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图习题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溶解度曲线》课件

《溶解度曲线》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作用
判断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确定物质的溶解度范围 预测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化趋势 指导工业生产中物质的溶解和结晶过程
溶解度曲线的绘制方法
准备实验材 料:包括待 测溶液、溶 剂、温度计 等
设定温度范 围:根据实 验需要设定 温度范围, 如0-100℃
绘制曲线: 将待测溶液 在不同温度 下的溶解度 数据绘制在 坐标轴上, 形成溶解度 曲线
葡萄糖的溶解度曲线是表示葡萄糖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曲线的拐点:在特定温度下,葡萄 糖的溶解度达到最大值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曲线的形状:随着温度的升高,葡 萄糖的溶解度逐渐增大
曲线的应用:在制药、食品等行业 中,葡萄糖的溶解度曲线用于指导 生产过程和优化产品质量
硫酸钙的溶解度曲线
硫酸钙的溶解 度曲线是表示 硫酸钙在不同 温度下的溶解
优化结晶工艺:通过溶解度曲线优化结晶工艺,提高结晶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晶过程中的问题解决:通过溶解度曲线分析结晶过程中的问题,如结晶速度慢、结晶 质量差等,并提出解决方案
物质含量的测定
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确定物质的溶解度 测定方法:通过实验测定物质的溶解度 应用实例:测定溶液中某物质的含量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浓度:反应物浓度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压强:增加压强,气体反应物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结晶过程中的应用
确定结晶条件:通过溶解度曲线确定合适的结晶温度和浓度
控制结晶过程:通过溶解度曲线控制结晶速度,避免结晶过程中的杂质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影响实验结果

溶解度、溶解曲线图PPT课件 人教版

溶解度、溶解曲线图PPT课件 人教版
[提示] 难溶通常也称为不溶。
第九单元 溶液
二 溶解度曲线
1.含义:反映溶解度随温__度______变化的曲线。 2.提供的信息:①某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__解__度______ ;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相小等;③两条 曲线的交点表示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
④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⑤物质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等等。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 g B.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 100∶36 C.20 ℃时,100 g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 g 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 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第九单元 溶液
[解析]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其含义 是:20 ℃时,100 g 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 g,溶液 达到饱和状态,故A、B、D说法均正确;由其含义可知, 在20 ℃时,136 g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 g,故C说 法错误。
第九单元 溶液
[解析] (1)a3 ℃时,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的位置由低 到高的顺序是乙<丙<甲,故它们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 是乙<丙<甲。(2)a2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有交点,说 明a2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 甲最陡,乙最平缓,说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乙的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丙的溶解度曲线呈下降趋势,说明 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4)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 响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故可采用冷却热饱和 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第九单元 溶液
(1)a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_____乙__<__丙__<__甲_____。

(小专题)溶解度曲线解题ppt课件

(小专题)溶解度曲线解题ppt课件

2、图为物质X、Y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t2℃时分别把质量为a g的X、Y放入100 g水中,
下表为对溶液状态的判断以及使不饱和溶液达到饱和采取的措施。其中正确的(B )
状态
措施
A X为饱和溶液,Y为不饱
和溶液
给Y溶液加热蒸发适量的水
B X为不饱和溶液,Y为饱 向X溶液加入固体X至有晶体残留 和溶液
C X、Y都是饱和溶液。
D X、Y都是不饱和溶液。 把X溶液温度降低至t,给Y溶液加热蒸发 适量的水
;.
3

终点:是否形成平台(过量问题)


位置: 线的上方、下方、线内

三看走势: 上升、下降、不变
越缓受温度影响越小 四看缓陡:
越陡受温度影响越大
;.
2
习题小练
1、.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 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3判断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两条曲线1曲线交点表示两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2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5温度变化时饱和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6结晶的方法越陡受温度影响越大二看点三看走势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两条曲线)
1、曲线交点表示两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知 识
2、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
点 3、判断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归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纳 5、温度变化时饱和溶液中各个量的变化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复习课件(26张PPT)

(完整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解度溶解度曲线》复习课件(26张PPT)
(3)分别将 100 g 甲、丙的饱和溶液从 t3 ℃降温到 t1 ℃时, 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________(填序号)。
A.甲、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丙 C.溶液的质量:甲>丙 D.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5. (2017龙东地区)图K1-3-4是A、B、C三种固体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含义: t1 ℃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2)t2 ℃时,将15 g A物质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 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60 g。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 方法是 降温结晶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 ℃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 为 B>A>C 。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____________。
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 水的质量A < (填“>”、“=”或“<”)B。
3.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 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 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 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
(2)指出“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表示
的意义:在20℃时,100g水中加入31.6g硝酸钾后达到饱和
(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
离 退 休 干 部 工作处 个人工 作计划 总结 我 以 “ 三 个 代表” 重要思 想为指 针,围绕 处里的 工作部 署,结合 自己的 工作分 工,执
验 交 流 通 讯 一篇。 二 认 真 贯 彻 执行党 的老干 部政策 ,钻研业 务,熟练 掌握政 策。努 力学习 业务知 识,做

溶解度曲线图(课堂PPT)

溶解度曲线图(课堂PPT)
5
2.含义
• 注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 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 例如:NaCl在20 ℃的溶解度为36 g, • 表示的意义就是: • ①在20 ℃时,100 g水中溶解36 g 氯化钠时溶液
达到饱和状态, ②在20 ℃时100 g水最多能溶解36 g氯化钠。
6
练一练
1.(2016·安徽)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
量分数为___3_7__.5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 液中变化的是____b_c__(选填序号)。
a. 溶剂的质量 b. 溶液的质量 c. 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_t_℃__时__,__甲__、__乙__两__物__质__的溶解度相等 _________(答出一条)。
g

180


170
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溶 0.20 解 度
g 0.15
0.10 160
150
0.05
140
130
硝 酸
12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温度/℃
110
100

90


影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80
高而 增大 ,例如硝酸钠、氯
易溶 >10
4、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的种类
溶剂的种类
温√ 度
溶解度与溶质,溶剂的质量无关
5、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 积水最多能溶解0. 049体积氧气
完整版ppt
17
1.给水加热时我们可以看到水煮沸前会出现气泡, 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_减__小___.
2.打开健力宝盖时我们会看到有气体冒出,说明 气体的溶解度和_压__强___有关.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 而减小。
70
氯化铵
60
50
氯化钾
3、B点表示什么意思?
40
氯化钠
表示在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种物
30
质的溶解度相等。
20
硼酸
10
完整版ppt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
溶 200 解 度 190
g

180


170
160
150
3、在_6_8_℃时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溶解
实验数据
100克、M克,N克,
结论
对于同一种物质,温度改变,其溶解度改变
完整版ppt
6
实验发现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
(1)溶质和溶剂(内因)
(2)温度
(外因)
完整版ppt
7
溶 200 解 度 190
/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g 180 170
.
1)列表法:
160 15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40 130
120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 解
度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90
. . .
(2)溶解度曲线
80 70
.
60 50
. 40 . 30 . .20
10
-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解 200
度 190
( 克
180 170
160
)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解 度
所有气体 与 固体Ca(OH)2
0
温度/℃
①硝酸钾 ②熟石灰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
19
应用1: (1)打开汽水瓶盖,有气体喷出。—— 压强
打开瓶盖, 瓶内压强下降,气体溶解度减小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温度 喝汽水后,温度上升,气体溶解度减小
应用2: 烧开水过程中,不断有气泡冒出。
B. 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C. 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D. 甲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溶 解


(g) 乙
冰水


-0
温度( C)
12
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2 溶解度
(第3课时)
-
13
三、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
《书》P38
101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中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气体体积。
固体溶解度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
60℃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10g乙,则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比( D )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专题复习PPT课件
增加溶剂 或 升高温度
7
【08河南年17】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下列问题:
⑴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 b
g。
⑵质将量t分2℃数时A等、于B的饱(和填溶大液于分、别小升于温或到等t3于℃),BA溶溶液液的的溶溶质质的的
质量分数(假设升温过程中水的质量没有变化)。
8
【09年河南10】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C
t2
t (℃)
(5)t1 ℃,ABC的饱和溶液,升 温t2 ℃,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5
河南省中考
【06年河南17】2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 种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 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 (1)20℃时, 甲 (填“甲”或“乙”)物 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表示的是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曲线。要使甲试管中的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 的方法 增加溶剂 、 降低温度 。
6
【07年河南16】右图是A、B两种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写出一条即可)
①在t℃时,A、B的溶解度相等 ②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等 ③A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明显
(2)从B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的 晶体,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蒸发溶剂
(3)若使t℃时的A的饱和溶液变 成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13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4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烧杯溶液中有未溶解固 体
未溶解的固体又溶解了
结论
20mL水能完全溶解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5gNaCl
10gNaCl
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 溶物质溶解
分析
NaCl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一、饱和溶液
加热烧杯,剩余的KNO3固体会有什么变化?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
冷却至室温
有固体剩余 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硝酸铵
溶解度/
200
190
g 180
170
160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50
140
133
B.
1.两曲线交点B表示:
130
硝酸钠
120
在_6_8_℃__时__,_硝__酸__钾__与__硝__酸_钠__的__溶__解__度__相_等__,___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
1、概念: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的曲线。
2、点的含义
①曲线上的点A: 表示t1℃时,Ca(OH)2
溶 解 度
的溶解度为S1g。
/g
S1 A
②曲线的交点B: S2
B
表示t2℃时,Ca(OH)2
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
为S2g。
t1 t2
KNO3
NaCl Ca(OH)2
温度/℃
01.课堂导入
02.新课讲授 03.课堂小结 04.典型例题
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许多美丽而奇特的盐碱湖,其中蕴藏着 极其丰富的食盐和纯碱。有趣的是,当地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 条规律,就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冬天捞 碱,夏天晒盐”吗? 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ppt课件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 物质如:KNO3
)80
2、蒸发溶剂法
60
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
如:NaCl
0
70 90 100
小知识 青海湖地区“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的原因是什么?
纯碱:主要成分碳酸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冬天 温度低,碳酸钠溶解度 减小,水中溶解不了,所 以结晶析出。 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 这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变化不大,所以,夏天 温度高水份蒸发,氯化钠 析出。
2019/5/6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和应用从点、 线、交点三个角度来分析
自学指导一、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说出图中A、B、 C三点的含义:
(1)A点位于曲线的 上方 ,表示此时溶液是 饱和 溶液, 且在溶液中有 剩余的溶质 。(过饱和溶液)
(2)B点位于 曲线上
,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
的 溶解度 ,此时溶液必定是 饱和
练一练
下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度曲线示意图, t1℃时,A、B、C三种固体 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B>A>C ,
在温度 ﹥t2 ℃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
解度。
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看点(或线)的位置 高低 注意:只有在一定温 度下才能比较!!!
2、线 自学指导二、观察溶解度随温 度的变化趋势,思考:
(1)在50℃时,向100g水里放入 60 gA物质,可
得到A物质的饱和溶液。
(2)在40℃时,向100g水里
放入50gB物质,得到的溶液
是 饱和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
量之比是 2:5 。
(3)要使A从它的溶液中结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最新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项复习溶解度曲线(共26张PPT)教育课件

最新人教版化学中考专项复习溶解度曲线(共26张PPT)教育课件























































































































































未溶解。
溶解度曲线应用——5.曲线上和曲线上下部区域点的意义及移动

溶解度曲线应用易错题型PPT课件

溶解度曲线应用易错题型PPT课件
例1、如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的溶 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将2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三种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Ⅵ)降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2、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 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 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_______。
(Ⅰ)M溶质+M溶剂=M溶液
例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50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 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 g。
例2、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将15g A物质放入到50g水中,充分搅 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 g。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20g。 C.温度由t2℃降低到t1℃时,甲溶液析出5g固体。 D.a,b,c三点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a>b。
2021
2021
(Ⅲ)降温后,溶剂质量
例1、t3℃时,a、b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则溶剂质量比较a___b(填>、<或=)
例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
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 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
2021
(Ⅱ)降温后,析出晶体质量
例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 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3℃时分别取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 温到t2℃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_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溶解度、溶解度曲线)ppt课件

D 正确的是( )
❖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
B.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 C.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55克 D. 60℃硝酸钾的溶解度 是110克
❖ 5.t℃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则此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 中,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 )
❖ A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1:4
❖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5
正确的是( B )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 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D.食盐的溶解度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克
❖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指明错误原因。
❖ ①把2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解,这种
× 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克。( )
❖ ②20℃时10克氯化钠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故20℃时
❖ C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5:6
❖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4:1
精选PPT课件
8
【课堂练习】
❖ 6.在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5g甲物质,60℃时100g水中
最多能溶解10g乙物质。则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D)
❖ A.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无法确

精选PPT课件
9
溶解度的相对大小(20℃时的溶解度)
精选PPT课件
20
中考链接:


3、(06河南)20℃时,
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
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溶解
后,可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时_甲(填
“甲”
或“乙”)物质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2表示

课题2 溶解度曲线 习题课件 (共29张PPT)

课题2 溶解度曲线 习题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可以变成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肯定是较浓的溶液
C.饱和溶液肯定要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要大一些 D.在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饱和溶液
例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两个盛
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A物质和b克B物质,充分搅拌 后都加热到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杯溶液均是不饱 和溶液 B.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溶液为饱和溶液, 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 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D.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 度大,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 为饱和溶液
·人教版
判断方法
(1) 当 溶 液 中 有 固 态 溶 质 时 , 若 固 体 不再减少 _______________ ,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 ________ ,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 减少 (2)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 不再溶解 ,则原溶液是饱和的, 应的溶质,若溶质 __________ 继续溶解 ,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若溶质__________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 是饱和溶液。
3.在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 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右图1 所示的现象。则20℃时, 甲 (填“甲”或“乙”) 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的是 b (填“a”或“b”),要使试管中剩余的甲固 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升高温度或加入溶剂 。 若将10℃时 a的饱和溶液 升温到20℃,其溶质质量 分数 不变 。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知识解析】溶解度曲线-完整版课件

【知识解析】溶解度曲线-完整版课件
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 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几
种 固 体 物 质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
2.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曲线上的点 点
两曲线的交点
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线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曲线下方的点
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的点
表示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曲线上方的点
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
溶解度曲线
3.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陡升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 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 大,表现为曲线“坡 度”比较陡,如KNO3
PART 1
02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 一温度时溶解度大小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溶 03
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 大小
04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
确定固体结晶的方法
再见
缓升型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也在增大, 但变化不大,表现为曲 线“坡度”比较缓,如 NaCl
PART 2
下降型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表现为曲线“坡度解度曲线
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可以查出某种物质在 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01
溶解度曲 线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 溶液饱为和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质75量g 为;
2、B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 t2℃时,以下量不变的②是 ①溶质质量 ②溶剂质量 ③溶液质量 ④溶质质量分数
3、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从 t2℃降温至t1℃时,它们溶质质 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A> B。
俗话说: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在一个大烧
杯中装着含有甲和乙的两种饱和溶液,而且杯中还有少量 甲和乙的固体存在。现将温度由80℃降到20℃。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D) A.杯中固体×甲和固体乙都减少 B.杯中固体甲减×少、固体乙增×多
C.溶液中甲、乙溶质×都减少
√D.溶液中溶质甲增多、溶质乙减少
3、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A的溶解度是 20 g。
(2)在 t2 ℃时, 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没3有)晶把体A析、出B、的C是的饱C和溶B
60
40 20
0
t1
C
t2 温 度 /℃
4、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溶液为饱和溶液
8. 下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
(1) 30 ℃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20℃时,A物质的溶解度 < B物质的溶解度(填
“>”、“<”或“=”)。
(3)40℃时,将A、B各1305 g分别加到均盛有15000 g水的两只小
烧杯中,充分搅拌后, B
物质有剩余(填“A”或“B”)。
× A.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时有晶体析出 × B.t3℃时,B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 √C.t3℃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A>B>C
5、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盐碱湖,湖水中有大量的氯化 钠和纯碱,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物质 的溶解度曲线分析,那里的居民应该在一年四季中的 季捞取纯碱。
(4)现有50℃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
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 ②
(填序号)。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入A物质
9.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请写出其中的一 条)甲__物__质__的__溶__解__度__随__温__度__的__升__高__而_。增大 ((__23_))_不_tt_能11_℃℃__时 时__,,_(甲将填4、200“g乙g甲能两物”种质、物放“质入不的15能0溶00g”g解水或度中“较,无大充法的分判是搅断_拌_”_能_乙)_否_。全__部__溶_。解
练一练
如图,A、B、C分别表 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
⑴ 在t3℃时,三种物质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 序是__C__>_B__>__A_____。
⑵ 在t2℃时,三种物 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 顺序是B_=_C__>__A______。
⑶ ____t_1℃_____℃时,B和C的溶解度相等。
随堂检测
7.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A物质和b克B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
t为2℃不AB..。饱tt下和11℃℃列溶时时说液,,法AA正BB确两两的物物是质质(的的溶溶D 解解)度度相相等等。,B两A溶杯液溶为液饱A均和是溶不液饱,A和B溶溶液液 液√CD..tt22℃℃时时,,AA的的溶溶解解度 度比比BB的的溶溶解解度度大大,,两A溶杯液溶为液不×均饱是和不溶饱液和,溶B
液,升温后,溶液B中下列量没有改变b 的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c
M
d
d. 溶质质量分数
t3
知识引申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则
升温到t2℃时,溶质的
质量分数A < B, M
t3 ℃时A <B (填
“=”或“<”或
“>”)。
t3
范例讲解 1、下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B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 D.t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习题
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
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变化情况。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 是不同的。
看图找规律
规律: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等, 表现为曲线陡直; 【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略有增大,如氯化钠表现为曲线平缓; 【3】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
知识引申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将t1℃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则A
成为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升温后,溶液A中下列量没有改变的a是bcd
a. 溶质质量
b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a
d. 溶质质量分数
M t3
知识引申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 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则
B成为 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
(2)将t2℃时a、b两种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冷却到
t1℃,析出晶体多的是 a 。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
(4)将一定量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该过程中没 有发生改变的是__C_(填序号)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10.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
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 <
(填“>”、“<”或“=”)。
b 物质的溶解度
2、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内容回答下列
问题:
(1)随着温度的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增大而增大。
(2)曲线a和b的交叉点M表示的含义是 60℃时溶解度相等
(3)37℃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30g
g,80℃时40g a物质溶于
50g水中所形成的溶液是 不饱和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