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追击问题)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一元一次方程之追及问题及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之追及问题及公式

甲、乙两车站相距40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快车每小时行驶140千米先让慢车行驶100千米,然后快车再出发问多长时间快车能追上慢车如果不是快车慢车的那再给你找一些追及应用题吧1、甲车在乙车前500千米,同时出发,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每小时60千米,多少小时候,乙车追上甲车2、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乙在前,甲在后,两人同时同向出发,3小时甲追上乙。

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在长跑比赛中,甲运动员每分跑320米,乙每分跑305米,10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4、在长跑比赛中,甲运动员每分跑320米,乙每分跑305米,甲出发后30分钟到达终点,这时,乙离终点还有多远5、在长跑比赛中,甲运动员每分跑320米,乙每分跑305米,甲出发后30分钟到达终点,甲到达终点后原路返回起跑点,起跑后多少分两人相遇6、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前进,一辆客车在它后面30千米,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前进,问客车多长时间能追上货车7、甲车1小时行驶60千米,1小时后,乙车从同一地点出发追赶甲车,如果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几小时后可以追上甲车8、兄弟俩骑车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行200米,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去追弟弟,而狗则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跑去,追上弟弟后就又返回,遇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时狗跑了多少米9、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客车与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后又以原速度返回甲站,两车在开出几小时后相遇10、甲乙两人在周长是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比乙跑得快,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背向而行,那么经过2分钟相遇,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那么经过20分钟甲追上乙,求甲乙各自的速度是多少1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

追及问题知识点详细总结

追及问题知识点详细总结

追及问题知识点详细总结一、追及问题知识点总结。

1. 基本公式。

- 追及路程 = 速度差×追及时间。

这个公式是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其中速度差是指快者速度与慢者速度的差值。

- 速度差 = 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 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

2. 解题思路。

- 首先确定追及路程,即两者开始相距的距离。

- 然后找出速度差,明确两个运动物体的速度关系。

- 最后根据公式求出追及时间或者其他未知量。

3. 不同情况分析。

- 同地出发同向而行:追及路程往往是慢者先行的路程或者两者开始相距一定距离后慢者继续行驶的路程。

- 异地出发同向而行:追及路程就是两地之间的距离加上慢者先行的路程。

二、追及问题例题及解析。

1. 甲、乙两人相距100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80米,几分钟后乙能追上甲?- 解析:- 这里追及路程为100米,速度差为乙的速度减去甲的速度,即80 - 60=20(米/分钟)。

- 根据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可得追及时间为100÷20 = 5(分钟)。

2.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追赶,两车相距200千米,几小时后能追上?- 解析:- 追及路程为200千米,速度差为80 - 60 = 20(千米/小时)。

- 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即200÷20=10(小时)。

3.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甲先走10秒,乙多久能追上甲?- 解析:- 甲先走10秒,则先走的路程为5×10 = 50米,这就是追及路程。

- 速度差为5 - 3 = 2米/秒。

- 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速度差,即50÷2 = 25秒。

4. 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同向出发,A、B两地相距300千米,快车速度为100千米/小时,慢车速度为60千米/小时,快车多久能追上慢车?- 解析:- 追及路程为300千米,速度差为100 - 60 = 40千米/小时。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和例题讲解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总结和例题讲解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及题型一、方程的有关概念1.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做方程.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x ,未知数x 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方程的解: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注:⑴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是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实质上是求得的结果,它是一个数值(或几个数值),而解方程的含义是指求出方程的解或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 ⑵ 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首先把未知数的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计算它们的值,其次比较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 二、等式的性质三、移项法则: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四、去括号法则 五、解方程的一般步骤1. 去分母(方程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2. 去括号(按去括号法则和分配律)3. 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其他项都移到方程的另一边,移项要变号)4. 合并(把方程化成ax = b (a≠0)形式)5. 系数化为1(在方程两边都除以未知数的系数a ,得到方程的解x=ba ).六.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1)审题:弄清题意.(2)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3)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写出答案 【基础与提高】 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个数为( )(1)﹣4﹣3=﹣7;(2)3x ﹣5=2x+1;(3)2x+6;(4)x ﹣y=v ;(4)a+b >3;(5)a 2+a ﹣6=0.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果ac=bc ,那么a=b B . 如果,那么a=bC .如果a=b ,那么D . 如果,那么x=﹣2y3.若关于x 的方程mx m ﹣2﹣m+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 ) A .x =0 B .x =3 C . x =﹣3D .x =24.方程(m+1)x|m|+1=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A.m=±1 B.m=1 C.m=﹣1 D.m≠﹣15.若关于x的方程nx n﹣1+n﹣4=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这个方程的解是()A.x=﹣1 B.x=1 C.x=﹣4 D.x=46.已知x=3是关于x的方程x+m=2x﹣1的解,则(m+1)2的值是()A.1B.9C.0D.47.已知x=﹣6是方程2x﹣6=ax的解,则代数式的值是()A.4B.3C.2D.18.设P=2x﹣1,Q=4﹣3x,则5P﹣6Q=7时,x的值应为()A.B.C.D.﹣9.服装店同时销售两种商品,销售价都是100元,结果一种赔了20%,另一种赚了20%,那么在这次销售中,该服装店()A.总体上是赚了B.总体上是赔了C.总体上不赔不赚D.没法判断是赚了还是赔了10.如图是一个长方形试管架,在a cm长的木条上钻了4个圆孔,每个孔的直径为2cm,则x等于()A.cm B.cm C.cm D.cm11.关于x的方程(k﹣3)x﹣1=0的解是x=﹣1,那么k的值是()A.k≠3 B.k=﹣2 C.k=﹣4 D.k=212.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栏目中,有一期的题目如图,两个天平都保持平衡,则三个球体的重量等于()个正方体的重量.A.2B.3C.4D.513.已知方程2x+k=5的解为正整数,则k所能取的正整数值为()A.1B.1或3 C.3D.2或314.小芳同学解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时,发现有个数模糊看不清楚,聪明的小芳翻看了书后的答案,知道这个方程的解是3.于是她很快补上了这个数.她补的这个数是()A.B.3C.8D.915.若代数式3x﹣7和6x+13互为相反数,则x的值为()A.B.C.D.16.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值x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满足条件的x的不同值最多有()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17.一件衣服先按成本提高50%标价,再以8折(标价的80%)出售,结果获利28元.若设这件衣服的成本是x元,根据题意,可得到的方程是_________.18.图1是边长为30cm的正方形纸板,裁掉阴影部分后将其折叠成如图2所示的长方体盒子,已知该长方体的宽是高的2倍,则它的体积是_________cm3.19.已知与的值相等时,x=_________.20.若x=﹣1是关于x方程ax+b=1的根,则代数式(a﹣b)2011的值是_________.21.某人用24000元买进甲、乙两种股票,在甲股票升值15%,乙股票下跌10%时卖出,共获利1350元,则此人买甲股票的钱比买乙股票的钱多_________元.22如果要由等式m﹙a+1﹚=x﹙a+1﹚得到m=x,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23.关于x的方程(a﹣1)x2+x+a2﹣4=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方程的解为_________.24.关于x的方程(m+2)x=6解为自然数,当m为整数时,则m的值为_________.25.已知m+n=2008(m﹣n),则=_________.三计算题解方程:(1)3(x﹣1)﹣2(2x+1)=12;(2)(3).(4)﹣=.(5).(6)(7).(8)﹣=3.(9)(10)四.解答题1.若x=2是方程ax-1=3的解,求a的值2.方程x+2=5与方程ax-3=9的解相等 求a 的值3.为何值时,关于的方程4231x m x -=-的解是23x x m =-的解的2倍?4.已知,2x =是方程12()23m x x --=的解,求代数式2(62)m m -+的值.5.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是多少?6.一批货物,甲把原价降低10元卖出,用售价的10%做积累,乙把原价降低20元,用售价的20%做积累,若两种积累一样多,则这批货物的原售价是多少?7.某商店开张,为了吸引顾客,所有商品一律按八折优惠出售,已知某种皮鞋进价60元一双,八折出售后商家获利润率为40%,问这种皮鞋标价是多少元?优惠价是多少元?8.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安排几天精加工,几天粗加工?9.今年“六•一”儿童节,张红用8.8元钱购买了甲、乙两种礼物,甲礼物每件1.2元,乙礼物每件0.8元,其中甲礼物比乙礼物少1件,问甲、乙两种礼物各买了多少件?10.小明和小东两人练习跑步,都从甲地出发跑到乙地,小明每分钟跑250米,小东每分钟跑200米,小明让小东先出发3分钟之后再出发,结果两人同时到达乙地,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11.某船从A地顺流而下到达B地,然后逆流返回,到达A、B两地之间的C地,一共航行了7小时,已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千米/时,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

人教版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追击问题

人教版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追击问题
答:经过3小时甲车追上乙车。
5
两匹马赛跑,黄色马的速度是6m/s,棕色马的速度是7m/s,如果让黄马先跑5m,棕色马再开始跑, 几秒后可以追上黄色马?
5米
黄色先跑的路程
黄色马后跑的路程
棕色马跑的路程 6
两匹马赛跑,黄色马的速度是6m/s,棕色马的速度是7m/s,如果让黄马先跑5m,棕色马再开始跑, 几秒后可以追上黄色马?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小明前5分钟走的路程
从爸爸出发到追上小明, 这段时间内小明走的路程
爸爸走的路程
10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 明的爸爸发现她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她。
12
追击问题
同时不同地出发 两者相距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快者走的路程 同地不同时出发 慢者先走的路程+慢者后走的路程=快者走的路程
13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
小明前5分钟走的路程=80×5
从爸爸出发到追上小明,这
段时间内小明走的路程=80x
爸爸走的路程=180x
等量关系:80×5+80x=180x
11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 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解: 设棕色马x秒后可以追上黄色马, 则棕色马x秒跑的路程为7xm,黄色马x秒跑路程为6xm。 根据题意得: 5+6x=7x 解得: x=5

数学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数学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数学教案-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一、教学目标1.理解追及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追及问题的解题方法。

2.能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追及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追及问题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一元一次方程在追及问题中的应用3.追及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如年龄问题、行程问题等。

(2)提出追及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知识讲解(1)介绍追及问题的基本概念:追及问题是指两个物体在相对运动过程中,一个物体从后面追赶另一个物体,直到追上为止的问题。

(2)讲解追及问题的类型:直线追及和圆周追及。

(3)分析追及问题的解题思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案例分析(1)案例一:甲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乙车从A地出发1小时后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追赶甲车,求乙车追上甲车需要多少时间?(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找出等量关系:甲车行驶的距离+1小时行驶的距离=乙车行驶的距离。

(3)列出方程:60x+60=80(x-1)。

(4)解方程:60x+60=80x-80,20x=140,x=7。

(5)得出结论:乙车追上甲车需要7小时。

4.练习巩固1.甲、乙两辆火车从相距600公里的两个车站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乙车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

求两车相遇需要多少时间?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一辆自行车从甲地出发1小时后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追赶汽车。

求自行车追上汽车需要多少时间?(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2)强调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多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追及问题的解题方法。

2.收集生活中的追及问题,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追及问题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追及问题的能力。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问题描述追及问题是数学中一个常见的应用问题,也是一元一次方程的经典应用之一。

考虑如下情境:A 、B 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A 的速度为 v1 m/s ,B 的速度为 v2m/s 。

如果 A 比 B 先出发 t 秒,那么 B 多久能追上 A ?构建方程为了解决这个追及问题,我们需要先构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来代表 A 和 B 的位置关系。

首先,我们根据题意可以得到 A 和 B 的距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A 的距离 = (A 的速度) * (时间 + t),即 d1 = v1 * (t + t)•B 的距离 = B 的速度 * 时间,即 d2 = v2 * t其中,d1 和 d2 分别表示 A 和 B 的距离,t 表示 A 比 B 先出发的时间差。

根据题意,当 A、B 两人相遇时,他们的距离相等。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方程:v1 * (t + t) = v2 * t将上述方程变换一下,得到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v1 * t + v1 * t = v2 * t再进一步整理得到:(v1 - v2) * t = 0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我们可以推断出 t = 0 或 v1 - v2 = 0。

由于 t 表示 A比 B 先出发的时间差,而实际问题中 A 必然比 B 先出发,所以 t 不能等于 0。

因此,我们只需考虑 v1 - v2 = 0 的情况。

当 v1 - v2 = 0 时,即 A 和 B 的速度相等,这时无论谁先出发,B 都无法追上 A。

因此,追及问题存在的条件是v1 ≠ v2。

判断追及问题是否有解在解追及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判断问题是否有解。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我们知道如果方程的系数一致,方程有解。

因此,当v1 ≠ v2 时,追及问题有解;当 v1 = v2 时,追及问题无解。

解追及问题当追及问题有解时,我们可以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来计算出相遇的时间 t。

将 v1 和 v2 带入 t 的方程中,求解得到 t 的值。

七年级必考点之一元一次方程:追及和相遇问题公式大全

七年级必考点之一元一次方程:追及和相遇问题公式大全
05 过桥问题 一列火车通过一座桥或者是钻过一个隧道,研究其车长、车速、桥长或隧道道长,过桥或钻隧 道的时间等关系的一类应用题。
解答这类应用题,除了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三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外,还必须注意到车 长,即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或隧道长加车长。 基本公式有: 桥长+车长=路程 平均速度×过桥时间=路程 过桥时和相遇问题公式大全
七年级数学追及和相遇问题公式大全 01 行程问题 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 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 题;三、流水行船问题; 四、过桥问题 。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相遇 (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 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04 流水行船问题
04 流水行船问题 顺流而下与逆流而上问题通常称为流水问题,流水问题属于行程问题,仍然利用速度、时间、 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解答时要注意各种速度的涵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已知船的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求船的静水速度及水流速度。解答这类问题,一般要掌握下面 几个数量关系: 船速:在静水中的速度 水速:河流中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船速:船在顺水航行时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在逆水航行时的速度 船速+水速=顺水船速 船速-水速=逆水船速 (顺水船速+逆水船速)÷2=船速 (顺水船速-逆水船速)÷2=水速 顺水船速=船速+水速=逆水船速+水速×2
02 追及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同向运动。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若干时间,快的 追上慢的。有时,快的与慢的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快的领先一段路 程,我们也把它看作追及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找出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之差,从 而求出追及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 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基本公式有: 追及(或领先)的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或领先)的路程 追及(或领先)的路程÷追及时间=速度差 要正确解答有关“行程问题”,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如:运动的方向(相向、相背、同 向),出发的时间(同时、不同时),出发的地点(同地、不同地)、运动的路线(封闭、不 封闭),运动的结果(相遇、相距多少、追及)。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追及问题是一种经典的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问题,常常出现在物理学、运动学以及交通领域中。

它描述的是两个物体相互追赶、追及的情况,通过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物体的速度、距离和时间等相关问题。

例如,假设有两个人A和B,他们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从不同的位置出发,A的速度是5米/秒,B的速度是4米/秒。

问题1:如果A和B同时出发后,多久之后他们能够相遇?问题2:相遇时,A和B分别走了多少米?首先,可以设定A和B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那么A和B在t时间内分别走过的距离可以用速度乘以时间来表示。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A 和B的速度分别是5米/秒和4米/秒,那么他们走过的距离可以表示为:A的距离=5tB的距离=4t问题1:他们相遇的时间是多久?由于他们在相遇时走过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我们可以将A的距离和B的距离相等,即5t=4t。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t=0,表示他们在出发后立即相遇。

但根据题意可知,他们是同时出发的,所以这个解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因此,我们可以设定他们相遇的时间为t,即5t=4t。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t=0。

这个解同样不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可以排除。

问题2:相遇时,A和B分别走了多少米?我们可以将相遇时的距离设为d,即A和B相遇时的距离是d,那么根据上面的分析,A和B分别走过的距离分别是5d和4d。

根据题意,A 和B相遇时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可以写出5d=4d,从而解得d=0。

同样不符合实际情况。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这个问题中,A和B根本无法相遇。

这是因为在他们的出发速度中,A的速度5米/秒大于B的速度4米/秒,A 始终能够保持在B的前方,无论经过多久都不可能相遇。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追及问题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尽管上述问题中我们没有得到实际的解,但这并不妨碍追及问题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

例如,在交通运输领域中,追及问题可以用于计算不同车辆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同车辆的相对速度和时间。

一元一次方程之追及问题及公式

一元一次方程之追及问题及公式

甲、乙两车站相距400千米慢车每小时行驶100千米,快车每小时行驶140千米先让慢车行驶100千米,然后快车再出发问多长时间快车能追上慢车???如果不是快车慢车的那再给你找一些追及应用题吧1、甲车在乙车前500千米,同时出发,速度分别为每小时40千米和每小时60千米,多少小时候,乙车追上甲车?2、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乙在前,甲在后,两人同时同向出发,3小时甲追上乙。

乙每小时行4千米,甲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在长跑比赛中,甲运动员每分跑320米,乙每分跑305米,10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4、在长跑比赛中,甲运动员每分跑320米,乙每分跑305米,甲出发后30分钟到达终点,这时,乙离终点还有多远5、在长跑比赛中,甲运动员每分跑320米,乙每分跑305米,甲出发后30分钟到达终点,甲到达终点后原路返回起跑点,起跑后多少分两人相遇?6、一辆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前进,一辆客车在它后面30千米,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前进,问客车多长时间能追上货车?7、甲车1小时行驶60千米,1小时后,乙车从同一地点出发追赶甲车,如果乙车的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几小时后可以追上甲车?8、兄弟俩骑车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行200米,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去追弟弟,而狗则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跑去,追上弟弟后就又返回,遇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时狗跑了多少米?9、甲乙两站相距360千米,客车与货车同时从甲站出发驶向乙站,客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客车到达乙站后又以原速度返回甲站,两车在开出几小时后相遇?10、甲乙两人在周长是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比乙跑得快,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背向而行,那么经过2分钟相遇,如果两人从同一地点同向而行,那么经过20分钟甲追上乙,求甲乙各自的速度是多少?11.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

第一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第一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第一册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1. 引言在数学中,一元一次方程是初等代数的基础概念之一。

追及问题是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典型应用之一。

本文将介绍追及问题的概念,并以实例演示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追及问题。

2. 追及问题的背景当一个物体从一点出发开始移动,另一个物体也从另一点出发开始移动,如果后者以恒定的速度追赶前者,我们可以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这个问题: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一个一次方程来表示,当两者相遇时,方程的解就是我们所求的结果。

3. 追及问题的数学建模假设A和B两个物体在时刻t=0时同时出发,A以速度va匀速前进,B以速度vb匀速追赶A。

设两者之间的距离为d,时间为t,根据追及问题的背景可以得到以下数学模型:d = va * td = vb * t由于两者在相遇时的距离相等,所以我们可以将上述两个方程相等,得到:va * t = vb * t这就是我们需要求解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求解这个方程,我们可以找到A 和B相遇的时间t。

4. 实例分析4.1 实例描述假设A车和B车同时从城市C出发,A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顺时针绕城市C行驶,B车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逆时针绕城市C行驶。

求出A车和B 车第一次相遇的时间。

4.2 解题过程根据上述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将A车和B车的速度分别表示为:va = 60(公里/小时),vb = 80(公里/小时)。

代入数学模型,我们得到:60 * t = 80 * t通过求解上述方程,我们可以得到t的值。

解方程过程如下:60t = 80t20t = 0由于方程20t=0的解为t=0,但在物理背景中,t>0,所以t=0并不能作为解,这说明A车和B车没有相遇。

5. 总结追及问题是基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典型应用之一。

通过数学建模,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追及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来求解问题的答案。

然而,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合理性验证,以判断方程是否有解以及是否满足物理背景。

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例如,当两个人在同一条直道上奔跑,若他们起始位置不同、速度不同,那么在什么时间,一个人能够追上另一个人,这就是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追及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奔跑,还有车辆、同船漂流等情况。

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以及解题方法。

一、理论基础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首先是速度的概念,速度可以理解为某个物体的位移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在追及问题中,速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通常表示为v(velocity)。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时间和路程的概念,时间就是指某个物体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通常表示为t(time),路程就是指某个物体在特定时间内所运动的距离,通常表示为s (distance)。

此外,在物理学中,还有一个常用单位——米每秒,也就是m/s,是表示速度的标准单位。

在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解决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了。

对于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我们通常需要建立起一个关于时间的方程。

在方程中,我们需要确定两个物体的初始位置、速度以及它们的相对关系。

然后,把这些信息代入方程中,就可以求得它们相遇所需要的时间。

二、解题方法具体来说,解决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建立关于时间的方程式在解决一元一次方程追及问题中,首先需要建立起一个关于时间的方程。

方程中的未知量通常是时间t,利用题目中所给出的速度v和距离s,我们可以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代入方程中,从而得到一个关于时间的方程。

例如,这里给出一个样例:若A从地点1开始,以10m/s的速度向地点2移动,当他到达地点2时,B从地点3以20m/s的速度出发向地点2移动,求A、B两人相遇的时间和位置。

首先,我们设两人相遇的时间为t,那么在这段时间里,A和B所运动的路程分别是10t和20(t-t1)(t1为B 先行的时间)。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相遇及追击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相遇及追击问题
追及问题:
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相隔距离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全效学习 P90、91
作业:

学 校
追 及 地
400米
80x米
180x米
例2、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少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精讲 例题
分 析
线段图分析:


A
B
80千米
第二种情况: A车路程+B车路程-相距80千米= 相距路程
路程角度:甲的路程 + 乙的路程 =AB之间的距离
问题二: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50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km,乙每小时走2km,相遇时,甲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数学在生活、经济、科技中的应用
(1)学会借助线段图分析等量关系; (2)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时,应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问题一: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50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km,乙每小时走2km,问他俩几小时可以相遇? 解:设他俩 小时后相遇, 由题意得 答:他们 小时后相遇。
问题二: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50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km,乙每小时走2km,相遇时,甲行走的路程是多少?
A、B两车分别停靠在相距240千米的甲、乙两地,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0千米。 (1)若两车同时相向而行,请问B车行了多长时间后与A车相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 析
路程角度: 乙先行路程 + 乙后行路程 =甲的路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 —— 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之追及问题——初中数学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追及问题的背景和应用场景。

2.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追及问题的方法。

3.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追及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2.了解追及问题的数学建模过程。

三、教学难点1.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组,进而求解。

2.能够理解并实际应用追及问题的解法。

四、教学内容1.追及问题的背景和应用场景介绍追及问题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它描述了两个物体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径运动,其中一个物体试图追上另一个物体的情况。

在生活中,追及问题常常出现在追逐比赛、追车等场景中。

2.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简介一元一次方程是指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该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一。

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 + b = 0,其中a和b为已知常数。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移项和化简将方程转化为标准形式,然后求得未知数的值。

3.一元一次方程在追及问题中的应用(1)追及问题的数学建模过程追及问题的数学建模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明确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

•第二步:设定未知量的变量,并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步:根据已知条件将方程化简为标准形式。

•第四步:求解方程,得到未知量的值。

•第五步:针对问题中的要求进行分析和解释。

(2)追及问题的实例讲解例题:甲、乙两个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甲的速度是8m/s,乙的速度是10m/s。

已知甲比乙早20秒到达目的地,求目的地离出发地的距离。

解析:设目的地距离出发地的距离为d,甲从出发到达目的地所用的时间为t (单位:秒)。

由已知条件可得以下方程:8t = 10(t - 20)根据方程求解可得t = 100(单位:秒),将t的值代入方程可得d = 800(单位:米)。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和引导介绍追及问题的背景和应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追及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追及问题一、引言一元一次方程是初中阶段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一元一次方程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追及问题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

本文将通过追及问题来探讨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内容主要包括追及问题的概念、解题方法、应用实例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等。

二、追及问题的概念追及问题是指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相向运动,当它们起始位置、速度和方向都已知的情况下,求它们相遇时的时间和地点。

追及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它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

在追及问题中,一般可以将两个物体的运动过程分别用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表示,通过求解这两个方程,就可以得到它们相遇的时间和地点。

三、解题方法1.建立方程在追及问题中,首先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建立两个物体的运动方程。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步骤来建立方程:(1)确定变量及其含义:在问题中,通常需要确定两个物体的位置、速度和时间等变量,然后通过这些变量来建立方程。

(2)建立运动方程:根据两个物体的起始位置、速度和方向等信息,可以建立它们的运动方程。

例如,假设两个物体分别以v1和v2的速度从两个不同的地点出发,那么它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1= v1t + s0和s2 = v2t + s0。

2.求解方程建立方程之后,接下来就是求解方程。

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求解一元一次方程:(1)代入法:将一个方程中的某个变量的值用另一个方程中的变量表示,然后将此值代入另一个方程中,求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2)消元法:通过两个方程的加减法,将一个变量消去,然后求解另一个变量。

3.检验解的合理性求解方程之后,还需要检验解的合理性。

通常可以通过代入原方程进行检验,如果代入后等式成立,则说明解是正确的;如果等式不成立,则需要重新检查解题过程。

四、应用实例下面通过几个实际的应用实例来说明追及问题的具体应用:实例一: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从A地出发,2小时后小红驾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B地出发,两人在5小时后相遇,请问A、B两地的距离各是多少公里?解:设A、B两地的距离分别为x公里。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

(完整版)一元一次方程应用行程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之—-—-——-——-—---行程问题专题一、【基本概念】行程类应用题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地路程+乙走地路程=总路程。

➢追及问题:①甲、乙同向不同地,则:追者走地路程=前者走地路程+两地间地距离。

②甲、乙同向同地不同时,则:追者走地路程=前者走地路程➢环形跑道问题:①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快地必须多跑一圈才能追上慢地。

②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同时同地反向出发:两人相遇时地总路程为环形跑道一圈地长度.➢飞行(航行)问题、基本等量关系:①顺风(顺水)速度=无风(静水)速度+风速(水速)②逆风(逆水)速度=无风(静水)速度-风速(水速)顺风(水)速度-逆风(水)速度=2×风(水)速➢车辆(车身长度不可忽略)过桥问题:车辆通过桥梁(或隧道等),则:车辆行驶地路程=桥梁(隧道)长度+车身长度➢超车(会车)问题:超车过程中,车辆行驶路程等于车身长度和,相对速度为两车速度差。

会车过程中,车辆行驶路程等于车身长度和,相对速度为两车速度和。

在行程问题中,按照题意画出行程图,可以使问题地分析过程更直观,更容易理解.特别是问题中运动状态复杂,涉及地量较多地时候,画行程图就成了理解题意地关键。

所以画行程图是我们必须学会地一种分析手段。

另外,由于行程问题中地基本量只有“路程”、“速度”和“时间"三项,所以,列表分析也是解决行程问题地一种重要方法。

二、【典型例题】(一)相遇问题相遇问题:甲、乙相向而行,则:甲走地路程+乙走地路程=总路程。

例1、甲、乙两站相距600km,慢车每小时行40km,快车每小时行60km。

⑴经过xh后,慢车行了km,快车行了km,两车共行了km;⑵慢车从甲站开出,快车从乙站开出,相向而行,两车相遇共行了km,如果两车同时开出,xh相遇,那么可得方程: ;⑶如果两车相向而行,快车先行50km,在慢车开出yh后两车相遇,那么可得方程:;⑷如果两车相向而行,慢车先开50min,在快车开出th后两车相遇,那么可得方程:.例2、甲、乙两站地路程为45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千米.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分析:慢车的路程快车的路程甲站乙站两站相距450km例3、甲、乙两地相距376km,A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半小时后B车从乙地开往甲地,A车开出5h 后与B车相遇,又知B车地时速是A车时速地1.5倍,求B车地时速?例4、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匀速前进。

追及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追及问题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追及问题初中数学学习目标一、考点突破追及问题是两物体同向行驶,快的(后出发的)追上慢的(先出发的)。

通过本讲的学习,弄清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找到相等关系并列方程求解,学会熟练地画线段图解决行程问题。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弄清追及问题的各种类型及其数量关系。

难点:环形跑道和时钟的问题。

考点精讲1. 追及问题的特点: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封闭图形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

这类常常会在考试考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人追及、双人相遇,此类问题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多人追及、多人相遇,此类则较困难。

2. 追及问题的数量关系: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同向追及)等。

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是: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3. 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同地反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走的路程和=一圈的路程;同地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一圈的路程。

示例甲、乙两人在400 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每分钟跑240 米,乙每分钟跑20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若背向跑,几分钟后相遇?思路分析:等量关系: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00 米两人背向跑:甲的路程+乙的路程=400 米典例精讲例题1 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钟跑7 米,乙每秒钟跑6.5 米,他俩从同一地点起跑,乙先跑5 米后,甲出发追赶乙。

设甲出发x 秒后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中正确的是()A. 7x =6.5x+5B. 7x =6.5x-5C. 7x+5 =6.5xD.(7+6.5)x =5思路分析:首先理解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乙跑的路程=甲跑的路程,根据此等式列方程即可。

答案:设甲出发x 秒钟后追上乙,则甲所跑的路程为7x,而此时乙所跑的路程为6.5x +5;根据此时“甲追上乙”那么他们的总路程应该相同,即7x =6.5x+5 ,故选A。

一元一次方程追及相遇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追及相遇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追及相遇问题追及问题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同向运动。

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若干时间,快的追上慢的。

有时,快的与慢的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快的领先一段路程,我们也把它看作追及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找出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之差,从而求出追及时间。

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基本公式有:追及(或领先)的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或领先)的路程追及(或领先)的路程÷追及时间=速度差要正确解答有关“行程问题”,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

如:运动的方向(相向、相背、同向),出发的时间(同时、不同时),出发的地点(同地、不同地)、运动的路线(封闭、不封闭),运动的结果(相遇、相距多少、追及)。

相遇问题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

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基本公式有: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

则有: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

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追及问题)
【基本关系式】
(1)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及其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2)基本类型
①相遇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②追及问题: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速度差:快车比慢车单位时间内多行的路程。

即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的或每分钟多行的路程。

追及时间:快车追上慢车所用的时间。

路程差:快车开始和慢车相差的路程。

熟悉追及问题的三个基本公式: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
追及问题(同向而行),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两人的路程差等于追及的路程或以追及时间为等量关系。

①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
②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③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
同地反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走的路程和等于一圈的路程;
同地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等于一圈的路程。

解题技巧:在理解行驶时间、地点、方向等关系的基础上画出线段图,分析题意思,寻找路程差及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终找到解答方法。

【经典例题】
例题1.
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

两车相向而行。

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
(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
(5)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
此题关键是要理解清楚相向、相背、同向等的含义,弄清行驶过程。

行程(追击)问题
例1.甲、乙两人相距150米,甲在前,乙在后,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75米,两人同时向南出发,几分钟后乙追上甲?
例2.骑车人与行人同一条街同方向前进,行人在骑自行车人前面450米处,行人每分钟步
行60米,两人同时出发,3分钟后骑自行车的人追上行人,骑自行车的人每分钟行多少米?
例3.两辆汽车从A地到B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第一辆汽车先行一会后,第二辆汽车才出发,12小时后追上第一辆车,问第二辆汽车出发时相距第一辆汽车多少千米?
例4.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一个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乙起飞时甲已飞出300千米,甲机每小时行300千米,乙2小时后追上甲飞机,乙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练习
1.姐姐步行速度是75米/分,妹妹步行速度是45米/分。

在妹妹出发20分钟后,姐姐出
发去追妹妹。

问:多少分钟后能追上?
2.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

甲步行,每小时走4公里,甲走了16公里后,乙骑
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追赶甲,问乙出发后,几小时能追上甲?
3.一列慢车从A地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慢车开出1小时后,快车也从A地出发,每小时速度为90千米,快车经过几小时可追上慢车?
4.几名同学约好一起去动物园,到学校集合后,一部分同学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步行,
0.5小时后,另一部分同学骑自行车上学,20分钟后,他们同时到达动物园,骑自行车的同学的速度是多少?
5.父、子两人在同一工厂工作,父亲从家走到工厂要用30分钟,儿子走这段路只用20分钟,父亲比儿子早5分钟动身,问过多少时间儿子能追上父亲?
6.市实验中学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

(1)班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2)班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

前队出发1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
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

(1)后队追上前队需要多长时间?
(2)后队追上前队时间内,联络员走的路程是多少?
(3)两队何时相距3千米?(4)两队何时相距8千米?
7.(环型跑道问题)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分钟跑350米,乙每分钟跑250米。

(1)若两人同时同地背向而行,几分钟后两人首次相遇?
(2)若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而行,几分钟后两人首次相遇?
8.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离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m/min的速度出发,5min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m/min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9.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年级一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km/h,七年级二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km/h,前队出发1h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km/h,问①后队追上前队时用了多长时间?②后队追上前队时联络员行了多少路程?
10.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km/h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km/h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km后掉转车头,仍以45km/h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多久?
拓展题
1、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的队员都以35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


然,一号队员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调转车头,仍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它队员汇合。

一号队员从离队到与其它队员汇
合,经过了多少时间?
2、A、B两地相距480千米,一列慢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开出,一列快车以65千米/小时的速度从B地开出.
(1)若两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时间相遇?
(2)若慢车先开出1小时,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开出多少小时追上慢车?(3)若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时间后两车相距620千米?
(4)若慢车先开出1小时,相向而行,慢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20千米?
3、甲骑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自行车从B地到A地,两人都匀速前进。

已知两人在上午8时同时出发,到上午10时,两人还相距36千米,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36千米,求A、B两地间的路程。

学习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