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生命桥》
《生命桥》语文教案
《生命桥》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生命桥》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阅读。
1.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生命桥》的作者、背景及课文主题,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2 课文朗读与解析: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2.3 生字词学习:讲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新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和阅读。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生命之美,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3.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字词、句子和段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3 小组分享: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的新词新句。
4.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生命的短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能力,给予相应的评价。
5.2 作业完成评价:评估学生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给予评价和反馈。
5.3 写作练习评价: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仔细阅读和评价,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2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创建生动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6.3 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课堂活动设计7.1 图片展览:让学生带来与生命相关的图片,进行展览和分享,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生命桥》教案范文
《生命桥》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
(3)提高学生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3)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学会珍惜生命。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生命桥的含义,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关爱生命、无私奉献的主题。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生命桥》的背景。
(2)提问:“什么是生命桥?”引发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a. 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b.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c. 生命桥在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回答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2)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感受生命桥的珍贵。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谈谈对生命的认识。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强调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生命桥的小故事。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生命的感悟。
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关于生命价值的真实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进一步理解生命的可贵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生命桥》语文教案
《生命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增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培养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精神。
(3)懂得珍惜生命,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生命桥的含义。
(2)感悟课文所传达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生命桥》。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等资料。
4.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音频:自然界中的桥。
(2)引导学生思考:桥的作用是什么?(3)引出本课课题:《生命桥》。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巩固学生基础知识。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如描绘自然景物的方法。
4. 情感体验(1)学生闭眼想象,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2)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生命桥》说课稿
《生命桥》说课稿《生命桥》说课稿1一、说教材“生命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18课《生命的壮歌》中的其次个小故事。
“生命桥”讲的是一群羚羊在打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去世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奔腾陡崖以求生存的故事。
唱歌了戋戋弱者在生去世攸关的要害时候所表达出的难得的互助与献身精力。
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群羚羊被打猎队赶到了陡崖边,一只老羚羊带着一只年轻羚羊向陡崖劈面跃去。
其次自然段写老羚羊资助年轻羚羊跃过了陡崖,自己却坠入山涧。
第三自然段写一队队羚羊照着前面的样子秩序井然地快速奔腾,以老羚羊的去世亡调换了年轻羚羊的生命,那悲壮神圣的局面惊得猎人放下了枪。
二、说教学目标本篇课文是安排在本册中的第四单元组中,其目的是在于读懂,理解字、词、句、段的根底上了解课文的重点句段;在供给的语言材料根底上,培育学生们感悟的力气,理解羚羊们贵重的合作与把生的期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文的重点是:了解重点句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懂得疼惜动物。
本文难点:理解老羚羊用身体做桥墩的自我牺牲的过程,理解“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生命桥,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是一个让读者眼流泪、心滴血的词。
那么一篇这样的文章如何让我们小学生在阅读时候,能读懂,能心为所动呢?1、巧抓互动点,教师“穿针引线”。
首先,朗读的牵引。
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难以理解的文章。
很多地方能意会而不会言传。
在这样的状况下,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我不仅承受了个别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而且还屡次承受了师生接读,合作朗读。
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
其次,理解的牵引。
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不直接告知学生答案,而是奇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
《生命桥》优秀教案+教学实录
《生命桥》优秀教案+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主题和情感。
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体会课文人物的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命的可贵,理解亲情和友情的伟大。
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的可贵。
学习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深入体会课文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角色扮演道具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课件展示生命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座桥有什么特别之处?(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课文内容1.小组讨论: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故事?你们认为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主题?(四)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并解释其意义。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帮助学生理解。
(五)角色扮演1.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在扮演过程中,注意体会课文人物的心理活动。
3.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生命的感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实录(一)导入1.教师展示生命桥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
2.学生回答:看到了生命桥,这座桥很特别,是由生命搭建的。
(二)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生字词。
2.教师挑选几名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
3.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关于生命的故事?你们认为这个故事想表达什么主题?(三)分析课文内容1.小组讨论,学生回答:课文讲述了小男孩为了救父亲,勇敢地走过生命桥的故事。
《生命桥》的教案设计
《生命桥》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3. 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生命桥的寓意:生命链、互助、关爱、珍惜。
2. 生命桥的故事分享:地震中的生命桥、志愿者生命桥等。
3. 生命桥主题活动:搭建生命桥、守护生命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生命的可贵,培养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活动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分享、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命的美好。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3. 实践教学法:通过搭建生命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生命的可贵,培养行动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生命桥故事素材、搭建生命桥道具、小组讨论卡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学辅助工具:投影仪、音响、搭建生命桥道具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震中的生命桥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 分享故事:讲述生命桥的寓意,让学生了解生命桥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生命桥的寓意,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4.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搭建生命桥的游戏,体验生命的相互关爱。
5.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在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从活动中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培养珍惜生命的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
2. 学生感悟:通过学生的分享,了解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体会。
3. 团队合作: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沟通协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生命桥教案》
《生命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多样性。
2.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培养珍惜生命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生命,与他人和谐共处的品质。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如化学进化论、原始生命等。
2. 生命的多样性:介绍生物的分类,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3. 生命的奇迹:介绍一些生命奇迹的案例,如长寿记录、特殊生物等。
4. 生命的重要性:讨论生命对个人、社会和地球的重要性。
5. 珍惜生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命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命奇迹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故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珍惜生命,培养关爱他人生命的品质。
4. 实践活动法:设计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生命体验活动、关爱行动等。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展示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多样性和生命的重要性等。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生命奇迹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生命体验活动的指导手册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发言、讨论等。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合作态度等。
3. 实践活动报告: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实践能力、关爱他人生命的态度等。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生命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生命的重要性的理解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 讲解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如化学进化论、原始生命等,让学生了解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3. 讲解生命的多样性:介绍生物的分类,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让学生了解生命的丰富多样性。
4. 分析生命奇迹的案例:分享一些生命奇迹的案例,如长寿记录、特殊生物等,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奇迹和生命的价值。
《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
《生命桥》教学设计+说课稿?《生命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句子: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理解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
课前:常规积累:出示成语: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憾人心、可歌可泣学生读一读,丰富学生的积累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桥。
对于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都见过什么桥?指名说。
2、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座桥,一座没有钢筋水泥的桥,但却是一座无比神圣的桥,一座令人震憾的桥,它就是生命桥。
板书:生命3、齐读,再读。
“生命桥”4、读了两遍后,心里一定有许多的疑问吧?(暂且保留)二、初读感知。
1、看,(出示斑羚图片)这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它们善于奔跑,具有高超的跳跃技巧,然而此刻——后面有猎人的追捕,前面是悬崖,尽管它们有高超的跳跃能力,也无法跳过那么宽的山涧,它们面临着——(面临着绝境,面临着死亡的危险)。
2、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来,打开书,带着刚才的疑问自由读课文。
三、深入文本,悟情明理。
1、读完课文,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能用一个词来说说吗?2、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而亲眼目睹这一切,亲身经历这个故事的猎人,他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
⑴指名读。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课件出示)⑵齐读。
3、到底是怎样的情景让那些以捕杀动物为生的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那些令人感动的情景找出来,说一说它为什么令人感动。
可以在旁边作出标注,也可以互相讨论。
4、汇报交流:A、“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 (课件出示)是怎样的奇迹呢?这震撼人心的一幕中最打动你的是什么?(1)“刚好”感受老羚羊估算之巧,感受奇迹。
(2)“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
”引导要点:鸟儿没有了翅膀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此刻老羚羊就像断翅的鸟,他为子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生命桥》课文说课稿
《生命桥》课文说课稿《生命桥》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了一群羚羊在狩猎人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帮助年轻的羚羊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动人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生命桥》课文说课稿欢迎阅读!一、教材简析《生命桥》这篇文章是苏教版第八册中的《生命的壮歌》这篇课文中的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群羚羊在狩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感人故事故事场面悲壮揪人心肺尽管该故事的情节完整独立成篇但编者把它与第一个故事《蚁国英雄》安排在一起构成一篇课文起名叫《生命的壮歌》是颇具匠心的其内涵极其丰富首先这两个小故事都讴歌了区区弱者在生死的关健时刻所表现出的合作与献身精神对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情操的熏陶无疑是积极奋进的其次两个故事的悲剧的产生都是人为造成的是人类自己进行反思的好例子再次两个故事语言优美字字句句感人肺腑震撼着读者的心灵……因此本文是老师引导下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体验、学好语文、感受生活、熏陶情感、体验生命的极具人文性的佳作出于对教材以上的认识拟定以下教学目标及相关措施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课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让学生感受到羚羊团结合作、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伟大的献身精神3、关注学生体验交流中新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保正确的价值取向等人文素养三、教法学法1、教法:顺学生思路组织读书交流2、学法:自读自悟交流提高四、教学过程一、回顾学法以利自学1、继续学习18课“生命的壮歌”这节课学习这课的第二个故事“生命桥”2、这课的第一个故事“蚁国英雄”我们是学的①先读课文把生字读准难读的句子读通顺②反复读自己感动的地方说感动的原因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感动表现出来3、下面我们就用前面的读书方法来读“生命桥”这个故事二、利用学法自读自悟(一)通读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自学生词读通语句2、检查①请几个同学上黑板把自己认为同学们难读或可能读错的字词抄写在黑板上让这些学生检查、教学有关字词的读音(注:课堂是学生练习、纠错、发展的主渠道这里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别人可能读错或难读的字词抄在黑板上这样做第一这种资源来自于学生同时又服务于学生资源利用的巧利用的好;第二让学生发掘资源学生兴趣浓积极性高;第三既处理好了字词读音这一知识点又巧妙地让学生与学生交流增强了学生间的交际能力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②指名完整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注:把课文读通整体感知课文大概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基础)(二)精读课文读出感受现在我们进行读书学习的第二步把自己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待会儿汇报、交流1、学生自读教师随机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注:教师的随机了解既是与学生合作交流又是帮助辅导更是获取学生学习的信息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2、汇报交流(顺学生思路进行教学)估计学生可能有以下一些汇报交流①第一节的第4句“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让学生通过朗读谈感受弄清老羚羊跃起的高度低一些是老羚羊心甘情愿的而并不是其他原因同时交流读书学习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读书思考②文章第二自然段映示第二片段内容A:先说说为什么感动再读一读B:评读重点评一评读的好的地方引导学生体会“…猛蹬一下…”年轻羚羊和老羚羊各自的后果师(指图):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一刹那间它就要坠入山涧摔得粉身碎骨这时老羚羊飞跃到年轻翔羊的蹄下用自己的脊背支撑年轻羚羊作第二次跳跃年轻羚羊得救了老羚羊却永远停止了呼吸它把生的希望让给了、把死亡留给了,这是多么伟大而神圣的壮举啊,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C:学生试读D:指名读后齐读③第三自然段“一队队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读读议议教师也可讲讲自己的感受“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教学策略:A、指3人连读这句话B、教师作简笔画并激情讲述这是一座悬崖这是悬崖的对面年轻的羚羊快速向对面飞跃可是它只能飞跃到这里眼看就要摔下山涧此刻老羚羊纵身一跃飞跃到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背上猛蹬一下第二次飞跃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坠入山涧摔得粉身碎骨顿时——(学生接读)C、这已不是一道道弧线它是——(学生接读)D、读题:生命桥E、透过这座生命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注:繁琐的分析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只能让生动的语言变得生硬让充满情感的语言变得麻木这里通过简笔画和教师的激情描述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那些悲壮的场面进入那让人荡气回肠的境界通过学生进入情境的想象不仅使学生感悟到文字的表面之义更主要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震撼从而丰富个人的生命体验)师:谁先飞过山涧谁就有了第二次生命的机会谁落在后面就可能遭到猎人的枪杀在这生命存亡的关键时刻这群羚羊决不争先恐后一个接一个有秩序地飞跃山涧以一个个老羚羊的死亡换来一个个年轻羚羊的生命这简直是一首——生命的壮歌(读题)3、配乐朗读全文(注:这部分的教学策略主要是遵循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设计的在这活动中力求让学生把自己读文本的体验通过和同学及老师读读议议的形式表达出来积累语感内化语言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其中最主要的做法便是构筑平等对话的平台或倾听学生的体验或表达自己的体验或引导升华学生的体验)三、由此及彼升华认识这个故事读完了但想到了些什么呢(注: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这一设计在培养学生把学语文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关注课堂中生成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感受人类文化的无穷魅力)四、引向课外拓展阅读师:有一件事我必须要告诉同学们这一群羚羊并不是偶数是奇数这就意味着有一只羚羊并没有对子而这只羚羊恰恰是成功指挥这场战斗的羚羊头此时此刻它孤零零地站在悬崖上没有年轻羚羊需要它的帮助也没有任何人来帮助它飞跃山涧后来这只羚羊样了呢请同学课后阅读初中语文第三册第13课《斑羚飞渡》(注: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和兴趣强调课内和课外的联通这种设计不仅是应对这一要求的而且这种阅读更是对本节课的阅读体验的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附板书设计:生命的壮歌生命桥一前一后一高一底一老一少一死一生。
《生命桥》语文教案
《生命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创新思维。
(3)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提高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2)懂得珍惜亲情、友情,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写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生命桥的含义。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氛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生字词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分析文章结构。
(2)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桥的含义。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对生命的敬畏。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5. 课后作业:(1)学生抄写生字词。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
(3)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1)生字词抄写是否正确。
(2)课后感悟是否真实、有深度。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以便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生命桥》语文教案
《生命桥》语文教案《生命桥》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爱桥的原因。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学会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桥”的图片。
)一、导入新课:桥是充满魅力的一种建筑,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生活中少不了桥。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解释桥,在他笔下的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那么在画家眼里,桥又是怎样的形象呢?又会有怎样的魅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家桥的世界――《桥之美》。
(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二、作者简介吴冠中教授(1919―),是现代画家,最早画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他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三、整体感知1、吴冠中先生在文中说“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他自己对桥当然也是情有独钟,在他看来,“桥之美”美在何处?放声朗读课文,画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
明确:“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①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句子的意思――不同环境中,桥美的形式各不相同。
②桥美在形式。
在画家的眼中,形式美当然是绘画的形式美,那么什么是绘画的形式美呢?――绘画的形式美就是要注意块、线、面的`搭配(第二段)。
③如此专业的块、线、面知识,作者是如何介绍清楚的?――作者从我们熟知的“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入手。
④出示“小桥流水人家”的图片,教师指图片介绍块、线、面的知识。
小结:画面的构成要有块、线、面的搭配,桥在画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生命桥”》教学设计(通用3篇)
《“生命桥”》教学设计(通用3篇)《“生命桥”》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感受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预备:投影片、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爱好。
1、在一座绿草如茵的高山上,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一群羚羊,有一天,一个狩猎队把罪恶的脚下步踏上了这块乐土。
他们发觉了这群羚羊,舍命地追逐,把羚羊逼到一座悬崖边。
眼看这群羚羊就要被除数活捉。
这群身处绝境的羚羊的命运会怎样?真让人揪心啊呀!同学们,假如你是无所不能的,你会怎么关心它们呢?2、同学们,你们都不得是好样的!这么小就知道关怀别人,关心别人,我特别情愿代表羚羊再一次感谢你们。
可我们究竟不是万能的,我们谁也帮不了它们。
同学们,生与死的考验摆在这群羚羊的面前,以后的事怎样呢?二、感知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和这群羚羊一同面临这场生死考验吧!2、沟通:同学们,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群羚羊的命运怎样了吧?相机引导得出:老羚羊用生命为年轻羚羊架起一座“生命桥”。
(板书课题)三、感悟课文。
1、这一幕太让人不行思议了!读了课文,我们的心情总是难以安静,你们读到哪儿深受感动呢?请大家再仔细地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重点词语,想想为什么感动。
2、沟通:(1)一只老羚羊走出羊群,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年轻羚羊应声跟着老羚羊走到悬崖边。
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奔跑着向悬崖对面跳了过去随即老羚羊紧跟后面也飞跃出去只是老羚羊跃起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老羚羊叫了一声,它可能在说什么?它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多么令人敬佩!让我们一起读好这段吧。
(2)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消失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消失在年轻羚羊的蹄下,而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了一下,下坠的身体又突然上升并轻松地落在了对面的悬崖边,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落了山涧。
《生命桥》教案
《生命桥》教案《生命桥》教案(通用12篇)《生命桥》教案篇1《生命桥》教案一、引入新课1、老师板书:“奇”。
2.同学们,请看。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什么字?(答:奇数)3、你能用“奇”组个词吗?4、学生组词(奇怪、奇异、奇迹、奇形怪状、奇特、奇花异草、千奇百怪……)(老师评点:真是个好词、又一个好词、再说、谁再来、真是妙语连珠……)5、老师在黑板上添写“迹”:刚才,有同学说到了“奇迹”这个词,(在“迹”的下面加个点),你知道“迹”是什么意思吗?出示字典里的解释:字典里有这么几个解释,自己读一下,你认为哪个最合适?迹:①留下的印子,痕迹。
②事情。
③前人留下的事物。
6.学生回答。
(老师点评:没有变化,你确定吗?良好,准确的判断,坚定的立场。
)7、现在你一定能说出“奇迹”是什么意思吧?8、学生回答: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意想不到的,不可思议的事情。
9、读好“奇迹”这个词语。
10.故事引出了正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动物界的不可思议的故事:在一座长满青草的山上,一群羚羊无忧无虑地生活着。
一天,一支狩猎队踏上了这片乐土,踏上了邪恶的脚步。
他们发现了这群羚羊,拼命追赶,把它们逼到了悬崖边上。
你们看(老师板画悬崖的示意图)这悬崖多险哪,下面是万丈深渊,前面是宽阔的山涧,对岸也是一座陡峭的悬崖。
眼看这群羚羊就要被全部活捉,成为猎人发财的牺牲品,可是这时,奇迹出现了……二、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大家一定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奇迹?然后让学生读老师传下来的文章。
看完之后,用他们自己的话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让你惊讶的事情。
2、学生小组交流3、交流:①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羚羊群会分成两队,而且是老的一队,年轻的一队?(老师点:这真是奇呀!)②为什么老羚羊朝年轻羚羊叫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就知道走到悬崖边,而且其他的羚羊却不跟着走出来呢?(你觉得这是两只怎样的羚羊?)③为什么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老羚羊的身体会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呢?(这真是出乎意料!)④为什么第一对羚羊试跳成功以后,羚羊群不是争先恐后地跳过悬崖,而是秩序井然地跳呢?(在生死存亡之际,竟有如此表现,太让人震惊了)……三、精读课文,体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
生命桥教案及教后小记
一、《生命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生命桥》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中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2)学会生词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增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2)学会生词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1)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深入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2)问题导入:提问学生对和谐共生的理解,引出本课主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生词生字,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生字,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含义。
(2)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4.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措施。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交流。
五、教后小记: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课堂讲解等环节,对课文《生命桥》的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实践环节,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措施,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得到了增强,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但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六、《生命桥》七、教学过程: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生命桥”》教案之五
《“生命桥”》教案之五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情感表达。
2.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升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生命桥的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命桥》,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什么印象呢?2.有谁能简要复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让学生分析段落大意,理解课文主题。
三、课堂讨论1.课文中的“生命桥”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2.作者是如何描绘生命桥的?这样的描绘有什么作用?3.课文中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生命的伟大?四、写作训练1.以“生命桥”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
2.要求: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第二课时一、作文点评1.教师选取几篇作文进行点评,分析作文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写作心得。
二、课堂讨论1.课文中,生命桥的建立对环境和生态有哪些积极影响?2.作者是如何表现生命桥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的?3.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生态环境,让生命桥更加坚固?三、课外拓展1.让学生收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资料,进行交流分享。
2.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生态环境保护区,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认为生命桥的意义在哪里?3.你将如何行动,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课文内容,提问:生命桥的象征意义是什么?二、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其深层含义。
2.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课文主题。
三、写作训练1.以“我心中的生命桥”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2.要求: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四、课堂小结2.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为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说课稿《生命桥》
小学语文说课稿《生命桥》
一、说教材
“生命桥”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18课《生命的壮歌》中的第二个小故事。
“生命桥”讲的是一群羚羊在打猎队的追击下,老羚羊用去世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奔腾悬崖以求生存的故事。
歌唱了戋戋弱者在生去世攸关的要害时候所体现出的难得的互助与献身精力。
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群羚羊被打猎队赶到了悬崖边,一只老羚羊带着一只年轻羚羊向悬崖劈面跃去。
第二自然段写老羚羊资助年轻羚羊跃过了悬崖,自己却坠入山涧。
第三自然段写一队队羚羊照着前面的样子秩序井然地快速奔腾,以老羚羊的去世亡调换了年轻羚羊的生命,那悲壮神圣的局面惊得猎人放下了枪。
二、说教学目标
本篇课文是安排在本册中的第四单元组中,其目的是在于读懂,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重点句段;在提供的语言材料基础上,培养学生们感悟的能力,理解羚羊们可贵的合作与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献身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重点是:了解重点句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羚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本文难点:理解老羚羊用身体做桥墩的自我牺牲的过程,理解“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的含义。
四、说教学过程
生命桥,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是一个让读者眼流泪、心滴血的词。
那么一篇这样的'文章如何让我们小学生在阅读时候,能读懂,能心为所动呢?
1、巧抓互动点,教师“穿针引线”。
首先,朗读的牵引。
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难以理解的文章。
很多地方能意会而不会言传。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我不仅采用了个别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而且还多次采用了师生接读,合作朗读。
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
其次,理解的牵引。
当学生说不出来的时候,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悟。
备课时,为每一个环节,巧设小问题。
如:学生在自己朗读时,读不出“几分钟后,羚羊分成了两群”这话的另一层含义。
它们不能用语言商量,却能在危机前,在那么短暂的时间内,做出决定。
一群羚羊有着可能连人类都没有的果敢和机智,值得品读。
但学生感觉不到。
所以,我设问“几分钟后”、“分成两了群”说明了什么?从时间上,引发学生的思考。
又如理解羚羊起跳的合作过程时,我设计这些小问题“为什么要‘紧跟’?晚几秒
不行吗?为什么‘高度还要低一些’”?这样的提问,一下子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大家的理解又会加深一层。
总之,恰到好处的点拨,是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
2、巧抓想象点,学生“情感蔓延”。
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
要给“创造未来”的孩子从小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是推进创造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我在文中设计了两处想象训练:A、假如让那“几分钟”延长,再多些时间让这些羚羊话别,他们分别会说些什么呢?
B、试跳成功以后,当年轻羚羊到达彼岸,看着一望无底的深渊,它会想些什么呢?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他们仿佛就看见羚羊的生离死别,仿佛看见那依依话别的场面。
情动才涌,学生读到深处,理解到深处,自然就有说不尽的想法。
3、用课外资料,壮歌“余音绕梁”。
引导学生延伸阅读。
固然,如今提倡学生自己动手获取信息,但究竟上,学生查找资料的本领照旧有限,课前我从网上找了其他动物的资料,包罗《生命桥》的原文《斑羚飞渡》。
这些文章阅读起来都有些难度,以是,让感兴趣的同学前来领取。
一来使用学生的好奇心自动到场阅读;二来满意程度不等的学生的差别必要。
让悲壮的生命之歌继承唱响,让学生的感观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