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报慈小学实践课(评优课)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熟市报慈小学实践课(评优课)教学设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简单分数的加减法
报慈小学张彩珍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分数的实际意义;
2. 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机会,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 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一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圆纸片各3张,每一张平均分成8份。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导入新课。
圣诞节节快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高兴。急着要吃蛋糕了,妈妈说:“今天一定给你蛋糕吃的,不过要先回答出妈妈一个问题。”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平均分成8块,3块抹上了草莓酱,2块抹上了巧克力,“两次摸酱的一共有多少块?”“5块”丁丁快速地说。“那你知道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吗?”这个问题可把丁丁给难住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
1、学习简单的分数加法。
⑴ 提问:谁知道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⑵ 那等于多少呢?
请小朋友们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先把它平均分成几份?想一想:每一份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
再把它的涂上红色,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的部分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再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同桌说一说
板书完整:
⑶ 再请小朋友来说一说,这个是怎么得来的?
刚才我们从涂色的图上直接看结果那还可以怎样想?
是3个,,是2个,3个加2个 d等于
5个
2、学习简单的分数减法。
师:我们再回过来看看刚才两次所涂的,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数学问题?先同桌说一说,再在组织交流。
生:红色部分比绿色部分多的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
师: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真不错,通过积极开动脑筋帮助丁丁解决了难题,其实这个难题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1、看图直接写算式:
2、选择正确的序号:
3、想想做做 1
4、完成书上“想想做做2”
让学生自己直接写出得数。
5、想想做做3
6、想想做做4
一块地的五分之三种西红柿,五分之一种茄子,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西红柿和茄子一共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生2:西红柿比茄子多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或茄子比西红柿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自己解答提出的问题,再组织交流。
5、开放题:
挑分数写算式(分组比赛,比一比哪组写的多?)
先请学生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组织交流。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在探究中感悟在交流中创新
本课总体设计思路清晰,设计比较新颖,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精神。本节课主要从学生认识的几分之几的含义入手,通过演示课件,丁丁过圣诞节,让学生观察并寻找其中的数学信息,引导他们提出数学问题,由此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把抽象的知识变静为动,直观形象,使学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的道理。
一、联系生活情境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体会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与方法。
我从丁丁过圣诞节,妈妈买来蛋糕,想把蛋糕抹上果酱的情境,展示此情境后,让学生观察并寻找其中的数学信息,引导他们提出数学问题,由此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借助直观图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学生用长方形纸代替蛋糕,先分一分,再涂一涂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比较、讨论明白
,
同时注重让学生说思考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又
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在知识运用中,让学生主动的把知识进行延伸扩展,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减法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把简单的分数加法的算法迁移到分数减法,将减的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说出算理,这样有助于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
解,并使学生初步体会到只有分母相同的分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练习中,看图直接写算式,突破了算理理解上的难点,加强对几分之几里有几个几分之一的练习,更利于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开放题:挑分数,写算式,有利于让学生灵活的掌握知识,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使不同的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三、紧扣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与生活紧密相联的环境中运用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新授的引入,还是习题中,我选取的素材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性。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联系常见的事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分数的加、加法计算原理。
欠缺的地方:
我觉得练习中,呈现的都是分数加法的计算,应该增加一些分数减法的练习,这样,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本课题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