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下发包商银行
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修订稿)的通知
各分行,锡林郭勒支行:
为了进一步完善全行贷款风险分类工作,规范全行信贷资产分类操作,根据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 管理办法》等文件内容,并结合我行实际情况,对《包商银行关于对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进行修订的通知》(包商银发〔2011〕121号)进行修订,现将包商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修订稿)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包商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修订稿)
附件2、包商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标准
附件1:
包商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修订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本行信贷风险管理,真实、全面、动态反映贷款风险程度,科学评估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为计提贷款损失准备提供依据,根据银监会《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银监发[2007]54号)、《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银监发[2007]54号)等办法,对包商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贷款”包括:一般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信用等贷款)、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垫款、信用证垫款、担保垫款、进出口押汇、打包贷款、贸易融资及信用卡透支等表内业务。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贷款分类是指包商银行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
第四条 贷款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分类应真实客观地反映贷款的风险状况。
(二)及时性原则。应及时、动态地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状况的变化调整分类结果。
(三)重要性原则。对影响贷款分类的诸多因素,要根据本办法第六条的定义确定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分类。
(四)审慎性原则。对难以准确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贷款,应适度下调其分类等级。
第五条 贷款风险分类工作采取“定期认定,实时调整”的原则,即各业务部门按季逐笔对贷款进行风险分类(七级分类),月度进行实时调整。同时将风险分类纳入日常信贷管理,根据贷款风险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第二章 贷款风险分类的定义
第六条 为进一步预警贷款中隐藏的风险并实施差异化的风险监控和管理,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大小,本办法采用以风险为基础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即按贷款本金利息(简称“贷款本息”)收回的可能性和损失程度,与贷款五级分类相对应,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关注-、次级、次级-、可疑、损失七类,后四类贷款合称为不良贷款。对应关系如下表:
七级分类级数
五级分类名称 七级分类名称 1
正常 正常 2
关注 3
关注 关注- 4
次级 5
次级 次级- 6
可疑 可疑 7 损失 损失
七级贷款风险分类定义如下:
(一)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二)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需一般关注。
(三)关注-:借款人的收入状况出现了恶化,发生了违约事宜,但是不会形成贷款损失需重点关注。
(四)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收入已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贷款本息损失率预计在20%(含)以内。
(五)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较大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收入已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损失,贷款本息损失率预计在20%至40%(含)以内。
(六)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贷款本息损失率预计在40%以上。
(七)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第三章 贷款风险分类的方法
第七条 借款人是影响贷款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使用贷款风险分类法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要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现金流作为贷款的第一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第二还款来源。
(一)贷款风险分类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1、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2、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
3、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4、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5、贷款的担保方式;
6、担保的有效性;
7、抵(质)押物的变现能力;
8、业务过程的可控性;
9、业务的自偿性。
(二)具体步骤:
1、审查贷款的基本情况,主要审查借款人的资信情况和经营状况;贷款的合同用途和贷款的实际用途是否一致;还款来源和还款记录;
2、依据贷款分类标准,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记录(贷款还本付息情况),做出对贷款的初步分类。贷款的还款记录是借款人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履约情况的综合体现;
3、确定贷款的还款可能性,并得出分类结果。确定还款可能性,应分析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贷款的担保、银行的信贷管理,此外,还应了解贷款的用途、业务的自偿性、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借款人的资产转换周期。
(1)还款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它决定贷款本息是否能及时收回的主要因素。还款能力包括:
借款人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特别重视现金流量;
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包括借款人的经营管理状况、长期信誉记录、借款用途、外部经营环境、贷款的行业和政策风险。
(2)还款意愿:是指借款人按合同规定还本付息的主观愿望。
(3)贷款的担保(也称信用支持):包括对贷款的抵押、质押和保证,是贷款本息偿还的第二还款来源,重要性仅次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借款人还款能力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就要分析贷款抵押物、质押物的占有和控制情况、以及变现能力和借款人的还款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