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美苏争锋-课件

合集下载

美苏争锋.ppt讲课课件

美苏争锋.ppt讲课课件

投下800万吨炸药,超过 二战各战场投弹量的总 和,越南战争造成越南 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 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 离失所;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 战争长达12年,5.6万余 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 耗资4000多亿美元。
越南国旗
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越南战争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 有人说,冷战是造成当今世界紧张、动荡的 根源; • 有人说正因为冷战,近半个世纪人类避免了 新的世界大战,维持了总体上的缓和; • 也有人说美苏冷战,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的发 展。
苏联(年)
1949 1953 1957 1968 1968 1968 1975 1984
--------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表现二、美苏之间——全面冷战 朝鲜的分裂
2004年4月3日,朝鲜金刚山, 在朝鲜的儿子与在韩国 韩国探亲者洒泪告别朝鲜亲 的母亲依依惜别 人
“经互会”
军事
“北约”
“华约 ”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一、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 远程巡航导弹
美国(年) 1945
1952 1958 1960 1966 1972 1970 1982
南联盟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
战火中的孤儿
阿富汗战争
伊 拉 克 战 争
• • • • •
1、局部战争连绵不断 2、恐怖主义威胁人类 3、饥饿灾荒 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5、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国际格局:指在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力量,包括主权国 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 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 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和状况。

美苏争锋(2023版ppt)

美苏争锋(2023版ppt)

文化冲突与融合
文化差异:美苏两国在价值观、生 01 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冲突:美苏两国在文化交流过 02 程中产生的误解、冲突和矛盾
文化融合:美苏两国在文化交流过 03 程中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的过程
文化影响:美苏两国文化交流对世 04 界文化格局的影响和改变
文化对美苏争锋的影响
美苏争锋的影响与启示
演讲人
美苏争锋
2023-09-13
目录
01. 美苏争锋的背景
02. 美苏争锋的军事对抗
03. 美苏争锋的经济竞争
04. 美苏争锋的政治博弈
05. 美苏争锋的文化交流与 碰撞
06. 美苏争锋的影响与启示
美苏争锋的背景
冷战起源
01
二战结束后, 美苏两国成为 世界上两个最 强大的国家
02
意识形态对立: 美国代表资本 主义,苏联代 表共产主义
汇报人名字
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美苏争锋导致两 极格局的形成, 世界格局呈现两 极对立的局面。
美苏争锋加剧了 国际紧张局势, 引发了多次局部 战争和冲突。
美苏争锋推动了 国际政治、经济、 军事、科技等领 域的竞争与合作。
美苏争锋对世界 和平与稳定产生 了深远影响,促 使国际社会寻求 新的合作与平衡。
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03
地缘政治冲突: 美苏两国在全 球范围内争夺 势力范围
04
经济竞争:美 苏两国在经济 领域展开激烈 竞争,争夺世 界经济主导权
美苏关系演变
二战结束后,美苏 关系从盟友转变为 竞争对手
1949年,北约成 立,美苏对抗加剧
1962年,古巴导 弹危机,美苏关系 达到最低点
1947年,杜鲁门 主义出台,标志着 美苏冷战的开始

9.1美苏争锋课件

9.1美苏争锋课件

2.积极影响: 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总 体 保持和平 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客观上有利于科技的发展) ③促进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和第三世界的崛 起。
现在,冷战虽然早已成为历史,那么人类是否迎来了真 正的和平呢?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为了世界 和平,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
军事 武装部队1100万
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 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 拥有原子弹
政治 控制操纵联合国
☆苏联是战后惟一可以和 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 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最初对共产主义的概念认为是一种国际阴谋,象章鱼那样身在莫斯 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每一个角落‛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战后初期 两极格局(美苏)
政治格局
新兴力量崛起 苏联解体
指国际政治舞台 上的各种力量 从自身利益出发, 20C80末90初 多级化趋势(一超多强) 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在一定
时期内所形成 的一种结构状
态。
特点:既相对稳定又发展变化。 变化原因: 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
①朝鲜战争: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越南战争: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特种战争(美国出钱、枪、军事顾问)----局部战争 (美国出兵、南打北炸)-------战争越南化(美从越南撤军)
四、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影响
1.消极影响: 美苏对抗,进行核军备竞赛,使得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 成国际局势的紧张,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二 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 冷战序幕:

优质课历史:美苏争锋_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优质课历史:美苏争锋_课件(人民版必修一)
1、‚医生‛指代马歇尔或美国。 ‚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2、‚马歇尔计划‛ 3、复兴欧洲经济,加强对西欧的控制, 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4、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运用,两者本质是一样的
北约12个创始 国,包括美国、 比利时、加拿大、 丹麦、法国、冰 岛、意大利、卢 森堡、挪威、荷 兰、葡萄牙和英 国 。过去60年 里,北约先后6 次扩充成员国 至2004年月, 扩充后的北约共 有26个成员国。 随后,阿尔巴尼 亚和克罗地亚加 入北约,使北约 成员国增至28 个。
之所以发起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美国总统杜鲁门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 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 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 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 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 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 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 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 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 ‚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对面的亲戚和邻居都不能往来 柏林墙 近30年间有239人试图翻越而被处死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被遗忘的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理性的胜利
美国人裤子里的刺猬”: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 的 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 弹。这次被命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 底下,将导弹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
感谢聆听
战后美国力量介绍
经济 工业产量占53.4%
出口贸易占32.4% 黄金储备占74.5%

美苏争锋课件

美苏争锋课件

美国: “杜鲁门主义”(47年) (内容、特点.)
苏联: “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3)经济上对抗:
美国: “马歇尔计划”(48年) (内容、目的、作用、实质)
苏联:(1949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
(4)军事组织上对抗:
美国: “北约”(49年)
苏联: “华约”(55年)
(主要国家、性质、影响)
探究2利用资料P61-62史料探究中的材 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探究美苏两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出现多极化趋势
一、美苏争锋
探究1利用资料P61史料探究中的 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探究美苏两极
格局形成的原因。
1945年雅尔塔等会议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 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 小毛驴。”
----丘吉尔
实质:美苏两个大国划分势力范围
探究3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我们 能得到哪些启迪?
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美]桑塔亚那(哲学家)
1、必 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国际地位由综合国力决定,要努 力发展社会经济
3、必须承认世界的多样性,统一性、 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选择
4、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归根 到底是由国家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 定的!
极格局形成带来哪些影响?
美苏争锋 下:
紧张、 恐惧、分 离、悲 伤……
1967年,越南 展鹏县
它只是一堵墙 因为它, 对面的亲戚和邻 居都不能往来 近30年间有239 人试图翻越而被 处死
这场危机,差一 点引 发一场核战争,使世界处 于千钧一发之际。
3
u-2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导 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美苏争锋公开课课件

美苏争锋公开课课件

华约组织 北约组织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
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 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 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 集团对峙局面(两极格局)形成。
“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 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前首相 帕默斯顿(1784~1865)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 联人民举国欢庆,而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 南却对身边的记者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 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凯南所谓的“战争才刚刚开始”中的“战争” 指的是又是什么样战争? 什么是“冷战”? 冷战是指二战后(1947年—1991年)美苏之 间除了直接交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即“相互 遏制,但不诉诸武力”,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 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 、组建军事政治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1952年的平壤与北京
1967年的展鹏县与莫斯科 1972年的与柏林纽约
历史大论坛
话题: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2楼:“紧张”。 理由: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一堵墙 像一把刀 插在一座城市的中央 硬生生将一颗心脏 分成了阴阳 一滴泪碎成两瓣 一瓣东柏林 柏林墙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一瓣西柏林
朝鲜战争:1950—1953年
被遗忘的战争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跟帖
3楼:“和平”。
理由: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半个世纪避免了新的世 界大战。
4楼:“发展”。 理由: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相互借鉴,推动了 世界的整体发展。 5楼:“机遇”。 6楼:“进步”。 理由: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进步。

(公开课)美苏争锋课件2019年

(公开课)美苏争锋课件2019年

A
探究三、“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德国分裂
美苏对峙 互有攻守
50—60年代
全面冷战
古巴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第一次 越南战争—时间最长
东西德国的分裂(1949年)

柏林

英占区
西 方 法占 占 领 美占区 区 区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柏林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主德国修建的,旨 在隔离民主德国和西柏林居民之间的往来。民 主德国一直称之为“反法西斯墙”,而联邦德国 则称之为“监狱之墙”。这一称谓的不同反映 了两国( ) A.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B.对民主的理解有差异 C.冷战格局下的对抗 D.对法西斯的认识不同
•研读:马歇尔计划表面上是要帮助欧洲恢复经 济,稳定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实质是什么?
实质是以经济手段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
[对点训练] 1.杜鲁门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 胡桃的两半” 。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B.都着眼于遏制共产主义反对苏联 C.都是维护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D.都属于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 )
政治 经济 军事
苏联
工情局成立ຫໍສະໝຸດ 经互会成立华约成立
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 北约和华约成立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 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 来。……华沙、 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 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 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
C
下面是在一堂探究课中,同学们对美苏冷战对世界造成 的消极影响发表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浪费了大量资源,不利于经济发展 ②导致了两个德国和两个朝鲜的出现 ③使各国人民一直处于核战争的恐惧之中 ④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美苏争锋》课件8(18张PPT)(人民版必修1)

《美苏争锋》课件8(18张PPT)(人民版必修1)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极权主义”指的是什么? •“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指的是什么? •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美国总统杜鲁门
冷战(coldward)
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 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 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 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 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称为冷战
A
C、德国的分裂
D、经互会的成立
4、“二战”后,出现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的根源是:
A、美苏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B、以欧洲为中心的格局被战争打破
A
C、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D、美苏政治军事力量形成抗衡
5、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A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它既不能被称为战争,因为它争而不战;也不能被称 为和平,因为它既不和也不平。于是,有人称之为“战争 与和平的私生子”。
马歇尔计划
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没有它, 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 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 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任何政府愿意协助复兴工作的,都将得到 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政府图谋阻挠别国复兴工作的,都不 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AB、执行联合国的维来自使命C、武装“解放”东欧
D、维持在德国占领区的社会治安
2、揭开“冷战”序幕的是: A、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D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确立
D、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3、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