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20世纪中国歌曲发展史——校园乐曲有感

原先选这门课是因为自己很喜欢音乐,老师应该会给我们放很多歌曲听,后来才知道这门课其实侧重的是历史,是20世纪中国歌曲的发展历史。不过看了清华大学吕建强讲解的视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老师让我们选一个角度来写写自己的理解,那我就选择和我大学生活最贴近的校园乐曲吧。

吕建强教授将校园乐曲的讲解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20世纪初歌曲发展线索、校园里的歌声、歌词中的启蒙思想。

首先是20世纪初歌曲发展线索,主要围绕民歌、戏曲、声乐、欧美日歌曲这四者来讲,分别举了一些例子对比20世纪初前后期的一个变化。先从民歌来讲,他举了陕西民歌《黄河大合唱》和山西民歌《走西口》,从一种自由的表达形式到不随意地表达感情。然后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对比,歌曲由含蓄甜美专向外放流露。再从戏曲声乐来讲,南方的弹词由诗韵到语言,北方的鼓词由风花雪月到国家兴亡,京剧由语韵到音韵。最后从欧美日歌曲讲,举了歌曲《打倒列强》的两个版本进行对比,该曲原来是法国儿童歌曲《两只老虎.》,说明20世纪的音乐家希望歌曲的传唱度更高,希望孩童也能够吟唱。

接着是校园里的歌声,主题是学堂乐歌、选曲填词。学堂乐歌是20世纪初期中国歌曲新式学校中音乐课程中大量传唱的原唱歌曲。吕教授举的一个主要例子便是歌曲《送别》。这首乐曲我小时候就很喜欢,一直到现在依然喜欢,因为每一个阶段听得感觉不一样,特别是李叔同先生作的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怎样一种优美的意境。《送别》原名是《梦到家和故乡》,是由J·P奥德威作曲,后来传到日本,由日本作家改写为《旅愁》,最后由李叔同先生传到中国,并进行填词和改名。吕教授花了大量时间介绍李叔同的生平,可见先生对中国民乐的贡献。我在高中时期研究过两个伟人,一个是钱钟书,另一个便是李叔同。李叔同先生可以说是一个全能的大家,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颇有造诣,是一位革新家、艺术家和教育家,后来他一心向佛,皈依佛门,但是依然心系国家,关心国家存亡。学堂乐歌多为欧美通俗歌曲,但歌词多为旧体诗,曲调则改为新式,多为借景抒情、文辞秀丽。

最后是歌词中的启蒙思想。教授举了很多例子,例如沈心工的《体操》。总的来说,20世纪初的校园民歌主题思想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节课感触还是挺深的,但感觉比较遗憾的教授只是讲了20世纪初的一些校园乐曲,离我们比较近的70,80,90年代的

校园歌曲并没有提到,例如《同桌的你》、《一生有你》、《我是女生》、《童年》、《最美》、《十七岁的雨季》、《那些花儿》等等,有很多歌改编了很多次,依然在传唱。总的来说,校园歌曲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积极向上的,适于传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