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国际气候研究单位报告,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于()A. 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B. 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地球温度升高C. 火山喷发引起的大气气候变化D. 温室气体浓度下降导致地球变冷答案:A2.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A. 海平面上升B. 沙漠化加剧C.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 水资源短缺答案:C3. 北极地区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以下哪种现象与气候变化相关最密切?A. 冰川融化B. 热带风暴C. 长期干旱D. 海洋酸化答案:A4. 缺乏雨水和极端高温是()区农作物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

A. 欧洲B. 非洲C. 北美D. 亚洲答案:B5. 下列哪种行为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A. 减少碳排放B. 加大太阳能利用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 发展绿色交通工具答案:A、B、C、D二、填空题1.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之一是地球的平均气温()。

答案:升高2. 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海平面()。

答案:上升3.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温度因()而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状态。

答案: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4.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和品质有()的影响。

答案:负面5.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排放量最大的是()。

答案:二氧化碳三、问答题1. 请简要解释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

这导致地球大气温度升高,整体气候模式发生改变,表现为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变化等。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海洋生态系统崩溃、农作物受灾、水资源短缺等。

2. 解释温室效应的概念及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答案: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聚集在地球表面形成类似温室的保温效应,使地球的平均气温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检测题(含解析)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检测题(含解析)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检测题(含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A. 地形- B. 太阳辐射- C. 水体- D. 动植物答案:D解析:动植物不是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地形、太阳辐射和水体是常见的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2. 以下哪个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A. 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B. 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变近- C. 太阳黑子活动减少- D. 大面积热带雨林砍伐答案:A解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而其他选项并非主要原因。

3. 以下哪个因素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最小?- A. 土壤类型- B. 气候条件- C. 地形地貌- D. 地下水资源答案:D解析:地下水资源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相对较小,而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对土地利用具有较大影响。

4. 以下哪个国家属于东亚经济圈?- A. 印度- B. 日本- C. 巴西- D. 埃及答案:B解析:日本属于东亚经济圈,而印度、巴西和埃及不属于东亚经济圈。

5. 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A. 北京- B. 上海- C. 广州- D. 成都答案:B解析: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而其他选项并非中国的经济中心。

...第二部分:解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解释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答案: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技术系统,用于捕捉、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数据。

它能够将不同来源的地理数据整合在一起,并通过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等功能,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地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2.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答案:- 工业污染:工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空气和水体造成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

- 森林砍伐:大面积的森林砍伐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加剧,气候变化加速。

- 垃圾堆放:过量的垃圾堆放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地理中的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测试题

地理中的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测试题

地理中的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测试题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面临的重要课题,了解它们对于人类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套关于全球气候与生态环境的测试题,让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自己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气体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2、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是因为其能够()A 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B 调节气候,增加降水C 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D 提供丰富的木材资源3、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的后果不包括()A 海平面上升B 冰川融化C 气候变得更加湿润D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4、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A 草原生态系统B 荒漠生态系统C 海洋生态系统D 森林生态系统5、酸雨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哪种气体的排放有关?()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甲烷D 氟利昂6、以下哪个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政策和措施?()A 美国B 中国C 巴西D 澳大利亚7、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A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变B 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稳定C 非生物因素不变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不变8、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9、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A 垃圾分类B 节约用水C 过度放牧D 植树造林10、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A 变暖B 变冷C 变得干旱D 异常变化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全球气候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等要素。

2、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_。

3、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_____。

4、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等。

5、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森林具有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功能。

高二地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A. 自然因素的影响B. 人类活动的干预C. 地球运动的变化D. 动植物的进化答案:B2. 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什么影响?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植被生长增加C. 土壤质量提高D. 生态平衡不受影响答案:A3. 下面哪个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氮氧化物C. 氧气D. 水蒸气答案:A4. 气候变化对农业有什么影响?A. 增加农作物产量B. 减少农业投入C. 增加病虫害的发生D. 不会对农业产生影响答案:C5.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方面?A. 提高免疫力B. 增加慢性病的发生率C. 减少呼吸道感染D. 不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答案:B二、填空题1. 气候变化会导致______的发生频率增加。

答案:自然灾害2. 气候变化对______的迁徙和繁殖习性造成影响。

答案:动物3. ______是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种方法。

答案:节能减排4. 在全球尺度上,气候变化主要通过______来体现。

答案:气温的升高5. 生态系统一旦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将发生______的断裂。

答案:食物链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人类的工业发展、能源消耗和交通运输都会导致二氧化碳的释放增加,进而引起气候变化。

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有什么影响?请举例说明。

答案:气候变化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分布范围发生变化,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例如,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地区的冰川融化加剧,导致栖息在此地区的企鹅数量减少;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导致气温的升高,使得某些动物栖息环境变得不适宜,进而影响它们的迁徙和繁殖习性。

3. 请列举一些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

答案: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 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 推动绿色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加强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 宣传环保意识,促使人们采取环保行动。

地理的全球变暖与环境变化练习题

地理的全球变暖与环境变化练习题

地理的全球变暖与环境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活动的影响B 火山喷发C 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D 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2、以下哪种气体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氧气D 一氧化二氮3、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的后果不包括()A 海平面上升B 极端天气增多C 物种灭绝速度减缓D 农作物减产4、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以下措施可行的是()A 减少能源消耗B 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C 砍伐森林D 随意排放工业废气5、下列现象中,与全球变暖无关的是()A 冰川融化B 雾霾天气增多C 厄尔尼诺现象D 季风气候的变化6、随着全球变暖,一些高山植物的分布范围可能会()A 向山顶退缩B 向山脚延伸C 保持不变D 随机变化7、全球变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包括()A 珊瑚白化B 海洋酸化C 渔业资源增加D 海洋环流模式改变8、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全球变暖()A 核能B 煤炭C 石油D 天然气二、填空题1、全球气候变暖是指由于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

2、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和__________融化,进而引起海平面上升。

3、减少__________的排放是应对全球变暖的重要措施之一。

4、极端天气如__________、暴雨、干旱等的发生频率可能会因全球变暖而增加。

5、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因为它可以吸收大量的__________,有助于缓解全球变暖。

三、简答题1、简述全球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分析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作用。

3、谈谈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应对全球变暖。

四、论述题1、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全球变暖与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2、从国际合作的角度,探讨如何共同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挑战。

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解析: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全球变暖、气候的影响因素、洋流)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全球变暖、气候的影响因素、洋流)

全球变暖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对全球变暖的作用机制为:①地面增温。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可以轻易地透过温室气体进入地面,使地面增温;②大气增温。

地面增温后,地面辐射(长波辐射)难以穿透温室气体,大部分会被温室气体吸收,进而使得大气增温;③近地表增温。

大气增温后,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得近地表温度上升。

图1 我国近100多年的地表气温变化在斯匹次卑尔根岛一座山体的120米深处,建有世界种子库,存有近100万包人类栽培的主要植物的种子样本,以预防自然灾害、战争、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物种消失的风险。

下图为斯匹次卑尔根岛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下,世界种子库可能遭遇的环境风险是()A.冰雪融化,样本库裸露B.降水增多,侵蚀作用加强C.冰雪融化,融水可能渗入隧道D.地质灾害频发,破坏储存环境18、斯匹次卑尔根岛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俄罗斯、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其影响因素是()A.地形B.大气环流C.下垫面D.洋流答案:C、D精讲精析:(1)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①由图可知,该地位于76°N~80°N左右,纬度较高,冰雪覆盖范围较广;②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冰雪融化,融雪可能会随着隧道进入种子库,影响种子的储存,选项C正确;③种子库位于地下120m 的深处,因此样本库暴露地表、受地表降水侵蚀、受地质灾害的影响较小(此处的地质灾害,指的是全球变暖引起的,主要为气候异常等。

而不是地震、火山等活动),因此其他选项错误。

(2)分析温度较高的原因。

①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海拔、地形、洋流、盛行风等,该地纬度和俄罗斯、加拿大相同,位于同一风带(极地东风带),因此排除这两种因素;②同纬度的俄罗斯、加拿大的地形和海拔多样,无法统一为一个确定的地形和海拔,因此无法准确的比较该地和俄罗斯、加拿大地形和海拔对温度的影响,因此排除这两种因素;③该地位于欧洲的西北部,即沿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气温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使得该地冬季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温度更高,选项D正确。

气候变暖测试题及答案

气候变暖测试题及答案

气候变暖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火山喷发B. 太阳活动增强C.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D. 地球自转速度加快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后果?A. 冰川融化B. 海平面上升C. 臭氧层破坏D.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答案:C3.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作物生长周期缩短B. 病虫害增加C. 作物产量增加D. 土壤盐碱化答案:C4. 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应对气候变暖的策略?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 植树造林C. 增加二氧化碳排放D. 发展可再生能源答案:C5. 根据《巴黎协定》,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应控制在多少摄氏度以内?A. 1.5摄氏度B. 2摄氏度C. 3摄氏度D. 4摄氏度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进而导致________。

答案:海平面上升2. 气候变暖使得一些物种的栖息地发生变化,可能导致________。

答案:物种灭绝3. 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其中包括________。

答案:热浪、干旱、洪水4.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倡使用________。

答案:公共交通5. 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________。

答案:呼吸系统疾病增加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的物种分布、生物多样性、食物链结构和生态功能发生改变,可能引起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2. 描述气候变暖对水资源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暖导致降水模式变化,可能引起某些地区水资源短缺,而其他地区则可能出现洪涝灾害。

3. 阐述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热浪,增加热射病和心脏病的风险;同时,气候变化还可能改变疾病传播模式,如蚊媒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

4. 列举至少三种应对气候变暖的个人行动。

答案:减少能源消耗、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浪费、循环利用资源、支持公共交通、植树造林等。

【地理】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经典习题(含答案)

【地理】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经典习题(含答案)

【地理】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经典习题(含答案)以下是一些高中地理气候变化的经典题和答案供参考:1. 什么是气候变化?请简要解释。

答案: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上长期气候的统计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要素的变化。

气候变化指的是地球上长期气候的统计变化,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要素的变化。

2.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3. 气候变化对地球有哪些影响?答案:气候变化对地球有诸多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气候变化对地球有诸多影响,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4. 请列举几个常见的温室气体。

答案: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氮氧化物(N2O)等是常见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氮氧化物(N2O)等是常见的温室气体。

5. 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答案: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降雨量和温度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等。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如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降雨量和温度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等。

6. 请列举几个国际组织或政策来应对气候变化。

答案: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巴黎协定都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

一些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巴黎协定都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

希望以上习题和答案能对您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全球变暖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全球变暖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全球变暖2高考频度:★★☆☆☆难易程度:★★☆☆☆读我国北方某省1971~2011年气温距平累积(即距平均值的累加)曲线图,完成1—2题。

1.该省近四十年来A.气温波动上升B.2011年气温约等于平均值C.前期偏冷,后期偏暖D.气候寒冷2.假如全球气温与我国北方某省2001年以后的改变趋势一样,则A.我国水稻种植北界南移B.植物向更高海拔扩展C.水热资源改善,更有利于人类的开发利用D.有利于全球各地的生态爱护【答案】1.C 2.B累积值为0,则说明2011年平均气温应高于平均值,故B错;此图为平均气温改变,无法推断气候是否寒冷,D错,所以正确答案为C。

2.全球气温与我国北方某省2001年以后的改变趋势一样,则全球处于变暖趋势。

我国水稻种植北界会北移,A错;热量增加,植物向更高海拔扩展,B正确;气候异样状况增加,水热资源改变,人类的开发利用带来不利影响,C错;全球变暖引发生态环境改变,不利于全球各地的生态爱护,D错;所以正确答案为B。

全球变暖1.全球气候改变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温煦干湿改变。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改变时间尺度时间特点地质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前时间跨度最大,改变周期最长历史时期距今1万年以来全球气温改变呈波动上升趋势近现代近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3.全球气候变暖的缘由全球气候变暖的缘由包括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详细分析如下:4.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海平面上升(2)对农业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5.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据报道,随着地球高山上的温度变得越来越高,植物种群踏上了漫长的“搬家”之路——平均每10年向上转移10米。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现象中,与植物种群“搬家”相像的是A.很多海洋鱼类选择游向更深更冷的水域 B.我国有组织地向西北移民C.青藏高原的冻土层厚度增加 D.巴西的房屋建在巴西高原上2.为抑制类似现象的发生,人类实行的下列措施中,不科学的是A.大力植树造林 B.禁止运用化石能源C.采纳固碳技术 D.推广运用可再生能源【答案】1.A 2.B2.化石能源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要缘由。

高三地理气候练习题

高三地理气候练习题

高三地理气候练习题1.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请简要描述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气候变化是指地球大气层中气候要素的变化,主要包括气温、降水、风速和湿度等方面的改变。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地球轨道的变化等。

这些自然因素会引起气候系统的微妙变化,导致气候的长期变化。

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的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的影响。

例如,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导致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的排放也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

此外,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化发展造成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也对气候产生了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全球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进而引发洪水、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再次,气候变化还会引发粮食生产减产、水资源紧缺等问题,给农业、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带来挑战。

最后,气候变化还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导致热浪和高温引发的热应激等。

因此,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这包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等方面。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才能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确保地球气候的稳定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现代科技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应对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请列举并说明最常用的气候变化研究方法和应对措施。

(1)气象观测与模拟气象观测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通过建立气象观测站点和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可以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

利用这些数据,科学家们可以分析气候变化趋势,判断气候系统的状态,并进行气候模拟和预测。

地理中的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测试题

地理中的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测试题

地理中的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测试题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地理知识,以下是一组相关的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主要温室气体?()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氢气2、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的后果不包括()A 海平面上升B 冰川融化C 气候变得湿润D 物种灭绝3、以下哪个地区受全球变暖影响较小?()A 低纬度地区B 高纬度地区C 中纬度地区D 极地地区4、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 农作物产量增加B 农作物品种不变C 农业病虫害减少D 种植制度改变5、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以下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 大量砍伐森林C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 发展清洁能源6、全球变暖会导致()A 大气环流更加稳定B 极端天气事件减少C 季风环流减弱D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7、以下哪种现象不是气候变化的表现?()A 气温升高B 降水增多C 地震频发D 海平面上升8、以下哪个行业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A 农业B 工业C 服务业D 交通运输业9、气候变化可能会引发的问题有()A 水资源短缺B 土地资源增加C 森林资源丰富D 矿产资源增多10、减缓全球变暖的有效措施包括()A 加快城市化进程B 鼓励私家车出行C 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D 加强国际合作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全球气候变暖是指由于________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地球表面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

2、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________因素。

3、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带来的重要影响之一,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和海水热膨胀。

4、气候变暖会使中纬度地区的粮食产量________(增加/减少)。

5、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是《________》。

6、气候变化可能导致________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因素与全球气候变化无关?A. 太阳辐射变化B. 过度开发化石燃料C. 全球森林覆盖率D. 温室气体排放2.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球自身的运动和变化B.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C. 大气中水汽的变化D. 地球内部的热量释放3. 温室效应是指:A. 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B. 温室中植物的生长C. 温室气体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D. 温室的建造和利用4. 下列哪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A. 二氧化碳(CO2)B. 甲烷(CH4)C. 二氧化硫(SO2)D. 氧化亚氮(N2O)5.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以下哪种影响?A.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B. 冰川消失C. 海平面上升D. 以上皆是二、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气候系统发生长期变化,包括气温的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海平面的上升等现象。

2. 温室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它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何影响?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某些气体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太阳辐射,使得地球表面保持温暖的现象。

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因为过度排放温室气体会导致大气中温室效应加强,进而导致地球气温上升,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和海平面上升。

3. 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巨大。

例如,过度开发和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

此外,过度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利用变化也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破坏了碳循环系统。

4. 请列举几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采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2)鼓励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方式;(3)加强国际合作,制定和执行全球气候变化政策;(4)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绿色转型;(5)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

三、解答题:1. 请简要描述冰川消融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和对策检测卷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和对策检测卷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全球气候变暖的缘由、影响和对策检测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7小题,共54.0分)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

读图,回答29—30题。

1.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①削减化石燃料的运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④2.上述气温变更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上升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B. 高山冰川将变更规模,有些出现削减和退缩C. 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削减D. 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加身体活力新华网北京11月19日电,中国气候变更事务特殊代表解振华19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巴黎气候变更大会将于11月30日到12月11日召开,主要目的是要达成关于2020年后加强应对气候变更行动的协议,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

据此完成13~14题。

3.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下图中A. A增加B. B增加C. C增加D. D增加4.为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开发利用绿色能源B. 提高私家车运用频率C. 调高空调的温度D. 大力转移高耗能产业5.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火山喷发后一段时间内③削减B. 臭氧层破坏可能会导致②削减C.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因为①增加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削减6.酒泉市位于甘肃省西部,下图为近三十年来该市农业结构变更图,这种变更产生的最主要缘由是A. 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削减B. 全球气候变暖加剧C. 生态环境趋向恶化D. 市场需求量的变更2019年4月22日,气候变更《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实行,中国主动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更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国际社会主动评价。

地理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练习题

地理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练习题

地理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练习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气体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答案:C解析: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是导致全球变暖的关键因素。

工业活动、化石燃料燃烧和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

2、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以下哪些现象?()A 海平面下降B 冰川融化加速C 气温降低D 降水减少答案:B解析:全球变暖会使冰川和冰架融化加速,导致海平面上升。

同时,也可能改变大气环流和水循环,造成一些地区降水增多,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总体上气温是升高的。

3、以下哪个地区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小?()A 极地地区B 赤道地区C 温带地区D 高山地区答案:B解析:赤道地区本身气温就较高,气候系统相对稳定,对温度升高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而极地地区的冰川和生态系统极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冲击,温带地区的气候模式和农业生产等会受到较大影响,高山地区的冰雪和生态也会因温度升高而发生改变。

4、下列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煤炭B 石油C 天然气D 太阳能答案:D解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都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5、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A 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B 农作物产量一定增加C 农作物病虫害减少 D 农业布局不会改变答案:A解析:全球变暖会改变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一些地区的生长季可能延长,一些地区可能缩短。

农作物产量不一定增加,可能会因为极端气候事件增多而受到负面影响。

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增加,农业布局也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大量排放()和破坏()。

答案:温室气体;森林2、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灾害、()灾害和()灾害等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

答案:干旱;洪涝;台风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国际社会采取了()、()等措施。

气候变暖测试题及答案高中

气候变暖测试题及答案高中

气候变暖测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1.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B. 森林砍伐C. 工业污染D. 所有以上因素2. 气候变暖对极地地区的影响是什么?A. 极地冰川融化B. 极地生物多样性减少C. 海平面上升D. 所有以上因素3. 以下哪些是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的极端天气现象?A. 干旱B. 洪水C. 飓风D. 所有以上因素二、填空题4. 气候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_________,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城市和低洼地区。

5. 根据国际气候变化协议,许多国家致力于减少_________的排放,以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

三、简答题6. 简述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

7. 描述一下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论述题8. 论述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你的建议。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二、填空题4. 全球气温上升5. 温室气体三、简答题6.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变化,包括作物生长周期的改变、病虫害的增加、以及某些作物种植区域的北移等。

7. 个人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减少使用私家车,多使用公共交通或骑行;节约用电,使用节能产品;减少肉类消费,增加植物性食品的摄入;参与植树活动,增加绿化面积等。

四、论述题8.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比如物种灭绝、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建议包括: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鼓励绿色生活方式等。

结束语:通过本测试题,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气候变暖的相关知识,认识到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行动,为减缓气候变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球气候变化考试试题

地球气候变化考试试题

地球气候变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因素是导致地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原因?A. 森林砍伐B. 自然气候周期C. 人类活动D. 太阳辐射变化2. 温室效应是由于以下哪种气体导致的?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氮气D. 氧气3. 哪个国家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A. 美国B. 中国C. 印度D. 俄罗斯4. 以下哪个行为没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减少开车B. 增加碳税C. 采用可再生能源D. 植树造林5.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以下哪个问题?A. 海平面上升B. 地震频繁C. 海洋酸化D. 高温湿热二、填空题1.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城市带来严重的______风险。

2.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如干旱、洪涝和_____等。

3. 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____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温室气体排放最多的经济行为是_____。

5. 为减少碳排放,国际社会达成的一项协议是__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温室效应的原理和影响。

2. 除了人为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自然气候循环也对地球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请列举并解释其中两种自然气候循环。

四、论述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就地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论述。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与保护;2.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与灾害风险管理;3. 粮食生产与全球粮食安全;4.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

注意:以上题目仅为参考,实际试题可能有所不同。

请认真思考并回答每个问题,给出明确的论述和例证。

地理中的全球变暖与环境影响测试题

地理中的全球变暖与环境影响测试题

地理中的全球变暖与环境影响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A 太阳活动频繁B 火山喷发C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D 地球自转速度加快2、以下哪种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最主要温室气体()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3、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其主要原因是()A 海水受热膨胀B 冰川融化C 以上都是D 以上都不是4、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可能会()A 减少B 不变C 增加D 不确定5、全球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可能表现为()A 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B 农作物产量增加C 农作物病虫害减少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6、以下哪个地区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A 赤道地区B 温带地区C 寒带地区D 无法确定7、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以下哪种措施是最有效的()A 减少汽车使用B 推广核能发电C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 增加森林面积8、全球变暖可能导致的生态系统变化不包括()A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B 生物多样性增加C 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9、以下哪种能源属于清洁能源,有助于减少全球变暖()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10、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包括()A 传染病传播范围扩大B 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C 心理健康问题减少D 高温相关疾病增多二、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1、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上升了约_____摄氏度。

2、除了二氧化碳,常见的温室气体还包括_____、_____、_____等。

3、全球变暖会导致_____环流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气候模式。

4、为了减缓全球变暖,国际社会制定了《_____》等一系列协议和政策。

5、我国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其中“碳达峰”的时间预计在_____年左右。

三、简答题(每题 15 分,共 45 分)1、请简要说明全球变暖对水循环的影响。

2、阐述全球变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2023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2023

高中地理全球气候变化单元测试及参考答案2023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1.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A. 人类活动的增加B. 太阳的辐射变化C. 气候系统的自然循环D. 火山喷发引起的气候异常答案:B2. 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气温的变化。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导致气温的上升?A. 温室气体排放B.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C. 森林砍伐D. 海洋污染答案:D3.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以下哪个不属于这些影响之一?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C. 飓风和台风的增多D. 地质灾害的减少答案:D4. 以下关于温室效应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 温室效应是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阻挡了部分太阳辐射的反射B.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C. 温室效应是地球保持适宜温度的重要原因D. 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答案:A5.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起到重要的协调和监测作用?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B. 世界卫生组织(WHO)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气候变化只是自然气候循环的一部分。

答案:错误2. 温室气体主要是由火山喷发和地壳活动引起的。

答案:错误3. 全球气候变化可以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推广可再生能源来减缓。

答案:正确4.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之一。

答案:正确5. 森林的砍伐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没有任何影响。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答案: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温、降水、风速等气象要素出现长期变化的现象。

它是自然循环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等。

2. 列举三个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答案:1)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的居民和动植物的生存。

气候变暖测试题及答案

气候变暖测试题及答案

气候变暖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火山爆发B. 太阳辐射增强C.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D. 地球轨道变化答案:C2. 以下哪种气体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A. 二氧化碳B. 甲烷C. 臭氧D. 氧气答案:D3. 气候变暖对以下哪个领域影响最大?A. 农业B. 工业C. 服务业D. 教育答案:A4. 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冰川融化B. 地下水抽取C. 地壳运动D. 海洋蒸发答案:A5. 以下哪种能源不属于可再生能源?A. 太阳能B. 风能C. 煤炭D. 地热能答案:C6. 气候变暖对极地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食物来源减少B. 栖息地缩小C. 疾病增加D. 以上都是答案:D7. 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有效减缓气候变暖?A. 植树造林B. 减少化石燃料使用C. 增加煤炭开采D. 提高能源效率答案:C8. 气候变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B. 降水分布不均C. 气候变得更加稳定D. 季节变化更加明显答案:C9. 以下哪个国际组织主要负责应对全球气候变化?A. 世界卫生组织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C10. 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什么?A. 睡眠质量提高B. 心血管疾病减少C. 传染病风险增加D. 呼吸系统疾病减少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使用公共交通B. 推广节能技术C. 增加煤炭使用D. 发展可再生能源答案:A、B、D2. 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哪些?A. 生物多样性减少B. 物种分布范围变化C.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D. 生态系统更加稳定答案:A、B、C3.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作物生长周期改变B. 病虫害增加C. 灌溉需求减少D. 作物产量下降答案:A、B、D4.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气候变暖的速度?A. 人口增长B. 经济发展模式C. 能源消费结构D. 自然气候变化答案:A、B、C、D5. 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包括哪些?A. 经济成本增加B. 社会不稳定性增加C. 人类健康风险增加D. 文化多样性减少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气候变暖是一个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A
12.C
【解析】
11.图中显示,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下降,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植物的出现和发展,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从而导致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A正确;频繁的火山爆发、生物的呼吸作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都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与地质时期的变化不符,BCD错误。故选A。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扩大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8年10月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报告,称如果气候变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預计全球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间将比工业化之前升高1.5C。下图示意对流层的受大气热过程。
B.印度城市人口比重过高,汽车数量过多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C.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原因主要是能源消耗量大
D.造成俄罗斯与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接近的原因相同
5.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是( )
①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增强 ②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强 ③大气反射地面辐射增强 ④大气逆辐射增强
A.①②B.②③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哪种大气环境问题提出的 ()
A.酸雨蔓延B.全球气候变暖C.臭氧层破坏严重D.大气光污染
14.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①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
②人口过多,呼出大量 CO 2
③气候的周期性波动
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此题考查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世界范围内认为全球变暖是由于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等)排放过多所造成的,此外人为毁林,导致被吸收的二氧化减少。
(4)此题考查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措施。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采取的有效措施是:①发展煤炭气化,液化技术,提高利用率;②发展新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③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减少CO2排放;④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详解】
(1)此题考查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的差异,以及增温明显的温度带。根据图中的图例分析差异,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2)此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变暖,高山和极地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地下水位升高旅游业受到危害;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气候变暖,降水和水循环发生改变,许多地区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原有的生态系统发生改变,许多物种可能灭绝。自然资源开发条件改变,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结构。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增多,危害人体健康。
C.①③D.②④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cm。下图为我国某海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读图回下列各题。
6.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森林被大量砍伐
③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④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7.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4)哪些措施可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1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近现代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
材料二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
(1)读图甲,分别描述全球年平均气温变化模拟值和观测值的特点并简析原因。
(2)读图乙,简析B所在地区在世界交通位置中的重要性,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提升B地区海运价值的影响。
2.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生产、生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大量的碳排放直接导致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大增强,气温升高
C.为应对气候变暖,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应等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再采取行动
D.为应对气候变暖,发达国家应全部使用清洁能源
3.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毁林开荒能加剧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15.(1)我国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变暖最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2)①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改变海岸线,沿海低地被淹;②影响农业生产,导致低纬国家农作物减产,全球农作物总体减产;③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造成旱涝的频率、强度增加,径流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7.海平面上升对于海岸带地区的影响主要有减少滩涂面积、破坏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加剧农田土地盐碱化等。耕地与海岸地带并不相邻,不会直接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据此分析选A。
【点睛】
全球变暖是近年气候变化的趋势,主要由自然原因所致,但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也是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同时人类大量破坏森林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对温室气体的消耗减少。这些都加速了全球变暖的历程。
9.C
10.A
【解析】
9.全球变暖直接原因是人类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被大气吸收而增温。图中①是被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②是大气逆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吸收少量的太阳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少,但对地面辐射吸收的多,故本题选C。
10.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功能。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水热分布格局的变化,加剧自然灾害。这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选A。
全球变暖会导致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人类生产活动方式变化,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增多,等等。
8.B
【解析】
【详解】
推广太阳能,核能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会使得化石能源使用量加大,温室气体排放增多;扩大森林面积会使温室气体吸收增多,使温室气体排放相对减少;提高单位GDP能耗可能会导致化石能源使用量增多,从而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据此分析,①③正确,选B。
1342
人口(亿人)
13.54
3.15
1.43
12.1
1.28
国家
巴西
德国
加拿大
印尼
澳大利亚
碳排放量(百万公吨)
1014
977.4
731.6
594.4
548.6
人口(亿人)
1.9
0.8
0.35
2.38
0.23
回答下列小题。
1.表中各国人均碳排放量
A.中国最大B.印尼和澳大利亚差异不大
C.中国和巴西差异很大D.发达国家大于发展中国家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图中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10.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水热分布格局的变化,加剧自然灾害。这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整体性B.差异性C.过渡性D.群发性
下图为地球6亿年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工业革命期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为1)变化曲线。
完成下列各题。
11.地质时期,地球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2.发达国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且南半球的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北半球集中了大量的国家。人类生产、生活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北半球,A错;大量的碳排放直接导致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大大增强,气温升高,B对;为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应立即行动,C错;为应对气候变暖,发达国家应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不现实,D错。
13."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故B正确。
14.全球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地球现在处于暖期人为原因:森林面积的减少使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减少,且植物体内吸收的二氧化碳也大量释放出来。矿物燃料的燃烧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故D对,冰箱和空调的大量使用,使得氟利昂增多,大气中的臭氧减少,A错;人口的剧增,呼出二氧化碳增多也是一方面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3.C
【解析】
【解】
毁林开荒会使植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同时把植物体吸收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来,故C正确,其余选项说法错误。
4.C
5.D
【解析】
4.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最大是因人口多,排放源多;印度的城市人口比重为30%,其值较低;俄罗斯因扩大工业化,消耗的能源增多,排放的二氧化碳多,日本民用和办公场所消耗的能源占比重较大;而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因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美国经济发达,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多,所以排放的二氧化碳多,C项正确。
(3)图乙中A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该地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
1.中国人口最多,但人均碳排放量较小,A错。印尼小于澳大利亚,B错;中国和巴西差异较小,C错;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较大,发展中国家,人口较多,人均碳排放量较少,发达国家大于发展中国家,D对。
16.(1)模拟值:全球气温不断升降波动。观测值:全球气温波动上升。原因:人类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及植被的破坏。
A.增加了地球表面干旱地区的面积B.向大气中释放了有毒气体和污染物
C.间接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增强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
读下图,某年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注:圆形大小表示的是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大小。
回答下列各题。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