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测试系统架构

合集下载

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1.引言广播电视传输设备是现代通信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因此,对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测试目标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旨在评估设备的信号传输质量,包括信号传输速率、抗干扰能力、信号稳定性等方面。

测试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信号传输速率测试通过测试传输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评估设备的传输效率和带宽利用率。

2.2 误码率测试利用误码率测试方法,检测传输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误码率,评估设备的信道传输质量。

2.3 抗干扰能力测试通过引入不同干扰信号,测试传输设备在干扰环境下的表现,评估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2.4 信号稳定性测试在不同传输距离、传输负载和温度等条件下对传输设备进行测试,评估设备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信号稳定性。

3.测试方法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3.1 实验室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利用信号发生器、频谱仪等设备对传输设备进行测试。

可以模拟各种工作条件,通过比较传输设备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来评估设备的性能。

3.2 现场测试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对传输设备进行测试。

可以利用专业测试仪器对设备进行参数测量、信号采样等操作,通过对实际传输情况的观察和分析来评估设备的性能。

4.评估方法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评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4.1 数学建模评估根据传输设备的参数和测试结果,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性能评估。

可以通过建立性能指标和数据模型,计算设备的性能得分,从而评估设备的性能水平。

4.2 结果分析评估根据实际测试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性能评估。

可以通过分析数据趋势、对比不同设备的性能等方式,评估设备的优劣及改进空间。

5.测试与评估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与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5.1 标准规范根据不同传输设备的类型和应用场景,选择适用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测试和评估。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播电视媒体在我国的地位逐步上升。

为了维护广播电视传输质量和内容安全,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下面对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进行简要介绍。

一、架构概述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包括广播电视接收系统、广电信号采集系统、监测控制管理系统、远程呼叫中心系统等四个部分。

二、广播电视接收系统广播电视接收系统是广播电视监测系统最基础的部分,主要由天线、前置放大器、调频调制解调器、解码器等组成。

天线是接收电波信号的装置,前置放大器是用于增强电波信号的弱电信号,调频调制解调器是将调制后的信号解调为原始信号再输出。

解码器则是用于解码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的专业设备。

三、广电信号采集系统广电信号采集系统主要用于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以便实现对节目内容和广播电视信号的分析和监测。

该系统由视频信号采集卡、音频采集卡、视频采集服务器、音频采集服务器等组成。

四、监测控制管理系统监测控制管理系统是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的核心,主要由监测控制台、服务器、数据库等组成。

监测控制台用于接收广播电视信号,以便进行实时分析和监测。

服务器则是用来存储采集到的广播电视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分析、挖掘以及自动化监测。

数据库则是用来存储监测数据和节目素材等信息的。

五、远程呼叫中心系统远程呼叫中心系统主要用于向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管理人员提供远程监测服务。

它由远程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三部分组成,具备远程监测、报警等功能。

六、总结以上是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的简要介绍。

随着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也将不断升级,成为更加精准、智能的监测工具。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随着广播电视监测业务的广泛开展,加快了广播电视监测技术的创新应用。

促进了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从C/S结构或B/S结构向采用多层B/S和C/S混合式体系架构的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

标签:广播电视;监测系统1 系统体系架构的发展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系统体系架构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广播电视信号的监测使用独立的监测设备和监测仪器,对信号传输中的各种指标和各种异态进行测量和识别。

第二阶段:单机版的监测系统是由一台计算机控制监测仪器,完成指标测量和异态识别等监测功能。

第三阶段:由一台主机充当监测系统的服务器,通过网络协议与多台计算机控制的监测仪器进行通讯,所有用于监测的仪器和计算机构成一个系统,协同完成监测任务。

近年来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的体系结构从C/S结构或B/S结构向采用多层B/S 和C/S混合式体系架构演变,使得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跨入一个新阶段。

认识这些结构的特征,并根据实际情况成功进行系统的选型是非常关键的。

2 系统体系架构建设要考虑解决的问题(1)中心数据处理部分。

数据处理中心既要进行报警数据、技术性指标数据的实时处理,监测信息短信发布,还要进行监测播出的内容和广告的处理、及网络信息视听节目监管,具有数据传输量大,实时性强,对数据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要求高的要求。

(2)客户端浏览查询部分。

监听监看中心客户端、领导等相关部门客户端主要工作是查询和决策,数据处理工作较少,但客户端数量大且在多个部门,因此要充分考虑解决的是软件的安装维护与升级的方便性问题。

3 系统的C/S结构与B/S结构网络版(C/S架构)。

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此结构把数据库内容放在远程的服务器上,其分布结构如图1所示。

它由两部分构成:前端是客户机,接受用户的请求,并向数据库服务提出请求,后端是服务器,即数据管理(Server)将数据提交给客户端,客户端将数据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呈现给用户。

浅谈南京广电集团电视播控软件系统

浅谈南京广电集团电视播控软件系统

具有播后数 据分析 、 资料库信息维护等功能 。
4 . 3 节 目准备
在软件 总体体 系结 构规划 上 , 电视播控 软件 系统按 照 三层 架构模式 即存储层 、 数据处理层及 应用层部署 , 其
架构 如图 2 所示 。
上载人 员根据总编室提供 的上载单 进行节 目上载工 作, 无须再 进行 相关节 目属性 的编辑工作 。节 目上载完
载人员提供工作界 面。
投 稿 网 址h t t p : / / w w w . V i d e o E . c a I 《 电 视 技 术 》 第 3 7 卷 第 2 4 期( 总 第 4 2 7 期 ) 6 9

亟圃
图2 电视 播 控 软 件 总体 架 构
3 )软件 编程 。确定 各类 的状态 变
化, 考 虑具体 用 C + +B u i l d e r 编译 器编 程实 现 ; 编写初 始 程序 和测试 程序考 察 系统 功能 , 判断是 否需要 重复 以上
步骤 , 直到组件 功能完 善。 4 )软 件测试 。软件测 试 涵盖 白盒 测 试 ( 程 序 内核 及结 构 ) 和 黑盒 测 试 ( 界面 、 功能) , 尽可 能 多 地发 现 产 品存 在 的错 误 和 缺 陷 , 以保 证 播控 软 件 集 成 系统 的质
2 )系 统设计 。软件 的架 构设计 必 须考 虑全面 , 根据前期工作 确立 的业 务 计 。确定系统 中可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 的对象 , 并进

播 出控制 辅助核单 录像机控制 字幕/ 导视预告 提前预播 应急播出 应用层
据 处 理 层[ 二 垂 亘 垂 ] 模型 、 关键需 求 、 系 统 约 束 等 进 行 设 数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软件及测试部分)培训

数字电视基础知识(软件及测试部分)培训

数字电视机顶盒软件知识3.1 软件的结构在机顶盒中,软件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主控制器的工作通过软件的执行来完成。

图3-1 机顶盒软件系统结构图机顶盒的软件基本结构如图3-1所示。

操作系统一般采用实时操作系统。

在这个操作系统中主要完成进程调度、中断管理、内存分配、进程间通信、异常处理、时钟提取等工作。

硬件驱动部分提供外围硬件设备的驱动,包括IC总线、异步串行通信口、并行通信口、非易失内存、键盘、遥控器、调谐器、信道解码模块等。

图形接口主要用于完成图形显示功能,以便于为用户提供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

音频解码和视频解码驱动用于控制音频解码和视频解码硬件的工作。

解复用和数据表提取模块主要是对码流解复用和数据表提取操作的控制。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将所有与硬件相关的底层函数映射到一个统一的接口上,并且提供一些与硬件无关的公用处理函数,比如网络协议、图形格式分析、业务信息数据表分析等。

条件接收驱动用于完成条件接收处理的工作和软件接口。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个公共的编程接口,把应用程序与硬件屏蔽开,使得应用程序与硬件无关。

这样,就便于实现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3.2 LOADER原理与功能介绍在数字电视前端,通过应用软件将待更新的软件程序代码打包成符合DVB及MPEG-2标准的TS流;通过TS流播放软件以及ASI播放卡,将上述TS流输出至复用器与其他TS流复用,然后经QAM调制后进入有线电视网。

处于终端的机顶盒中存在着两类软件:机顶盒主程序与Loader程序,处于运行中的主程序通过解析业务信息(SI)表,接收到机顶盒主程序升级信息,在与用户进行交互后,存储一些状态变量到flash中,并将前端升级码流的信道参数(频率、符号率、解调参数等)也放在flash中。

然后Loader程序运行,检查下载标志位并使用之前存储的信道参数经过解调、解复用等步骤还原出机顶盒主程序可执行代码,写入Flash中并覆盖原来的机顶盒主程序,实现软件的替换与升级。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在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中,性能测试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有效的测试与评估,我们可以全面了解传输系统的性能特点,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本文将对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进行探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测试工具和评估指标。

一、性能测试的概念与重要性性能测试是指针对广播电视传输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量化测试,以评估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的表现。

通过性能测试,我们可以获取系统的各项关键指标,如传输速度、响应时间、吞吐量等,从而判断系统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能够应对未来的需求增长。

性能测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现性能瓶颈:通过测试,可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性能瓶颈,确定是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并进一步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2. 保证服务质量: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在高峰期往往会面临大量用户的访问请求,性能测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在高负荷情况下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服务质量。

3. 提高用户体验:通过性能测试,可以掌握用户访问系统的响应时间,保证用户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取到所需的信息,提高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二、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1. 确定测试目标:在进行性能测试之前,需要明确测试的目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等指标。

2. 制定测试计划:根据测试目标,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时间、地点、测试用例等。

3. 配置测试环境:搭建符合实际应用环境的测试环境,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等。

4. 编写测试脚本:根据测试需求,编写相应的测试脚本,模拟用户的行为,包括登录、浏览、搜索等操作。

5. 执行性能测试:按照测试计划执行性能测试,观察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并记录测试结果。

6. 分析和优化:分析测试结果,找出性能瓶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如增加带宽、优化缓存、调整系统参数等。

7. 验证和回归测试:对优化后的系统进行验证和回归测试,确保性能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系统可以正常运行。

ITV端到端质量检测系统方案

ITV端到端质量检测系统方案
。提 地供 图图 和形 拓化 扑监 图测形界式面进:行对告节警目和源信和息关展键示链,路质信量息问进题行 能实 得时 到质快量速监预测警,。并以
系统功能介绍-iTV专网拓扑图监控
系统功能介绍-多层级节目源质量监测
系统功能介绍-节目源频道视频质量监测
系统功能介绍-机顶盒数据分析
系统通过对接机顶盒及RMS,完成了对机顶盒的覆盖。通过采集机顶盒的业务质量数据分析,完成 了诸如机顶盒业务质量监测、低MOS值用户实时监测、频道收视率、承载分布率等功能。
iTV端到端质量检测系统 方案介绍
目录
1 端到端体系总体介绍 2 资源树 3 系统特色功能介绍 4 应用场景介绍 5 规划建议
端到端体系建设愿景
四川模式成效
iTV业务(用户侧末端)面临的问题
业务开通
故障处理
运营质量
工程竣工验收缺乏业务质 量评估手段
安装前缺乏局端稽核手段
业务开通环节多,缺乏故 障诊断手段
CR设备信息
NE40设备信息
➢CR下联口、IP、名称、 归属地、上联口
CR至NE40 中继电路
➢NE40下联口、IP、归属地、 名称
OTT用户 业务资源树
生成
BAS CR NE40
机顶盒 家庭网关 OLT L2交换机
未包含非智 能设备(如 分光器)
SR CR NE40
目录
1 端到端体系总体介绍 2 资源树 3 系统特色功能介绍 4 应用场景介绍 5 规划建议
MAC地址、 转发表
S8505
MAC地址、 转发表
5680 OLT
MAC地址、 转发表、聚 合链路端口
C220 OLT
5600 DSLAM
第一步,物理链路串接:采集相关设备的基础信息,主要是MAC地址、MAC转发表、端口描述;进行物理 链路级运算,获取二层链路链接关系,得到端口级链接关系

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技术

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技术

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正逐渐向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技术,介绍其原理、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

1. 概述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技术是指通过软硬件的集成和互联互通,实现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设备与其他设备的无缝协同工作和数据交换。

该技术的提出和应用,使得用户能够在一个设备上接收并处理多个广播、模拟电视信号,实现一体化的多功能服务。

2. 技术原理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技术主要依靠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实现:(1)软件定义广播:采用软件定义的方式对广播信号进行处理和解码,使得接收装置能够支持多种广播协议和编码方式。

(2)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接收装置与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例如通过局域网、无线网络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3)智能识别与过滤: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对接收装置中的广播信号进行智能识别和过滤,实现对不同类型广播的优化选择和自动切换。

(4)用户界面与交互:利用图形界面、语音交互等技术,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地控制和定制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

3. 应用场景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的系统集成与互联互通技术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场景:(1)家庭娱乐系统:通过集成不同卫星、有线电视、网络电视等广播模拟电视信号,用户只需一个接收装置就能够实现多种信号的接收和切换,提供丰富多样的娱乐体验。

(2)智能家居系统:将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与智能家居设备集成,实现智能控制,例如根据用户的偏好自动切换频道、调整音量等。

(3)公共媒体展示:在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机场等,通过集成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和显示设备,播放不同广播模拟电视信号,提供信息发布和广告展示服务。

(4)教育培训系统:通过集成广播模拟电视接收装置和教育视频资源,为学校和培训机构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互动学习平台。

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的构成和关键技术

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的构成和关键技术

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的构成和关键技术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将电视信号发送到用户家庭的播出系统。

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包括了很多关键技术和组成部分,本文将逐一介绍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的构成和关键技术。

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内容制作、信号传输、接收设备和用户终端。

信号传输环节通常包括信号采集和编码、传输加工和传输。

首先是内容制作环节。

内容制作是数字电视广播的出发点。

内容制作包括了摄制、后期制作和播出,不同的内容制作环节需要使用不同的设备和技术。

比如摄制环节需要使用摄像机、摄像机稳定器等设备,后期制作需要使用剪辑软件、特效软件等设备。

内容制作的关键技术包括高清摄像技术、三维动画技术、特效制作技术等。

其次是信号传输环节。

信号传输是数字电视广播通信的核心环节。

信号传输的关键技术包括了信号采集和编码技术、传输加工技术和传输技术。

信号采集和编码技术是将摄制好的内容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关键技术包括了图像编码技术、音频编码技术等。

传输加工技术和传输技术是保证数字信号传输质量的关键技术,传输加工技术包括了调制技术、信息压缩技术等,传输技术包括了卫星传输技术、地面传输技术等。

再者是接收设备环节。

接收设备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发射到用户家庭的设备。

关键技术包括了接收设备的硬件设计技术、信号解码技术、信号接收技术等。

接收设备的硬件设计技术包括了天线设计技术、收发器设计技术等,信号解码技术是将数字信号解码成模拟信号的关键技术,信号接收技术是将模拟信号发送到用户家庭的关键技术。

最后是用户终端环节。

用户终端是用于接收数字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图像和声音的设备,通常包括了电视机、机顶盒等设备。

用户终端设备的关键技术包括了图像显示技术、音频放大技术、用户界面设计技术等。

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了内容制作、信号传输、接收设备和用户终端。

信号传输是数字电视广播播出系统的核心环节,其关键技术包括了信号采集和编码技术、传输加工技术和传输技术。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

电子基础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架构作者/董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局安全监测中心文章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广播电视的逐渐发展,广播电视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宽广。

广播电视监测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 不同于以往的广播电视监测的系统构架,目前广播电视监测的体系架构主要是将B/S架构和C/S两者加以混合所形成的一种新的体系架构,而过去广播电视监测经常使用B/S架构或者是C/S架构,这种体系本质上所发生的演变使得网络体系架构进入一个更加完善的阶段。

关键词:广播电视;监测体系;C/S架构;B/S架构前言广播电视监测系统的架构,不仅能够方便各级领导、各 级部门对播出的项目内容、广告设置、播出问题等进行更为 全面的及时的了解,为信息调配提供依据,而且能够为广大 民众提供更为灵活的、高品质数据服务,因此监测系统的架 构是研究者探索的一个重点,在长期的探索中,目前的广播 电视监测系统采取了 C/S架构与B/S架构相互结合的模式,这种结合在现实应用中已经显现了其优越性,当然要想进一 步发展,还需要更进_步锲而不舍地探索。

1. 广播电视监测系统体系的完善历程■ 1.1初期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大众对于广播电视质量要求的提 升,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开始建立,在建设中设置独立的监测 设备、仪器等,这一时期,监测设备监测仪器的技术含量还 比较低,监测范围有限,识别能力有限,监测内容如数据传 输中的各种不同指令以及常见的故障。

■ 1.2中期发展这一时期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简单的监测系统,监 测中心由一台计算机控制,属于单机性质,监测内容既有指 标的测量也有异态的识别。

■ 1.3后期发展多台计算机实现互联,共同构建成监测系统,实现监测 一体化、灵活化、便捷化,监测方位更广泛,覆盖点、线、面,监测内容也更加全面。

2. 系统架构建设中的问题系统构建建设中主要需要解决的有两个问题,其一是如 何更好地实现中心数据的应用处理,其二是如何为客户查询 提供更为便捷的方式。

数字广播测试系统.

数字广播测试系统.

产品特点-连续对所有的传输码流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包括:PID, PCR/PTS 定时,节目/频道,网络信息,条件接收,全面的PSI/SI/PSIP 表、专用表以及描述符的分析,可以对最高214 Mbps 的码流进行解码分析,这有利于捕捉、存储码流文件用于详细的离线分析-连续、实时地创建测试码流,无此功能的设备则需要极大的存储容量并耗费很长时间去创建测试码流。

本设备能提供最高214 Mbps 的输出速率-完整记录传输码流及其原始定时信息,用于准确地重播和分析。

可以对高达214 Mbps 的码流按PID 的进行过滤和录制-既可以利用原始的定时参数播放传输码流,也可以以最高214 Mbps 的速率循环播出内存中的码流优越性-一个设备即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测试需求,从而无需额外购置的测试工具-实时分析,评价和检查故障,缩短了测试时间,更加方便、高效-使用WindowsNT 系统,无论是初学者或专家都可以方便使用-现场工程师可以迅速分析故障,排除故障,提高服务质量-以最高214 Mbps 的速率监视,分析,录制,创建,播放传输码流Acterna 数字广播测试系统DTS-300主要应用当按照MPEG-2、DVB 、ATSC 的标准诊断分析设备或系统故障,解决互操作问题或者评价系统性能时,DTS-300是不可缺少的。

DTS-300强大的码流创建、发生和分析功能,为各种测试环境提供了全面的解决方案。

包括:-研发一提供了强大的设计验证能力,帮助复用器、机顶盒、数字电视制造商更快适应市场需求并保证产品质量。

-试验系统-数字地面电视广播和统计复用等新技术测试-设备安装-帮助集成商在验收和投入运行之前,解决配置、互联以及性能问题-网络运营商-获得网络状态的基础数据,监测各级网络的服务质量,解决复杂问题DTS-300可以配置下面任意一个或多个应用模块-分析器:连续、全面、实时地分析传输码流的内容和统计信息-复用器:连续实时创建传输码流-发生器:实时录制和播放传输码流功能特征-检测、解析并显示传输码流的状态,内容和统计信息包括:所有的PID 、节目/频道、各种表、PCR/PTS/DTS 时间标记、MPE 、IP 、CA 等-同时进行实时的码流播放和分析,用于模拟和检查-配有多种标准接口:DVB ASI ,DVB SPI ,SMPTE-310M-另有其它接口选件:DHEI 、QPSK -同时分析两路传输码流(双端口实时分析选件)-同时播出两路传输码流(双端口播放选件)安科特纳公司的数字广播测试系统(DTS-300)是业内最快速、灵活、全面的MPEG-2、DVB 、ATSC 测试仪表。

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与质量评估

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与质量评估

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与质量评估一、引言广播电视传输设备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对于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对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质量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质量评估指标,并就现有的测试技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性能测试方法1. 信号传输质量测试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信号传输质量。

为了准确评估传输质量,可以采用信号-to-noise比(SNR)、误码率(BER)和信号质量指数(SSI)等参数进行测试。

通过各种信号测试仪器,如频谱分析仪、误码率测试仪和指数测量仪,可以实时监测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质量。

2. 带宽测试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带宽决定了其传输能力和信号的传输速度。

带宽测试是评估设备性能的重要一环。

通过利用频谱仪等测试工具,可以精确测量设备的带宽。

对于不同的传输设备,带宽测试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测试准确性和结果的可重复性是必须保证的。

3. 功耗测试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功耗是评估其性能和节能性的指标之一。

通过使用功率计等测试设备,可以测量设备的功耗并评估其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能效。

针对广播电视传输设备,功耗测试通常会涉及输入功率、输出功率和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测量。

三、质量评估指标1. 传输稳定性传输稳定性是广播电视传输设备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传输设备应该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保持传输信号的稳定性,以确保用户能够正常接收电视信号。

通过对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传输性能进行测试,可以评估其抗干扰能力以及传输信号的稳定性。

2. 图像和声音质量广播电视传输设备的另一个重要质量指标是图像和声音质量。

通过对传输设备传输信号的图像清晰度、颜色还原度和声音还原度进行测试,可以评估设备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对图像和声音质量的影响。

这些测试可以使用专业的图像分析仪和声音分析仪等设备进行。

3. 可靠性和持久性广播电视传输设备应该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持久性,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且不易出现故障。

软件测试在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应用

软件测试在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应用

软件测试在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软件测试在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应用。

通过对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的分析,揭示了软件测试在该环节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测试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对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的测试工作起到指导作用,提高软件测试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软件测试;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测试方法;测试策略;效率;质量。

正文:1.引言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广播制播软件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广播制播软件的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如何保障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而其中验收环节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验收环节中,软件测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软件测试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软件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个方面。

其中,功能测试是最基本的测试形式,其目标是验证软件功能是否按照业务需求设计和实现。

兼容性测试主要是验证软件在不同平台、不同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兼容性问题。

性能测试主要是验证软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安全测试主要是验证软件的安全性能,例如防止未授权用户访问数据。

3.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测试策略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测试策略应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环境进行制定。

通常情况下,测试策略应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数据、测试工具等方面内容。

在测试计划中应制定测试的时间和资源,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

在测试用例中应涵盖全面的业务需求和测试覆盖率,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测试数据中应包括测试所需的数据、环境变量等信息。

在测试工具中应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以提升测试效率和质量。

4.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测试方法广播制播软件验收环节中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手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手工测试是最基本的测试形式,其优点是检测能力强,可靠性高。

但其缺点是测试时间长,效率低。

自动化测试则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测试并提供测试报告,但其需要相关的测试工具和脚本支持,并需要花费较多的投入。

基于VISA框架的广播电视自动测量软件设计与实现

基于VISA框架的广播电视自动测量软件设计与实现

测量•标准丨行业专题基于WSA框架的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奚晓轶严丹—、引言为保障广播电视设备系统的优质、高效和稳定运行,需要定期进行指标测试。

传统测试方式主要基于维护人员手动操作仪器、记录及分析数据。

由于所用仪器品类复杂,测试指标较多,因此整个测试过程既费时费力,又容易出现参数设置、数据录入等环节的错误,难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笔者通过对最新自动化测量技术的研究,结合广播电视技术系统的测试需求,成功开发了基于VISA框架的广播电视自动测量软件。

该软件能够完成对各种总线接□仪器的操作及各种测试方案的制定,并自动存储相应的测试结果。

相对传统的人工测试而言,该测量系统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有效提高广播电视技术系统的测试工作效率,在广播电视技术维护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系统组成及特点VISA是虚拟仪器软件结构框架的简称,是可以通过调用底层代码,来控制VXI、PXI、GPIB、RS232以及其他种类仪器的单一接□程序库。

SCPI采用一套树状分层结构的命令集,提出了程控仪器(可编程仪器)标准命令集,具有普遍性。

广播电视自动测量软件通过调用VISA函数,实现SCPI 命令的发送以及测试仪器返回数据的接收。

测试仪器接收到自动测量系统发过来的SCPI指令并进行响应,将数据推送给测试系统供用户查看和做进一步的分析处理。

该软件具有如下特点。

(1)兼容性强可以兼容市面上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测试仪器,通过不同组合的测试方案,高效灵活地完成不同测试任务,使用方便。

(2)标准化测试方案软件操作简单,用户不需要熟练掌握测试仪器、被测设备,通过事先在脚本中完成编辑,配置测试方案,就可以快速实现对被测系统测试方案的制定。

(3)自动化测试且测试速度快测试时不需要进行仪器面板操作,只需要完成设备接口连接,通过自动测试软件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测试计划。

(4)测试结果智能化分析处理实现测试结果的数据标准值域比对,对偏差较大的进行提示,结果可自动保存为Excel表或XML文档,便于分析查看,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图形化分析。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测评方案

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测评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要求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测评方案(暂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编制说明为了促进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保障有线数字电视系统的安全运行,满足服务平台的个性化需求,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于2003 年 3 月起负责起草《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测评方案》(暂行)。

适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的入网测评。

本测评方案在制定过程中,主要参考《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系统入网要求》本测评方案在起草过程中,多次征求数字电视行业专家及国内、外条件接收系统厂家的意见,并实地考察国家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结合当前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现状,经过多次修订,于 6 月16 日形成本测评方案。

本测评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结合数字电视的技术发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将不断地完善。

本测评方案由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负责起草。

目录1 范围 (4)2 引用标准和文件 (4)3 环境要求 (4)4 测评交付物 (6)5 测评等级 (6)6 测试方法 (6)1 范围用于对SM丁商发布的不同版本SMS软件的测评。

确定有线数字广播电视用户管理系统的安装和运行没有影响有线广播电视节目等正常业务的传输和播出,没有影响现有系统和设备的运行。

适用于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的测评。

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测评方案,性能测试方法和功能检验方法、以及并发测试、容量测试、极限测试方法。

2 引用标准和文件《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用户管理系统入网技术要求》(暂行)3 环境要求3.1 环境结构图3.2设备清单序号名称数量 配置及说明 1SMS 监管接口测试机 2台 P4 1.8G/256M DDR/20G/Wi n2000 2SMS 容量测试机 2台 P4 1.8G/256M DDR/40G/Wi n2000 3SMS 并发测试机 4台 P4 1.8G/256M DDR/20G/Wi n2000 4测试客户机 4台 P E 700/256M/20G/Wi n2000 5交换机 1台 32 口以太网交换机测试客户机 :户机并发测试系统 交: 容量测试系统。

基于嵌入式软件的广播电视设备自动化测试与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嵌入式软件的广播电视设备自动化测试与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嵌入式软件的广播电视设备自动化测试与质量控制系统设计广播电视设备是现代社会中无法缺少的重要媒体设备,为确保广播电视设备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自动化测试与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着重介绍基于嵌入式软件的广播电视设备自动化测试与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引言嵌入式软件是广播电视设备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而以往的测试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投入,效率低下且易出错,因此引入自动化测试与质量控制系统是一种必要的选择。

二、系统需求分析1. 自动化测试需求分析自动化测试系统需要能够自动执行设备测试用例,并生成测试报告。

为此,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测试用例管理:系统应能够对测试用例进行管理,包括创建、编辑、执行和统计分析。

(2)测试用例执行:系统应能够自动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执行结果和异常情况。

(3)测试报告生成:系统应能够根据执行结果生成详细的测试报告。

(4)数据管理:系统应能够管理测试数据,包括测试用例、测试结果和异常信息等。

2. 质量控制需求分析质量控制系统需要通过对设备进行监控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设备状态监控: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控设备的状态和性能指标,并记录历史数据。

(2)异常检测与报警:系统应能够检测设备异常情况,并及时发送报警通知。

(3)故障诊断与处理:系统应能够通过分析异常数据,定位故障原因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4)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应能够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包括设备清理、升级和配置等。

三、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嵌入式软件的广播电视设备自动化测试与质量控制系统设计包括前端和后端两部分,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前端设计与实现前端主要负责用户交互和展示,具体设计如下:(1)界面设计:根据用户需求和操作习惯,设计简洁明了的界面,方便用户操作和查看数据。

(2)测试用例管理:提供测试用例的创建、编辑和执行等功能,方便用户管理测试用例。

机顶盒系统中软件测试技术运用研究

机顶盒系统中软件测试技术运用研究

机顶盒系统中软件测试技术运用研究摘要:为保证软件系统的质量性能能够切实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系统研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测试,本文介绍了机顶盒系统软件测试的几个关键点与具体的测试案例,以期通过合理运用软件测试技术的方式,保证机顶盒系统应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切实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机顶盒系统;软件测试技术;开机测试引言:机顶盒作为承载着广电运营商大部分业务,并且最接近于用户的设备,其质量与广电运营服务效果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现阶段,为更好地推动数字电视业务的稳定发展,通过测试的方法提升机顶盒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产品及服务,已经成为一项有效增强广播电视广电运营行业竞争力的措施。

一、机顶盒系统软件测试的几个关键点一般情况下,机顶盒测试工作可以分成机顶盒厂商内测、广电总局入网认证测试与广电运营商测试这三部分内容,本文主要站在广电运营商的角度对机顶盒软件系统进行测试,并且由于各地区广电运营商的业务平台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测试用例并不存在普适性,因此,本文主要对机顶盒软件系统中的一些普适功能进行了分析。

具体来说,现阶段,在进行机顶盒测试时,其关键测试点主要包括机顶盒的开关待机情况、节目管理情况、频道搜索与切换情况等部分内容。

首先,在进行开关机待机情况测试时,主要测试内容包括开关机待机时间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开关机与待机过程中面板显示是否符合要求、在非正常开机的情况下机顶盒能否显示提示信息等。

其次,在进行节目管理测试时,主要测试内容包括EIT信息显示是否正确、信号接收时间的长短、预约节目的数量是否满足运营商的需要、机顶盒重启后是否保留了之前的节目信息、节目编辑工作状况是否正常等。

最后,在进行频道搜索与切换情况测试时,主要测试内容包括频道搜索速度与准确性、频道搜索速度、画面质量等内容[1]。

二、机顶盒系统软件测试的具体案例当前机顶盒测试主要可以分成硬件测试与软件测试两部分内容,其中软件测试工作主要包括基本指标测试、实际操作测试、主观使用测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测试系统架构探究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国软件行业的日趋壮大成熟,软件测试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广播电视设备作为数字设备,它的稳定发展对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极高。

因此,深入研究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对于构建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维持广播电视行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广播电视;软件测试;设备软件
中图分类号:tn9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98x(2011)12(c)-0000-00
建国以后,我国的广播事业先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模拟设备到数字设备的历程。

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提出的《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的研究,为广播电视更好的发展构建了一个自动的、完整的综合测试系统。

因此本文通过介绍广播电视设备的发展变化、特点,对广播电视软件检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从组成原理、内部结构、网络传输等方面介绍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

为未来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测试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1广播电视设备介绍及软件测试的重要性
与广播、电视相关的一切设备、仪器都称之为广播电视设备。

它包括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设备(节目录入设备、编辑设备和播控设备)、发送设备(复用设备和发送设备)、传输设备(有线传输设备
和无线传输设备)和接收设备(接收转换设备和接收设备)等。

我国广播电视设备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数字化改造的过程,使得当今的广播电视设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在节目传送的质量和速度还是使用设备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极大的提高了节目的稳定性和正确性。

因此数字化作为现代广播电视设备的一个重要特点与传统的模拟设备相比较而言,方便了节目制作的同时还提高了人们的视听效果。

广播电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整个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硬件越来越小,可靠性越来越高,而软件的成分越来越大,可靠性确仍然比较差这种严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广播电视行业。

因此只有通过广播电视设备软件的有效测试才能去不断地发现广播电视设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才能尽早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广播电视设备的可靠性。

同时保证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有效性的测试对于完善广播电视软件的可靠性,确保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维系整个广电行业内部的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定团结。

2广播电视设备软件的测试方法
现代的广播电视设备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

目前对设备软件的测试一般是采用三种方法进行。

第一种方法是将软件的代码剥离出来,并采用数学平台进行测试。

它的缺点是测试中遇到比较复杂的系统,会难度相当大,且有时候不能真是地反映软件的使用运行情况。

;第二种方法是将整个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系统同交联的
物理设备真实地建立连接,从而形成闭环进行测试。

该系统的优点是相对简单且准确真实,缺点是系统一旦复杂时,将耗费的测试费用太高。

第三种方法是软件仿真测试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有潜力的方法,它的测试效果相对前两种而言比较理想。

且能够真实地模拟被测试软件运行时的真是物理环境。

在国外推出的仿真测试系统主要有如hp的vee,b-tree的validor gold,attol system test,tech s.a.t推出的ads-3000等。

因此在广播电视设备领域内,对各种广播电视设备软件的测试同样也需要建立分布式的仿真测试
环境。

3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的结构
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是指能逼真地模拟被测试
软件运行时候所需要的真实的物理环境的输入和输出,并同时对广播电视设备软件能够进行非侵入性的、高精度的、自动的、重复的、完整的闭环测试,对被测试软件能组织输入、驱动运行、接收输出结果等做出相应的分析和评估测试结果的系统。

该测试系统的主要的架构是分布式的仿真测试环境。

它主要包括主控制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和多个仿真激励子系统组成的,并通过服务器/客户端模式连接。

其中主控制子系统中整个分布式仿真测试平台的控制中心的任务是:自检和维护管理平台系统,确定测试方案的辅助和测试环境的配置;并按时序要求经以太网向其他系统发送控制命令、测试用例以及预期结果后接收仿真激励子系统从以太网发送的应答、命令执行和测试分析结果并实时记录分析结
果;控制整个测试平台的测试进程;分析和处理测试结果;同时平台同步控制确保整个网络中各个仿真激励子系统的时钟同步。

其次,数据库子系统是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器的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的数据子系统具有以太网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同时还可以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存放数据库的物理文件、提供后台数据资源给各仿真激励节点以及负责数据库后台进程维护等等,从而为整个测试平台的数据库服务。

最后,仿真激励子系统
通过以太网络从数据库子系统读取测试用例数据,并通过主控制子系统进行命令数据交换,从而通过专用接口和目标系统实现数据交换三种数据交换功能。

4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的网络传输和功能
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测试系统构建的分布式仿真测试平台是通过客户像服务器提出请求,服务器对于客户提出的请求进行接受和提供相应的服务的这样一种服务器/客户端模式。

该种模式中存在着tcp协议和udp协议两种传输协议。

其中tcp协议是面向连接,udp 协议是面向无连接,因此它能够在太网上更有效的传输数据,但是udp协议的传输方式无法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因此对于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测试系统在使用udp协议时必须对其进行改良,并在传输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校验,保证数据传输的有效。

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具有仿真模拟目标系统运行时所需的真实的物理环境;对于自动加载测试用例和收集测试结果,保持驱动目标系统的运行等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将测试结果与
预期结果自动地进行分析、比较并正确的显示测试结果;最后将自动地生成简易测试报告并对失效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评估。

5结语
目前广播电视行业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行业。

它的发展不仅仅直接关系广电行业的稳定发展的同时,还对人们生活质量和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文章通过对广播电视设备软件检测综合测试系统的研究,旨在构建一个良好的广播电视设备软件综合测试系统,提高广播电视设备的质量和传输速度,确保广电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促进人类的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柳纯录,陈渌萍.软件评测师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冰.“软件测试用例生成综合策略研究”,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
[3]崔小乐.“实时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测控技术,2003.
[4]刘斌.“嵌入式软件可靠性仿真测试系统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