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新人教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29张PPT)
天王府模型 复原的天王府大殿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府 天王府是太平天国王宫遗址,位于江苏 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一座颇具江南特色 的古典园林,现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 殿、暖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二、定都天京
2、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 年冬太平天国颁布的建国纲领。 其内容主要反映了农民要求废 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 思想结晶。
(2)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之时,清政府遭到太平军沉重打击,使 清朝统治者认识到,必须借助“洋人” 。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后,清政府决定“借师助剿”,有此开始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雇 用美国人华尔组织的“洋枪队”镇压太平军。
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1.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影响:
洪仁玕是广东花县人,是洪秀全的 族弟,曾在香港旅居多年。在香港期间, 他受洗入教、学习西方文化,逐渐转变 为 一 位 具 有 近 代 意 识 的 知 识 分 子 。 1859 年,洪仁玕来到天京,并被洪秀全封为 干王,他还将自己所写的《资政新篇》 呈给洪秀全。洪秀全批准刊行。但限于 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 诸实施。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 几个省。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3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金田起义
1、时间: 1851年1月 2、地点: 广西桂平金田村 3、领导者: 洪秀全 4、军队: 太平军 5、建号: 太平天国
原则: “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闭关锁国,对外关系逐渐紧张。
2.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过程:●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1842年,英军占领香港岛,逼近南京。
4.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需经双方协议。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修约遭拒。
2.过程:●1856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近北京。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等。
●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等。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2.过程:●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提出《资政新篇》。
3.结果: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口号:“自强”与“求富”。
4.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5.结果:甲午战争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6.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爆发。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等。
●签订《马关条约》。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5.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6.评价:(1)积极方面: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坚持斗争14年,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三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1.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使学生深刻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知识。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故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2.历史解释:使学生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的能力。
3.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具体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等近现代史实,对我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有一定的认识。
总计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发展及其失败的原因,培养运用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解释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培养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树立为国家、民族作贡献的意识。
(完整版)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知识点领导人:洪秀全。
一、原因: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重要原因,“新”的原因3、自然灾害严重,农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直接原因二、发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思想基础:创立“拜上帝会”,以传教为名组织群众。
(洪秀全将中国广大农民要求平等自由的理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对广大劳动人民产生很大的号召力)三、重大事件1、金田起义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自称“天王”2、定都天京1853年春,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农民政权,与清朝对峙。
同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但未有实施。
3、全盛时期背景:清朝建立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围困天京三次战斗---①北伐:想要推翻清朝统治(最终失败)②西征:想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初步成功)③东征: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的经济力后经过内乱后,重建领导核心洪秀全封陈玉成为英王,李秀成为忠王,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颁布《资政新篇》但未有实施。
4、镇压太平天国的主要力量:上海地方官绅与英、法勾结,组织“洋枪队”。
清政府依靠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5、天京变乱6、失败1864年,曾国藩领导湘军,李鸿章率领淮军,加之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围攻天京,天京被围。
同年6月,洪秀全病逝,不久天京陷落。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7、失败原因:主观上:1.农民阶级拥有自身局限性。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知道,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2.战略失误:偏师北伐客观上:遭到了封建政权和国外侵略势力的联合镇压8、太平天国的功绩:1、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2、同时进行了的反帝和反封的任务3、比起以往的农民战争,在思想组织上都技高一筹,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斗争的最高峰4、太平天国的领袖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还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19世纪中叶,亚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太平天国运动同波斯、印度、印尼等国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点整理
课本知识梳理组长审批领导审批:空中课堂第三讲:主讲人董煜教材内容: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1.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2.前期准备: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基督教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进程(1851-1864)1、金田起义——开始1851.1.11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发展【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3、定都天京——壮大【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概况:1853.3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4、北伐、西征——高潮【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5、天京事变——转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6、重整国政——防御(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天京陷落——失败 1864年三、失败原因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2、战略失误3、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等】四、历史意义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五、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六、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共张PPT)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03: 27:2403 :27:240 3:278/ 5/2021 3:27:24 A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5 03:27:2 403:27 Aug-21 5-Aug-2 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03:27: 2403:2 7:2403: 27Thurs day, August 05, 2021
3.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 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 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曾国藩
李鸿章
4.天京陷落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 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的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
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1.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3.无法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农民阶 级的局 限性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统治阶级和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洪秀全于19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并积极传教, 发展贫苦农民会员达两千多人。
1851年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轰轰烈烈的反清起义运 动。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被称为“太平军”。
永安建制
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 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 东王节制。使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八年级历史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笔记
八年级历史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笔记1. 背景介绍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场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
1849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太平军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太平军秉承“平等、共产”的原则,迅速壮大,并曾一度攻占了南京。
在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被认为是我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2. 内容总结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发展和结束的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深远,它对我国社会和政治造成了重大影响,也为我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借鉴。
3. 个人理解我个人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积极向上的历史运动。
尽管最终失败了,但太平天国运动仍然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和尝试。
太平天国运动所倡导的平等共产理念,对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后来的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4. 深度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源于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现状。
农民遭受着压迫和剥削,他们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积极响应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号召。
太平天国军以农民为主力,士兵们在战斗中充满了对正义的渴望。
5. 总结回顾通过这节历史课的学习,我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明白了太平天国运动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并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我希望以后能够继续深入了解我国近现代史,探索更多有意义的历史事件,为我未来的学习和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尝试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八年级历史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的内容。
希望通过总结和回顾的方式,可以帮助你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主题。
我个人对太平天国运动的理解和观点也在文中有所体现。
希望本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地方,请随时与我联系。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运动。
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发展和结束的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深远,它对我国社会和政治造成了重大影响,也为我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借鉴。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资政新篇》的内容有哪些? 涉及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
2、当时农民根本体会不到《资政新篇》的进步 性,它的进步性体现在哪?
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资政新篇》为什么没有实行?
a.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得不到农民的 支持;
b.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和实施条件,
安庆之围: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
社会。
反封 建
土地
绝对平均主 义
北伐和西征: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
平天国进行了北伐和西征。北伐军曾 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 取得重大胜利。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 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
项 目
北伐 1853--1855
西征 1853-1856年
时 间
推翻年清朝
艰苦朴 素
腐败享 乐
定都天京后,战 争还在激烈进行 ,而各王却开始 大兴土木,修建 穷奢极丽的王府 , 各王还像封建 帝王一样大选民 女入宫,洪秀全 拥有88位后妃。
天王府模型
洪秀全从41岁进南京城至52岁病
逝,天在王美宝女座丛中生活 11年,从
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上马
杀天敌王,府也花不园过问朝政。11年仅颁
巩固天京
目 打到天津郊 挺进安徽、湖北、湖
的区
南
经 因孤军深入 石达开鄱阳湖大败湘 过 牵失制败清军 军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为西征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
意 创造条件 期
北伐形势图
——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 全盛时期太;平军西征形势图
在靖港战役 中被 太平军打败 的曾
“中宵念此,魂梦屡惊”
天王府花园
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刘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逼近上海,遭 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 的天抵京抗陷和落反:扑。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精品课件
后来,洪秀全由于反对儒家的偶像崇拜而失去
乡村教师的位置,遂外出传教,发展反清力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领导人
第3课 太平天国运 动
第一单 元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 上帝视之皆赤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 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 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第一单 元
复
原
英国随军画师笔下的天王
的 天 王 府 大 殿
天王府是太平府天国王宫遗址,位 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292号,是 一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现 只存有原天王府西花园及大殿、暖 阁、穿堂等遗迹,是第二批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上
第3课 太平天国运
册
动
⑥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第一单 元
太平军
自学指导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阅读课本P13——15, 找出以下问题,注意圈点勾画,时间4分钟。)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领导人?宗教组织?
2.金田起义的时间?地点?建号?起义军称?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阅读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原 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 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 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 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帽子变 “高” 了
老婆变“多”了
天王府妃嫔与女官共2300 人,均为洪秀全一人所有, 共有88个后妃。
房子变 “大” 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课 太平天国运 动
经过
⑥ 由盛转衰:天京事
变
第一单 元
2024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教案新人教版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进程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所学知识。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还能够在课后通过撰写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的短文或报告,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历史写作能力。通过这些学习效果的实现,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与总结
1.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主线,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力图让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培养他们的历史理解和时空观念。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让他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感受到对国家的热爱。
-学校的学习管理系统(如Moodle或Blackboard)
-历史教学专用软件或应用程序
信息化资源:
-太平天国运动的视频资料
-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电子文档
-在线历史讨论论坛或学术数据库
教学手段:
-讲述和讲解
-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时间线制作
-角色扮演
-问题解决
-互动式白板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此外,本节课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使学生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国家历史的热爱,培养其家国情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导致白银大量外流,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
- 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 - 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 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北上,攻陷定海,直逼天津。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 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 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4.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1.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2.太平天国运动后期的发展:
(1)过程:
①洪仁玕《资政新篇》 ②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年轻的将领。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左:曾国藩及手持洋枪的湘军;右:李鸿章及其组建的淮军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华尔(美国人)及其洋枪队
华尔
洋枪队
前期由外国人组成,美国人华尔任领队。不久,洋枪队改由中国
小知识: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 开的分裂。1856年,东王杨秀清居功自傲,逼天王 洪秀全到东王府封其万岁,激化了洪杨之间的矛盾。 韦昌辉利用这一矛盾,诛杀杨秀清及其眷属2万多人。 洪秀全在天京军民支持下,处死韦昌辉及其同伙。 1857年,由于洪秀全的疑忌,石达开率部出走,后 陷入清军包围,全部被剿灭。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 盛转衰的转折点。
2、准备 —1843年创立
拜上帝会
(1)特点: 将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
的民间宗教相结合。
(2)拜上帝会与基督教的关系
改造与利用
洪秀全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11~1864.6.1): 广东花县人。出身农家,曾受聘为塾师。 三次考秀才未取,绝望于科举功名。后 受基督教徒梁发编写的《劝世良言》启 发,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组织群 众谋起义。作为太平天国的理论基础, 洪秀全在1845到1846年间,写出《原 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原道救世 歌》,宣传了朴素的平等观念和消灭 “阎罗妖”的革命思想。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 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 及十几个省。
根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 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习题 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洪秀全与金田起义背景:________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金田起义: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起义军称“太平军”。
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
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________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________为北王,________为翼王。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知识点2定都天京定都天京: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北上,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________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主要内容不分男女,按照人口和年龄________土地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________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北伐和西征: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进行了________和________。
北伐军最后全军覆没,西征战场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________时期。
知识点3天京陷落天京事变: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秋的________使太平天国________。
巩固措施:为了改变不利局面,洪秀全封________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军事防御: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________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
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新人教版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一、兴起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洪秀全的前期准备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和同学冯云山传教并发展壮大。
3太平天国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达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发展壮大1永安封王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均受东王制。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3太平天国的纲领文件定都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太平天国全盛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由胜转衰1天京事变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万岁,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
这一事件称为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挽救危局封洪仁玕为干王,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为能实施。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利局面。
3天京陷落曾国藩的湘军,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共同进攻。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评价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斗争时间长,范围广。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启示:历史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胜利。
2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教材分析:
《太平天国运动》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农民阶级寻求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革命斗争的基本史实,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反抗与探索,它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的政治文明进程,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对于认识中国民主革命道路途径和深刻认识当今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合作学习:1.《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太平天国是怎样分配土地的?你对《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性文件是如何认识的?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认识:《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阶级对土地的要求。两千年来,农民阶级的斗争要求就是获得土地,在以往的斗争中,虽然也提出了像“均田免粮”这样的口号,但只有《天朝田亩制度》将农民的愿望变成了系统的、明确的、有力的纲领,它是农民革命斗争的思想结晶,它标志着农民革命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天朝田亩制度》存在着空想性。它是在维持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实施绝对平均主义,这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脱节,也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无法实现的。
(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3)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
这些歌谣描述的情形说明了什么?
这些歌谣描述的情形说明太平军作战英勇,进 军神速,行军所至得到民众的欢迎。
2.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内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 容 分配土地 目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 的 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
侵略势力。
背景
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矛盾加重
太 反 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43) 平 封 爆发 金田起义(1851) 建 太平天国运动缘起于鸦片战争后阶级矛盾的激 天化,在经历了兴起、发展、全盛、转折之后归于失 发展 永安建制(东西南北翼王) 反 过程 侵 国败。它虽然失败了,但却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而且 高潮 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1853) 略 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着来者,推动了近代 运 的 转折 天京事变(1856) 中国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发展。 动 农 防御 英忠王军事抗争与干王《资政新篇》
天京变乱后,为振兴太平天国政权;效法西方,实行 资本主义;不能实现。《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 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 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当 时战争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4.安庆陷落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 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 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洋 枪队的抵抗反扑。
洪秀全(1814—1864)
1、金田起义的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 因) ①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
矛盾日益尖锐。(阶级矛盾的激化)
②外国经济侵略加重,冲击传统经济结构;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三. 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856年
(1)逼
杨 杀 (2)
洪
杀 (3)
(5)疑
韦
石
(4)责
走 (6)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一)天京事变
1、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
洪杨矛盾(直接原因)
2、概况:
洪
逼
疑
杀
杨 杀 韦 责 石走
3、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2.重整国政
洪天 秀王 全
的局限性
注意:这里的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 的,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六千岁、五千岁。从太 平天国分封各王所采取的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可以 看出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所具有的的封建性。
二. 定都天京
1.发展形势
1852年春,从永安突围北 上,攻克武昌,队伍发展至 50万人。1853年春,放弃武 昌,沿长江东下。1853年, 攻占南京,并改名为天京, 作为都城。
总理朝政
《资政新篇》
没有实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军事指挥
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 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拓展延伸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 1859年洪仁玕到达天京,被封为干 王,总理朝政。写成《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 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上主张。 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 能付诸实践。
3.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 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4.永安建制
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封人为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 政权组织。
东王
西王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初中历史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预习单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预习速填】知识点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背景: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
2.概况: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起义军称“太平军”。
3.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分封诸王。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
知识点二定都天京1.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作为都城。
2.《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
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3.北伐和西征(1)开始时间:1853年。
(2)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3)结果:北伐军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战场则取得重大胜利。
(4)意义:标志着太平天国在进入全盛时期。
知识点三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时间:1856年。
(2)概况:杨秀清企图篡位。
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
(3)影响:使太平天国。
2.太平天国后期的统治(1)政治:洪秀全封为干王,总理朝政。
(2)军事:提拔陈玉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他们协同作战,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年夏,洪秀全病逝。
,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4.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自我检测】1.“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这首《题太平天国战史》对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进行了评价。
1851年,洪秀全发动起义并建号太平天国的地点()A.金田B.南京C.青浦D.慈溪2.《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足口粮外,余则归国库……如一家有婚娶弥月事,给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知识点
一、兴起
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鸦片
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洪秀全的前期准备
洪秀全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和同学冯云山传教并发展壮大。
3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达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发展壮大
1永安封王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均受东王制。
2定都天京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3太平天国的纲领文件
定都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4太平天国全盛
1853年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由胜转衰
1天京事变
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1856年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万岁,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出走。
这一事件称为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挽救危局
封洪仁玕为干王,洪仁玕颁布《资政新篇》为能实施。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将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利局面。
3天京陷落
曾国藩的湘军,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共同进攻。
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4评价
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斗争时间长,范围广。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启示:历史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命胜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