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劳务派遣制度指的是一种用人单位将有关劳动者派遣给其他用人单位从事工作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国内外都有存在,其存在与否、发展状况、争议与等方面都呈现出较大差异。
下面将从国内外的劳务派遣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争议与发展趋势等方面分析劳务派遣制度的国内外情况。
在国外,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的较早。
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劳务派遣制度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用工市场上占据较大比重。
在这些国家,企业为了应对市场风险和需求波动,普遍采用向劳务派遣公司租借劳动力的方式。
劳务派遣制度在这些国家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用工方式,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要进行快速调整;另一方面,它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使得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
然而,劳务派遣制度在国外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由于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动条件和待遇一般较低,导致劳务派遣制度受到了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批评。
比如,在美国,劳务派遣员工常常面临着低工资、缺乏福利和职业保障等问题,这引发了一系列关于劳务派遣制度是否剥削劳动力的争议。
此外,劳务派遣制度也容易被用来规避劳动法律和规定,使得用工单位能够规避雇佣正式员工所需承担的各种成本和责任。
相比之下,在中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相对较晚。
在近几十年的开放进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国也开始出现了劳务派遣制度。
劳务派遣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中国政府进行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调整,为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竞争,企业需要更加灵活的用工机制,劳务派遣制度也因此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然而,劳务派遣制度在中国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劳务派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正式工与劳务派遣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很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低于正式工。
其次,劳务派遣制度也加剧了用人单位的用工不稳定性,他们更容易通过替代性用工免除劳动关系以及相关的员工福利和权益。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及对策三篇
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及对策三篇篇一:劳务派遣常见问题一、什么是劳务派遣?劳务派遣,亦称人力资源派遣,是近年我国劳务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而开办的新的劳务中介服务项目,是一种新的用人方式。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通过正规劳务派遣公司,派遣所需要的各类人员(销售人员\文员\普通技工\劳务工等)。
实行劳务派遣后,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组织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或派遣协议,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实际用人单位与劳务人员签订《上岗协议》,三方关系如下:二、劳务派遣的作用(优势)在哪里?为了规范劳动合同制度,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要求"用人单位要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并按规定享受各项遇"。
如果用工单位在短时间内将所有人员都做到规范用工,工作量极大,所以,委托劳务派遣公司为公司实施劳务派遣,并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则是捷径--1、采取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方式,员工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动合同》,保证了劳资双方在遵守劳动法的前提下实现了用工受法律保护,员工的权益也有了保障。
员工由于有劳动合同的保护和约束将更努力为用工单位工作,而原有的福利待遇和管理制度都没有变化;2、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根据国家规定为派遣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按规定的比例定期缴纳社会保险,员工因为用工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工龄得到延续,失业、医疗、工伤和退休后生活有了保障;3、因劳动关系在劳务派遣公司,故人事档案的管理也劳务派遣公司,使劳务人员开具各种与人事档案相关的证明更加快捷,总之,实行劳务派遣后,最大限度地净化了用工的管理职能,减轻了企业的工作负担,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市场竞争,理顺了劳动关系,规范了用工行为,使用工单位和员工建立起和谐稳定的劳务关系,因此对劳动者个人来讲,改变用工方式后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加有了保证。
三、劳务派遣手续如何办理?劳务派遣手续简便,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合同》,提出派遣人员的需求(人员可以由用人单位自行招聘,也可通过劳务派遣公司招聘),确定用人名单,然后由劳务派遣机构办理用工手续,具体办理派遣手续程序如下:1、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机构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劳务派遣制度在国内外的诸多研究中涉及到多个领域,如经济学、劳动法学、社会学等。
本篇文档就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以期进一步深入分析劳务派遣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劳务派遣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一、劳务派遣制度的定义和起源劳务派遣制度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形式,自20世纪70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国家兴起,由于能够实现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经营,以及提高劳动力灵活性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在国内,劳务派遣制度则起源于1980年代末期,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劳务派遣制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二、国内外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践1.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践在国外,劳务派遣制度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中,劳务派遣制度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雇佣形式,尤其在金融、工业、IT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各国的劳务派遣制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日本的劳动派遣制度国家对其实施了一系列的法律保障等。
2.国内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践从国外引进以来,国内的劳务派遣制度已经不断成长和完善。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劳务派遣人员已达680万人。
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务派遣不再只集中在传统的制造业、物流业等领域,也涉及到了更加高端的技术服务领域。
三、劳务派遣制度面临的问题1.劳动关系性质不明确由于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较为模糊,劳务派遣人员在获得劳动权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2.安全隐患鉴于劳务派遣工人常常在第三方企业或场所工作,而人员的管理和安全防范也相应缺乏保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很难定责和追究责任。
3.劳动力流动性强跨企业的流动性、就业期短、无固定工作地点等特点,都会影响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集体荣誉感,给公司的行业市场地位造成困扰。
四、劳务派遣制度的前景展望1.在发挥宏观作用方面,完善劳动派遣的政策体系,使劳动派遣在国内的务实应用能够进一步夯实;2.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城市安全管理、科技创新管理、流动工人的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实践,使得这些人群在工作中得到更好的体现;3.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符合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劳务派遣制度,鼓励劳动派遣人员积极为企业做贡献,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赢。
劳务派遣文献综述
劳务派遣文献综述国内劳务派遣研究综述劳动关系郑萍 2013101554摘要:劳务派遣是劳动弹性化的产物,是一种特殊雇佣形态,属非典型性雇佣关系,本文整理了国内学者有关劳务派遣的研究,从劳务派遣的概念研究、劳务派遣产生及发展、我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我国劳务派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学者对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思考方面进行了综述和分析,最后提出劳务派遣的研究展望,以期对后续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一些借鉴之用。
关键词: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现状问题引言现阶段,灵活就业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接受的就业形式,其所带来的多元化雇佣方式的运用在我国也形成一定的规模。
但是,灵活就业在为我们带来就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冲击着传统的劳动关系,导致劳动关系从属性弱化,形成了非标准化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非标准化不仅是世界各国企业所必须面临的情况,也是我国的一种现实选择。
在这种背景下,劳务派遣业应运而生。
劳务派遣作为产业领域雇佣劳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对它的规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由于劳务派遣所涉及的三方关系较为复杂,且在社会实践中所产生的问题也多种多样。
目前,我国的劳务派遣用工正向着普遍化和常态化的趋势发展,并且这种用工的规模扩大速度异乎寻常。
近几年,我国劳务派遣企业类型出现明显的多样化情形,民营、外资类派遣(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逐步开始活跃于劳动力市场中。
随着劳务派遣业的蓬勃发展,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步出现。
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以期对后续研究者的进一步研究劳务派遣相关问题起到一些借鉴之用。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研究1、劳务派遣的定义界定劳务派遣是一种新的用工形式,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地区发展得比较早。
我国劳务派遣发展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众多学者开始将之作为研究的对象。
关于劳务派遣的概念,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研究中使用不同的名字来进行界定,如“人力派遣”、“人才派遣”、“劳动派遣”、“劳动派遣”以及“人才租赁”等。
关于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今的劳动市场中,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用工需求,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随着劳务派遣的广泛应用,也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寻找有效的对策。
一、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一)劳务派遣单位资质参差不齐目前,市场上的劳务派遣单位数量众多,但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劳务派遣单位缺乏必要的资金、人员和管理经验,无法为用工单位和派遣员工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
部分单位甚至存在违规操作,如未依法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等,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派遣员工权益保障不足派遣员工在工作中往往面临着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
由于他们与用工单位不存在直接的劳动关系,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例如,派遣员工可能无法享受到与正式员工同等的福利和奖金,在加班工资、带薪休假等方面也可能存在差异。
此外,派遣员工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平对待时,也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进行申诉和解决。
(三)用工单位对派遣员工的管理不规范一些用工单位在使用派遣员工时,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
他们没有将派遣员工纳入到企业的整体管理体系中,对派遣员工的培训、考核、晋升等方面缺乏有效的规划和措施。
这不仅影响了派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也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例如,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派遣员工可能无法胜任工作,导致工作失误和质量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和晋升机制,派遣员工可能感到前途渺茫,从而选择离职,增加了企业的人员流动成本。
(四)劳务派遣行业监管不到位目前,我国对劳务派遣行业的监管还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约束力度不够。
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着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的情况。
这使得一些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查处和纠正,进一步加剧了劳务派遣市场的混乱局面。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考文献综述
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思考文献综述一、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写作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低技能的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而且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造成失业人口激增,就业矛盾日益突出。
经济全球化促使顾客需求多样化,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愈来愈激烈。
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力求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劳务派遣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之一。
我国《劳动合同法》己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其对劳务派遣的规定弥补了我国对劳务派遣规制的法律空白,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无法最大程度上保护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所以,对劳务派遣进行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二、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研究(一)国内关于劳务派遣制度存在问题的研究1.劳务派遣成为企业规避风险的手段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劳务派遣人员总数为2700万人,主要由农民工、下岗工人、城镇失业人员、企业内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构成,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人员总数占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5.9%。
学者李滨生认为由于派遣工工资及福利待遇远低于企业直接雇佣的员工,且可以避免直接用人可能带来的种种不确定风险,劳务派遣用工成为企业降低用工成本、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一种手段。
[1]2.劳动者逆向派遣问题突出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用人单位形式,打破了传统雇佣关系中雇主直接雇佣劳动者从事劳动的特点。
而正是因为这样的新兴的特点,使得存在着严重的逆向派遣的现象,侵害劳动者的权益。
学者陈珺媚、陈益杰从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方面,总结必须严格规定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应承担的各自责任和连带责任的范围,应设立一个专门的政府机构对劳务派遣行为进行监管。
[2]3.劳动者同工同酬难以实现同工同酬是我国劳务派遣制度所必须遵循的,然而我国很多的用人单位却达不到同工同酬,这样就严重损害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
论我国劳务派遣中的问题和改善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劳动力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将自身部分岗位的用工需求通过劳务派遣机构委托管理的一种用工形式。
通过劳务派遣,用人单位可以灵活调配人力资源,降低用工成本,提高用工效率。
劳务派遣也为一些求职者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的发展。
随着劳务派遣行业的不断增长,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些用人单位滥用劳务派遣制度,将正常用工岗位通过劳务派遣形式实施,导致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受损。
一些劳务派遣机构存在资质不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也给劳务派遣制度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当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改善制度、加强管理等措施来解决。
接下来将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探讨导致问题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以期为劳务派遣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2 问题概述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诸多问题,这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劳务派遣工人在工作中面临着诸多不公平待遇,劳动权益难以保障,工作环境差,工资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劳务派遣工人的合法权益,也对整个劳务派遣行业的形象和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亟需对劳务派遣制度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加强对劳务派遣工人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劳务派遣工人的待遇和工作环境,确保他们能够在公平、安全、有尊严的环境下工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有序、稳定的劳务派遣市场,推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劳务派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我国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1.劳务派遣制度不规范:目前我国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着许多漏洞和不完善之处,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公司利用制度漏洞进行非法操作,给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保护带来困难。
2.劳务派遣工人权益受损:劳务派遣工人在工资、社保、工作环境等方面常常受到不公平对待,有些劳务派遣工人甚至面临拖欠工资、缺乏社保等问题。
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在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劳务派遣制度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并采取有效对策加以解决。
一、劳务派遣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派遣工与正式工待遇不平等在许多企业中,派遣工往往从事与正式工相同或相似的工作,但在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方面却存在较大差距。
派遣工的工资水平通常低于正式工,福利待遇也不如正式工优厚,甚至在一些企业中,派遣工无法享受正常的带薪休假、培训晋升等机会。
这种待遇上的不平等,不仅损害了派遣工的合法权益,也容易导致派遣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劳务派遣单位良莠不齐目前,劳务派遣市场上存在着大量规模较小、管理不规范的劳务派遣单位。
这些单位在资质审核、人员招聘、合同签订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甚至存在违法违规行为。
一些劳务派遣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派遣工的权益保护,不按照法律法规为派遣工缴纳社会保险,不与派遣工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导致派遣工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派遣用工范围不规范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劳务派遣用工应当限于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规避法律责任,将劳务派遣用工范围扩大到了主营业务岗位,甚至出现了“逆向派遣”等现象,即企业将原本的正式工转为派遣工,严重违反了劳务派遣制度的初衷。
(四)派遣工职业发展受限由于派遣工与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劳动关系,在职业发展方面往往受到限制。
用工单位通常不会将派遣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派遣工难以获得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
这不仅影响了派遣工的个人成长,也不利于企业留住优秀人才,造成人才的流失。
(五)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对于劳务派遣制度的监管还存在一定的漏洞。
劳动监察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信息不对称、执法手段有限等。
同时,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
国内外劳务差遣问题研究综述1.外国对劳务差遣的研究劳务差遣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用工方式,一些大型的劳务差遣机构不单在本国展开差遣业务,其业务也延长到了其余国家,成为跨国性的差遣机构。
劳务差遣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分化,一类是包含洁净工、保安、建筑工人等在内的相对低技术和低薪资的低端差遣服务;另一类是包含技术工人、翻译、会计、律师等在内的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差遣服务。
2001年,Peck 等人经过研究美国芝加哥地域的劳务差遣用工方式的发展状况,发现了劳务差遣产生的两种分化。
可是,在波及公司中心工作的岗位上,美国的好多公司仍是会选择使用正式员工,而非差遣员工。
2002年,Kunda等人经过研究52位身为劳务差遣员工的高技术专业人材选择作为劳务差遣员工的原由及其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发现这些作为差遣员工会获取比成为某个公司的正式员工的收入要高,可是他们也会感觉忧虑,没法真实融入工作的公司。
劳务差遣发展中固然产生了低端和高端两种分化,但劳务差遣员工从事的工作仍旧以相对低技术和低薪资的低端差遣服务为主,他们的往常工作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线岗位。
外国的文件也波及劳务差遣员工同工不一样酬、工作能力等问题。
1998年,Segal等人研究了美国的劳务差遣员工和正式员工薪酬方面的差别,研究发现正式员工获取的收入会比劳务差遣员工多15%-20%,而劳务差遣员工转正后的收入也只比以前多出10%。
有些欧盟国家为了缓解劳务差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不一样样待遇,开始履行“非鄙视原则”。
2010年,Jeroen等人使用分层多元回归剖析法研究论证了劳务差遣员工在公正感知方面和正式员工不一样。
2011年,Jahn等人的研究表现了劳务差遣用工的正面影响,他们利用两阶段选择修正模型剖析了差遣员工和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发现劳务差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会跟着差遣员工工龄的增添不停减小,这类变化特别发生在女性身上。
并且劳务差遣员工转正以后的工作能力能很快追上那些向来是正式编制的员工,也就是说劳务差遣员工在差遣形式工作中,能够更快的累积自己能力。
新形势下劳务派遣的问题和发展对策分析
劳务派遣对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促进就业:劳务派遣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提高效率:劳务派遣可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经济发展:劳务派遣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社会问题:劳务派遣也可能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如劳动权益保护、社会保障等问题
社会公平受损:劳 务派遣可能导致社 会贫富差距扩大, 影响社会公平正义 。
劳务派遣利弊的权衡与选择
优势: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劣势:员工稳定性差,缺乏归属感 选择: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派遣方式 发展对策:加强监管,保障员工权益,提高派遣服务质量
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适用范围: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 适用条件:用人单位需要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 适用条件:劳务派遣公司具备相关资质和条件 适用条件:劳务派遣人员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
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
劳务派遣员工权益保障不足
劳务派遣员工职业发展受限
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待遇较低
劳务派遣员工工作稳定性较差
劳务派遣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律法规不完 善:缺乏对劳 务派遣的明确
规定和监管
企业追求利益 最大化:通过 劳务派遣降低 成本,逃避责
任
劳动者权益保 护不足:劳务 派遣员工往往 面临工资低、 福利差等问题
降低企业风险:劳务派遣公司承担 员工工伤、社保等风险,降低企业 风险。
劳务派遣的弊端
员工权益受损:劳务 派遣员工可能面临工 资待遇、社会保险等 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劳动关系不稳定:劳 务派遣员工可能面临 频繁更换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不稳定等问 题
企业责任缺失:劳务 派遣企业可能存在逃 避社会责任、不履行 劳动法规定的义务等 问题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1.国外对劳务派遣的研究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用工方式,一些大型的劳务派遣机构不仅在本国开展派遣业务,其业务也延伸到了其他国家,成为跨国性的派遣机构。
劳务派遣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分化,一类是包括清洁工、保安、建筑工人等在内的相对低技能和低工资的低端派遣服务;另一类是包括技术工人、翻译、会计、律师等在内的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派遣服务。
2001 年,Peck 等人通过研究美国芝加哥地区的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发展情况,发现了劳务派遣产生的两种分化。
不过,在涉及企业核心工作的岗位上,美国的很多企业还是会选择使用正式员工,而非派遣员工。
2002 年,Kunda 等人通过研究 52 位身为劳务派遣员工的高技能专业人才选择作为劳务派遣员工的原因及其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发现这些作为派遣员工会获得比成为某个企业的正式员工的收入要高,但是他们也会感到焦虑,无法真正融入工作的企业。
劳务派遣发展中虽然产生了低端和高端两种分化,但劳务派遣员工从事的工作仍然以相对低技能和低工资的低端派遣服务为主,他们的通常工作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线岗位。
国外的文献也涉及劳务派遣员工同工不同酬、工作能力等问题。
1998 年,Segal 等人研究了美国的劳务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薪酬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正式员工获得的收入会比劳务派遣员工多 15%-20%,而劳务派遣员工转正后的收入也只比之前多出 10%。
有些欧盟国家为了缓解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不平等待遇,开始执行“非歧视原则”。
2010年,Jeroen 等人使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论证了劳务派遣员工在公平感知方面和正式员工不同。
2011 年,Jahn 等人的研究体现了劳务派遣用工的正面影响,他们利用两阶段选择修正模型分析了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发现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会随着派遣员工工龄的增加不断减小,这种变化尤其发生在女性身上。
而且劳务派遣员工转正之后的工作能力能很快赶上那些一直是正式编制的员工,也就是说劳务派遣员工在派遣形式工作中,可以更快的积累自身能力。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劳务派遣制度作出了相关的规定,劳务派遣制度在我国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使用,尤其是用工单位,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更是对这一制度发展到了滥用的地步,以至于违背了这一制度设置的初衷。
劳务派遣制度是一个舶来品,在国外的发展对我们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比较国内外的发展历程以及制度特点能够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该制度在我国存在的不足,以及又将如何完善这一制度。
关键词:劳务派遣;国内外发展;现状;不足劳务派遣是指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和劳务派遣资质的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将其派遣到用人单位,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场所内劳动,接受用人单位的指挥,监督,以完成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用工方式。
这是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基础之上,适用并展了劳务派遣制度。
虽然这样一种用工形式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但也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例如劳动者权益的保护的欠缺,劳动者的晋升机会受限,这些看似只关系劳动者方面的问题,实则对企业的长足发展极为不利,长此以往则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一、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及现状(以日本、美国为例)劳务派遣制度因其灵活的用工形式,以及积极作用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青睐,从世界范围来看,这种用工形式得到了普遍的适用,同时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有了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背景。
侯力,于山梅(2006)《日本劳务派遣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以及平力群(2010)《日本劳务派遣制度改革及其问题》主要介绍了日本的劳务派遣制度发展状况,发展过程,发展背景,以及迅速发展的原因,这些对我国都有很高的借鉴意义。
关于日本的劳务派遣制度是与其终身雇佣制度不可分割的,正是在以终身雇佣制的基础上才滋生了派遣制的土壤。
由文献可知日本的劳务派遣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禁止阶段,列举许可阶段和列举不许可阶段。
劳务派遣制度国内外
美国劳务派遣制度主要受联邦和州法律的规 定,包括派遣机构资质、派遣工权益保护、 雇主责任等方面。
行业现状
对我国启示
美国劳务派遣行业规模庞大,涉及多个行业 领域,如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等。
美国劳务派遣制度在保护派遣工权益、规范 派遣机构行为、明确雇主责任等方面对我国 劳务派遣制度有借鉴意义。
欧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务派遣制度
起源与演变
欧洲劳务派遣制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从传统 临时工到全职派遣工的转变,逐渐形成了具有欧洲特色的 劳务派遣体系。
行业现状
欧洲劳务派遣行业规模较大,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如制造 业、服务业、建筑业等。
法律规定
欧洲劳务派遣制度主要受欧盟法律和各国国内法律的规定 ,包括派遣机构资质、派遣工权益保护、雇主责任等方面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劳务派遣的优势与风险
优势
提高用工灵活性:劳务派遣可以满足企业临时性、季节性用工需求,提 高用工灵活性。
降低用工成本:通过劳务派遣,企业可以减少招聘、培训、社保等方面 的成本,降低用工成本。
劳务派遣的优势与风险
• 专业分工:劳务派遣单位专注于劳动者的招聘、培训、社保 等方面的事务,提高专业分工效率。
05
劳务派遣制度的未来发展
劳务派遣制度的创新发展
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务派遣制 度将进一步利用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技术提高匹配效率和服
务质量,实现数字化转型。
灵活就业支持
劳务派遣制度将更加注重对灵活 就业的支持,为求职者提供更多 元、更灵活的工作机会。
绿色劳务派遣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劳务派遣行 业将注重绿色发展和环保,推广低 碳、环保的工作方式。
劳务派遣在国外及国内的发展
劳务派遣在国外及国内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劳动力市场的日益开放,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就业形式逐渐崭露头角,不仅在国内市场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国外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劳务派遣在国外及国内的发展,并分析其对劳动力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劳务派遣在国内的发展劳务派遣是指通过劳务派遣机构将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由用工单位向劳务派遣机构支付一定的服务费用,劳务派遣机构再向被派遣的劳动者发放工资。
在国内,劳务派遣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为劳动力市场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劳务派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于一些暂时性、季节性或临时性需求岗位,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劳务派遣来满足工作需求,同时为更多的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其次,劳务派遣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
劳务派遣机构通常会为被派遣的劳动者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使其具备更好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再次,劳务派遣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雇佣劳务派遣人员进行工作,当需求减少时可以灵活调整劳务派遣人员的人数,从而降低了用工成本。
总的来说,劳务派遣在国内市场发展迅速,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带来了很多好处。
二、劳务派遣在国外的发展在国外市场,劳务派遣同样蓬勃发展,并为各国经济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让我们以中国为例,看看劳务派遣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中国的劳务派遣在国外市场主要体现为海外劳务派遣,即将中国的劳动力派遣到其他国家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的劳务派遣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第一,海外劳务派遣为中国劳动力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中国的劳动力在海外市场有着竞争力的优势,能够满足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从而为更多的中国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
第二,海外劳务派遣促进了中国劳动力的技能提升。
随着进入发达国家的工作岗位的提升,中国劳动者不仅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能够拓宽眼界,提高个人的职业技能水平。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文献综述劳务派遣制度是一种以派遣机构介绍劳动力到用工单位为主的用工模式。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劳务派遣制度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就其效率与合法性而言,劳务派遣制度也遭遇到了争议。
本文将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劳务派遣制度的利弊与问题。
国内文献综述从国内文献的角度来看,劳务派遣制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以下是总结国内文献中的主要观点:1.劳务派遣能随时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降低用工成本。
2.劳务派遣制度存在大量“三不原则”用工(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不享受劳动者福利),而且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职业能力有限等问题。
3.中国的劳务派遣制度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的管理,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的流程和机制。
4.劳务派遣制度发生纠纷时,需要依法申请仲裁和诉讼,保护双方权利和利益。
综上,我国劳务派遣制度能够提高社会就业率和竞争力,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完善与发展。
国外文献综述从国外文献的角度来看,对于劳务派遣制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
以下是总结其主要观点:1.在日本,劳务派遣制度属于一种“非常规就业”,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和限制。
目前,日本政府正在制定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劳务派遣工人的合法权益。
2.德国对劳务派遣的监管较为严格,要求派遣公司和用工单位必须签订合同,派遣员工的工资不能低于用工单位的员工工资。
3.美国的劳务派遣制度同样存在诸多问题,派遣员工的福利和权益难以得到保障,而派遣公司则能获得巨大的利润。
综上,国外对于劳务派遣制度的讨论主要关注于从制度层面提高派遣员工的权利和福利,制定一系列监管措施,以保障派遣员工的权益,以及减少用工单位对员工的不公待遇和性别歧视等问题。
结论与建议劳务派遣制度的实践表明,它们既有利可能也存在弊端和问题。
从国内国外文献综述的角度来看,采用劳务派遣制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对派遣员工的权益保护措施,建立健全的劳动法规,并在实践中严格落实。
劳务派遣问题研究及规制
劳务派遣问题研究及规制劳务派遣是指员工通过劳务派遣企业与用工单位签订合同,由劳务派遣企业派遣至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的一种用工模式。
近年来,劳务派遣问题备受关注,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制措施。
本文将对劳务派遣问题进行研究,并介绍现行的规制措施。
一、劳务派遣问题的背景与现状1. 劳务派遣的起源与发展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模式,早在二十世纪中叶就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兴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劳务派遣逐渐扩展到世界范围内的各个行业。
在一些新兴行业,如信息技术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劳务派遣成为了常见的用工方式。
2. 劳务派遣问题的存在然而,劳务派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保护存在不足。
由于派遣企业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复杂关系,劳务派遣工人常常面临合同不明晰、待遇不公等问题。
其次,劳务派遣模式对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派遣工人的流动性较大,使得就业市场变得不稳定,不利于劳动力的长期发展。
此外,劳务派遣还存在社会保障等问题,给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劳务派遣问题的研究进展1. 劳务派遣的经济效应研究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对劳务派遣模式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
他们发现,劳务派遣能够提高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降低用工成本,同时也对劳动者的收入和就业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然而,这种用工模式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如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劳动者的福利水平等。
2. 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研究为了解决劳务派遣问题,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旨在明确劳务派遣工人的权益保护、规范派遣企业和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并加强对劳务派遣行为的监管。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如德国和法国等对劳务派遣实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以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在中国,也颁布了一系列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如《关于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等,以加强对劳务派遣的监管和管理。
国内劳务派遣相关研究综述
国内劳务派遣相关研究综述本文通过对劳务派遣的文献分析,讨论了劳务派遣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其问题防范,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劳务派遣概念原因问题劳务派遣是一种新型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
国内研究者已从法学、劳动经济学、组织管理学等领域对劳务派遣现象进行了广泛研究。
笔者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归类,将其归纳为概念研究;产生的原因研究;问题防范研究三类。
现综述如下:一、劳务派遣概念研究研究首先须对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
如程小兵、黄爱民、沈陆萍(2003)认为,人才派遣实质上是通过人才派遣专业公司以服务合同或劳务合同来实现的服务交易。
占德小(2007)则认为,劳务派遣是指要派机构(即用工单位)根据自己的事业需要,向派遣组织(包括从事劳务派遣事业的派遣公司和职业介绍机构)提出用人要求,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派遣组织将与自己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被派遣劳动者)派往要派机构,在要派机构的指挥和监督下工作(提供劳务),要派机构向派遣组织支付派遣费用,派遣组织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的一种特殊的雇佣关系。
在国内有关劳务派遣的研究中,笔者阅读文献时发现:劳动保障部门通常将这种现象称为劳动力派遣或劳务派遣,人事部门称其为人才派遣或人才租赁,在台湾称为“劳动派遣(Dispatched employment)”。
1999年北京市劳动保障局出台了《北京市劳务派遣组织管理暂行办法》及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在描述灵活就业形式时,使用了“劳务派遣”。
此后,官方文件已较多地使用“劳务派遣”,如《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2004)、《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劳务派遣工作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2004)等。
狄永华(2007)认为,使用“人才派遣”、“劳务派遣”称谓都不妥而使用“劳动力派遣”表明派遣的是人而不是物,这符合国际劳工权益保护的核心原则,能够突出我国劳动法保障劳动者人身权益的实质;他还指出“劳动力派遣”是一种用工制度创新。
劳务派遣的国际比较研究
劳务派遣的国际比较研究劳务派遣是一种劳动力供给模式,通过该模式,人力资源可以跨国界流动,为不同国家的企业提供灵活的劳动力资源。
在国际比较研究中,劳务派遣的实践和法律框架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
本文将探讨劳务派遣在不同国家的情况,并分析不同国家对劳务派遣的规范及其影响。
一、劳务派遣的定义与特点劳务派遣指的是一国企业将本国劳动力派遣到另一国家的企业工作,派遣期限一般较短,由单次到数月不等,旨在满足劳动力市场的灵活需求。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降低企业雇佣成本、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促进国际交流等。
不同国家对劳务派遣的定义略有差异。
例如,德国将劳务派遣定义为“一种在劳动力市场上将劳动力用于约定期限的特殊形式”。
而日本的定义则更为严格,将劳务派遣限定为“派遣劳工从事非全日制的短期雇佣工作”。
由于各国对劳务派遣的定义存在差异,导致对此模式的法律监管也存在差异。
二、劳务派遣的国际比较1.德国的劳务派遣德国是一个劳务派遣模式相对成熟的国家,其对劳务派遣的法规严格规范。
在德国,劳务派遣公司必须获得特定许可证,并遵守一系列的法规,包括对劳务派遣员工的薪酬、工时、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要求。
此外,德国还规定了派遣员工的最长、最短派遣期限,并对派遣员工享有的福利进行了保护。
这种严格的法律框架,一方面保护了派遣员工的权益,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使用劳务派遣的成本。
2.美国的劳务派遣在美国,劳务派遣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劳动力供应模式。
根据美国法律,劳务派遣被视为共同雇主形式,即劳务派遣公司和接受派遣员工的企业共同对员工承担雇主责任。
在美国,劳务派遣员工享有与正式员工相同的劳动权益,如薪酬、工时、福利等。
由于法律的相对宽松,劳务派遣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零售、物流和医疗等行业。
3.日本的劳务派遣日本是劳务派遣模式的先行者,其对劳务派遣的监管比较严格。
根据日本的《劳务派遣法》,劳务派遣公司必须获得特定许可证,且被派遣员工在同一工地的连续派遣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劳务派遣调研
劳务派遣调研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中,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正逐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劳务派遣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劳务派遣,简单来说,就是由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再由其用工单位向派遣单位支付服务费用的一种用工形式。
一、劳务派遣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劳务派遣行业发展迅速。
其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多个行业。
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劳务派遣工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正式员工。
这一用工形式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用人机制,能够满足企业在生产旺季或特殊项目中的临时性人力需求。
从地域分布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务派遣市场更为活跃。
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对劳务派遣的需求较大。
同时,一些新兴的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企业也开始采用劳务派遣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二、劳务派遣的优势1、降低企业成本企业无需为劳务派遣工支付高额的福利和保障费用,同时减少了招聘、培训等环节的成本支出。
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能够有效减轻经营压力。
2、提高用人灵活性企业可以根据业务的变化,灵活调整劳务派遣工的数量和工作时间,避免了因人员过剩或不足而带来的困扰。
3、转移用工风险劳务派遣单位承担了部分用工风险,如劳动纠纷、工伤赔偿等,使企业能够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三、劳务派遣存在的问题1、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部分劳务派遣工面临着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
由于他们与用工单位没有直接的劳动关系,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维权难度较大。
2、同工不同酬现象一些企业中,劳务派遣工与正式员工从事相同的工作,但却不能享受同等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这容易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企业的稳定。
3、劳务派遣单位管理不规范部分劳务派遣单位存在资质不全、管理混乱等问题,无法为劳动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和保障。
4、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劳务派遣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空白和模糊之处,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一些争议和纠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劳务派遣问题研究综述
1.国外对劳务派遣的研究
劳务派遣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用工方式,一些大型的劳务派遣机构不仅在本国开展派遣业务,其业务也延伸到了其他国家,成为跨国性的派遣机构。
劳务派遣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分化,一类是包括清洁工、保安、建筑工人等在内的相对低技能和低工资的低端派遣服务;另一类是包括技术工人、翻译、会计、律师等在内的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高端派遣服务。
2001年,Peck等人通过研究美国芝加哥地区的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发展情况,发现了劳务派遣产生的两种分化。
不过,在涉及企业核心工作的岗位上,美国的很多企业还是会选择使用正式员工,而非派遣员工。
2002 年, Kunda 等人通过研究 52 位身为劳务派遣员工的高技能专业人才选择作为劳务派遣员工的原因及其工作中的心理状态,发现这些作为派遣员工会获得比成为某个企业的正式员工的收入要高,但是他们也会感到焦虑,无法真正融入工作的企业。
劳务派遣发展中虽然产生了低端和高端两种分化,但劳务派遣员工从事的工作仍然以相对低技能和低工资的低端派遣服务为主,他们的通常工作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一线岗位。
国外的文献也涉及劳务派遣员工同工不同酬、工作能力
等问题
1998年,segal等人研究了美国的劳务派遣员工和
正式员工薪酬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正式员工获得的收入会比劳务派遣员工多15%-20%,而劳务派遣员工转正后的收入
也只比之前多出 10%。
有些欧盟国家为了缓解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不平等待遇,开始执行“非歧视原则”。
2010 年, Jeroen 等人使用分层多元回归分析法研究论证了劳务派遣员工在公平感知方面和正式员工不同。
2011年,Jahn等人的研究体现了劳务派遣用工的正面影响,他们利用两阶段选择修正模型分析了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发现劳务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的收入差距会随着派遣员工工龄的增加不断减小,这种变化尤其发生在女性身上。
而且劳务派遣员工转正之后的工作能力能很快赶上那些一直是正式编制的员工,也就是说劳务派遣员工在派遣形式工作中,可以更快的积累自身能力。
同时,Jeroen等人也指出劳务派遣用工在近几年发展快速,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灵活程度,同时也加快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
除了同工不同酬、工作能力等问题外,劳务派遣员工很难获得工会的支持和保障。
由于劳务派遣员工的合同不是与企业签订的,企业的工会往往会将劳务派遣员工排除。
2008 年, shire 等的研究中指出,德国和日本的企业的工会只会更多的防止企业的正式员工被劳务派遣员工取代,而不会关注
劳务派遣员工的职业发展。
只有荷兰的企业工会开始关注劳务派遣员工的工作条件等情况。
同年, M.A.Malo 等人的研究发现企业临时雇佣的员工成为企业正式员工的可能性非常小。
2.国内对劳务派遣的研究国内学者认为劳务派遣的优势主要体现
在:有效降低企业用工、管理等成本,降低企业在用工中的风险,促进就业三个方面。
2005年,程浩等人认为用工单位可以将一些非核心业务外包,以降低用工和管理的成本。
2006 年,段波认为在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用工单位可以灵活使用劳务派遣方式,根据市场形式的变化调整实际用工人数,达到降低市场风险的目的。
2008 年,何旺兵认为使用劳务派遣方式可以使用工单位的法律和招聘风险降低。
国内学者劳务派遣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研究。
2004 年,
丁海珍等人认为我国劳务派遣的产生和发展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得多,所以我国劳务派遣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转变观念、用工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
2005 年,程洁和李黎认为用工单位存在“逆向派遣”、“同工不同酬”等问题,劳务派遣行业的约束机制有
待完善。
2006年,王晓庄认为被派遣者在用工单位无法享受到其和
正式员工同等的升职、培训等机会,对用工单位缺乏归属感和信任感。
到 2014 年,蒋建武等指出,用工单位单方面追求用工成本减少,对劳务派遣员工的区别对待的行为,会引发劳务派遣员工的劳务纠纷,还会让劳务派遣员工缺乏组织归属感。
此外,现有的研究对劳务派遣中实现同工同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3 年,孙波和林镓茵提出通过任职资格设计岗位职级,建立统一的以职能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定岗定编和岗位职责梳理等实施同工同酬的建议。
2014 年,李军和王保莲提出了用工单位自觉遵守对被派遣员工的“三性”要求,建立同工同酬的原则,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提供人性化的关怀,明确在劳务派遣过程中要派企业
和派遣机构的权利和职责,吸纳派遣员工加入职工组织,为派遣员工制
定弹性的社保制度等对策解决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问题。
3.研究述评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方式,有着自身的优点,现已在世界各国普及。
劳务派遣员工和正式员工收入方面差异是现有的被重点关注的问题。
因为我国与外国的发展情况不同,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过程中的分化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低端服务派遣依然是劳务派遣的主力军。
对于劳务派遣的研究,国外主要针对劳务派遣员工权益问题、劳务派遣市场状况和工会对劳务派遣员工态度等方面;国内的研究偏向于了劳务派遣法律法规、劳务派遣用工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
面。
随着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的
广泛使用,劳务派遣相关问题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全面
参考文献:
口]杨静波.我国劳务派遣现状及用工原因探析[D].浙江大
学,
2014.
[2]陈艳.四川省
劳务派遣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
财经大学,
2013.
[3]蒋建武,赵珊 .劳务派遣员工组织认同动态发展研究:
面子和身份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 11 (4): 541・547.
[4]李军,王保莲 .劳务派遣用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人才资源开发, 2014( 10): 40-42.
[5]孙波,林镓茵 .企业如何在劳务派遣中落实同工同酬
[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11): 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