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3 调幅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联调
调幅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题目题目题目题目: 调幅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调幅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调幅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调幅信号的发射与接收目录目录目录目录 1.引言...........................................................................1 2. 调幅信号的产生 (1)2.1 基极调幅..................................................................1 2.2 发射极调幅 (2)2.3 集电极调幅………………………………………………………2 3.调幅信号的发射实例——高频信号发生器…………………………………………………………………………3 4 调幅信号的接收实例——调幅收音机 (5)5.参考文献 (7)一一一一引言引言引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
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尤其是远距离的信息传递,更是与以往截然不同了。
手机,电脑等高科技电子产品深深的溶入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方便。
然而,我们知道这些电子产品是如何进行信息的传递的吗?本文就从调幅信号的有关知识入手,通过一些具体的调幅发射实例和调幅接收的实例来进行说明。
调幅即幅度调制,是指高频载波的振幅随调制信号改变而变化的调制方式。
调幅信号的频率由高频载波决定,其振幅大小则由调制信号决。
其调幅信号波形如下图1所示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调幅信号信号的发射信号的接收二调幅信号的产生调幅信号的产生调幅信号的产生调幅信号的产生调幅信号是如何产生的?换句话说,怎样用调制信号去调制高频载波的振幅?关键是利用非线性器件。
人们正是利用二极管、三极管等非线性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实现调幅的。
相应的电路分别称为二极管调幅电路和三极管调幅电路。
通常应用的是晶体三极管调幅电路。
从调制方式可以分为基极调幅、集电极调幅和发射极调幅三种方式。
调频发射与接收机分析与调试电子教案说明
学习单元(项目)3授课说明学习领域名称: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授课教师:余红娟课程总学时: 270 学习单元3:高频电子技术学时数: 50 累计学时: 180授课时间安排与执行记录授课班级应用电子1003 授课地点授课日期资讯15 3月电子电路实训室计划 34月电子电路实训室决策 2 电子电路实训室实施28 电子电路实训室检查 2 电子电路实训室评估课外电子电路实训室参考资料芯片数据手册、PPT、网络资源学习单元描述、任务书、电子教案说明、教学课件、项目引导文、项目实施手册、项目评价资料、习题、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教学方法宏观:引导文法微观:见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高频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主要包括:(1)了解信号产生电路基础知识(2)了解宽带放大电路基础知识(3)了解调制与解调基本原理(4)了解滤波电路基础知识技能目标:1、强化学生个体的单项基本技能的训练。
主要包括:器件选择、工具使用、仪器使用、器件测量、电路安装、电路识读、故障查询、技术资料查询。
2、学生个体组装并调试常用功能单元电路(1)RC振荡电路的分析、制作与调试(2)LC振荡器的分析、制作与调试(3)宽带放大电路分析、制作与调试(4)调幅与解调电路的分析与调试(5)调频与解调电路的分析与调试(6)PLL电路的分析与调试3、学生团队完成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的调试。
4、加强劳动意识与环保意识;安全管理意识。
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3.提高质量、成本、安全、环保意识重点:1.宽带放大电路2.调制与解调基本原理3.滤波电路基础知识;难点:1.调制与解调基本原理学习情境高频电子技术应用项目载体调频发射与接收机分析与调试学时50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班参考资料学习情境描述、任务书、电子教案说明、教学课件、项目引导文、项目实施手册、项目评价资料、习题、视频资料、网络资源等教学方法宏观教学方法:引导文法微观教学方法:讲述法、任务教学法、仿真教学法、实践操作法、案例教学法学习目标1.分析调频发射与接收机基本工作原理基础上,根据信号的工作流程检测关键点信号。
电信系-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
.0目 录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2 高频功率放大与发射实验3 幅度调制与解调5实验4 变容二极管调频与鉴频实验5 发送部分联试实验实验6 接收部分联试实验实验7 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联调附 录实验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LC并联谐振回路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高频信号源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 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方法;4.熟悉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包括电压增益、通频带、Q值)的影响;5.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点(对地)电压VB、VE、VC,并计算放大器静态工作点;2.用示波器测量单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3.用扫频仪观察静态工作点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4.用扫频仪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四、基本原理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是通信接收机的前端电路,主要用于高频小信号或微弱信号的线性放大和选频。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电路如图1-1所示。
图中,R B1、R B2、R E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放大器工作于甲类。
C E是R E的旁路电容,C B、C C是输入、输出耦合电容,L、C是谐振回路,R C是集电极(交流)电阻,它决定了回路Q值、带宽。
为了减轻晶体管集电极电阻对回路Q值的影响,采用了部分回路接入方式。
图1-1 单调谐回路放大器原理电路图1-2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图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1-2所示。
其基本部分与图1-1相同。
图中,1C2用来调谐,1K02用以改变集电极电阻,以观察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值)的影响。
调幅发射与接收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与接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调幅(AM)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掌握调幅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调幅信号的特点,如幅度调制、频谱分布等。
3. 学生能够解释调幅广播中天线、调制器、解调器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亲身体验调幅发射与接收过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调幅广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调幅发射与接收,培养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无线电通信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增强科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选修课程,适用于高中年级。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对物理学科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实验操作感兴趣。
教学要求: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调幅发射原理- 介绍幅度调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 详细讲解调幅信号的产生过程,如载波信号、调制信号及其关系。
2. 调幅信号传输与接收- 分析调幅信号的频谱特点,了解其传输过程中的影响。
- 讲解调幅信号的接收原理,包括天线、放大器、解调器等部分的作用。
3. 调幅广播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介绍调幅广播系统的组成,如发射机、接收机等关键部件。
- 分析调幅广播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4. 实践操作- 设计调幅发射与接收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掌握相关操作技巧。
- 安排实验报告撰写,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科学思维。
调幅发射和接受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和接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调幅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掌握调幅信号的波形特点及其调制与解调过程。
2. 学生能够描述调幅广播的信号传输过程,解释调幅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频带宽度。
3. 学生掌握影响调幅信号质量的因素,如幅度调制指数、信号失真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调幅发射和接收设备,能够进行简单的信号调制与解调操作。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调幅信号传输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3. 学生具备设计简单调幅通信系统的能力,能进行基本的系统测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通信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热情。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意识到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对科技进步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分析: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能理解抽象概念。
课程性质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教学要求注重知识的应用与拓展,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调幅通信的基本知识,还能提升实践技能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调幅信号基本概念:介绍调幅信号的构成及其特点,引用教材第3章第1节内容。
- 调幅原理:讲解幅度调制的过程,以教材第3章第2节为基础,分析调制指数对信号的影响。
- 调幅信号传输:阐述调幅信号的传输过程,包括发射、传播和接收,涉及教材第3章第3节。
- 调幅信号的解调:介绍解调原理及其方法,参考教材第3章第4节。
2. 实践操作:- 调幅发射与接收设备的使用:学生分组操作,使用调幅发射和接收设备进行信号调制与解调,结合教材第3章实验部分。
- 信号调制与解调实验:设计实验,观察不同调制指数下的信号波形,分析信号质量,基于教材第3章第5节。
3. 应用与拓展:- 调幅通信系统设计:学生设计简单的调幅通信系统,包括发射、传播和接收部分,参考教材第3章第6节。
调幅发射与接收课程设计报告完结版
. ..信息学院高频电子线路三级项目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仿真设计负责人:姜升殿组员:李林黄品程刘鹏陈敏左园叶班级:电子信息工程2班指导老师:李英伟日期:2014.11.2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通信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
我们常听到的广播,就是在发射机产生调制信号,通过天线向外发射电磁波,再由接收机解调制得到原信号。
本项目探究的是调幅波的发射机与接收机的仿真设计。
调幅发射机主要包括:主振模块、功率放大器模块、调幅调制模块、音频放大器模块、缓冲隔离模块。
调幅接收机主要包括: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模块、本振电路模块、混频器模块、中频放大器模块、包络检波器模块、低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最终可实现的功能是发射机发射6MHz载波的已调波信号;接收机接收处理已调幅6MHz的无线电信号。
本项目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仿真。
关键字:调幅发射机调幅接收机检波器 AM调幅与解调前言调频和调幅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两种无线电传播方式,其中调幅的发射与接收又尤为重要。
过去的条幅发射机与接收机都采用复杂的机械结构而且需要人工操作,使得设备不仅所占空间巨大而且操作起来极为不便。
而目前采用的方式工作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同时失真度也比较小。
本项目的意义在于通过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的制作,掌握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加深对电路理论的理解,掌握通过文献查阅、上网查询等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最终了解无线电信号调幅传播方式的整个过程,并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项目最终将实现的功能是发射机发射6MHz载波的已调波信号;接收机接受处理已调幅6MHz的无线电信号,最终经过混频、检波和一系列放大还原出源信号。
项目组分工发射机组:姜升殿:调制模块制作和总体电路联调、PPT制作、项目报告书写刘鹏:主振模块产生6MHz的高频载波和缓冲级模块的电路仿真设计陈敏:音频放大模块和高频末级功放模块的电路仿真设计接收机组:李林:本地振荡器及混频器模块设计与仿真、书写项目报告、接收机PPT制作黄品程:包络检波器设计与仿真、各模块连接后的仿真与整体调试、相关模块报告书写左园叶:三个放大电路模块设计与仿真、相关模块报告书写研究报告正文一、调幅发射机部分:1.1 调幅发射机整体设计思想本部分使用multisim软件进行所有电路设计与仿真。
调幅发发射机安装与调试实训任务书讲解
实训任务书项目:点频调幅发射机的安装与调试班级:姓名:学号:实训时间:工程实训中心电工电子实训教研室制2013年3月一、课程性质必修,学时:30二、教学目的通过对调幅发射机的安装、调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发射机的调制方式,能够使学生建立无线电发射机的整机概念,了解发射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自主完成发射机的各个单元电路:本振、缓冲、调制器、功率激励、高频功放及音频放大器。
三、教学形式与要求教学形式: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黑板讲授、现场讲解、实训操作、讨论等多种形式。
教学要求:严格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不得无故迟到、旷课,严格考勤,按时完成作业。
教师任务: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提出要点、组织讨论、指导操作、评阅作业、评价考核。
学生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要求、查阅资料、调研、按期完成作业。
实践教学:根据教学任务书内容选择元件安装调试电路。
学时分配:1/3学时为教师课堂教学和巡回指导,2/3学时学生实训操作、分组讨论、讲解、课堂练习。
作业形式:依据本课特点,作业形式为实测数据记录与分析、实训报告、思考题等。
考核方式:考勤(30%)+平时成绩(40%)+报告(考试)(30%)。
过程评价:平时作业:资料参阅、表达条理、数据记录、按时完成等。
不做0分,雷同0分。
回答问题:表达清晰,论述有条理。
不回答0分。
综合表现:平时投入程度,个人能力等。
考勤评价:旷课1天及以上本周考勤分为0分,迟到、早退1次各扣0.5分,请假1天扣2分,请假两天本周考勤分为0分,请假需假条。
四、参考资料1、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MC1496数据手册六、电路设计发射机的主要任务是把传输对象加载到一个高频载波(运载工具)上,高频载波的变化规律与传输对象有关,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器对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最后借助适合的天线发射出去。
从图1中可以看出要传输的对象是个低频信号。
低频信号辐射性差,不便于无线传输;高频信号辐射大、可传输性强,把低频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借助高频信号的传输能力把传输对象传送到目的地。
高频实验预习报告2013
高频实验预习报告实验一、调幅发射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图1为实验中的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
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了解与掌握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图1 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二、预习内容:1、给出完整的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
图1仅是实验中使用较简单的发射系统,思考并给出较完善的发射系统结构。
2、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图T3-1为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熟悉电路,并论述其原理。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A 、哪几个元件决定振荡频率?本振功率放大调幅 信源B、如何测量三极管5BG1的静态工作电流,如何调整5BG1的静态工作点。
C、三极管5BG2的作用,本振信号观测点应在哪里。
D、何为反馈系数,其在振荡电路中的物理意义是什么?E、变容管的特性与用途。
3、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图T5-4为三极管基极幅度调制电路,熟悉电路,并论述其原理。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A、晶体管调幅电路有几种形式?基极调幅电路与集电极调幅电路的区别与特点是什么?基极调幅电路输入信号的特点是什么?B、给出调幅波波形,何为调制系数,调制系数的意义是什么?C、7C10、7C2、7L1的作用是什么?4、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图T2-1为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熟悉电路,并论述其原理。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A、谐振放大电路有几种形式,比较其区别与特点,丙类功率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的特点是什么?B、如何测量电流,使用电流表应注意什么。
C、放大器的工作效率是如何定义的,如何测量?D、放大器间如何连接,有哪些方式。
三、 给出调幅发射系统调试步骤;指出需要哪些仪器、给出仪器与实验电路连接的测试结构图。
实验二、调幅接收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图2为实验中的调幅接收系统结构图(虚框部分为实验重点,低噪放电路下次实验实现,本振信号由信号源产生。
)。
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接收系统,了解与掌握三极管混频器电路、中频放大/AGC 电路、检波电路。
中波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组装及调试doc.
中波调幅发射机与接收机组装及调试一、实验目的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幅发射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幅系统概念。
2、掌握发射机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幅接收机组成原理,建立解调系统概念。
4、掌握调幅接收机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完成调幅发射机整机联接与调试2、完成调幅接收机整机联接与调试三、实验仪器1、实验箱2、4、7、8、10 号板5块2、耳机1副3、数字万用表1块4、数字示波器1台5、DDS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四、实验电路说明图14-1 中波调幅发射机该调幅发射机组成原理框图如图14-1所示,发射机由音频信号发生器,音频放大,AM 调制,高频功放四部分组成。
实验箱上由模块4,8,10构成。
图14-2超外差中波调幅接收机接收机由天线回路、变频电路、中频放大电路、检波器、音频功放、耳机等六部分组成,实验箱上由模块2,4,7,10构成。
天线回路:。
从天线接收进来的高频信号首先进入输入调谐回路。
天线回路的任务是:1. 通过天线收集电磁波,使之变为高频电流;2.选择信号。
在众多的信号中,只有载波频率与输入调谐回路相同的信号才能进入收音机。
变频和本机振荡级:从输入回路送来的调幅信号和本机振荡器产生的等幅信号一起送到变频级,经过变频级产生一个新的频率,这一新的频率恰好是输入信号频率和本振信号频率的差值,称为差频。
例如,输入信号的频率是535kHz,本振频率是1000kHz ,那么它们的差频就是1000 kHz -535 kHz =465kHz;当输入信号是1605kHz时,本机振荡频率也跟着升高,变成2070kHz。
也就是说,在超外差式收音机中,本机振荡的频率始终要比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一个465kHz。
这个在变频过程中新产生的差频比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要低,比音频却要高得多,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中频。
不论原来输入信号的频率是多少,经过变频以后都变成一个固定的中频,然后再送到中频放大器继续放大,这是超外差式收音机的一个重要特点。
调幅发射与接收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与接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调幅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掌握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及其特性;2. 让学生掌握调幅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接收过程;3. 让学生了解调幅广播的优缺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调幅信号传输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搭建简单的调幅发射与接收系统;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的良好习惯;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我国在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发展成就,为祖国的科技进步感到自豪。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理学科选修课程,适用于高中年级学生。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无线电通信技术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调幅信号的基本原理和数学表达式;- 调幅信号的产生、调制、传输和接收过程;- 调幅广播的优缺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无线电通信基础”,第5节“调幅通信”。
2. 实践操作:- 搭建简单的调幅发射与接收系统;- 调幅信号调制与解调实验;-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调幅通信原理。
实践教学大纲:(1)实验器材准备与操作方法讲解;(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调幅发射与接收实验;(3)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3. 教学进度安排:- 理论知识:4课时;- 实践操作:4课时。
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联调
三、实验步骤
高频 信号 输入
调幅波 输出
加入 音频 基极 调幅
三、实验步骤
2、调幅接收机的调试
单调谐回 路谐振放 大器模块
三、实验步骤
晶体三 极管混 频器模 块
混频输出 应该是 2.5MHZ
三、实验步骤
LC振,需要 用到LC振荡器模块,作为接收系统中的本振信号。 此时振荡频率需要8.8MHZ左右 振荡电路为西勒电路时(3K05往右), 3K01、3K02、3K03、3K04四个开关全部往下 拨,此时输出的振荡频率为8.8MHZ左右。如果 频率高于8.8MHZ,可将3K01往上拨,这样频率 可以降低。
三、实验步骤
11K01置“on”,11K02往下拨,11K03置“左侧”
1、调幅发射机的调试(高频功率放大与发射模块)
选择高频信号源的高频载波信号(6.3MHZ ,200mV) 从11P02输入音频调制信号(1KHZ,300mV) 用示波器在11TP03观测波形。 此时该点波形应为调幅波,改变音频信号的幅度, 输出调幅波的调制度应发生变化。改变调制信号的频率, 调幅波的包络亦随之变化。
接收机在接收来自不同电台的信号时,由于各电台的功率 不同,与接收机的距离又远近不一,所以接收的信号强度变化 范围很大,如果接收机增益不能控制,一方面不能保证接收机 输出适当的声音强度,另一方面,在接收强信号时易引起晶体 管过载,即产生大信号阻塞,甚至损坏晶体管或终端设备,因 此,接收机需要有增益控制设备。
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联调
一、实验目的 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幅发射机、调幅 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通信系统的概念;
2.掌握收发系统的联调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天天 线线 音频信号源
调幅发射与接收的完整体系联调课程设计报告剖析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报告所属专业:通信工程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名称: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调幅发射与接收的完整体系的联调1 需求分析1.1 性能需求目前,无线数据通信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采集和远程控制系统采用了无线传输技术,由于无线数据通信不用布线,快速布局因此具有有线通信无法比拟的便捷性,扎物体运动场合具有不可替代性。
并且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
现在无线传输技术已经远远超出了广播通信的范围,应用日益广泛,如无线导航、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进行无线传输的研究的必要性就显而易见了。
1.2功能需求这个任务是由无线电发射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和发射天线、接收天线等来完成的。
这些设备和传播的空间,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是传送语言消息的无线电系统组成。
就是由发射机产生强大的经过调制的高频电流,通过发射天线,在天线周围产生电磁波向外传播。
由接收设备接收高频信号,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最后音频输出。
调谐电路选中所需频率的信号;检波器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声频信号(即解调);解调后得到的声频信号再经过放大获得足够的推动功率;最后经过电声转换还原出广播内容。
2.概要设计2.1 功能模块设计2.1.1总体方案的基本构思要完成调幅发射和接收完整体系的联调中,再这个体系中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
在发射端将高频信号源与音频信号源送入高频功放后,在本级进行调幅、放大,然后经过天线发射给接收端。
在发射的过程中高频信号会发生衰减,因此在接收端应该进行高频信号的调谐放大,再经过由混频模块,将高频信号调制为中频信号,中放及是对中频信号进行放大,再由经过调幅和AGC模块得到稳定电压,输出与发射端音频信号源一致的输出信号,再经过低频功放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
2.1.2系统总体框架图发射模块:接收模块:3.各模块电路的设计:3.1高频功放模块:要完成调幅发射与接收的完整联调,使接收端能够接收到信号,高频功放电路是比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本电路设计中,由两级放大电路组成,Q1工作为甲类放大,由R7和R12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在后级电路中当单刀双掷开关跳线去掉时,Q2为丙类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其基极偏置电压为零,通过发射级上的电压构成反偏,因此只有在载波的正半周期的且幅度足够大时才能使功率管导通,其集电极为LC选频回路。
调幅发射接收系统
四各单元电路设计
1.调制波
在该系统中,咱们采纳的是频率为80 kHz的调制波。
其波形如下:
其频谱图如下所示:
2.本地振荡电路
本地振荡电路采纳函数发生器。
振荡器的频率为:1000k Hz 。
用示波器测其输出波形和用频率计测其输出频率如以下图所示。
3.调制电路
调制器的作用是使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转变规律而转变。
通常载波信号为高频信号,调制信号为低频信号。
设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t V t v c cm c ωcos )(=,调制信号的表达式为t V t v cm Ω=Ωcos )(,那么调幅信号的表达式为
t mV t mV t V t v c cm c cm c cm o )cos(2
1
)cos(21cos )(Ω-+Ω++=ωωω
由此可见,调幅波中载波分量占专门大比重,这种信号传输效率较低的调制为有载波调制。
为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普遍采纳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振幅调制。
其中,双边带调幅波的表达式为 ])cos()[cos(2
1)(t t mV t v c c cm o Ω-+Ω+=ωω。
上图为由MC1496组成的振幅调制器。
载波信号c v 经高频耦合电容C11从MC1496的10脚输入,调制信号Ωv 经低频耦合电容C9从1脚输入。
输出波形为抑制载波信号,调剂电位器R21可改善波形对称性。
输出波形如以下图
频谱图如以下图所示:
检波后输出波形如下:
频谱图如下:
5.低通滤波器
电路图如下所示,左端输入解调波。
最终通过滤波后,输出波形,如以下图所示:
频谱分析如下:。
调幅发射和接受课程设计
调幅发射和接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调幅发射与接收的基本概念,掌握调幅信号的调制与解调原理;2. 使学生了解调幅广播的传输特性,掌握影响调幅信号质量的因素;3. 引导学生掌握调幅信号频谱的特点,了解频谱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调幅发射与接收设备进行实验操作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调幅信号质量问题的能力,学会优化调幅发射与接收系统;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调幅发射与接收技术的好奇心与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兴趣;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相互支持、共同进步的精神;3. 使学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背景,以实践操作为主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调幅发射与接收的基本原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调幅发射基本原理:介绍调幅信号的调制过程,包括幅度调制、载波信号与调制信号的合成,以及调幅信号的频谱特性。
教材章节:第三章“幅度调制”2. 调幅接收原理:讲解调幅信号的解调过程,包括检波、滤波等,使学生了解接收设备的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四章“调幅信号的解调”3. 调幅发射与接收设备:介绍发射与接收设备的基本构成,包括发射机、天线、接收机等组成部分。
教材章节:第五章“调幅发射与接收设备”4. 影响调幅信号质量的因素:分析信号传输过程中可能影响调幅信号质量的各种因素,如噪声、信道特性等。
教材章节:第六章“调幅信号的传输特性”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调幅发射与接收实验,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巩固理论知识。
高频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十 调幅系统实验课程 高频电子电路 实验名称 调幅系统实验一、实验目的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幅发射机、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调幅系统概念。
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1.完成调幅发射机整机联调 2.完成调幅接收机整机联调 3.进行调幅发送与接收系统联调。
三、实验环境1.硬件:通信电子电路实验箱GP-4A 2.实验箱模块分布图:3.实验组成原理框图:图10-1(a)调幅发射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J36(J.H.OUT)图10-1 (b)调幅接收机实验组成原理框图四、实验步骤:(一)AM发射机实验:1.将振荡模块中拨码开关S2中“4”置于“ON”即为晶振。
将振荡模块中拨码开关S4中“3”置于“ON”,“S3”全部开路。
用示波器观察J6输出10MHZ 载波信号,调整电位器VR5,使其输出幅度为0.3V左右。
波形图:分析:测的是J6的信号,输出幅度大概为0.3V左右。
2.低频调制模块中开关S6拨向左端,短路块J11,J17连通到下横线处,将示波器连接到振幅调制模块中J19处(TZXH1),调整低频调制模块中VR9,使输出1KHZ正弦信号V=0.1~0.2V。
PP波形图:分析:没有信号,可能是实验误差。
3.将示波器接在J23处可观察到普通调幅波。
波形图:分析:J23处的波形。
4.(选作)将前置放大模块中J15连通到TF下横线处,用示波器在J26处可观察到放大后的调幅波。
改变VR10可改变前置放大单元的增益。
波形图:分析:从J15换到J26之后波形被放大,周期信号。
5.(选作)调整前置放大模块VR10使J26输出1Vpp左右的不失真AM波,将功率放大模块中J4连通,调节VR4使J8(JF.OUT)输出3Vpp左右不失真的放大信号.。
波形图:分析:输出3Vpp左右不失真放大信号。
S拨向右端(+12V)处,示波6.(选作)将J5,J10连通到下横线处,开关1器在J13(BF.OUT)可观察到放大后的调幅波,改变电位器VR6可改变丙放的放大量。
调频发射机与接收机-高频实验报告
咼频实验报告2014年11月实验一、调幅发射系统实验实验目的与内容:通过实验了解与掌握调幅发射系统, 了解与掌握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
下图为实验中的调幅发射系统结构图:、实验原理:1、LC 三点式振荡器电路:图T3-1 LC 振法实验电路原理圏LC 三点式振荡器由放大器加LC 振荡回路构成,反馈电压取自振荡回路中的元件,与晶体管发射极相连的两个回路元件,其电抗性质必须相同,不与晶体管发射极相连的两个回路元件,其电抗性质相反。
对于上图LC 三点式振荡电路,由5BG1组成的振荡电路,和由5BG2 组成的放大电路构成。
5D2是一个变容管,5K1是控制端,控制反馈系数的大小。
V5-1为示 波器测试点,接入扫频器观察波形。
通过以三极管5BG1为中心所构成的电感三点式 LC 振荡电路产生所需的30MHz 高频信号,再经下一级晶体三极管 5BG2进行放大处理后输出至后面的电路中以进行工作。
2、三极管幅度调制电路:5C14104"SRlol I0KlOOuH SL1SBG2\9018、T H K1035C13IK 5R13―o¥5-25Rt2IK5C12 505R11 10K5C2 103也J IFSC 3 2DG5C 11-10042*M5ASttl 100K5R3 5KV5-15R9—5K1反馈 控制scii 104IA5JJ2 FV 0435C4_4 TO 7-5C5 1.00S T5-4 三极管甲类调幅电路图T5-4为三极管基极幅度调制电路(幅度调制电路),能使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度 随调制信号的规律而变化的电路。
调幅电路有多种形式,根据调制信号接入调制 调制器电路位臵的不同,调幅电路可以划分为基极调幅电路、 集电极调幅电路和 发射极调幅电路。
原理:输入 30M HZ 的高频信号和1KHz 的调制信号分别经隔直 电容7C9, 7C8加于三极管的基极经幅度调制电路调幅后,得到所需的 30MHZ 的 已调幅信号并输出至下一级电路中。
实验13 调幅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联调
经过高频放大器放大了的信号,馈送给混频器,同时由一个专门设置的本机振荡器也将高频能量馈送给混频器。按照需要,我们使信号频率始终和本机振荡器的频率相差一个固定的差值——中频,则经过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后就可产生一个新频率——中频。本来,高频放大器是波段工作的,例如1.5-30MHz,经过混频器的频率变换之后就变成频率固定不变而且较低的中频频率了,例如465KHz。频率低而且固定,则不仅谐振回路的选择性能好了,同时放大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所以超外差收信机的性能很好。
中频放大器也叫频带放大器,它是由器件和耦合谐振电路共同组成的。对接收机的主要性能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到此为止,收信机基本完成了对信号的选择作用。
但是所收信号还是一些已调制的中频振荡信号,必须把“载”在中频振荡上面的反映原调制的音频成分取出来,并滤除中频载波成分,这个任务是由检波器来完成的。
最后,将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直到达到足够的输出功率以推动耳机或扬声器发出声音为止。这就是超外差接收机的工作物理过程。图上各点的信号波形也反映了各部分的工作过程。
13-4
一.实验目的
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幅发射机、调幅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通信系统的概念;
2.掌握收发系统的联调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收发系统各模块连接图
图13-6
该方案为无线收发系统,收、发各为一个实验箱,相距2米左右。该实验在上述发射机和接收机调好的基础上进行,其连接与调整和上述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接收机接收的信号为发射机发出的信号。
调幅、调频发射与接收设计原理介绍
课程设计指导高频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电子电路种类很多,千差万别,设计方法和步骤也因不同情况而异。
这里给出高频电路设计的一般步骤,以供参考,设计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1.总体实现方案的选择由课题要求实现的电路功能及性能指标,决定最终实现电路的构成。
2.单元电路形式的选择根据课题要求实现的电路性能指标,确定总体实现方案中,各单元电路的形式。
3.电路参数的计算根据所选单元电路的形式,对组成电路的各元器件的值进行计算。
4.元器件的选择元器件的选择,除了要考虑计算出的参数值外,还要遵从节约电路成本,元器件购买方便,以及尽量利用现有条件实现的原则。
以上各步骤之间不是绝对独立的,往往需要交叉进行,尤其是有时受到元器件选择的限制,常会推翻最初的设计方案,从头来做。
所以,在进行电路设计之初,要先把可能限制电路实现的因素考虑好,再着手设计,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表1 评分办法高频电路设计举例课题一:基于MC1496的简易调幅发射机一、简要说明集成模拟乘法器性能好,外围电路结构简单,可实现振幅调制、同步检波、混频、倍频、鉴频等过程,目前在无线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应用较多。
常见的产品型号有MC1495/1496、LM1595/1596等。
本课题的目的是练习集成模拟乘法器的使用,掌握幅度调制的原理。
二、要求1.基本要求:工作频率5MHz;载波频率稳定度优于10-3/分钟,发射功率(输出负载R L=75Ω上的功率)P0≥10mW,调制度m a=30%~80%可调,调制频率F=500Hz~3kHz。
2.发挥部分:(1)全机使用单电源供电。
(2)自行设计产生正弦波调制信号。
(3)提高整机性能指标。
电路要求:振荡器—缓冲级—调制电路—功率放大器(话筒)课题二:基于MC1496的简易调幅接收机一、简要说明本课题目的是练习集成模拟乘法器的使用,掌握同步检波的原理。
此题目与课题一结合,可制作出完整的调幅收发系统。
二、要求1.基本要求:直接放大式接收机,工作频率5MHz,载波频率稳定度优于10-3/分钟,灵敏度1mV。
实验十三 无线电发送与接收实验
实验十三无线发送与接收实验一、实验目的1.构建调频、调幅无线传输,建立系统概念;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使用仪器1.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电路、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相位鉴频电路。
2.高频信号源、低频信号源、100MHz双踪示波器、万用表。
三、实验电路与内容1. 无线调频发送与接收由于调频信号的振幅不变,因而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与较高的效率。
所以在无线通信、广播电视、遥控遥测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
本实验不要求发射的功率达到多大,只要能达到信号发射、接收的效果。
因此,整机电路比较简单。
图13-1为本实验调频发射与接收系统组成框图。
图13-1调频发射与接收实验电路的框图建议调制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1V的正弦波。
调整电路,使鉴相输出谐波失真尽可能小。
记录电路的状态和各级电路输入输出的波形(或频谱)。
改变低频信号源的幅值和频率,观察鉴相输出波形,听扬声器输出的声音。
2.无线调幅发送与接收无线调幅发送与接收的实验电路如图13-2。
建议调制信号频率为1kHz、幅值为1V的正弦波。
乘法器调幅电路输出调幅波(AM)。
调整电路,使包络检波器输出谐波失真尽可能小。
记录电路的状态和各级电路输入输出的波形(或频谱)。
改变低频信号源的幅值和频率,观察包络检波器的输出波形,听扬声器输出的声音。
图13-2 无线调幅发送与接收的实验电路框图六、思考题1. 在图13-1中,能否用本实验装置中的锁相环调频电路和锁相环鉴频电路?为什么?若一定要用本实验装置中的锁相环调频电路和锁相环鉴频电路,应如何修改本实验装置中的锁相环调频电路和锁相环鉴频电路?2. 在图13-2中,能否使乘法器调幅电路输出载频抑制的双边带调幅波、用乘法器同步调幅波解调器解调?为什么?3.写出实验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3 调幅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联调13-1 无线电通信概述一.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组成无线电通信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电磁波的空间的传播来传递信息,例如将一个地方的语言消息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这个任务是由无线电发射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和发射天线、接收天线等来完成的。
这些设备和传播的空间,就构成了通常所说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图13-1是传送语言消息的无线电系统组成图。
图13-1发射设备是无线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电信号变换为适应于空间传播特性的信号的一种装置。
它首先要产生频率较高并且具有一定功率的振荡。
因为只有频率较高的振荡才能被天线有效地辐射,还需要有一定的功率才可能在空间建立一定强度的电磁场,并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去。
高频功率的产生通常是利用电子管或晶体管,把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能量,这是由高频振荡器和高频功率放大器完成的。
通常是经过转换设备如话筒就是最简单的转换设备,把消息转变成电的信号,这种电信号的频率都比较低,不适于直接从天线上辐射。
因此,为了传递消息,就要使高频振荡的某一个参数随着上述电信号而变化,这个过程叫做调制。
在无线电发射设备中,消息是“记载”在载波上而传送出去的。
接收设备的功能和发射设备相反,它是将经信道传播后接收到的信号恢复成与发送设备输入信号相一致的一种装置。
将接收天线架设在上述电磁波传播所能到达的地方,则通过电磁感应就会在接收天线上得到高频信号的感应电动势,它加到接收设备的输入端。
由于接收天线同时处在其它电台所辐射的电磁场中,因此接收设备的首要任务是从所有信号中选择出需要的信号,而抑制不需要的信号。
接收设备另一个任务是将天线上接收到的微弱信号加以放大,放大到所需要的程度。
接收设备的最后一个任务是把被放大的高频信号还原为原来的调制信号,例如通过扬声器(喇叭)或耳机还原成原来的声音信号(语言或音乐)。
二.发信机的组成主振器幅度调制器中间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调制器话筒图13-2图13-2画出了调幅发信机原理方框图,在这个图中,发信机由主振器、幅度调制器、中间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调制器组成,电源部分在图上没有画出来。
主振器是用来产生最初的高频振荡,通常振荡功率是很小的,由于整个发信机的频率稳定度由它决定,因此要求它具有准确而稳定的频率。
幅度调制器是用来产生调幅波,即将调制信号调制到高频振荡频率上。
中间放大器的作用是将幅度调制器输出的功率,放大到功率放大器输入端所要求的大小,功率放大器是发信机最后一级,它的主要作用是在激励信号的频率上,产生足够大的功率送到天线上去,同时滤除不需要的频率(高次谐波),以免造成对其它电台的干扰。
调制器实际上就是低频放大器,它的作用是将话音或低频信号放大,供给幅度调制器进行调制所需的电压和功率。
图上各处的信号波形反映了上述各部分的工作过程。
三.接收机的组成无线电信号的接收过程与发射过程相反,为了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无线电接收设备目前都采用超外差式,其组成方框图13-3所示。
图13-3超外差接收机各级的作用和工作物理过程是这样的:由耦合谐振回路构成的“输入电路”,依靠它的选择性能把住收信机的“大门”,当许多各式各样的电磁波“敲”着收信机的大门时,收信机只选出它所需要的那一种电磁波,让它进来,而其它电磁波都拒之于门外,所以输入电路主要完成选择信号和传输信号。
被输入电路选出的有用信号,馈送到高频放大器的输入端。
高频放大器是由器件和谐振回路组成的,器件(如晶体管或电子管)具有放大信号的能力,而回路具有进一步选择信号的能力,所以高频放大器同时担负着选择和放大信号的双重任务。
经过高频放大器放大了的信号,馈送给混频器,同时由一个专门设置的本机振荡器也将高频能量馈送给混频器。
按照需要,我们使信号频率始终和本机振荡器的频率相差一个固定的差值——中频,则经过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后就可产生一个新频率——中频。
本来,高频放大器是波段工作的,例如1.5-30MHz,经过混频器的频率变换之后就变成频率固定不变而且较低的中频频率了,例如465KHz。
频率低而且固定,则不仅谐振回路的选择性能好了,同时放大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所以超外差收信机的性能很好。
中频放大器也叫频带放大器,它是由器件和耦合谐振电路共同组成的。
对接收机的主要性能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到此为止,收信机基本完成了对信号的选择作用。
但是所收信号还是一些已调制的中频振荡信号,必须把“载”在中频振荡上面的反映原调制的音频成分取出来,并滤除中频载波成分,这个任务是由检波器来完成的。
最后,将检波器输出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直到达到足够的输出功率以推动耳机或扬声器发出声音为止。
这就是超外差接收机的工作物理过程。
图上各点的信号波形也反映了各部分的工作过程。
13-2 调幅发送部分联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模拟通信系统中调幅发射机组成原理,建立系统概念;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调幅发射机连接图图13-4 调幅发射机连接图图中高频信号源相当于图13-2中的主振器,低频信号源相当于调制器,图13-2中的中间放大器,相当于功率模块中的第一级放大器,高频信号源的频率按功放模块上标注的频率设置,作为发射机的载波。
低频信号源可设置为1KHZ,或音乐信号。
经调幅后送入功放,经功放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三.实验步骤1.按图13-4连接图插好所需模块,用铆孔线将各模块输入输出连接好,接通各模块电源; 2.将高频信号源频率设置为6.3MHZ,低频信号源频率设置为1KHz;3.用示波器测试各模块输入输出波形,并调整各模块可调元件使输出达最佳状态;4.改变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和低频信号源输出幅度,观看各测量波形的变化。
13-3 调幅接收部分联试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模拟通信系统中调幅接收机组成原理,建立系统概念;2.掌握系统联调的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调幅接收机连接图图13-5是调幅接收机各模块连接图。
图中谐振放大器采用双调谐放大器模块,混频器采用集成乘法器混频器混频,LC振荡器可以用高频信号源,也可以用LC振荡器模块,图中的检波器、低放和AGC在同一模块上,即二极管检波与自动增益控制模块。
在做该实验时,我们先不用发射机发出的信号,而直接用集成乘法器幅度调制电路产生的调幅波送到谐振放大器输入端,幅度调制模块上的载波设置为双调谐放大器模块上标注的频率(例如6MHZ),音频信号设置为1KHZ的正弦波。
输出的调幅波幅度为100mV左右。
调幅波经谐振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混频,高频信号源输出频率设置为比双调谐模块上标注的频率高2.5MHZ(例如8MHZ),经混频输出2.5MHZ的调幅波送入中放,中频放大后经检波得到与高频信号源中调制信号相一致的低频信号,该低频信号送入底板上低频功放(P104)即可在扬声器中听到声音。
三.实验步骤1.按图13-5连接,插好所需模块(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必须插在底板D的位置),用铆孔线将各模块输入输出连接好,接通各模块电源。
2.将幅度调制电路的载频设置为6.3MHZ,音频设置为1KHZ正弦波,调幅波的幅度调整为100mV左右。
3. LC振荡器的频率设置为8.8MHZ。
4.用示波器测试各模块输入输出波形,并调整各模块可调元件,使输出达最佳状态。
13-4 调幅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联调一.实验目的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幅发射机、调幅接收机整机组成原理,建立通信系统的概念;2.掌握收发系统的联调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收发系统各模块连接图1.方案一:图13-6为方案一收发系统连接图图13-6该方案为无线收发系统,收、发各为一个实验箱,相距2米左右。
该实验在上述发射机和接收机调好的基础上进行,其连接与调整和上述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接收机接收的信号为发射机发出的信号。
在发射方:高频信号源作为载波,其频率设置为6.3MHZ 。
音频信号源可以是语言,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固定的单音频。
高频信号与音频信号经幅度调制后变为调幅波,然后送往高频功放(注意高频功放模块11K05跳线器要插上),经高频功放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在接收方:天线上接收到的发方发出的信号,然后送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频率应与发方频率一致,接收到的信号经放大后送往混频,混频器采用晶体三极管混频或集成乘法器混频模块,送往混频器的本振信号可以用LC 振荡器,也可以采用晶体振荡器,其频率设置为8.8MHZ 。
经混频后输出约2.5MHZ 的调幅波。
中放即为中频放大器模块,其谐振频率为2.5MHZ 。
图中检波、低放、AGC 为同一模块,即二极管检波与AGC 模块。
AGC 可接可不接,需要时用连接线与中放(7P03)相连。
经检波后输出与发端音频信号源相一致的波形,低放输出的信号送往底板低频信号源部分功放输入端(P104),通过该部分的扬声器发出声音。
其声音大小可通过“功放调节”电位W103来调节。
2.方案二:图13-7为方案二收发系统连接图天线天线音频输出天线天线图13-7该方案同样为无线收发系统但可在一个实验箱上进行,与方案一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发射部分,高频信号源与音频信号源送入高频功放后,在高频功放直接进行调幅,放大后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高频信号源的频率同样为 6.3MHZ ,音频信号源首先选择单音频正弦波(例如1KH ),待功放调整好后再选择音乐信号或语音信号。
在调试时,需要改变高频信号源和音频信号源幅度,使高频功放获得较大的发射功率(注意高频功放模块上11K05跳线器要拔掉,使功放工作于丙类状态)和较好的输出波形(不失真)。
接收部分与方案一完全相同,不再赘述。
三.实验步骤1. 按以上方案联接图插好所需模块,用铆孔线将各模块输入输出连接好,接通各模块电源;2. 将发方高频信号频率设置为6.3MHZ ,低频信号源设置为1KHZ 正弦波;3. 用示波器测试各模块输入输出波形,并调整各模块可调元件,微调高频信号源的频率及幅度,使输出达最佳状态。
四.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图13-4连接图中A 、B 、C 、D 各点波形;2. 画出图13-5连接图中A 、B 、C 、D 、E 、F 、G 各点波形;3.画出无线收发系统方案中各方框输入输出波形,并标明其频率。
4.记录实验数据,并作出分析和写出实验心得体会。
实验14 调频发射与接收完整系统的联调一.实验目的1.在模块实验的基础上掌握调频发射、调频接收的组成原理,建立调频通信系统的概念;2.掌握收发系统的联调方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完成调频发射、调频接收机的整机联调。
三.实验电路原理图14-1 各模块连接图图14-1为简易的调频无线收发系统。
该收发系统可在一个实验箱上进行;也可在两个实验箱上进行,在两个实验箱上进行时,一方为发射,一方为接收,但距离在2米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