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院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
郑州航院---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2012 级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 1205101 班级课程名称自行车生产计划制定与调度安排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二О一五年五月二十八日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小组成员 11.2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11.3自行车装配基本数据 4第二章生产线布置设计 52.1生产线布置的基本方式 52.2生产线平衡优化布置方案 6第三章自行车综合生产计划制定 93.1 车间库存采购基本费用及计划方案 93.2 方案基本数据 103.3 方案选择 13第四章自行车主生产计划制定 144.1车间月生产能力指标确定 144.2 总装车间主生产计划的制定 15第五章自行车某零部件车间生产调度 155.1 基础数据 155.2 生产调度安排 16第六章总结 19课程设计答辩评语第一章绪论1.1 小组成员小组成员6共位。
见表1-1所示。
表1-1 小组成员姓名学号尾数姓名学号尾数1.2自行车的基本结构1.2.1自行车结构简介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
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
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
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
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车铃。
图1-1 自行车组成结构1.2.2自行车的产品结构树及物料表1 从实现功能的角度描述产品结构,建立产品功能结构树,如图1-2所示:垫片1图2 自行车零部件结构树②根据结构功能树,生成产品的BOM(Bill of Materials)表,如表1-2所示。
郑州航院---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届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基于电池续航寿命的手机通话系统 FTA分析与可靠性增长分配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二О一五年六月五日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一、 设计题目基于电池续航寿命的手机通话系统FTA 分析与可靠性增长分配二、设计依据1、智能手机平台总体结构图2、基础数据:除了电池的续航可靠度未知之外,其它各组件的故障率均为0.001/h ;FTA 分析的时间位置为σμˆ96.1ˆ-=t ;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R(t)=0.95;手机各部件可靠性增长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关系为14,,2,1,1)(⋯=-=∆--i e R i i i x i βα,各部件参数见下表1:表1 各部件可靠性增长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关系2、电池的续航可靠度根据个人收集的电池续航时间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3、可靠性数据分析步骤及要求,FTA 分析步骤及要求,可靠性分配模型;4、可靠性数据及FTA 分析案例,可靠性分配示例。
三、设计内容以智能手机通话系统为分析对象,根据实测数据,识别和检验手机电池续航寿命分布;基于智能手机平台总体结构图,建立手机通话系统故障树,并根据已知和前述分析所得数据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基于前述相关分析结果,根据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以及应用处理器可靠性增长、电池续航寿命可靠性增长与成本的关系函数,基于最优成本对通话系统的应用处理器和电池进行可靠性增长分配,并计算最优成本值。
2015年4月26日目录序、课程设计简介 (1)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1)三、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 (2)四、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2)一、系统简介 (3)1、智能手机系统功能的分析与介绍 (3)2、系统部件构成 (4)二、手机电池续航可靠性分析 (5)1、收集电池充电间隔时间 (5)2、根据收集的数据识别电池续航寿命分布 (6)3、对电池续航寿命分布进行检验 (7)4、计算电池相关时刻的可靠度 (8)三、手机通话系统的故障树分析 (9)1、故障树的建立 (9)2、故障树定性分析 (10)3、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10)四、通话系统的可靠性增长分配 (11)1、建立系统设计可靠性与单元可靠性增长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 (11)2、建立可靠性增长和成本关系函数 (12)3、可靠性增长分配和最优成本结果的计算 (12)五、总结 (15)参考文献 (16)基于电池续航寿命的手机通话系统FTA分析与可靠性增长分配学号: 120510115 姓名:李盼云序、课程设计简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较好地掌握可靠性工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能灵活应用可靠性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达到如下目的:(1)了解和掌握可靠性数据分析、FTA、可靠性分配等可靠性工程理论和方法;(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对可靠性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
郑州航院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XXXX 届工业工程专业 XXXXX 班级课程名称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题目关于打早操卡次数的质量分析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教师禹建丽职称讲师二О一五年五月四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大学生早操卡打卡次数均值——极差控制图的建立二、设计依据1、质量改进工具;2、SPC控制图;3、Minitab软件。
三、设计内容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很多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前往打卡的地方。
尽管社会各界对这件事莫衷一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高校或者是国家肯定是从对学生有利得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的。
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校期间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身体的健康大有裨益。
基于以上的事实,又恰逢我校现在正在实行这一制度,我们小组打算利用这次用质量控制思想做课程设计的机会来进行这方面的统计过程分析控制。
小组希望通过这次统计分析,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待早操卡打计持什么样的态度,进一步判断大学生们对早起早睡的认识。
通过分析控制得到能够代表大多数同学的质量控制的控制限。
目录课程设计报告 (1)课程设计任务书 (I)一、设计题目 (I)二、设计依据 (I)三、设计内容 (I)目录 (II)序、课程设计简介 (1)一、项目选择的依据和说明 (2)二、数据采集与输入(Measure) (3)三、分析(Analyze) (5)A、对数据所做的均值极差控制图如下所示: (5)四、改进过程 (7)A、剔除异常值所在的子组后,数据统计表格如下: (7)五、输出结果:控制用控制图 (10)六、总结 (11)参考文献 (11)项目的名称:对于早操卡的质量分析学号:XXXXXXXXXX 姓名: XX序、课程设计简介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元素,很多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前往打卡的地方。
2020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成人函授报名专业课程设置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成教部分招生专业主要课程设置会计学(专升本):财务会计学、管理学、财政与税收、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资本评估、证券投资学、高级财务会计学、计算机财务管理学、税务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会计理论专题等。
工商管理(专升本):财务会计学、管理学、技术经济学、市场营销、企业战略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运营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学、创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工程管理(专升本):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供配电技术、电气与PLC控制技术、电力系统基础、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机学、微机原理与接口等。
工程造价(专升本):工程构造、工程经济学、管理学、工程估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土木工程材料、工程项目管理、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测量、工程造价管理等。
土木工程(专升本):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项目管理、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测试技术等。
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管理学、社会保障概论、劳动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绩效管理、人力资本概论、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员测评、组织行为管理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网站规划与设计、图像与动画技术、大型数据库、网络组建与管理、软件测试、网络安全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等。
法学(专升本):宪法学、法理学、中外法制史、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总论、刑法总论、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合同法、仲裁法、律师与公正等。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液压与气压传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原理、机械电气自动控制、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数控技术与机床、PLC原理及应用、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等。
郑航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郑航人因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人因工程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人因工程参数对航空航天器设计和操作的影响。
3. 学生能够运用人因工程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航空航天器设计中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人因工程方法,对航空航天器内部环境进行评估和优化。
2. 学生能够利用人因工程知识,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航空航天器操作界面。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开展航空航天人因工程项目的研究与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于相关领域研究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关注人的因素,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人本主义精神。
3.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人因工程知识解决航空航天领域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航空航天基础知识,对人因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尚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人因工程基本原理:介绍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及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2. 航空航天人因工程:分析航空航天环境中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探讨人因工程在航空航天器设计中的应用。
3. 人体工程学:讲解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分析航空航天器内部空间布局和操作界面设计。
4. 人因工程评价方法:介绍航空航天人因工程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如工作效率、舒适度、疲劳等。
5. 航空航天器人因工程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讲解航空航天器内部环境设计、操作界面设计、座椅设计等。
6. 人因工程在航空航天安全中的应用:分析航空航天事故中的人因因素,提出改善措施,提高航空航天安全水平。
郑州航院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
郑州航院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评估材料_航空工程_学院2017年5月9日_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_专业自评报告一、总体概述二、分项自评1、生源情况1.1 招生录取情况1.1.1 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该专业学生入学平均(标准)分数1.1.2近四年国家统一高考录取的本专业河南省学生第一志愿录取率自评情况:良好自评分数: 8 分2、培养模式2.1培养模式2.1.1培养目标⑴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的符合程度培养目标:培养在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等部门,在可靠性工程设计、管理、研究以及质量管理、质量工程、飞行器设计等专业领域从事产品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设计以及试验(验证)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专业定位:可靠性、安全性设计及试验验证技术。
针对上述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设置了相关的课程体系,相互之间具有较强的符合度。
⑵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程度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系统学习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学习飞行器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和安全性设计相关的基本知识,获得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机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业工程、实验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能在航空、航天、民航、交通、能源、环境等领域从事产品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设计及试验(验证)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对培养目标具有较强的支撑度。
2.1.2 课程体系⑴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吻合程度主要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质量工程学、可靠性工程、系统工程、现代产品质量管理、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维修性设计与分析、可靠性与寿命实验技术、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估等。
课程体系基本按照培养目标进行设定,结构较为合理,与培养目标吻合度较好。
⑵课程设置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支持程度针对于毕业生能力、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要求,课程的设置兼顾理论教学及实践环节开展,大力加强以维修与管理为特色的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类应用型技能技术人才为核心的课程建设,同时兼顾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旨在增强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对毕业生的能力、知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支持度。
质量工程与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工程与管理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工程管理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具备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质量工程与管理课程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技能,为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人才需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教学目的1.掌握质量工程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2.了解现代质量工程与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先进成果;3.能够在企业中主持或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质量工程与管理概述本章主要介绍质量工程与管理的概念、任务、目标、内容和基本原则。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本章主要介绍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结构、类型和实施方法。
第三章质量管理工具本章主要介绍质量管理工具的常用方法、工具和技术,包括七大基本工具、六西格玛、SPC等。
第四章质量环境与统计本章主要介绍质量环境和统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
第五章质量认证和审核本章主要介绍质量认证和审核的基本要求、程序和实施方法。
第六章质量成本和经济效益本章主要介绍质量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实践环节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企业实习和项目案例分析,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到企业实习,了解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过程。
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采用教学论文、课堂讨论、考试等方式进行,通过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七、教材与参考资料主教材质量工程与管理(第三版)参考资料1.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2.六西格玛的方法与工具3.国际标准组织ISO9000标准体系4.质量成本-质量管理的新视角八、结语质量工程与管理课程设计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中,全面掌握质量管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质量工程管理人才支撑。
质量工程课程设计报告风情版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2009 届工业工程专业 0905072 班级课程名称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题目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姓名学号0805072XX指导教师张霖职称讲师二О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目录序、课程设计简介 (1)一、界定阶段(Define) (2)二、量测阶段(Measure) (3)三、分析阶段(Analyze) (7)四、改进阶段(Improve) (12)五、控制阶段(Control) (15)六、总结 (20)参考文献 (21)抛射器的性能设计与改进序、课程设计简介质量管理学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6σ管理是质量管理中重要的研究领域和分支。
6σ管理被称作是“改革世界顶级企业的突破性管理策略”,6σ管理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即六西格玛设计(DFSS)和六西格玛改进(DMAIC)。
前者一般指全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即全局最优;后者一般指DMAIC改进流程,即局部优化。
本课程设计主要针对六西格玛改进(DMAIC),对六西格玛设计(DFSS)不做过多要求。
由于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对如此巨大的挑战,只有努力追求卓越,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才有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在质量管理三部曲,即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中,六西格玛改进(DMAIC)是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一、界定阶段(Define)1、本次课程设计要求每人独立完成,包括资料搜集、数据采集、方案设计与改进、报告的撰写。
计划进度安排如图1-1图1-1 课程设计计划图2、首先确定抛射器关键质量特性。
就产品而言,质量特性是指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可以定量或定性的指标,为产品的实现过程提供依据。
抛射器质量特性包括弹射距离、反应敏捷度、寿命、可信性、安全性、经济性,首先确定关键质量特性作为设计和改进的目标。
图1-2抛射器质量特性设计调查问卷,对顾客最看重的质量特性进行调查,以工业工程专业152名同学模拟顾客,每人最多选择两项抛射器质量特性。
郑州航院---质量工程II-实验报告书
质量工程Ⅱ实验报告实验1:测量系统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一、实验目的目的:设计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实验,分析测量系统性能。
二、实验设备测量系统:直尺一把、凳子三把、操作者四名分析工具:Minitab等相关软件3、 实验要求选定测量目标,设计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阐述测量系统构成;参考ISO/TS16949标准,测量系统是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2、说明详细方案步骤;①首先,我们选择3把宿舍中凳子板面的宽度作为测量目标;②我们随机选择4位组员作为操作者进行测量;③我们决定让每个操作者随机测量每个凳子板面的宽度6次;④设计表格,设计为三列:Board(凳子编号)、Operator(操作者)、Wideth(测量数据);⑤将测量的数据存入Minitab中,绘图并分析。
3、①收集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表1测量数据Board Operator Wideth Board Operator Wideth Board Operator Wideth 1C23.83C24.11A23.9 2A23.752D23.91C23.76 1A23.751A23.753A23.9 2A23.92C23.893D24.1 1D23.73B242A23.81 1B23.91C23.883C24.16 3C24.053C24.122B23.66 2B23.81D242D23.7 3D242B23.751B23.84 3B24.121C23.862C23.8 3D24.11B23.753B24.2 1B23.92A23.851D23.81 3A24.051A23.891A23.89 2C23.811C241C23.87 2B23.953A23.93A23.92 3A24.13D243D24.2 2D23.852A23.872A23.79 1A23.83C24.153C24.08 2D23.942B23.782B23.65 3B24.122D23.72D23.7 2C23.851B23.91B23.9 1D23.92C23.82C23.75 3A24.13B24.23B24.2 3D24.121D23.831D23.8②将收集测量的数据输入Minitab中(历史标准差为0.098332,规格上限-规格上限=1.20cm)绘制Wideth的量具R&R(方差分析)图如图1所示:图1 Wideth的量具R&R(方差分析)图③将收集测量的数据输入Minitab中绘制量具运行图如图2所示:图2量具运行图量具 R&R 研究 - 方差分析法包含交互作用的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来源 自由度 SS MS F PBoard 2 1.08579 0.542893 48.1600 0.000Operator 3 0.02167 0.007224 0.6408 0.616Board * Operator 6 0.06764 0.011273 1.7047 0.136重复性 60 0.39677 0.006613合计 71 1.57186删除交互作用项选定的 Alpha = 0.25量具 R&R方差分量来源 方差分量 贡献率合计量具 R&R 0.0073894 25.01重复性 0.0066128 22.39再现性 0.0007767 2.63Operator 0.0000000 0.00Operator*Board 0.0007767 2.63部件间 0.0221508 74.99合计变异 0.0295403 100.00过程公差 = 1.2历史标准差 = 0.098332研究变异 %研究变 %公差 %过程来源 标准差(SD) (6 * SD) 异 (%SV) (SV/Toler) (SV/Proc)合计量具 R&R 0.085962 0.51577 50.01 42.98 87.42重复性 0.081319 0.48791 47.31 40.66 82.70再现性 0.027868 0.16721 16.21 13.93 28.34Operator 0.000000 0.00000 0.00 0.00 0.00Operator*Board 0.027868 0.16721 16.21 13.93 28.34部件间 0.148832 0.89299 86.59 74.42 151.36合计变异 0.171873 1.03124 100.00 85.94 174.79可区分的类别数 = 24、 分析变异分量图,说明哪项变异分量对测量系统变异贡献最大?答:由变异分量图易知:重复性变异分量对测量系统变异贡献最大。
《航空航天工程课程设计》等12篇教学大纲
《管理信息系统(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AM3012、课程名称(中文):管理信息系统(A类)课程名称(英文):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3、学时/学分:36学时/2学分4、先修课程:数据库基础5、面向对象:工业工程、管理工程、机械工程6、开课院(系)、教研室:机械与动力学院7、推荐教学参考书:1.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第二版,李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教学参考书:《管理信息系统》第三版,薛华成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学科交叉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课程。
可作为工业工程与管理、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应的工程硕士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述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原理、结构、技术、系统分析、规划与设计、系统实施及评价、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例和最新发展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规划方法,了解不同应用领域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当今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内容:系统、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管理信息系统的类型、组成和结构。
了解系统和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的基本形式、信息的基本性质及如何获取企业中的信息资源;了解信息社会中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的关系及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及类型。
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2.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技术基础内容: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和Internet基本技术。
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
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及Internet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掌握并能应用信息系统中基本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
3.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开发方法内容: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开发方法及相应工具。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空航天教学和课程设计方法
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航空航天教学和课程设计方法航空航天工程师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课程设计者。
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航空航天领域专业人才的责任,需要运用一系列的教学和课程设计方法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航空航天工程师在教学和课程设计方面的方法和技巧。
1. 教学方法1.1 探索性学习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和试错的方式来学习。
探索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实验和模拟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航空航天工程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理论知识。
1.2 团队合作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因为在航空航天领域,团队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团队项目,让他们在协作中学会有效地沟通、分工合作和解决冲突。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们可以互相借鉴和学习,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1.3 激发兴趣航空航天工程师需要激发学生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兴趣和热情,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动的案例、实地考察和嘉宾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们了解航空航天领域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竞赛,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
2. 课程设计方法2.1 实践导向航空航天工程师设计的课程需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实训课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们亲自动手进行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工作。
同时,航空航天工程师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业界从业人员参与课程设计,使课程内容更贴近实际需求。
2.2 跨学科融合航空航天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物理、数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航空航天工程师的课程设计需要融合多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开设跨学科的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们理解和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质量工程学课程的教学实践
总第237期2013年3月(下)TheScienceEducationArticleCollectsTotal.237March2013(C)质量工程学课程的教学实践薛丽(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15)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09-0083-02摘要质量工程学是结合统计学和工程学方法研究和解决质量问题的一门系统科学,是具有通用性和边缘性的新型理论。
结合质量工程学的特点,探讨了从课堂教学、实验项目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如何提高教学实践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质量工程学教学实践教学内容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Quality Engineering //XueLiAbstract Qualityengineeringisasystematicsciencewhichcom-binesstatisticsandengineeringmethodstosolvethequalityproblem,itisanewtheorywiththeversatilityandthemarginal.Basedonthecharacteristicsofthequalityengineering,how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practiceisdiscussedfromtheas-pectsofclassroomteaching,experimentandcoursedesign.Key words qualityengineering;teachingpractice;contentsofcourses1引言质量工程学是面向质量与可靠性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
其先导课程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等数学。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波动对产品质量性能的影响,掌握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工具———控制图和质量稳健设计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努力实现“以课程内涵促进教学效果,以课程改革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建设目标。
航空航天产品质量工程技术
《航空航天产品质量工程技术》课程汇报(夏季学期)课程汇报题目:姓名: 王明学号:班级: 1208106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汇报提交日期: .07.02哈尔滨工业大学课程汇报指导书1.请依据课堂内容, 任选与“航空航天产品质量工程技术”相关题材撰写课程汇报, 题目自拟, 但拒绝雷同和剽窃, 不然均为零分;2.汇报应包含自己心得、体会或意见、提议等;3.汇报统一用该模板撰写, 每份汇报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上限不限;4.正文格式: 小四号字体, 行距为1.25倍行距;5.用A4纸双面打印; 左侧装订, 1枚钉;6.课程汇报需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档给予存档, 电子文档由班长收齐, 统一发送至: 。
7.此页不得删除。
评语:老师署名:年月日质量工程技术综述经过小学期满满两天课程学习, 即使大量知识涌进脑海有些吃不消, 但还是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 针对此次课程学习我更深层次了解相关专业在企业中利用及发展。
尤其是在航空航天产品质量工程技术方面探讨和研究使得我有了一定基础知识基础。
经过查询资料等我了解到质量工程技术意义及关键性。
一、质量关键性前苏联“联盟1l号”号宇宙飞船返回时, 因压力阀门提前打开而造成三名宇航员全部死亡。
1986年1月28同, 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起飞76秒后爆炸, 其中7名宇航员丧生, 直接经济损失达12亿美元, 这次事故直接原因是因为一个密封圈不密封而引发。
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飞机坠毁, 问题出现在飞船外部燃料水槽脱落一片绝缘泡沫击中了飞船左翼。
1974年, 中国发射卫星运载火箭因为一根直径为0.25mm导线断裂, 造成整个系统被引爆自毁。
1991年, 中国“澳星”发射失败, 起因于一个小小零件故障, 所造成经济损失和政治影响是巨大。
由质量可靠性问题产生重大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实践教育我们, 可靠性是产品质量关键指标, 可靠性高、意味着寿命长, 故障少、维修费用低; 可靠性低, 意味着寿命短、故障多、维修费用高; 可靠性差, 轻则影响工作, 重则造成起火爆炸、机毁人亡等灾难性事故。
郑州航院---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届专业班级课程名称可靠性工程课程设计题目基于电池续航寿命的手机通话系统 FTA分析与可靠性增长分配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二О一五年六月五日课 程 设 计 任 务 书一、 设计题目基于电池续航寿命的手机通话系统FTA 分析与可靠性增长分配二、设计依据1、智能手机平台总体结构图2、基础数据:除了电池的续航可靠度未知之外,其它各组件的故障率均为0.001/h ;FTA 分析的时间位置为σμˆ96.1ˆ-=t ;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R(t)=0.95;手机各部件可靠性增长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关系为14,,2,1,1)(⋯=-=∆--i e R i i i x i βα,各部件参数见下表1:表1 各部件可靠性增长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关系2、电池的续航可靠度根据个人收集的电池续航时间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到;3、可靠性数据分析步骤及要求,FTA 分析步骤及要求,可靠性分配模型;4、可靠性数据及FTA 分析案例,可靠性分配示例。
三、设计容以智能手机通话系统为分析对象,根据实测数据,识别和检验手机电池续航寿命分布;基于智能手机平台总体结构图,建立手机通话系统故障树,并根据已知和前述分析所得数据对故障树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基于前述相关分析结果,根据通话系统设计可靠度要求,以及应用处理器可靠性增长、电池续航寿命可靠性增长与成本的关系函数,基于最优成本对通话系统的应用处理器和电池进行可靠性增长分配,并计算最优成本值。
2015年4月26日目录序、课程设计简介 (1)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1)二、课程设计的容 (1)三、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 (2)四、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2)一、系统简介 (3)1、智能手机系统功能的分析与介绍 (3)2、系统部件构成 (4)二、手机电池续航可靠性分析 (5)1、收集电池充电间隔时间 (5)2、根据收集的数据识别电池续航寿命分布 (6)3、对电池续航寿命分布进行检验 (7)4、计算电池相关时刻的可靠度 (8)三、手机通话系统的故障树分析 (9)1、故障树的建立 (9)2、故障树定性分析 (10)3、故障树的定量分析 (10)四、通话系统的可靠性增长分配 (11)1、建立系统设计可靠性与单元可靠性增长变量之间的关系函数 (11)2、建立可靠性增长和成本关系函数 (12)3、可靠性增长分配和最优成本结果的计算 (12)五、总结 (15)参考文献 (16)基于电池续航寿命的手机通话系统FTA分析与可靠性增长分配学号: 120510115 :盼云序、课程设计简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较好地掌握可靠性工程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能灵活应用可靠性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达到如下目的:(1)了解和掌握可靠性数据分析、FTA、可靠性分配等可靠性工程理论和方法;(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对可靠性工程理论知识和方法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有更深入的感性认识。
航空高校安全工程专业飞行品质监控与分析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收稿时间]2020-09-08[基金项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教育科学研究基金项目(zhjy18-33、zhjy18-34、zhjy18-39)。
[作者简介]付帅(1988—),男,河南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安全科学与技术。
[摘要]飞行品质监控与分析作为民航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航空类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作为航空特色高校一直致力于为民航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为提高本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素养,本校航空安全工程教研室综合分析了开设飞行品质监控与分析课程的必要性、当前航空类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飞行品质监控与分析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难点,并针对问题逐一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归纳总结,设计出了航空类高校安全工程专业飞行品质监控与分析课程教学设计。
本研究结果对于其他航空类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及飞行品质监控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设计具有一定借鉴及参考意义。
[关键词]航空高校;安全工程;飞行品质监控;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2)04-0064-032022年4University Education安全是民航业高速发展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时强调: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民航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要始终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自此,民航安全上升至新的高度。
只有在安全的保障下,民航业才能科学、高质、快速地发展。
与此同时,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航空安全方向人才需求的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境内航空特色高校并不多见,航空安全方向人才缺口较大[1-2]。
由此可知,提升航空安全人才培养数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航空安全人才缺口较大的背景下,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
在增量的同时不能对人才培养质量放松,相比较于人才数量,培养质量更为重要[3-6]。
当前,航空类高校致力于为民航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以此为我国民航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XXXX 届工业工程专业 XXXXX 班级
课程名称质量工程学课程设计
题目关于打早操卡次数的质量分析
姓名XX 学号XXXXXXXXXX 指导教师禹建丽职称讲师
二О一五年五月四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大学生早操卡打卡次数均值——极差控制图的建立
二、设计依据
1、质量改进工具;
2、SPC控制图;
3、Minitab软件。
三、设计内容
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很多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前往打卡的地方。
尽管社会各界对这件事莫衷一是、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高校或者是国家肯定是从对学生有利得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的。
而且,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校期间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身体的健康大有裨益。
基于以上的事实,又恰逢我校现在正在实行这一制度,我们小组打算利用这次用质量控制思想做课程设计的机会来进行这方面的统计过程分析控制。
小组希望通过这次统计分析,来了解本校大学生对待早操卡打计持什么样的态度,进一步判断大学生们对早起早睡的认识。
通过分析控制得到能够代表大多数同学的质量控制的控制限。
目录
课程设计报告 (1)
课程设计任务书 (I)
一、设计题目 (I)
二、设计依据 (I)
三、设计内容 (I)
目录 (II)
序、课程设计简介 (1)
一、项目选择的依据和说明 (2)
二、数据采集与输入(Measure) (3)
三、分析(Analyze) (5)
A、对数据所做的均值极差控制图如下所示: (5)
四、改进过程 (7)
A、剔除异常值所在的子组后,数据统计表格如下: (7)
五、输出结果:控制用控制图 (10)
六、总结 (11)
参考文献 (11)
项目的名称:对于早操卡的质量分析
学号:XXXXXXXXXX 姓名: XX
序、课程设计简介
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元素,很多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前往打卡的地方。
基于以上的事实,又恰逢我校现在正在实行这一制度,我们小组打算利用这次用质量控制思想做课程设计的机会来进行这方面的统计过程分析控制。
我校的实际是:一年级在校期间(节假日除外)每周需打五次,二三四年级在校期间(节假日除外)每周需打三次。
本次调查统计我们的统计群体是部分大三学生。
由于本学期我们按照要求需要打够48次,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到了休哈特质量控制图以及质量统计分析软件mintab软件。
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图,统计这一期间内每组学生的平均打卡次数,最后建立均值——极差(X-S)控制图,最终我们希望达到每位大学生都基本上可以早起,以促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控制目的。
一、项目选择的依据和说明
早操卡制度对于中国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元素,很多大学的校园的校园里每天清晨早早的便会人流如织,各自奔向自己赶快前往打卡的地方。
基于以上的事实,又恰逢我校现在正在实行这一制度,我们小组打算利用这次用质量控制思想做课程设计的机会来进行这方面的统计过程分析控制。
我校的实际是:一年级在校期间(节假日除外)每周需打五次,二三四年级在校期间(节假日除外)每周需打三次。
本次调查统计我们的统计群体是部分大三学生。
由于本学期我们按照要求需要打够48次,因此按照最理想的情况,我们在开始的48天有效的打卡天数内应该可以打完。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使用到了休哈特质量控制图以及质量统计分析软件mintab软件。
通过建立质量控制图,统计这一期间内每组学生的平均打卡次数,最后建立均值——极差(X-S)控制图,最终我们希望达到每位大学生都基本上可以早起,以促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数据采集与输入(Measure)
A、小组成员分组情况
对于我们小组,四个人共同完成了30组数据的采集工作,我们共同通过了各种方法获得了30(其中女生宿舍四间)个六人间宿舍的打卡次数数据。
在以后的课程设计完程中我们共同协力工作。
B、收集数据见下表
C、数据收集的方法:
数据收集以每一宿舍为小组,共收集了30个宿舍,每组组员各六个,即是宿舍容纳人数。
D、把最终数据输入mintab工作表中。
三、分析(Analyze)
A、对数据所做的均值极差控制图如下所示:
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点出界判失稳,依据连续25点无一个点出界。
C、那么,选择剔除异常数据点所对应的子组4、5,12,13后,重新整理数据再次生成极差(R)控制图和均值控制图(XBAR),再次判断是否处于统计过程稳态。
D、分析过程失控的原因可以得到:第4组打卡次数明显低于控制界下线。
而第12和13组则是高于过程控制界上线。
其实从现实出发第11组是十分理想的,这样表示这些组员都能有很好的自制力,能够很好地约
束自己,并且我们得知他们的打卡次数已经很接近15次了,更特别的是这两个宿舍全是女生宿舍。
对于第5组失控的原因经过询问是由于那些女生都有懒床的习惯,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紧张的。
四、改进过程
A、剔除异常值所在的子组后,数据统计表格如下:
B、数据整理后所做的均值极差控制图如下:
通过上图了解到剔除异常数据后,所得子组过程均值控制图中连续25个点中没有一个点出界,因此判断过程均值正常。
通过一次调整得到稳定的过程,即是得到过程控制稳态,这就意味着统计中的30个宿舍有26个宿舍都能够有较好的自制力,每天基本上可以早起进行早操卡打计。
那么,之后我们要判断这些数据是否满足质量要求。
极差控制图控制限如下:
UCL=46.10
CL=23
LCL=0
均值控制图控制限如下:
UCL=42.23
CL=31.12
LCL=20.00
五、输出结果:控制用控制图
通过上图了解到剔除异常数据后,所得子组过程均值控制图中连续25个点中没有一个点出界,因此判断过程均值正常。
六、总结
参 考 文 献
[1]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