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半成品设备质量制度
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表格
4.1.4进料检验技术员每次的检验结果,应严格按《进料检查日报表》和《进料检查履历表》的所示的内容如实填写,如《进料检查标准书》中规定须时行耐压测试的材料把耐压测试结果记录于《耐压测试记录表》中,并签署本人姓名,作为责任依据.检验完成后将判定结果填写于《进料检验通知单》内返回仓管人员,并对该批材料标示,合格则贴示“合格通知单"或在外箱之标签或现品票上加盖品检OK章,不合格则贴示“不合格通知单"并开立“进料不良联络单”。
3)发现的异常原因与相关部门有关时,光电组装部应及时通知或邀请各相关部门予以解决,不得延误。
4)若有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应及时向生产技术总监、副总经理直至总经理予以解决。
4.2。5 生产过程中关于不合格品责任裁定。
1)生产过程中非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格品,不得追究操作者的责任。
2)操作者在自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超出标准范围的操作应承担责任。
4.2.3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把关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总检。
1)自检:由各工序按照质量标准对自己的生产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控制把关。
2)互检:光电组装内部各工序之间,在下道工序接到上道工序的制品时,应检查上一工序的质量是否合格,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
3)总检:由品质管制员进行总体把关。
4。2。4 生产过程中申报检验的规定。
4。6 质量事故处理
4。6。1 因客观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应由品质部与生产主管亲临现场协助处理,并报技术生产总监审核。
4。6.2对于生产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责任心不强,检验人员工作疏忽等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应由销售部走访客户,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现场验证,依据给予造成的损失及影响大小提出解决处理办法。
原材料、半成品质量控制措施
原材料、半成品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优良的重要环节。
我们必须把好工程质量的第一关,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工地,为严把此关,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原材料检验制度
1.原材料质量保证由提供者直接负责,凡达不到规定标准者一律不得采购与投入使用。
2.所有投入使用的材料或半成品、成品的构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
明,凡实行准用制度的建材需要出示准用证,按规定需进行质量检验的材料,送交有资质的实验室检验确认合格并将有关资料报监理签认后,方可投入施工,未经检查或复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3.所有应检查的材料均必须按程度、规范组织送检,不得弄虚作假。
4.严格执行材料有见证送检制度。
二、检验范围
1、本工程中所采用的各类建筑材料如:粗细骨料(砂、石)、水泥、及钢筋、钢板、焊剂、焊条等及涂料、砌块、木材等材料必须进行取样试验,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场或使用。
2、按照工程规范的规定对商品混凝土和现场搅拌的零星混凝土等
进行取样试验。
3、回填土检验。
4、其它材料。
三、检验方式
有见证送检进场后,我公司将递交原材料检验计划报送监理工程师,并指派专人负责该工程的材料及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工作。
材料的取样要在现场建设单位或监理方的见证下进行,实验报告单上盖上“有见证送检”印章,可作为工程交工验收时提交的有效质保资料。
成品、半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
3.2.2加工规格材不得使用带关注的有害生物及迹相的材料,发现树皮、虫孔、霉变及杂质等要及时处置;
3.2.3生产半成品的每一个部件必须符合检验检疫要求,无树皮、虫孔、霉变、泥土、杂质等,不合格品决不使用;
3.3.4包装好的产品应及时运往成品仓库存放,防止产品二次污染。
3.5已消毒木料的有效期为21天,超过21天有效期限的木质材料搬出存放库重新进行消毒处理。
盛东综合厂
成品、半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
文件编号
WI-GD-004
版本号
A/0
页 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制定
批准
生效日期
2008.03.18
3.6生产车间把消毒处理合格的木质品领去车间进行成品生产,包装检验合格成品到木质专用成品仓贮存,成品堆放下垫卡板,定期对成品库喷洒药剂杀虫,通常一个月进行2次。
四、装箱环境和条件的检验
装箱场地硬化、清洁,尽可能避免在夜间装箱(如若夜间装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疫措施),检验集装箱状况,同时防止装运过程中带入泥土、杂质等重复感染情况的发生。
五、检验后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应进行有效区分,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3.3成品及包装检验
3.3.1保证成品组成部件、包装全部合格,所有部件不得带有树皮、虫孔、霉变、泥土等杂质、不分符合要求等,及符合合同/订单要求;
3.3.2发现不合格成品及时处理或退回相应生产环节处置,并记录、上报;
3.3.3检验合格的成品(已包装)准予入库及出货,并按洋行、品种、规格等分别堆放,实行批次管理;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5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一)对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水泥、钢筋、管线、导线、防水材料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场,进场要严格按市质检站的要求及相关规范的要求,按规定分批取样,进行有见证送检。
对施工单位有自检资格的材料,要按比例进行抽检(送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所有材料的检验合格证均需监理工程师验证,否则一律不准用于工程,主要材料以及用于重要工程或关键部位的材料还需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对装饰材料、卫生洁具和电气材料要按业主及监理认可的样板对板检查验收,同时必须出具出厂合格证。
(三)对于大型设备的验收,要按合同规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出厂证书,检查是否符合设计文件和标书所规定的厂家、型号规格和标准,在有关人员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开箱验收,满足合同要求后,方可进行安装。
(四)工程中使用进口建筑材料应进行全部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门定货的进口设备、材料应会同商检局进行检验,并取得商检证书。
(五)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半成品、不允许进入现场,如已进入现场的,根据情况必须限期或立即退出施工现场。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2)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般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 对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确认货物数量、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2. 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原材料是否有污染、变质、受损等情况;3. 进行理化指标检验,例如颜色、纯度、含水量、PH值等;4. 检查原材料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例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是否有合格证明和原产地证明;5.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和实验室分析,以确保其质量和符合产品要求;6. 原材料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成品和半成品检查、验收制度:1. 进行产品外观检查,检查产品是否完整、无污染、无损伤等;2. 进行产品尺寸、重量等量化指标的检验,检查产品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3.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检查产品是否正常运行、满足产品要求;4. 检查产品的安全性能,例如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5. 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抽样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6. 成品和半成品的验收标准和方法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相关行业标准制定。
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的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质量保证措施(1)用于施工中的材料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故在各个材料进场时,一定要求供应商随原材料提供产品的合格证、质保书,同时对钢材、线缆、砂石等原材料及时做复试和分析报告。
(2)为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公司要求项目部的质量科,严格按公司有关文件、规定及相关质量体系文件进行操作及管理,并且建立完善的验收及送检制度,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现场施工。
(3)在材料供应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做到“四验”“三把关”即“验规格、验品种、验数量、验质量”、“材料验收人员把关、技术质量人员试验把关、操作人员把关”,以保证用于本工程的各类原材料合格优质。
(4)凡是用于重要结构、部位的材料,使用时必须仔细核对、认证其材料品种、规格、型号、性能有无错误,是否适合工程特点和满足设计要求。
2、半成品质量保证措施(1)合理存放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作好保护措施避免质量损失。
(2)科学安排施工作业程序,特别交叉作业的安排要合理,有利于半成品保护工作。
(3)进行全员的文明生产与保护的职业道德教育。
(4)统一全施工现场的成品保护标志。
(5)采取积极可靠的半成品保护措施,并实行经济奖罚制度。
3、外购件质量保证措施(1)公司建立并实行《采购控制程序》、《施工队伍管理控制程序》,以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2)公司对供应商货的质量、价格、供货时间、服务质量以及履行合同,供货商的业绩及信誉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货比三家的原则选定供应商。
(3)公司定期对不同物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对符合条件的新供应商吸收入册,对于不符合的予以除名。
(4)物资采购材料包括物资需用申请计划,物资采购供应计划及工程图纸、技术标准和规范等制度。
采购物资时还要依据合格的供应商名册及采购合同订单等。
(5)对采购物资有验证要求时,应在采购文件规定验证安排及物资的交付方法。
如果要对供应商采购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情况、供货能力进行验证时,在采购文件中说明。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三篇)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指对采购的原材料、生产制造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查和验收的规定和程序。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所采购和生产出来的材料和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性。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的一些要点:1.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进货的原材料,应该先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损坏、变质或异味等问题;- 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微生物污染等等,以确保原材料符合规定标准或要求;- 检查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和证书,确保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真实有效;- 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判定原材料是否合格。
2. 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半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物理性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和试验,确保半成品的性能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检查半成品的检验报告和质量记录,确保半成品的每个步骤都符合质量标准;- 验收半成品时,对合格的半成品进行标识和随附必要的文件。
3.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对于生产出来的成品,应该检查其外观、尺寸、功能等参数,确认无明显问题;- 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和试验,如强度测试、电气测试、耐久性测试等,以确保成品的性能和功能符合标准和产品要求;- 完善成品的质量文件和记录,包括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产品质量标志等;- 审核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文件,并进行验收判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行业和不同产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的可控和可追溯。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范文(二)检查、验收制度范本一、引言本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符合公司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相关的采购、生产和质检环节。
二、原材料检查、验收制度1.目的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公司的质量要求,防止不良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影响产品质量。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模版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模版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制度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为您介绍一份模板,包括标准操作程序和相关措施。
一、目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和验收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要求,降低产品不合格率,提高生产效率。
二、适用范围该检查和验收制度适用于所有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货和生产过程。
三、定义1. 原材料: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和转化为成品的物质。
2. 成品:指完成加工和装配的最终产品。
3. 半成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部分加工和转化,但仍需进一步处理才能成为最终产品。
四、检查和验收程序1. 原材料检查和验收程序4.1.1 进货前检查:对每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重量测量等,并检查随货提供的检验证书和合格证书。
4.1.2 规格和要求比对:对进货的原材料进行与规格和要求比对,包括成分分析、物理性质测试等。
4.1.3 检查报告: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和供货商,如发现不合格项需要及时反馈和处理。
4.1.4 验收:验收合格的原材料进行入库,并标示清晰的批次信息和关键参数。
2. 成品检查和验收程序4.2.1 检查样品:从每批成品中随机选取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重量测量等。
4.2.2 功能性测试:对成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符合产品规格和要求。
4.2.3 抽样检验:通过抽样检验方法,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4.2.4 检查报告: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和生产负责人,如发现不合格项需要及时反馈和处理。
4.2.5 验收:验收合格的成品进行包装和发货,确保产品不受损坏。
3. 半成品检查和验收程序4.3.1 过程检查:在生产过程中对半成品进行监控和检查,确保各个工序符合规格和要求。
4.3.2 抽样检验:通过抽样检验方法,对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4.3.3 检查报告: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并报告相关部门和生产负责人,如发现不合格项需要及时反馈和处理。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1. 原材料检查:在采购原材料时,应根据产品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查标准。
原材料应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等。
通过检查,确认原材料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方可进行验收。
2. 成品检查:成品是指经过生产过程完成的最终产品。
对成品进行检查是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包括外观检查、性能测试、功能测试等。
成品检查应根据产品特点和标准确定相应的检查项目,对合格的成品进行验收。
3. 半成品检查:半成品是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未经最后一步加工或组装完成的产品。
对半成品进行检查是为了发现和解决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以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半成品检查内容包括尺寸检查、工艺流程检查、材料组成检查等。
半成品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加工或组装。
以上检查和验收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以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制定和执行这些制度是公司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客户满意度。
第 1 页共 1 页。
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三篇)
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一、制度目的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企业在生产、储存、销售等各个环节中,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保障用户权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质量安全管理的目标。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半成品、成品生产、储存和销售等环节。
三、责任及权限1. 企业领导层负责制定质量安全管理政策,并对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3. 生产、储存、销售等相关部门负责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工作,并及时报告质量问题和提出改进意见。
四、质量安全管理要求1. 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1.1 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原材料供应商评估体系,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安全要求。
1.2 购买的原材料应有相关合格证明和检验报告,并保存相关材料备查。
2. 生产工艺控制2.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生产工艺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员工培训和定期考核。
2.2 生产过程中应进行监控和记录,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3. 产品检验与测试3.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检验与测试制度,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物理性能测试等。
3.2 检验和测试结果应有完整的记录和归档,以便追溯和分析。
4. 不合格品管理4.1 发现不合格品应立即停止流通和销售,并按照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4.2 不合格品应进行分类和标识,妥善存放或进行处理,同时追溯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5. 产品追溯管理5.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确保能够及时追溯产品的生产、储存和销售信息。
5.2 确定与产品相关的重要信息,如原材料供应商、生产日期、储存条件等,并建立相应的记录和档案。
6. 客户投诉管理6.1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客户投诉,并记录和追踪处理结果。
6.2 对于重要的客户投诉,应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7. 内部审核和持续改进7.1 企业应定期进行内部质量安全审核,评估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工厂货物质量检查制度,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质检规定
货物质量检查制度一、总则1.为加强质量检验的管理,结合公司产品检验规程,严肃工艺纪律,保证不断巩固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2.质量检验工作在总经理,副总经理的领导下,以专职检查人员的检验为主,在共同搞好质量的前提下,调动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把员工的首检、巡检、自检、互检、与专职检查结合起来。
3.质量检查工作,应贯彻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精神:生产小组认真作好三检;车间作好所属各工序的质量检查;专职机构作好原材料入公司。
成品出公司和重点工序的质量检查,三者密切联系,相互协作。
在质保部的统一领导下,为提高产品质量而努力。
4.质量检查总的依据是:公司制定的工艺规程、技术标准及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1)原材料以金属原材料验收要求为检验标准。
(2)各类成品的零部件性能以及外观检查以国家相关标准为依据。
(3)产品工艺规程执行情况及半制品质量按公司制订工艺规程检查。
二、原材料检验1.凡入库的各种原材料应由供销科专人填写“原材料送验通知单”,详细注明原材料名称,数量、产地、单位编号,存放点连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一起交质保部进行检查抽样。
若遇货源紧张急迫待试需马上投产的,必须在送验通知单上写明“急”字样。
2.质保部接到“原材料送验通知单”和原制造单位的质量检验合格证后应由专人前往存放地点按国家或公司订技术条件的规定数量抽样送到并交给技术开发部。
3.技术开发部接到质保部原材料样品后按“急”或“一般”程序规定时间内拿出实验报告单如有某项指标不合格时应由该部门主任签署意见,说明该项不合格指标,对产品质量影响的意见,然后交质保部检验。
4.不合格的原材料经加工处理后,需重新检验加工项目,经质保部审查确实达到技术规定的标准应由质保部发给合格证,并盖上合格证章,供销科方可发给车间部门使用并严格按先进先出发用,否则一律不准投入生产。
5.合格的原材料,仓库必须按照规定的保管要求,按批分别堆放,不得将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混杂堆放,否则作不合格品处理。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
原材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1. 引言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检查验收制度,可以确保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遵循标准,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包括目的、流程和要求。
2. 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2.1 目的原材料的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采购到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良品率、产品质量问题和生产线停机的风险。
2.2 检查验收流程• 2.2.1 原材料采购前的准备工作– 2.2.1.1 制定采购标准和要求– 2.2.1.2 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 2.2.1.3 确定供应商的交付要求和质量保证• 2.2.2 原材料的进货检查– 2.2.2.1 对原材料进行外观检查– 2.2.2.2 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2.2.2.3 进行物理性能测试• 2.2.3 原材料的验收标准– 2.2.3.1 制定合格标准和不合格标准– 2.2.3.2 确定判定原则和控制限值2.3 验收要求• 2.3.1 验收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3.2 验收过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 2.3.3 验收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态度• 2.3.4 验收结果的及时反馈和处理3. 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3.1 目的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生产的成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加产品竞争力。
3.2 检查验收流程• 3.2.1 成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2.1.1 制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3.2.1.2 定期进行生产环境的检查和维护– 3.2.1.3 严格执行生产记录的填写和保存• 3.2.2 成品检查验收– 3.2.2.1 对成品进行外观检查– 3.2.2.2 进行功能性能测试– 3.2.2.3 进行可靠性测试3.3 验收要求• 3.3.1 验收标准的制定和调整• 3.3.2 验证方法和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3 验收过程的记录和归档• 3.3.4 验收结果的分析和处理4. 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4.1 目的半成品的检查验收制度旨在确保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生产风险。
原材料、半成品和预制品检验、复验制度
原材料、半成品和预制品检验、复验制度1、基本要求材料进场前应做好进场材料验收准备工作,清理存放场地、垛位、校验验收计量器具,调配搬运人力及设备,掌握有关验收标准。
材料进场后,先核对进场材料质量保证书、合格证、票据、计划、合同等有关资料;核对材料品种、规格、型号等是否与所需相符;出现问题及时上报,问题未解决前不应卸车或接收。
重要结构材料(如钢材)在进场后应由发包人、监理单位、施工方三方共同进行外观检查。
目测材料外包装是否完整、材料表面是否清洁、材料是否有损坏等,发现问题三方共同解决,满足要求时,三方签字认可外观检查的结果。
再按照规定取样进行材质复验。
验收前先检验数量及质量。
数量验收按照规定分别采取称重、点件、检尺等方法,以确保进场材料数量准确。
经数量、质量验收合格的材料要及时办理验收手续,入库登帐,质量复验资料存档备案。
对验收中出现了数量和质量问题应作出记录,上报有关部门处理,未解决前不应办理验收。
因某些非主要因素不能验收或对验收中问题供需双方已有解决意见而工程急需时,可作暂估验收,发放使用,待问题正式解决后再办理正式验收手续。
2、现场见证取样取样和送检是工程质量的检测的重要环节,其真实性和代表性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公正性。
为保证试件能代表母体的质量状况和取样的真实,本工程现场取样应在监理单位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送至试验室进行试验。
3、见证取样送检的程序发包人应向工程受监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工程检测单位递交“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授权书”。
授权书应写明本工程现场委托的见证单位和见证人员姓名,以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检测单位检查核对。
施工单位取样人员在现场进行原材料取样和试块制作时,见证人员必须在旁见证。
见证人员应对试样进行监护,并和施工公司取样人员一起将试样送至检测单位或采取有效的封样措施送样。
检测单位应检查委托单及试样上的标识、标志,确认无误后方进行检测。
检测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检测,出具公正、真实、准确的检测报告。
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管理制度
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管理制度1. 引言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管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控制成本以及满足客户需求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此,制定并执行一套严格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管理制度,包括从采购到成品出库的全过程。
2. 原料管理2.1 原料采购•所有原料采购必须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进行,包括编制采购计划、发起采购申请、选择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等环节。
•采购部门必须与供应商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并定期评估供应商的绩效。
2.2 原料验收•所有原料在到货后必须经过验收,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验收过程包括检查原料的数量、外观、规格以及相应的质量指标等。
•验收合格的原料,必须在库存中进行标识,并按照先进先出(FIFO)原则进行储存。
2.3 原料储存和保管•原料储存区域必须干燥、通风,并且符合防火、防爆等安全要求。
•原料必须按照不同种类、不同批次进行分类储存,并采取适当的防潮、防尘、防虫等措施,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原料库存必须定期盘点,并及时更新库存记录,以确保库存准确。
3. 半成品管理3.1 半成品生产•半成品生产必须按照生产计划进行,包括生产工艺、生产工序、生产设备等。
•生产过程中必须对半成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包括检验、测试、记录等。
3.2 半成品质量检验•半成品生产完成后,必须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检验合格的半成品,可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或包装处理;不合格的半成品必须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3.3 半成品储存和保管•半成品必须在指定的储存区域进行存放,并采取防潮、防尘、防火等措施,以保证其质量不受影响。
•半成品库存必须定期盘点,并及时更新库存记录。
4. 成品管理4.1 成品加工和包装•半成品经过最后一道工序的加工、包装,成为成品。
•在加工和包装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成品的质量和外观。
优化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的质量保证体系
优化原材料、半成品、外购件的质量保证体系1. 概述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档主要针对原材料、半成品和外购件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率,提升客户满意度。
2. 原材料质量保证体系2.1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选择具有良好口碑、稳定的供应商。
-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包括质量、交货、服务等方面。
-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提升产品质量。
2.2 原材料检验- 制定严格的进货检验流程,确保原材料质量。
- 对原材料进行全项目检测,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化学、力学等性能。
- 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保证检验准确性。
2.3 原材料储存与防护- 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原材料的安全储存。
- 防止原材料受潮、腐蚀、污染等,延长储存寿命。
- 对原材料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半成品质量保证体系3.1 生产过程控制- 制定严格的工艺规程,确保半成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 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保证生产精度。
- 加强生产现场管理,降低不良率。
3.2 半成品检验- 制定完善的半成品检验流程,确保半成品质量。
- 对半成品进行全项目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尺寸、性能、外观等。
- 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保证检验准确性。
3.3 半成品储存与防护- 建立完善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半成品的安全储存。
- 防止半成品受潮、腐蚀、污染等,延长储存寿命。
- 对半成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外购件质量保证体系4.1 供应商选择与评价- 选择具有良好口碑、稳定的供应商。
-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包括质量、交货、服务等方面。
-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提升产品质量。
4.2 外购件检验- 制定严格的进货检验流程,确保外购件质量。
- 对外购件进行全项目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尺寸、性能、外观等。
- 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保证检验准确性。
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
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一、引言在现代生产和制造业中,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安全控制制度是一套系统的规章制度,用于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维护企业的声誉和竞争力。
本文旨在探讨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二、质量安全控制制度的制定1. 目标和原则制定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的首要目标是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制度的原则包括合法合规、科学规范、客观公正、风险防控和持续改进。
2. 流程和责任制定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需要明确流程和责任分工。
流程包括规章制度的起草、审批、发布、执行和监督。
责任分工包括质量部门负责制定、生产部门负责落实、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内部审核部门负责评估和改进。
三、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的要点1. 设计与开发在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初期,应将质量和安全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设计和开发团队应确保产品在设计阶段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法规要求,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2. 原材料采购与检验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
制度应规定原材料的采购程序,包括选择合格供应商、制定采购合同和进行实地检验等环节。
只有通过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进入生产环节。
3. 生产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确保半成品和成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制度应规定生产线的运行规范、操作规程、设备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要求。
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应进行监控和记录,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4. 检验与测试制度应规定检验和测试的方法、标准和频次。
对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检验和测试结果应进行记录,并进行分析和评估,为进一步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5. 不合格品处理不合格品的处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制度应规定不合格品的判定标准、报告程序和处理措施。
不合格品应及时隔离和销毁,同时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6. 反馈和改进半成品、成品质量安全控制制度应规定质量问题的反馈和改进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材料半成品设备质量制
度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原材料、半成品、设备质量控制措施
1、目的
为了加强对到场工程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器材、设备的控制、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济南转山项目A-4地块施工总承包工程施工阶段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器材、设备的质量跟踪管理。
3、职责
监理公司负责监督复查物资供应商向工程提供的已定货设备清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进场物资进行监控及见证;对现场设备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4、材料质量跟踪控制
对采购的质量控制。
承包单位在采购订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所购材料的数量、品种、型号、规格、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计量方法、交货期限、交货方式、价格以及供货方应向订货方提供质量保证文件。
对制造质量的监督与控制。
对某些重要设备、器材或外购订货的构件,可以采取对厂方生产制造实行监造的方式,进行重点的或全过程的质量监督。
对材料、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其三证(合格证、技术说明书、产品检验报告)。
对某些材料进行平行检验、抽样检验。
材料、设备存放条件质量控制。
对于施工单位所准备的各种材料、设备等存放条件及环境事先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确认,如果存放保管不当,监理工程师有权要求其改善,改善后方可确认。
对某些当地天然材料,及现场配制的制品质量控制。
一般要求施工单位事先试配达到要求的标准,方予施工。
对新材料、新型设备或装置的应用,应事先提交可靠的技术鉴定及有关试验和实际应用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确认和批准后,方可在工程中应用。
5、施工用机械、设备的质量跟踪控制施工承包单位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对工程施工的质量保证有重要影响,为此管理工程师要对施工机械进行监控。
(1)审查施工机械预备的数量是否足够。
(2)审查施工机械设备是否完好,是否与已由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中所列一致。
审查施工机械设备造型是否恰当,性能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和适合现场条件。
6、施工质量跟踪档案
材料生产跟踪档案施工质量跟踪档案是在工程施工或安装开始前,由监理工程师帮助施工单位首先研究并列出各施工对象的质量跟踪
档案清单。
以后,随着工程施工的进展,要求施工单位应在各建筑、安装对象施工前二周建立相应的质量跟踪档案并公布有关资料。
随着施工安装的进行,施工单位应不断补充和填写关于材料、半成品生产或建筑物施工、安装的有关内容,记录新的情况,当每一阶段的建筑物施工或安装工作完成后,相应的施工质量跟踪档案也应随之完成,施工单位应在相应的跟踪档案上签字,留档、并送交监理工程师一份。
建筑物施工或安装跟踪档案
对工序活动实施跟踪的动态控制监理人员和施工管理者应当在整个工序活动中,连续地实施动态跟踪控制,通过对工序产品的抽样检验,判定其产品质量波动状态,若工序活动处于异常状态。
则应查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采取措施排除系统性因素的干扰,使工序活动恢复到正常状态。
从而保证工序活动及其产品原质量。
设备工序活动的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质量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确定的重点控制对象、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
设备质量控制点是保证达到工序质量要求的必要前提,监理工程师在拟定质量控制工作计划时,应予以详细的考虑。
并以制度来保证落实。
对于质量控制点,一般要事先分析可能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原因制定对策和措施进行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