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3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3张ppt)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5ccc2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3.png)
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 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五、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文 白 对 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
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 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 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 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 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人物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安 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孙吴 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
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 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 接替周瑜职务并力劝主公孙权让刘备督导荆州,从而减 少东吴防线压力。215年,与关羽谈判,促成湘水之盟。 217年去世,孙权亲自为其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劝
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
名
5、策马前途学努力,莫学龙钟需叹息。
言
6、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课堂小结
《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 篇小短文,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 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 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 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五、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文 白 对 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
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 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 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 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 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人物简介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安 徽定远)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孙吴 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
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 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 接替周瑜职务并力劝主公孙权让刘备督导荆州,从而减 少东吴防线压力。215年,与关羽谈判,促成湘水之盟。 217年去世,孙权亲自为其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劝
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
名
5、策马前途学努力,莫学龙钟需叹息。
言
6、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课堂小结
《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 篇小短文,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 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 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
第4课 《孙权劝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五四制)
![第4课 《孙权劝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656de82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1.png)
第一课时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劝学”有妙招
▲活动设计:初读悟学
3.本文中,作为一介武夫的吕蒙,为什么能得到吴国有名的谋士鲁肃的赏 识,并主动拜母结交呢?
第一课时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劝学”有妙招
▲活动设计:初读悟学
3.本文中,作为一介武夫的吕蒙,为什么能得到吴国有名的谋士鲁肃的赏 识,并主动拜母结交呢?
同学交流相关人物及故事情节,力求完整
第一课时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劝学”有妙招
▲活动设计:初读悟学
2.交流、复述故事、概括故事,质疑并释疑请同学们先写下来,再由几位 同学交流相关人物及故事情节,力求完整.
示例: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有效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识的长进 得到了名将鲁肃的肯定与赞赏,并拜母结友的故事,
4.讨论:吕蒙学有所成,课文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是直接写出来的吗? 提示:从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描写(侧面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日”意为三天,此为虚指,表示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刮 目相待”意为用新的眼光看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意即“长兄怎么认 清这件事这么晚啊!”其中“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巧妙地照 应鲁肃的赞叹,既是自得、自豪、自信,又是一种对自已进步的坦然。
第一课时
(三)活动设计 活动主题:“劝学”有妙招
▲活动设计:初读悟学
4.讨论:吕蒙学有所成,课文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是直接写出来的吗? 提示:从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描写(侧面描写)中可以看出来。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由此可见,鲁肃当时的神情和心理,其对吕蒙的前后判若两人既吃惊又赞赏, 从侧面反映了吕蒙的长足进步。作为一个地位和见识都高于吕蒙的人,鲁 肃的这番话,较能说明吕蒙的长进。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e3411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0.png)
蒙!”
(吃惊,赞叹。)
鲁肃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深感自豪)
吕蒙
东吴大将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陡人。 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 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 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 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 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 子,名扬三国。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 “乃始就学”,其才略有了惊人 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 友”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 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也告诉了 我们“开卷有益、学无止境的道 理!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记叙历史)—— 《战国策》
断代史(记述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 的史实)——《汉书》
初读课文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 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当初。 告诉,对……说。
同“途”,路途。
推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
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只,仅。
司编年体通史 )(体裁)巨著, 它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全面总结了历朝 历代的政治智慧,记录(战国至五代 ) 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 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纪传体(记叙人物传记反映历史事件)— —《史记》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4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4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4c9bf4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fe.png)
过关练习
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答案: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答案:“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主旨:
该文记叙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 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 精神,并告诫人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并 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
过关练习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见往事耳 蒙乃始就学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表达效果
指出学习的必要性。
在遭到吕蒙反对时,孙权适时抓住 吕蒙的心理,为他指出读书的方法 和目的,让他减轻心理负担。
以自己为例说明读书的可能性。
现身说法告诉吕蒙读书的好处。
你最喜欢哪个人物?
孙权:善于劝说、关心下属、严格要求、勤学。 吕蒙:坦率豪爽、知错就改、勤奋好学。 鲁肃:敬才、爱才。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第三幕 鲁肃赞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及:等到;到了……的时候。 过:到。 论议:讨论议事。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阿蒙,指吕蒙, 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
《孙权劝学》的成语
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于他 人有了转变方 面,学识大进,地位由低攀高,从贫穷到富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 (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 (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6fa355b9f3f90f76c61bea.png)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精读细研 孙权一劝
4 孙权劝学/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句,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对他十 分关心,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蒙辞以军中多务 一劝不成
精读细研 孙权二劝
4 孙权劝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字仲谋,三国时吴 字子明,东汉末孙 字子敬,三国时吴
国的创建者。
权手下的将领。 国名将、政治家。
预习检查 读一读
qīnɡ
卿
shè
涉猎
yé
邪
4 孙权劝学/
qǐ
suì
岂遂
shú
孰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4 孙权劝学/
吴下阿蒙: 泛指学识浅薄的人。 刮目相待: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整体感知
4 孙权劝学/
4 孙权劝学/
语气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语气词,可译为“罢了”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
合作探究
4 孙权劝学/
称谓词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代王侯的自称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 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七年级语文下册
4 孙权劝学
知识备查
作品介绍
4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知识备查
文学常识
4 孙权劝学/
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以编年 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 传》《资治通鉴》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33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70326b51e79b89680226fd.png)
当初 对……说
当权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 当涂 掌事,
说
掌管事情
不可不学!” 蒙 辞以 军中多 务。
以…(理由)推托
事务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 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专掌经学传授
难道
的学官
应当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 博士 邪!但 当
想要 研究儒家
句末 只
粗略地阅读
罢了
经典
语气词 是
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了解历史。见,了
与……相比怎样
解。往事,指历史。(何如,两者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以(之)为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繁多,谁比的上我事务 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读书学习。
孙权劝学
5、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6、吕蒙接受孙权的建议了吗? 辞学——就学
7、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
孙权劝学
8、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大惊——结友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 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 爱才。
到,等到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经过
大,程度副词。 十分惊奇
如今,现在
不再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才干和谋略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事情,十分惊 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 个吴地的阿蒙了!”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优质ppt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优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593bfe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3.png)
人物介绍——鲁肃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 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 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 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 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 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 刘联盟,使三足鼎立能够形成。
文意梳理
合作探究
➢本文是怎样以对话刻画孙权、吕蒙的形象的? ➢解析:(1)刻画孙权,以直接描写对话为主。孙权劝学,先指出
吕蒙“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凃掌事”而“不可不学”;接着 根据吕蒙的实际情况,运用反问强调自己的观点;再针对吕蒙推托 的话用“孰若孤”的反问指出其理由不成立;最后现身说法,使吕 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 又可以感受到他对吕蒙的关心与期望。
人物形象
➢孙权:开明、勤勉、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关爱下属、 对下属要求严格;
➢吕蒙:坦诚、虚心受教、善于学习、机敏精干; ➢鲁肃:爱才、惜才、敬才。
课文 描写 人物 方法
语气 特点
孙 对 善劝 权 话 语重心长
个性 特点
爱才 关心
给人启示
教育别人要以理服 人,循循善诱。
吕 对 自豪 坦然 虚心
蒙 话 幽默
整体感知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解析: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 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折服,这表明鲁肃敬 才、爱才,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识长 进惊人。
整体感知
➢3、鲁肃“拜家母”“结友”说明了什么? ➢解析:“拜蒙母”“结友”极其郑重,足见鲁肃对吕蒙
的敬重,既突出了吕蒙的惊人长进,又表现了鲁肃对吕 蒙的赏识、认可,说明了孙权劝学取得的成效显著。
一词多义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40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40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02ba0c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2.png)
1 0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当初 对……说
推辞 现在
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掌握 重权
用
事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难道 想 研究儒家经典 句末语气词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
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 罢了 说
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相比怎样
1、孙权劝学效果如何?课文运用了 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
吕蒙的才干和谋略大有长进。 课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从鲁肃对吕蒙 的评价及行动印证了孙权劝学的效果。
2022年12月13日星期二
2、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如 何劝学的?从孙权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①孙权劝学时首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 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 ②然后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使吕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
孙权“劝”吕蒙学习
“劝”的结果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所言
孙权
关爱部下并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耐心教导,勤于读书,善于学习。
认(之)为
1
1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于是 开始 到,等到
蒙论 议, 大
惊曰:“卿今
讨论事情 非常(十分) 惊奇
如今,现在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才干和谋略 再,又,非复:不再是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当初 对……说
推辞 现在
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掌握 重权
用
事务
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难道 想 研究儒家经典 句末语气词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
只,只是 粗略地阅读 了解历史 罢了 说
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相比怎样
1、孙权劝学效果如何?课文运用了 什么写作手法来表现?
吕蒙的才干和谋略大有长进。 课文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从鲁肃对吕蒙 的评价及行动印证了孙权劝学的效果。
2022年12月13日星期二
2、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请问他是如 何劝学的?从孙权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①孙权劝学时首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 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 ②然后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使吕蒙无可推托,“乃始就学”。
孙权“劝”吕蒙学习
“劝”的结果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所言
孙权
关爱部下并严格要求,循循善诱, 耐心教导,勤于读书,善于学习。
认(之)为
1
1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于是 开始 到,等到
蒙论 议, 大
惊曰:“卿今
讨论事情 非常(十分) 惊奇
如今,现在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才干和谋略 再,又,非复:不再是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27张PPT)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3335a94be1e650e53ea9900.png)
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读 课文
结合注释 翻译课文
读出文意
孙权劝学翻译
君对臣的称呼,你 当道,当权
初,权 谓 吕 蒙 曰:“卿 今 当 涂
推托 拿
掌 事,不 可 不 学!”蒙 辞 以 军 中
难道
研究儒家经典
多 务。权 曰:“孤 岂 欲 卿 治 经 为
学官。
粗略地阅读 了解 历史
语言描写 (侧面)
语言描写 (正面)
行为描写 (正面)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逐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吕蒙,使之“就学”,“劝”的本领可 谓高矣。试分析一下他劝说技巧的高明之处。
从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中明白了什 么道理或得到哪些启示?
整体感知
在理解全文意思的基础上, 用一个句子概括大意。
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 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 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为朋友。
三个情节
孙 权
孙权 劝 学
蒙
吕蒙 就 学
学
Hale Waihona Puke 吕肃 鲁鲁肃 赞 学
角色扮演
1、注意充分体现出文中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 态、心理和情味。 2、说说这些对话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 特点。
写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 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了。鲁 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 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 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 “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一读 课文
听读
听准字音、停顿
读 准 字 音,读 出 停 顿
❖
初,权/谓吕蒙曰:“卿(qīng)/今/当涂掌事,不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PPT课件(共 33 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孙权劝学》PPT课件(共 33 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6b7685770bf78a652954c8.png)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 苏秦悬梁刺股,孙康映雪读书。
2、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熟读、背诵课文; 2、整理课文翻译; 3、学会运用本文的两个成语造句; 4、完成课后习题。
译 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
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
文 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
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 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 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 别了。
当涂掌事
当
但当涉猎
(掌管) (应当)
以军中多务 (用)
以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组成认为)
见往事耳
(1)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现在多用在他人有 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 攀高了,从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成 语。
(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 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课堂延伸
1、写出古代勤奋好学的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历史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罢了 说
与……相比怎样
有所益。”
以(之)为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
译 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 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
文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合作交流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 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 么?
2、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书到用时方恨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熟读、背诵课文; 2、整理课文翻译; 3、学会运用本文的两个成语造句; 4、完成课后习题。
译 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
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
文 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
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 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 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 别了。
当涂掌事
当
但当涉猎
(掌管) (应当)
以军中多务 (用)
以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组成认为)
见往事耳
(1)吴下阿蒙: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现在多用在他人有 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 攀高了,从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成 语。
(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 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课堂延伸
1、写出古代勤奋好学的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历史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
罢了 说
与……相比怎样
有所益。”
以(之)为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
译 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 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
文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合作交流
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 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 么?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4 孙权劝学 课件(共22张ppt).ppt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4 孙权劝学 课件(共22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3df17d3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5.png)
||
朗 读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后作业|
诵读《伤仲永》,理解词句意思,并就学习问题与《孙权劝学》进行比较。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 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学
结乎,日”,惊寻始大孤言涉经权蒙事曰
友!大,蒙非曰阳就有常多猎为曰辞,:
”
:,
,
:
||
趣 读
拜见刮曰非惊寻始为孤耳但卿多不今初 孙 蒙事目士复曰阳就大孤卿当治务学当权 权 母之相别吴卿与学有常言涉经权蒙涂谓 劝 结晚待三下今蒙及所读多猎为曰辞掌吕 学 友乎大日阿者论鲁益书务见博孤以事蒙 而肃兄即蒙才议肃蒙自孰往士岂军不曰 别遂何更蒙略大过乃以若事邪欲中可卿
②阖[hé] :关闭。 ④竟日:整天。
|微剧本|
第三场 鲁肃赞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鲁肃:( 大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 窃喜、调侃状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鲁肃:( 欣喜、调侃状)吾当与大兄为友!大兄老母在屋? 蒙母:( 开心地 )鲁肃,蒙儿以汝为师才可! 鲁肃:( 恭敬地 )伯母在上,请受鲁肃一拜。 蒙母:( 急忙地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汝二人从此当为友互助!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
朗 读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课后作业|
诵读《伤仲永》,理解词句意思,并就学习问题与《孙权劝学》进行比较。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 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 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学
结乎,日”,惊寻始大孤言涉经权蒙事曰
友!大,蒙非曰阳就有常多猎为曰辞,:
”
:,
,
:
||
趣 读
拜见刮曰非惊寻始为孤耳但卿多不今初 孙 蒙事目士复曰阳就大孤卿当治务学当权 权 母之相别吴卿与学有常言涉经权蒙涂谓 劝 结晚待三下今蒙及所读多猎为曰辞掌吕 学 友乎大日阿者论鲁益书务见博孤以事蒙 而肃兄即蒙才议肃蒙自孰往士岂军不曰 别遂何更蒙略大过乃以若事邪欲中可卿
②阖[hé] :关闭。 ④竟日:整天。
|微剧本|
第三场 鲁肃赞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鲁肃:( 大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吕蒙:( 窃喜、调侃状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鲁肃:( 欣喜、调侃状)吾当与大兄为友!大兄老母在屋? 蒙母:( 开心地 )鲁肃,蒙儿以汝为师才可! 鲁肃:( 恭敬地 )伯母在上,请受鲁肃一拜。 蒙母:( 急忙地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汝二人从此当为友互助!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27张)
![语文七年级下人教部编版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27张)](https://img.taocdn.com/s3/m/d80d1f50b4daa58da0114aa8.png)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学习的方法、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读书的好处。
吕蒙
找出吕蒙态度的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乃始就学
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 豪爽的武将风度。
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
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 才略进 步惊人。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语言(人物对话)
齐读全文,思考:
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 区别吗?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 表明了君臣的关系;
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轻松 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中 心
学 海
开 卷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
作业: 注音5个 解释词语10个:谓,卿, 当涂,掌事,辞, 以, 多务,岂, 治经,博士,
第2课时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 习的重要性理解本文开卷有益 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 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 习运用“吴下阿蒙”“扩展训练: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 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
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 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 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 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 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学习的方法、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身作则,现身说法,读书的好处。
吕蒙
找出吕蒙态度的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蒙辞以军中多务
蒙乃始就学
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 豪爽的武将风度。
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
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 才略进 步惊人。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语言(人物对话)
齐读全文,思考:
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 区别吗?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 表明了君臣的关系;
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轻松 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中 心
学 海
开 卷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
作业: 注音5个 解释词语10个:谓,卿, 当涂,掌事,辞, 以, 多务,岂, 治经,博士,
第2课时目标:
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 习的重要性理解本文开卷有益 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 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 习运用“吴下阿蒙”“扩展训练: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 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
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 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 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 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 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6张PPT)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00201c6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0.png)
• 吕蒙说:“现在长江东西双方虽然看上去很和睦,像一家人一样, 而关羽实际上是像熊虎一样有野心的人,怎么能不事先预订好应急 方案呢?”就这个时机吕蒙为鲁肃筹划了五条计策。鲁肃于是就站 起来离开自己的坐席,来到吕蒙身边,拍着吕蒙的背说:“吕子明 啊,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和谋略竟然达到了这样的高度。”鲁肃就拜 望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交为挚友后分别。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 见事 之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学
鲁肃赞学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劝学 吕蒙赞学 鲁肃
(就学)
循循善诱 关爱部下 勤奋好学
虚心听劝 学有所进
爱才 敬才
启示:①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②要善于听取 别人的意见。③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④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2011/09/14
《孙权劝学》 课件原创:二中语文组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 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 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19岁继承兄长孙策之 位,在五十多年的时间据有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 中大败曹操。
• 吕蒙:字子明,东吴国大将。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 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 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 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 何 见事 之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学
鲁肃赞学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劝学 吕蒙赞学 鲁肃
(就学)
循循善诱 关爱部下 勤奋好学
虚心听劝 学有所进
爱才 敬才
启示:①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②要善于听取 别人的意见。③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④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
2011/09/14
《孙权劝学》 课件原创:二中语文组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 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 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 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 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19岁继承兄长孙策之 位,在五十多年的时间据有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 中大败曹操。
• 吕蒙:字子明,东吴国大将。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 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 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 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 《孙权劝学》课件(34张PPT)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 《孙权劝学》课件(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026bb5af1ffc4fff47ac1c.png)
书是有益的。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知识就是力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词多义
当涂掌事
掌管
当 但当涉猎
应当
以军中多务
用
以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组成"认 为"
见往事耳
了解
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
古今异义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一种学位名;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 (古义)只 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 “但是”
见 (古义)了解
资 治 通 鉴
预习检测
《孙权劝学》选 自《 资治通鉴 》 , 是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 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 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 间的历史。
《资治通鉴》 ——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作者情况
司马光,字君实, 北宋 政治 家、史学 家。 卒谥文正,追封温国 公,世称司马温公。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 的史事。全书共294卷,又 考异、目录各30卷,该书以 政治、军事为主,略及经济 、文化。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知识就是力量。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一词多义
当涂掌事
掌管
当 但当涉猎
应当
以军中多务
用
以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为"组成"认 为"
见往事耳
了解
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
古今异义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一种学位名;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 (古义)只 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 “但是”
见 (古义)了解
资 治 通 鉴
预习检测
《孙权劝学》选 自《 资治通鉴 》 , 是司马光 主持编纂的一 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 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 间的历史。
《资治通鉴》 ——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作者情况
司马光,字君实, 北宋 政治 家、史学 家。 卒谥文正,追封温国 公,世称司马温公。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 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 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 的史事。全书共294卷,又 考异、目录各30卷,该书以 政治、军事为主,略及经济 、文化。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 (共61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 (共6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3633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37.png)
资料补充
关于吕蒙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的名将。从孙权攻占各地,后随周瑜大破曹操 于赤壁。初不习文,后听从孙权劝告,多读诗书、兵书,鲁肃称其“学识英博, 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卒,带领其军,袭破蜀将关羽,占领荆州,名扬三国。
这就是吕蒙的成长,可以说孙权的劝学对他的成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课文精研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刮目相待”后,鲁肃 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由此可见,鲁肃是个有学识的人,而他认可和欣赏并结为朋友 的吕蒙也一定是和他有相似之处的人,可以再次看出曾为武夫的 吕蒙经过学习之后的惊人进步,俨然已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名将。
译文注释
蒙曰:“士别三日①, 即更刮目相待②,大兄③何 见事④之晚乎!”肃⑥遂⑤拜 ⑥蒙母,结友而别⑦。
①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积学修 德之人。 ②即更刮目相待: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即,就。更,另,另外。刮目相 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③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④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⑤遂:于是,就。 ⑥拜:拜见。 ⑦别:离开。
课文精研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 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感叹句,透出惊讶不解的语气。十分惊奇的神 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即吃惊,又情不 自禁的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 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资料补充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的谋臣。“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 卷。又善言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国人之明,周瑜之后, 肃为之冠。” ——《吴书》
译文
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 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2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07290961ed9ad51f11df230.png)
孤常读乎书,!自以为”大有所肃益。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再读课文,读准读熟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
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吕蒙)
深感自豪 14
收获盘点
神宗说《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与 成长也很具有启发作用。文中哪个人物是你 的偶像?你从他身上获得了哪些做人或学习 方面的启迪?畅谈收获。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课外阅读
阅读《三国演义》《三国志》 《资治通鉴》等书目,感受名著魅力。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 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 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司 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 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神宗以 其“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命名为 《资治通鉴》,即为 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 鉴。
关于史书的小常识
• 通史:连贯的记叙各个时代的事实的史书。如 《史记》。
• 断代史:不连续的记载朝代历史。如《汉书》 《三国志》。
蒙何日阿“陽蒙書言但“蒙當初 母見,蒙卿,乃,多當孤辭塗, ,事即!今與始自務涉豈以掌權 結之更”者蒙就以,獵欲軍事謂 友晚刮蒙才論學為孰,卿中,呂 而乎目曰略議。大若見治多不蒙 別! 相 : , , 及 有 孤 往 經 務 可 曰 。” 待 “ 非 大 魯 所 ? 事 為 。 不 :
再读课文,读准读熟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 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
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吕蒙)
深感自豪 14
收获盘点
神宗说《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这篇文章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与 成长也很具有启发作用。文中哪个人物是你 的偶像?你从他身上获得了哪些做人或学习 方面的启迪?畅谈收获。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冰心
课外阅读
阅读《三国演义》《三国志》 《资治通鉴》等书目,感受名著魅力。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 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文言词语; 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 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
孙权劝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是司 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体通史,记载了 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神宗以 其“鉴于往事,有资 于治道”,命名为 《资治通鉴》,即为 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 鉴。
关于史书的小常识
• 通史:连贯的记叙各个时代的事实的史书。如 《史记》。
• 断代史:不连续的记载朝代历史。如《汉书》 《三国志》。
蒙何日阿“陽蒙書言但“蒙當初 母見,蒙卿,乃,多當孤辭塗, ,事即!今與始自務涉豈以掌權 結之更”者蒙就以,獵欲軍事謂 友晚刮蒙才論學為孰,卿中,呂 而乎目曰略議。大若見治多不蒙 別! 相 : , , 及 有 孤 往 經 務 可 曰 。” 待 “ 非 大 魯 所 ? 事 為 。 不 :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05d107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5c.png)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说:“同有学识的人分开三天,就要另外用新的眼 译 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 文 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任务三:三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意。
孙权 劝学
吕蒙 就学 鲁肃 赞学
2、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 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 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脱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 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常用的有“子、公、君”等,可译作“您”
历史人物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 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 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 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 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 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人物形象
人物 孙权 吕蒙
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 译 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 文 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 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孙权部将。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如今,现在。 到,等到。 经过。 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吕蒙说:“同有学识的人分开三天,就要另外用新的眼 译 光看待他,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叩 文 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任务三:三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意。
孙权 劝学
吕蒙 就学 鲁肃 赞学
2、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孙权劝说吕蒙, 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当吕 蒙“以军中多务”相推脱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 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常用的有“子、公、君”等,可译作“您”
历史人物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 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 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 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 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 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人物形象
人物 孙权 吕蒙
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 译 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 文 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 安徽定远)人,东汉末孙权部将。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如今,现在。 到,等到。 经过。 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邪但
见 涉猎 才略
关键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意翻译顺序) 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 士吗!”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 士别三日,就要拭目相看,长 兄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例句)你还不
知道吗?小黄已
历史 罢了 说
谁 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
于是 开始 到,等到
和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讨论 评议 非常 惊奇
如今,现在
蒙论 议,大 惊曰:“卿今者才略,
不再是
就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怎么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
迟 晚乎!”肃遂
于是
拭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拜蒙母,结友而别。
人物简介
吕蒙
孙
权
No 吴
国
Image名 将
吴国创始人
鲁肃
吴 国 谋 士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鲁肃 (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 (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 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
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 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 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 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 势能够形成。
听读课文,注意 读音与停顿。
一、读故事
1、朗读课文,同桌互译。
孙权劝学
qīng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不学!”蒙/辞以军中 qĭ 多卿务/治。经权为曰博:y士é“邪孤?但/岂当欲/ 涉猎,见/往事耳。卿言 / 多务,孰/若孤?孤常 读书s,hú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
三、演故事
1、 请根据课文内容编剧,进行课本剧表
一、读故事
2、补全对话。
以下是孙权、吕蒙、鲁肃三人的微信聊天记 录,请根据课文补全对话,注意人物对话的语 气。
初
权: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蒙:
权: 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 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 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
及鲁肃过寻阳
肃: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注意加线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即更 蒙: 刮目相待,大兄 何见事之晚乎!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二、讲故事
1、变换角度讲故事
请你分别从孙权、吕蒙、鲁肃的角度自述这个 故事,注意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心理。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北宋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 2、能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3、学习吕蒙虚心接受意见,努力学习的意 见
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 字 君实,北宋政治编纂的一 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 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治理朝政的历 史借鉴)。
二劝 学习的目的和方法,委婉批评, 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乃始就学
二、讲故事
延伸: (2)故事有没有提到吕蒙就学的过程?
文章中心侧重于表现学习产生的变化,所 以只需要在变化上进行着笔就可以,用过 鲁肃侧面表现吕蒙学习的作用。
侧面描写
二、讲故事
延伸: (3)鲁肃是怎样叹学的?
神态: 大惊 语言: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动作: 拜蒙母、结友
吴下阿蒙
贵为经理,可不 再是吴下阿蒙了。
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 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
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
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 眼光看待别人, 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 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 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j!í g”ēn蒙g 曰:“士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 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suì
翻译五字诀
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 书名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 调:调整倒装句子语序,使之符合现代
拜见
表顺接,然后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 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 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 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 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 益处。”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 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 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 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另外拭目相 看,长兄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 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小结:古今异义
1、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
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 2、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情。
3、孤常读书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单。
一词多义
当涂掌事
当
但当涉猎
当权 应当
以军中多务
用
以
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组成认为
见往事耳
了解
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知晓
关键词语
当涂 岂
汉语的习惯。 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疏通文意
现在
初,权谓吕蒙 曰:“卿今当涂 掌 事,不可不学!”
当初 告诉,对……说
掌管 大事 通“耶”吗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用 事务
难道 想
成为
但 当涉猎,见往事 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
只 应当
二、讲故事
2、理清思路,根据情节填空。
孙权( 劝 )学→吕蒙(就 )学→鲁肃( 叹)学 赞
二、讲故事
3、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 (2)故事有没有提到吕蒙就学的过程? (3)鲁肃是如何叹学的?
二、讲故事
延伸: (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
一劝 一语道破,指出“学”的必要性 辞以军中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