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统计学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统计学》复习提纲

《统计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计数与统计实践活动。

二、统计的发展1、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有实无名”的统计学】创始人:英国的威廉·配第(政治经济学之父)代表作:《政治算术》——统计学诞生的标志;文中针对英、法、荷兰的国情,利用数字、重量、尺度的方法,并配以朴素的图表(现代统计学广为采用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三国国力的比较,但没有使用“统计学”一词。

2、德国的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18世纪)【“有名无实”的统计学】代表人物:康令、阿亨瓦尔康令在大学开设“国势学”课程,以文字技术和比较为主,反映各国的国情国力;阿亨瓦尔继承和发展了康令的思想,并于1749年首次使用“统计学”代替“国势学”,认为统计学是关于各国基本制度的学问,但缺乏数字和内容。

3、数理统计学派(19世纪)代表人物:凯特勒(比利时)(古典统计学的完成者,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代表作:《社会物理学》——他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

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一、统计的三个含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成果)和统计学(理论)。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三、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第四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有限的比如人口数、企业数,反之比如大海里的鱼资源数。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注: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随着统计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1、统计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字来表示的,如性别、籍贯、工种等;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用数字来表示的,如年龄、身高、收入等。

统计学基础试题

统计学基础试题

统计学基础试题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期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

A.劳动时间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劳动生产率2.标志是说明( A )。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4.调查某乡镇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B.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C.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D.该乡镇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的工资5.对某地区三家不同部门进行某项改革的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某近阶段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以便为今后的普遍推广积累经验,这种调查是( C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6.按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 )A.75在第一组B.85在第二组C.85在第三组D.95在第四组7.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

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 C )A.2100B.2200C.2250D.2500第一步:一般情况下,组中值=(上限+下限)/2已知相邻组组中值为975,相邻组的上限即为末组的下限1000,即975=(1000+下限)/2 由该公式得到下限=950所以,相邻组组距=1000-950=50第二步:计算开口组的组中值时,只有下限而无上限,则组中值=下限+相邻组组距/2=1000+50/2=10258.在全国医院总体中,医院数(a)、医院医生人数(b)和病床张数(c)三个指标()A.都是总体单位总量B.a是总体安慰总量,b、c是总体标志总量C.都是总体标志总量D.b是总体安慰总量,a、c是总体标志总量9.某商店计划规定本年费用水平比去年下降4%,实际下降了6%,则该商店费用水平计划完成程度是( A )A.97.9%B.101.9%C.102.1%D.150%10.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A.平均差B.标准差系数C.标准差D.全距1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统计学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对统计学简答题的回答:问题一: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一门以数据为基础的科学,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

统计学通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提供对数据的定量描述和综合分析,以及基于数据的模型推断和决策制定。

问题二: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有哪些?统计学涉及各种基本概念,其中包括:1. 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指研究对象的整体,而样本是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个体或观察值。

样本通常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

2. 变量:统计学中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数值(如年龄、身高)、类别(如性别、职业)或其他类型的数据。

3. 观测值:对于给定的变量,观测值是指从总体或样本中获得的具体数值。

4. 参数和统计量:参数是指总体的数值特征,统计量是从样本中计算得到的数值特征。

统计学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参数。

5. 频数和频率:频数是指某个取值或某个范围的观测值在样本中出现的次数;频率是指频数和样本容量的比值。

问题三:统计学中的描述性统计方法有哪些?描述性统计方法用于对数据进行总结和描述,常见的方法包括:1. 中心趋势测量: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平均数是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中位数是将数据按大小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观测值,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观测值。

2. 离散程度测量:包括范围、方差和标准差。

范围是最大观测值与最小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方差是观测值与平均数之间的差异的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

3. 分布形态测量:包括偏态和峰态。

偏态描述数据分布在平均值两侧的不对称程度,峰态描述数据分布的陡峭程度。

问题四:统计学中的推断统计方法有哪些?推断统计方法用于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常见的方法包括:1. 参数估计:通过样本统计量(如样本均值)推断总体参数的值。

常见的参数估计方法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2. 假设检验:用于对某个总体参数假设进行验证。

统计学复习ppt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统计学复习ppt第3章++数据的图表展示
▪ 升序和降序 ▪ 寻找数据的基本特征
4. 数据透视
按需要汇总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二版)
数据审核
3 -8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二版)
数据审核—原始数据
(raw data)
1. 完整性审核
应调查的单位或个体是否有遗漏 所有的调查项目或变量是否填写齐全
2. 准确性审核
数据是否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内容是否符合 实际
3 -5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二版)
3.1 数据的预处理
3.1.1 3.1.2 3.1.3 3.1.4
数据审核 数据筛选 数据排序 数据透视表
3 -6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二版)
3 -7
数据的预处理
1. 数据审核
▪ 检查数据中的错误
2. 数据筛选
▪ 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3. 数据排序
3 - 17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二版)
数据透视表
(用Excel创建数据透视表)
第1步:在Excel工作表中建立数据清单 第2步:选中数据清单中的任意单元格,并选择【数据】菜单
中的【数据透视表和数据透视图】 第3步:确定数据源区域 第4步:在【向导—3步骤之3】中选择数据透视表的输出位置,
统计函数—COUNTIF
统计学
STATISTICS (第二版)
分类数据的图示—条形图
(bar chart)
1. 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短来表示 各类别数据的图形
2. 有单式条形图、复式条形图等形式
3. 主要用于反映分类数据的频数分布
4. 绘制时,各类别可以放在纵轴,称为条 形图,也可以放在横轴,称为柱形图 (column chart)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

期末复习题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8.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9.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10.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1.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2.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3.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14.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15.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16.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17.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18.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19.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20.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经济学考研复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和科目的方法

经济学考研复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和科目的方法

经济学考研复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和科目的方法考研复习是一项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尤其是经济学这门学科。

为了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和科目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有效地制定经济学考研复习计划。

一、确定复习目标在制定复习计划之前,你需要明确自己的复习目标。

考研经济学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多个领域。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复习时间,合理选择所需复习的科目。

二、制定复习计划1. 时间分配合理规划复习时间是复习计划的核心。

首先,你需要评估每个科目的难度和重要性,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一般来说,你可以根据科目的难易程度给出一个相对分配的时间比例。

2. 模块划分将每个科目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或主题,以便更好地组织复习内容和掌握重点。

比如宏观经济学可以划分为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国际经济等几个主题,微观经济学可以划分为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垄断与竞争等几个主题。

3. 周期安排将复习时间按周期进行安排,比如每周安排一个主题的复习内容,每天按照主题的不同划分出具体的复习任务。

这样可以有效地管理时间,同时也能够保证复习的全面性。

三、科目复习顺序的确定科目复习顺序的确定也是制定复习计划的关键。

一般来说,你可以根据以下几个原则来确定复习的顺序:1. 依据自身情况根据自己所擅长和不擅长的科目,选择相对较为容易的科目进行复习。

这样可以增强信心,并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基础。

2. 前后依赖关系有些科目之间存在前后依赖关系,比如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需要一定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在制定复习计划时,考虑到这种前后依赖关系,合理确定复习顺序,确保学习的连贯性。

3. 时间安排根据考试科目的权重和时间分配,合理安排复习顺序。

首先复习权重较高的科目,以确保这些科目的复习时间充足。

四、科目复习方法的选择除了合理规划复习时间和科目外,还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经济学考研复习方法:1. 刷题法经济学考研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备考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应用能力的培养。

统计学复习

统计学复习

统计学复习1.简述“统计”一次三种涵义——5ʹ“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统计资料也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所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它是进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决策依据,是社会公众了解国情、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主题;统计学是关于统计过程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简述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

统计学的认识力首先表现在它以准确的和无可争辩的事实为基础,同时,这些事实用数字加以表现,具有简短性和明显性。

数量性的特点,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特点。

这一特点也可把它和其他实质性的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学)区别开来。

2)总体性。

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指的是总体的数量方面。

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是统计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

3)具体性。

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方面是指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数量关系,这是它不同于数学的重要特点。

4)社会性。

统计学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点与自然技术统计学有所区别。

社会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

3.统计工作包括哪几个阶段?它们的关系如何?——论述1)统计调查,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科学的调查方法,搜集社会经济现象的实际资料的活动,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也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2)统计整理,是对调查来的大量统计资料加工整理、汇总、列表的过程、3)统计分析,是将加工整理好的统计资料加以分析研究,采用各种分析方法,计算各种分析指标,来解释社会经济过程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工作过程的三个阶段并不是孤立、截然分开的,它们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各个环节常常是交叉进行的。

4.简述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和种类。

1)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考试可能考名词解释】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成为总体单位3)注意:1.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不能把不同质的单位混在总体之中2. 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5.简述标志与指标的关系。

《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复习资料

《统计学-从数据到结论》复习资料

04 统计计算与软件应用
介绍常用统计计算方法和
统计软件(如R、Python
等)的应用。
02
描述统计学
数据类型和测量尺度
定性数据
01
也称为分类数据,表示事物的类别或属性。如性别、婚姻状况
等。
定量数据
02
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可进一步分为离散型数据和连续型数据。
如年龄、收入等。
测量尺度
03
包括名义尺度、顺序尺度、间距尺度和比例尺度,分别对应不
同的数据类型和统计分析方法。
频数分布和图形表示
频数分布表
用于展示各组数据的频数 或频率分布情况。
条形图
用条形长度表示各组频数 或频率的图形,适用于离 散型数据。
直方图
用矩形面积表示各组频数 的图形,适用于连续型数 据。
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测量
01 中心趋势测量
包括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用于描述数据的集 中趋势。
概率论基础
包括事件概率、条件概率、独立事件、贝 叶斯定理等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方差分析
用于比较不同组别间均值的差异是否显著 ,包括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等。
推断性统计
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方法,用于 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推断和决策 。
常见误区提示
样本代表性不足
在选择样本时,应确保样本具有足够 的代表性和随机性,以避免偏差和误
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预测方法及评价指标
预测方法
根据所选择的模型进行预测,包 括点预测和区间预测。
评价指标
采用均方误差(MSE)、均方根 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 (MAE)等指标来评价预测结果 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采用其 他指标如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 (MAPE)、Theil不等系数等来 评价预测结果的优劣。

江西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统计学总结

江西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统计学总结

江西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统计学总结江西省考研经济学复习资料——经济学原理与经济统计学总结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它涉及到人们以有限资源满足无限需求的决策过程。

下面我们将对经济学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见模型进行总结。

1.需求与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会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需求的变化可以由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来衡量。

2.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研究的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对总效益的影响。

边际收益递减是指随着生产或消费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的收益递减。

3.成本与效益成本是指为了获得商品或服务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效益是指获得商品或服务后的满足感或价值。

经济学认为个体应该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进行决策。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买卖双方的竞争程度,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数量和产业效率。

经济统计学经济统计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收集、整理和分析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数据。

下面我们将对经济统计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

1.数据分类与整理经济统计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

定量数据可以通过数值来描述,如价格、数量等;而定性数据则是描述性的,如颜色、形状等。

在整理数据时,常用的方法包括制表、统计描述和绘制图表等。

2.统计指标经济统计学中有一些常见的指标,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相关系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关系以及变化趋势。

3.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经济统计学中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

通过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并对样本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得到总体的一些特征和规律。

常见的抽样方法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4.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指根据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计量经济学之-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习题解析复习资料

计量经济学之-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习题解析复习资料
μ=0,σ=1 : 标准正态分布
随机变量标准化:
2
Ch2:概率统计复习 概率论复习
随机变量的统一定义:(1)取一切实数;(2)用概率函数描述概率分布 概率函数:
F(x) P( x)
连续随机变量:
离散随机变量:
3
Ch2:概率统计复习 概率论复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Expectation,mean)Ec: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加权平均。 方差(Variance) Var(c):随机变量的随机性。方差等于0?
联合密度函数 (2)矩
数学期望向量:
方差-协方差矩阵:
概率论复习
8
Ch2:概率统计复习
随机向量: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概率论复习
相关系数等于0意味着什么?相关系数等于1呢? (3)条件分布
条件概率分布函数: 条件概率密度函数: 乘法公式:
9
Ch2:概率统计复习
随机向量: (3)条件分布 条件矩: 条件数学期望:
14
Ch2:概率统计复习
参数估计:
总体
X ~ F(x, )
统计学复习
θ为未知参数,用样本提供的信息估计出θ
(1)矩估计:
1
n
n i1
X
r i
p E( X r ) r ( ),
r 1,2,
,k

1
n
n i1
X
r i
ˆr ( )
r (ˆ),
r 1,2, , k
从中解出估计量ˆ
15
Ch2:概率统计复习
条件方差:
概率论复习
条件数学期望和条件方差都是条件随机变量(ξ)的函数,是随机变量。
10
Ch2:概率统计复习 概率论复习

计量经济学的统计学基础

计量经济学的统计学基础

协方差的性质 (1)cov(x, x) D(x)
(2) cov(x, y) cov( y, x) (3) cov(ax,by) ab cov(x, y) (4) cov(x1 x2, y) cov(x1, y) cov(x2, y) (5) cov(c, x) 0,其中c为常数
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分布 ——总体和样本的连接点
x
N为自由度
定理 2 分布的和仍然服从 2 分布
若X 1 ,
X
2
,.
.
.
.
.
.
,X

n
互独立
,且X
i
~
2 (ki ),
i 1,2,......,n。则
n
X1+X 2+.....+ . X n ~ 2 ( ki ) i 1
n 时, 2(n) 正态分布
(3) t分布
• t分布的定义
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 ~ N(0,1),Y ~ 2(n), X与Y相互独立,
变量X的取值 x1 x2 相应概率P p1 p2
…… xn …… pn
n
Ex
p 1
x1
p 2
x2
pn xn
p i
xi
i 1
• 定义: 连续型随机变量数学期望的定义(略)
若连续型随机变量X有分布密度函数 x ,若积分
x
xdx绝对收敛,则E
x
x
xdx称为X的数学期望。
2.1 数学期望(续)
• 小结:数学期望的定义 • 随机变量的可能值以相应概率为权数的算术
平均数
• 数学期望,平均值,均值 • 反映了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或集中趋势 • 通常以E(*)表示期望运算,以μ表示期望值。

工商管理省考研全科复习资料整理

工商管理省考研全科复习资料整理

工商管理省考研全科复习资料整理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市场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对于准备参加工商管理省考研的学生来说,全科复习资料的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各个学科的角度出发,为大家整理出一份全科复习资料,以帮助大家高效备考。

一、经济学部分经济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整理经济学部分的复习资料对于打好基础非常关键。

1. 宏观经济学:- 经济增长与发展- 国民收入与经济增长模型- 货币与通胀- 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2. 微观经济学:- 市场供求关系- 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 成本与企业利润-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管理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学科,复习资料的整理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案例分析的实践。

1. 组织行为学:- 个体行为与决策- 组织结构与设计- 领导与管理- 团队与协作2. 运筹学:- 线性规划- 网络优化与项目管理- 库存管理与产能规划- 排队论与供应链管理3. 市场营销学:- 市场调研与消费者行为- 市场分析与定位策略- 产品与品牌管理- 价格与促销策略市场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重要学科,对于掌握市场经营和市场营销技巧非常关键。

1. 市场营销环境:- 宏观环境与市场机会- 竞争环境与竞争力分析- 法律与伦理环境- 文化与社会环境2. 市场细分与定位:-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选择- 市场定位与市场占有率- 市场定位策略的组合选择- 市场定位与品牌建设3. 产品与服务:- 产品与服务策略- 产品生命周期与产品组合- 服务与差异化竞争- 新产品开发与市场推广除了以上三个学科外,工商管理专业还涵盖了法律、统计学、会计学等其他学科的内容。

1. 法律知识:- 合同法与劳动法- 公司法与知识产权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法2. 统计学:- 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假设检验与决策分析-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3. 会计学:- 会计基础知识与核算制度- 财务报表与会计分析- 成本与管理会计- 财务决策与公司治理本文按照工商管理专业各个学科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份全科复习的参考资料。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

统计学原理复习提纲(复习总要求:结合每章节后客观题和作为作业布置的计算题)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1、统计的三个含义及其之间的关系。

P5三个含义:统计工作(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关系:统计工作(活动),即统计实践活动,是基础;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资料,统计资料是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物。

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它来源于统计实践,又高于统计实践,反过来指导统计实践。

2、统计学研究的对象:大量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3、具体性4、社会性3、统计的作用(功能):1、信息功能2、咨询功能3、监督功能4、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方法与工作过程.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哲学唯物辩证法、社会经济学、数学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归纳推断法及其他相关的方法统计工作过程P10-11:(统计任务、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管理),三个阶段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各环节常常是交叉进行的.重点掌握内容:(能联系实际进行判断)5、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P11—16(1)总体与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简称总体。

总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或差异性)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无限总体总体与总体单位具有相对性,随着研究任务的改变而改变(2)标志与指标.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分为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指标(统计指标)是说明现象总体量的特征的概念。

特点: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数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总量指标质量指标反映现象发展的相对水平、工作质量—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指标和标志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第二,指标都是可量的,而标志不一定是可量的。

经济师的统计学知识

经济师的统计学知识

经济师的统计学知识统计学是经济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它帮助经济师分析和解释经济数据,并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经济师在统计学方面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一、概述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

它提供了一套方法和工具,使经济师能够对大规模经济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经济师可以使用统计学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比如就业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或者消费者支出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联。

二、数据收集经济师需要了解如何有效地收集数据。

他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收集数据,包括调查问卷、实地观察和二手数据分析。

在收集数据时,经济师必须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以便做出准确的推论。

他们还需要了解抽样方法和调查设计,以便在进行实证研究时能够得出可靠的结论。

三、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于对数据进行概括和总结。

经济师需要掌握一些描述性统计技术,例如平均数、中位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经济师更好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趋势。

四、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用于验证经济假设的统计方法之一。

经济师可以使用假设检验来确定经济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假设检验可以帮助经济师确定观察到的样本结果是否具有统计意义,并且可以帮助他们得出结论。

五、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经济学中常用的一种统计方法。

它可以帮助经济师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未来的结果。

在回归分析中,经济师需要了解相关的统计模型、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概念。

六、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研究时间相关数据的一种统计方法。

它可以帮助经济师分析时间相关的经济数据,并预测未来的趋势。

经济师需要了解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和模型,例如平稳性、自相关和滞后等。

七、经济预测经济预测是经济师经常从事的工作之一。

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经济师可以对未来的经济情况进行预测。

他们可以使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和其他统计方法来进行预测,并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支持。

八、统计软件在现代经济学中,统计软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

统计学原理知识点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的学科,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工程技术领域,统计学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统计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它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是对已有数据进行整理和总结,包括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度量;推断统计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等内容。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统计学中的数据类型。

在统计学中,数据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种类型。

定量数据是可以用数字表示的数据,包括连续型数据和离散型数据;定性数据则是用文字描述的数据,通常表示某种特征或属性。

另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统计学中的概率理论。

概率是统计学的重要基础,它用来描述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概率理论包括基本概率、条件概率、贝叶斯定理等内容,它们在统计推断和决策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此外,统计学中的抽样技术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抽样技术是指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方法,它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法,对于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统计学中的统计推断方法。

统计推断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种方法。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假设检验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假设检验,判断总体参数是否符合某种假设。

总的来说,统计学原理知识点涉及到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数据类型、概率理论、抽样技术和统计推断方法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至关重要,它们不仅对于学习统计学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对于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统计学概念复习提纲

统计学概念复习提纲

现象的分布特征:1.丘形分布或钟形分布(中间大两头小,正态分布、左偏、右偏分布) 2.U形分布(两头大中间小,如幸福感/人口死亡率按年龄的分布) 3.J形分布与倒J形分布(洛伦茨曲线)
相对数:两个有联系的数据对比计算的比率。其计量单位的表现形式一般为百分数、千分数、系数、倍数和成数等。
动态相对数表格数据填写:
置信区间:总体参数可能所属范围。
置信限:置信区间的界限,有上限和下限之分。X(平均数)±Z(查表值)*6/厂n
指数:商务管理分析和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方法,是常用的一种指标。
广义指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程度或差异程度的指标,是测定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特定变量的变动情况的比较指标,包括了一切动态相对数和某些比较相对数。
3.数理统计学派:凯特勒(比利时)进一步将国势学派、政治算术和概率论综合,最终形成近代统计学。
总体:研究对象的集合体
总体单位:研究对象中个体
关系:总体单位构成总体,总体包含总体单位
举例:广东GDP和全国GDP
1.品质标志:用文字表示总体单位的品质或属性。
2.数量标志:用可运算的数字表示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商务统计资料的整理:一般分为审核、分组、汇总和编统计表四个步骤。
பைடு நூலகம்
统计分组:根据实物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究的任务,对所要研究的对象总体依照一定的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组)的一种统计方法。其关键在于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
分配数列:统计分组和汇总后,将各组次数依分组顺序,一次编排而形成的数列叫频数分配数列。分配数列必须具备的两个要素:1.组别(即按分组标志划分的各个组) 2.分配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频数或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各组标志值X * 各组次数f)总和]/总次数f

统计经济知识点总结

统计经济知识点总结

统计经济知识点总结统计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如下:一、基本概念1. 统计经济学的概念及发展历史统计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统计方法和原理,主要包括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和计量经济学。

统计经济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发展,统计经济学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

目前,统计经济学在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制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统计与经济变量统计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变量和微观经济变量。

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GDP)、消费水平、投资水平、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微观经济变量包括个体消费、生产、就业、收入等。

统计经济学通过对这些变量的统计分析和测量,可以揭示经济现象和问题的本质,为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 统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统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学和经济计量学等。

统计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计量经济学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和问题,并进行经济政策分析和预测。

二、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处理1. 经济数据的来源和类型经济数据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际组织、各类调查和样本调查等,数据类型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是同一经济变量在不同时间上的观测值,横截面数据是同一时间不同经济变量的观测值。

通过收集和整理这些数据,可以为统计经济学的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2. 经济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经济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对于统计经济学的研究至关重要。

经济数据的质量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这些质量特征直接影响数据的使用和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统计经济学研究者需要对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和验证,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经济数据的处理和清洗经济数据在收集后往往需要进行处理和清洗,以消除数据中的错误和异常值。

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数据清洗、变换和填充等,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为后续的统计分析和建模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

统计学原理复习重点概述本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知识。

第一部分统计基础知识第一章和第二章数据收集部分。

第二部分描述统计第二章统计数据整理部分(表格与图形法)、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静态数据描述法)和动态数据描述法,即第六章时间数列分析和第八章统计指数。

第三部分推断统计第四章抽样估计和第五章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

第一章绪论。

本章介绍统计学及相关概念,勾勒了本课程的框架结构——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是统计的三层含义,总体、样本及指标等概念。

统计的三层含义及相互关系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科学,是一门关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的科学。

(一)统计工作(统计的基本含义)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活动的总称。

(二)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三)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描述、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论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事物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四)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实践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三个主要的统计学派1、政治算术学派代表人物:英国的威廉·配第(1623-1687)、约翰·格朗特(1620-1674)等。

威廉·配第的代表著《政治算术》对当时的英、荷、法等国的“ 国富和力量”进行了数量的计算和比较;格朗特写出了第一本关于人口统计的著作。

他们开创了从数量方面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先例。

可以说,威廉·配第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2、记述学派(国势学派〕代表人物:德国的康令(1606-1681)阿亨瓦尔(1719-1772;1764年首创统计学一词)他们在大学中开设“ 国势学”课程,采用记述性材料,讲述国家“ 显著事项”,籍以说明管理国家的方法。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

统计学复习要点第一篇:统计学复习要点第1章统计和统计数据数据类别;总体、样本;几种概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第2章用图表展示数据定性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列联表图:条形图(复式),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定量数据表:频数分布表(分组)图:直方图、茎叶图、箱线图;垂线图、误差图;散点图;雷达图,轮廓图第3章用统计量描述数据水平:均值,中位数,分位数,众数(选择原则)差异:极差,四分位差;方差,标准差,标准分数(经验法则);离散系数分布:偏态,峰态(解读)第4章概率分布重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超几何分布,正态分布(判断);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统计量分布:参数,统计量,抽样分布,中心极限定理,标准误第5章参数估计点估计:原理,缺陷区间估计:置信区间,置信度评价标准:无偏,有效,一致性单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比例方差大样本小样本大样本χ2分布σ2已知σ2已知Z分布Z分布Z分布σ2未知σ2未知Z分布t分布两个总体参数估计待估参数均值差独立大样本σ12、σ22已Z分布独立小样本正态总体σ12、σ22已知Z分布σ12=σ22t分布比例差独立大样本Z分布方差比匹配样本F分布t分布σ12、σ22未知σ12、σ22未Z分布σ12≠σ22t分布第6章假设检验原假设,备择假设;如何提假设显著性水平,P值,第一、二类错误结果表述(拒绝,不拒绝)参数检验(对照参数估计)第7章分类变量的推断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卡方独立性检验,相关性度量(3种系数)第8章方差分析与实验设计方差分析研究的问题,基本原理,基本假设方差分析表,参数估计表实验设计3种设计以及与方差分析的对应第9、10章回归分析回归的基本流程:判断有无关系、建模、检验、预测模型好坏的评判标准:判定系数,估计标准误差多元回归特有问题:调整判定系数,多重共线性(产生的问题,识别,处理),哑变量回归(系数解读)第11章时间序列时间序列的几种成分不同类型时间序列对应的预测方法:基本原理第二篇:应用统计学复习要点(09)应用统计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1、知道统计的三种含义及关系(P1)2、知道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概念与特征(P5)3、知道标志与指标的含义与分类(P6)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1、知道统计调查的方式分类(P15)2、知道统计调查的方法分类(P17)3、知道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P18)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1、知道统计分组的原则与分组整理的步骤(P31)2、知道统计表的构成及设计原则(P38)3、会编制频数分布表(例3.2、计算题1和2)第四章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测度1、知道集中趋势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3)2、知道离散程度的含义及常用测度指标(P64)3、知道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与数据分布特征的关系(P70、P72)4、会计算平均数和离散系数(计算题1、2和4)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1、知道相关关系的含义及分类(P130)2、知道相关系数的含义、性质与相关程度的划分(P135)3、知道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含义(P131)4、知道回归参数的经济意义(P138)5、能完成方差分析表并由回归分析表回答相关问题(计算题3)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1、知道时间序列的概念、分类及编制原则(P156、P157)2、知道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及不规则变动的含义(P169)3、会计算水平分析指标和速度分析指标(计算题1和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统计学即统计理论,是统计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

是研究如何对客观事物数量方面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的原理、原则与方式、方法的科学。

科学的定义: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统计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对不确定性进行量化,使其精确。

2、描述统计(P5):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3、推断统计(P6):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4、总体: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统计总体: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所形成的集合具有大量性、同质性、变异性、等特征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体单位称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

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相对性: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但是总体或总体单位的区分不是固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样本( P11):是总体的一部分单位。

6、标志:是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标志按性质可以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其中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在原始状态下无法量化,而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在原始状态下能够量化。

统计研究是从登记标志开始,并通过对标志的综合来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因此标志是统计研究的起点。

标志表现:即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如果说标志是统计所要调查的项目,那么标志表现是调查所得结果,标志的实际体现。

标志表现有品质标志表现和数量标志表现之分。

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述,因此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但对其对应的单位进行总计时就形成统计指标。

数量标志表现是一具体数值,也称标志值。

标志按变异情况可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可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差异性。

不变标志决定总体的同质性。

可变标志: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不完全相同,即标志表现有差别。

不变标志:一个标志在总体各单位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即标志表现无差别。

7、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性质: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其中数量性:统计指标是数量范畴,“没有无数量的指标”。

如某系男生数量占全系学生数的比重为100%。

反之,如某系学生的性别为男,“男”不是数量,因此这不是指标,而是标志表现。

具体性: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特征,即统计指标“质的规定性。

综合性:对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说明,是由个体数量综合而来的。

正确理解统计指标时应注意:统计指标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总体范围、时间、地点、指标数值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数量性质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也称总量指标,一般通过数量标志值直接汇总而来,用绝对数表示,指标数值均有单位。

质量指标: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体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又分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分别用相对数和平均数表示,它们通常是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派生出来的,反映现象之间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

8、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区别:第一,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第二,指标具有可量性,无论是数量指标还是质量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则不一定。

数量标志具有可量性,品质标志不具有可量性。

联系:第一,指标值往往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 第二,在一定条件下,数量标志和指标存在着变换关系。

9、统计分组的概念:指根据事物的内在特点和统计研究的需要,按一定的标志将统计总体区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统计研究方法。

对总体而言,是“分”,即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异的若干部分。

对总体单位而言,是“合”,即将性质相同的个体组合起来,在同一组内则保持着相同的性质。

10、抽样方法有哪些以及各自的特点一、简单随机抽样:简单、直观,在抽样框完整时,可直接从中抽取样本;用样本统计量对目标量进行估计比较方便。

二、分层抽样:将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

三、系统抽样:操作简便,可提高估计的精度;对估计量方差的估计比较困难。

四、整群抽样:抽样时只需群的抽样框,可简化工作量;调查的地点相对集中,节省调查费用,方便调查的实施;缺点是估计的精度较差。

11、掌握样本均值、比率和方差的抽样分布以及两个样本的均值之差、比率之差和方差比的抽样分布、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是什么?12、假设检验的概念及其两类错误、掌握一个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概念:它是先对总体参数提出一个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两类错误:第1类错误: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第2类错误:当原假设为假时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13、方差分析的概念 掌握方差分析的两类方差及其熟练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变量间的关系有哪些? 概念: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通过检验各总体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本质是研究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比如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等。

14-1相关关系的类型、相关关系和回归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1. 按相关关系设计变量的多少,分为单相关和复相关2、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3按变化的方向,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4按变量的相关程度,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

区别:1、从研究目的上看,相关分析师研究变量间相互联系的方向和程度;回归分析是寻求变量间联系得具体数学形式,是根据自变量的固定值去估计和预测因变量的值。

联系:1、共同的研究对象,都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分析,2、只有当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时,用回归分析去寻求相关的性质和程度,要研究变量间具体的数字形式足有赖于回归分析。

2、对变量的处理来看,相关分析中德变量均为随机变量,不考虑两者的因素关系;回归分析师在变量因果关系的基础上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具体影响,回归分析中经常假定自变量在重复抽样中是取固定值的非随机变量,只是因变量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

14-2掌握简单的线性相关计算方法 P231-235最小二乘法估计拟合一元回归直线方程相关系数置信区间15、时间数列及其构成要素时间数列把反映现象发展水平的统计指标数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统计数列,又称动态数列。

构成要素:1、现象所属的时间 2、反映现象发展水平的指标数值16、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区别ni n i i ini ini i ni ii 1012121111=====X Y nX XnY X Y X n i ni i i n i i n i i n i i i 1012121111ˆˆˆβββ-=⎪⎭⎫ ⎝⎛-⎪⎭⎫⎝⎛⎪⎭⎫⎝⎛-=∑∑∑∑∑=====^22222()11()()iiiiiY Y eRY Y Y Y -=-=---∑∑∑∑R ===--n i i pYYn Y n 122ˆˆ2/,2ˆ2/,2αα()()∑=----+=⋅+≤≤⋅-n i i p Y Y n Y n X X X X nS S S t Y Y E S t Y 122ˆˆ2/,2ˆ2/,21where ˆ)(ˆαα区别:1、是否可加2、与其时间长短是否有直接联系3、是连续登记还是一次性登记时间数列:nan a a a a n ∑=+++= 21时期数列:∑-=--++++++1111232121222n i in n n f f a a f a a f a a 17、会计算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发展速度-1已知某地区如下数据,计算年度化增长率1) 1999年1月份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5亿元, 2000年1月份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0亿元解:由于是月份数据,所以 m = 12;从1999年1月到2000年1月所跨的月份总数为12,所以 n = 12%20125301212=-⎪⎭⎫⎝⎛=A G 即年度化增长率为20%,这实际上就是年增长率,因为所跨的时期总数为1年。

也就是该地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年增长率为20%18、指数的概念及其分类概念:从广义上讲,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从狭义上讲,指数是指反映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状况和对比关系的特殊相对数. 分类:按反映的对象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体指数按表示的特征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按其采用的指标形式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按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解:1、销售量综合指数为: ﹪42.1502380035800001===∑∑PQ P Q K Q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加的销售额:()元1200023800358000001=-=-∑∑P Q P Q 2、价格综合指数为﹪54.1073580038500111===∑∑QP QP K P因价格的提高而增加的销售额为:()元270035800385000111=-=-∑∑P Q P Q1拉氏指数:同度量因素均固定在基期,不包含同度量因素变化的影响()()∑∑∑∑==001001P Q P Q K QP Q P K LQ LP2、派氏指数:同度量因素均固定在报告期,包含了同度量因素变化的影响()()∑∑∑∑==1011111P Q P Q K QP Q P K P Q P P3、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11111111111q P P P q P q P q P K K P P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