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重庆市档案馆)

合集下载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故事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故事

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故事摘要:一、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概述二、博物馆内的重点遗址及历史背景三、博物馆的参观价值和启示四、如何参观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正文: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是一座以抗日战争时期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重庆市南岸区。

这座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了解抗战时期历史的重要窗口。

一、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概述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原为南岸黄山官邸,建于上世纪30年代。

这里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所在地、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等重要历史事件。

博物馆内的展品丰富多样,包括历史照片、实物文物等,充分展示了抗战时期的历史风貌。

二、博物馆内的重点遗址及历史背景1.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旧址:这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所在地,曾负责战时政治工作。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鼓舞士气、推动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

2.中共中央长江局旧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长江局在此领导全国抗战。

这里展示了长江局领导人在艰苦岁月里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历史。

3.抗战时期历史文物: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抗战时期的文物,包括武器、衣物、生活用品等,见证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三、博物馆的参观价值和启示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具有较高参观价值的博物馆。

通过参观,我们可以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背景、重大事件以及民族精神。

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顾历史、铭记国耻、弘扬抗战精神的教育基地。

四、如何参观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1.地理位置:重庆市南岸区黄山大道12号。

2.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闭馆。

3.门票价格:免费参观。

4.交通指南:乘坐公交301、302、303、305、306、307、308、309、310、311、312、313、315、316、317、319路至南滨路黄山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总之,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博物馆,参观此地,既能了解抗战时期的历史,又能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力量。

党史上的今天 重庆 3月

党史上的今天 重庆 3月

重庆党史上的今天《新华日报》在重庆被迫停刊重庆市开始三线建设调整和改造工作重庆举行系列活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郭沫若著作《甲申三百年祭》在《新华日报》连载完毕中共重庆市第一次代表会议举行毛泽东来渝考察重庆发生三三一惨案3月1日(1947年)3月3日(1983年)3月5日(1998年)3月22日(1944年)3月27日(1950年)3月28日(1958年)3月31日(1927年)1947年3月1日,因国民党当局要求中共驻渝机关及《新华日报》馆限期撤离,《新华日报》被迫停刊。

该报是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机关报,被毛泽东评价为“同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作战一样,抵得上党的一个方面军”。

1983年3月3日,重庆市成立三线建设调整改造规划办公室,采取新建、迁建、迁并、并入等方式对原三线建设单位进行调整和改造。

通过调整和改造,优化了全市工业布局,推动了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1998年3月5日,是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重庆市先后举行“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等系列纪念活动。

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周恩来长期战斗和生活在重庆;新中国成立后,他四次来渝考察。

1944年3月19日至22日,郭沫若著作《甲申三百年祭》在《新华日报》连载,随即引起轰动。

4月,毛泽东指出“近日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我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此后,中共中央把该文作为整风文件印发全党学习。

1950年3月27日至4月1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一次代表会议举行。

会议把恢复与发展生产、变消费的城市为生产的城市、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确定为今后的工作方针。

1958年3月28日,毛泽东到重庆考察了重钢大轧车间、大平炉车间和国营建设机床厂,次日凌晨,乘“江峡”轮离开重庆视察三峡。

途中听取了涪陵、万县地委的工作汇报,并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交谈了三峡工程建设等相关问题。

1927年3月31日,为抗议英美军舰炮轰南京事件,中共重庆地委和国民党四川省党部(左派)在通远门打枪坝召开群众大会。

抗战时震惊中外的重庆防空洞惨案

抗战时震惊中外的重庆防空洞惨案

较场口大隧道是在1936年仓促设计出来的,先从地面深挖入地底10米,然后平行深入两公里长。

冲突分叉成三个洞口进出。

洞内宽度两米,高也两米,有多处急弯,两旁有木板钉成的长凳,每隔30米左右,洞壁上挂一盏油灯。

此隧道里通风、防火、防毒、排水、医疗等设备都没有。

这条隧道本来是作为交通用的,因为设计失败而废弃,后作为防空洞使用,这给日后的防空洞安全埋下了隐患。

晚上9点钟左右,日军飞机进入重庆市区上空, 24架飞机分三批,对重庆市区的国府路、上清寺、李子坝、和平路、金汤街、中一路、纯阳洞、上南区马路、石板坡等数十处进行长时间轮番狂轰滥炸,共投爆炸弹82枚,燃烧弹13枚。

霎时间爆炸声此起彼伏,火海一片,繁华市区顿成废墟。

由于防空洞内人多空间小,再加上洞口紧闭,洞内氧气缺少,人们开始觉得呼吸不畅,浑身发软。

这时婴儿和孩童们终于忍受不住了,大声啼哭起来,气氛顿时紧张,有些人开始烦躁不安,举止反常。

防空洞惨案生还者朱更桃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在洞内,起初只觉得头脑发闷,大汗淋漓,渐
32 《生命与灾害》 2019-6
2019-6《生命与灾害》 33。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渝纪实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渝纪实

谢谢观看
推荐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渝纪实》主要汇集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的部分文件,对我们了解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各机构部门的运行情况有较大帮助,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作者简介
唐润明,1963年生于四川岳池,1981年考入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1985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7月 调重庆市档案馆编研处工作,主要从事档案文献的编纂及重庆地方史、中国抗战史、中华民国史的研究工作,发 表专业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数部,主编档案史料汇编10余部。现任重庆市档案局(馆)档案编研处处长,兼任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委员会委员、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会员、重庆市档案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中共党 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暨重庆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等职。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渝纪实
20xx年重庆出版社出的图书
01 内容简介
03 作者简介
目录
02 推荐 04 目录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渝纪实》是2012年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润明。
内容简介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渝纪实》内容简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各院部会应 重庆市政府之约,撰写了各院部会在重庆活动和工作情况的文稿,《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渝纪实》就是这些文稿 的汇集。《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渝纪实》的出版对我们了解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运行情况有较大帮助,对研究中 国抗战史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
目录
总序1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及其作用(代序)1 编辑说明1 1.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概况(1948年)1 2.抗战时期迁都重庆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1946年)12 3.抗战时期迁都重庆的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1946年)16 4.抗战时期迁都重庆的国民党中央抚恤委员会(1946年)17 5.抗战时期在重庆成立的国民党中央文化运动委员会(1946年)19 6.抗战时期在重庆成立的国民党中央农工运动委员会(1946年)22 7.抗战时期迁都重庆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46年)23 8.抗战时期的三民主义青年团概况(1948年)28

重庆红色故事演讲稿3-5分钟

重庆红色故事演讲稿3-5分钟

重庆红色故事演讲稿3-5分钟同学们,你们知道重庆这个美丽的城市吗?对于我来说可谓是如雷贯耳了。

她既有中国山水城市的灵秀,又不失现代化都市的繁华;既有优雅的文化氛围,也充满活力和朝气……在抗战时期,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就在此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让小日本闻风丧胆,所以有了重庆这座英雄的城市!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一段发生在80年前重庆的红色故事吧!1940年2月,一批进步青年为了响应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秘密组建了“新中国剧社”。

1942年5月,他们创办了《拂晓报》,毛泽东同志曾亲笔题写了刊名:“西南青年”。

1941年3月,王朴、陈然等被派到国统区从事革命工作。

1945年8月15日,经过数十年浴血奋战,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

蒋介石于当天飞往南京后逃离了重庆。

9月6日,周恩来副主席由延安飞回重庆,10日参加了在“较场口号”广场举行的受降仪式。

接着,我方派代表何长工将受降书递交国民政府代表张治中将军。

至此,重庆光复了!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在无数热血青年的激励鼓舞下,从西南根据地出发,冲破敌人层层封锁线,转战大江南北的远征队伍,以惊人的速度壮大起来,先后涌现出徐特立、廖承志、冯文彬、萧劲光、张爱萍、许建国、甘泗淇、吴克坚等一大批优秀干部,并培养出了二万多优秀儿女。

那时候,日本兵把烧杀抢掠看成平常之事。

在各种各样节假日里,对占领区的百姓实施集体屠杀,惨无人道的暴行每天都在上演。

其中最令人发指的一次,就是日军于1943年12月1日制造的惨案——歌乐山事件。

12月4日晚7点钟左右,位于歌乐山顶峰上的抗战阵亡将士公墓中发生了意外爆炸。

原子弹爆炸的巨大威力震慑了日本侵略者,它们终于低下头来认真考虑起投降问题。

而这一切却正好落入了我方反攻的眼帘!12月11日凌晨1时20分,日本天皇向全世界宣布无条件投降。

接着,受降的消息传遍祖国大地,首都群众在沉浸在胜利喜悦之中。

在地下党的指挥下,各部队纷纷撤退,重庆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解放了。

陈诚私人回忆资料(1935—1944年)(上)

陈诚私人回忆资料(1935—1944年)(上)

陈诚私人回忆资料(1935—1944年)(上)方庆秋;陈宝珠【期刊名称】《民国档案》【年(卷),期】1987()1【摘要】关于陈诚抗战前后的整军计划及其参加历次会战的情形,我馆所藏的陈诚私人回忆资料中有详尽叙述。

此份回忆资料是一九四五年由陈诚本人口述、经其左右记录整理而成,后保存于国民党政府国防部参谋总长办公室内。

一九四八年,重庆国民党军委会战史编纂委员会派人从南京携回回忆资料的全稿,摘录其中部分章节发交该会编纂组参考采用。

这里发表的即是此节录本,包括如下内容:第七节,陆军整理处处长时期;第八节,行辕参谋长时期;第十二节,淞沪战役时期;第十三节,武汉卫戍总司令时期;第十四节,第九战区司令长官时期;第十五节,政治部长时期;第十六节,第六战区司令长官时期;第十七节,远征军司令长官时期;第十八节,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时期。

至于全稿共有多少章节未详,但所摘各节已能概括反映陈诚担任各该重要职务时的主要活动,史料价值较高。

特予公布,以供参考。

【总页数】14页(P8-21)【关键词】部队;领袖;政治部;参谋长;南京;军队;武昌;办公室;供参考;骑兵【作者】方庆秋;陈宝珠【作者单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58【相关文献】1.《哈佛燕京图书馆书目丛刊》介绍:《江西苏维埃共和国1931-1934——陈诚资料室部分资料提要》 [J], 马小鹤2.抗战时期陈诚对中外关系的认识与应对--以书信、回忆录、日记为中心的考察[J], 徐炳三3.陈诚部下回忆:千里押送日本战俘 [J], 方军;4.余传韬:助推陈诚回忆录在大陆出版 [J], 裴高才;王梦林5.陈诚私人回忆资料(1935—1944年)(下) [J], 方庆秋;陈宝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战役回顾

重庆战役回顾

重庆战役回顾重庆战役回顾民国38年,西元1949年,11月1日,共军发动西南(入川)战役,以2野3兵团11军12军和4野47军为主力。

国军川黔防线被共军突破,共军沿川湘公路进军,矛头直指陪都--重庆。

11月上旬,2野3兵团分别攻占川东门户--秀山、黔江、酉阳,接着突破乌江天险,血战白马山。

25日,攻占南川。

26日,共军2野12军103团从南川神童坝开始急行军一天一夜,抵达190华里外的南泉。

下午两点,与国军内政部警察2总队一个大队及罗广文部交战。

随后,国军胡宗南部167师赶至战场,战至29日,国军主动撤离战场。

28日夜,共军11军93团攻占李家沱马王坪,准备西进渡江进攻市区。

29日,共军11军95团在土地垭、黄角垭与国军展开战斗,当晚攻占海棠溪。

47军423团则占领重庆下游渡口,乘船逆江进攻重庆。

至此,重庆的东面,南面已被共军攻占。

蒋总裁连夜离渝。

30日,凌晨,共军11军93团经浮图关进入市区,沿上清寺、化龙桥追击国军。

傍晚,共军先头部队(2野2兵团11军95团)分几路从朝天门、诸奇门、南级门等进入市区,对中G来说,重庆宣告解放,但对于国民政府来说,重庆沦陷失守。

时日,江北县、壁山县被攻占。

南泉当地老百姓对当年南泉战斗中胡宗南部国军的回忆:69岁的蒋志鹏回忆:胡宗南的兵全是外省人,年轻,一身的美式装备,气焰嚣张。

枪炮声响了3天3夜,29日晚上枪停了,次日早上起来一看,国民党兵都不见了。

67岁的南泉镇老镇长王加云回忆:国军有大炮轰炸,胡宗南部队的那些兵都只有十几二十几岁,亡命的很。

----11月29日早上,我起来一看,国军已经撤退了。

据查,国军所部是167师,当时是从广元空运而来,此资料为转贴第167师是姚纯的老浙军,抗战初期由赵锡光任师长时考隶第1军.成为胡宗南系统中的劲旅.在重庆,新津战役中第167师全军覆没,赵仁师长壮烈殉职,副师长谭文纬代理师长,在部队崩溃时举枪自杀,副师长高宗珊成仁.所以上文引述百姓对胡军的观感基本上是正确的.国军设防的中心不在重庆而在成都,所以大军云集于成都周围.但是刘文辉叛变于武侯祠,炮击位在空军机械学校的西南军政长官公署.胡宗南的部队不是在绵竹就是在成都前线,老总统驻节成都,一度状况危急,历史在此地作了一个有趣的转折.长官公署第4处处长戴涛将军征用了100辆民间卡车,由自告奋勇的国防部第四厅上尉空运调度官高丕中上尉押解赶往绵阳,抢运撤下来的第57军部队到成都.车队仅一日便开到绵阳,第57军第214师是由汉中撤到绵阳的第一个师,官兵疲乏不堪,高上尉与王菱洲师长相顾落泪.王师长临机宣布,宣称这个车队是接运部队到成都”休息”的,官兵们于是争先恐后地挤上车.这个车队又经过一夜急行回到成都,运来部队马上考成一个团顶上火线,果然一举收复巩固凤凰山机场.老总统与大批党政军高级官员才得以避开拥塞不堪的新津机场顺利飞台.老总统车队前机场时,路上部队难民拥挤不堪,一位侍卫官急中生智,冒险找到部队中的一位高阶军官,告诉他这是蒋总统的车队,请他清出道路,这位中央军军官立即拉起部队清出道路,车队在一片”蒋总统万岁”的热切效忠声中驰往凤凰山机场,这是老总统在大陆最后一段时光.悲剧性地慷慨凄壮.掩护部队没有任何队伍能顺利开台.。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重庆市档案馆)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重庆市档案馆文章来源:《重庆抗战纪事》1985年第一版1935年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

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

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

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

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

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

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

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

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

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

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

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1936年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第十二章_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第十二章_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第十二章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一、重庆定为陪都淞沪抗战失利后,日军进逼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国民政府决定从南京西迁重庆。

1937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主席林森①随即率国民政府主要办事机构人员到达重庆,12月1日,正式在重庆办公。

从此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首都。

随着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市区扩大,人口由20多万增加到50万人,重庆逐渐成为大后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重庆在1929年2月15日已经建市,不过当时还是省辖的普通城市。

1939年5月5日,国民政府决定重庆升格为行政院直属的特别市。

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明确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②。

当时的市区范围,东至大兴场,南至南泉、渔洞,西至歌乐山、中梁山,北至嘉陵江边的渡溪沟③。

此外,还把歌乐山以北至巴县青木关、歇马场及北碚一带划为迁建区。

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但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的重要地位依然存在。

直到1949年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被推翻,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的历史才宣告结束。

①林森(1867年~1943年),国民政府主席。

1943年5月因车祸受伤,8月1日逝世。

②陪都,是一国首都以外另建的都城,地位仅次于首都。

③渡溪沟,在磁器口以北、井口以南处。

二、抗战时期的重庆经济沿海工厂的内迁和重庆工业的发展抗战前,重庆虽然已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经济中心,但经济的发展水平却远远落后于沿海城市。

1937年,上海民族资本经营的工业有1200多家,技术、设备都较先进,产量也较大,而重庆不过只有机器工厂六七十家,仅占全国工厂总数的1.7%,不仅规模小,而且生产手段落后。

1937年“七七”事变后,随着沿海城市的纷纷沦陷,大批工厂从沿海和省外其他城市迁入重庆,成为战时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1937年秋至1940年6月,迁入四川的民营企业254家,其中迁入重庆的厂矿为225家,占迁入四川厂矿总数的90%,包括机械、矿业、化工、电器、纺织等工业。

重庆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研究

重庆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研究

重庆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与人物研究重庆,一个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史重要记忆的城市。

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成为了中国国民党政府的临时首都,承载了无数的历史事件和英勇抗战的记忆。

本文将从历史事件和人物两个维度,来探讨重庆抗战时期的重要性。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些重庆抗战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

1937年,日军在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中原沦陷,国民党政府被迫撤退至重庆。

重庆成为了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东方屏障”。

战时重庆人民所经历的苦难和磨难令人痛心。

这里有无数的空袭和轰炸,大大小小的军事行动也常常在这座城市中上演。

重庆的街道、建筑和人民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磨难,然而他们始终坚守着这座城市,抗击着日寇的侵略。

在抗战期间,重庆还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军事事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中国第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游击战争。

毛泽东指挥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在抗战期间积极参与对日作战,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重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人员在抗日战争中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打击着日军的背后和尾翼。

他们的游击战争战术和抗战方略对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军事事件,重庆还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中心,成为了许多知名文化人士的聚集地。

鲁迅、徐悲鸿、朱德、周恩来等许多名人在重庆居住和工作,并为抗战时期的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重庆的文化产业也随之兴起,电影、音乐、文学等各类艺术形式在这座城市中蓬勃发展。

重庆的文化活动不仅鼓舞了抗战士气,也为整个中国人民提供了精神上的寄托和宣泄。

除了历史事件,重庆抗战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重庆的接战地带,不少将领和政治家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蒋介石是抗日战争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他在重庆坚持了长达8年的时间,领导着国民党政府和军队进行抗战。

他的坚定立场和灵活战略为中国抵御日寇的侵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重庆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如戴安澜、胡宗南等,在抗战中为国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见证:重庆市档案馆抗战历史档案介绍

见证:重庆市档案馆抗战历史档案介绍

见证:重庆市档案馆抗战历史档案介绍
唐润明
【期刊名称】《红岩春秋》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自1891年重庆正式开埠以来,重庆重要的历史地位便日益显现,并逐渐发展成为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特别是自1937年抗战爆发至1949年这短短的12年中,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曾两度迁都重庆,使重庆开始走出西南一隅,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重庆在中国历史,特别是在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得记载、反映这些历史的档案资料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价值颇高。

【总页数】5页(P18-22)
【作者】唐润明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5.1
【相关文献】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有关抗战时期四川省档案概述 [J], 马振犊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抗战正面战场研究 [J], 张群;陈振云
3.双流县档案馆发掘民国历史档案为抗战纪念活动服务 [J], 熊德成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民国档案缩微品介绍 [J], 王跃年
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书刊介绍 [J], 毛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抗日数据公布:96万人参军91万人负伤

重庆抗日数据公布:96万人参军91万人负伤

重庆抗日数据公布:96万人参军91万人负伤2011年09月06日08:35新华网张琴王晓磊我要评论(27)字号:T|T[导读]重庆抗战调研报告显示,全面抗战爆发后,川军奋起抗日,应征赴前线的达300万人,其中重庆籍官兵达96万名,约占三分之一,其中有确切牺牲记录的1297人、受伤913401人。

转播到腾讯微博9月3日,几位市民从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前经过。

新华社记者周衡义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已66年。

硝烟归于浮尘,历史归于寂静。

重庆抗战调研课题组2日首次发布了抗战期间重庆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数字,再度引起了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顾与关注。

在日军长达六年零十个月的狂轰滥炸中,重庆这座倔强的城市和同样倔强的人民坚守着,成为与伦敦、莫斯科齐名的二战英雄城市。

从1938年2月18日到1944年12月19日,日军飞机持续轰炸重庆达六年零十个月,32829人直接伤亡、6651人间接伤亡,财产损失约100亿元法币,平民居住区、学校、医院、外国使领馆等均遭到轰炸。

仅1938年10月到1941年8月期间,就有3585架次日机空袭重庆城区,投弹9877枚。

重庆及沦陷区来渝灾民达172786人。

重庆大轰炸幸存者高原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

高家先后三次遭到轰炸,亲人死伤8人。

他曾向记者回忆了11岁那天的惨烈一幕:正在午睡的高家被7枚日军炸弹炸垮,9岁的小妹头部中了弹片,脑浆流到地上;母亲、六姐、八弟和五姐受重伤,动弹不得;弹片穿透了年仅5岁的八弟的手,血几乎流光,他耷拉着脑袋,只剩微弱的鼻息。

他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天。

”幸存下来的老人们告诉记者,日军曾经7天7夜连续轰炸,空袭警报9小时长鸣不止。

活着变成一件很难的事,即使防空洞也有被炸垮的可能,更发生过上千群众因躲避轰炸,一夜之间窒息而死的大惨案。

被炸时,城市是一片火海,大火几天几夜蔓延不止,交织着被挤散的亲人急切的呼喊、跌倒的孩子嚎啕大哭、受伤的人悲惨的叫声……当时,中国的大城市几乎全部沦陷,重庆成为抗战时期的首都和大后方,聚集了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命脉,一旦失守不堪设想。

重庆近代史重庆往事

重庆近代史重庆往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四川省治时期
1964年,北部湾事件爆发,三线建设开始,重庆成为三线建设的核心城市。 从1964年至1968年4年间,从上海、江苏、东北等地内迁三线职工27万余人, 占重庆当时企业职工的1/4以上。 1965年和1979年,全国三线建设重点控制铁路工程川黔铁路和襄渝铁路相 继通车。 1969年-1972年文化大革命期间,重庆地区出现武斗,市区工业受到严重破 坏,部分街道被夷为平地,由于兵工厂众多,重庆是全国武斗最严重的地区, 共计死亡1170人,伤7000余人,失踪6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其中发生在九龙坡区几个军工企业间的杨家坪武斗轰动全国,现沙坪坝区沙 坪坝公园保留有全国唯一留存的红卫兵公墓[33]。 1983年,永川地区八个县并入重庆市,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 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 1992年重庆辟为沿江开放城市。 1996年9月中央批准重庆市代管四川省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
抗战陪都
抗日战争爆发后,抗战前线每况愈下,1937年7月淞沪会战打响后不久,国军 便陷入被动,为防止首都被攻陷后陷入混乱,中华民国政府于1937年11月颁 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定重庆为战时首都。
1940年再定重庆为永久陪都。
1941年12月,韩国流亡政府窜入今渝 中区办公,经过国民政府许可,重庆 成为1941-1945年间大韩民国(流亡 政府)的临时驻地,韩国政府临时办 公场所随其四处逃窜而时有变化,如பைடு நூலகம்杨柳街、石板街,吴师爷巷1号,莲花 池街38号(该处现有“大韩民国临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一次直辖时期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随后成为西南军政 委员会驻地(一年半以后撤销),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 而当时西南大区驻地亦设在重庆。 1952年6月,经过2年的突击式修建,连接四川省省会成都与当时的 中央直辖市重庆的成渝铁路完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修建的 第一条铁路线。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命令嘉奖西南铁路工 程局两年修通成渝路,实现了四川人民40年的修路愿望。毛泽东为 此亲笔题写“庆贺成渝铁路通车,继续努力修筑天成路”。 1954年7月,西南大区、川东行署区撤销,川东行署区首府北碚市 并入重庆,重庆市从直辖市降为省辖市,重新并入四川省。

重庆“11.27”

重庆“11.27”

重庆"11.27"大屠杀编辑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南京,国民党特务便开始分批屠杀狱中革命志士。

11月27日,重庆解放在即,国民党反动派逃跑前,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进行了大规模屠杀,制造了屠杀中共党员和爱国民主人士的重庆“11·27大屠杀”。

事件背景编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也由武汉迁重庆,先是在城内择地办公,后因受日机轰炸的影响,特别是1939年的“五三、五四”大轰炸,城区精华付之一炬,国民政府及所属各机关纷纷向郊外迁移,军统局也以“军事委员会战地服务团”的名义,在重庆西北郊歌乐山下缫丝厂附近征占民地,建立军统局乡下办事处。

1941年7月,军统局本部迁至缫丝厂办公。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暴发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

美国海军方面为收集日本的军事、气象情报,决定与军统局合作。

1943年4月15日,中美双方签订关于建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协定,其主要内容为:中美两国为早日战胜共同的敌人,愿意进行有关对日作战情报的交换与心理作战宣传,以及在敌占区进行游击破坏等方面的合作。

并规定对日作战一旦胜利,中美合作所即告结束。

7月1日,“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正式在重庆西郊的磁器口成立,由军统局局长戴笠任主任,美国海军中校梅乐斯为副主任,下设办公室并通过办公室统率下的内勤、外勤两大部门进行情报、气象、电迅等方面的合作,同时由美方帮助军统局训练特务人员。

事件经过编辑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美合作所按照协议结束,美方将其所有设施移交军统局。

从此中美合作所成为神秘的“特区”,成为国民党反动派关押迫害革命者的人间魔窟,在约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设置了大大小小10余座监狱,其中的白公馆、渣滓洞,更被称为两口活棺材。

集中关押着杨虎城、张学良、叶挺、罗世文、江竹筠等大批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统治结束。

珍贵史料见证重庆抗战岁月

珍贵史料见证重庆抗战岁月

珍贵史料见证重庆抗战岁月
作者:王志昆张晓耿
来源:《红岩春秋》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重庆图书馆参与“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海外资料搜集工作,陆续从台湾、英国、美国购买到珍贵的档案史料。

其中,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档案馆、美国罗斯福总统图书馆等收集到数以千计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图片,绝大多数为世人罕见。

这里,我们从收集到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典藏图片中,选登一小部分,以飨读者。

2023年重庆红色故事原稿

2023年重庆红色故事原稿

2023年重庆红色故事原稿
引言
本文档旨在记录2023年重庆市的红色故事,以纪念中国建党100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

重庆市作为中国革命的重要战略基地和红军长征的重要起点,拥有众多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展示了中国的奋斗精神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

重庆抗战时期的红色故事
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成为了中国国民政府的临时首都,也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之一。

许多中国员和抗日义勇军在这里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重庆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是见证这段历史的重要场所之一,它展示了许多勇敢的抗日英雄和他们的红色故事。

重庆红军长征的红色故事
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壮丽史诗。

重庆作为红军长征的重要起点和集结地,见证了无数员和红军战士的英勇奋斗。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着极其艰难的环境和敌人的追击,但他们坚持斗争,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重庆的红色故事是长征史诗中的重要篇章。

重庆市红色景点的红色故事
除了抗战和长征时期的红色故事,重庆市还有许多红色景点和红色文化遗址,它们带给人们无尽的回忆和感慨。

例如,红岩村是中国的诞生地之一,这里诞生了中国革命的伟大精神。

红岩村的红色故事激励着人们永远坚持理想和信念。

此外,三峡博物馆和白公馆等地也展示了重庆市红色故事的丰富内涵。

结论
重庆市的红色故事展示了中国共产历程和奋斗精神,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通过记录和传承这些红色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红色文化,激励后人继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抗战一年来我国战时金融之设施 (1947年)重庆市档案馆

抗战一年来我国战时金融之设施 (1947年)重庆市档案馆

抗战一年来我国战时金融之设施(1947年)重庆市档案馆佚名
【期刊名称】《档案史料与研究》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该史料大致介绍了抗战头一年我国的金融措施及其效果,对于研究抗战时期的经济、金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予公布。

作者不详。

【总页数】3页(P34-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96
【相关文献】
1.天津市民向陕西省档案馆捐赠父辈抗战时期老照片 [J], 李曼
2.《抗战时期的四川——档案史料汇编》首发式在四川省档案馆举行 [J],
3.从花溪档案馆所藏之民国档案看抗战时期青岩佛教的六个特点 [J], 陈晓毅
4.金融抗战的真实记录中行员工的精神家园--抗战时期中行刊物《雍言》述评 [J], 李贵义;袁忠
5.抗战时期会馆产业纠纷及其成因分析\r——以重庆市档案馆馆藏民国档案为考察资料 [J], 傅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战记忆二 "六·五"重庆最悲惨日

抗战记忆二 "六·五"重庆最悲惨日

抗战记忆二"六五"重庆最悲惨日
张良
【期刊名称】《生命与灾害》
【年(卷),期】2015(000)009
【摘要】1938年到1943年,日军为了迫使中国政府屈服投降,出动大量飞机对重庆进行了持续数年惨无人道的战略轰炸。

轰炸的目标遍布居民区、商业区、学校、医院等非军事目标,重庆成为遭受轰炸损失最严重的城市。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张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427
【相关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07年1月23日在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J], 王鸿举;;
2.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9年1月27日在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上 [J], 唐良智;
3.重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1月27日至31日召开 [J], 游宇
4.重庆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1月26日至30日召开 [J], 游宇
5.推进环保“五大行动”建设美丽山水城市——重庆市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
活动丰富多彩 [J], 陈娟;范悦炜;曹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庆的党史故事800字

重庆的党史故事800字

重庆的党史故事800字八十余年前,在硝烟弥漫的抗战岁月里,有9338箱文物越山岭、过长江,经南京、汉口运抵重庆;八十余年后,在重庆曾庇护过大量文物的安达森洋行化身“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

回首那段动荡岁月,数以万计的“国家宝藏”西运、南迁,历经十余载颠沛流离,终得妥善保存,这是万千中国仁人志士和善良的外国友人共同创造的奇迹。

入夜后的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角楼咖啡”外景。

受访者供图“国宝南迁”:中国文物的大转移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民族文化瑰宝免受战火侵袭,下决心进行一次浩大的文物南迁。

1933年初,13427箱59万件文物从北京起运东部沿海。

1937年七七事变后,这些文物分北、南、中三路进行疏散,其中,中路总计9338箱文物由汉口出发,经宜昌到重庆。

“中路”是三路文物中数量最大的一批。

庞大的迁移困难重重,运输途中不仅要躲避日军炮火和匪患,文物还面临潮湿、高温和虫害的威胁。

“当时文物至少都会用纸、棉花、稻草、木箱来固定包装,里外里有四层,一些易碎藏品还会在外再加套铁箱以护周全。

”故宫文物南迁研究所所长徐婉玲说,光打包这些文物,故宫工作人员就花了半年时间,力保运输途中尽量保证文物无恙。

文物“南迁”是项机密,因此记叙的文献不多。

徐婉玲说,2010年那一趟“重走故宫文物南迁路”的活动,令她颇有感触。

“当时车队翻越秦岭时遭遇大雾,山路颠簸曲折,山顶路段尤其惊险。

”徐婉玲回忆,即便是和平年代,有后勤保障且交通便捷,一路下来仍觉不易,遥想当年,更令人感慨先辈们的一路艰辛。

71岁的胡昌健研究故宫文物南迁历史多年,曾为中国重庆三峡博物馆研究员的他在资料中也寻觅到了文物迁移的惊险过程。

“1944年南路文物也曾被迫转移重庆,护送文物的专家和士兵在重庆巴南区一处竹茂林深地停留过一段时间,那时山中人迹罕至,每日能听到猿啼豹啸。

”胡昌健说。

整个文物南迁历时十余年,在抗战胜利后,国宝顺利运回南京。

徐婉玲表示,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中国人还牢牢守护着中华文脉,这种坚持和决心,体现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抗战大事记(1935—1947)重庆市档案馆文章来源:《重庆抗战纪事》1985年第一版1935年一月十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参谋团(以下简称“参谋团”),由主任贺国光率领,到达重庆。

二月十日改组后的四川省政府在重庆成立。

主席刘湘,委员甘绩镛、刘航琛、郭昌明、杨全宇、邓汉祥、谢培筠,民政厅长甘绩镛、教育厅长杨全宇、财政厅长刘航琛、建设厅长郭昌明,秘书长邓汉祥。

二月十五日中央银行四川分行成立。

三月一日四川省政府宣布,从本日起,川中各军月饷,由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统收统支。

这是为打破防区制,整理四川财政采取的重大步骤。

此前省政府已督令各军交还防区内的行政和财政。

三月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由汉口首次飞抵重庆。

三月四日他宣称:“四川应作民族复兴之根据地。

”三月五日中央银行重庆分行成立。

这是国民政府为统一四川金融币制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三月六日蒋介石致电四川省主席刘湘,嘉勉川政统一完成。

三月二十三日蒋介石由重庆赴贵阳、昆明、成都、峨嵋,四月十日返回南京。

六月十五日川黔公路正式通车。

六月二十四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张必果任重庆市长。

七月九日四川省政府由重庆迁往成都,十三日正式办公。

八月国民政府责令四川善后督办刘湘整编川军。

由参谋团组设点验委员会,分赴四川各军点验。

在此基础上,按全国陆军番号,将川军整编为陆军第二十军(军长杨森)、第二十一军(军长唐式遵)、第二十二军(军长王缵绪)、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第四十五军(军长邓锡侯)、新编第六师(师长李家钰,旋扩编为第四十七军),共六个军一个师。

参谋团成立川黔公路监理处,开发四川交通。

十月三日奉国民政府之命,参谋团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以下简称“重庆行营”)。

顾祝同为主任,贺国光为参谋长,杨永泰为秘书长。

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

次年三月,贺国光升任副主任,代行主任职责。

1936年重庆行营成立江防要塞建筑委员会,分别建筑宜昌、重庆间要塞。

三月十三日重庆市公安局发表全市人口统计:全市共有七四,三九八户,三三九,二O 四人,其中男性为一九五,七二0人,女性一四三,四八四人。

四月十一日重庆市长张必果病死,四川省政府任命李宏锟代理。

六月十日成渝铁路工程局移渝办公。

1937年三月二十一日成渝铁路正式开工。

四月十四日重庆行营代主任贺国光奉命到成都与刘湘会谈,要求川军让出重庆,停筑防御工事,十六日,刘湘接受;随后刘湘军撤出,中央军进驻重庆。

六月二十八日蒋介石电重庆行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特设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以再次整顿川军,该会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为主任委员,重庆行营主任顾祝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第六路军总司令刘湘为副主任委员,贺图光、邓锡侯、刘文辉、唐式遵、杨森、潘文华、王缵绪、孙震、李家钰、范绍增、向传义、董宋珩、郭勋祺、许绍宗、张邦本、徐源泉、夏斗寅、李蕴珩、周浑元为委员,大体网罗了川康军队高级将领。

七月六日何应钦在重庆行营太礼堂主持川康整军会议开幕式。

根据会议精神,川康各军于八月十日以前整编完成,计有;(一)川康绥靖主任直辖部队(辖三军、两独立师、七独立旅),(二)二十四军;(三)四十一军;(四)四十五军;(五)四十七军。

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芦沟桥事变以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资源委员会成立专门机构,组织沿海沿江工矿企业内迁工作。

七月四川省政府拟订《四川后方国防基本建设大纲》。

七月十日川康绥靖主任兼四川省主席刘湘电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并通电全国各省市军政长官,请缨抗战,主张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共赴国难。

八月一日日本驻渝领事槽各连二率驻渝日侨二十余人离开重庆。

八月四日重庆市各界抗敌后援会电呈国民政府,请速颁布抗敌令,并厚恤华北抗敌阵亡将士遗族。

八月二十六日刘湘发表《告川康军民书》,号召大家集中精力,站在国家民族立场上,为民族抗战而效命。

九月一日川军出川抗战部队分东北两路同时出发。

抗战时期,川军先后调入抗日前线共有六个集团军及部份独立师旅,约占国民政府抗战兵力五分之一。

此外,还调出二百五十七万壮丁参战。

一九三八年九月,四川各界集会,定“九一”为川军参战永久纪念日。

同时,重庆防空司令部正式成立。

重庆行营委重庆警备司令李根固为重庆防空司令。

九月十五日川军出川抗战本年共需四八O万元,计由中央、中国银行借到二百万元,重庆金融界绅商垫支二八0万元。

十月二十九日蒋介石在国防最高会议上作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

十月四川省政府颁布《四川省抗战时期中心工作提要》。

十月十八日重庆市江巴两县各界民众在夫子池举行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大会。

十一月九日刘湘奉命离开成都赴南京,请示抗战事宜等。

后转至汉口,病重住院。

十一月十六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南京登永丰舰,次日启碇西上。

到宜昌后,换乘民生公司民风轮,继续上驶。

十一月二十日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代表全川民众竭诚欢迎。

十一月二十五日国民政府以重庆高级工业中学(大溪沟学田湾)为驻渝府址,改建完成。

十一月二十六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乘船抵达重庆。

重庆军政当局及各界代表十余万人前往码头热烈欢迎,盛况空前。

十二月一日国民政府在重庆大溪沟新址开始办公。

十二月七日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迁渝后的首次执监委员、常务委员联席会议。

十二月四川省主席刘湘、建设厅长何北衡、工业专家胡光镳先后到达汉口,向愿意迁川的各厂矿企业解说四川资源、设厂环境,以及四川急需的工矿行业。

1938年一月一日国民政府改组行政院,蒋介石辞行政院长兼职,孔祥熙、张群继任正副院长。

一月三日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在重庆忠烈祠公祭四川先烈。

一月四川省政府决定:成立迁川工厂用地评价委员会,由重庆市市长、江北县县长、巴县县长、重庆市商会会长、省建设厅驻渝代表、建筑专家、工业专家、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属厂矿迁移监督委员会代表组成。

规定:凡迁川工厂厂址地印契一律免收附加税三成(后减收五成),并协力解决运输问题。

一月十六日日本近卫内阁发表对华政策声明:宣称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谈判对手。

一月二十日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在汉口病逝。

二十二日,国民政府任命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行政院副院长张群兼任四川省主席。

张未到职前,由王缵绪代理。

一月二十八日由于刘湘逝世,川军动荡,蒋介石电川军将领及重庆行营,予以慰抚。

并相继特予安顿刘湘直辖将领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王陵基,以及其他川军将领。

二月四日刘湘灵榇运抵重庆。

九日移送成都。

十四日,国民政府追赠刘湘为陆军一级上将,明令国葬。

三月四日川康绥靖公署改组。

国民政府任命邓锡侯任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潘文华任副主任。

另任刘文辉为重庆行营副主任.三月二十三日台儿庄战役开始。

四月六日,战役结柬,中国军队取得重大胜利。

四月一日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闭幕。

会议通过《抗战建国纲领》。

四月十七日迁川工矿厂家在重庆成立迁川工厂联合会,选颜耀秋.庞赞成为正副主任委员。

六月九日国民党驻武汉党政军机关开始撤退。

党政机关移往重庆,军事机关移往湖南。

七月六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开幕。

八月一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决定改组四川省政府,接受张群辞职,调任重庆行营主任;王缵绪任四川省政府主席。

八月二日重庆举行防空大隧道开工典礼,隧道共分七段,可容四万余人。

八月四日国民政府驻汉口各行政机关全部迁移重庆。

八月二十二日日军下令攻占武汉。

九月九日重庆行营为整理四川财政在重庆举行谈话会。

九月十五日《中央日报》由长沙迁重庆出版。

十月一日《扫荡报》重庆版发刊。

十月二十五日汉口失守。

三日之内,武汉三镇全部陷落。

《新华日报》在武汉停刊,同日在重庆出版发行。

十月二十八日国民参政会迁到重庆后,举行第一届第二次会议。

十月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重庆机房街七十号设立,原联络处撤销。

工矿迁川暂告段落。

据统计,迁入四川的工矿企业共计二百四十五家,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川东重庆巴县一带,包括来自上海、汉口、南京、杭州、无锡、香港、青岛、天津、石家庄、郑州、长沙等地的钢铁、机械、电器、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

十月二十八日重庆行营主任张群及四川主要军政官员联名电请蒋介石驻节四川。

十二月八日,蒋介石于南岳军事会议以后,从桂林飞抵重庆。

十二月十八日征精卫自重庆出逃昆明,转往河内,二十九日发表“艳电”,叛国投敌。

1939年一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在重庆举行,决议组织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为委员长。

一月十日日本飞机十一架首次轰炸重庆。

十五日,日机二十七架再度袭渝,投弹五十八枚,炸毁房屋二十余栋,炸死一二四人,炸伤一六六人。

一月根据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

书记周恩来,常委周恩来、博古、凯丰、吴克坚、叶剑英、董必武。

二月一日由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移渝办公,委员长重庆行营奉命结束,另设委员长行辕于成都、西昌,由贺国光、张笃伦分任主任。

国防最高委员会在重庆行营原址办公,张群任秘书长。

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一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重庆召开。

议长蒋介石提议,设立川康建设期成会。

期成会成立以后,又组织视察团,于三月底分赴各地视察。

二月二十六日重庆各界举行献金竞赛。

三月四日重庆市政府为疏散人口,由社会局发布《告民众书》,敦促公务人员眷属、老弱妇孺、一切不必留在市区之团体,住户、商店、工厂、堆栈仓库,立刻自动疏散。

四月十日,成立疏建委员会,着手开辟火巷。

四月二十四日重庆物价评定委员会成立。

五月一日根据国民党中央《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国民政府于晚七时在重庆军委会广场召开国民精神总动员宣誓大会。

会后就地举行火把游行。

五月三日、四日“五三、五四重庆大轰炸”。

五月三日下午一时,日机三十六架飞临重庆上空,投弹百余枚,大梁子、苍坪街、左营街、新丰街、陕西街等地被炸起火,死伤市民近千人。

五月四日,日机再度狂轰重庆,炸死市民四,四OO余人,炸伤三,一00余人,炸毁房屋一,二0O余栋。

市民死伤流离,目不忍睹。

两日之中,驻渝的英、法、德使领馆均无幸免,人员亦有伤亡。

为此,英国驻日大使克莱祺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

五日,国民政府采取紧急措施救济难民,并统制公私船舶车辆疏散市民,三天之内,共疏散二十五万余人。

五月十二日、二十五日,六月九日、十一日,七月六日,九月三日日机数度空袭重庆,被中国空军和地面炮火击落六架。

五月五日国民政府命令:重庆由四川省政府直辖乙种市改为行政院院辖市。

五月中共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由市内迁至化龙桥龙隐路红岩嘴大有农场。

五月十五日贺国光就任重庆市长。

五月因日机连日轰炸重庆,各报出版发行困难,国民党当局下令各报停止单独发行,由十家报纸共出“联合版”。

七月一日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在成都成立。

八月十五日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秘书处成立。

秘书长龙文治。

同日重庆香港间无线电话正式通话。

九月九日至十八日国民参政会第一届第四次会议在重庆举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