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合集下载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是叶蜚声、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出版的图书。

其中,第五章语义和语用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五章首先介绍了词汇和词义,包括词和词汇、词的词汇意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的构成等内容;其次,介绍了词义的各种关系,包括一词多义、同义词、反义词等;再次,介绍了句义和句子的语义结构,包括句子的意义、句子的语义结构、句义和词义的关系等;最后,介绍了语用,包括语境、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句子的语用意义、话题和说明、焦点和预设等内容。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语言中词汇和词义的关系,以及句义和句子的语义结构,同时也介绍了语境和语用对词义和句子意义的影响。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义项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
男人:男性的成年人。 女人:女性的成年人。
(1)用来对比的应该是指称同一种类 对象的词语
(2)语义特征分析应该先从指称事物 最小类别成员的一组词语开始,如有需 要,再进一步扩大对比分析的范围。
最小语义场的确定可参考有关对象 的分类,在许多情况下,最小语义场与 某一对象的最小类别相应。例如:
1、词语搭配受语法规则的制约 2、词语搭配受语义条件限制 3、词语搭配受每个语言的词义系统限
制 4、词语搭配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5、词语搭配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
和修辞效果
李老师看到了王老师,王老师也看到了 李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头猪,这头猪也看到李 老师。
李老师看到了一块石头。
她姐姐是一个单身汉。(×) 她:[第三人称][女性] 单身汉: [-女性]……
语调形式等来表达的意义。 1、词所指称的事物及其结成的关系
(1)词汇意义 (2)关系意义 语法关系意义
语义关系意义 (3)句式意义 2、说话人对这些事物及其关系的总态度。 (语气意义)
(二)语用意义
句义一方面取决于该句子的语言 意义,一方面又取决于语境等句子的外 部因素。
二、词语的搭配
正确的词语搭配是使句子有意义的基本 条件。
请把门关上!
预设:门是开着的。
说话者具有支使听话者的条件。
说话者知道听话者有能力做这件
事。
(2)预设的语用特征 1. 预设的合适性 预设的真实性是包含该预设的语
句合适(真实有效)的前提条件。 2.其次,预设具有已知性,是已知
信息。 3.预设具有可取消性。
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预设:我有妻子。 如果我有妻子,我绝不会让我的妻子伤心。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无馅] [上圆下平、用发酵的面粉蒸成、有馅]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1、关于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是基于词义不是最小的语义单位, 还可以分析成更小的一束语义特征的假设, 参照音位分析的方法,从词义中分析出来 的最小语义成分。用于比较词义间的共性 和差异 语义特征没有语音形式,是纯语义单位。 语义特征用大写和二分的标记。以突出超 越具体语言的中词汇的一般性。

2、语义特征的表示方法
4、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多义词是一个词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一词 多义。同音词是语音形式相同的不同的一组词, 词义之间没有联系。只是偶尔同音罢了。 例如汉语里“花钱”的“花”和“花朵”的 “花”,“分别”的“别”和表示否定的“别”。 英语里nail的意义可以是“钉子”,也可以是“指 甲”;sense的意义可以是“感觉”,也可以是 “意义”。 同音词在词典中分别出条,用不同的角标标出, 以示是不同的词。

同义关系和反义关系是词义的各种关系中最 值得重视的关系


同义反义是辨证的统一。同中有异,异寓于同。 Many和much在表示的内容上是同一,而在搭配 上则是对立。 果断和武断,在词所概括现象的特点上是同,在 主观态度上则是异。随意同义词中包含了反义的 因素,反义词中包含了同义的因素。 有些成对的词,如果不限于理性意义,说它们是 同义词也可以,说它们是反义词也可以。
3、词义引申的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引申大体可以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 隐喻建立在两类现实现象的相似性联系上,二者 是一种比喻关系,如俄语的зелёный,汉语的 “窟窿”,英语的eye。隐喻是词义引申的一种重 要方式。 转喻的基础是建立在两类现实的相关性联系上, 这种联系因在人们心目中经常出现而固定化,因 而可以用假现象指称乙现象,二者是一种借代关 系。如英语里的pen,汉语的“兵”,“导 演”“裁判”等,俄语的язык 是舌头,用来指语 言。

《语言学概要》(叶蜚声)版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思维导图)

《语言学概要》(叶蜚声)版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思维导图)

两个意义基本相同,但还有差 别的同义词的差别体现在:
理性意义方面:两个同义词强调的重点和方面可以 有所不同,如:交换—礼物、意见;交流—思想、 文化,little修饰不可数名词,few修饰可数名词,
附加色彩方面:
感情色彩不同,如:鼓励——怂恿 风格色彩不同,如口语—书面语:生日—诞辰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如:大—小、多—少。
三、反义关系
反义词的意义所概括反映的都是同类现象中的两个对立的方面。
在同一个范围中的反义,如:黑、白属于颜色范围的反义,多、少属于数量范围的反义。这种 反义关系里往往可以加入别的成员,如:大、小中可以有“中”,热、冷中有“温、凉”。
非此即彼的反义,如男—女,正—反、整体—局部。这种反义关系里不能加入别的成员。
同义和反义中的“同”和“反”是对立的统一。p.135
反义词必须以共同的意义领域为前提,没有“同”就无所谓“反”,“反”是“同”中的对立关系。
同义词中往往包含着反义的因素,因为同义词要在基本意义相同的条件下显示出意义、色彩、用法上的细 微差别,在“大同”中显出“小异”来,而这“小异”往往反映着同一现实现象中的对立双方的细分。
四、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的言内意外
言内意外:在日常生活中,像婉转的告诫,含蓄的言辞,辛辣的讽喻等,都很注 意留下意思上的空白让听话人自己去领会、补充,这种现象可以用“言内意 外”来概括。
“言不尽意”与“言内意外”的关系:言内意外包括言不尽意,言内意外既是消 极的言不尽意的结果,(言不尽意的消极结果就是使人们不得不言内意外),也 是积极的言不尽意的一种表现,有了言不尽意,人们往往利用言内意外进行积极 的语言表达,产生特殊的语用效果。

语义和语用

语义和语用
言内行为:说话人运用语言结构规则说出有意义的话语。
言外行为:说话人的话语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
言后行为:说话人的话语所达到的结果。
主事:性质、状态或发生非自主变化的主体,如(2)中的“花”“眼睛”和“冰”。
致事:事件或变化的引发者,如(3)中的惨案。
作为人类经验映像的句子,还可以有一些外围的语义角色,这些角色是句子可选但并非必须的成分,包括:工具、方所、时间。
工具: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或材料,如“小王用钥匙开门、小李用萝卜刻个飞鸟”中的“钥匙”“萝卜”
四、句子的真值和句义的蕴涵、预设关系
(一)蕴涵
句子真值的蕴涵关系,就是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反向推导却不成立。即设有A,B两人个句子,如果:(1)句子A为真,句子B一定为真。(2)句子B为假,句子A一定为假。(3)句子A为假,句子B可真可假,那么A句义蕴涵B句义。如:
A B
(上位)李明买了猕猴桃。李明买了水果。(下位)
A B
他哥哥昨天回来了。→他有哥哥。
我的英语书借给他了。→我有英语书。
他不是好学生。→他是学生。
绝对预设:既做为句子内容的一部分,同时又作为句子的预设,这种“一身二任”的预设,叫做绝对预设。纯粹作为其他被表述的事态的前提条件的那些预设,称为相对预设。
【注意:有的只有绝对预设,而没有相对预设。如“他不是个好学生。”的预设“他是个学生”,是绝对预设,这句话无相对预设。】
第四节语用
一、语境与语境义
1、语境及语言环境,内容可三分:
物理语境——说话者、受话者、说话时的时空及其这一时空中的所有存在。
话语语境——一个连续的言语事件中前面或后面的话语。(如交谈双方前面说过的话,小说中的上下文。)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改)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改)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语言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涉及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即语言符号以及符号的组合与现实世界、人类经验的关系。

——语义学(词义、句义)二、涉及语言与使用者的关系,说话人具体运用语言时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即涉及语言形式与语境,特别是与语境中说话者的关系。

——语用学第一节词汇一、词汇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短语的总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2、特点: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增删改动或改变词序)和意义的整体性。

3、分类: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04)(08)1、基本词汇是语言中词汇的核心部分,它和语言中的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

基本词汇是指语言中产生较早而又比较稳定的、使用频率高的词,为全民所理解。

基本词汇所标记的概念,大多是与人类生存和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行为,其特点是: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

2、一般词汇是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其特点是:开放性、非稳固性、非普遍性、非能产性。

一般词汇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方言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词汇。

社会的变化发展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1)派生关系:一般词汇中的词多是由基本词汇中的词派生的。

(2)转化关系:一方面,一般词汇随着社会的发展,所表示的事物或概念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与人类社会日益密切变成基本词汇;另一方面,基本词汇也会随着社会发展其所指示的现象或概念与人类社会的联系不再密切从而退出一般基本词汇,变成一般词汇。

4、区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意义:(1)研究语言的历史: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稳固性,基本词汇是判定亲属语言的重要依据,区分二者,有利于探索词汇及语言的发展。

(2)有利于进行语文教学:基本词汇是语言词汇的核心,构词能力强,一般词汇中大量的词语都是以基本词汇为材料构成的,学习一种语言,应首先学习它的基本词汇,牢固掌握基本词汇就等于掌握了整个词汇的主干。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上位义的概念义内涵属性更丰富,除了继承上位义的所有属性外, 还有自己特有的属性
树—松树、柳树、杨树、槐树 2.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是可以有层次的 植物—树—杨树—白杨树 3.语言中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同于逻辑上的种属关系,上位义相
当于逻辑上的种概念,下位义相当于逻辑上的属概念。但又不完全 等同于逻辑的种属关系,因为不同语言中有哪些上下位词是不同的
1.单义词与多义词 “猫”、“羊”、“椅子” “月”:“月亮”、“像月亮形状的”、“时间单位”等
2.本义、派生义、中心义 手:人体上肢手腕以上的部分 本义与中心义相同
脚:本义是“小腿”,中心义是“人体下肢踝骨以下的部分” 3.词义派生的条件
окно 4.词义派生的途径 5.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区别
整理ppt 7
有的对立,中间留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 大—中—小 有的对立属于非此即彼的性质
正—反 一个词往往同时有好几个反义词
失败(胜利、成功)
整理ppt 9
二、词义的各种关系
❖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词义的上下位关Leabharlann :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 1.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比下位义更多;下位义比
[ADULT] [ADULT] [NON-ADULT] [NON-ADULT]
[HUMAN] [HUMAN] [HUMAN] [HUMAN]
woman man boy girl
哥哥 弟弟 姐姐 妹妹
brother sister
[+FEMALE] [-FEMALE] [-FEMALE] [+FEMALE]
对于句子语义结构的研究,一般要涉及以下三方面: 1)位于“谓词-体词”语义关系中的名词性成分称之为“语义角色” 2)不同的语义角色可能需要具有不同的语义特征的名词来担任,比如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词汇和词义(一)基本词和一般词基本词:一种词汇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

特点:1. 全民常用;2. 稳固性;3. 构词能力强。

(有些基本词没有构词能力,如: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的、地、得、吗、啊等。

表示指称的代词,如:你、我、他。

基本词汇三个特点之间的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一般词:词汇系统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所有词汇。

(二)词的词汇意义(词义)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

词义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基础。

词义的特征:一方面是以现实为基础,对现实现象作概括的反映;另一方面,词义往往带有人的主观态度、主观评价色彩。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

理性意义:词义的核心部分,是所有词都具有的,是整个词义的基础。

附加色彩:除理性意义之外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和评价的意义。

理性意义比较稳固,附加色彩容易变化。

“天堂、地狱、神、鬼”之类的词虽然是主观臆造的,但其形成仍然具有现实基础。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它不是反映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特征,而是反映同一类事物现象的共同特征。

任何词都是在概括。

词义的概括性把纷繁的客观现象化简了,获得了以简驭繁的功效。

词义概括性的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

一般性:词义是从特殊的具体的对象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舍弃了个别的具体事物的特点,反映的是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一般性特点。

模糊性:指人们认识中产生的关于客观事物的边界、状态的不确定性。

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的反映。

产生模糊性的原因:一方面,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难以切割,人们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

另一方面,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并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

“我们能分清好坏,但是我们分不清好和坏的界线。

”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語義和語用第五章語義和語用语义是以语音形式表达的各级语言单位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意义。

语言意义:语言系统中固有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相对稳定的,不受语境和语境的影响。

语用意义:指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所表达的特定的、暂时的、隐含的意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一词和词汇词是语言中可以自由使用的最小符号,是语法结构中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一般词汇语言词汇中除了基本词汇以外的词,包括新词、古词、外来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其特点为: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

二词的词汇意义1概念意义也称词的“理性意义”,它是词义的核心,指说一种语言的人在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中形成的共同的主观映像,是认知的成果。

它这包含三个方面:1它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现象的分类和概括反映;2它对于说一种语言的所有人来说是共同的;3它必须与某种语言的特定声音相结合。

2色彩意义也称词的“修辞意义”,是指以理性意义为基础附加上人们的主观态度的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体色彩、联想色彩。

a感情色彩:是指说话者对所谈对象的主观感情评价和态度。

有褒、贬、中性之分。

b形象意义:词在获得理性意义的同时,还往往因对对象的描绘而具有某种形象感。

①内部形式比较生动的复合词;②拟声、绘色、摹状的词;③具有比喻义的词。

c语体意义:词用于不同的语体时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d联想意义:通过理性意义或语音中介的联想而产生的,大多具有民族特点。

3搭配意义一个词经常与一些词组合而不与另一些词搭配,这种由于组合关系而产生的意义叫搭配意义。

三词义的概括性1一般。

在复合词的词义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词义的泛化中,把特殊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简单的东西。

2模糊性。

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它还必须包含能区别于其他现象的特征,但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3全民性。

6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提纲

6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用提纲

6语⾔学概论第五章语义和语⽤提纲第五章语义和语⽤【内容简介及重点】主要要掌握词义的聚合和组合的种种情况,要能通过具体的材料认识并正确运⽤词汇的⼀般特点。

第⼀节词汇和词义⼀词和词汇1.1 词汇1.1.1 概念(1)词汇是⼀种语⾔中词的总汇,是语⾔的建筑材料。

不同语⾔的词汇系统各⾃独⽴,有⾃⼰的特点。

因为:a.什么样对意义与什么样地语⾳结构在⼀起构成⼀个词,在不⽤语⾔的词汇中是不同的。

b.⼀个词可以只有⼀个意义,但也可以有⼏个意义。

c.甲语⾔中⽤⼀个词来标志的⼀定范围的事物,在⼄语⾔中却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分别标志;反过来,⼄语⾔的⼀个词所标志的事去在甲语⾔中却要⽤词的组合来标志。

(2)词是⼀种语⾔建筑材料的单位,也就是造句时能⾃由运⽤的最⼩单位。

词是构成语⾔词汇的单位。

(3)语⾔的词汇可以分成基本词汇和⼀般词汇两⼤部分,⽽“语⾔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

从表达概念意义的⾓度看,⼀种语⾔词汇的范围要⼤于词的范围。

1.1.2 基本词汇(1)语⾔中有这样⼀些词,它们标志着与⼈们世世代代的⽇常⽣活关系密切的事物,如⽇常接触的⾃然现象、⼈的器官和肢体、亲属、⽅位和时令、数⽬、某些劳动⼯具以及与⽇常⾔⾏有关的现象等等。

(2)基本词的特点全民常⽤,稳固,有构词能⼒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3)斯⽡迪⼠核⼼词斯⽡迪⼠核⼼词列表(Swadesh list),是由美国语⾔学家莫⾥斯·斯⽡迪⼠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提出的⼀个列表。

他从统计学的⾓度⽤分析不同的语⾔(以印欧语系语⾔为主),从⽽得出⼀个约莫有200字的核⼼词列表。

他认为,基本上所有语⾔的词汇都应该包含这⼆百多个词语;⽽另⼀⽅⾯,只要认识这⼆百多个词语,亦可以利⽤该种语⾔作最基本的沟通。

1.1.3 ⼀般词汇语⾔词汇中的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对⼀般词汇。

(1)特点与基本词汇相⽐,⼀般词汇的特点是:它不是全民性常⽤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但不稳固,它所包括的词⼀般没有构词能⼒或构词能⼒⽐较弱。

语言学纲要_第五章_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_第五章_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是语义学研究的内容,指语句及其组成单位所具有的惯
常意义,即语言形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界发生联系。例如: “同学们都来了。”它的语义就是“同学”、“都”、“来”、 “了”等意义的叠加,同时表明动-名之间的关系。这一层次的意义 也叫语言内部意义或狭义的语言意义。
C.义重要,容易成为构造新词的基干。要注意 的是,基本词汇中的词在参与构词时一般要由词降格为语素。如:
water-watercourse(水渠)、waterer(给水器) waterfall(瀑布)、watergate(水门)、 waterglass(玻璃水杯)、waterhead(水源) waterline(水线)、watermark(水印) 眼-眼镜、眼前、眼眉、眼线、顺眼、刺眼、眼袋
二、词的词汇意义
词的意义包括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两个方面。 语法意义:表示语法关系的意义,如语法范畴“性”、“数”、 “格”,词类配列的语法意义“支配”、“修饰”等。 词汇意义:是语义研究的基础。包括“概念意义”(也称作 “理性意义”,是词义的核心;还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 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意义。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1.多义词(一个词有多个意义,意义之间有联系) 本义:指一个词有历史可查的最初的意义,它是这个词产生其 他意义的基础。 派生义:指一个词由本义衍生出来的后起意义。(引申义) 中心义:是从共时来看最常用的意义,是离开上下文人们就
能知道的那个意义。 兵:本义是“兵器”、“武器”,短兵相接 派生义:战士;战争、军事。 中心义:战士
三、词义的概括性(词义的特点)
词义的重要特点是概括性,具体表现在: 1.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一般性。

第五章__语义和语用讲解

第五章__语义和语用讲解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的意义一涉及语言形
式如何与它所指代的现实世
界发生联系。一涉及语言与 现实世界中哪一类现象,这
使用者的关系。
一层次的意义是语言学研究
的内容。
语义学
“天气真热!”
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不同, 也许是刚从空调房间出来而 发的感叹,也许是为打发长 时间等车的无聊应酬,也许 是委婉地请听者开窗透气。
一般的、简单的东西,舍去了许多细节。 模糊性——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大致有一个范围,
没有明确的界限。 全民性——使用同一种语言,词的意义就是共同的。
第二节 词义的各种关系
一、一词多义
单义和多义是指一个词只有一种意义或多种意义。
1.单义词,顾名思义,只有一个意义。像“猫”“羊”等都是
单义词。一个词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是单义的。单义词在一 种语言中往往是极少数。 术语(行星、光年;海拔、纬度; 微积分、原子能)一般都是单义词。专有名词(北京大学、 鲁迅)以及一部分常见事物的名称(太阳、月亮)和新词 也是单义的。 注意:单纯词中单义词少,合成词中单义词多。
• 反义词的两种类别
• 1)相对反义词。反义词所反映的对立中间留 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如:冰—冷— 凉—温—热—烫, 大—中—小,赞成—弃权—反对 此类反义词前可加程度副词,否定一方不等 于对方。反义是人们的主观态度和习惯所决 定的,并不一定是科学意义上的相反和对立。 如“黑”和“白”一般认为是一对反义词, 但从光学的角度分析,“黑”是由三原色构 成的,“白”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构成 的,没有任何对立和矛盾的关系。
对于近义词,更重要的是找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 别,才能准确地理解各自表达的意义并准确的 使用。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可以归纳为下面几个 方面: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三、词义的类型 2、附加意义 2)语体意义 词运用于不同语体而产生的附加意义,分 口语意义和书面语意义。 口语 书面语 奶奶 祖母 一下子 短暂 口语:活泼、浅显、通俗、自然; 书面语:文雅、庄重、深奥、正式。
书面语体的再分类 公文体 政治体 科技体 文艺体 查 商榷 结晶 涟漪 特此 协商 有机 轻盈 周知 结盟 硬件 萦绕 切望 衰退 收盘 奔流 务希 盟军 沸点 矍铄 惩戒 党委 激光 萧瑟 签署 政见 化合 静谧
第三节 句义(词义的组合)
• 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 • 1、词语的搭配 •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组合)来 实现的。
• 这里的词语搭配主要是指语义上的搭配。
当然,词义的搭配必须符合语法规则,不
符合语法规则时,词在语义上也是不能搭
配的。
2、词语搭配的限制 (1)语法规则的支配 (2)语义条件的限制 A:受现实现象之间的实际关系的制约 猴子吃苹果。 苹果吃猴子。X B:受到语义场中其它成员的制约 北京话:吃饭(固体食物) 上海话:吃粥、吃水、吃烟(流体、液体、气体 )
2、词语搭配的限制 (2)语义条件的限制 C:考虑社会的使用习惯 打毛衣 打渔网X tall man high man X high building tall building X D:涉及词义的各种附加色彩和修饰效果 褒义 贬义 口语 书面语
2、词语搭配的限制 词义的形成:从特殊到一般,从复杂到简单 词义的组合: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凸 现一些语义特征,隐去一些语义特征)
三、反义词 例:男人:女人 A、黑:白 B、左:右 C、高:矮 D、生:死
四、词义的上下位关系 指词义反映的现象之间具有包含和被包含 的关系。 上位义更具有概括性,所反映的现实现象 比下位义更多。 词义的上下位关系大致等同于逻辑上的种 属关系。 上下位关系不同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团 体和成员的关系。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派生意义的产生途径主要就是意义的引申,就是 意义之间产生联想。 大体有两种方式:隐喻、换喻
1.隐喻。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有某种相似之处,
由此产生引申。如“近视” 。
2.换喻。两类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由于这种联系经
常在人们心目中出现而固定化。如“花” 。 上下文具有排除其它意义的作用。
三、词义的概括性(一般性、模糊性、全 民性)
词义的概括性


1、一般性。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归纳成一般的、简单的 东西。 2、模糊性。经过概括的概念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 显的界限。
个社会的内部交际就必须使用语言。同时,语言在使用时是 带有强制性的,社会内部必须按照已有的“约定俗成”使用 语言。所以,词义就必须是全民性的。

第三节
一、词语的搭配
词义的组合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语的搭配来实现的。而词语的搭配受 到语法规则的限制,也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限制:
1、语义条件的限制。语义条件反映现实现象之间的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说“他吃了鸡”,却不能说“鸡吃了他” 。 2、社会的使用习惯。比如现代的中国人称女子好看为
“美”,男子好看为“帅” 。
焦点和预设
第四节 语用
焦点: 句子中的新信息。 说话者所传递信息重点。 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 别关注的部分。 预设: 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与 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
第四节 语用
焦点的标示

会话中,通过语调重音标示 小明吃了苹果 小明吃了苹果 焦点还可以用句法形式表现出来 汉语中“是…的”句 英语中“it is …”句 有些语言中用的句法虚化成分标示 索马里语中 baa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语义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语义

第五章语义1. 简答语言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答:语言是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语义也就必然包含这两方面的内容,即一是思想,就是所谓的“理性意义”,二是情感,就是所谓的“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也叫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词语平面上,它是与概念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在句子平面上它是与判断和推理相联系的那一部分语义.理性意义是语义的基本要素.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绪、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2. 解释“语义”.答:语义是同语言形式结合在一起的意义,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3. 解释“语言意义”答:语言意义是一般的、稳定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本身表达的意义.4. 解释“语境意义”.答:语境意义是个别的、临时的意义,是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知识背景等语境音素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5. 解释“词义”.答: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6. 解释“词的理性意义”.答: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时,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7. 解释“义素”.答:义素是从义项中分析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8. 解释“义项”.答: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9. 简答义素和语素之间的区别.答:义素和语素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是两种性质上根本不同的单位.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义素是一种从理论上分析出来的语义单位,就不是一种自然语言的单位,义素不直接与语音相结合.语素不仅有一定的意义而且有一定的读音,是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自然语言的单位.10. 简答义素和义项之间的关系.答:一个词可以同时有几个理性意义,其中一个意义在语言学上叫一个义项.现代语义学把分析音位的区别特征原理用于词义分析,把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语义特征,这些语义特征就是义素.11. 简答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区别.答:词的理性意义由于概括深度上的差别而分为两类:一种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另一种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这种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科学意义”.12. 简答义素分析的作用.答:义素研究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在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间接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13. 解释“单义词”.答:单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现象,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14. 解释“多义词”.答:多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关联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15. 解释“本义”.答: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16. 解释“引申义”.答:由本义直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意义.17. 解释“同义词”.答: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18. 解释“反义词”.答: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19. 解释“上位词、下位词”.答: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的范围大,有些词所代表的范围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内,那么它们之间就具有上下位关系.其中所代表的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20. 简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关系.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区别在于: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21. 为什么多义词在交际中一般不会造成歧义?答:一个词虽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1)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会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2)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环境中发生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22. 简答近义词之间的差别.答:(1)词的理性意义.有的近义词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只是基本相同,但它们所指的范围不完全重合.有的近义词的词义所概括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强调的重点、方面或达到的程度都有所不同.(2)词的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有些是感情色彩不同;有些是语体色彩不同.23. 简答语义场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答:层次性是语义场的一个显著特点,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而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也就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系统性也是语义场的一个重要特点.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语义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类属义划定的意义领域,被划分为若干块并分配给不同的词语,这些词语以一种互补的方式来对同一意义领域进行反映.系统中某个词语的意义会受到系统中其他词语的制约,系统中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语义场的系统性的特点反映出语言的词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24. 解释“关系意义”答:词语在组合时都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叫做关系意义,包括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25. 解释“语气意义”.答: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26. 解释“述谓结构”答:从语义结构上看,一个句子包括“情态”和“命题”两部分,情态包括时态、语态、语气等方面的意义,情态以外的部分即命题.一个命题在语义结构上可进一步分析为一个“述谓结构”.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27. 解释“语义指向”.答:句子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成分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28. 解释“歧义”.答: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29. 解释“变元”.答: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变元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30. 解释“语义角色”.答: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个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之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31. 解释“蕴含”.答:蕴含是句义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就话语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而言,如果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说甲蕴含乙.在一般情况下,蕴含的规律是含有下位概念或局部概念的句义蕴含有上位概念或整体概念的句义,而不是相反.这种蕴含关系通常可以从句子本身的意义推知,而不必以来特殊的背景关系.用公式表示为甲乙.32. 解释“预设”.答:预设是句义之间的一种关系,预设是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而言的,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蕴含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用公式表示为甲乙.33. 为什么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地位?答: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决定的.因为谓词语义规定了述谓结构的内容,从而也就规定了句子的语义框架,有了这个语义框架,在用符合谓词语义要求的变元把这个框架填满,就产生了句子的命题.因此,在述谓结构中,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成分.。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从82页句义第五节句义一、义位组合的重要语义单位——义句义句是交际中最完整的语流片段,它关涉两大方面的内容:义句的内容(言语)和义句的性质结构(语言))→但传统语义学只注重句子的语法结构,忽视了句子意义方面的研究不同的对象由于身份、修养、年龄、职业、性别不同有不同表达方式:即使是问候语、套话也会有不同形式如“老师好”(小学生)“老师,您好”(尊重:大学生)“你好,最近好吗”(同事)(1)义句的构成:义位逻辑关系的不同→项目(表对象+性质状态)和谓词(说明项目)两部分,谓词是用来连接项目的,目的是向人们传递有关项目的情况(说明话题)。

二者还可以再分类:•A、项目(语义角色):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方位、时间(施事、受事与谓词的了解最密切,最直接)(1) 施事格: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或状态的主体。

(2) 受事格:动作行为的对象。

(3) 与事格: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

(4) 结果格:动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5) 工具格: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6) 方位格:动作行为发的处所、位置。

(7) 时间格: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8) 目的格:动作行为发生的目的。

(9) 方式格: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

eg:•他昨天给我买了几本书。

小王在书上用铅笔写了几个字。

••Jhon’s picture•语法上的所有格并不一定表示语义上的所有关系。

B、谓词:零谓词、一元谓词、二元谓词、三元谓词零谓词:不能与施事、受事结合的词变天、入伏、地震、rain、snow一元谓词:散步、跑、睡、病、失业、消失二元谓词:有、嘲笑、喜欢、反对、希望、保护三元谓词:与施事、受事和与事结合的词→借、给、送、租、转让、介绍二、句子间的意义关系•研究句子意义还可以从句子的外部关系入手,即研究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

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又被称为¡°准逻辑关系¡±,因为这些关系虽然类似于形式逻辑里所讲的关系,但又不是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对象。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语言学纲要练习题:第五章 语义和语用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填空题1.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熟语分为两类:(通用熟语)和(专用熟语)。

3.歇后语一般前一个部分是(比喻),后一个部分是(真正意义)。

4.词典是可以查阅词的(形式)和(内容信息)的工具书。

5.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一般都以(词)作为基本单位。

6.(全民常用性)(稳定性)(构词能力强)可以说是基本词汇的主要特点。

7.(单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现象;(多义词)即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关联的几类对象,也就是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

8.多义词的多个义项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由此直接或间接衍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9.(同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反义词)是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词。

10.(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

11.语言的词汇有一个核心,这就是(基本词汇),它具有全民常用、稳固和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

12.语言词汇中除(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词汇),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13.语言的意义可以分为两类,由词的语法关系产生的意义叫(语法意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叫作(词汇意义),简称(词义)。

14.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主观态度的词义是词的(理性意义)。

它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15.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色彩意义)。

16.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则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表现形式。

17.词的有历史可查的最初意义叫作(本义),它是产生这个词其他意义的基础。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

五、义素和义素分析
1.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 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
2.义素分析结果的描写和记录也有两种方式,一 是矩阵图,一是横排结构式。
视线接触人或物 向远处看 注视

+
-
-

+
+
-

+
+
+
3.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披广泛利用, 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语义的性质
1、语义的概括性:概括性是语义的重要属 性,无论是词义还是句义都是概括的。
如:衣服、鲁迅
2、语义的模糊性: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
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线。
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 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所指范围的中心区 域则是清楚的。
词组和句子都是由词组合而成的,语义模糊的 词语会把模糊性带入这些更大的语言单位,因而 由语义模糊的词语构成的词组和句子也具有语义 的模糊性。 如:高个子、大电视、盛开的花朵
这句话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有:“吃”和 “猴子”之间存在的“动作”和“施事”的意义 和“吃”和“桃子”之间的“动作”和“受事” 的意义。
3、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 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陈述、 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可以 通过语调、虚词和语气副词等形式表达。
多——少
热情——冷淡。
九、语义场
1.语义场指若干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构成的 聚合体,类属义素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 征。语义场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如:交通工具
2、语义场与语义中的上下位词有密切的关系。有 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大,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 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 所代表的范畴之内,那么它们之间就有上下位的 关系,其中代表事物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代表 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语义和语用一、语义的定义1.意义: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示的内容。

2.语义:3.词义:句义意义>语义>词义2.语义: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言符号所标记(代表)的意义内容就是语义。

语义指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单位的内容以及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含义。

其中语言符号包括静态备用单位(语素、词、固定短语)和动态组合体(自由短语、句子、句群、段落)等两大部分,其表示内容都属于语义。

词义——句义二、语义的分类有语言单位固有的含义,也有语言单位在语境中所表达的特定含义,还有社会文化背景所赋予它的特殊意义。

静态语言义和动态言语义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一)词汇的性质特点1.词汇定义(1)词汇(2)词汇学2.词汇的性质特点(1)语言的建筑材料(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2.词汇的性质特点(1)语言的建筑材料→从功能角度言的。

其最终职能是进入句子→完成交际(2)词汇是语言符号聚合而成的分层体系→系统性。

(3)具体语言中的词汇形成特定的系统→民族性(4)直接反映社会变化→发展性(二)词汇的内容及构成1.词汇的重要单位→词/ 固定结构(1)词P120 ①定义P120、86 ②性质特点(2)固定结构2.词汇的内容(1)词的总汇①基本词汇(定义、特点、类型)②一般词汇(特点、内容)③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2)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总汇)①成语(定义、特点)②惯用语③专有名称④歇后语、谚语、格言等其他固定的句子结构(1)词:词汇中最基本的单位①P120定义:语言中具有特定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②P86性质特点A.音义结合体:语言符号的音义密不可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

→形+音+义B.能够独立运用。

C.最小的造句单位。

→句子的材料。

注意:词与非词的区别用能否“独立运用”(单说单用)来区分语素和词,用是不是“最小的”(不能扩展)来区分词和短语。

(2)固定结构(固定词组、固定短语、熟语等):是指构成成分和结构关系固定,具有完整意义的词组→结构的定型化和意义的完整性两个或两个以上词的固定组合体,(词与词构成,但并非简单相加)→比词大一级的造句材料单位。

它们的结构和意义高度定型化,整体性特征鲜明→作为造句的备用单位存在,相当于词(以完整词汇单位的身份进入句子)2.词汇的内容词的总汇→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①基本词汇:语言中基本词的总汇。

A.定义:基本词:表示客观现实中基本事物和基本概念的那些长期以来常用的词。

基本词汇就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使用普遍而稳定,并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

基本词是词汇中的核心,是构成语言的基础,是一种语言的词汇中最常用的那部分词。

B.基本词汇的特点:(1)全民常用性(普遍性)(2)稳固性(3)构词能力强(能产性)考察一个词是否属于基本词汇,主要是看它是否具有全民常用性和发展变化的稳固性,比如说“吧”、“呢”、“从”等语气词和介词,构词能力并不强,但是确实是全民常用的,而且古今词义也没有什么变化,所以还是属于基本词。

C.基本词汇的类型:①表示自然现象和常见事物的词②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③表示亲属关系的词④表示人体器官的词⑤表示方位和时令的词⑥表示数目的词⑦表示常见的行为动作的词⑧表示常见的形状的词②一般词汇:除去基本词汇之外的内容。

A.一般词汇的特点:①稳定性差②非常用性③很少能作词根,构词能力不强。

B.一般词汇的内容:一般词汇的内容丰富,容量大,很复杂。

①古语词②新词③地域方言词(方言俚语词)④社会方言词:行业用语、科技术语⑤外来词③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各有特点,存在差异→相互依存,联系密切A.基本词汇是一般词汇形成的基础,一般词汇是基本词汇的源泉。

一般词汇中多数词都是在词根的基础上形成:电脑、超市一般词汇不断为基本词输送新的血液:的士B.二者可以互相转化。

一般词汇→基本词汇:火车、电话、电视、站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宰相、皇帝、大臣C.二者的构造材料相关(2)固定结构的总汇(熟语总汇)①成语: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完整的意义→结构的定型化(不变性:多为四字格式)+意义整体性特点:A.结构的凝固性:不能随意改变增删。

阳春白雪、黄粱一梦B.意义的整体性:不等于单个词义的简单相加。

指鹿为马、两面三刀C.语法作用相当于词。

②惯用语:人们口头上经常使用的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结构。

吹牛皮、挖墙脚、拍马屁、走过场、开后门、碰钉子→意义整体化与成语相比,惯用语的结构形式往往可以改变,有一定的灵活性。

碰了一个大钉子;挖别人的墙脚③专有名称:专门用来指称某类事物、现象的固定称谓。

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大学、语言学概论、人大常委(国家、地方机关、组织、书名)④歇后语、谚语、格言等其他固定的句子结构:二、词的词汇意义从语义的表现形式来看,语言意义可以分为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两大类,前者主要由实词表达,后者主要由虚词、词缀和词尾等表达。

词是语言中的基本结构单位。

词的意义可以分成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两大类。

(一)词汇意义1.类型2.特点(二)语法意义第二节词义的聚合(词义的各种关系)一、多义词(一)多义词和单义词P127(二)多义词现象的产生1.根本原因2.本义、派生义、中心意义(三)多义派生的条件P127(四)词义派生的途径——引申 1.隐喻2.转喻(五)同音词1.与多义词的区别2.字形相同的同音词——字形不同的同音词3.作用二、语言中的同义词现象三、反义词的两种主要类型:定义,两种常见类型,鉴别方法(一)多义词和单义词P127多义词是一个词有多个意义。

腿上用力,使身体突然离开所在的地方。

物体由于弹性作用突然向上移动。

一起一伏地动。

越过应该经过的一处而到另一处。

单义词是只有一个意义的词。

科学术语都是单义词,并且没有各种附带色彩。

一般新词也是单义。

(四)词义派生的途径——引申(隐喻、转喻(换喻))1.隐喻反映的是不同现实之间的相似关系。

常见的相似关系有形状相似和结构相似两种类型,一般是以较具体的意义为基础来构建较抽象的意义,在不同的意义领域之间建立起相似关系。

入门进入家居——读书学习入门(进门而未登堂入室)——入门(学习的初步阶段,而非深造阶段)隐喻产生的意义,实际上是从一个长期比喻用法获得的。

拼1:合在一起,连合。

拼2:不顾一切地干,豁出去。

二、语言中的同义词现象1.定义:所谓同义词就是指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

等义词是一种特殊的同义词。

2.同义词的意义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理性意义上表现出细微的差别。

词义的所指范围有大小之分,程度上有轻重之别。

“事故—事情”“批判—批评”(2)感情色彩不同,有褒贬之分。

“老头儿”和“老头子”(3)语体色彩不同,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分别。

“团结”—“勾结”、“成果”—“后果”(4)搭配功能不同。

“发扬”与“风格、作风”搭配,“发挥”与“作用、优势”搭配。

3.关于同义词有几个问题要注意:(1)等义词是一种特殊的同义词,语言中等义词大多是借用方言词或外来词的结果。

(2)需要把词义的“同义关系”与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或“包含关系”区别开来。

(3)词的多义关系和同义关系之间有纠缠。

语言中多义词的各个意义差不多都可以和别的词的意义构成同义关系。

如“老”可以和“死”、“陈旧”、“火候大”、“长久”等构成同义词。

(4)同义词意义的细微差别,往往会影响到词的搭配习惯。

三、反义词的两种主要类型1.定义:反义词是语言中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

例如汉语“大—小”、“正确—错误”等。

反义词是现实现象中矛盾的或对立的现象在语言中的反映。

2.反义词的类别(1)相对反义词:所反映的对立中间留下空白,可以插进别的成员。

例如“大”和“小”可以插入“中”;“热”和“冷”可以插入“温”、“暖”和“凉”;“黑”和“白”可以插入“灰”;等等。

(2)绝对反义词:所反映的对立属于非此即彼的性质。

例如“正”和“反”、“真”和“假”、“男”和“女”,等等。

它们分尽了一个共同的意义领域而不留空白。

3.鉴别方法(1)相对反义词前面可以加程度词进行“切分”,例如加“有点儿”、“很”、“太”、“非常”、“极”等,而绝对反义词前不可以加程度词。

(2)否定鉴别法:对于一组相对反义词的两个词,否定甲,不一定肯定乙,肯定甲,不一定否定乙;——否定A 不一定肯定B对于一组绝对反义词的两个词,否定甲,一定肯定乙,肯定甲,一定否定乙。

——否定A就肯定B例如“红”与“白”,否定“红”,不等于肯定“白”,如“不红”反过来不一定就是“白”;同样道理,否定了“白”,也并非就是肯定“红”,所以“红”与“白”是相对反义词。

而“死”与“活”,否定“死”,就肯定了“活”,否定了“活”,就肯定了“死”。

好好东西她俩关系很好。

让开点,我好过去。

歌词已经写好了。

优点多或使人满意的友爱、和睦易于、便于完成五、语义的聚合(二)语义场的特点第三节句义一、词语的搭配和词义在句义中的实现二、语义结构、语义关系、语义角色三、句法语义范畴四、语境中句义之间的关系二、语义结构、语义关系、语义角色1.定义2.分类(1)动程:动作、性质/状态、使动(2)物体:施事、受事、与事、主事、致事(3)外围语义角色:工具、处所、时间吃食堂、吃大碗、吃父母、吃同学、吃香蕉、吃馆子、吃大排挡、吃房租、吃利息3.与句法成分的关系四语境中句义之间的关系词义概念,句义判断。

句子的真值。

1.蕴涵。

蕴涵是两个句子中如果有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涵关系。

具有下位概念的句子蕴涵有上位概念的句子。

比如“一个杯子”和“一个他家的高脚玻璃杯”就是上下位概念,而“我打碎了一个他家的高脚玻璃杯”这个句子就蕴涵“我打碎了一个杯子”。

2.预设。

如果一个句子的肯定和否定两种形式都以另一句子的肯定式为前提,则另一句子是该句的预设。

例如:A.我看见了小孙。

我们可以预设:B.有个叫小孙的人。

B是A的前提。

预设和蕴涵是两种不同的语义推断。

它们的区分可以用“否定测试法”进行:如果句子A预设句子B,则否定句子A时,句子B仍然是真实的。

如果句子A蕴涵句子B,则否定句子A时,句子B可真可假。

正如上文所说,否定“我看见了小孙”为“我没有看见小孙”,并不影响“有个叫小孙的人”的真实性。

而如果否定“我打碎一个他家的高脚玻璃杯”为“我没有打碎他家的高脚玻璃杯”,那么“我打碎了一个杯子”这个句子有可能不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我没有打碎他家的高脚玻璃杯”也可能意味着“但我打碎了我自己家的玻璃杯”等。

3.矛盾。

如果两个句子中有一个语言单位是在意义上对立的,那么,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矛盾的。

所谓语言单位意义上的对立是指,这两个单位必定有一个语义特征是相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