观念、 职业道德 、 i 能力展 示等 i 术 的人 才 更是 少 之 又 少 , 流 人 才总 量 与 需 求量 形 成 了很 大 的 反差 。 物 应用、 专业知识等 、 职业道 德 目前 我 国企 业 有 1 0 多 万 家 ,而 真 正利 用现 代 物 流 管 理 方 法 整 合 00 劳动观念 、 职业道德、 自主学 习等个人毹力 , 培养 团队合作 、 沟通交流等社会能力培养 . 专业基本技能 心技能培养 核 j 企业管理流程的还不到 1万家。今 后需要培养和引进 大量 的现代物 图 1 四阶段式教学方法 流专业人才, 才能真正使我国现代物流得以顺利发展。 据相关资料统 22实践教学环境 改革 根据 “ . 校企共建 , 互利 互惠” 原则 , 积极 计 , 国物流 人才的总量缺 口很 大 , 我 物流专业人 才已被列 为国 家 1 2 实现 校 内 实训 和 校 外 实训 互 通 , 为 成 类紧缺人才之一, 尤其对高级 物流人才 的需求每年都 以 1 %的速度 改 善现 有 校 内 实 训环 境 与条 件 , 5 设备技术先进、 管理有效 , 兼容职业培训、 技能鉴定 、 增 长 。 目前 物流 从 业 人 员 拥 有 大学 以上 学历 的仅 占 2 % 左 右 , 发 校企优势 互补 、 O 而 达 国 家 , 美 国从 事 物流 行 业 的人 中 9 % 以上 有 学 士学 位 。造 成 这 技术 服 务 等 功 能 的 系统 化 多 功 能 实训 基 地 。 如 0 221 改 建 、 建 原 有 实 训 室 , 建 仿 真 型 “ 流 公 司 ” 为 满 足 I_ 扩 新 物 种 现状 的主 要 原 因是 社 会 提供 的相 关培 训 教 育 渠道 太少 。 按 设 1 物流人才教育体 系和培养模式 尚未 形成 目前 国内的物流 物流 管理 专 业 综 合职 业 能 力培 养 要 求 , 照物 流 企 业 的管 理 模 式 、 . 2 软 环 岗 购 教育现状是 , 虽然一些高校开设 了物流 管理等相关专业 的学历教育, 备 设施 、 件 、 境 、 位职 责 等样 式 添 置 设 备 、 置 典 型 管理 软 件 、 配 把 但 是 由于 刚 起步 不久 ,所 培养 的专 业 人 才 无 法满 足 物 流 市场 的大 量 制作 实训 沙 盘 、 套 企 业 文化 环 境 等 , 实 训 室 建设 成 具 备专 项 技 能 岗位综合模 拟、 企业职工培训 、 技能鉴定等多功能型的实训环 需求,另外由于各高校培养 方案各异 ,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 训练 、 境。 “ 母专业 ” 的依托关系 , 尚未形成 满足 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 目标 222 建 立 校 企 互 利 互 惠合 作 机 制 ,加 强 生 产 性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 体 系。2 0 0 1年教育部批准试 办物流专业 , 同年 8月中国物流 与采购 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核 心业务处理 的特殊性 ,解决校 内生产性 实训问 联 合 会 在 华 中科 技 大 学组 织 召 开 了第 一届 全 国高 校 物流 专业 教 学 研 第 通 员工 培 训 等 互 利 讨 会 ,6所 院 校 和 企业 的代 表 参 加 了会 议 。 0 2 年 高 等 院校 招 生 目 题 的途 径 为 : 一 , 过 为企 业 开 展 技 术 咨 询 服 务 、 1 20 进 通 录 中,在教育部 备案设置物流管理专业 的有 9所院校 ,0 4年 , 20 全 互 惠 机 制 建 设 , 一步 密切 校 企 合 作 关 系 , 过 网络 信 息技 术 实 现 同 建立动态化真实性业务数据库 , 在校 内计算机软 国共 有 9 7所 院校 设置 了物 流 管 理 专 业 或 物 流 工 程 专 业 ,0 5 年 全 步企业的真 实业务 , 20 件 平 台上 实 现真 实物 流 业 务原 始 单 据 流 转 ,使 学 生 能够 在 真 实 的 物 国开 设 物流 管 理 和 物 流工 程 专 业 的 各 类 大专 院 校 已达 1 O多所 。 4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摘要]本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践教学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物流管理;实践教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如何搞好实践教学环节,是能否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问题。
要办出高职的特色,就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课程设置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仍然不尽合理:一是没有按照行业标准制定课程目标,也并没有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开发课程。
二是受学院师资和实验实习等教学条件的制约,存在因人设课、依现有条件设课的现象。
三是对课程开设缺乏研讨,存在着课程内容重复的现象。
2 实践教学方法传统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师从头讲到尾,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课内实践教学往往由教师上理论课式的讲解或展示少量的物,示范简单的操作,教学效果不佳。
有的虽然使用了电子教案,也仅仅是把板书中的内容移到了幻灯片中,并非真正把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现代化手段有机结合。
3 实训教学基地缺乏目前,由于物流专业实训设备的投资额较大,学校一般情况下无法投入巨额资金,学校即使有能力进行设备投资,但由于这些设备的教学利用率比较低,维护成本比较高,投资效果也较差,因而造成校内实训场地欠缺。
同时在校外实训建设方面,有些基地的开发是出于双方单位某些领导的情面,安排学生实践时往往敷衍了事。
4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一是许多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教师均不是“科班”出身,大多是从经济学、国际贸易、管理学、交通运输学等专业教师转移过来的,正宗学物流专业的教师极少;二是物流老师中有的是多年来只从事理论教学而没有企业工作经历,有的是刚出校门才几年的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对物流行业的实践经验。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文章就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展开探讨,就课程体系改革实施方案角度进行阐述。
标签: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1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关于课程体系改革依据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注重教师“双师型”建设和学生“双证”教学。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本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以物流的行业特点为出发点,对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调研,分析物流企业行业所需要的多种岗位(如采购员、仓管员、单证等一线操作岗位)对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做到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理论则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实践教学上(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做到实践性课程单独设置,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职业能力和技能训练。
2 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实施2.1 修订现行的培养方案修订现行的培养方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中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整体优化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
2.2 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根据物流企业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岗位所对应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并分解为若干能力要素。
再根据能力分析来确定课程设置体系,从而建立新的课程教学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将学生应达到的能力目标转化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标。
2.3 推进课程的体系改革物流管理专业将大力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优化课程内容,构建新的课程结构。
浅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资治文摘管理版浅谈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郭义祥(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鉴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应用性特点及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传统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现代物流企业人才培养要求。
在此前提下,本文对原有的理论教学方法结合物流课程进行细化探讨,提出了搞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笔者认为可行的新方法。
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在实际的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课程理论性太强,实际运用少,教学过程不够生动,学起来枯燥乏味,兴趣不浓。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进行的是“填鸭式”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物流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以下教学创新方法。
1.新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最初是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开始运用的。
传统的课堂讨论内容为典型案例分析,如对H aier﹑Dell﹑G M ﹑Toyota等典型企业讨论,很多案例内容已转变为理论知识,再讨论这些会使学生感到很枯燥,所以,应为原有的案例教学法赋予一种新的涵义,使用一些近年来后起之秀的物流企业作为案例,以增加学生的讨论兴趣。
如宅急送为什么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等?另外,结合课程内容,选用当今物流领域热点问题作为讨论话题,让学生了解物流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模式。
如怎么抑制各地的物流热潮,如何整合区域一体化的物流资源等。
2.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
在每次教学实践之前,统一动员,确定教学实践目的,拟定实践方案。
实习结束后,由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情况以及学生的实践报告,对整个教学实践过程进行评估总结。
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现场教学法它是一种通过对物流企业做咨询进行考察兼教学的方法,同时又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物流配送实务课程为例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以物流配送实务课程为例摘要: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现代物流知识的优秀人才,与其他专业相比,其实践性更强,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入相关的工作环境进行实践,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及丰富。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体系及教学机制的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本文以物流配送实务课程为例,针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可以为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物流配送实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引言课程思政教学是近些年我国高校教育领域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是国内高校思政教育研究方面的创新点及主要的发展点。
课程思政的主旨在于将专业课程和高校思政教学工作相结合,使思政教学工作可以体现在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化、制度化,从而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能力以及思政教育效果。
一、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意义分析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教学改革课程,可以在锻炼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落实我国高校中“思政教学”的教学目的。
其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践行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的相关要求,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认知及理解。
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问题分析从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三大问题:首先,该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思政元素,无法将思政教学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
其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原有的教学大纲存在不足,不符合思政教学的相关要求,并且许多教学内容都没有涉及到思政教学内容,需要进行适当修改。
最后,物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授课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采用理论讲授的方式,导致思政内容比较泛化,许多教师在将二者进行结合时会采取生搬硬套的方式,导致整个教学过程过于僵硬、流于表面。
三、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策略分析(一)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提高学生思政水平在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高校教师需要采取合适的融合方式,改变传统思政教育过程中以讲授为主、满堂灌的方式,改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堂教育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
职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职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物流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物流专业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中职校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中职生学习能力的现状(一)中职生基础差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有80%在初中阶段公共基础课基础薄弱,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非常低。
(二)学习主动性差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大多数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具备学习的积极性。
(三)师资业务素质差异较大,课程针对性不强不少中职学校的领导均懂得中职学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轻学历而重技能,在招聘专业教师时有意向引进熟悉企业物流管理岗位设置、相关岗位工作特点和工作要求的人才,应聘者基本上是有着实际物流行业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但是却普遍缺乏教学工作经验。
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又欠缺实际的企业工作经验,对物流行业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欠缺了解或了解片面,在编制专业教学计划时往往根据自己的初步了解或借鉴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造成专业课程设置较片面,与市场实际脱节。
(四)学生动手能力差物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无法适应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导致在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多以理论课为主,学习实践技能课时太少,不能准确练习未来工作中可能用到的实际技能。
二、中职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法(一)改革目标提出有针对性的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实践教育育理念,以先进培养标准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立足点,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以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切实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校内创业教学平台为立足点,借鉴相关行业标准,建立跨专业的校内创业教学和专业教学平台。
(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优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人才培养方向的要求设置专业课,严格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要求,按照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岗位群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围绕核心能力培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究摘要:我们开展教学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课程相互独立,实践教学过于浮躁,缺少现实针对性,学生真正接触企业、接触市场的机会很少。
教学实习往往只是泛泛地参观几个企业,对企业生产、销售和管理流程并不真正了解,导致学生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的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教改目标和步骤并加以实施。
关键词:现代物流管理教学方法专业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南宁六职校物流管理专业开办于2004年,几年来,我们在这门专业的教学教改过程中,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做了一些探索。
一、组织教师研究教学,制定了教改目标和步骤并加以实施我们在开展教学研究中发现,传统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课程相互独立,实践教学过于浮躁,导致学生缺乏专业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结合的能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制定了具体的教改目标和步骤并加以实施。
我们开办物流管理专业以来,为了使该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掌握专业知识,我们共开设《现代物流学基础》《物流技术实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运输与配送管理》、《模拟库管员岗位实训》《物流经济地理》等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同时配合这些理论教学开设了几个实训实习课程。
二、细化人才市场需求,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我们专业的教学体系就从社会专业岗位出发,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有特色的、新型的、实用的主干课程。
如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仓储、配送、运输等课程。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能决教育教学与工作岗位要求脱节的问题,实现课程与市场需求的互动。
针对《物流技术实务》课程教学要求,我们组织到赛科物流实训基地进行实训,这次实训教学,主要让学生在实训基地模拟物流中心进行商品入库、商品堆垛、商品盘点、商品出库作业训练,还模拟配送中心进行拣货、配货和送货作业训练。
全国高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 物流教指委 课题研究报告
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仓储管理技能培养探讨课题研究报告摘要:目前,企业对于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总体要求是“拿来能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够完成这样的教育使命。
以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教学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序化教学内容的教学理念正是基于这种需求的教学改革尝试。
本课题以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仓储技能培养为载体,研究了理论课程内容的整合和序化、实训课程的有效开展以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考核方案设计,并积极全方位多角度的构建学生学习的载体和资源。
为能够培养学生成为“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新型人才提供教学平台。
主题词:岗位能力工作过程仓储管理技能培养1、课题简介1.1课题的提出(1)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理念转变的需求新形势下现代职业教育应从工作岗位能力需求出发,以传授实践性知识为主,讲授理论性知识为辅,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可以按照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来组织课程教学,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改革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专门构建的教学情境中传授职业从业资格相关知识,使学生有能力应对那些对职业、生计以及社会有意义的行动情境。
这种思想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
目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思想已经成为国内高职高专课程改革设计过程中的主流指导思想,但是因管理专业学生多元化就业工作岗位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性要求较高,很难找到单一的工作岗位群与一个专业相对应,同时,立足岗位群的工作过程整合后形成的主要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割裂了公司运营的整体,使学生学习和职业能力培养出现断层,很难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因此,在国内“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技能培养实践在经济管理类商科课程应用中缺少成功典范。
(2)我院仓储课程建设发展的需求我院《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组在2006年11月开始与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建设沟通,于2007年12月开始持续跟踪我市范围内的仓储企业,2010年10月《仓储管理实务》被确定为院级精品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如何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鉴于物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物流高等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物流教学方法做了简单的探讨,以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满足物流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的发展思路的目的。
标签: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四阶段教学方法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物流教育发展迅速,各大高校纷纷设立相关专业,从2001年北京物资学院首次设立物流管理专业以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0多所高校设置此专业。
然而,由于我国高校物流教育起步晚,教学体系尚不健全,教学资源普遍匮乏,师资力量十分不足等原因,高校物流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进和完善。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独立动手、独立思考以及创新意识,应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一直是物流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在经历多年教学探讨和实践的基础上,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不失为一条捷径。
1 物流高等教育现状
1.1 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需求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物流研究等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
所以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国的物流人才培养与中国物流的发展速度极不相符,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层次偏低,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物流管理和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物流人才总量与需求量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目前我国企业有1000 多万家,而真正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业管理流程的还不到1万家。
今后需要培养和引进大量的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才能真正使我国现代物流得以顺利发展。
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物流人才的总量缺口很大,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国家12类紧缺人才之一,尤其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增长。
目前物流从业人员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仅占20%左右,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从事物流行业的人中90%以上有学士学位。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提供的相关培训教育渠道太少。
1.2 物流人才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尚未形成目前国内的物流教育现状是,虽然一些高校开设了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历教育,但是由于刚起步不久,所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满足物流市场的大量需求,另外由于各高校培养方案各异,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与传统“母专业”的依托关系,尚未形成满足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体系。
2001 年教育部批准试办物流专业,同年8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16所院校和企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2002 年高等院校招生目录中,在教育部备案
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有9 所院校,2004年,全国共有97所院校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或物流工程专业,2005 年全国开设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专业的各类大专院校已达140多所。
1.3 重理论轻实践能力的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在物流专业的教学方面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特别是在实验教学方面力度不够大,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往往理论概念讲得多,实际方法研讨得少;国外物流发展谈得多,国内物流实践结合得少。
这就不能全面启发学生的思维,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不能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很难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并具有开拓创新型的物流人才。
随着科学技术在物流业应用中的不断扩大,如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物流信息交换中对电子资料交换系统的依赖等,这一领域对高级物流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在教育和培训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无论是在学历教育方面,还是在非学历教育方面,都难以在短期内培养出符合跨国企业急需的高级物流人才。
2 物流教学改革探讨
2.1 教学安排环节探析按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将四年划分为基本素质教育、物流业务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和顶岗实习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
第一阶段按照人才规格要求安排文化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能力培养的教学;第二阶段按照物流业务分类进行基于业务流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养成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第三阶段按照物流企业业务部门设置分别进行岗位综合模拟,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第四阶段按照就业需要在对应岗位上进行实际工作,培养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如图1所示)。
2.2 实践教学环境改革根据“校企共建,互利互惠”原则,积极改善现有校内实训环境与条件,实现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互通,成为校企优势互补、设备技术先进、管理有效,兼容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等功能的系统化多功能实训基地。
2.2.1 改建、扩建原有实训室,新建仿真型“物流公司” 为满足物流管理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要求,按照物流企业的管理模式、设备设施、软件、环境、岗位职责等样式添置设备、购置典型管理软件、制作实训沙盘、配套企业文化环境等,把实训室建设成具备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企业职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多功能型的实训环境。
2.2.2 建立校企互利互惠合作机制,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設考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业务处理的特殊性,解决校内生产性实训问题的途径为:第一,通过为企业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员工培训等互利互惠机制建设,进一步密切校企合作关系,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同步企业的真实业务,建立动态化真实性业务数据库,在校内计算机软件平台上实现真实物流业务原始单据流转,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物流管理软件平台上进行仿真生产性的技能训练和岗位模拟实训;第二,将物流
运输核心设备安装在校外公司物流的运输设备上,通过网络和计算机管理软件,实时监控、采集物流运输信息,通过实时跟踪和信息分析,实现物流运输组织、运输业务筹划等企业物流运输业务的生产性实训。
此外,在仓储配送业务实训室建设中,依托校外物流公司,按照企业仓储配送业务实际需要,共建“仓储配送实训室”,采用“业务托管式”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创造条件。
仓储配送实训室的日常业务全部是企业的生产性任务,实训指导教师全部是企业人员,学生实训期间在师傅带领下完成生产性实训作业,达到岗位综合实训目的。
总之,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专业,物流专业教学应该特别注意与当时的市场及形势的变化相适应,并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做出调整。
惟有如此,物流专业教育才能为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提供有益的帮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旭.物流管理基础[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杜扬.
[2]张顺堂,黄力波.物流过程教学实训系统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20(6).
[3]况漠,谢如鹤.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8,(2):87-89.
[4]汝宜红,田源,林自葵,章竟,徐杰.依托重点学科,建设物流学系列课程[DB/OL].http:/ //course/xnjp/index1.ht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