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寄生虫病害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合集下载

黄颡鱼病害防治方案(新)

黄颡鱼病害防治方案(新)

黄颡鱼疾病防治技术彭张华1、日常疾病预防:内服:“免疫双抗”1袋+“甘泰乐”1袋200克+金维康1袋+恩诺沙星400克,拌400斤饲料内服,每天两次,连续内服5天,每月2次。

调水:每10天全池泼洒“藻能源”1瓶+“金水露”3瓶或者“益水源”3袋或者“活菌宝”2袋(3者可以交替使用),一套使用15亩;底改:每包5公斤“底润舒(新)”使用15亩或者“底卫士”每袋5亩,交替使用,严重时,可以加量使用。

2、黄颡鱼苗红体:第一天:“藻能源”1瓶+“金水露”3瓶泼洒10亩;第二天:“神农百果露”+“派尼均安”各1瓶全池泼洒2亩。

3、黄颡鱼出血、烂身、烂鳃:外泼:1、第一天全池泼洒“舒肤加”+“派尼酸碘”,各1瓶5亩.米;2、第二天全池泼洒“神农百果露”1瓶+“虫清1号”1袋+“派尼均安”1瓶使用3亩;内服:“免疫双抗千目粉”1袋+“甘泰乐”200克+金维康1袋+派菌康4小袋+福乐佳4袋拌160斤饲料,中药连续内服7天,抗生素不超过4天。

4、黄颡鱼裂头:泼洒:第一天:杀灭寄生虫,全池泼洒“虫清1号”1袋+“神农百果露”2瓶+“派尼均安”1瓶,1套泼洒2亩;第二天:全池泼洒“派尼酸碘”,1瓶5亩;内服:“免疫双抗千目粉”1袋+“甘泰乐”200克+金维康1袋+派菌康4小袋+福乐佳4袋拌160斤饲料,中药连续内服7天,抗生素不超过4天。

5、肚子、肝腹水、脾脏肿大:内服:免疫双抗千目粉”1袋+“甘泰乐”200克+金维康1袋+派菌康4小袋+福乐佳4袋拌160斤饲料,中药连续内服7天,抗生素不超过4天。

外用:“黄氏琼浆”1瓶+“神农百果露”1瓶,配合使用泼洒2亩水面。

6、小瓜虫、车轮虫等:内服:“神农百果露”1瓶+“虫清1号”1袋拌料80斤,连用5天;外泼:“神农百果露”1瓶+“虫清1号”1袋,1套全池泼洒2亩,或者是每天1次1套泼洒食台周边区域,连用3天。

7、气泡病外泼:“神农百果露”1瓶1亩,2小时后“金水露”1瓶3亩。

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分析

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分析

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分析作者:徐广耀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1期徐广耀黄颡鱼在我国绝大多数区域中都有分布,是一种适应能力极强的常见鱼种,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生存和繁衍。

黄颡鱼通常会以水生的一些虫类和虾类等为食,黄颡鱼的肉质十分鲜香,所以也深受人们的喜爱。

而随着野外环境的污染,黄颡鱼在野外河流中的数量逐渐减少,所以人工养殖则逐渐形成了一种产业。

不过,在黄颡鱼养殖期间,仍旧会存在一些疾病,不但影响黄颡鱼的健康,同时也对黄颡鱼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针对黄颡鱼养殖期间常见的疾病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一、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1、出血性水肿病出血性水肿病是由于细菌所引起的,黄颡鱼在患上出血性水肿病时,会出现体表颜色发黄、体表黏液分泌过量、咽部皮肤发红充血,并且形成出血孔,腹部肿大、肛门红肿、背鳍肿胀、胸鳍充血、鳍部溃烂等体表症状。

同时,患上出血性水肿病的黄颡鱼其体内也出现胆汁泄渗、腹部出现大量血水,以及黄色黏液,胃肠发白、肝脏发黄、脾脏病变、肾脏出现黑色小点。

患上出血性水肿病的黄颡鱼会出现厌食现象,并且活动不畅,死亡率非常高。

出血性水肿病在黄颡鱼的苗种期以及饲养期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危害,在苗种培育环节中也容易患病,这时候患病的死亡率在75%以上,并且若是处于高温时节,那么该类病害的爆发和传播速度非常快,水温在26℃~30℃之间时最为明显,在此情况下,病鱼死亡率非常高,特别是在5月份成鱼养殖期间,死亡率甚至能够高达85%以上。

2、细菌性疾病(1)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病是由于纤维粘菌科细菌所导致,通常黄颡鱼在幼时容易患病。

患细菌性烂鳃病的黄颡鱼大多食欲减退,并且主要在池边慢慢游动,鳃丝粘连在一起,并且鳃丝的前端呈腐烂状,死亡率极高。

通过相关显微镜等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鱼鳃上并没有发现真菌和寄生虫,之后通过高倍显微镜才能看到有许多细条形的杆菌。

(2)细菌性肠炎病细菌性肠炎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点状气单胞菌,通常黄颡鱼的亲鱼和成鱼易患此病。

黄颡鱼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黄颡鱼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水产养殖贴士:黄颡鱼常见病害防治技术一、出血性水肿病1、症状: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部分鱼头部充血,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

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内无食,胃苍白,肠内充满黄脓液,肝脏土黄色,脾坏死,肾脏上有霉黑点。

2、流行情况及危害:在高温季节易暴发,且来势凶猛,蔓延快。

当水温在25~30℃时,一经出现该病,则明显形成病鱼的大批死亡现象。

该病在黄颡鱼养殖中危害很大,一旦发病,就经常可见部分病鱼在水体中不停地旋转,不久即死亡。

3、防治方法:①捞出病情严重的黄颡鱼,换掉原池水的1/2;然后对病重池与原池用强氯精进行水体消毒,用量为0.2公斤/亩·米,每天1次,连续3天。

②在投喂鱼肉浆或鲜鱼块时添加1%的食盐,定时、定点投喂。

二、肠炎病1、症状:病鱼离群靠近岸边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以至完全不吃食。

疾病早期,剖开鱼的肠管,可见肠壁和食道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粘液较多;疾病后期可见全肠、食道、胃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差,肠内只有淡黄色粘液,血脓充塞肠管。

严重时更有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

疾病早期,肠上皮呈炎性水肿。

2、流行情况及危害:主要危害鱼种及成鱼,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

3、治疗方法:①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先溶于水,滤掉残渣(以下均同),然后全池遍洒,用量为0.7公斤/亩·米。

②优氯净(含有效氯56%)全池遍洒,用量为0.35公斤/亩·米。

③全池遍洒五倍子(要先磨碎后用开水浸泡),用量为1.35公斤/亩·米。

三、车轮虫1、症状: 虫体寄生鱼的皮肤、鳃、鳍等部位,刺激鱼分泌大量粘液,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粘液层,病鱼焦躁不安,离群独游,严重感染时病鱼沿塘边狂游,呈“跑马”现象。

杂交黄颡鱼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杂交黄颡鱼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39 养防并举,综合防治。

YANGZHISHIJIE编辑:邓婧(dengjing_************)养殖世界鱼用3%~5%食盐溶液浸浴1~2分钟或用0.2~0.3毫克/升二溴海因液进行全池泼洒。

六、水霉病 病鱼消瘦独游,鱼体长白毛,似棉絮状附着物。

池塘彻底消毒,鱼种下塘前用2%~3%食盐溶液或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2~3分钟,并泼洒亚甲基蓝,使水池药物浓度达到2毫克/升。

运输用水中可适量添加土霉素。

七、车轮虫病 病鱼严重感染时沿池塘狂游,镜检可见大量车轮虫寄生于鱼体鳃丝部。

鱼体表有一层白色黏液,分泌增多,不吃食。

用0.7毫克/升硫酸铜、硫酸亚铁(5∶2)合剂全池泼洒。

八、黏孢子虫病 该病可危害黄颡鱼皮肤、鳃、肠道及其他内脏,导致鱼呼吸困难,摄食减少,浮于水面,消瘦而死。

以90%的晶体敌百虫配成0.1%~0.5%浓度的水溶液浸洗鱼体5~10分钟,再以0.2~0.3毫克/升的浓度全池泼洒;隔1天再全池泼洒1次。

(南 师)一、裂头病 病鱼头顶部充血、出血,严重时头顶穿孔、裂开。

发病初期,内服三黄粉、龙胆泻肝散、多维或爱福灭、强力霉素、鱼病康,连用5~7天;外泼洒高聚碘或新威特,连用3天。

二、腹水病 病鱼独游,浮于水面,腹部可见气泡,伴有腹水,空胃。

采用0.2~0.5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液对水体消毒,连用3天,并投喂粉状饲料。

三、出血性水肿病 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胃肠内无食。

采用0.2~0.5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液对水体消毒,连用3天;同时口服聚维酮碘(用量按说明书要求)。

养殖过程中密切关注水质情况,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毫克/升。

四、肠炎病 病鱼独游,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时肛门有黄色黏液流出。

全池泼洒0.5毫克/升溴氯海因液或用0.2~0.5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液对水体消毒;内服0.2克/千克大蒜素粉,服用4~6天;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的食盐。

如何有效防治黄颡鱼疾病?

如何有效防治黄颡鱼疾病?

如何有效防治黄颡鱼疾病?彭张华一、养殖背景6月份气温升高,黄颡鱼养殖进入生长旺季,投喂量逐渐增大,但6月多“白撞雨”天气,气温变化大,尤其降温下雨易引起返底、倒藻等不良现象。

市场调研发现,80%以上的塘口均有水质问题,其中以亚硝酸盐偏高(≥0.3mg/L)为主。

水质变化初期表现氨氮升高、鱼吃食速度变慢、采食量下降,如不注意及时调水、增加溶氧,则紧跟着亚硝酸升高、鱼体质下降,各种病害和寄生虫亦随之而来。

二、池塘常见的水质及病害问题1、水质问题——氨氮、亚硝酸盐高氨氮、亚盐的来源:养殖池塘水体中氮元素最主要的来源是饲料。

其存在形态主要可以分为5种:溶解游离态(N2)、氨(铵)态氮(TNH4—N)、硝酸态氮(NO3-—N)、亚硝酸态氮(NO2-—N),有机态氮(R—NH2,包括尿素、氨基酸、蛋白质等及其分解产物)。

其相互转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

4种无机态氮(溶解游离态、氨态氮、硝酸态氮、亚硝酸态氮)之间的转化主要通过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进行。

硝化细菌大部分为好氧菌,反应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反硝化细菌大部分为厌氧菌,可随时将硝酸态氮还原成亚硝酸态氮、分子氨。

因此,在池塘溶氧不足的情况下,反硝化作用要快于硝化作用,造成亚硝酸盐的积累而升高。

亚盐高的主要危害:(1)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从而使血红蛋白失去载氧能力,导致鱼体出现生理性缺氧,黄颡鱼表现吃食不欢,鳃丝末端失血变白;(2)使小血管平滑肌松弛而导致血液淤积,黄颡鱼体表会有出血点,内脏亦有小出血点;(3)长期生活在亚硝酸盐高的水体环境中的水生动物容易出现生长速度缓慢、对病原的抵抗力不强、易患病等情况。

氨氮高的主要危害:(1)离子氨态氮(NH4+-N)一般对生物无害,而且能够被藻类直接吸收利用,但非离子氨态氮(NH3)渗入组织液,则对生物机体有毒害作用,尤其损害鳃组织。

长期氨氮过高,黄颡鱼表现摄食下降,鳃丝组织增生,生长速度减慢;(2)非离子氨态氮毒性与pH值关系密切,pH值越高,毒性越大。

黄颡鱼的病害防治

黄颡鱼的病害防治

在2000年以前,黄颡鱼病害在国内仅有鳃霉病、出血性水肿病和肠炎病的报道。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黄颡鱼的疾病也日趋增多和严重。

现将我们多年养殖的病害防治经验作如下总结。

一、由细菌引起的疾病1.出血性水肿病(1)主要症状:病鱼体表泛黄,粘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胶状物、肠内无食物且充满黄色脓液。

病鱼食欲明显下降、在水体中不停地旋转。

(2)危害及流行:在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阶段均可能发生,苗种阶段危害较为严重。

常在高温季节暴发,死亡率高达80%以上。

当水温在25~30℃时则出现明显病鱼大批死亡现象。

(3)防治方法:①注意水质,池水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②用强氯精0.25~0.3克/米3水体消毒,每天1次,连用3天。

③在投喂鱼肉浆时每天定时加1%食盐到饲料中。

2.肠炎病(1)症状:病鱼独游,发病的初期,剪开肠道,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道没有食物,或只在肠的后段有少量食物,肠内粘液较多。

在发病的后期,可以看到肠道、食道、胃呈红色,肠壁的弹性很差,肠内只有淡黄色的粘液,脓血充塞肠道。

病情严重的时候,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

(2)危害及流行: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

病菌主要来源于环境和变质的饲料,这种病具有很强的传播性。

(3)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消毒,鱼种下塘前用2%~3%的食盐溶液洗浴消毒。

②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不投喂腐败霉变的饲料,鲜活饲料要用2%~3%食盐溶液消毒后投喂。

③每隔15天投喂1次大蒜或大蒜素药饵,每千克鱼喂大蒜l0~30克或大蒜素粉(含大蒜素10%)2克。

④对发病鱼池,采用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用强氯精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0.5~0.6克/米3;每千克鱼用氟哌酸l0~30毫克拌饲,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5天。

3.水霉病(1)症状:病鱼受伤处水霉大量繁衍呈白色或灰白色棉絮状。

浅析黄颡鱼常见疾病控制技术

浅析黄颡鱼常见疾病控制技术
在捕捞 、 运输 和放养过程 中, 尽量避 免 鱼体受伤 , 并 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 。鱼种下塘前 , 用浓度为 2 3 %的食盐水溶液药浴 消毒 , 全池泼洒亚 甲基蓝 , 使池水 达到2 m g / L浓度 , 2天后再泼洒 1 次。 受精卵在孵化前要进 行严格 消毒 , 水温最好控制在 2 6 2 8 ' E, 孵 化过程 中还要对 受精卵进行再次消毒 。 五、 肠 炎病 病 因: 由点状产气单孢杆 菌感染 引起 。病鱼腹部膨大 , 肛 门红肿 , 轻压腹部则肛门有黄色粘液 流出。剖开鱼腹 , 患 病较轻 的鱼体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 ,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 红 色, 血脓充塞肠管 。病鱼离群独游 , 活动迟缓 , 食欲减退 。 肠 炎病 主要危害鱼种和成鱼 。病菌感染可能来 源于养殖水 域 的底层淤泥 , 鱼体摄食 的浮游动物 、 水蚯蚓以及人工配合 饲料 中的鱼 肉浆也有 可能携带该病菌。流行高峰多发生在
洒。
七、 小 瓜 虫病 : 病因: 由多子小瓜虫寄生引起 。 在病鱼 的体表 肉眼可见 小 白点 , 严重时体表似覆盖 了一层 白色薄膜 ; 镜 检鳃丝 和皮 肤粘液 ,可见大量小瓜虫 。多子小瓜虫 的繁殖适温为 1 5 ~ 2 5 " C, 流行于春秋季 。当过度密养 、 饵料不 足 、 鱼体瘦弱时 , 鱼体易被小瓜虫感染 。 疾病控制技术 : 用 每立方 福尔 马林 5 0 ~ 6 0 g 浸 洗鱼体 1 0 ~ 1 5分钟 , 同 时, 发病 鱼池亦用福尔 马林 消毒 ; 全池泼洒 每立方 2 g 亚 甲 基蓝 , 连续数次 , 每天 1 次。 八、 锚头蚤病 病因: 由锚 头蚤 寄生引起 。 发病初期 , 病鱼呈 急躁不安 、
水 温为 2 5 ~ 3 o  ̄ c n - , ] - 。 疾病控制技术 : 池塘要彻底清塘消毒 ; 不投 喂霉变腐败 的饲料 , 活饵应用 2 - 3 %食 盐溶液消毒 , 并定期在饲料 中添 加 1 %食 盐或 0 . 1 %鲜大蒜 汁进行 投 喂 ;全池 泼洒 每立方 0 . 5 g 二溴海因。 六、 车轮虫病 : 病 因: 由车轮虫寄生引起 。病 鱼焦躁不安 , 严重感染 时

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_李文杰

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_李文杰

《水产养殖》2011年第08期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李文杰,朱菲莉,赵昌喜,周国勤(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南京210036)《水产养殖》2011年第08期3 ̄5d,或投喂土霉素药饵,每千克鱼体重喂50 ̄80mg,连喂4 ̄6d。

1.4烂鳃病病原为柱状屈桡杆菌,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病,每年的4—6月为流行高峰,可导致鱼死亡。

主要症状为: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少食或停食。

体表无异,检查鱼鳃可见鳃丝腐烂,并分泌出大量黏液,病重时鳃丝上附有污物,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有些菌体聚集成柱状。

预防:彻底清塘;鱼种放养前需药物消毒;控制放养密度,适当稀放可有效预防此病;发病季节,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挂袋或泼洒漂白粉进行预防,每周一次。

治疗:发病时用1mg/L漂白粉或溴氯海因0.3 ̄0.4mg/L,和等量的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3d。

同时用氟哌酸拌饲投喂,用量为每千克鱼体重喂10 ̄30mg,每天1次,连喂3 ̄5d。

2真菌性疾病2.1水霉病病原为水霉科的水霉和绵霉,严重危害孵化中的鱼卵和鱼体表带有伤口的苗种成鱼。

此病一年四季流行,以早春、晚冬为最,在水温低时最易发生。

多因拉网、分箱、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

水霉菌最初寄生于鱼体,肉眼看不出异状,但是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侵入伤口,向内、外生长并扩散,似白色棉毛,因此又称肤霉病、白毛病。

寄生鱼卵上,因外菌丝呈放射状,故常称为太阳籽、卵丝病等。

预防: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使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在放养、捕捞、运输过程中,仔细操作,避免鱼体受伤;掌握合理的放养密度;鱼种下塘前用2% ̄3%的食盐水溶液药浴消毒,全池泼洒2mg/L亚甲基蓝,2d后再泼洒一次。

受精卵在孵化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水温最好控制在26~28℃,孵化过程中还要对受精卵进行再次消毒。

防治:发病后可用水霉净全池泼洒,浓度为0.15 ̄0.3mg/L,也可使用亚甲基蓝全池泼洒,浓度为2 ̄3mg/L,隔2d泼1次。

黄颡鱼常见寄生原虫病及其防治

黄颡鱼常见寄生原虫病及其防治

黄颡鱼常见寄生原虫病及其防治
韩九皋
【期刊名称】《渔业致富指南》
【年(卷),期】2008(000)012
【摘要】笔者近来对黄颡鱼的寄生原虫病做了一些调查与防治试验,结合有关资料,作一综合研究,现将其中主要常见害虫特征、虫害传播途径、流行情况、危害程度及其防治方法等介绍如下,以供养殖朋友参考。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韩九皋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和平西路1088号河北省衡水学院生命科学系动物研究室,0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8
【相关文献】
1.黄颡鱼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方法 [J], 张余才
2.黄颡鱼常见寄生原虫病及其防治 [J], 韩九皋
3.黄颡鱼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J], 周晨霞
4.黄颡鱼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J], 杨玉凤;李小玲;刘剑霞;胡枭
5.鸭常见寄生原虫病诊治 [J], 曹亚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颡鱼春季防范细菌病的方法

黄颡鱼春季防范细菌病的方法

黄颡鱼春季防范细菌病的方法一、寄生虫车轮虫由车轮虫寄生引起。

病鱼焦躁不安,严重感染时病鱼沿塘边狂游,呈“跑马”现象;镜检可见大量车轮虫寄生于鱼体的鳃丝和皮肤粘液上。

主要危害黄颡鱼鱼苗、鱼种,多发生于春末秋初。

防治方案为:1、内服:常拌青蒿末有助于驱赶车轮虫;2、外泼:和健药业生产的“车轮恨”,次日可用二氧化氯消毒。

进入冬期,黄骨鱼吃料少,在普遍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天气突变容易造成池塘返底和应激出血,部分养殖户在冬季会给池塘换加水,由于水体温差过大,容易造成黄颡鱼受冻受伤,发生水霉病。

黄颡鱼越冬应该注意的是,如需要给水质老化的池塘换加水,则要选择在外部水源与池塘水的温差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操作时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尽量减少对鱼体的刺激。

平时主要的是要做好改底工作,使用氧化剂进行改底,降低返底可能造成的细菌滋生,建议20天进行一次底改操作。

冬季水温降低,黄颡鱼吃料减少(黄颡鱼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在上市过塘时容易造成损伤,引发水霉病,应该定期进行预防。

若发现水霉病时,可使用“水霉净”,用量1包/亩,连用三天。

平时应该定期改底,清除沉积在底泥中的有害物质,在阳光较好的日子加强增氧。

在水质较好的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换水操作,如果水质实在太差,可以考虑适当换水,但不宜过量。

今年冬季天气与往年比相对较好,温差大,白天阳光好,晚上温度低,所以寄生虫发病较少,主要需要预防的还是水霉病。

冬季黄颡鱼运动减少,吃料降低,平时投喂不宜过饱,以吃到七八成饱为宜,因为吃料过饱会容易引发肠胃病,造成鱼的体质变差,诱发水霉病。

而且减少投喂量还有一个好处是不浪费饲料,不容易因为饲料沉积造成水质变坏。

此阶段建议减少或不要换水,避免鱼的互相碰撞而受伤,以调水为保持水质稳定的主要手段,今年冬季天气较佳,只需要把PH、氨氮、亚硝酸盐这三个指标控制好即可。

如果已经发生了水霉病,可按以下方法处理:1、先用盐对池塘进行泼洒,用量30斤/亩,起到净化水质和对创口进行消炎的作用;2、使用“水霉净”外泼,一瓶500ml,每瓶用2亩,1日用1次(在上午10:30-11:30阳光最好的这段时间使用),连用2日;3、隔一天后再使用聚维酮碘外泼消毒,用量500ml/1.5亩。

黄颡鱼养殖模式及病害浅谈

黄颡鱼养殖模式及病害浅谈

黄颡鱼俗称黄腊丁、黄骨鱼、莫丁、郎丝等,广泛分部于我国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等流域。

我国黄颡鱼属有5个种,即黄颡鱼、瓦氏黄颡鱼、长须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和中间黄颡鱼,以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分部最广。

黄颡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几年,由于从天然水体中捕捞量逐渐减少,而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养殖黄颡鱼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将黄颡鱼主要养殖方式及常见疾病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养殖方式黄颡鱼养殖经多年试验、研究和总结,养殖技术逐步成熟,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有池塘、网箱、流水和稻田养殖等。

1.1 池塘套养黄颡鱼适应环境能力较强,其池塘套养模式多种多样,一般养殖技术得当,平均亩产可达50-80千克。

针对不同养殖鱼为主体的模式进行不同数量、规格的黄颡鱼搭配,充分考虑各品种食性特点,合理搭配,是提高黄颡鱼池塘养殖整体效益的关键。

根据我国不同地区池塘养鱼的模式,池塘套养黄颡鱼的模式见表1。

其日常管理同常规养殖,在此不详述。

1.2 流水养殖流水养殖是黄颡鱼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方式,水量充足、水质佳、基础设施好、技术得当,平均亩产可达4万-5.5万千克。

黄颡鱼流水养殖主要利用工业温流水,河流、水库具有落差的自然流水和循环过滤水。

黄颡鱼流水养殖主要形式和特点见表2。

(1)池塘建造以水泥池为好,长方形、圆形、椭圆和不规则形状均可,一般单口池面积在50-500平方米。

鱼池布局合理,有连片型、串联型和并联型等。

进、排水系统方便可行,进水方式有溢水式、直射式、散射式、水帘式和喷雾式等,排水方式有涵闸式、限定水位自流式等。

(2)鱼种放养夏花鱼种一般在6-7月放养,冬片鱼种在1-3月放养,放养模式有单养、主养和配养,放养密度由池塘、水流、温度、技术水平等综合条件决定,一般单养,每平方米放养300-500尾,主养每平方米放养100-200尾,配养每平方米放养30-50尾。

(3)饲料投喂与池塘主养大至相同,因流水养殖池中无其他生物饵料,投喂量相对高一些。

黄颡鱼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黄颡鱼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黄颡鱼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王文彬;夏维福;等
【期刊名称】《内陆水产》
【年(卷),期】2001(026)007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王文彬;夏维福;等
【作者单位】常德师范生物系4150000;常德师范生物系4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41.5
【相关文献】
1.黄颡鱼寄生虫病害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J], 胡宗云;宋文华;富丽静;张涛;姚福相
2.吃出来的寄生虫病——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陈锡欣主任谈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 [J], 宁然
3.黄颡鱼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方法 [J], 张余才
4.黄颡鱼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J], 周晨霞
5.黄颡鱼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 [J], 杨玉凤;李小玲;刘剑霞;胡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颡鱼的病害防治

黄颡鱼的病害防治

鱼 卵 长毛 ,变 成 r色 的绒 球 ,霉 卵 成 了死 卵 。 _ 』
() 2危害及流行:严重危害9化 中的鱼卵和鱼体表 孵 有伤 口的茁种和成鱼。此病在早春、冬季最易发生 。
( ) 治方法 :①人 3防 上繁殖最 好选择晴 朗天气进 行,采用流水孵化。也 叮以将水温升高至2  ̄ 5C以上。⑦ 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 中勿使鱼体受伤 ,同时注意合理 的放养密度 。③改善水质,放 曲前用生石灰清塘,放养
病,斜管虫喜寄生十黄颡鱼的边缘或缝隙里 ,也侵袭体 表皮肤,刺激寄主分泌大量粘液,表面形成苍 白色或淡 蓝色 的粘液层,病鱼离群,头朝下、尾朝上倒栽十水面
() 3 防治方法 :①彻底 清塘消毒 ,鱼种下塘前 用 2 -3 的食盐溶液洗浴消毒。②严格执行 “ % % 四消四定” 措施,不投喂腐败霉变的饲料,鲜活饲料要用2 -3 食 % %
、பைடு நூலகம்
症 状 : 病 鱼 表 现 为精神 萎 靡

淡水鱼 类 由于 活动 较少 而 对病 虫 害的抵抗 力 相对 较



常 因病 虫害 的发 生 而 使 渔 业 生 产 大 量 减 产

损失惨


原虫 (单细 胞 动 物或 原 生 动 物 ) 因 分布广


个体 小
数量 大
传播快


易发 生

致 死 率 高等特 点备 受渔 业 生

产人 员 关 注
人量血水或黄包胶状物、肠 内尢食物 充满黄色脓液。 降、 水体 中不停地旋转。
() 2 危害及流行:在 种培育和成鱼养殖阶段均可
() 1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n缓慢,摄食

黄颡鱼的病害防治

黄颡鱼的病害防治

致 鱼类死亡。黄颡 鱼对硫酸 、 高锰酸 、 敌百虫 等药物极为敏感 , 更应慎用 。 这一 药物敏感现 象也为我们防治疾 病带来 了一定难度 。 二、 黄颡 鱼常见疾病 的药物防治方法
1细菌性疾病 、
( ) 1 细菌性肠 炎病 该痫病源体 为点状 产气单孢 菌,主要危
害成鱼 。 病鱼离群独游 , 行动缓慢 , 黑. 体 腹部 膨大 。 '红肿外突 ,  ̄- VI I 严重者全肠充血发炎 . 血 及脓状分泌物充塞全肠。 月~ 月时较 为流行 6 9 预防 : 鱼池定期 ?毒 , 肖 水质保 持清新 , 不 投 喂变质饲料 , 饵料 中添加O1 . %鲜大蒜汁等。 治疗 : 池塘用古氯药物全池泼洒 消毒 , 用 肠炎灵拌饵投喂 , 1 k ̄每 ̄ lg 每 0g 0 : 肠炎灵 。 O 每 日分. 下午二次喂 。 连喂3 ̄d d5 。
泼洒 。 () 3 锚头鳋病 系锚 头鳋寄生而引起 ,病鱼焦躁 而游动
硝酸盐等 ) 的污染 。 强鱼类体质及 抗病力 , 增 大大减少细菌性疾病发生。许多报道认 为控 制水域 qp 值 可以有 效控 制致 病细菌 大量 hH
繁殖 , 也有利于防病。 四、 免疫防治 近年来研究的主要方向是 :筛选抗原性 强 的免疫原 。 研究疫苗 的制备 方法 、 最方便 的
2 g ,连续使用2 - d m/ L d 3 。或用五倍子4 p p m ̄ lp m全池泼洒。 Op

黄颡鱼苗种时常用药物的忍受力
黄颡鱼 的疾病在我国四大家鱼中 如常发 过, 是 可以借鉴对四大家鱼的防病措施 直 接用于黄颡鱼呢? 目前许 多研究发现 , 黄额 角足无鳞鱼 ,对某些常用药物的忍受力不及
尼考 ( O ) ,  ̄ . 连喂5 。 1% O g O g 3 4 d ( 打印病 3)

养好黄颡鱼关键在防病

养好黄颡鱼关键在防病

养好黄颡鱼关键在防病养殖好黄颡鱼,重点工作在于抓好黄颡鱼的病虫害防治。

从苗种投放到成鱼捕捞,都要精心管理。

一、冬季准备要充分1.清塘培水。

每年冬天,鱼种经并塘或成鱼出池后,排干池水,清理塘底污泥和修整塘基,让池塘暴晒龟裂,这样可以加速土壤风化,并达到控制和消灭病虫害的目的;同时便于清除池塘边杂草,减少寄生虫和水生昆虫对鱼种的侵害。

每亩用生石灰755千克~150千克和晶体敌百虫1千克~1.5千克全池泼洒消毒,彻底杀灭病原生物。

消毒5天~7天后注入新水,每亩施腐熟的粪肥200千克培水,过7天~10天当池中出现大量浮游生物时即可放苗。

2.漂白粉清塘。

一般漂白粉含有效氯30%左右,其用量为15千克/亩。

先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全池遍洒,一般下药后经4天~5天药力完全消失,即可放鱼。

二、苗种投放看市场大规格商品黄颡鱼受市场欢迎,因此应投放30克/尾左右的大规格鱼种进行成鱼饲养。

鱼种的放养量可根据池塘条件、管理水平、饲料供应和鱼种规格等情况灵活掌握。

一般每亩可投放30克/尾的黄颡鱼种1500尾左右,并可搭配50克/尾的花白鲢200尾左右。

所放鱼种应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入池前需用5%食盐水浸洗10分钟。

黄颡鱼种一般在每年4月下旬投放,搭配的花白鲢鱼要在黄颡鱼入池半月之后再投放,以利于黄颡鱼的生长。

三、健康喂养抓要点1.饵料配制。

天然水域的黄颡鱼的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

采用自制配合饵料进行驯化喂养,饵料采用鱼粉、肉骨粉、血粉、豆粕、菜粕、干鱼虫等与饲料添加剂进行配合而成,前期蛋白含量34%以上,脂肪4%;后期可用小杂鱼替代部分鱼粉,蛋白含量30%,脂肪6%即可。

投喂饵料必须新鲜无霉变、无酸败。

2.投饵驯化。

野生黄颡鱼喜昼伏夜出摄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经5天~7天驯化,完全可以白天上饵料台摄食。

在苗种入池2天后采用人工投饵驯化,驯化时配以固定的投饵信号,进行定点、定时投饲训练。

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疾病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
塘边疯狂游动,在显微镜下能看到病鱼皮肤粘液与鳃丝中会寄生大量的车
2 黄颡鱼的常见疾病与防治措施
轮虫。
2.1 黄颡鱼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车轮虫病的防治可以通过硫酸亚铁铁合剂与硫酸铜联用全池泼洒进
入秋、清明等换季时期是黄颡鱼疾病的多发期,必须要做好黄颡鱼疾 行防治,并使用水稀释三千倍之后的中水车轮净进行全池泼洒。
畜牧水产
NONG JIA CAN MOU
农家参谋
黄颡鱼养殖中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秦荣娟
(桂林市第二水产养殖场,广西桂林,541006)
【摘 要】黄颡鱼肉质鲜美,是一种优质名贵的经济鱼类,营养价值 并将氟苯尼考粉或者恩诺沙星粉拌和到饲料中进行投喂,一周为一个疗程。
较高,普遍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各大水系中均有分布。随着黄颡鱼养
病防治工作,减少黄颡鱼养殖的损失。首先需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及
2.4 黏孢子虫病
时清理病鱼用过的工具,消毒处理捕捞网、水桶等,避免将病原体带入鱼
黏孢子虫病是因黏孢子虫感染造成的,患病的黄颡鱼体表出现一定数
池引起交叉感染,并使用漂白粉液进行消毒。然后,需要做好鱼塘的消毒 量和形状的小白点,皮肤出现溃烂,严重时病鱼会慢慢死亡。
[3] 马贵华 , 张力 , 许明 . 黄颡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J]. 江
底净宁以及降氨宁,第三天喷洒 EM 原露、高效复合芽孢杆菌以及益水宁, 西水产科技 ,2005(3):43-45.
-140-
慢,喜欢离开鱼群独自活动。
鱼生长发育的要求。
肠炎病的防治首先要对养殖池塘进行系统全面的消毒,投喂优质营养
3 结束语
价值较高的饲料,并用 3% 左右的氯化钠溶液对活饵进行消毒,在饲料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颡鱼寄生虫病害及其防治技术探讨
摘要综述了黄颡鱼常见寄生虫病害的症状、流行、危害以及病原的研究概况,并就其防治方法,尤其是中草药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黄颡鱼;寄生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 s965.2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4-0212-02
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属鲇形目(s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seudobagrus),我国各水系干支流及湖泊水库中均有分布。

黄颡鱼以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和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池塘精养和网箱养殖均可,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

随黄颡鱼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黄颡鱼的病害尤其是寄生虫病日益突出。

现就黄颡鱼寄生虫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黄颡鱼寄生虫病害病原的研究概况
黄颡鱼体内和体外寄生虫多达60多种[1],许多学者对这些寄生虫的生活史和外部形态进行了研究和报道[2-7]。

20世纪90年代,马立农采用剖查法检测到黄颡鱼体内外寄生虫有15种[8],并对黄颡鱼线虫病进行了相对系统的研究[9];汪少平对我国江西、辽河、江苏、湖北和福建区域的黄颡鱼寄生蠕虫进行了归纳和分类[10]。

近年来,国内有关黄颡鱼寄生虫的寄生特性、季节动态和感染状况等生态学的研究相继展开,如方建平等报道了鳔等睾吸虫和黄颡异钩棘头虫对黄颡鱼的寄生状况[11,12];2003年姚卫建对黄颡鱼鳃
部寄生单殖吸虫和鳋类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13];2008年李文祥等对黄颡鱼河鲈源吸虫和黄颡前驼形线虫的季节动态和频率分布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14]。

此外,一些学者对不同区域黄颡鱼寄生虫的多样性、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等也做了研究和报道[15-17]。

2黄颡鱼常见寄生虫病害及危害性
由表1可知,危害黄颡鱼养殖生产的寄生虫病害主要有8种,另外,还有寄生体表的三代虫和钩介幼虫、寄生肠道的绦虫和线虫等病害,由于这些寄生虫危害有限,在此不详细列举。

与其他鱼类的寄生虫相同,黄颡鱼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性主要有以下4方面:一是机械性损伤和刺激,有些可在体表形成影响其经济价值的斑点或胞囊,有些可直接造成鱼类死亡或引发其他疾病;二是摄取寄主营养,其结果或多或少的造成寄主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死亡;三是挤压和阻塞,寄生于体内的寄生虫往往会对寄主的器官形成挤压,引起萎缩、坏死和生理机能丧失;四是毒素的毒性作用,寄生虫寄生过程中代谢物甚至分泌的有毒物质对寄主产生不良影响。

黄颡鱼寄生虫主要寄生在体表和鳃,其次是肠道。

寄生虫倾向寄生于抵抗力较差的鱼苗或鱼种上,严重时造成大批量死亡,而感染寄生虫的成鱼和亲鱼大多鱼体消瘦,一般不会死亡。

3黄颡鱼寄生虫病害的防治
3.1预防措施
鱼种放养前应彻底清塘,并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同时捕杀野杂鱼、蚌、螺,并驱赶飞鸟、水禽等可能携带寄生虫的寄主。

放养经严格检疫合格的鱼种和鱼苗,并在放养、分塘和转塘前对鱼体进行药物浸洗、杀虫,切断传播途径。

每个池塘应有独立的进出水口,水源要充足清洁,避免由进水口处引入病原寄生虫,鱼鲺等寄生虫可随渔具传播,所以渔具在转塘使用前要进行彻底消毒。

注意药物预防,定期进行全池消毒,定期投喂药饵以控制病原滋生。

通过换水、增氧和施用水质改良剂等手段,确保池塘内代谢废物的降解,改善水体环境。

此外,应加强黄颡鱼营养,选用较好的配合饲料,可适量添加营养及免疫调节剂,提高鱼体对外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的抵抗力。

3.2药物治疗
3.2.1化学药物。

药物治疗黄颡鱼寄生虫病主要有全池泼洒、药浴和投喂药饵3种方式,泼洒药物和药浴主要针对寄生于体表和鳃部的寄生虫,投喂药饵主要针对寄生于消化系统的寄生虫。

黄颡鱼常见寄生虫病害防治详见表2。

此外,寄生肠道的绦虫和线虫一般以投喂添加敌百虫或专用杀虫剂的药饵进行治疗;钩介幼虫病可采用60~80mg/l浓度的茶饼杀灭池塘中的蚌类进行控制;三代虫病可参考指环虫病的治疗方法。

3.2.2中草药。

黄颡鱼寄生虫病除化学药物防治外,辣椒、生姜水对小瓜虫病的防治效果较为明显[22]。

此外,车轮虫和小瓜虫病
可采用苦楝树叶沤水或煎汁后全池泼洒,防治也有较好效果[23]。

与传统化学药物相比,中草药具有环保高效、毒副作用小、残留少等优点,且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更符合健康养殖理念。

目前,常用于防治鱼类寄生虫病的中草药有苦楝、大蒜、百部、槟榔、南瓜子、苦参、大黄和黄芩等,但针对黄颡鱼寄生虫病的中草药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报道较少,该领域的研究亟需充实和完善。

4展望
黄颡鱼寄生虫病害防治应采取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切断传播途径和改善养殖环境等综合预防措施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法。

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及降低渔药残留,应在中草药防治黄颡鱼寄生虫病害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5参考文献
[1] 张剑英,邱兆祉,丁雪娟,等.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 夏晓勤,王伟俊.黄颡鱼寄生三代虫的新发现[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21(2):127.
[3] 余仪,王桂堂,冯伟,等.黄颡鱼似嗜子宫线虫新种的描述
[c]∥鱼病学研究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4] li h c.the taxonomy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procamallanus fulvi-draconis[j].journal ofparasitology,1935(21):102-113.
[5] moravec f,nie p.observation on two species of
phyllodistome(trematoda:gorgoderidae)from fishes of the hubei province,central china,with an erection of neophyllodistomum gen[j].helminthologia,2002(39):221-225.
[6] moravec f,nie p,wang g t.some nematodes of fishes from central china,with the redeseription of procamallanus (spirocamauanus)fulvi-draconis(camallanidae)[j].folia parasitologica,2003(50):22-230.
[7] 程功煌,陈文华,朱俊林. 长江水系黄颡恒河绦虫初报[j].九江师专学报(自然科举版),2000(6):33-34.
[8] 马立农.黄颡鱼寄生虫感染情况初探[j].鱼类病害研究,1993,15(2):20-22.
[9] 马立农.黄颡鱼几种线虫病的初步研究[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4,14(4):78-80.
[10] 汪少平.黄颡鱼的寄生蠕虫[j].四川动物,1993,12(1):39-40.
[11] 方建平,项俊.鳔等睾吸虫对黄颡鱼、鲶鱼寄生状况的初步研究[j].水利渔业,1999,19(3):43-44.
[12] 方建平.黄颡异钩棘头虫在长江黄颡鱼中寄生的研究[j].
水利渔业,1999,19(6):23-24.
[13] 李文祥,王桂堂,吴山功,等.黄颡鱼河鲈源吸虫和黄颡前驼形线虫的季节动态和频率分布[j].水生生物学报,2008,32(2):195-200.
[14] 姚卫建.黄颡鱼鳃部寄生单殖吸虫和鳋类的空间分布特点[j].水生生物学报,2003,27(6):635-638.
[15] 王文彬,李文健,罗玉双,等.洞庭湖区黄颡鱼寄生虫病原多样性调查[j].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4(4):61-63.
[16] 宋学宏,李义,杨彩根,等.苏州地区野生黄颡鱼寄生虫多样性及其寄生特性[j]. 动物学杂志,2004,39(1):80-84. [17] 邹乐喜,王文彬.澧水下游水系黄颡鱼体内寄生蠕虫的初步研究[j].内陆水产,2006(4):17-18.
[18] 王文彬,夏维福,罗玉双,等.黄颡鱼的寄生虫病及其防治[j].内陆水产,2001(7):34-35.
[19] 朱文锦,常东洲,余梅.黄颡鱼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j].河南水产,2004(2):25-28.
[20] 廖勋波,张明.黄颡鱼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j].江西农业学报,2007, 19(1):118-120.
[21] 马贵华,张力,许明.黄颡鱼养殖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j].江西水产科技,2005(3):43-45.
[22] 唐卫红.黄颡鱼的池塘成鱼养殖及病害防治技术[j].内陆
水产,2001(12):35-36.
[23] 刘小高.黄颡鱼的疾病防治[j].科学养鱼,2006(7):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